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嫁可汗往事再上演
咸安公主忍辱保平安
阅读第一眼
退隐或出山,一样经典
中晚唐,值得铭记的有两个人:李泌,咸安公主。他们之所以值得铭记,不是因为出场时的辉煌,而是因为退场后的绚烂。
李泌资历很老。唐肃宗为了让他当官,曾和他同床共枕,彻夜长谈。李泌很坚决:做朋友,给你出点子,咋都行;做官,不行。天下稳定,他退隐衡山,认真修行。
天下乱了,需要他的时候,他毅然出山。个人修行是小节,黎民百姓是大义。即便有风险,即便江山乱战,即便朝廷混乱不堪,该出山,还得出山。
一样忍辱负重的,还有咸安公主。她隆重出场,远嫁回纥,然后一度销声匿迹,直到21年后,传来她去世的消息。
主要人物关系谱
名相李泌官场波动表
历史有时候很奇怪。
隋义成公主在突厥先后四次嫁人的时候,正是隋朝走向灭亡、大唐走向辉煌的年代。我们甚至可以把义成公主四嫁可汗,看做大隋衰落的标志之一。
晚唐,同样的故事上演。咸安公主四嫁可汗,似乎也可看做大唐穷途末路的一个标志。
表面看,咸安比义成更为彻底。义成公主嫁了四个可汗,四人为父子关系,也就是说,她嫁了一个老爹和他的仨儿子,后面的三任老公,是兄弟关系。
咸安更进一步,把这个关系从单纯的父子,扩展到祖孙三代。她的老公,更 “纵深”,从爷爷,一直嫁到孙子。
虽然如此,对于咸安公主,老高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感喟。义成具有很强的权力欲望,她经常是直接站到前台,直接介入政治。
咸安公主恰恰相反,她忍辱负重,让回纥、大唐这两个原先矛盾重重的国家,维持着较为理想的和平状态。她在回纥的21年,大唐与回纥关系友善。她病亡后,回纥(后改名回鹘)专门派人告丧。
这位超女,是位和平使者;只可惜,关于她的很多细节,已经无从查考了。
大唐八号超女:咸安公主
生卒年:?年-808年
其他封号:燕国襄穆公主
老公数量:4(天亲可汗,忠贞可汗,奉诚可汗,怀信可汗)
老公类型:均为回纥可汗。前三任丈夫均为父子关系。第四任丈夫曾任宰相,因可汗无后,被众人推为可汗,接受大唐册封。
曾任职务:可敦
家庭状况: 父亲唐德宗,生母不详
性格特征:具体不详。根据史料判断,应当比较宽厚、仁爱。
婚姻观:入乡随俗。嫁了少数民族,就按少数民族的规矩来吧。
经历安史之乱,大唐日渐衰微。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疲敝,衰败之气尽显。唐肃宗惊吓而死之后,太子李豫继位,即唐代宗。唐代宗也软弱无能,当了17年皇帝后病死。
唐代宗死后,太子李适继位,即唐德宗。唐德宗在位26年,总体上,也比较昏庸,办了不少错事。“中兴大唐”的重任,显然他是承担不了的。
但不可否认,既然能称得上“德宗”,他还是作出了一些努力的,尤其在品德方面,可圈可点。
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
一件是,唐德宗破天荒下了“罪己诏”。
公元785年,也就唐德宗兴元元年,德宗在大臣的强烈建议下,下诏“罪己”,把安史之乱后大唐走向衰微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诸如“天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等语,言辞犀利,剖析深刻,显然是作了较为深刻的反省。
这件事情,不能完全排除作秀、拉拢人心的成分,但不可否认,它的确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更深层的因素在于,这一“罪己诏”,继承和发扬了唐太宗时期虚心纳谏、虚怀若谷的传统,勇于接受批评、勇于开展自我批评,弘扬了朝廷的民主气氛。正是这种气氛,使得大唐虽历经劫难,依然历100余年而不倒。
另一件事情,是起用了唐肃宗时期重用的大臣李泌做宰相。
内有李泌,外有郭子仪,大唐虽内忧外患、苦不堪言,但有了这两个老家伙、老革命,还能维持。
李泌忠心于朝廷,却擅长明哲保身。张良娣、李辅国等人害死建宁王之后,他万念俱灰,辞职归隐。
爷爷唐肃宗对李泌的重视,让孙子唐德宗印象深刻。事实证明,当年若没有李泌,不仅可能会有太子之争,后宫的斗争,也会无法收拾。李泌权衡利弊,给唐肃宗提出的建议,现在来看,都是金玉良言。
奸臣当道,宦官弄权,唐德宗一筹莫展。无奈,请老将李泌再度出山,担任宰相,辅佐自己。
有李泌这样的忠臣良相,多少可以和奸臣对抗一番,延长大唐的气数,不至速亡。
在李泌的帮助下,唐德宗究竟做了哪些“正确的事情”?这些都得从一则“八卦新闻”说起。
经历了安史之乱,困顿中的大唐皇室,自然没有太多的精力来风流快活了。不过,叛乱平息,生活逐步安定之后,故态复萌,一个个“八卦新闻”,重新上演。
故事的主角,是郜国长公主。
郜国长公主是唐肃宗最小的女儿,论辈分,唐德宗该叫她姑姑。
这个郜国长公主,先后嫁了两任丈夫。这倒没什么,问题是她继承了高阳公主、太平公主遗风,专好风流快活,有名有姓有职务的情人,就四五个,比如彭州司马李万,蜀州别驾萧鼎,澧阳令韦恽,禁卫将军李昪,等等。
这里要说的不是别人,正是禁卫将军李昪。李昪的老爹,名叫李叔明,也是禁卫将军。李叔明有个仇敌,名叫张延赏,位居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这个张延赏,闲着没事,就挖空心思,对付李叔明。
巧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李叔明的儿子李昪,居然和郜国长公主勾搭上了。得知这一八卦消息,张延赏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个惊天动地、重新安排权力布局的大计划,在脑海中形成。
张延赏找到唐德宗,秘密汇报:禁卫将军李昪,和郜国长公主有一腿,私生活不检点,风气败坏,必须严加惩治。
唐德宗一听,又是“桃色新闻”,万一传出去,不好听。得,还是找个稳当点的大臣,处理此事吧。
他想到了老臣李泌。
李泌来了,唐德宗把情况和他一说。老同志果然老奸巨滑,嘿嘿冷笑,道:“皇上,如果我没猜错,向您提供这一桃色线索的,大概是张延赏吧?”
唐德宗吓了一跳:“老家伙也忒厉害了吧,一猜就猜到了。”也就没再隐瞒,点头:“猜对了,加10分。你怎么知道是他?”
李泌冷笑道:“您幸亏找老臣商量此事,若换了别人,恐怕又是一场震动朝纲、血流遍地的劫难了。”
德宗更加惊讶:“这么严重?老头儿别卖关子了,如实道来。”
李泌道:“李昪是何人?李叔明的儿子。而李叔明,和张延赏历来不和,明争暗斗。因此,搞掉李昪,目标是针对他爹。——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德宗忙道:“那关键的是什么?”
李泌道:“皇上,您别犯糊涂。此事一旦闹大,恐怕连太子都会牵扯进来。您想啊,太子妃萧氏,可是郜国长公主的女儿!倘若连坐起来,必然牵扯萧氏;牵连萧氏,必然牵动太子;牵动太子,则震动朝纲啊!”
补充一点:当时的太子李诵(唐顺宗),是大唐历史上担任太子时间最长的皇子,一共当了26年。郜国长公主是唐肃宗最小的女儿,论辈分是唐德宗的姑妈,但年龄小,所以长公主的女儿和德宗的长子李诵年龄相仿,并嫁给了李诵。这夫妻俩,实际差了一辈,李诵应该叫太子妃表姑妈。
李泌一语道破天机,唐德宗醍醐灌顶,忙道:“那,依您看,该咋办?”
李泌道:“李昪有此嫌疑,应当罢免。但不要扩大打击面,以免冒出新问题。”
唐德宗依计而行。这件事,也让他对张延赏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冷落他。张延赏弄巧成拙,不久病死。
事情表面平息,余波未尽。
李泌和唐德宗这种宽容,反倒放纵了李昪。以前是公务员,到公主宅第寻欢作乐还有顾忌,如今官没了,无官一身轻,更加肆无忌惮,公然出入公主宅中,亲近香泽。这还不算,有人密报德宗:郜国长公主不仅淫乱,居然“魇”皇帝——诅咒皇上!
德宗知道后,勃然大怒: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得寸进尺,无法无天!
当即下令:将长公主软禁,流放李昪,杖毙李万,贬斥萧鼎、韦恽,公主的情人,几乎“一锅端”。
盛怒之下,皇帝又怀疑起太子来了。李诵在779年,唐德宗登基的那年,就被立为太子,郜国长公主事发,是787年,李诵已做了8年太子。是不是当太子当得不耐烦了,着急当“一把手”了?
他当然不会想到,儿子在太子的位置上,一忍就是26年。老爹当了26年皇帝,他就当了26年太子。26年都能忍,8年又算什么?
——这是后话。
唐德宗无法预知未来,他想的是,太子可是郜国长公主的女婿啊。长公主盼自己早死,肯定是希望女婿早日登基,自己好耀武扬威?是不是太子暗中怂恿,两人狼狈为奸?
只是怀疑,毫无证据,也让唐德宗窝火——防微杜渐嘛。他命人把太子叫来,劈头盖脸喝斥一通。
一开始,太子被骂糊涂了。老爹这是怎么了?更年期啊?莫名其妙骂自己一顿?听着听着,听出眉目了——哦,闹了半天,是为丈母娘啊。
想到丈母娘的作为,唐德宗再一怒骂,心想,得,忍了吧,明哲保身。不是有那句话吗,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太子妃既然是郜国长公主的女儿,那就狠心一点,离婚吧。
就这么着,当场跟老爹表态:把萧氏休了,和丈母娘划清界限!
太子走了,唐德宗余怒未消。他对自己的这个大儿子,越来越不信任,越来越怀疑,甚至萌生了换太子的想法。
换太子,在唐太宗、唐玄宗统治期间都发生过。可恰恰是这两个皇帝统治期间,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因此,从感情上讲,唐德宗对换太子,完全能够接受。他甚至认为,换换太子,能激励皇子们的斗志,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皇帝这个宝座,谁有本事谁当,不能给窝囊废!
唐德宗儿子很多,现任太子是老大,他不满意。挑来选去,他后来居然选中了自己收养的一个儿子——舒王李谊。舒王是唐德宗哥哥的儿子,很小就过继过来,当亲儿子养着。即便如此,从血缘上讲,也是自己的侄子啊。
一旦作出这个选择,必将为后来的皇位之争,埋下隐患。
大唐朝廷,势必再次风雨飘摇。
关键时刻,又是李泌,挺身而出,力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