登陆注册
1615100000046

第46章 关于生死的学问 (6)

但是由于不死药为传说之物,极为难得,于是他们又退而求其次,开始主张用养生的修炼方法来使自己的肉体长生。也就是说,方士们在追求长生不死的过程中,除了要依靠那些所谓的不死之药以外,还要借助一系列自创的养生修炼方法。这些养生修炼方法通常要从两个方面说起,也就是“食气”和“导引”,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原因是由于古人的“养生难老”观念。在古人的思想观念中,养生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为了“难老”,注意这个词,“难老”,一开始它的重点主要在长生上面,也就是“长寿”,而不在“不死”上,一直到后来,才开始将重心偏移到“不死”上面的。其实说白了,这些养生修炼之法会出来的原因是因为方士们也知道他们所说的不死仙药根本不可能存在,所以他们才主张再来一套所谓的用于“渐修”的养生成仙法以达到补救的目的。

李敖认为,“不死”思想早在中国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从一些流传至今的神话故事中就可以窥其一二:“不死的构想,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有着深远的来龙去脉。传说里西王母有不死药,后羿讨了来,自己还没吃,就给嫦娥偷吃了,演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证明了为了争吃不死药,中国第一场太太离家出走的戏,就这样构想出来了。”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传说以及神话,通过这些神话故事,完全可以了解到过去的人们如何用神话传说来解释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对万物生死寒暑交替等各种生命现象的理解,并通过这些来表现他们对自身灾病以及死亡的恐惧,当然,还包括对幸福以及长生的渴望。过去自然环境恶劣,因此,从远古时代开始,死亡这个问题就一直让人们耿耿于怀,因为死亡这个自然现象是所有生命体的都会遭遇的。过去的人们没有办法完全掌握死亡的真相,于是人们就只有用各种神话传说来表现或是建构人类在面对死亡时应该做出的态度以及方式,并通过这些来解释自己一定会遇到但却害怕遇到的事——死亡。

古人们通过各种神话传说来诠释死亡的现象以及价值,这样使得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存在意义,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对“死”的认识来了解生命的目的,也就是“生”是为何。远古时代的人们通过传说来表达他们对生与死的看法,因此在许多的古老的神话传说中充满了与“死亡”问题有关的题材。我国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中就记载了许多这种类型的神话故事,比如“夸父之弃杖化为邓林”、“钦化为大鹗”还有“女娃之化精卫,衔石填海”等各种死却不亡的变形类神话,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与“不死境物”有关的记载:都广之野、处于昆仑山中的轩辕之国、不死之山、诸沃之野……这些都是由远古时代的“生命一体化”观念发展而来的——“变形神话”以及“不死境物”,这也是远古时代的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一些代表性的看法,表现出人们对于生命不死的渴望与执著。远古的人们认为人本来就应该不死,这个世界一定有“不死境物”的存在,而人在某些特殊境物下是可以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

从宗教方面来看,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认为人死之后剩下的灵魂将会不死且能化为鬼神等物继续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而且鬼神们也和人一样有着喜怒哀乐各种情绪,除此之外,鬼神还应该具有福祸人间等人类所没有的能力,因此人们需要祭祀鬼神,以此来祈福消灾,商周时期这种祭祀鬼神的风气是极为盛行的。到了后来,这种灵魂不死的宗教信仰又盛行于战国时期的燕齐等地,据《史记·封禅书》记载:“自齐威、宣之时,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宋母忌、正伯娇、充尚、羡门高、最后皆燕人,为方仙道,行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这里的内容是关于一直盛行于燕齐地区的“方仙道”的,看到“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这句话就应该知道“灵魂不死”的观念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于人们的信仰之中,开始普遍流行了。闻一多曾经研究过这些问题:“火葬的意义是灵魂因乘火上升而得永生,故古书所载火葬俗流行的地方,也是‘不死’传说发生的地方。今甘肃新疆一带,正是古代羌族的居地,而传说中的不死民、不死之野、不死山、不死树、不死药等,也都在这里。很可能齐人的不死观念是当初从西方带进来的。

”他认为“灵魂不死”的观念是从齐人之原族——西方的羌族那里传过来的,羌人认为,人死之后他的灵魂将会到达另一个世界,也就是所谓圆满的第二世界,人的灵魂将会在那里永生且享福,但是想要自己的灵魂不死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必须要在死后彻底毁掉自己的肉体,这样才能完全解放灵魂,因为这种解放灵魂的思想,焚尸火葬的习俗开始产生,之所以会选择火葬是因为人们认为灵魂会乘火上天从而获得永生,这种想法与西藏的天葬仪式有点类似,都是要让肉体消失殆尽(一个是用火烧,一个是靠雄鹰啄食)才能完整地解放灵魂。只不过前者的灵魂是乘火上天,后者则是通过雄鹰去到另一个世界。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闻一多又引了《吕氏春秋·义赏》中的话:“氐羌之民,其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不焚也。”在“灵魂不死”这个观念产生之后又产生了许多类似的火解或是兵解“自解”的方法。闻一多又说道:“战国初年燕齐一带突然出现了神仙传说,所谓神仙者,实即因灵魂不死的观念逐渐具体化而产生出来的想象的或半想象的人物。”闻一多认为我国古代宗教中的“灵魂不死”信仰与神仙思想中的“长生不死”观念两者之间有着直接关联。

先秦时期“不老不死”思想能够如此盛行,主要是当时的一些神仙方士们从中催化以及推动。这些方士们所鼓吹的各种“不老不死”思想主要是通过当时的神话故事以及一些巫医知识编造而成,他们将“不老不死”观念向社会的各个阶层推广,尤其在统治阶层方面更是广泛宣扬。上面提到的各种记载过“不老不死”思想的书籍以及这些江湖骗子似的方士们,李敖也有过简单的介绍:

“这种不死的构想,在中国文献里经常流露:《山海经》里有‘不死民’、‘不死之国’的话;《吕氏春秋》有‘不死之乡’的话;《淮南子》有‘留不死之旧乡’的话。这种构想是很普遍的。

“这种构想,到了帝王大脑里,由于他们有力量、有权势,倒真的想如何可以长生不死了。于是,长生骗子就出现了。”

《山海经》完全可以称为我国最古老的奇书之一。依照内容主要分为《山经》和《海经》两部分,《山经》主要记载我国古代的名山大川、矿物、动植物以及鬼神方面的事。《海经》则讲述了许多神话传说的片段、一些异国的风貌民俗以及各种古代巫术活动,其中包含了不少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神魔鬼怪的描写。《山海经》中还有许多关于仙人的记载。《海外南经》里有羽民国,据说这里有“不死民”。《海外西经》中则有轩辕国“其寿者八百岁”等,纵观整本《山海经》的内容可以看出,书中与“不死”有关的文章可以说是只多不少。除此之外,与神仙有关的故事也不在少数,尤其是神话人物的演变更是频繁。以西王母的演变为例。《大荒西经》中记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文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再看《西次山经》的记载:“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海内北经》则记载:“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以上就是《山海经》版的西王母,俨然是一个“豹尾虎齿”、“蓬发戴胜”的怪物。而到了汉朝的《穆天子传》中时,西王母已经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雍容华贵的人王了。等到了《淮南子·览冥》时,书中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这个时候的西王母更厉害了,居然还有不死药了,与当初的怪物形象比起来,现在的西王母身上已经带上了丝丝缕缕的仙气。总之,《山海经》完全再现了战国方士们鼓吹的神仙思想,这些神仙思想是以“不老不死”这个观念作为基础建构出来的。而《山海经》在日后也成为我国许多神话传说的发源之处。

中国对于“不死思想”的研究可谓源远流长,其中以道家最盛。李敖曾经将道家的“不死思想”与儒家的“不死思想”相互作过比较,不过最终还是道家更胜一筹:

“不死的思想,细分有两派,一派是指形骸不死,一派是指灵魂不死。中国的儒家接近形骸不死,道家接近灵魂不死。儒家像埃及人一样,希望保存形骸,儒家提倡厚葬,就是对形骸的重视。儒家宣传‘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这个‘在’字,有它相当的具体性。

“道家就比儒家彻底得多、进步得多。道家相信形骸和灵魂是两分的,灵魂的存在,无须倚靠形骸的具象。《庄子》里写庄子将死,弟子想厚葬他,他就反对。”

通过幻想各种养生修炼之道从而达到长寿不死通常被认为是道家的思想特征之一,甚至有人认为这种思想开创了中国中医的养生学。

前面李敖曾提到过“嫦娥奔月”的传说,里面最重要的道具就是西王母赐的“不死药”。战国时期的方士们追求不老不死,他们一直强调神仙可以做到这点,而人要成仙也是可能的,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一般的凡人要怎样才能突破生命的大限,以此实现永生。于是方士们开始主张一个人想要成仙就必须通过某些人为的修炼才能达到目的,当然,直接服用不死药是最快捷、最轻松,也是最方便的办法,而这种不死药在战国方士们的理论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于它,虚妄的不死观念在人们心目中开始变得实际。不死药的传说可以说是历史久远,早在《山海经》中就有后羿的妻子嫦娥因窃食不死之药而奔月成仙的故事,除此之外,《山海经》中还有珠树、文玉树,琅玕树、玕琪树等物的记载,据说这些东西也有令人不老不死或是起死回生的功效。关于不死药方面的记载极为丰富,《韩非子》、《列子》以及《战国策》中都曾提到过不死药的事。而关于如何取到不死药的办法《史记·封禅书》就有所记载。这本书中提到了战国时期燕齐一直盛行的“方仙道”就是一个能找到不死药的线索。

所谓“方仙道”,根据字面意思来看就是方士们的神仙方术之道,所谓神仙方术之道又是指什么呢?在庄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已经有许多擅长养生之术的人,《庄子·刻意篇》里记载:“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所以,前面提到的“神仙方术之道”就是我们常说的养生之法。然而,这些养生之术虽然可以延长寿命却绝对不可能让人不死,因此想要不死就只有取得不死药一途,而能够炼制这种不死药、了解不死药药方的人就被人们称为“方士”,方士们炼制不死药的方法就被称为“方仙道”。战国时期的方士们主张通过服食药物来达到长生难老不死的目的,其缘由是因为远古时代的巫医不分。“中国的医学史,并不是什么真的‘医学’史,而是一笔地道的‘巫医’史。

”在原始社会中,生病的人们想要治病就只能靠巫医来解决,那个时候巫、医还没有分家,也就是说巫术与医药两者还在相互配合中,巫师也就是医师。如东汉学者何休就曾对《公羊传·隐公四年》作过注解:“巫者事鬼神祷解,以治者清福者也。”因此远古时期的医疗活动大多数也由巫觋代为掌管。“‘巫’和‘医’两者,根本就是不分家的。换句话说,中国古代的所谓‘医’,根本就是神医,就是‘巫’,就是‘迷信’的另一个名字!”考古学家曾从殷墟发现过一些甲骨卜辞,虽是卜辞,上面却有很多关于医疗方面的记载,不过却没有以药治病的记录,因此可以推测当时看病的唯一方法就是用占卜术来占卜吉凶,从而达到祈求神灵祖先保佑的目的,这就是殷商人极为迷信神鬼的原因。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医疗知识与经验的逐渐增加与积累,人们开始掌握到一些基本的医药知识,于是巫、医开始各司其职。其中一部分巫师进入了皇宫,负责皇室的各种祭祀活动;而另一部分巫师则流落在民间,并通过自身的医药知识来谋生,这就是早期的方士。他们周游列国,虽然主要以医疗看病为生,但仍然保持着占卜的巫技,并根据人们的需要为人们占卜吉凶,所以《史记·封禅书》中才会说方士是“依于鬼神之事”,总之,方士们以行医看病作为主要的谋生方式,以为人们占卜吉凶作为副业。因此战国时期的方士宣传的“不老不死”思想应该是以他们对医药与占卜了解作为基础,然后在加上一些他们自己编造的荒诞神话传说而形成的,比如海外三神的传说、不死方药的传说等,以此使人们相信他们宣传的各种修炼之法以及自己炼制的丹药为不死药等。然而,我们要知道,不管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不死药,还是各种先秦典籍中记载的仙药,都是虚妄且不实的,与其相信这些神神叨叨的鬼话,倒不如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同类推荐
  • 文坛风云录

    文坛风云录

    《文坛风云录(精)》摘录的是作者30年前的部分日记。这之后的30年间,随着胡世宗视野的开阔、阅历的增长、交际的扩大和思考的深入,编者胡世宗的日记更有大量对文坛人物和事件愈加丰富的记录,如果有时间和精力,《文坛风云录(精)》编者将陆续把它们再行整理,继续公之于世。
  • 幸福品味(读者精品)

    幸福品味(读者精品)

    那一个时代事实上总有许许多多不满现状的人。现代以前,这些人怎样对付他们的“不满”呢?在老百姓是怨命,怨世道,怨年头。年头就是时代,世道由于气数,都是机械的必然。本集合了不同的名人对成长的理解的作品集。
  • 康藏行吟

    康藏行吟

    一本散文集,一本美文集。作者在康藏高原上行走,缤纷的高原给行走者灵感,边走边吟,赞美高原壮美的自然风光,感叹这块沃土所蕴藏的神奇历史文化。屏住呼吸,把康藏高原的一切尽收心底,放飞心境,把真诚奉献给这方水土。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1)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印度民间文学

    印度民间文学

    本书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介绍了印度民间文学发展的脉络,并通过具体的例子介绍了印度神话、史诗、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戏剧、歌谣、谚语、谜语等不同门类的情况
热门推荐
  • 末世铁血

    末世铁血

    意外成为铁血战士,可是异形为什么也跟过来了。该死,这还是个末世,你敢不敢更狠一点?看着本是小人物的秦川突然成为铁血战士在末世里挣扎。丧尸?异形?来吧,我可是传说中狩猎你们的铁血战士!
  • 魔侠之千灵

    魔侠之千灵

    一个以修灵为生、实力为尊的地域,却要坚持侠道。艰辛的征程开始了。千灵大陆,这是一个修灵的陆地,大陆充满了灵气,每个凡人出生后靠修炼聚灵成为灵师,逐渐成为强大的主宰者。千灵,一个御龙族遗落的孩子,因为弱小而发誓要成为最强者,然而在经历了世间种种后毅然决定走一条艰辛的道路。
  • 异世之封灵世界

    异世之封灵世界

    一对杨姓兄弟,莫名其妙的……就穿越了,来到异世界。他们遇上了令人拳头痒痒的像精灵又不似精灵的家伙和如仙子一般出尘的少年。最后变成了兄弟与少年一起在这里过活。异世界名为——封灵世界。P.S不是bl!!!
  • 我的不良女友

    我的不良女友

    街边的骗子、车上的小偷、学校的霸王,我却因为她的美丽陷入到不能自拔。可这还不算啥,她居然是我的学生......从此,我的人生道路发生了无法想像的变化......
  • 世界总有秘密

    世界总有秘密

    不要被书名骗了,我只是临着发布还想不出来好的书名而已。本书绝不是走的《探索发现》或者《国家地理》等高端的知识路线,只是吐槽逗乐的小白文。故事主要是讲述一个普通性格的但不是普通人的故事,一个大家熟识的但总有秘密的世界。尽我所能的用心写,坚决不烂尾。读写之缘,自有安排!
  • 都市古武

    都市古武

    一个身世迷离的少年一身惊人武学与神奇的医术为了寻找答案,他穿梭在各大都市之间,遇上了形形色色的人为了报仇雪恨,他开始建立属于自已的势力,同时也一步一步的迈向世界的最高峰※※※※※※※※※※※※※※※※【古武群:61860623】※※※※※※※※※※※※※※※※※※※每天更新②到③章※※※※※※※※※※※※※※※※※
  • 养个逗比当宠物

    养个逗比当宠物

    明明是个看似处人为好的文雅型男神,可是现实却告诉我们,他就是一匹披着羊皮的狼先生。明明是个智商级女神,可是呢?现实告诉我们她内心就是正宗的不能再正宗的逗比。一个靠头脑生活的人,一个天生做花瓶的料,俩个永远都不可能走在一条路上的人,却偏偏遇上了......
  • 你是阳光一拥即暖

    你是阳光一拥即暖

    我们终会明白,什么年纪拥有什么,失去什么。安一宁是个男孩子,他是所有校园女生心中的阳光男神,但他也会成长。美好是个女孩子,脸蛋上的雀斑遮盖住她的烦恼,不介意别人的嘲讽,不在意别人的讪笑。如果苏晴和苏雨哪天和好了,那人类世界没有谁会再吵架了。南希跟尹姗姗是好闺蜜,无话不说,正因为这样她们才各自有更多的秘密。尹姗姗会和美好争,但柚子会帮美好啊。安一宁和白炀的友情是我们所向往的,那么纯真,不含杂念。还有一些重要的过客,他们会是垫脚石,让我们学会成长的更好。我们的青春没有做作,没有贫贱,有争吵却是三分钟热情,有打闹却只是爱与俏。这才是我们的青春啊,简单精彩。当然了,我只想告诉你,你是阳光一拥即暖。
  • 超级经纪人2

    超级经纪人2

    由于本人喜欢超级经纪人感觉他最后写的太草率了打算写一部超级经纪人后续版本希望各位读者见谅
  • 簦缘无份

    簦缘无份

    她以阴谋相对,他却以真爱相受,当有情人终成眷属时,他却杀了她的父亲,是欲谋还是巧合,是战争还是爱情,为什么她的父亲会死而复生,为什么他娶的妻子是有名无实,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主谋,到底谁才是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