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700000011

第11章 金融财政与宏观政策 (1)

国家经济水平的衡量指标及乘数效应

当我们考察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时,最常用的两个指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

所谓国民生产总值,就是一个国家的居民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包括居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我们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各类商品以及理发、美容、休闲、汇兑等各种服务,都应当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理解国民生产总值,必须把握好“最终产品”的概念,最终产品顾名思义就是不再进行加工生产的产品,比如说生产汽车需要钢材,钢材需要经过若干道工艺才能用做汽车生产,它只能被称为中间产品,因此不能被计入国民生产总值。此外,由于国民生产总值是市场价值的总和,因此自给自足的产品如农民种植的供自己食用的瓜果蔬菜就不被计入其中了。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国民生产总值是从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者国籍来定义的,而国内生产总值则是从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地域范围来定义的,它包括了外国居民在本国范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因此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统计指标。

衡量一个国家富裕与否,单看国民或国内生产总值是不够科学的,因为一个巨大的总值很可能建立在一个庞大的人口基数之上,所以比较合理的办法是考察其人均值。中国是一个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虽然近些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很快,国内生产总值有了较大增长,但是一旦除以巨大的人口分母,我们便又处于落后位置了。

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理解,还必须走出这样一个误区,即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得越快越好。一方面,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还是其人均值都不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福利程度的惟一指标,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异、闲暇时间以及环境状况都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也不是完全是一码事。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得快,只能说明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提高得快,但也会导致基础设施和能源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而引起产业结构的失衡,如此一来,就无法确保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发展了。这也就是政府一直强调控制经济增长速度,防止经济过热的原因。

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主要靠三个因素来推动——生产要素的投入(这是我国近些年来经济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生产技术的改进和经济体制以及社会制度的完善。而在经济增长的总量中,应当是后两种因素占的份额越高越好。

衡量社会经济发展不仅要看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而且要综合考虑到产出与社会资源耗费的比例以及国民福利等问题。一个国家完全可以通过破坏环境、滥用资源来加快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从而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但这绝对不能被称为经济发展,因为社会为此付出了太昂贵的代价!

那么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机制是怎样的呢?这一问题引出了宏观经济学中著名的乘数原理——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将导致最终国民生产总值的成倍增加,反过来,社会总需求的减少也会导致国民生产总值的成倍缩减。乘数效应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我们不妨以北京申奥来说明乘数效应。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大家都充分感受了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然而激动兴奋之余,可能也会有人怀有这样的想法:举办大型奥运会要建造许多场馆以及附属设施,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又未必能赚多少钱(当年北京亚运会就没有盈利),这不是劳民伤财吗?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乘数定理来解释。如果单从承办者北京的角度看,可能确实没有多少钱可以赚,但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可就不同了。

撇开政治文化方面的意义不说,奥运会的确可以为国家发展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奥运会期间,来华的外国游客大量增加,他们在国内的花费首先形成了我国的旅游收入,这笔收入中的一部分又会以工资、奖金、利润等形式分配给家庭,假定旅游收入中有1000万元作为收入分配给家庭,这便导致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如果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为70%,即消耗了700万元用来购买消费品,那么社会总需求便增加了700万元,这700万元又会以工资、奖金、利润等形式分配给居民,再次增加了国民生产总值;而这700万元中又会有49万元(700×49%)被用来消费,从而再次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如此循环类推下去,将各次增加额累加起来,则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增加值将是最初旅游收入增加值的好几倍。

在经济衰退的年代,社会需求的下降也导致国民生产总值的下降,乘数效应的作用机制是一样的,只是效果相反——它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及其影响

通货膨胀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了,顾名思义,通货膨胀就是“钱变多了”,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也就是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和持续性的上升;相对的,市场价格普遍和持续性的下降就是通货紧缩。

有些事情经历起来就很容易理解了,我们不妨在记忆里翻寻一下。1988年国内物价持续高涨,上涨达18.5%,城乡抢购成风,大量产品脱销,甚至居住在没有电力供应区域的农民也进城抢购电器,这在建国后的历史中是没有出现过的;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到1999年7月,我国物价又出现了连续22个月的下降,物价不振,货品严重积压,到目前才刚有结束的迹象,这在建国后的历史上也是没有出现过的。按照经济学上的解释,前者是典型的通货膨胀,后者则是典型的通货紧缩。

在纸币出现之前,也会有类似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问题发生。由于铸币的分量不足,那么相对于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量来说,铸币的数量就必须增加,而数量一多,物价就会上升,从而形成通货膨胀;在严格控制货币铸造的时候,则货币供应量严重不足,交易困难,物价下降,从而形成通货紧缩。

不论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造成不良的影响。作为非经济学家,我们可以不去理解一些概念、术语和深奥的经济问题,但是我们最好懂得一些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知识,因为那关系到我们的货币财富是否能够“保本”以及如何安排使用财富的问题。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在纸币时代最为突出。究竟该发行多少货币是无法准确计算的,只有通过市场价格看出货币流通量与商品和服务供应之间的对比关系,进而推测出货币流通量是否合适。当货币发行量较大而且能够成为现实的流通量时,较少的商品和服务就显得贵重了,价格也随着上升,这也就是某些人常有“钱不禁花了”的感受的原因。虽然各国在长期的经济生活中总结出了一些货币发行和流通的较好经验,但由于货币发行毕竟是按照主观设计来进行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与商品及服务总量的不适应,进而发生价格变化。货币一多,价格就上涨,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一段时间而且大量的商品价格都在上升,那么通货膨胀就形成了。可见通货膨胀的症结是在货币。

做一下类比,一旦流通的货币少了,商品和服务供应就显得多了,卖不出去了,如果持续的时间较长且物价持续下降,那么就形成了通货紧缩。这时我们很自然的会想到,既然货币的发行是人们主观来决定的,此时增加货币发行不就缓解紧缩了吗?实际问题没有这么简单。为了解决自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通货紧缩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八次降低利率——这是一种侧面增加货币供应的方式,同时还鼓励商业银行增加贷款,让社会中流通更多的货币,以促进商品的销售。但是政策效果并不理想。

原因在于,对于通货紧缩来说,重要的不是货币发行量的增加,而是货币的实际流通量是否真正增加;中国人民银行仅仅能够增加货币发行而已,但无法左右它是否变成实际流通量。如果市场饱和程度较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又没有形成,那么发行出来的货币即使到了人们手中也不会变成消费和投资,而是又转入了商业银行中。当银行的存款过多而又没有好的项目可以投放时,商业银行就只好再将存款存入到中国人民银行。真是“钱从哪里来,再回哪里去”,没有形成现实的流通,于是在市场上依然是货币少而商品和服务多,价格下降,通货紧缩。其实通货膨胀也一样,是和货币的实际流通量相关,而不是简单的与银行的货币发行供应有关。发行是主观的,而流通却是客观的。只有当货币的供应真实地流通起来,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问题才会出现。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使得人们手中货币的面值与实际能够买到的东西之间产生了差别。通俗一点说,要么你的钱“不禁花了”,要么你的钱“更值钱了”。不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甲所失即乙所得,而甲所得即乙所失,其实质是社会财富的一次再分配。但是不同的人所受到的影响可大不相同,这一点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最为明显。

首先,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因为债务契约是根据签约时的利率状况来确定的,当发生了通货膨胀之后,债务契约无从更改,但实际利率却下降了,所以债权人会发现归还的钱没有当时借出去的钱“值钱”了。

其次,领取工资的人受害较大。因为工人的货币工资率是由劳资合同规定的,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之下,工资无法迅速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从而在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实际工资是下降的。因此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雇员。

第三,通货膨胀有利于资产所有者而不利于现钞持有者。手头的钞票因通货膨胀而贬值,但厂商的机器设备以及原料却是以前购买的,而且工人工资的增长也落后于物价的上涨,这样产品的价格就比厂商的生产成本增长得更快,于是利润反而增加了。当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时,一些商人和工厂往往会囤积居奇,待价而沽。此时由于市场价格机制失灵,社会生产活动便会受到极大的破坏。在民国时期,曾发生了如火箭升空般的通货膨胀,于是民间就流传有这样的顺口溜:“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商不如囤。”

最后,受通货膨胀打击最大的就是退休金和养老保险金的领取者了。因为退休金和保险金不仅是固定的,而且是退休老年人惟一的生活来源。为了防止这一状况,美国政府根据物价指数的变化来发放退休金,以确保老人的生活水平不致下降。

总之,不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是由于货币发行流通量的不合适,进而造成货币与社会商品、服务对比关系的不合适而导致的。这或者造成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尤其在通货膨胀时),或者严重地影响经济的发展(尤其在通货紧缩时)。正因为如此,几乎世界各国都把控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之一。

利率波动及其传导机制

利率是一个与我们密切相关的经济学概念,凡是储蓄过的人都知道,利率就是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但这个定义实际上描述的是名义利率,即没有将通货膨胀的因素考虑在内,而真正值得我们关心的是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主要差别就在于通货膨胀率,即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举例来说,在年通货膨胀率为8%的情况下,甲向乙借了l万元,并约定借款的名义利率为10%,利息和本金在一年之后一并支付。那么,一年之后甲按照约定向乙归还本金1万元,并支付利息1000元,但实际上由于通货膨胀的缘故,一年以后的1.1万元的购买力已经不比当年的1.1万元了。也就是说,实际利率是2%,因此乙所获得的实际利息其实只有200元,其余的800元用来弥补了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贬值。

在高通货膨胀的年代,居民存款的实际利率几乎为负值,但大家也找不到其他更适当的投资渠道,因而也只有将手头的钱存放在银行里,利率变动似乎对整体经济没有太大影响。随着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以及民营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利率则成为经济运行的重要调节器。

首先,利率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投资规模。如果企业用自有资金进行生产,那么它就要承担一定的机会成本——如果资金不用于生产而是贷放给其他企业或机构,则可以收取利息;如果企业用于生产的资金是从别的企业或机构借来的,那么它就必须向别人支付利息。当利率发生变动时,意味着企业在生产方面占用资金的成本发生了变化。如果利率提高,企业就要承担更多的占用资金的成本,从而会使企业的生产规模缩小;而利率下调的话,企业占用资金的成本就相对减轻了,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在前一段的紧缩时期,中央银行先后几次降低利率,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国有大中型企业所承担的利息负担,从而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改造技术,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同类推荐
  • 中小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新模式

    中小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新模式

    在金融业, “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宣讲了很多年,但像包头市商业银行那样,真正能把客户服务做好的中小城商行却并不多。确实,构建金融服务新模式是对原有金融服务的发展,在某些环节甚至是彻底地颠覆。这确实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我们中小城商行需要变革体制、调整人员、转变观念但是,中小城商行要生存就一定要改革服务模式。没有新的服务模式,中小城商行的广大客户就会流失,中小城商行最终就要死亡
  • 甘肃省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与管理研究

    甘肃省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与管理研究

    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与管理是中国公共管理最大最难的课题。这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一是农村尤其是村一级缺少公共事业建设的基础;二是农村人口众多,所需要的公共事业建设投资巨大;三是农民收入太低、居住又比较分散,不便于公共事业的管理。
  • 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国金融改革,内容包括银行管理体制改革、证券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和企业改革、金融监管和金融立法、金融市场开放等。
  • 工作革命:透视未来工作世界

    工作革命:透视未来工作世界

    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随着人类自身的解放逐步开始形成了工作,人们发现自然的秘密,发展文化的力量。在现代社会里工作已成为文明的中心。从历史角度看来,在我们现实生活和意识里,工作世界的作用几乎已无法继续上升。
  • 转型成长中的甘肃经济问题研究

    转型成长中的甘肃经济问题研究

    甘肃是研究转型经济中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最好样本。首先,计划经济时代的甘肃经济其现代部门得到了长足发展,在体制变迁中,这些部门都经历了内部的产权制度和外部管理体制的变革,它们的成长与起伏中有很多值得总结的东西;其次,市场化进程中的甘肃传统部门已形成了一些新的经济成长模式,急待总结;最后,甘肃在西北经济中的区域地位、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经济内部的结构和地区差异等等,对于研究落后地区的经济转型问题具有代表性。
热门推荐
  • 佛说佛地经

    佛说佛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这个词是怎么来的:英语单词起源趣谈

    这个词是怎么来的:英语单词起源趣谈

    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适合各层次的英语学习和热爱者。如果你是小学生或中学生,不要怕,就当故事书来读吧,词源故事一定会为你以后的单词学习铺平道路;如果你要参加诸如四、六级或雅思托福之类的英语考试的话,不要满足于词源故事,后面的词汇扩展将是你突破考试词汇的一把利剑;如果你没有考试的压力,本书也是一本不错的休闲读物。
  • 虚鞘

    虚鞘

    玉华城徐家大少,巧遇神秘洞穴,得一神秘虚鞘,后觉醒虚鞘之时,竟发现天元大陆的居民心脏之处竟全部插着一柄柄武器,后据虚鞘得知,天元大陆居民竟全部已经死了......
  • 处世警示

    处世警示

    本书的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这些名言金句是名家巨人心灵的直接体现,是智慧的结晶和思想的精髓,是人间智慧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人生的奥秘,生命的明灯,是铀,是核,必将引爆璀璨的生命火花!
  • 黑烟:烟草走私的黑道风云

    黑烟:烟草走私的黑道风云

    烟草是个暴利的行业,但是在这条道上,并非所有人都能成功。两千元本金起家的马同林,靠卖假烟,迅速“发家致富”。然而,零售假烟虽然利润丰厚,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这时,马同林接触到了返销烟一种非正规渠道的真烟,利用地域的差异,同样利润丰厚,却不用为烟的质量担忧。然而,烟草业为国家垄断行业,国家的监管力度相当大,于是,一场黑与白的博弈就此展开。
  • 全民升级

    全民升级

    在现实世界里刷副本、打怪物、爆装备…在这里,你的时间才是真正的值钱!“同学,初级南山养猪场副本4缺1!按团队贡献分配物品啦!”“高价收购各种白色、绿色武器,高防御属性护甲!”“工会收人啦,待遇高,福利好……”这真的不是游戏……这是真正的现实世界!穿越过来的江伯川有些愣神,因为这个世界简直颠覆了他的常识。在一款名为‘天域’的游戏即将关闭服务器的瞬间,江伯川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之中。当江伯川发现自己在天域之中的两个游戏仓库也随着一起穿越过来的时候……他知道,自己的人生才刚刚启航……
  • 吞霸诸天

    吞霸诸天

    一个被判打扫战场的少年沈冰,无意间拾得一片玉片,从此凶猛得一发不可收拾。丹药宝器统统归我,仇家对手鸡犬不留,金钱美女照单全收,万界法则唯我独尊。且看少年沈冰如何一步步占尽机缘、掠夺功法、抢走气运、吞霸诸天!
  • 水叶惜

    水叶惜

    水叶惜,一个水一般的女子。云淡风轻,举手投足之间,从容随意。惊鸿一瞥,你会惊诧于她的不食人间烟火;偶然间,你又会好奇她的单纯可爱;而长时间下去,你会迷惑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会有如此庞大的背景。她的存在,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人们追逐她,她却若影若现。无论是谁,都为她疯狂。而她,淡然的看着世俗,想置身事外,却被外界所逼,不得不参与其中。今生为了身边的人,她对待敌人可以无情无心;前世爱情的背叛使得她不再轻易的相信感情。而就这样的一个人,最终又会去往何处呢?能跟她携手一生的人,又会是谁呢?
  • 神魔逆:许你倾城

    神魔逆:许你倾城

    她不过是一介孤女,没爹没妈,没名没姓。世人皆知她冰冷狂傲,却不知她只是冷暖自知。一个扑朔迷离的梦,一段遗失的记忆。没有惊鸿的相遇,没有刻骨的柔情,他来到她身边,安静隽永,邪魅妖娆,从此,她生命里全部的光景,都因他而辉煌光亮。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霄。一曲绝唱,一番逃亡,是乱世的劫,还是幸福的终章……
  • 为卿成神

    为卿成神

    卡尔的一生是为了女人奋斗的一生!别误会,卡尔不是多情种马,他一生只爱过两个女人,他只想要一个平凡美满的家庭,可命运的作弄让他连这个心愿都难以达成。为了心爱的女人,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卡尔开始了追寻圣者遗踪的旅程。埋葬父亲的恐怖森林?走!九十米高的独眼巨人?杀!剥夺力量的神之放逐地?去!灭亡帝国的无敌之师?战!驾驭圣者的力量,揭开神的面纱,打碎命运的桎梏……无论什么,都不能阻止他前进的步伐,因为,他要,为卿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