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0000000036

第36章 不在墓前哭泣的含义何在?(3)

1997年日本痴呆性老人是100万,预计到2025年为230万。2009年的统计,65岁以上的人口数为2900万人。75岁以上为1370万人。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7%以上就是老龄化社会。日本人平均寿命世界第一为83岁,男性79岁,女性86岁。65岁为老龄者,还有近20年好活。日本政府的定义是:65岁到74岁,为前期老龄者。75岁以上为后期老龄者,这就生出各种问题。

生老病死。这是佛教用语。表明人生的四苦。谁都不能逃避和幸免就是这四苦。生是明亮的世界,老病死都是暗室的世界。在西洋的感觉上,老也好,死也好都是属于否定的对象。这种思考一直延续到现在。只要看看西方哲学就明白了。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只承认生,不承认死,死与生是断绝的。不错,他们也在为老病死而尽力,但在意识的底层,没有考虑这个根本的价值问题。现代哲学直到海德格尔才有根本的转向。在东洋的感觉上,情况稍有不同。日本人不仅仅是抓住死这个点,而是从生的移动这个思考点来看问题。所以死不是单纯忌讳的对象,也不是逃避的对象,更不是嫌弃的对象。死是从生的世界向死的世界移动中的一个必经过程。

从事民俗学田野调查的第一人柳田国男,在《远野物语》中写了一个老人的共同体——莲台野。让60岁以上的老人都到莲台野这个地方居住。男女不问只要一到60岁就去莲台野。这里是老人生活的共同体。在莲台野的附近有墓地。老人们每天去田地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作为报酬的就是每天的口粮。傍晚回到莲台野。睡觉时谈论的话题是墓地。墓地是死的世界,莲台野是置于生与死中间的共同体,老人们每天都在生与死之间来来往往。读《远野物语》,没有感觉到悲凉的弃老传说。这是村落的智慧。不仅岩手县远野地区是这样,在过去日本各地都有这样的老人共同体。

(九) 接受死这个事实

美国精神科医生罗斯在40年前提出“死亡五阶段说”。也就是说,接受死亡宣告的患者,一般要经历五个阶段:否认,愤怒,悲情,忧郁,接受。

最初不接受事实。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我患这种病?继而转变成愤怒。但是再愤怒也于事无补,改变不了事实。于是愤怒转换为其他的感情。如悲情、如虚无等。按照罗斯的说法,患者要能够平静地接受死这个事实,不可缺少的是医生、护士、家族、社会福祉、宗教家等组成的小组。罗斯的理论意义在于发展和普及了护士理论。这个理论在日本也被广泛地接受了。但是日本的护士教材里并没有其理论。这是为什么?

原来罗斯的五阶段理论,在其最后接受死亡的时候,把生与死处在了一个完全分别的世界。也就是说,在罗斯那里生与死是断绝的。正是在断绝的基础上接受死亡这个事实。而在日本人看来,死不是断绝的,也是不能断绝的。这个思想的根底很深。所以日本人对死的接受是不一样的。如日本人常说死生观。与生相比,死的顺序在先。而在禅的世界里是生死观。日本人认为死生观更合他们的肌肤感觉。死应该放置于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上,生也就意味着对死的觉悟。对死的觉悟也就是意味着生。

令人感兴趣的是在10年前,罗斯又发表了新的论文。她在从患上绝症而宣告死亡的孩子们的体验那里,真切地感受到了死与生并不是一种断绝的关系。她由此对死的世界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在新的论文里,她修正了以前的观点。

在日本进入到平安时代以后,《九相绘卷》相当流行。主要流传的有《檀林皇后九相诗绘卷物》、《小野小町壮衰绘卷》等。稍后的还有《饿鬼草子》、《地狱草子》、《病草子》、《人道不净相图》等六部绘卷。所谓九相图就是人的肉体从死亡到腐烂到白骨化的九个场面的图景。野地曝晒,内脏散露,鸟兽蚕食,最后剩下白骨一堆,薪尽形灭。真可谓佳人、血凃、枯骨、灰土,想来也凄惨可怖。《饿鬼草子》也是从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人死后形状的描画。

日本人在以前能经常看到人的末期状态。而现代日本人则完全忘记了人的末期是个怎样的状态,处在一个没有死的实感,处在一个死被隐藏的社会。日本人现在基本都在医院迎接人生的最后时期,死在家里的人很少。断气后,委托送葬业者。遗族用被动的姿态举行守夜、葬礼。遗体运送到指定的火葬场,在无法可视的地方添加石化燃料焚烧。当最后看到白骨,才有死的实感。而如果像过去一样,人体的腐烂到最后的白骨化过程若能体验到的话,才会有活着是多么美好,死是多么悲哀的深切体会。

所以,接受死这个事实,是为了更好地生。日本人说佛陀的颜面表情有三个种类:开眼、半眼、闭眼。这里,开眼表明生,闭眼表明死,半眼是生与死的中间表情。佛陀占据了生与死的两个世界,这也是半眼佛像为何很多的一个出处。有感触的是日本的能面(“能乐”面具)也是半眼。如翁面、灵面、女面、鬼面等能面,看上去都是没有心绪没有表情的半眼形象。这种文化,包括了死,并乐意接受死。借用共生话语的话,这就是共死。将“共生共死”这个意识加以实感,这是日本的传统,也是日本人的现实生活。

(十) 日本人死的样板是西行法师

怎样控制饮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好东西吃得太多,糖尿病、高血压等生活习惯病就会找上门。在过去只要生病了,自然的饮食就减少,最后进入到不能进食的状态中迎接死神的到来。这叫老衰死。但是现在的医院通过点滴和插管等强行输入营养液,自己不能进食的病人就通过人为的方法延长寿命。哪怕一个星期也好,甚至两天也好。

不必要的营养剂不输入,自然地让身体慢慢枯竭,在陶然中永眠。日本人认为这才是理想的死法。这个死法的典型就是西行法师(1118~1190年)。这位有“樱花歌人”之称的镰仓初期的隐遁歌僧,23岁出家。“情钟愿死樱花下,仲春之夜月圆时。”这是他著名的和歌。农历二月是樱花的季节。想死在满月春夜的樱花树下。正是按照事先的设定,他于二月二十六日死去。

这是偶然?绝不是,他在实践自己的断食。

西行曾经游历诸国,腰腿硬朗。但也时常断食修行。知道自己的体力在两日断食后会是怎样,三日断食后又会是怎样。空海在晚年也是断食后圆寂的。西行是在悄悄地模仿他。他在半年前就计划性地慢慢地少食,直到最后的不食(断食),在渐渐地成枯朽状,和着自然的节奏,让生命之火奄奄一息。

农历二月二十五日,也是释迦的入灭日。很显然西行是以涅磐日为目标。但若与释迦同日,有个感觉上的问题。于是死期比释迦晚了一天。这都是他的精心计算。枯槁硬直的身躯,和着缤纷落樱,了却了春死之心。一个青衫白发的老人,踽踽独行在彼岸的山道间。“此身百年后,若有行人相吊念,当奉樱花献我佛。”这是西行法师对后人的一个小小的要求。

当时没有人理解西行的行为,没有人知道西行的心绪为何意。

只有一个人知道。他就是西行的师长藤原俊成。他唱道:

祈愿能在樱花下临终,

走向莲花的世界。

原来,西行计算的是通向极乐往生之路。很多年后,佐佐木信纲在《忆西行上人》的和歌中写道:

月色水光俱皓皓,

夜半岩头僧一人。

自己选择死,不是自杀的行为吗?但它的另面是:计算着的死,可选择的死、这是对死之觉悟的一种姿态,这是理想的临终做法,这是生为了预期的死之典型。

不举行葬礼、不做墓地、不留遗骨。这是84岁高龄的日本宗教学家山折哲雄宣称的“三不主义”。他说他向往西行的死,要像西行一样,在盛开的樱花树下,在满月的春夜,计算着的死。

(十一) 遗骨放在嘴里啃嚼

日本人对遗骨有很固执的偏爱。这是民族风习的使然。柳田国男在战后的民俗调查中发现,死者的人家常常有啃骨头和涮骨头的习惯。

日本当代文化巨匠五木宽之,在20世纪70年代写有非常畅销的青春长河系列小说《青春之门》。在“筑丰篇”里,有主人公伊吹信介决定闯东京拼搏的场面描写。他从龙五郎枕畔的骨壶(骨灰罐)里取出死去母亲的几小块遗骨,用手帕包上,藏入袋中。然后向沉睡中的龙五郎默默告别。在进京路上的汽车里,信介闭上眼,手伸进内侧衣袋里,拿出白色的信封,小心地取出白花花的遗骨碎片。他把一小片塞进嘴里含上。微微的带有骨腥味,脆松但有嚼劲。不一会儿,骨片在嘴里“咯吱咯吱”很清爽地成了碎末。日本人说如此“骨神”的行为,表现了对养育母亲的爱情。

电影演员高仓健在随笔集《南极的企鹅》中,也有一篇写有“骨神”的行为。高仓健在文中写道:

母亲去世的时候,我正在拍摄电影,葬礼没能赶上。一周后,我回到了故乡。

点上香,看到骨灰盒,突然有想见母亲遗骨的冲动。便打开佛坛的骨灰盒。当看到母亲遗骨的瞬间,有一种不想与母亲分别的欲念,于是把遗骨放在嘴里咯吱咯吱地咬着。站在一旁的妹妹们悲鸣地大叫:哥哥,快停下。

或许在妹妹们看来,我的举动有些怪异。但那个时候理性失去了作用,代之而起的是强烈的冲动:不管怎样也不想和母亲分别。

人的一生有喜悦,即便成了白骨,但也不想分别的喜悦。让喜欢的人总是能见到的喜悦。

人的一生有悲痛,就是所爱的人,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必须与他(她)分别。

但是,母亲在我的心中,还活着。

日本著名的民俗学家折口信夫,有一个唯一的女弟子叫穗积生荻的歌手。她有一次在回忆尊师火化的场景时说:火葬场里,折口的弟子们聚集在一起。遗体火化后,遗骨送了过来。我从人群中挤到前面,挑出一块折口尊师的遗骨,放在嘴里啃嚼。后来有日本舆论设问:一直以不喜欢女性出名的折口,有这样一位慕名和崇拜的女弟子,是否表明了两人之间有常人难以理解的感情,神秘地交错在一起了?

日本还有这样的记载:昭和五十年代的时候,暴力团之间相互抗争。被杀死的暴力团头目火化之后,组员们把他的遗骨含在嘴里。这是发誓报仇的一种举动。

再联想到本愿寺第八世,亲鸾之十世孙,室町时代净土真宗的中兴之祖莲如的《白骨御文》,日本人的“骨神”文化更有了一脉相承性。莲如在御文中写道:“吾人未尝闻有享万岁者,光阴稍纵即逝,谁人能保百年形体?是我死,抑或人亡,不知今日,抑或明日。苟延生命之人犹是露水一滴,多似荒野中草尖上的露珠。人身朝为红颜,夕为白骨。”

莲如的真宗门徒之所以大增,势力之所以也大增,绝对与这篇《白骨御文》有关。虽然这篇御文既不是教养理论也不是强行先祖供养,但是读了这篇御文,日本人都明白了死是怎么一回事,死后大家都成了白骨。所以净土讲往生,只要念佛就可以了。其他什么也不要做。这种单纯的做法,在一般大众层面特别是在农民层面得到了广泛的渗透。日本中世纪后期火葬在庶民中普及的背景之一,就是莲如的白骨御文的影响。

这种遗骨信仰再推至极端,就生出了日本人夹白骨的习俗。亲人的遗体火化后,工作人员会到休息室来通知家属,请家属装骨灰。之后推出一个小桌子,上面是一副完整的人体骨架。除了胸腔的骨架已被烧成小碎块之外,其他部位的骨头基本都是完好的。小桌上摆放了两双竹筷子(约40厘米长),家属们(男左女右)两人一组,一人用筷子夹起遗骨,传递给另一位人,然后将其放入骨灰罐中。顺序是首先捡牙,然后是从脚骨开始夹起,手骨、腰骨、背骨、肋骨、胯骨,喉结等各捡一块。由于胸骨被烧成了小碎块,难以夹起,所以由工作人员用小夹子全部收拾好,倒入骨灰罐中。头骨是最后夹放,必须有死者最亲的人,将头骨一点一点完全夹起放入骨灰罐中,然后盖上盖子,套上金色纸外套。至此,遗骨就完整地装入骨灰盒中了。

夹白骨时,没有人哭哭戚戚,更没有人说我害怕,不想夹之类的话。因为在观念上,这是在举行死者再生轮回的仪式。而焚尸的工作人员能将推入熊熊火炉的遗体,最后还能保持住完整的人形骨架,也可见其小心翼翼地的程度和对死者恭敬的程度。由于筷子的一个功用是用来夹骨灰的,所以日本人特别忌讳在用餐时往别人碗里夹菜。

日本环境斋苑协会的岛崎昭理事长,曾经视察过欧美的火葬场。在德国火葬场他看到惊人的一幕:火葬场的员工用脚踢装有遗骨的收纳器,省去了用手的运送和传递(参阅高桥繁行《葬祭的日本史》讲谈社,2004年)。这在日本是绝对不可能的。而据松涛弘道在《世界的葬式》中说,美国火葬普及的一个理由就是骨灰能做肥料。这也与日本人的遗骨信仰有很大的差距。

(十二) 肉体、灵魂、白骨三元素

在日本,供养死者的肉体和遗骨的最初动向,是从平安时代开始的。具体地说是在藤原道长的时代。

当时在京都南郊宇治木幡地,有座叫净妙寺的。这是道长在1005年为了凭吊家族的菩提而修建的寺庙。这块土地原本是藤原家的墓地。藤原家的一族只要是谁死了就运送到这里埋葬。木幡地有尸骨成堆的纪录。当时几乎都是风葬,遗臭漂远,谁也不想来参拜,是个很凄凉很可怖的场所。

同类推荐
  • 品读台江

    品读台江

    品读台江,才只开了个好头。地处海峡西岸感潮地带,有活泼源头,有海涌回澜,风景无限,逝者如斯,可别打盹!漏了一组新镜头,便会遗憾凝眉
  • 海盗

    海盗

    我们是海盗,有本领的海盗。美丽的姑娘们,请你来到我的怀抱。我们是海盗,自由自在的海盗。在骷髅旗的指引下,为了生存而辛劳。我们是海盗,没有明天的海盗。永远没有终点,在七大洋上飘荡的海盗..感兴趣吧,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海阔天空的海盗世界吧!他们挥舞刀枪,宣称与上帝为敌;他们抢掠成性,蔑视人间一切权威。他们抛撒金币,以生命疯狂下注;他们以船为伴,有着自己的道德规章--他们已成传说,被海与天封藏。独眼的船长、生锈的火枪、哗啦作响的金币,盛着财宝的木箱..纵横匕海的故事,并不只是幻想。暴风雨、坏血病、骷髅旗、私掠证,荒岛埋宝,公海搏杀..海盗的世界。
  •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本书在作者实际课堂讲课的基础上,以散文式优美的语言,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多角度解读,和对作家创作秘密的深度发掘,多方位阐释文学的魅力。登堂入室,引领读者全方位进入文学的殿堂;启迪智慧,打开看文学看人生的多种视角。以专业的眼光、新颖的角度解读二十多部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点评十多位经典作家的多彩人生,建立文学与多种学科领域的联系,拓展文学理解的空间和视角。
  • 同胞,请淡定

    同胞,请淡定

    曾经,我们见面,亲切地问:吃了吗?现在,我们见面,急迫地问:买房了吗?又跳槽了吗?找到合适结婚的了吗?是什么让现在成为现在?我们认识到了焦虑和浮躁,又该用什么心态去面对?高房价、就业难、节奏过快、剩男剩女等现实问题充斥着当前中国人的生活,人们渐渐发现经济的高速发展除了付出资源和环境的代价之外,也牺牲了原本相对平和的心态。
热门推荐
  • 拳龙叙

    拳龙叙

    有人说:能常人所不能,生命才可显出真趣。但穿越到弱肉强食的异界里,请问,真趣在哪里?是烽烟四起,策马出征?还是在这万丈红尘中,挥剑转身?亦是如花美眷,无花风月,有多少的精力就建多少的后宫?当魔法武技遭遇现代科技,听说武功无法高过寺院的钟?手一挥,掌一推,横扫大陆,称雄异世没有极限的范围。让八族歃血为盟,效忠浴火为龙!用右拳打开了天,我就是那条龙!
  • 前任翻身战

    前任翻身战

    三年前,温沫离亲手设计了一场庞大的枪击案,她保住了刑如风的性命,也被迫离开了刑如风的世界。三年后,已经变成刑天佑的刑如风,步步紧逼,就为了抓住现在更名温沫离的小狐狸,温沫离仰天长叹,当初那个软萌软萌的刑如风到底去哪了,现在这个她看不透,摸不准,的腹黑男人到底是谁!不管你是温沫离还是安娜,你都是我的小狐狸,所以,你以后别想逃出我的手掌。可是,三年不见,她身边这么多男人是怎么回事!刑如天恨恨的想道,温沫离!算你狠,不管是谁,敢对他老婆有非份之想,那么他一定会给他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
  • 阳世鬼差

    阳世鬼差

    隐藏在世间的勾魂使者、各大道门教派、黑暗中的邪恶势力、传承数千年的神秘组织,一系列扑朔迷离的事件……
  • 六扇门系统

    六扇门系统

    你是11?抓了,这是政绩你是贪官?抓了,这是政绩你是美女?抓了,带回家生孩子他是一个警察,也是暗世界的魁首他是衙门中的江湖人物他也是江湖中的衙门掌门看得到“六扇门系统”的周易如何建立一个都市中的六扇门……本书QQ群:194760010194493932
  • 网上证券交易:战略规划与业务拓展

    网上证券交易:战略规划与业务拓展

    本书介绍了网上证券交易在中国的发展与展望、证券电子商务中的战略联盟、网上证券交易的营销策略、证券业客户关系管理等内容。
  • 来自风中

    来自风中

    “我们自风中相遇,又归于风中去,这一世我只能陪你走到这里,期待我们下一世的相遇”我总是在梦里听到这句话,我是一个卖早点的,可我们这早点卖的老不好,因为我们这没有一个正常人。
  • 战纹

    战纹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他,是一个可以在冥界睁开双眼的男人;他,是一个可以让曼珠沙华花叶相见的男人;他,是一个可以令三生石发出颤抖,位面崩溃的男人。本不该堕入轮回的他再次重生在巴罗西亚,在这个大陆,没有斗气,也没有魔法,唯有战纹才是一切力量的源泉,那么他又能在这片大陆书写一篇怎样的传奇?【剑非新作,签约作品,欢迎收藏,期待推荐】
  • 调皮公主VS捣蛋王子

    调皮公主VS捣蛋王子

    自从那件事之后,她们由天使变成了恶魔,在复仇游戏的过程中,她们遇到了自己的命中注定,但是就在游戏即将结束的同时,她们的命运再次被挑战……
  • 艺止禅

    艺止禅

    春又来,人已去,忘不掉,人长叹。我拥有的人和物很少,从小到大接近的不过两人,师傅,顾六亭。一个人对我真心,我看不到;一个人对我假意,我信以为真。师傅说,顾六亭是我一生的劫,我不信,发出狂言,就算是劫,我也要让它灰飞烟灭!后来我明白,我错了,劫就是劫,破不掉,逃不掉。或许还会时常想起那片星空下,阵阵箫声;荷塘边,漫漫萤火和树干上的马蜂窝。可惜,顾六亭不在了,连带着我也不在了……不会有人再提起这个名字,也不会说起,艺止禅。
  • 缘起之时

    缘起之时

    一场美丽的邂逅,带来非凡的能力;一次次相遇、一次次战斗、一次次嘻戏,身旁不知不觉也有了像家人般的伙伴。但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一次又一次的离别,让人更懂得了珍惜;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那么就请我用非凡的能力让相遇快点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