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56600000003

第3章 火器营往事-八旗子弟们(4)-顺子

[顺子一家疙瘩汤]

火器营的满人不同于周围汉人的另一点是极其讲究清洁卫生。

在火器营里,绝大多数的满人家庭整理得明牎净几、舒适宜人,不仅如此,他们喜欢栽花种草,养猫喂鸟。

其实满人的房子非常破旧。

从清代末期到三十年前,火器营居民的住房基本上还是原封未动,由于年久失修,火器营的房子大多显得老态龙钟,风雨飘摇。

这也难怪,火器营的人自古以来来就是骑马打仗的,除此就是享受,别的一概不会。

宣统一歇菜,八旗子弟也就没戏了,吃饭还没辙呢,那来的钱修房!

直到六十年代,火器营的房子顶上还是衰草蓬蓬,还有一种人们叫“万年青”很奇怪的植物,****,状如小莲花,满房顶都是。

由于久远的年代,满人的房子已经变成一架沉重而衰老的堆积物,好象一推就会塌。

每家院子的后房山都被几百年的风雨剥蚀得斑斑驳驳,条条的雨痕有如宋代山水画的“大斧劈”皴法,仿佛能看出无穷的画面,似乎这里面就隐藏有满人先人们从白山黑水间艰难征战的故事,大战“一片石”和山海关血战的画卷。

这种院子的院墙很有意思——全部由小碎砖头虚码起来,老高老高,虽一推就垮,但风雨刮不倒,这是绝妙的一招,极为安全可靠,你若一想就会明白!

但就是这样的房子和院落条件满族人竟能把它收缀的舒服宜人。

一进院子,你就能很清楚的分辨出那家是满人那家是汉人来。

满人的家庭透出一种洁净和闲适,所有物品都摆放有序,擦拭得一尘不染。

北京的冬天极为寒冷,经常是西北风狂啸,天寒地冻。

火器营地势平坦,没有高大的屏幛物,因此冬天寒酷非常。

家家的院子早已是绿色尽褪,屋沿下冰凌成阵。

火器营的房子多是坐北朝南,这样的好处是冬暖夏凉,尤其是严冬,不管外边多冷风有多大,阳光总是能艰难的照进纸窗上那几块左糊右裱的几块碎玻璃里去,尽管这样,屋内的大炕上还是暖意融融。

……

我经常去顺子家做作业,他家在正蓝旗,祖先是蒙族。

火器营的居民主要由满蒙两民族构成。

据传,这里有满、蒙、汉、回、壮、苗、高丽等近十几个民族。

最称奇的是这里竟然还有“俄罗斯”人,老人管他们叫“金眼窝子”。

据说他们脾气很大,跟一般人不一样。

顺子属于那种很外表憨厚但实际有些狡黠的男孩子,由于家庭的不宽裕,对外界多采取容忍和假乐观的态度。

有时我从家里带些吃的给他,不管好不好吃,他都会做出过分欣喜的欢呼:

“嚯!我X,盖了!恁家真他妈阔!”。

从正黄旗到正蓝旗要走过几十条胡同。

他家院子里有好几棵枣树,还有一棵很大的柿子树。

枣树上的果实早已被摘光,只有如铁铸一般的枝条在寒风中震动摇曳,窗台下面,北京人冬天主要的菜肴--大白菜一棵棵的紧靠在一起,沐浴着初冬的阳光,好象是静候着女主人的光顾。

但那棵柿子树却是惊人——叶子早已落净,然而一个个桔红色的大柿子竟然牢牢的挂在上面,在冷风中摇动,煞是好看。

北京人管这种柿子叫“大盖柿”。

非要等它熟成软绵软绵的时候才吃,且最好是冻成冰坨,用冷水化开再吃。

吃的时侯要咬个口把柿浆吸出来,那浆液稠滑甘甜,非常适口。

所以北京人发明了一条俏皮话“老太太吃柿子——嘬瘪子”。

老人还经常说冻柿子虽然凉,但它是“暖肚”的,不知为什么。

……

顺子家住在正蓝旗一处有“篆达”门楼*的稍大些的宅子里,临街高大的虎皮石墙上嵌着一拉溜已长满锈的铁环,这些当年栓马的装置不禁让人幻想出清代骠悍的火器营军士们飞骑往来、南北征战的军旅生活场景。

*篆达门:一种圆脊而饰有砖斗拱的大门,通常分配给中等官员家庭居住。

进院后是一道木制影壁,墨绿色圈红的漆水已近半脱落,中间尚隐约可辨出一个硕大的“福”字,但那福字很怪,笔划竟是由一只仰头的鸟形组成,这使我很纳闷。

影壁前有只硕大的鱼缸,里面只有些枯败的莲花叶梗被冻结在冰里。

正房檐下挂着一面不小的匾额,上面镌刻着‘御赐’“憨忠”,大清同治xx年等字,正中是一方印,字迹黯淡。

两边的廊柱竖悬木雕对联一副,上联:

驱马破阵南征北战真骁勇

挥戈突垒东定西镇实英雄

顺子的妈妈是个非常和蔼的女人,按照火器营的习惯,我叫她“姨儿”。她个子很高,眉眼透出一股聪慧之气,高高的颧骨上有两块红,显露出蒙古女人的特征。

顺子的姐姐大秀儿大约十六七岁,还在上初中,她长得很像她的妈妈,高大壮健,假如让她穿上蒙古袍,简直就是活脱脱的一个蒙古姑娘。

她很腼腆,不爱讲话。

顺子还有个小妹妹,长一张圆团脸,很害羞,见人就跑。

顺子屋里收拾得一尘不染,洁净异常,但有一种花椒大料的味道,偶尔还能闻到一阵阵的樟木箱子味儿,在天阴的时候这种味道尤其强烈。

北京人炖肉老爱加花椒大料,但家家都不富裕,不能天天吃炖肉,为了给孩子们解馋,家庭主妇们发明了用炖肉的香料炒素菜的权宜之计,因此在相当一段年代里,基本上每家都有一股花椒大料味儿。

所有的傢俱都很陈旧,但经过多年的擦拭,发出一种暗黵而幽然的陈色。

西墙上挂着一幅条幅,不知是谁画的梅花,似乎很古老了。一张大条案上按照满人的习惯摆放着一些瓷器--帽筒、掸瓶之类,条案正中是一架老坐钟,但只是个摆设,估计好多年不会走了。

可能是为了整洁罢——所有柜子和傢具接地的空处都用一条布遮起,这样,里面存放的东西就不会显得很混乱。

屋内有一股亲切的家庭味道,这或许是由于女性较多的缘故吧。

温暖的煦阳透过明净的玻璃窗照进屋内,照在炕上的大蓝布褥子上,不知是谁家的孩子,在暖和的太阳光下睡得正香,小脸儿红红的像个大番茄。

窗台上一个缕空的水仙盆里栽着许多代替水仙花的蓬勃萌发着绿苗的大蒜,给屋中平添了几许生气。

顺子的妈妈、姐姐还有别家的几个女孩在里屋的热炕上做“挑花儿”,大家静静的缝着,偶尔低声交谈几句什么。

窗外,阵阵寒风凄厉的吼叫着。

屋屋外两个世界。

“挑花儿”是火器营的妇女们多少年来一直从事的营生,这是一种在白布上用各种花线缝出图案的工艺品,大概是国家用来出口换“外汇”的,火器营有个“挑花合作社”专门供给妇女们“活儿”。

但尽管女人们从早到晚的干,可每月却只能换回十几块钱。

从有钱的外国姥手里换回的大笔钱天知道都跑哪儿去了。

火器营很多女人的驼背,眼疾,大概都与多年的“挑活”有关。

通常我们是在外屋写做业,可精神总不太集中,很多时候是大家看我画画儿。

由于火器营一个“子弟和尚”兼伏地画家——严世伦的影响,小时候我很爱画“古人儿”,经常画的有张飞、赵云、刘备等人,但画得实在不怎么样。

最大的错误是我向师父学得的马跑时的姿态——那些马马总是前后蹄大大的分开,而马在真正跑的时候是不会有这种姿势的,这是我四十年后才明白的道理。

当我长大以后用同样的理论根据评论我师父的马时,师父严世伦——一个脾气古怪的“子弟和尚”,却大发雷霆。

“马,马跑,跑的时候谁谁也也也看不清,楚楚。”由于严重的口吃,他讲话很费力。

“不……是吧?人家外国人拍下来马跑的相片儿,再用慢镜头一放格儿,瞧的真琢着哪。”

“你……呀……这儿,脑袋瓜儿,乱套了,我我……我问你,咱们在在旗的的,是是,干嘛嘛……(啊)吃的?呵?”他一脸的严峻之色。

我不知如何回答。

“叭!”他一拍桌子。

“马,马,就就,是我们,们的命!”他瞪大眼并挺直腰板儿,仿佛回到了大清国时代,是一名驱马征战的勇士。

“知,知,道不知呵,道平则门外有个,个什么庙?”他问我。

“白堆子吧?”我不知对不对。

“瞎,瞎说。”他轻蔑的摆手。

“马神庙!”“马是咱旗人的命,你你,姥爷,爷也是咱在旗的,要说马,谁也比比,不过咱咱,旗人。”

“甭跟我说那些‘科科,科学’,没没,用!太罕老佛爷(顺治皇帝)打下天下来,没使,科学。”

我茫然不知所措。

其实,我也是瞎画,水平并不怎么样,可顺子却十分欣赏,一边吸着鼻涕一边咧着嘴笑说:“不赖,真不赖。”他还叫他的姐姐:“姐,快来!你看他画的画儿嗨,真棒嗨。”

大秀儿没应声,但听到她从炕上下地和趿拉鞋的声音,“妈,我去看看呵?”她小声问,“去吧!谁拦着你了。”她妈说。

大秀儿无声的走到外屋,好象不太经心的歪头看我画画儿。

“姐,你看,挺象的吧。”顺子说。

我听得见她微微的呼气声,还闻到一股年青姑娘充满活力的淡淡体香。

“蛤蜊油”是五六十年代里人们常用的一种低档润肤品,其主要成份是“凡士林”之类,价极低廉,采用真蛤蜊的空壳包装。当时的女孩儿如能有一盒则会被女伴们羡慕不已,当时每盒的售价约为几分钱。

“嗯。”半天,她才出了一声,随后又回到里屋去了。

远处的公社大队的广播喇叭叫响了,模糊的叫喊和不悦耳的乐曲在冷风中飘来飘去,天色暗下来了。

里屋的人有些动静,别家的几个女孩儿似乎要回家了,一个年轻的母亲小心的把孩子抱下地,顺子的妈妈殷勤的挽留着大家:“就这儿吃吧,呵?”这是火器营妇女们常说的客气话。

“不了,不了,姨儿,我还得帮我妈做饭去呢。要不您上呣家去吃吧?”这是常见的应答语。

经济不宽裕的人们就是用这样的客套话来维系着互相的感情。

我刚也要走,“就在这儿吃了呵。”顺子妈发出的是真心的邀请。

“不了,姨儿,我姥姥还等我回去呢。”我背起书包要走。

“吃了再走。”大秀儿不由分说,一把摘下我的书包,把我书包扔到里屋炕上。

我挺不好意思。

“妈,快点儿,吃什么呀?”大秀儿问。

“要不咱喝‘疙瘩汤’?再瞧瞧厨房喽还有什么,随便弄点儿得了,反正大娃子也不是外人。”

顺子的妈妈为大秀儿派活儿,显然,她已经是家里的主力了。

一盘辣秦椒油暴腌白菜帮子丁,一盘雪里蕻炒蔴豆腐,外带一盘煮熟疙瘩丁和一小碗芥末墩儿。

“来,先听会儿‘匣子’,饭一会儿就得,要饿有热白薯,先来块白薯垫补垫补?”顺子妈妈热情的对我说。

“匣子”就是老式收音机,是电子管儿的那种,噪音大得要命。

为了省电,一般家庭不常开它,顺子妈让我“听匣子”,显然系非常之礼遇。

“妈,呣们俩先下盘儿棋吧?”顺子吸着鼻涕,捧着一付“军棋”从里屋出来。

“下吧,谁没让你下了,先把火擞擞,让火旺点儿,回待会儿在这儿做饭。我去瞧瞧你姐姐剥好葱了没有。”

……

我们俩还没下完一盘棋,顺子妈妈和大秀儿就端着簸箩什么的进屋来了,她俩同时还带进来一股混有香味儿的寒气。

*蛤蛎油:在那个年代里,这种八分钱一个的蛤蛎油乃是女性们最常用的化妆品,而且还不是谁都能买得起的,至于那种小扁铁盒装的“百雀灵”和“友谊”牌香脂已属奢侈品,有身份的人才会用。

坐在温暖的屋子里一点也感觉不到外面的酷寒。

一阵火爆的“呲拉呲拉”声后,屋内充满着葱油呛锅的香味,案版在菜刀的切剁下“铛铛”的响着,不一会儿,几个菜做成了。

一盘辣秦椒油暴腌白菜帮子丁,一盘雪里蕻炒蔴豆腐,一盘肉皮豆儿酱,外带一盘煮熟疙瘩丁和一小碗芥末墩儿。

主食是一大锅热呼呼香喷喷的“疙塔汤”。

“收了收了,吃饭了呵。”大秀儿扬起白里透红的脸庞,笑着把我俩的棋一糊碌。

“你干什么呀!?还没……妈!你瞧我姐!”顺子像要哭的样子。

“你不吃人家也不吃是不是?得,你一人儿接着下罢,呒们吃!”

……

这天晚上我学会了“疙塔汤”的做法。

长大以后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全国各地走,但不管走到哪儿,我都会经常做这种东西吃,的确不错,做法简单,原料简单,但是,好吃。

顺子家“疙瘩汤”做法:

原料:

面粉油葱花肉馅白菜叶(或菠菜)酱油盐大料撇一小片花椒十来粒猪油一小勺胡椒粉

程序1:面粉倒盆中,洒水花(水花尽量细碎均匀)用筷子搅面,边洒水,直到面粉全部变为小面粒为止,待用。

程序2:锅中倒少许油把五六粒花椒煎稍焦待用

程序3:锅中再倒少许油烧开,入大料、花椒、1/2葱花煎香,加入酱油起泡后倒入水(此时会“刺啦”一声,香气四溢,此谓之“粬锅儿”)

程序4:上述汤烧开后把面粒均匀撒入,轻搅,面粒熟后,把切碎的菜叶、肉馅、猪油、葱花、胡椒粉撒入,最后把花椒油浇在上面,再煮十分钟左右即可盛碗食之。

那天晚上还有一道菜——“豆儿酱”也挺好吃,也一并介绍在后面:

很干净的肉皮(颜色白净、仔细抜过毛)用开水烫两遍,把水倒掉,切成小条加水煮,(水里加五香粉、酱油。)两小时后加盐,慢火煨三到四小时,把适量的胡萝葡丁儿和豆腐干丁儿、葱段、事先煮熟的黄豆加入汤内,再煮个把小时后全部倒入一容器内(最好是扁平有盖的)凉一夜后即可冷凝切食。

如果酒徒得到这样一盘菜下酒,那可太过瘾了!

几年以后由于我们家搬到了城里,我和顺子家中断了联系。

偶然的我在中关村碰到了大秀儿,她还是那样秀气丰腴,但脸色却不如当年了,眼睛里也似乎有点儿忧郁。

她告诉我她成家了。

更使我惊讶的是她的丈夫竟是我的一个同学。

从她的嘴里我知道了她家的一些近况。

顺子依然在一家机械厂上着班,他小妹妹在上中专,就快毕业了。

我要请她吃顿饭被她谢绝了:

“别瞎摆谱了。”她说。

我要去她家看看。

“对机会吧。”她笑笑说。

在冷风中她走远了。

——一个科尔沁草原的蒙古人的后代……

同类推荐
  • 新三国之遁甲天书

    新三国之遁甲天书

    穿越,是一项运气活,也是一项技术活,穿好了,名臣良将之后,王八之气一发,天下拜服。穿不好,可就欲哭无泪了。李雷运气不错,穿越了,可惜却没穿好,落到了山林之中,旁边还有一只大老虎。
  • 世界五千年历史之谜

    世界五千年历史之谜

    本书涵盖了世界五千年的风雨兴衰。世界文明的长河源远流长,可以记载着创造历史的辉煌,同时也演绎着如歌如梦的天地玄妙。本书的特点贵在“未解”二字上,很多历史谜团给人无限的想像空间,经过我们的研究,有的谜案日渐明朗化,有的谜案有了新的发现,有的谜案的错误得到了纠正,给历史一个公平的解释。在编撰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尽量采用了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资料,力求让读者能更深刻地了解谜案背后的真相,当然也有一些谜团就像一去不复返的岁月,永远都无法揭开它们的面纱,也许正因为它神秘的吸引,使我们无法停止追寻的脚步。
  •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黄老学说与独尊儒术、建立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一代雄主的功过是非等内容。
  • 那些最可爱的人

    那些最可爱的人

    本篇为极短篇小说,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2周年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65周年。本篇将以历史背景和一部分视频、文献资料为基础,分20章向读者展现抗美援朝战争中那些令人难忘的战斗瞬间,讲述志愿军从鸭绿江到三八线、从出国到归国的战斗故事。部分故事有借鉴资料,以确保真实度。本篇小说中全部主角为虚拟人物,感谢所有提供名字的朋友。特别鸣谢部分网友对本文提出的修改意见。
  • 三国十八扯

    三国十八扯

    本书选读了《后汉书》和《晋书》中部分与三国人物相关的文字,从十八个方面诠释三国历史的思路大纲,包括: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天下健者,岂唯董公;从卖草鞋到做皇帝;生子当如孙仲谋;文人自贱始无行等。
热门推荐
  • 苍穹记

    苍穹记

    珠光岛有何神秘?谁拿得了青龙玉钥?谁登得了珠光岛?二十六把青龙玉钥突现华夏,是福还是祸?世界千奇百怪,故事刚刚开始……李墨衣五岁的时候,有一个女人对他说‘我很喜欢你,要带你走’,李墨衣信了,所以他去问另一个女人,另一个女人说‘不许你走,我也很喜欢你’,李墨衣也信了。最后两个女人打起来了,另一个女人打不过那个女人,所以他跟那个女人走了。之后,李墨衣给那个女人洗了一年衣服做了一年饭,他就问那个女人‘你不是说喜欢我么’,那个女人说‘女人的话你都信,再洗十年’,结果他洗到十八岁。所以李墨衣从五岁的时候就知道,女人的话千万不要信。
  • 笑世猖狂

    笑世猖狂

    几世轮回,几世愁心。她与他终将修成正果却非要历经离别之苦。‘最后一是将圆满,其余几世曲曲折折’
  • 佛说贤首经

    佛说贤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黑道小姐PK王子殿下

    黑道小姐PK王子殿下

    (已完结,放心入坑)她们为了更好保护自己去了一处荒岛训练,荒岛是一个地狱般的地方,进去后的她们会接触怎样的训练?——————————————————————————10年后她们从荒岛出来,创了‘幻幽宫’并把它推入了黑道的第一宝座。她冷漠、她温柔、她可爱、可她们变成杀手的时候,冷漠变成了无情、温柔变成了腹黑、可爱变成了邪恶。他们是恶魔,是黑道的传说,他们的帮派‘银暗宫’跟她们平列第一!他冷酷、他帅气、他花心、当他们杠上她们会发生什么?
  • 仙履情仇路

    仙履情仇路

    一本小说,一个世界,一个少年,一段修仙路。当他踏上这条路后,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在这芸芸众生之中,不管什么修为和什么身份,谁都逃不过因果的枷锁,恩怨情仇的清算。
  • 星空的旅程

    星空的旅程

    跨跃了几个世纪,地球的文明已与现在有着太多的不同,灿烂的星空,人类新兴的家园已如星火般闪耀在其中;经历了数百春秋,地球的人们却与现在有着太多的相似,战争和毁灭,是缘于外星人的邪恶还是地球人的贪婪?
  • 101个给青年商人的忠告

    101个给青年商人的忠告

    本书以寓言哲理的形式向青年商人和创业者介绍创业经验、管理思想,是职场励志类图书。
  • 废材小姐逆天了:邪尊的倾世毒妃

    废材小姐逆天了:邪尊的倾世毒妃

    她,凌家的五小姐,明明有着显赫的身份,却没有任何灵力,遭人唾弃的废物。她,善于练毒,却遭好友算计,意外穿越。眼眸睁开,她已不再是她,不在胆小,懦弱,无能。结神兽,打小三,斗姨娘,炼丹药,随手一连,便是一大把。他与她,上穷碧落下黄泉,一生一世一双人。本文绝对一对一宠文+爽文+女强+男强=生生世世的爱恋
  • 情倾后宫

    情倾后宫

    宫闱深深,几度浮沉。一夕之间,她从宰相之女沦为宫婢,却始终不怨不恼,淡然处之。帝王的宠让她成为众矢之的。亲妹的恨让她置于风口浪尖。后宫,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争斗、算计,阴谋夹杂着血腥扑面而来。当一切都被揭开,她的双眸冰冷而幽恨。斩情、绝爱。争宠,夺权。她是权倾后宫的凝皇贵妃。繁华落尽、尘埃落定是谁遗忘了谁?是谁辜负了谁?
  •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在毛泽东喜欢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封神演义》占有特殊位置。他读《封神演义》虽不及《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那样,当作政治、军事书来读,也不像对《西游记》、《水浒传》那样,对书中故事时常运用,随手拈来譬解事物,解释道理。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毛泽东谈起《封神演义》的时候不算多,但是,毛泽东却熟读这部书,对书中故事有自己的分析,并且用他这种分析,讲述重要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