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存在着理智与情感的斗争。培养自己稳定的情绪途径有两种:一是必须不断地分析你的行动可能带来的后果;二是必须不屈不挠地按照符合最大利益的决定去行动。当你心情不好时,建议暂时放下案头的工作,好好地睡上一觉,美美地吃上一顿,到新鲜的空气中去走走,回来再做决定,质量一定有差别。
领导者的认知与决策
不决策等于机会主义
俗话说:“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对企业来说,每天都需要作决策。这些大大小小的决策,小则影响员工士气,大则影响公司运作的效率,甚至会影响整个企业的成败。在两个以上的计划中选择比较优秀的一个,这就是决策。美国学者P·马文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他向一些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提出以下三个问题:“你认为你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你每天在哪些方面花的时间最多?”“你在履行你的职责时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事?”结果90%以上的回答都是决策。
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全世界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有85%是由于管理者的决策失误造成的。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中国管理者70%~80%是投资失败,而投资失败源于决策失败。”没战略偶尔能成功,但难以持续成功,这就是中国许多企业家所面临的战略困惑。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尤其是想当行业领袖时,就必须从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从做买卖转向做事业,否则就会进入机会主义陷阱。
做决策的规律
那么决策者应该如何做决策?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要有全局的眼光
如果我们把一块蛋糕分成六份,那么六份蛋糕再合在一起,就是整块蛋糕,在数学上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派别——格式塔心理学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要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和意识并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因此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整个心理现象及心理过程。格式塔定律要管理者要学会系统化思考,尽量从事情的整体去考察。但是决策者不能随大流。很多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之下,会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我们称之为“从众心理”。在一个集体做决断的时候,要避免出现盲目的少数服从多数的现象,因为有时候多数人的意见并一定是正确的。企业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新的意见和想法一经提出,必定会有反对者。其中有对新意见不甚了解的人,也有为反对而反对的人。这个时候管理者不要害怕孤立。对于不了解的人,要耐心地解说,使反对者变成赞成者;对于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人,任你怎么说,恐怕他们也不会接受,那么,就干脆不要寄希望于他们的赞同。
以拉链技术称霸世界的YKK公司创始人吉田忠雄说:“多数决议形式比较暧昧,一旦有事不知由谁承担责任。而且,等到全体人员意见一致再付诸实施,就为时已晚了。”其实一个集体做出决定的,最终是管理者,负责任的也是管理者,管理者虽然应该经常听取成员意见,但未必一定采纳多数意见。从众心理对管理者危害较大,它使管理者在复杂的事情面前丧失决断能力,贻误处理问题的时机,是管理者缺乏能力和自信的表现。
决策要避免落入“霍布森选择”
决策的速度和质量是衡量一个管理者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志。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团队的领导者必须既有宏观决策的思维能力,又要掌握日常微观决策的科学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避免落入“霍布森选择”。
那么什么是霍布森选择?霍布森选择是指对某种事件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它来源于这样的故事: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他说,你们买我的马、租我的马,随你的便,价格都便宜。霍布森的马圈很大,马匹很多,然而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出不去,能出来的都是瘦马、赖马、小马,来买马的左挑右选,不是瘦的,就是赖的。霍布森只允许人们在马圈的出口处选。大家挑来挑去,自以为完成了满意的选择。
后来,管理学家西蒙,把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讥讽为“霍布森选择”。霍布森选择是一个小选择,是一个假选择。大同小异的选择就是假选择。霍布森选择效应对我们的启示在于:对于个人来说,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道理很简单,任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另一个启示是:如果管理者用这个别无选择的标准来约束和衡量别人,必将扼杀多样化的思维,从而也扼杀了别人的创造力。
一个管理者在挑选部门经理时,往往只局限于在自己的圈子里挑选人才,选来选去,再怎么公平、公正和自由,也只是在小范围内进行挑选,很容易出现霍布森选择的局面,甚至出现“矮子里拔将军”的惨淡状况。
管理上有一条重要的格言:“当看上去只有一条路可走时,这条路往往是错误的。”毫无疑问,只有一种备选方案就无所谓择优,没有了择优,决策也就失去了意义。
用一个呆板不变的标准来要求员工的管理者,会激起员工的不满与愤怒。管理者应该不要使员工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更不能把他们约束在任何一张无形的铁床上。
如何避免落入霍布森选择决策陷阱呢?
关键是要科学拟制备选方案和优选方案。要实现特定的系统目标,客观上存在着多种途径和方法。决策者要深入实际,广泛调研,充分占有相关信息,找出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限制条件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通过综合与分析,权衡利弊,区分优劣,拟制多种预案作为备选方案。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优或满意方案作为决策方案。
要避免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得克服思维方式上的封闭性和趋同性结构,充分认识客观世界、系统环境的开放性,开拓视野的多维性。客观世界是不会让人只走一条路的。世界是统一的,但它决不是那种单调的、仅有一种的具体统一形式。正如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指出的,当今时代是一个“从非此即彼的选择到多种多样的选择”的时代。在开放性的社会大系统中,你完全可以去开拓多维性的视野,去进行多样化的选择,有什么必要硬把自己困在一条小路上呢?有什么必要在选择时附加上霍布森选择效应,使自我选择没有选择的余地呢?
为了使选择进入多方案选择的良性状态,避免霍布森选择效应,头脑中就应当有“来自自我”和“来自他人”的不同意见。就“来自自我”这个角度而言,就是要充分思索的意思。选择,就是充分思索,让各方面的问题暴露出来,从而把思想过程中那些不必要的部分丢弃,这好比对浮雕进行修凿。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理智在开始时就过分仔细地检验刚刚产生的念头,显然是徒劳无益的,它肯定会阻碍心灵的创造工作。孤立地看,让一个念头任意地走向极端可能毫无意义,但是跟踪这个念头却可以取得重要结果,它很可能在和其他貌似荒谬的念头的搭配下,提供一条十分有用的线索。因此,在构想选择方案的时候,理智应该让大门口撤消其看护人,让思路畅通无阻。此外,选择的多方案构成,还需要来自他人的不同意见。一项选择的优劣,一种判断、决策的正误,不决定于意见的一致。只有以对立的观点、不同的谈论和不同判断的选择为基础,才会是好的选择、判断和决策。优秀的社会角色扮演者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在确定某项选择、作出某种决策时,总是尽可能地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激发反对意见,从而从每一个角度去弄清楚确定选择、实施决策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激发、思考来自他人的不同意见,第一,可以使你自己不致成为某种想法的俘虏。第二,可以给你的判断、决策提供可选择的另一些方案,有从多方面思考、比较和进行选择的余地。第三,尤其重要的是可以刺激你的想象力,开辟觉察和了解问题的新途径,而想象力是需要挑战和刺激的,否则它就会隐匿起来或者派不上用场。事实表明,反面意见就是刺激想象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被逼之下的争辩和思考尤其如此。想象力像自来水一样,除非我们打开龙头,水是不会流出来的。而这个“想象力龙头”就是激发争辩的反面意见。正是由于上述这些益处,所以,有成效的社会角色扮演者,在确定选择、作出判断和决策之前,总是高度重视对反面意见的激发和运用。只有这样,他才能辨别出那些貌似有理、实则错误的想法,才能得到“另一方案”以供选择并作出决策,也才能在他的决策被证明是行不通的时候,不至于像在五里雾中那样迷失方向。同时,反面的意见正可以激发他的想象力,可以使似是而非的意见转化为正确的意见,把正确的意见转化为最佳选择和决策。如此一来,霍布森选择效应也就不告而别了。
决策时要避免“沉锚效应”的陷阱
糟糕的决策往往可以追溯到决策方式的错误上——没有准备好备选方案,没有收集到足够的信息,没有权衡成本和收益等。可见,有些时候管理者明明采取了正确的决策步骤,却还是犯下了严重错误,给企业带来了无法挽回的危害,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有些毛病并不出在决策上,而是出在决策者的心理上。人类大脑运作方式中与生俱来的缺陷会妨碍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些心理陷阱的可怕在于,它深深地隐藏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以致我们无法识别,甚至自己已经深陷其中还不自知。其中“沉锚效应”的陷阱对我们做决策会影响很大。
沉锚效应是指人们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有人为此举的例证是:两家卖粥的小店,每天顾客的数量和粥店的服务质量都差不多,但结算的时候,总是一家粥店的销售额高于另一家。探其究竟,原来效益好的那家粥店的服务员为客人盛好粥后,总问:“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而另一家粥店的服务员总问:“加不加鸡蛋?”接收到第一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几个鸡蛋的问题,而接收到第二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不加鸡蛋的问题。考虑的问题不同,答案自然也不同。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第一家粥店不知不觉地多卖了鸡蛋,增加了销售。
这个例子乍看起来,蛮有道理的。但是,细想起来,似觉不妥。因为现代人最不希望的就是被人牵着鼻子走,都愿意为自己留出更多的自由空间,展示个性魅力,所谓大同而小异,为求异而出新。如果也说沉锚效应的话,那么,上面的第一个问题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商家为增加销售而置客人于必须消费的位置:无论是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这样,无形中易增加客人的反感,虽然他也可以说不加鸡蛋。而第二个问题则为客人提供了一个自由选择的机会:加不加鸡蛋甚至根据个人喜好加几个鸡蛋,都由其自主选择。假如照现在这个逻辑推下去的话,第二家粥店的销售应好一些。当然,人有千面,志趣各异。都是第一印象,给人产生的感觉也不一定完全相同。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沉锚效应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关于第一印象,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一位心理学家让两位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他要求甲生尽可能地做对前15道题,而要求乙生尽可能地做对后15道题,然后让一组被试者对甲乙两生作出评价,结果被试者大多认为甲生比乙生聪明。这就是著名的第一印象效应。由此可见,第一印象对人们心理产生的重要影响。
第一印象是只“沉锚”,先入为主也是一只“沉锚”,先入为主是区别于第一印象的一个词,其词义为:先接受一种说法或思想,以为是正确的而有了成见,后来就再也不容易接受别的说法和思想。我们从小就接受无神论思想,对欧洲人、印度人的宗教热情难以理解;听惯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当别人问起哪里最美时,便会不假思索地举出苏州和杭州,虽然有可能这人连这两座城市的模样都未曾见过;听别人常说某学者学识渊博,未曾相见就肃然起敬……先入为主同样会作为第一信息左右我们的判断,决定我们的行为。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先入为主的经典案例。
关羽战败后,“降汉不降曹”,进入曹操麾下。对关羽青眼有加的曹操偶与关羽论及天下英雄,关羽说自己的三弟张飞:“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及至曹操在荆州击败刘备欲追而歼之,在当阳遭遇张飞时,我们看看罗贯中的精彩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