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700000018

第18章 金融财政与宏观政策 (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经历这种情况,即某些部门和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为别人办事时索取“好处费”或“辛苦费”,而且非要收受了别人的财物才给办事。这种情况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并使得有关的企事业单位与个人开支增大,负担加重。这同样是“以权谋私”,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十分不利,理应视同为贪污受贿。

此外,谋取私利还可以理解为虽然本人或其亲属并未索取利益,但却做出了某种暗示要求得到某些好处之后才肯办事。这样虽然客观上不存在主动索取利益,但却产生了收到利益的事实。这种情况也并不罕见。“以权谋私”的要害不在于是明示还是暗示,而在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得到了所赠的财物。因此,即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其亲属事先不作任何表示,只要他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得到财物才办事,就属于“以权谋私”,都是应当反对的。

再深入一步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所得到的好处也不仅限于财物。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谋私”;使自己的子女升学或安排工作、使自己的亲属转户口等等,这些也被认为是“好处”,同样属于“以权谋私”之列。

“以权谋私”的现象中,固然有一部分是贪污或侵吞国有资产,但更为常见和普遍的则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及亲属捞取各种各样的“好处”。所谓“不给好处不办事”这种败坏社会风气、损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形象的行为,如不及早纠正、取缔,其危害性是不可低估的。

一个常见常用的“以权谋私”,经过厉以宁教授细致深入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平时不曾注意的诸多含义。要净化社会风气,促进改革的健康发展,就不能允许“以权谋私”现象的存在;而要消除以权谋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就必须依靠法律。

以法制促进廉政

“反贪污、反腐败”,这类口号我们听了、喊了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可各种腐败现象依然屡禁不止。对于各类腐败现象,厉以宁教授愤恨的心情同我们是一样的。只是作为一名有着强烈责任感的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的愤恨之中多了一层深刻与理性。为什么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总是在出现?腐败为何如此难以抵制?厉以宁教授认为,这与中国法制建设的滞后有密切的联系。

法律面前人们一律平等。法律不容许任何人有超越的特权。不管是谁,只要贪污受贿、侵吞国有资产,就必须受到法律的惩处。正因为这种制约适用于一切人,才能产生巨大的威慑力。然而目前,中国在运用法律手段来消除贪污方面,除了对已经颁布实施的法律存在着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情况外,更大的问题是某些与廉政建设、与反贪污直接有关的法律尚未制定。这样就势必影响了廉政建设的进展,并使得反贪污工作受到限制。

针对加快有关廉政建设与反贪污的立法,厉以宁教授建议从速制定以下这几项法律:反贪污贿赂法——惩治国家机关和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贪污受贿、侵吞国家财物的罪行,在法律中对贪污行为、行贿受贿行为、侵吞国家财物的行为应有明晰的界定,以便于操作;公职人员个人财产申报法——使国家机关和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与财产置于公众和有关部门的监督之下,增加透明度,不论职位多高的工作人员,功劳有多大,都应按照法律的规定申报财产;公民举报法——动员广大群众对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的行为进行监督,保障公民的举报活动,当廉政建设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时,廉政建设就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监督法——以法律来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遵守法律与执行法律的情况,尤其是针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进行法律监督。监督来自各个方面,但都应纳入法制的轨道才有实效。

厉以宁教授除了在“硬”的法制法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还力主建立国家公务员的筛选、保障、激励、约束与监督机制,这一建议目前已经在我国逐步推行开来。

中国古代就有“以俸养廉”的说法,即给政府官员以优厚的待遇,使他们安心工作,不贪污,不受贿,秉公办事。近代以来,一些国家也以“高薪养廉”为标榜,把廉政建设同丰裕的公务员薪水相联系。同时,这也被看成是稳定国家公务员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到政府部门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厉以宁教授指出,“以俸养廉”或“高薪养廉”的做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在现阶段的中国,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偏低,不但留不住优秀人才,吸引不了优秀人才前来工作,而且也有可能使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不务正业,总想在业余时间兼职以改善生活。此外,还有可能使一些政府机构工作人员走上邪路,靠手中的权力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权谋私。他们甚至把这种权力或职务看成是“生财之道”。但是实践表明,对于“高薪养廉”的作用要有恰如其分的估计,不能估计过高——认为惟有“高薪”才能“养廉”,不实行“高薪制度”似乎就没有办法进行廉政建设了。

对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厉以宁教授提出了三种机制:筛选机制、保障与激励机制、约束与监督机制。

筛选机制保证了通过竞争来对国家公务员进行任用与提升,而竞争就是一种筛选。筛选机制就是择优机制。职务是公开的,竞争也是公开的。这种机制能够使得一切符合条件的人都有被任用与提升的可能。

保障与激励机制使得国家公务员在被任用以后,生活待遇不低于相同学历与经历的其他专业人员,以保证国家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并解除其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并保证在定期考核后,有职务提升与收入增加的规范化的制度。

约束与监督机制则强调国家公务员的行为与工作态度应当受到各方面的监督,他们必须遵守国家公务员的工作守则,违者将受到规定的处分;国家公务员自身也必须加强自律,严格要求自己。

这三个机制是统一的、不可或缺的。一些国家在对国家公务员实行优厚的生活待遇的同时,强调对有贪污受贿等劣迹的国家公务员的重罚。“高薪”与“重罚”相结合,才能促使国家公务员恪尽职守,勤奋工作。“重罚”包括多项措施,如降级降职降薪、记过、留职察看、开除,甚至负刑事责任。从经济上看则包括取消退休后应得到的收入和保险金等等。这样,每一个国家公务员在工作中必须时刻衡量读职和“以权谋私”的代价。为渎职和“以权谋私”所付出的代价越大,国家公务员就越不愿或不敢违法行事。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公务员工作的时间越久,资历越深,职位越高,不仅在生活待遇上越优厚,而且他为自己渎职和“以权谋私”所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如果他想“以权谋私”的话,他就必须考虑这是“得不偿失”的,资格越老就越是“得不偿失”。

最后我们不妨再回到权力问题上来,我们似乎都不难想到,既然有人要“以权谋私”,那么我们把权力限制一下不就可以了吗?对此厉以宁教授也阐明了自己的看法。

总的说来,权力限制意味着任何一个职务和担任这一职务的官员在行使自己的权力的时候,既要受到一定的制约,又要受到一定的监督检查,以免滥用权力,或利用权力牟取私利。厉以宁教授将权力限制归纳为四个方面:

第一,行政权力的行使与操作应当规范化。这是对担任某一职务的官员以及行使某一方面权力的行政部门的一种有效制约。比如说,个体工商业者申请营业执照,居民申请出国探亲,企业申请商业银行给予贷款等等,都应当有规定的、公开化的程序。符合哪些条件的应予批准,不批准的理由在于哪一个条件不符合,申请后多少时间内应当给予答复等等,这些都应当让人们心中有数。一切按规范的程序操作,经办人员不得另立规章,不得无故拖延不办。这样,权力就可以受到一定的限制,那种凭借权力牟取私利的现象也就会减少。

第二,各部门之间、各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之间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处理彼此的关系。某个部门或某个官员如果违法行事,就会被监督、检举。权力之所以有时被滥用,原因之一就在于行使权力的官员处于监督检查之外。

第三,充分运用竞争机制也是对权力进行一定限制的手段。举例来说,高等学校的统一招生就充分运用了竞争机制。命题、试卷、评分、录取,都严格保密,考生依据自己的成绩而录取,这样,想仰仗权力而把不合格的考生塞入高等学校的途径就被堵死了。这就是对权力的限制。假定在招工时也采取类似的方法,权力同样会受到限制。假定在经济中广泛采用招标投标制,不也是对权力的限制么?权力往往是在不容许竞争或只容许某种不正当竞争的条件下被滥用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对滥用权力的抵制。

第四,必须严格执行对滥用权力者的惩罚制度和对因被滥用权力而受损害者的赔偿制度。这两种制度如能认真执行,也是对权力的一种限制。滥用权力的官员如果考虑到因滥用权力而会遭到处罚,包括对受损害者的经济上的赔偿,在行使权力时必然会有所顾忌。

对权力的限制并不是指对政府部门或官员行使正当权力的限制,而是对他们滥用权力的一种限制。但行使正当权力与滥用权力之间的界限往往是不清楚的,因此对权力的范围有必要进行明确的界定。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厉以宁教授的分析始终围绕着建立制度和立法。的确,有了统一的要求和规定,人们的行为才会受到约束,令人痛心的现象才会越来越少,经济改革与发展才会更快地走上规范化道路。

阅读后的思考: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个“德治”而非“法治”的国家,再加上中国民族文化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的“求和”倾向,我们就大可不必奇怪为什么我国的法律氛围如此淡薄。法律的建立可以很快,但法律意识的培养却并非朝夕之功,这也就是我国的法律实施总是滞后,有法不依的现象时有发生的原因。想想你自己是不是也有这种“向情不向法”的倾向呢?

厉以宁教授不是法律学专家,但他敏锐地感觉到了法制建设对于经济改革正常进行的重要性。上文所论述过的问题我们在生活中都曾听到过、遇见过,但在气愤和忧虑之余,我们可曾想过什么办法没有?可曾想过通过法律的手段来制约一下?采取何种形式的法律?希望厉以宁教授的分析和论述能对我们有所启发,并加强我们的法律意识。

同类推荐
  • 中国经济史

    中国经济史

    1954至1955年期间,钱穆先生曾于香港新亚书院先后讲授“中国经济史”及“中国社会经济史”两门课程,扼要地讲述了由上古春秋战国至明清时代的经济情况及财政政策,并道出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法律、宗教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评价政策和朝代兴亡之关系。叶龙曾师从钱穆多年,详尽笔录及整理了先师两门课程的内容,对一些内容做出了补释,形成流畅易读的文章,在香港《信报》经评版陆续刊出后,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最后集结出版形成本书。本书不仅填补了钱穆先生缺乏经济专门史著作的遗憾,更令读者能够通过阅读中国经济史加深对钱穆先生其他著作的理解,以体悟钱穆先生强调要在文化传统一体性中做研究的教诲。
  • 工作革命:透视未来工作世界

    工作革命:透视未来工作世界

    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随着人类自身的解放逐步开始形成了工作,人们发现自然的秘密,发展文化的力量。在现代社会里工作已成为文明的中心。从历史角度看来,在我们现实生活和意识里,工作世界的作用几乎已无法继续上升。
  • 中国式通胀

    中国式通胀

    伴随着经济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既是最好的时代.又是最坏的时代.没错.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在这一场持续的.谁也躲不过的金融危机之中,中国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通货膨胀究竟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中央的货币政策又起到了多少作用?如果看清这些让你痛苦的事情本质之后,也许,你反而就可以平和、坦然.毕竟知者,才无畏。
  •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麦肯锡调研揭示了高管对创新的远大抱负与他们的执行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组织结构和流程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随着全球化打破了曾经阻止公司实现全部潜力的地域界限和市场障碍,公司的创新能力——借助公司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各方的创新增值思维——成为名至实归的时尚话题。
  • 向大庆精神学习

    向大庆精神学习

    本书包括:美丽的宝岛、成长印记、音符旅程、天凉好个秀、罗李罗嗦、现象、纽约、京城夜等文章。
热门推荐
  • 盛世宠妻: 追爱男神100次

    盛世宠妻: 追爱男神100次

    从初中到大学毕业,她向他表白了九十九次,可是每一次得到的都是残忍拒绝。“萧美辰,我不喜欢你!”“你不是长得漂亮么?不是有很多人追么?能不能不要再来烦我了!”“我告诉你,不管我喜欢的人是谁,反正都不是你!”拒绝之后,却又是一次又一次地暧昧不清,纠缠不断,让她于无形间沉沦,放纵……“厉泽涛,我不爱了,真的不爱了。”就在她表白第一百次失败之后,她终于放弃了,可是为什么她即将和另一个男人携手走进婚姻殿堂时,他却又突然出现,眉目如画,声音清冷地说:“萧美辰,别逼我出手夺走你的自由!”
  • 摄政王的腹黑公主妃

    摄政王的腹黑公主妃

    这是一个关于野心勃勃的异姓摄政王、从小被养在宫外的腹黑公主、还有一个年幼的小皇帝的故事。云昭国的皇帝毫无预兆地驾崩,唯一的皇子、年仅七岁的云烨宸即位为帝,而异姓王爷黎融墨被推举为摄政王把持朝政,就在他当着百官的面准备接管玉玺的当天,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回到了皇宫,这个人就是刚出生就被先帝送出宫的六公主,云瑾笙!很多人甚至都想不起她的名字,但是今天她带着满身的芳华回来了,同时还带来了先帝的谕旨。先帝圣谕,将玉玺交由六公主云瑾笙接管,同时着令六公主掌握后宫大权。云瑾笙纤纤玉手轻抚过圣旨,脸上带着微笑看向玉阶下俊朗如玉的摄政王,父皇将自己送到宫外并不是因为他不爱自己,是因为他太爱自己,不管你有什么通天的本事,摄政王,黎融墨,你等着接招吧!云昭国的皇位将由我来守护!片段一:“王爷。”来人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一眼,可是摄政王依旧没什么反应。“王爷,瑾笙公主说要为王爷选妃,特意派人来王府通知一声。”黎融墨终于从奏折中抬起头,眉头微皱,她又要做什么?当黎融墨进宫见到云瑾笙的时候,她正在认真地看着面前一幅幅摊开的画像。“你究竟想要做什么?”黎融墨沉声问道。云瑾笙端起手边的茶递到黎融墨的手里,微笑着说道:“如果摄政王不想选妃也可以,本公主想多派几个人到王府伺候摄政王,不知道摄政王同不同意?”黎融墨掀开杯盖,茶香扑面而来,他轻啜一口茶水,“可以。”她不就想在自己府里安插她的眼线吗?就让她去折腾好了。云瑾笙笑得诡异,她轻轻凑近黎融墨的耳边,声音近乎呢喃,“摄政王难道不怕我在茶里下了药吗?”片段二:“王爷。”“又有什么事?”“瑾笙公主最近常常跟林将军的儿子林安风见面,而且相谈甚欢,林将军似乎有意要瑾笙公主做他的儿媳。”如果林将军变成公主那边的人的话,形势就对王爷有所不利了。黎融墨眉头紧皱,起身就往外走,好奇怪啊,很少见王爷这个表情的,看来这个事情真的很严重。黎融墨见到云瑾笙的时候,她正在悠闲地喂鱼,黎融墨皱着眉头,“你又想干什么?”云瑾笙倒是奇怪,自己干什么了?“为什么要跟林安风见面?”“当然是为了不让摄政王独掌军权了,否则本公主岂不是一点反抗之力都没有了。”“我把南府和东府的兵力给你,以后不要再跟林安风见面了。”云瑾笙喂鱼的动作僵在半空,他这是什么意思?
  • 良人

    良人

    一个是备受冷落的富家千金,一个是举世无双的商业鬼才,她冷漠沉静,在处心积虑的阴谋算计中谨慎存活,他睿智卓越,在世人赞叹称羡的目光中掌控一切。她不愿嫁,他不愿娶,却最终无奈走到了一起,是天意注定,还是前世相许?如果有选择,她会忘得干干净净,他却笃定她不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A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A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A卷》精选了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优秀作品,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本书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迅速提高成绩的有力法宝。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更是最佳的选择。
  • 互动与多赢

    互动与多赢

    本书包括疏导并举、点面集合、大小裂变、新旧更替、进退乾坤、互动共赢六篇。
  • 告白计划

    告白计划

    他温柔又蛮横的抱起她,下巴搁在她的小脑袋上,感受到她藏在内心深处的脆弱和自卑,只觉得一阵的心疼。“你不相信我会喜欢你、会爱上你吗?那我告诉你,我爱你的全部,包括你的娇柔、你的粗鲁、你的可爱和你迷糊时的模样,而且是永远爱!
  • 无限杀场

    无限杀场

    不一样的杀场,不一样的主神空间。剧情杀场、对决杀场、英雄杀场、隐藏杀场、狩猎杀场、惩罚杀场......你好,这里是无限杀场,让你繁衍到巅峰的杀场!群号:147837113,谢谢。·······西瓜新书《亡魂降临》,书号:2402199,是末日危机类。新书就像是婴儿,需要奶水才可以长大,还请大家多多关照!
  •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每当翻开中国历史的厚重画卷,古老中国的沧桑与恢弘就一次次在我们面前铺陈开来。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交织着愚昧与觉醒、压迫与抗争的历史,也是古老的中国走向新纪元的重大转折时期。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新局面,而发生于1911年1O月1O日的武昌起义,则以它的胜利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其伟大的划时代意义,直到今天仍被后人所铭记。
  • 财迷王妃

    财迷王妃

    穿越,让我从白领丽人变成八岁孩童,而且是个有娘生没爹疼的庶出女。随遇而安的我本想安安心心的当个普通小老百姓,可是,古代不好混啊!为了不被老爹打包出售,只好努力赚钱,争得婚姻自主权,有钱的是老大嘛。
  • 没有年代的故事

    没有年代的故事

    《没有年代的故事》作者刘建超是我国小小说界具有阳刚气的作家,读他的作品令人产生强烈的震撼。其作品大多正气逼人,富于理想主义色彩。从外在形态上看,刘建超的作品立意与人物内涵也许最接近于所谓主流意识形态,但细细琢磨起来,你会体察到,内在地支撑着他的创作理念,是对崇高信念与理想人格的推崇和呼唤。换言之,他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痛切地针对当代社会的某些精神缺失有感而发的。他笔下的伟人、将军或平民英雄决非虚无缥缈、高不可攀,其人其事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曾经发生过或者可能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