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如果唐玄宗敢于亲征、直面安禄山,安胖子气势上先弱了几分。唐玄宗厚待安禄山,两人感情很不错,安禄山也不想在玄宗活着的时候造反。之所以起兵,都是杨国忠逼的。
倘若两人阵前会面,唐玄宗见了心虚气短的安禄山,令其偃旗息鼓、负荆请罪,完全可能。安禄山造反,毕竟针对杨国忠,杀了杨国忠,完全可以达成和解。
或许,杨国忠对此早有顾忌,所以让杨贵妃阻挠御驾亲征。
几滴眼泪,骗玄宗铸下军国大错。
可惜,唐玄宗错了不改,错上加错,“再接再厉”,又接连犯下两个错误。
这三个错误,有个共同点:轻信别人。
第一错,轻信了女人杨贵妃;第二错,轻信了宦官;第三错,轻信了大舅哥杨国忠。堂堂一国之君,难以事必躬亲,可以理解,但用人不当、奸臣当道,就是大患了。
不再御驾亲征,防守就成了重中之重。就都城而言,潼关是最大的天险,守住潼关,关中无忧。
遗憾的是,唐玄宗的后两个错误,都是在潼关犯下的。
在最关键的潼关,犯下最关键的错误,大唐岂能不衰?
先说第二个错误。其中的关键人物,叫边令诚,是个宦官。
自己不亲征了,当然要守好都城,守都城,潼关很重要。于是乎,派个宦官,前往监军,有情况,随时汇报。
潼关守将,主要有两人。一个是从洛阳一带败退后,退守潼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一个是从都城带兵讨伐安禄山的左金吾大将军高仙芝。宦官边令诚跟随高仙芝的部队监军。
高仙芝带领的五万人马,基本是安禄山起兵之后,仓促征募的乌合之众,毫无战斗力,面对安禄山操练多年的精兵强将,哪有还手之力。
连战连败,高仙芝无奈,鸡毛信一封接一封,汇报玄宗:不行啊,打不过啊,安胖子的部队实在厉害!
听到的全是丧气的消息,玄宗很郁闷。他光知道给了高仙芝等大将一共11万人马,其中高仙芝5万,人数也不算少,哪知道这些兵士战斗力如何。
光知道数字、光听数字、光看数字对比,是古今领导们的通病。
从京师派出11万,其他乱七八糟的部队加起来,也有十好几万,总数最少二三十万了吧?安禄山的兵马,不过15万。二三十万人,连15万也对付不了?
这个时候,玄宗已经不知道真正的形势对比究竟如何了。
安史之乱前,唐朝中央直接控制的正规军,只有8万左右。
为对付安禄山,无奈之下,只有“乌合”,管什么老弱病残,都给我参军!8万正规军的战斗力尚且不行,何况乌合之众、游击队?
不考虑实力对比,只考虑数字对比,唐玄宗对高仙芝送来的战报,十分不满。安禄山那么憨厚傻气的一个人,能带出厉害的兵来?不信。
先不信,后怀疑:你小子不会是故意夸大,临阵退缩吧?
这些怀疑,成为后来冤案的基因。
奸佞的边太监,成了冤案的导火索。
中央派的高仙芝连战连败,地方上的封常清也是溃不成军。这对难兄难弟,面对同样的敌人,有了共同语言:兄弟啊,不行啊,安胖子的部队太厉害,咱别在外边挨揍了,逃吧!
一琢磨,回潼关吧,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守住了潼关,长安无忧,也是功绩一件。
两人合兵,进了潼关。
边太监这时候对封常清有些不满了:你是地方上的人,我是皇帝身边的人,怎么见了我,连点表示没有啊?
封常清顾头不顾腚,被打得东奔西窜,光想保命了,还管什么官帽乌纱、官场政治?
在战争和死亡面前,一切都不重要了。皇帝来了又能怎样?弓箭长眼睛吗?
高仙芝也是同样的心理,整天忙着打仗、忙着逃命,偏偏这个不知死活的太监,不拿自己当外人,要这要那,想捞好处。若是和平年代,也就罢了,偏偏火烧眉毛、你死我活的要命关口,他还忘不了自己那点利益,实在龌龊!仙芝一生气,边太监的非分要求,都被拒绝。
边太监一生气,回来跟唐玄宗汇报:封常清、高仙芝两人,“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畏缩不战、动摇军心不说,高仙芝还把潼关外几百里地都给丢了!更严重的,他俩还克扣军粮!
玄宗一听,勃然大怒,不问青红皂白、不容辩解,下令杀掉!
客观地说,这两人并非良将,但没什么大错,克扣军粮,更是无中生有。两名将军在部队中间,有一定威望,两人被杀,潼关守军大呼冤枉,军心更加涣散,士气更加低落。
玄宗犯下的第三大错,也是最严重的一个错误——轻信杨国忠,逼迫潼关守军出击。
这个错误,导致唐军全线溃败,都城难保,皇上南逃,杨国忠、杨贵妃兄妹被杀。
杨国忠自己的建议,导致自己被杀,可谓苍天有眼、自作自受。
当时,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已不止一次说过:潼关大军,千万不能出击。出击,必死无疑;固守,长安无忧。长安无忧,安禄山疲弊,唐军就有机会。
杨国忠逆势而为,怂恿唐玄宗,到最后把自己的小命也丢了,他究竟出于什么动机?
动机的背景是:杨国忠正在成为众矢之的,他要改变风向。
面对群臣对自己的怒火,他要浇灭。不料引火烧身,既毁了大唐,也灭了自己。
导火索,正是他和敌对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官场之争。
这个时候,一个叫王思礼的将领,进入了历史视野。
此人名气不大,级别不高——只是一个副使,相当于潼关守军的副统帅——却是个关键人物。
直接一点说,他是杨国忠的死对头,对杨国忠恨之入骨。因为地位差别大,在和平年代,他不可能扳倒杨国忠。但在战争时期,秩序失常,纲纪混乱,他有了更多的机会,来对付杨国忠这个大人物。
从某种程度上说,把杨国忠、杨贵妃兄妹搞死的,正是王思礼。
大唐要感谢这个小人物。
当前形势,王思礼很清楚,安禄山和杨国忠,狗咬狗一嘴毛,不管谁死,都是大唐的幸事。可目前来看,从兵力对比到战略安排,安禄山明显占了上风。安禄山起兵,口号是“诛杨国忠”,而非“反唐”。真是天赐良机!
问题是,让当今圣上动手、杀掉杨国忠,可能吗?
即便皇上愿意,杨贵妃能愿意吗?不可能。
即便杀了杨国忠,杨贵妃能放过你吗?也不可能。
那就只有把这个祸国殃民的贵妃一块杀掉。皇上能同意吗?更不可能。
只有做不到,没有想不到。方法总比问题多。
思来想去,王思礼觉得,既然数十年未遇的战争都已经到来了,咱也不能用常理出牌了。生逢乱世,没什么比兵谏更有威力。
自己只是个副使,没有调兵遣将的权力,倘若擅自调动,无异造反。他决定找自己的直接领导——潼关兵马元帅哥舒翰商量。
身为潼关兵马元帅,哥舒翰只要下决心兵谏,杀掉杨国忠,并不困难。
哥舒翰对杨国忠飞扬跋扈、专政朝廷早就不满,不过,让他兵谏,还是有些顾虑。王思礼对他晓以利害,安禄山意在诛杀杨国忠,咱们留下3万人,足以守潼关,剩下的兵马,入长安,清君侧,杀杨国忠,还不是易如反掌?
哥舒翰比他冷静,道:“真领兵入长安,那么,造反的就不是安禄山,而是哥舒翰了。”
一句话堵得王思礼无话可说:可不是嘛,未经允许,带兵入都,不是造反,又是什么?
何况,如果背上造反的罪名,就算“兵谏”成功,杀了杨国忠,恐怕咱们几个小命也难保了。兵谏的主意,打消了。
不过,朝臣中间,既反安禄山、又反杨国忠的势力,依然暗流涌动。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哥舒翰没敢兵谏,也算放了杨国忠一马。哪料世事多变,你不出招,对方反倒亮剑了。
隔墙有耳。
有人把王思礼和哥舒翰密谋兵谏、杀掉杨国忠的事情,捅了上来。杨国忠更晕了:靠,这是把我往死里整啊!
思来想去,没想出好办法。自己依赖的,就是皇上、贵妃这两棵大树,万一哪棵倒了,自己的小命都悬。哥舒翰呢?手上可有20万兵马!真要撕破脸皮,甭说20万,就是几千、几百人,想杀自己,也易如反掌。
手头有兵,才能安心。杨国忠不敢犹豫,马上行动。
他以防御安禄山为名,招募上万兵士,屯兵灞上,日夜操练,然后派出自己的亲信杜乾运作为统帅。
这些兵士,名义上是防安禄山,实际是防哥舒翰。
杨国忠那点花花肠子,哥舒翰岂能猜不透?哥舒翰马上给皇上打报告,说现在安禄山野兽凶猛,我方兵力不足,灞上的部队,放那里也没用,还是调到潼关来,归我指挥吧!皇上说,成,大局为重。
考虑到只要杜乾运做统领,这支部队即便来到潼关也是个祸患,索性以前来议事为由,把这小子给杀了。
战争状态,混乱不堪,死个将领,稀松平常,安排后事,就说被安禄山的恐怖分子杀了。谁有工夫追究?谁有精力追究?大家的精力,都放在如何保命上了。
部队被收编,心腹被宰杀,杨国忠的仇恨,大了去了。
你的招儿阴,就别怪我的招儿损。杨国忠“奋起反击”,在唐玄宗面前鼓噪:20万大军哪!20万!安禄山一共才15万!哥舒翰为什么不出兵攻打安禄山、收复失地?
鼓噪还不打紧,他更进一步,散布情报:潼关外安禄山的部队,一共才4000来人,还是老弱病残。20万人,连4000人也不敢打?
这不是造谣。史料显示,当时安禄山在潼关外的部队,很可能用了疑兵之计,给人的表象,的确人数不多,而且多是老弱病残。
安禄山造反初期,打得顺风顺水。后来唐兵有了准备,尤其起用郭子仪、李光弼后,安禄山连遭挫败。尤其面对潼关天险,唐兵据险不出,安禄山一筹莫展。
这时候,“引蛇出洞”是最好的办法。既然引蛇出洞,当然不可能把精兵强将摆给你看。
唐玄宗下令出战,哥舒翰上书说不行啊,安禄山这是疑兵之计,引蛇出洞。如此反复,杨国忠着急了,极力劝说,巧舌如簧。唐玄宗也为安禄山之事心焦,企图速战速决,一天发了三个使臣,逼令哥舒翰出兵。
哥舒翰一把鼻涕一把泪,大哭一场,领兵出战。
一看,安禄山部队,果然阵容不整,乱七八糟。士兵看他们的队列,无不嘲笑。
结果怎么样?中了埋伏。
最后的结果,哥舒翰成了安禄山的俘虏,王思礼侥幸逃脱。
潼关失守,长安告急。
怎么办?
群臣七嘴八舌,有说御驾亲征的,有说调兵救驾的,唯独杨国忠,说:南逃吧,到四川避难。
杨国忠的发迹地,就在四川。何况他还兼着剑南节度使,自然想去四川。
可皇帝未必听啊。咋办?老办法,贵妃出台。
贵妃一说,皇帝果然同意。于是,天色未明,一干人等,悄悄出城。
狼狈不堪西行至咸阳一带,杨国忠的老对头王思礼追上了卫队。这也就预示着:杨国忠兄妹,离死期不远了。
6.杨贵妃安禄山这对“假母子”
结局相似:被“儿子”整死
阅读第一眼
老皇帝丢尽了脸
权力,需要组织才能实现,组织运转不灵,权力必然失效,权威丧失,老脸丢尽。南逃期间的唐玄宗,就面临这么个状况。
他想逃,百姓却不让,“群体上访”,阻住去路。一位村民,年纪比皇帝老儿稍大,历数他在开元盛世的功绩,痛斥他晚年的腐化堕落,指指点点,不留情面。和平时期,别说山野村夫,就是太上皇,也不敢对皇帝这样。
可谁让你败给安禄山了呢?没办法,把太子留下,北上抗战,自己继续南逃。
战争,让权威彻底颠覆。村野老夫都敢责骂皇帝,士兵哗变、诛杀杨国忠,也就不足为奇了。
主要人物关系谱
哥舒翰、王思礼等人在潼关大败,哥舒翰被俘,王思礼侥幸逃生。
丢了要塞,可是杀头之罪。王思礼一琢磨,摆在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做逃兵,回家种地;第二,找皇上汇报,不管怎么说,自己只是副使,用不着承担主要责任。
第一责任人,当然是主帅哥舒翰,被俘投降了。即便皇上追究责任,第二责任人也不该是自己,而是怂恿出关作战的杨国忠。出关作战,是战略失误,杨国忠该不该追究责任?皇上该不该反思?当初哥舒翰、郭子仪等,都不同意大军出关。一出关,结果怎么样?
何况,现在唐军接连失利、溃不成军,自己能保命回来,就是功劳一件,皇上焉有追究之理?
就算追究,也要拼个鱼死网破,把杨国忠这小子宰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