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6300000029

第29章 周全做人,消除不良印象(1)

一些心理或其他外在原因导致很多人在社交活动中给自己的交际对象留下了不良印象,而这种不良的印象又会直接导致社交活动的失败。只有消除这些不良印象,周全做人,才能在交际活动中应付自如,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近因效应及其负面影响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卢钦斯用两段编撰的文字作为自己的实验材料研究了首因效应的现象。他编写的文字资料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在第一段文字里,卢钦斯将吉姆描写成一个热情外向的人,但是另一段文字则相反,卢钦斯把吉姆描写成了一个冷淡而内向的人。比如,在第一段材料中作者说吉姆与朋友一起开心地去上学,他们一起走在撒满阳光的马路上,吉姆与店铺里的熟人说一些开心的话题,他还与新结识的女孩子礼貌地打招呼等;但是在第二则材料中作者说吉姆放学后总是一个人默默地步行回家,他孤单地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他没有同遇见的任何人打招呼,对于新近结识的女孩子他也是爱答不理的等。在这个实验中,卢钦斯把这两段文字进行组合:

在第一组中,卢钦斯让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而冷淡内向的文字在后面出现。

在第二组中,卢钦斯让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而热情外向的文字在后面出现。

在第三组中,卢钦斯只是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在第四组中,卢钦斯只是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卢钦斯让四组参加实验的人分别阅读这四组文字材料,随后让参加实验的人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结果是这样的:第一组参加实验的人有将近80%的人认为吉姆是个友好的人,第二组中只有20%左右的参加实验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被试者有95%以上,第四组只有3%左右的被试者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卢钦斯的这项研究结果证明,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交际个体的认知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先呈现在交际个体大脑中的信息要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但是,经过卢钦斯进一步的研究,如果在两段文字之间插入一些其他活动,比如说做数学题、听故事等活动,那么大部分被试者就会根据自己后来得到的信息对吉姆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最新最近获得的信息对这些交际个体的认知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这种现象的名称就叫做“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与首因效应相反的,它指的是交际个体在多种刺激一起出现的时候,其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最后面出现的那个刺激,也就是说在交往过程中,交际个体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据了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有人也把这个现象称为“新颖效应”。多年不见的好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其实就是两人在临分别时的情景;如果你的一个朋友总是惹你生气,但是如果在谈起你生气的原因时,你却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而已,其实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这种现象随处可见。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交往的初期,也就是还比较生疏的阶段,以及在交往的后期,就是在交际双方都已经很熟悉的时期,近因效应对交际个体的影响都同样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近因效应的心理现象相当普遍。

普辉与张文从小就是同学,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两个人就是很好的朋友,互相也非常了解。两人的友谊已经保持了很多年了,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普辉因家中闹矛盾,心情十分不快,有时张文与他说话,普辉动不动就发火,不给张文好脸色看。在一个十分偶然的情况下,普辉被卷入了一宗盗窃案,张文认为普辉过去一直都是在欺骗他,于是张文便与普辉断绝了友谊。十几年的友谊竟然抵不过这一个小小的过失,造成这样的结果其实就是近因效应在起副作用。

在交际过程中,近因效应通常产生于交往中交际双方遇到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自己的愿望不遂或者感觉自己受到委屈、自己的善意被对方误解时,此时交际个体的情绪多处于激动的状态。在情绪激动的状态下,交际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个时候最容易说错话、办错事,并因此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在交际过程中,交际个体必须凡事忍让在先,以防止事情的激化。等到交际双方都心平气和的时候,双方再进行理论,明辨是非,这样交际活动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双方才不会受到伤害。

晕轮效应的副作用

“晕轮效应”又被称做“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指的是在人际关系中,交际双方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被夸大的社会印象。“晕轮效应”常表现在一个交际个体对其交际对象(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对该交际对象的总体看法,这样的后果使交际个体看不到自己的交际对象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这样说来,晕轮效应也可以称为“以点概面效应”,是一种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比较片面,也过于主观。对“晕轮效应”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交际个体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的特征,从而造成了人际认知的障碍。

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交际主体对交际对象的认知以及评价。比如很多老年人在看到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者另类的衣着打扮、奇特的生活习惯时,就会感觉很不顺眼,就认为这些年轻人将来肯定没有出息;有些青年人由于倾慕某个异性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这个异性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其实这都是“晕轮效应”的作用。

“晕轮效应”事实上是一种以点概面的主观心理臆测,它的错误机理在于:首先,它总是容易关注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然后将这些个别推及一般的层面上,就仿佛盲人摸象一样,以偏概全;其次,它经常会把并无一丝内在联系的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并且肯定如果这个人有这种特征,那么他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最后,具有“晕轮效应”的交际个体往往是说好就全都肯定,说讨厌就全部予以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很不利于交往活动的进行。

“晕轮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很大的认知障碍,因此,人们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产生的副作用。

一位名叫凯利的美国专家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他将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的对象。在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参加实验的学生宣布,这节课将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然后把这个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告知了参加实验的学生。其中,他向其中一个班的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的内容是:他具有热情、聪明、务实、果断等各项优秀的品质;向另一班参加实验的学生介绍信息时则将“热情”换成了“冷漠”,而其余各项都是相同的。当然,参加实验的学生们并不知道这一点。最终这两种介绍产生的差别是: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相处得十分融洽,一见如故,并且亲密地进行攀谈;而另一个班的学生对研究生却敬而远之,抱着敌意的态度,故意冷淡回避。由此可见,仅仅是一词之别,就会影响到交际主体的整体印象。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眼镜去观察这位研究生,而这位研究生就被学生们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

歌德曾经说过:“人们所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晕轮效应”往往是悄悄地却又强有力地影响着交际主体对交际对象的知觉和评价。有些人因为看到某人的字写得很好看,于是就认为这个人思路清晰、办事果断、既认真又有条理等。

晕轮效应的极端化会推人及物,从喜爱某个人的某个特征推及喜欢他整个人,又进而从喜爱他这个人扩大到喜欢所有与他有关的事物,这就是所谓“爱屋及乌”。

“晕轮效应”的这些特征给交际主体的认知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交际主体对自己的交际对象会产生偏见。偏见的产生是以一些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一个走进“晕轮效应”迷宫的交际个体势必会产生偏见。

在日常交际活动中,为避免“晕轮效应”影响他人对自己或自己对他人的认知,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过早地对刚刚认识的人做出评价,要尽可能地与自己的交际对象进行多方面的交往,以此促进相互间的深入了解。

(2)及时反省自己是否全面地看待了自己的交际对象,特别是对有一些突出优点或缺点的交际个体。

(3)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不要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要坚信自己一定会获得他人的认可以及理解。

(4)注意做好自己生活中应该做好的每一件小事,特别是一些可能给自己带来较大影响的事情,更要谨慎处之。

(5)要敢于在交际场合展示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创造一些机会,以便让他人了解自己的特点。

避免不利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讲的是交际主体对最初获得的原始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这些最初的印象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实验证明,在交际活动中,交际主体给交际个体所留下的第—印象是难以改变的。因此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尤其是与交际个体初次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给对方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第一印象的形成往往是交际个体依靠性别、年龄、体态、谈吐、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方面的特点来判断的。“首因效应”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新官上任三把火”“早来晚走”“恶人先告状”“先发制人”“下马威”等,其实都是利用“首因效应”占得先机的例子。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在急着找工作。有一天,他到某报社应聘,看到面试的总编时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都没有了。”“哦,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自己的文件包里拿出了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招聘”。总编看了看这个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先到我们的广告部工作。”

这个毕业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聪明以及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并且深刻的“第一印象”,从而成功地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有发展前途的工作。这其实就是“首因效应”在起作用。

同样,另外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两个参加实验的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不同的是他让学生甲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道题里,而让学生乙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中,然后让一些被试者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通过两相比较之后,两个学生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者都认为学生甲更聪明一些。

类似的事情在人际交往中是很常见的,林肯就曾因为对相貌的偏见而拒绝了朋友推荐的一位才识过人的阁员。当朋友特别生气地责怪林肯以貌取人,说任何人都无法为自己的天生容貌负责时,林肯回答道:“一个人年龄过了40岁,他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虽然林肯以貌取人确实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但是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的巨大影响却不能忽视,因为这种巨大的影响,交际个体就必须通过提高自身的修养来使自己的形象得到美化,为自己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础、搭好台阶。

“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交际个体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它是交际心理中重要的名词。人们经常说的“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先入为主”等,一般指的就是第一印象,其中也存在“首因效应”的作用。如果你在第一次和别人进行交际时没有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那么以后的交际之路也会走得十分辛苦,就像林肯总统拒绝的那个才智过人的阁员一样,尽管才识过人,但是由于第一印象太差而失去了获得工作的良好机会。

“首因效应”在交际过程中虽会扮演负面的角色,但是你如果把握好其规则,就会对你的交际活动有帮助。在交友、招聘、求职等一些常见的人际社交活动中,人们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你的交际对象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首因效应”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性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你的各项努力付出,否则就可能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那就是“近因效应”。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交际个体应该注重自己的仪表风度,一般情况下人们都喜欢同衣着干净整齐、落落大方的人接触和交往。

第二,交际个体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以及言辞的幽默度,要侃侃而谈并且不卑不亢,举止优雅,这样肯定会给交际对象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首因效应”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起着非常微妙并且十分重要的作用,只要能准确地把握它,你就可以给自己的事业开创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顺利到达事业成功的顶点。

同类推荐
  •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本书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乐嘉把人分成红、蓝、黄、绿四种颜色,每种颜色代表每种性格,然后进一步进行剖析。本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第二部分是分则。总论部分主要从一个作者潜心研究的测试题入手,快速的让自己判断属于哪种颜色。同时解答了性格色彩与人们常见的内向还是外向,理性还是感性的区别。分则部分则从情感、生活、工作、处事、以及自我提升方面说明红、蓝、黄、绿的优势与过当。同时对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给出了背后的性格分析。第三部分作者首次解答性格色彩的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个案的精彩点评。帮助我们找到真正的我自己。
  • 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

    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

    本书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并结合大量实践例证归纳、总结而成。不仅内容翔实,而且结构严谨,既不是封建迷信,也不是妖言之术,而是具有科学依据的观人、识人宝典。《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切入角度好,以人的相貌、言行、衣着、习惯、血型与星座、交际、职场等为主线,由表及里解读人的性格特点、气质修养与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使你在把握现实基础上,对未来的人与事有一种先知感,同时对自己的成功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心病谁没有(升级版)

    心病谁没有(升级版)

    随着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压力的增大,患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人群日益庞大。但由于传统观念,很多人不愿承认自己有病,不肯就医,以致病情加重,久治不愈。其实,心理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观念。只有大胆说出“我有病”,才能真正打开心结,快乐做人。甘露春医生根据自己十多年临床经验,从众多案例人手,分析常见心理疾病的特征,介绍辨症和治疗方法,把不为人所注意的常见心病向我们娓娓道来,并就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心理观念,如何学会正确对待心理疾病等,为我们提供一把打开心锁的金钥匙。
  • 瘦身进行时

    瘦身进行时

    在本书中,作者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并以多年来临床行医的大量例证为依据,深入浅出地论证了轻松地、逐渐地减肥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通俗易懂,切实可行,是现今社会中受肥胖困扰的人们的一剂良药。
  • 人生的戒律

    人生的戒律

    本书以马斯洛心理学理论为原理,介绍如何健康实现自我心理成长,启迪读者创造成功而美好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待良辰美景时:请妻入局

    待良辰美景时:请妻入局

    易良辰似乎总是和三有缘,在家排行是三,按照年龄从高排下的人头数,排行十三。对于易良辰结婚的这件事,按照易老太太的说法是:“我家易老三要是不把锦袖给我娶回来,我就让易良辰一辈子做十三姨!!!”结婚之前易良辰觉得只要带着戒指和人到场就好,可是却忽略了婚姻的神圣性,结果良辰说不愿意,一场婚礼被玩坏了!终于有天十三姨说:待到良辰美景时,我定江山为聘,请你洞房好不好?
  • 异世界的妄想

    异世界的妄想

    宅女离奇来到异世界,才发现异世界的自己竟然如此高大上,豪门贵族富N代,稀有的能力者,分分钟能放大招秒杀你。有个超级大帅逼的妹控老哥,和一群精英贵族小伙伴,看中二深井病的我如何在异世界收帅哥、开后宫、虐BOSS。神秘的斗篷人组织为何会处处针对我,被绑架的公主和<天星>的指引以及狼神宝藏,这一切究竟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有幕后黑手,大祭司面具下的真实身份究竟是谁?在这个神奇的异世界里,究竟谁可以相信,被召唤来的我到底背负了什么样的使命。在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是否只是一场镜花水月的妄想。
  • 韩娱之恋

    韩娱之恋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有梦想和爱,这一个关于梦想追求和情爱关怀的故事!一个有梦想有情的人,被困在一个生活的牢笼中,在一朝醒悟后,挣脱牢笼,寻找自我,追求着自己梦想和爱情,有荆刺、有绊石、但只要一直前行着,终点就在前方。新书上传,请多多支持,求收藏、推荐、点击~~~
  • 其实我是妖精

    其实我是妖精

    在梦里,有一个声音一直对我说:“其实你是一个妖精,一个妖精。”我合计了半天,问了一句:“妖精不都是女的吗?”那个声音停顿了半天说:“其实,妖精是不分公母的!”我:“那我不成了人妖?”那个声音:“嗯~~~~~~你总结的很精辟!”我:“……”本书群号:162390178开始恢复更新了,还请各位大大多帮帮忙,收藏一下,顺便签个到啥的哈,万分感谢~
  • 迷踪幻影

    迷踪幻影

    在紧张排练话剧的当口,突然出现一具女尸。专家断言这具女尸是一千年前的千古迷尸!可没想到的是正准备结婚的白壁已经招惹了这具尸体。她的男友险些命丧桥下,她心神难安,终于报了案。女尸的那张干枯的脸,让她不寒而栗。种种不吉之象,越来越让人不可思议,一切尽在迷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祸乱天下:绝色邪王倾城妃

    祸乱天下:绝色邪王倾城妃

    她是21世纪神偷,穿越到这坑爹大陆来,更不幸的是遇到了某个邪恶男。她:“骚扰姐的,浪费姐的,我会让他们后悔一辈子!”他:“对,嫁给本王,祸害本王一辈子!”
  • 古道苍生

    古道苍生

    本是战乱中的孤儿,被一道士所救。以赤子之心入仙途,修炼数百年不改本心。执苍生经,修苍生道,得踏苍穹之力,以济苍生。
  • The Golden Age

    The Golden 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与破法者

    龙与破法者

    一条想要成为凡人的龙,千年以前脱离同族,以一己之力成就了一位平民帝王,作为代价,她自愿被囚禁并保证终身不得释放自身魔力。千年之后,几个性格各有缺陷的人类法师释放了当年的囚徒。龙已成人,只可惜当年辅佐的英雄不再。没有无边的法力,也没有伟大的决心,这个时代的人们还能成就当年的伟业吗?一定要经历痛苦,人才会成长吗?
  • 南怡冰

    南怡冰

    集齐上古十大神器,五灵珠之路危险,南怡冰和伙伴碧水、林筱该如何面对。神秘的季向雨为何三番两次帮助南怡冰,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菩提宫的上仙为何又次次阻止南怡冰取得神器?南怡冰又将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