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0600000015

第15章 交流沟通篇(5)

教育专家说,除了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之外,2~5岁的孩子心理发育正处于人生的第一反抗期,这个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在逐渐地发展,在这个阶段里,只要稍不留神,孩子就可能形成过分自我主张、忽略他人意见的习惯或凡事没有主张的习惯。但是,父母不要过于紧张,只要在生活中不太严厉也不太放纵,适度地给孩子一些决策的空间,孩子就会养成既和父母交流又能自己作决策的习惯。

也就是说,对于怎么作决策,孩子比较好的习惯应该是既要有自己的主见,又能吸收父母的合理化意见,并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一些合理的调整。这样的孩子对自己和他人的意见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不至于固守己见。下面介绍一下培养孩子这个好习惯的几个着力点:

首先,要培养孩子对大道理的执行能力

一般来说,讲道理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教育方法,可是,不少父母却都感觉到讲道理没有用。

每天吃过晚饭后,小凡就会一直看电视,直到自己喜欢的节目结束为止。妈妈给他讲道理说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不好,小凡总会认同地点点头,接着对妈妈这样说:“我再看一小会儿就不看了。”妈妈就答应让他再看一会儿。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还没有要停下的意思,妈妈只好继续给他讲道理,而小凡仍然“粘”在电视机前面。

人们都明白,道理和实际的行为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父母要帮助孩子拉近这个距离。遇到事情只讲大道理,却不让孩子具体去操作,这是父母的常见误区,这样做的作用是怂恿孩子学会狡辩。就像上述故事中的小凡,他明白妈妈的建议原来是可以当做耳旁风的,于是他口头上不反抗妈妈的建议,行动上却不去执行。我们把孩子的这种行为叫做“软抵抗”策略,这种做法比较隐晦,父母需要识破这一点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促进孩子的执行能力。如果故事中的妈妈能让小凡对“一小会儿”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那么他就没有狡辩的余地了,也就知道该如何去执行妈妈的建议了。

其次,要提高孩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孩子受思维刻板和生活经验的局限,不能理解在不同场合不同人们的行为需要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从而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推理能力,并会因此使父母陷入矛盾的局面,达到为自己辩护的目的。

和很多小孩一样,然然吃饭的速度一直很慢,常常是妈妈快要去上班了,她还吃不完。于是,妈妈总是要催促然然快点儿吃饭,否则妈妈上班就要迟到了。可是然然却说:“你不是常说,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吗?”于是她仍然慢吞吞地吃着饭。妈妈虽着急但也没办法。

在这个例子里,细嚼慢咽和妈妈准时去上班都是对的。不过,当两者产生矛盾的时候,然然固守了前者,而忽略后者,这就是我们说的孩子思维刻板的表现。实际上她是可以加快吃饭的速度帮助妈妈解决这个问题的,但是因为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她没有调整自己的行为。对此,妈妈可以告诉孩子“今天有重要的事情,妈妈不能迟到,你要快点儿吃饭”,这样,孩子接受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建议,就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而不会误事了。

再次,对孩子的建议要多使用肯定句

处于第一反抗期的孩子的口头禅是“不”,他要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存在。既然这样,父母就要尽量避免说“我们现在吃饭好吗”等话语,而是用直接传达的方式,如“我们该吃饭了”。如果有时候需要征求孩子的意见,要先提供否定词再提供肯定词,比如:“我们要见一个阿姨,你是不叫‘阿姨好’还是叫‘阿姨好’?”一般来说,按照孩子理解和记忆语言的特点,他们常常会选择第二个方案。

最后,不要在“薄弱之处”放弃原则

孩子的发展一般不会很全面,他们总会存在某一方面的薄弱之处,比如有的孩子在其他方面都很好,但是吃饭总是让父母很费神;有的孩子喜欢唱歌跳舞,但是不愿意弹钢琴。于是,就有这样的现象,父母为了让孩子多吃一口饭、多弹一会儿琴,不惜答应孩子提出的交换条件,甚至是无理的要求,父母的“哪根神经最脆弱”在这种时候被孩子一览无余。长此以往,他就会抓住父母的弱点进行对抗,而不再理睬父母的合理化建议了。这对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是很容易影响其决策与判断能力的。因此,在孩子的“薄弱之处”,父母也不能妥协,要坚持基本的原则。

总而言之,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不要武断地告诉孩子什么行、什么不行,而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引导,相信孩子会在父母的引导下做出正确的决策。

不用命令的口吻与孩子说话

许多家庭教育专家普遍认为,成人与孩子沟通的钥匙,不是只掌握在孩子手中,而是父母和孩子每人手中都有一把,最重要的是父母手中的钥匙。父母要想和孩子很好地沟通,需要学会一件事:要经常从孩子的立场上来思考,从孩子的角度来观察和决定事情,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专家们如是说:与其用命令的方式对孩子指东指西,倒不如好好地和孩子对话。

如果父母能在家庭中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气氛,这就是孩子的幸运了。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孩子会觉得父母对自己如朋友一样,而不是显示出高高在上的权威。

很多人都知道连通器的原理,只有两头高度差不多,水才有可能在中间的管道里来回地流动,如果一头高一头低,水就只能往一个方向流了。孩子与父母的交流道理也是一样的。所以,父母要拒绝命令的方式,平等地和孩子说话,这样才能作真正平等的交流。

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经说过:“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我们身边的一些事实也表明,当父母以居高临下的命令式姿态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只能使孩子产生更大的逆反心理。只有父母转变姿态,像对待朋友那样去跟孩子说话,才有可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

有一天,女儿莉莉回家晚了,罗霞帮女儿拿下了肩上的书包,并且陪女儿吃饭,告诉女儿这是特意为她准备的。罗霞对莉莉说,她已经站在窗口往下看了很多次,盼着女儿回来。莉莉说,她放学以后陪同学去买东西了,所以才回来晚了,并且很真诚地向妈妈道了歉。

罗霞说:“莉莉,妈妈知道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孩子,也相信你不会给自己惹麻烦,但是妈妈很牵挂你,担心你遇到交通方面的问题或者是别的什么事情。以后,你要晚回来,最好先打电话说一下。”

莉莉高兴地亲了一下罗霞的脸,说:“妈妈,你真好!”

罗霞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待孩子的过失,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对她人格上的尊重,感受到她与父母在地位上的平等,所以,罗霞提出的建议孩子是完全会认同并答应的。可是,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父母喜欢用成人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孩子的行为,而且喜欢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讲话,这是不值得提倡的。

孩子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他们都希望父母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平等。父母只有和孩子站在同一思想水平线上,才有可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平等地和孩子说话,是增强孩子独立意识的有效方式。

现实中还有一些父母,他们在家里总爱摆家长的架子,对孩子呼来唤去,常用命令的语气对孩子说:“去,把我的眼镜拿来!”“走开,不要动那本书!”“去睡觉,今天晚上不准出去玩!”说话的当时觉得够威风、够痛快,可是这些父母会逐渐地发现,孩子慢慢地就不吃这一套了,然后就会将父母的一道又一道的命令全当做耳旁风。

经常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说话的父母,应该了解这样一点:命令并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命令并不比积极的暗示对孩子更有效。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在其名著《家庭教育》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天,陈鹤琴的儿子拿了一块破烂的棉絮裹着身体当毡毯玩。陈鹤琴看见后,就考虑是立刻去把破棉絮夺下呢,还是让他在玩中获得一种经验,或者命令他将棉絮丢掉,以其他的东西替代。思考了一下,陈鹤琴觉得还是用积极的暗示去指导比较好,于是就对孩子说:“这破棉絮是很脏、有气味的,我想你一定不会要的,你会要一块干净的吧,去向妈妈要一块干净的吧。”孩子听了,果然很高兴地跑去找妈妈了。

陈鹤琴在事后总结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这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比较不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到恶言。大多数父母看见小孩玩肮脏的东西,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把它夺过来,而且还要骂他,甚至于还要打他。其结果是,小孩子改过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一定不喜欢父母了!”

可见粗暴命令的方式,还易于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对立。

命令让父母的教育行为无法留下回旋的余地。

我们见过这样的例子:父母命令孩子去睡觉,偏偏孩子会置若罔闻,只管玩自己的,而父母一时也没有办法。这样的次数多了,孩子就觉得不听父母的命令也没什么,下次他就更不会听了。如果父母明白孩子的心理,不妨对孩子说:“这东西真是好玩呀!可惜时间不早了,乖孩子应该去睡觉了。要不你再玩5分钟就去睡觉,好吗?”这样既夸了孩子乖,又用征询的口气同他说话,孩子感觉受到父母的尊重,也许到不了5分钟就乖乖地睡觉去了。而且这样为父母留下了余地,即使孩子暂时不听话,也不至于让父母为了自己的威严而去与孩子大动肝火。父母一旦向孩子发出了命令,就一定要让孩子服从,否则不利于以后的教育。

此外,对孩子用命令的口吻说话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发展。

父母总是用命令的口气支配孩子的行动,会使孩子处于被动的地位,时间长了就会形成退缩的性格,并且这样的孩子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性。也有可能会走上另一个极端,孩子经常与父母对着干,逆反心理增强。所以,为了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父母一定要注意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千万不要用命令的方式。

让孩子自信而不自负

自信在一般意义上来说,指的是一个人信心十足,永远对自己有信心。而自负就是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人的自我意识主要包括3个方面:自我认知、自我意志、自我情感体验。人评价自己,要靠自我认知,有的人过高地评价自己,就表现为自负。

自负的人让人感觉他很“牛”。而自负实际上是无知的表现,有时候表现为狂妄,有时还表现为看不起身边的人。

而自信是一种感觉,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往往靠这种感觉。这种感觉会引导人的判断。一个判断,不仅决定你在一件事情上的成败,更重要的是,它就是你走向哪个方向的分界线。在我们身边,总是有一些人只因一念之差,结果就截然不同了。

父母可以给孩子举出很多关于自负的例子,最典型的就是《三国演义》中的马谡失街亭和关羽败走麦城的故事。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感觉不能用简单的语言让年幼的孩子明白什么是自信、什么是自负,那就可以举一些例子。例如:

有一只小老鼠,它发现自己在镜子里的形象很高大,于是,就认为自己是动物界里最大的动物。但是妈妈告诉它,有一种动物叫大象,比它们要大得多,小老鼠不相信,就跑出去找大象,要和它比试比试。一路上,它遇到好多动物,比它大得多,它却都不放在眼里,它根本没有想过世界上能有谁比它更强大。

终于,它遇到了大象。

“你是大象吗?”目空一切的小老鼠倾尽全身的力气高声喝问着。

大象往四面张望了一下,什么也没有看见。当小老鼠跳到一块大石头上的时候,大象才发现了它。“是的,我是大象。”它声音沉重地说。

“你胆敢嘲笑我,无视我的存在!而且你还吓了我一跳!”小老鼠用小爪子拍打着石头,大声地尖叫着。但是它发现自己没有发出想象中雷鸣般的声音。

小老鼠的愤怒并没有引起大象的任何反应。大象泰然自若,无动于衷,它不慌不忙地吸满了一鼻子水,把水喷向狂妄的小老鼠。一股巨大的水柱把小老鼠从石头上冲了下来,它灌满了一肚子水,几乎被呛死。

小老鼠终于醒悟过来,勉强地爬出了水洼。它完全没有料到和大象的决斗竟然会这样收场。它一跛一拐地回到了家。从此它知道了世上有许多比它强大的动物,它再也不敢自命不凡、自我吹嘘了,它再也不对着那面宝贝镜子孤芳自赏了。其实我们已经知道了,它一直照的是一面哈哈镜。

自负的小老鼠看到哈哈镜里的自己,就以为自己真的像镜里的影子一样高大强壮。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这样生动的故事可以打动孩子,也可以让他明白自负是没有好处的。当然,也可以从正面告诉孩子怎么做到自信,怎样让自己成长得更快,而且父母也可以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做出表率。

一位哲人说:“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自己愿望的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呢?

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孩子

父母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并给予积极的关注和表扬,切忌包办代替,更不可打击、讽刺。这样既培养了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品质,又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

同类推荐
  • 提升幼儿智力全方案

    提升幼儿智力全方案

    儿童早教专家指出:人的智商有先天的高低,但后天的教育与培养更重要。观察力是认识世界的基础,想象力是创造世界的基础,创造力是改变世再的基础。在智力培养中,观察力的训练当居首位。
  • 宝宝长牙和换牙

    宝宝长牙和换牙

    本书共分六部分,分别介绍了有关牙齿的基本知识、宝宝长牙、换牙、蛀牙以及其他常见口腔知识和日常生活中对口腔的认识误区,涉及内容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普遍性。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内容新颖、科学实用,语言通俗易懂。适合那些将要或正在养育宝宝的年轻父母、爷爷奶奶、家政健康咨询人员、刚从事口腔专业的医务人员和医学生以及关心宝宝健康成长的社会大众阅读。
  • 优秀小学生应该养成的50个学习习惯

    优秀小学生应该养成的50个学习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巴金说: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养成专注的习惯、养成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养成快乐学习的习惯……50个的优等生秘诀在等待着你!
  • 读懂孩子“说明书”:如何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

    读懂孩子“说明书”:如何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

    本书收录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以及真正了解和解决孩子所存在问题的方法方案。全书分为:言传身教、有效的惩罚方式、培养与成长三部分。
  • 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0~6岁的孩子生活在魔幻世界中,这不但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世界,有时还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世界……于是,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或令人费解的行为……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正确理解、处理孩子在每个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孩子。本书为数千万名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正确理解、处理孩子在每个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提供了支持和指导。
热门推荐
  • 九龙耀世

    九龙耀世

    很久以前,世界经过一场大灾变之后出现了九颗龙珠,这九颗龙珠有着神奇的功效,如今分别被一些人得到,他们之间的故事一定会是友爱曲折的,还会经历许多坎坷,直到最终的结果到来,一切都是未知。
  •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成功非一蹴而就,高尔基曾说过“凡事皆有终结,因此,耐心是赢得成功的一种手段。”爱情亦如此,宁缺毋滥。我选择用一生独自等待,我的成功……我的爱……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雷锋的故事
  • 生命的觉醒

    生命的觉醒

    这是一本生命修行指南: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很多不顺心、不如意。我们总是要付出很多辛苦和努力,极力想从外面的世界寻求,却往往会无功而返。不妨试着用佛教看待生命的方式观照内心世界:如果你的内心混乱,体会到的也是混乱迷茫;如果你的内心清净不染,体悟到的却将是清净祥和……藏传活佛嘎玛仁波切引导大家切实修行,化解烦恼!
  • 爱上毒药大叔

    爱上毒药大叔

    一个九零后女孩,因为赌气,爱上了一个颓废堕落的离婚男人。世俗的压力,未泯的良知,家庭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 极品保洁

    极品保洁

    “你好,先生,难道你不觉得开宝马上班有点高调了吗?”“不会,其实还好啦,我一直寻思着要不要把家里的法拉利开出来呢。”“可是难道你就没有想过后果吗?”“什么后果,我开车上班能有什么问题?”“可是你只是一个保洁工人啊!”
  • 鬼差大人

    鬼差大人

    地府空了,轮回依然运转。仙佛灭了,人类还在延续。一个意外身亡的倒霉蛋,一个全新的职业——鬼差。
  • 拽贵族少爷的淘气未婚妻

    拽贵族少爷的淘气未婚妻

    “爸爸,妈妈,你们在说什么呢?还弄得这么神秘?有什么事是我不能知道的吗?”没错,这正是我们的女主宫若寒说的。到底有什么事呢?快点点进来看吧!
  • 不朽战尊

    不朽战尊

    强者辈出的时代,谁会站在武道巅峰?牧云,出身微末的少年,偶得无上神器,开启至高武印,修行至尊武学,决战上古大家族,以武道极限,破碎虚空,傲战八方。在波澜壮阔的宗门战争里,崛起于乱世之中,以一人之力,重启宗族荣耀之路。
  • 何何之舞

    何何之舞

    枯木子刚离去前往王宫,他的随身侍从便指挥着抬架大帝像,并那颗被斩落的头颅,不顾诸人的围观纳闷,一道穿街过巷,逶迤婉转,最后在一条古陌幽深的小巷前行了许久,终于在尽头停下,那是一道奇异的窄门,迥异于青城民居普遍以木为门的形制,那门是用整块的石板镌成,花纹也极为特异,简简单单的几笔,却透出一股寒意来。那带头的侍从犹豫地看了一眼紧闭的铁门,正要伸手去拉石环叩门,那石环正在怪兽的口处,侍从伸手一拉,仿佛将手放入怪兽口中,有种凭空而逝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