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6700000013

第13章 求人之志章(4)

然而,唐代宗在听完公主的话后,不但没有说要治郭暧的罪,而且他还批评公主说:“你一定是惹得郭暧非常生气,所以他才讲出这样的话。而且他讲的就是实情,我们家的江山之所以现在还属于我们,完全是因为郭暧的父亲郭子仪。要不是你这个公公奋勇杀敌,打败了安禄山,我们父女哪里还会在这里聊天呢?”然后他又劝慰公主,让她回去给郭暧道歉,做一个贤惠善良的妻子,这样才不会给他这个当皇帝的父亲丢面子。在唐代宗耐心的开导下,公主终于消气回家去了。

但是,这件事情很快就被郭子仪知道了。郭子仪在听完事情发生的始末后,就急忙将郭暧绑了起来,带着他去见唐代宗,并要求皇上严厉惩治自己的儿子。

这个时候,唐代宗笑眯眯地给郭暧松绑,并且将这两父子带到了自己的寝室。他和郭子仪说:“郭暧和公主吵架,一时生气才说了那样的话。这是小两口在吵架的时候说的气话。这样的话怎么好当真呢。再说,一定是因为公主太过任性,才气得郭暧说出了这样的话,主要的过错应该在公主身上。咱们作为亲家,不应该把小两口吵架时说的话当真啊。所以,我们就应该变成聋子、傻子,听见就当做没有听见,知道就当做不知道。”

唐代宗的一番话让郭子仪松了一口气,而且也让郭子仪明白了皇上的良苦用心,他把郭暧带回去重重地责打了几十大板,从此以后对皇帝更加忠心耿耿。

宽恕待人,终会得到别人的认同,获得别人的肯定。而这样做,也才能使人才归属自己,壮大力量,使自己的事业兴盛。

人尽其用,量才器使

【原典】任材使能,所以济物。

注曰:应变之谓材,可用之谓能。

材者,任之而不可使;能者,使之而不可任,此用人之术也。

王氏曰:“量才用人,事无不办;委使贤能,功无不成;若能任用才能之人,可以济时利务。如:汉高祖用张良陈平之计,韩信英布之能,成立大汉天下。”

【释评】人们常以“才能”二字来评价一个人。张商英注对“才”和“能”之确切含义给予了界定,有的人才适合于策划创意,有的人才却适合于处理事务性的工作,方可做到人尽其才,各安其位。否则就会造成人才的浪费。

人人都想成就一番功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制约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能力的大小、环境的优劣、关系网的疏密等。在能力和环境一定的条件下,机会往往是决定人成败的关键,而机会又往往是由人带来的,所以在一定情形下,认识什么人,与什么人交往就成了决定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在这个时候,那些有贵人相助,关系网密而深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当然就更多一些。

汉朝邓禹就是一个慧眼识贵人的有“识”之士。邓禹早年游学京师时就看出同在京师游学的刘秀是个不凡之人,于是他主动与刘秀交往,两人志同道合,话语投机,关系很快就密切起来。

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农民起义军将刘玄立为皇帝,扯出汉朝旗号发展义军。起义军领袖听说邓禹才华出众,就多次把他推荐给刘玄。而邓禹敏锐地观察出刘玄政权内部的矛盾很多,知道刘玄难成大事,于是每次他都婉言谢绝。一年冬天,刘玄派刘秀以大司马的名义去河北安抚郡县。邓禹听到消息后,就立即去追赶他,一直追到邺城才追上。两人当晚同床而卧,彻夜畅谈,纵论天下大势,彼此更是惺惺相惜。邓禹看出刘秀绝非人下之才,将来必定显贵无比,于是他为刘秀分析当时的形势,向刘秀建议自立政权,号令群雄,他说:“目前刘玄虽然已经定都关西,好像已成大势,但此时关东还未安宁。赤眉、青犊等各路起义军成千上万,各自为战,划分地盘,还经常互相攻伐。称帝的刘玄又是个庸碌无为之辈,自己没有什么主见。在这种天下大乱、分崩离析的情况下,你即便为刘玄立下汗马功劳,也难以与当初高祖那样的事业相媲美,如果你自立政权,号召天下,我相信以你的才能一定可以平定乱世,立万世功业。”

邓禹对政治、军事的一番分析和推心置腹的建议,坚定了刘秀创立帝王大业的决心。第二天,刘秀便宣布自立,并任命邓禹为将军,开始了他建立霸业的征程。后来,刘秀受到王朗的攻击,因感觉自己势单力薄,大业难成,不禁有些灰心丧气,于是在与邓禹的交谈中流露出了几分畏难情绪。邓禹对刘秀却是一向信心坚定,他安慰刘秀说:“现在天下混乱不堪,百姓流离失所,整天惶恐不安,人心思治,天下人盼望有道明君的心情就像儿子盼望母亲一样。而且,自古以来能够成就帝王之业的都是道德品行高出众人的有才之士,而不是那些一时得势的人。所以,暂时的势力大小并不能决定成败。”听了邓禹的分析,刘秀又重新振作起来。在邓禹等人的扶持之下,刘秀终于复兴汉室,建立了东汉王朝。而邓禹也拜相封侯,功成名就。

邓禹以他的“慧眼”识得刘秀,与他交往联系,成为密友,而后又尽心辅佐,助他打下江山,终于封侯拜相,成就了自己的一番功业。所以说,识得贵人,跟对了人,对人的一生影响重大,而一旦遇到生命中的贵人,功成名就则指日可待。

自古至今,无论是名传千古的帝王将相,还是功成名就的学者、政治家,大多是不耻下问、善于纳谏的明智之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善于借用别人的智慧。“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无论这个人多么聪明,也会有考虑不周的时候。所以,要善于借用别人的智慧,以此来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

宋仁宗赵祯在历史上被评为明君,他的英明正是来自于他善于纳言,并善用智慧之才。赵祯即位时,朝廷的弊病陋习已经很严重,对国家的长治久安造成了很大威胁。同时,朝廷中的朋党之争盛行,为此,国家栋梁之才范仲淹也被牵连,遭到贬黜。许多贤臣为他打抱不平,当时的参知政事李若谷对宋仁宗说:“近来很多人专门用朋党的大帽子来诬陷良臣。君子和小人向来是物以类聚,可皇上现在不论君子、小人一概视做朋党,进行打压,恐怕以后忠良的大臣都会被诬陷贬黜。”宋仁宗接受了李若谷的建议,重新重用范仲淹。同时,宋仁宗还提拔欧阳修、韩琦和富弼等人。

有一次,宋仁宗召见范仲淹等人,赐给他们座位、纸、笔,要求他们当场写出奏折。范仲淹等人上奏十条建议,其中有:限制借关系升官的途径,完善官员考核制度,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徭役,统一法令,改革科举制度,精选人才,整顿军备等。宋仁宗当即全部采纳。后来范仲淹和富弼又指出:“近来朝廷在地方治理和用人方面有所欠缺,地方混乱,长此以往可能造成农民起义。”于是范仲淹提出了一系列选择地方官吏、考核政绩、振兴地方的办法。宋仁宗也予以采纳。

后来,欧阳修、张方平、王拱辰等人又针对当时宋朝教育制度的弊端提出朝廷应该在各地区兴办学校,让学生在当地上学,然后依靠乡里父老的推荐,再由州县官员考察他们的一贯表现,名副其实的再推荐到朝廷。这样,学生就会再次注重修养和学业,而不是把精力全部放在声律章句上了。宋仁宗觉得建议可行,于是马上下旨,命令各州县兴办学校,从本地行政官员中选拔先生任教。如果从官员中选拔不够,便从当地选拔学识渊博而品德修养高尚的人任教,朝廷授予官职。此令一下,各地学风大盛,为培养优秀官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聪明的领导往往懂得人尽其才,将天下有识之士都召集到自己的身边,让他们有用武之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自己的领导事业添砖加瓦,从而达到了天下太平、国家中兴的目的。

明察秋毫,瘅恶斥谗

【原典】瘅恶斥谗,所以止乱。

注曰:谗言恶行,乱之根也。

王氏曰:“奸邪当道,逞凶恶而强为;谗佞居官,仗势力以专权,逞凶恶而强为;不用忠良,其邦昏乱。仗势力专权,轻灭贤士,家国危亡;若能俦绝邪恶之徒,远去奸谗小辈,自然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释评】谗言自古是祸乱的根由。谗言,或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或是捕风捉影,渲染夸张,或是利用矛盾,挑拨离间……进谗使诈的人不论采取什么诡计,目的只有一个:打倒政敌,害人害己。作为领导,在手下信任的人被谗言所伤时,要懂得透过谗言,看到真相。

晏子是齐国人,他不仅德行出众,而且智慧过人,但从不追名逐利,也不攀求贵族强权。当时齐景公当政,晏子受到重用,被派往东阿这个地方进行治理工作。

没想到,在治理东阿的三年中,晏子的名声败坏到国人皆知的地步。消息传到了齐景公的耳朵里,他非常不高兴,派人将晏子从东阿招了回来。然后责问晏子说:“我以为,凭先生这样的才能去治理东阿,应该是绰绰有余的。所以,才相信你,派你去了那里,也觉得你一定能将那个地方治理好。没想到的是,你去了那里三年,不但治理工作没有什么进展,还让百姓这样评价你。我要重重责罚你。”

晏子看到齐景公生气,也没有再说什么。齐景公罢免了晏子的官,不让他再去治理东阿。晏子看到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于是对齐景公说:“大王,我知道自己错了,我想请求大王将我再派到东阿去,三年以后,如果我不能治理好的话,自愿受重罚。”

齐景公答应了晏子的请求,也让人不断地观察晏子的行为做法。

不久以后,晏子的名声就有了改善。齐景公很高兴,派去监督晏子的人回来报告齐景公说,晏子和达官贵族相处和睦,东阿一切稳定。三年以后,晏子再拜见齐景公的时候,东阿再也没有批评晏子的人,都说他将东阿治理得非常好。

齐景公很高兴地对晏子说:“先生将东阿治理得那样好,我真应该感谢先生啊。我要重重地奖赏先生,请你告诉我,你想要什么呢?”

晏子摇头,婉言谢绝了齐景公的好意。他对齐景公说:“大王,我没有办法接受奖赏。虽然东阿非常太平,我的名声也很好,但是,我却十分担心。”

齐景公好奇地问晏子:“先生这样说是为什么呢?”

晏子说:“这个情况我说了,您也许不会相信,不过只要您找一个可靠的人,仔细调查一下,就可以发现中间的问题。”

齐景公听完晏子的话,沉思良久,选了一个身边信任的人,暗中开始调查这件事情。谁知不查则已,一查就查出了问题。

第一个三年,晏子来到东阿开辟交通,修筑道路,管理地方行政,防遏盗贼,故使淫邪放逸之人厌恶;尚勤尚俭,奖励勤俭孝悌,处罚偷盗懒惰,于是使懒惰成性之人厌恶;判决讼案,不避贵族强权,故使强权贵族厌恶;左右之人及近侍者有所请求,合法就答应,违法就拒绝,故使左右近侍不悦;事奉贵人时谨守礼节,不越礼犯分,因此也使贵人不悦。

这些人都对晏子不满,于是散布谣言,毁坏晏子的名声。而齐景公左右一些近臣也有帮着这些人毁坏晏子名声的嫌疑。所以,晏子最终弄得“恶名昭彰”。

第二个三年,晏子改变策略,不修道路,延缓建设;不奖励勤俭孝悌,也不处罚偷盗奸邪;判决讼案,尊重权贵意见。因此,淫邪、懒惰、贵强等人喜悦了;自己身边左右近侍有所请求,一律答应,前来贿赂也不拒绝。加重赋税却少纳仓库,媚事君王左右,阿谀权贵。如此,左右与贵人们也欢喜了。因此,晏子的善名美誉便传于内外。

知道真相的齐景公大惊,原来第一个三年,晏子是真正去治理东阿,但是却没有得到好名声,还差点受到自己的惩罚。然而,第二个三年,他纯粹是去祸害百姓,违背自己的本意,却相反得到了好名声。这样一正一反,一反一正却得到了正好相反的结果。

齐景公查明真相,郑重地对晏子说:“先生要再去治理东阿这个地方,以后再有关于先生不好的传闻,寡人一定会调查清楚,不会妄下判断。希望先生可以将东阿治理好。”

等晏子将东阿治理成功后,齐景公就将他调到身边,辅佐自己。不久以后,齐国的国力就强盛起来。

对一个领导人来说,懂得是非,辨别谗言,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些祸害本可以避免,却因为谗言变得雪上加霜。许多国家灭亡就是因为谗言。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祸国,这并不是夸张的说法。而那些历史上的明君,多是能够将谗言和直谏分清楚的人。做到如此,才能使国家兴盛,百姓安居乐业。

深谋远虑,三思而后行

【原典】先揆后度,所以应卒。

注曰:执一尺之度,而天下之长短尽在是矣。仓卒事物之来,而应之无穷者,揆度有数也。

王氏曰:“料事于未行之先,应机于仓卒之际,先能料量眼前时务,后有定度所行事体。凡百事务,要先算计,料量已定,然后却行,临时必无差错。”

【释评】人心谲诈,世事幽暗。要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就必须要懂得揆情度理。一方面要通达人情世故,一方面要明白事理常规。这样才能减少盲目性,掌握主动性,从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古人云:“三思而后行。”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要注重思考,要在思考的基础上去制订计划,这样你才能正确地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获得最后的胜利。

三国时期,曹操把天子从洛阳接到了自己的根据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优势。此后,曹操借着天子的大旗,四处征讨那些反对他的力量,将中国北方都归到了他的统治之下。

同类推荐
  • 耐得住寂寞的人生更精彩

    耐得住寂寞的人生更精彩

    本书共分六部分,依次为寂寞是守候的宝藏、远离挡不住的诱惑、在平和中悠然生活、坚守是力量的凝聚、在夜晚中看到黎明、成功需要慢慢等待。
  • 明辨是非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明辨是非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每一个好故事,都会带你种下完美人生的种子;每一个好故事,都是我们领悟人生的一盏明灯;每一个好故事,都是我们人生的一块基石。它给我们智慧的启迪,让我们抓住希望,对今天更加珍惜,对明天充满自信!
  • 赢在敬业

    赢在敬业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敬业,就是赢在职场。敬业是员工在职场获得成长、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不敬业的员工迟早会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被淘汰……赶快阅读本书吧,你也能成为敬业的金牌员工。
  • 静心2:心素如简,人淡如菊

    静心2:心素如简,人淡如菊

    《静心(2心素如简人淡如菊)》能与你的心灵相惜,读它,能够让你感受到那种超然物外的舒适与坦荡,犹如身临一片宁静空远的大地,能够肆意洒脱的奔跑……《静心(2心素如简人淡如菊)》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以“心”出发,告诉读者平和的待人接物,深谙处世之道,不忧不虑,不怨不怒,不悲不喜;下篇从“人”出发,旨在告诉读者要平淡对待得失,冷眼看尽繁华,畅达远离张狂,挫折不陷消沉。这本书能与你的心灵相惜,能够让你感受到那种超然舒畅。本书由安若素著。
  • 校园赠言

    校园赠言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照耀着成功的彼岸。
热门推荐
  • 爱是风中的诺言

    爱是风中的诺言

    女:面对他不知是爱是恨?【小白兔】男:再见她心依旧隐隐作痛...【大灰狼】那一年,她因为任务结识了他,他俩成为了欢喜冤家。再次相遇小白兔被他家主人boss抱走,大灰狼虎视眈眈。失忆后一无所知的小白兔就这样看着大灰狼和自家boss的争夺战。最后大灰狼成功娶走小白兔..【片段一】;大灰狼诱兔温雅晗;沈浩铭,你为什么不带我去吃饭,逛街,看电影...你都不陪陪你老婆,哼!沈铭浩;老婆,我是想让你好好在家养胎,不然你到外面让儿子伤到你我会心疼的。来我们喝鸡汤,等儿子出生了,我给你造一个饭店,买一个电影院,我陪你玩一整天。
  • 傻王的呆萌腹黑妃

    傻王的呆萌腹黑妃

    看似无害的人才是最危险的人,原本出任务可以安全回归的人却在半途中被贪玩的阎王抓错魂,再次醒来时变成一个爹不疼无娘爱的将军府中的庶女。被大娘算计的她却要在一个月后嫁给全国皆知的傻子七王爷,可是却不曾想那个傻王竟在皇帝老子下完旨的当天晚上就去看了他那呆呆小新娘去了。无语的看着眼前那装傻充愣的王爷一巴掌打了上去,委屈的望着打自己巴掌的女子。因为呆呆的她整天用她那明亮的眸子去看别人不说一句话,所以被家中身为嫡女的姐姐嘲笑:“呵呵,刚好一个呆子配一个傻子,简直是绝配啊!”
  • 权少的私有宝贝

    权少的私有宝贝

    “你再跟他暧味不清,小心我今晚收拾你!”高大的男子,狠狠地用力捏住她的下巴,如此恶声恶气地对她警告着。她不喜欢他,他凶狠、冷漠,还特爱欺负她,总是凶巴巴的,动不动就生气。她有自己暗恋的男孩子,阳光、开朗、天使一般暖暖的,可,却被逼着要和现在这个恶魔呆在一起。为了一单生意,父亲把她当作礼物一样,亲手送给了车上的这个恶魔,契约结束的当天,她以为自己自由了,兴巴巴地收拾着行李准备走人,不料,门口那里,却是突兀地传来他略冷漠的声音。“我什么时候说过:游戏结束了?”
  • 盛夏樱花恋

    盛夏樱花恋

    樱花树下的秋千,盛夏的暗恋,我们说过要永远在对方身边,樱花树下的约定,却随风淡淡飘去……
  • 霸气冲天系列9

    霸气冲天系列9

    杀人有罪吗?当你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当你带着不凡的使命去杀人的时候,当你不杀人便被别人杀的时候--你不杀人,便即意味着死亡,意味着有罪……
  • 侠士无双

    侠士无双

    自古以来侠者闻名,剑客刀者,无不放浪形骸,行侠者剑起刀落,血溅三尺,人心大快。追忆时间的脚步,春秋战国,群熊逐鹿,豪侠并起,有大能者传道于此,最后,这一段近乎神话时代的年月结束,留给我们的只有一段字。三尺青锋剑啸,冷月狂刀独饮。看尽万般江湖,享得无上大道。总的来说追求一直热血,从头到尾都高潮,文字尽量精练到位,情节尽量爽到翻天。呵呵,各位期待吧!)
  • 欠你的,宠回来

    欠你的,宠回来

    她掏心掏肺的爱上他,然后挖心挖肺的疼。再次重生后,她学了乖,任凭他万千宠爱,只抱定铁石心肠:这一世,绝不再为你心动!说什么还君独宠,对不起,皇上,已经晚了!
  •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前世之约:君在吾心

    前世之约:君在吾心

    她一个平凡女子,在姐姐的石碑前,离奇卷入时空漩涡,遇到一个男子。男子死去的青梅竹马,居然和自己死去的姐姐一模一样……历经风雨后,方领悟回首阑珊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 铃兰花开

    铃兰花开

    她,外表柔美、内心孤傲,可悲的是被一心想要飞黄腾达的男友甩了,一怒之下辞了工作,誓要与前男友划清界限。可命运之神爱开玩笑,在她最落魄的时候遇见了前男友,更悲催的是还对前男友的小舅子有些心动。在她接下来的人生道路上,五月的春风是否会如期吹来?这些逆境中的荆棘是否可以迎刃而解?是否能让铃兰这朵花儿尽情绽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