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4500000024

第24章 田野实证 (3)

不过,从一些化学知识上看和网上讲解的草木灰知识,认为草木灰中所含的盐均为不可食用的工业用盐"钾盐",这肯定是不会错的。这让人联想到,是否不同的草木灰烧制出来后,有不同的"盐"成分,网上所说的含钾盐的草木灰主要是干稻草灰,可用于建筑材料。我们在了解中有听说用糯稻草灰的,未听到用粘米稻草灰的,估计他们亦知粘米稻草不能食用,或是他们有其他的处理方法。水浸泡是否可将钾元素去掉而独留盐,也不得而知,这有待进一步请教当地苗族和科研部门。

四、食物智慧

在苗族村寨吃饭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不仅有丰盛的菜肴,亦可以畅谈很多问题,在控拜村吃饭的一次谈话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中,关于苗族如何在战争中能坚持那么久,食物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听了让人大开眼界。记得控拜村牯藏头龙鼎江毫无夸张地说:"如果苗族不是缺少战争中必要的金属铁和铜器,衣食住行必要的东西都难不倒苗族。"苗族当时被清军围困,他们自己可以在围困地带种棉花,养柞蚕,纺织,种地,养鱼,打猎,开发山野食品等等。从资料上看,清军久困苗民,反而是清军出现了很多困难,其中军饷一项就是大问题,如咸丰三年,任贵州黎平知府的胡林翼在《附韩周州判匪说》一文中深叹剿苗"兵事费用浩繁......军需益不赀"。剿苗的开支已经成了清廷的严重负担。又如光绪元年丁宝桢向朝廷上的一项奏折说:"我朝绿营兵额五十余万,较之宋明业已减半,然养兵费岁二千万,耗尽天下岁入之半。"这已经是剿苗战争几乎停止的光绪元年,当然这之中不知剿苗所费多少。至光绪九年,又有兵部奏折,抱怨苗疆兵饷匮乏,曰:"黔省瘠区,向赖各省协饷以养兵。乃兵足而饷不足,每以匮乏难支。

......又以苗疆重地,苗患初平,不敢轻言裁兵。"从这些奏折看,可以想见清廷的军费包袱是很重的。而苗族反倒在战争中找到了生存的各种有效办法,能与清廷打持久战。民国学者王建明在他的《西南苗民的社会形态》一文中这样说:"清室入主后居心绝苗,遂即交兵,此虽去今二百余年,然清廷已灭,苗人犹存......当时清廷对苗,咸用武力为手段,欲以消灭为目的。"食物对当时的苗族而言是最大的问题,因此举凡山里可食之物,苗族几乎都尝试过。而且还做出了一些与主流社会很不一样的食品。比如:蔬菜类有酸汤菜、水盐菜、酸菜、韽菜、多种食用菌、砸辣椒、侧耳根、灰灰菜、水箐菜等;肉类有韽鱼、韽肉等;水果类有刺梨、猕猴桃(马屎坨)、蜂糖罐、山籽莓(音蒙)等;粮食类有魔芋、青杠子、蕨巴粉、红子等;食用油主要有茶油和菜油。苗族对食用菌的开发较早,这同苗族生活在深山中有关。《续黔书》卷五记载:"羊肚菌......黔之深箐邃洞,人迹罕至,往往为苗瑶所踞,采食山毛。古树内多生羊肚大菌,洁白如雪......食之。"大概苗族对菌类有深刻认识,清朝以来就已经可以大量开发培育。

赵一鹤所撰《黎平府志》记载:"香菌,香菇也。......土人于深山中伐楮树卧地,俟木将腐,用香菇浸水洒之,越十数日,菌即出。其味芳美,比他省产尤妙。"民国陈国钧亦记载了苗族开发菌类的情况,说:"近几年,他们(苗族)发现了一种野香菌可用人工种植,每年就有大量的出产,除供自己家里吃外,也出卖给山寨来收集东西的汉商,因为他们山里出的香菌比任何地方要好,以故便一跃而为生苗的特产品。"对于植物油的开发,即茶油开发,陈国钧亦有谈及。他说:"生苗的山上茶油树很多,这是他们唯一的'油'的供给,家家都有栽种,都会榨油。"陈国钧认为茶油是唯一的"油",这只是他的仅见,其他地区还有榨菜油的。其实树植物油在现代社会是非常珍贵的食用油,但是当时的陈国钧及更多的民国学者,都认识不到这一点,一方面说苗族当时会榨茶油了,一方面表明苗族落后。按陈国钧的原话说:"(苗族)许多动物的油吃不到,而平时又少吃肉,吃的只此一种茶油而已。"这是代为感叹和可怜苗族的意思,没有动物油吃,穷困得只能吃树木茶油。我们可以不管陈国钧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说这些话的,高兴的是他提供了苗族在食用油方面的情况。

吃是一种智慧,而且是人类进步的真正智慧,能识别和开发多种食物,在现代是很文明的一种表现。但是在过去,苗族的许多食物吃法是不被认同的。过去的多数官方人士和学者都不能正确认识苗族的食物品类和食物方法。民国学者陈国钧就是较典型的一个,在他的《生苗的人祖神话》一文中总结过苗族的食物,说:"食物以糯米为主,佐以生肉,生血,甚至马蜂,蚱蜢,蜈蚣,蚯蚓,毛虫,沙虫,水抓虫,山鼠,四脚蛇。"陈国钧说的大部分是事实,不过他这样写,不能说居心不良,亦有些故意骇人,如吃"毛虫"就有点夸张了。如果他说苗族人聪明,食物繁多,用特殊制作方法食用以上食物,这样就有了美感或好奇感。

陈国钧对吃生也是鄙夷的,他曾说:"生苗不常吃肉......吃时吃生血,吃半生半熟的肉,在此应述生苗最显著不同一种食俗,这就是喜欢吃生。按人类的进化史观,最初人都是吃生的,即所谓'茹毛饮血'。"这是他的认识,把吃生与落后、野蛮联系在一起。现代社会认为,质量好的肉食品、鱼食品、蔬菜食品多数都是吃生的或半生半熟的。日本的刺生、欧美等国的西餐就是如此。再说到马蜂、蛇等等,都是现代社会中的高级菜肴,泰国蛇餐和广东毒蝎菜、水抓虫菜等,不是一定规格的客人,还吃不到呢。过去的学者有认识误区,如陈国钧们不懂,是据他们当时的一种愚见而妄断苗族的食品习惯。我读过多篇陈国钧的文章,还是比较了解他,他也没有歧视苗族的意思,只是他的观点受时代局限,如是说而已。

看过民国学者写的东西有这么一个印象,即对苗族问题感兴趣的民国学者大多数是了解苗族的一般生活习俗的,但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可以说只是一种有限之关注与同情并存。再或者说是受主流社会文化习俗中狭隘意识一面的影响,看问题有局限。而清廷的官员则不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大多数清廷官员,他们将苗族放置在敌对的状态上,故而研究得较深入,但他们的研究和观察是深入与鄙夷并存,因此得不到较客观和正确的看法;另一种是极少数的知名清廷官员,他们虽然对苗族也有敌意,但由于他本身的才情,加上严谨与讲求实际,尚能依据苗族区域当地的情况,深入研究,得到一些较切合实际的看法,尤其食物一项,他们能不带狭隘文化观点,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切入实际。如胡林翼在贵州黎平作知府时就有一些切合实际的深入思考。

清光绪年间赵一鹤在撰写《黎平府志》时引用了胡林翼的思想,说:"附知府胡林翼谕,黎郡布种春花......本年雨水稍缺,秋收歉薄,来年青黄不接之际,米价必昂,尤当未雨绸缪,惟此地春花种子甚少,事在创始。......或种大麦小麦,或种胡豆豌豆,各随地之所宜,不拘一定。"这是一段关于胡林翼在黎平知府位上为防止灾害、歉收、缺粮,希望农田春花播种事宜因地制宜的思考,同时提出了粮食食物问题上的"创始",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创新与发现"。他的这一思考引起了当时黎平府上下官员的重视,对苗族食物和黎平当时可食用之家种与野生食物进行了一次较实际与系统的总结。其目的是清楚的,在他的任上,不愿意看到因缺粮食与食物带来的窘境。所以,他提出要"未雨绸缪"与"随地之所宜,不拘一定"的合理想法。由于内容较多,本文选择主要的将其介绍一下。

如红子,这是贵州多数地区都有生长的野生灌木果子。《黎平府志》这样总结:"红子一名救军粮,小木本,实硃红色,累累如珊瑚,味甘可食,昔有军粮不足,以此充食故名。......贫家摘之磨以蒸饼,遇歉岁,民赖以饱者多矣。"这个记载很有意思,与军队联系起来,并称红子可做粮食救军,这是在提醒清军如遇粮食困难可以借红子渡难关。此外,遇歉岁,黎平府亦可以避饥荒。这是很了不起的总结。又如,《黎平府志》载:"蓣子可饭。茎叶皆如广荷,有青紫之别......子皮黄,肉白,去皮煮食极面,并可当饭,其叶亦可作蔬。"蓣子既可以当饭,叶又可以作蔬菜,这是多好的发现呀!再如《黎平府志》还记载:"甜蕨、苦蕨、蕨藄,皆蕨类。蕨有两种,一曰甜蕨,采食柔滑;......蕨藄,农人......掘其根洗净入木槽,搗烂之去其皮筋粗质,以其余置入缸中,和水反复取汁,以梭布滤去渣,别盛之,经宿凝淀如膏,则曰蕨粉,味美。剪食可当饭,可点菜,可作粉团备用,凡遇歉岁,土人争采之,以救饥。......一曰苦蕨,形似甜蕨相同,味微苦,亦可食。"这又是一种可以作为粮食救饥的食物。再如《黎平府志》又载:"竹花菜和豆浆,侧耳根澱蕨粉。

荒年杂咏,即草,生水旁及阴湿处,人家磨豆浆以菜和煮多用此。侧耳根即蕺菜,越王遇荒采蕺菜是此,呼蕺为侧者声之讹,并夏枯草澱蕨粉,可供朝夕,苗民皆食之,凶年尤众。"这段记载更有意思,贵州以外的省份多不知道侧耳根为何物,因为这是贵州当地苗话,只是音译的名称。李时珍《本草纲目》曰"鱼腥草",《黎平府志》揭示该草为蕺菜,古越王食过,名与事均甚雅。过去我们小时候就喜欢拌凉菜吃,到现在亦喜欢食用。外地人问起,亦不知如何介绍,侧耳根三字别人听不懂,又认为它太土,说不出口。胡林翼做黎平知府时,该府普查野生植物时将它在咸丰年间录入,并写入书中,早就登了大雅之堂,足见胡林翼才智过人。再如《黎平府志》又载:"花荞、甜荞、苦荞、药荞荍类。荍曰花荞,亦名甜荞,曰苦荞,曰药荞。岁两种。

春荍二月种,四月收。秋荍七月种,九月收。以作饼饵,或博粉和米做饭。"这又是一种可以充作粮食的作物,足见当地可食粮类较丰富。在食物问题上,胡林翼是优秀的解决问题的科学实用主义者,甚少食物文化歧视。这是非常值得多数人学习的,尤其是在清代严重歧视苗族文化的背景下,他能如此,可谓了不起。以上主要是粮食类的植物,还有一些当时黎平有苗族特色的食品,他也让官员录入《黎平府志》。如《黎平府志》载:"糍巴,粉糍也。蒸糯米揉捣为饼曰糍巴,即《礼记》粉糍。......黔省皆有,苗尤多食。"很多书对苗族吃糯米糯食不以为然,甚至贬夷,而这里将苗族喜欢吃的糯米糍巴考证为出自《礼记》,这更说明苗族文化的古老与古雅。又再如《黎平府志》载:"韽菜汁治痢。

黔人......每岁三月洗白菜铺巨桶中,加以小米层,菜层,米满则以巨石压之,至五月始开。......沸汤食之颇为美也。其汁治泻。泄痢疾甚效,土人呼韽菜,苗家尤多。"韽菜实乃苗族之一大发明,尚有韽肉、韽鱼。这在苗族地区缺盐的地方,又要保住所收获之食物,有什么方法呢?唯有将菜、鱼、肉韽起来。其韽法甚科学,我们课题组在加勉乡吃韽鱼的时候了解到,无论是蔬菜还是鱼、肉,将其洗净,在没有盐的情况下,用草木灰盐水浸泡食物,然后放上姜、辣椒、花椒等作料,将食物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坛子里,半月以后就可以开坛食用,韽鱼甚至可以放上一年甚至数年。我们在加勉乡主要吃的是韽鱼,据苗族主人家介绍,是一年以上的韽鱼,可以生吃,味甚美。很多写苗族食俗的传统书籍均不正面介绍苗家韽菜。在我所见之中,受胡林翼影响的《黎平府志》能这样赞扬苗家实属不易。

结语

苗族人创造的物质文明,长期以来均不被历史上的主流社会认同。其实人类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均能创造出优秀的文化。苗族人依靠山林,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创造的物质文明是他们优秀文化的具体体现。今天我们在调查中理解和学习,希望它们能传播开去,让更多的人分享他们的劳动成果。其实,今天的苗族村寨旅游,已经或多或少地在完成这一使命。人们愿意到苗族村寨旅游,自然与欣赏和喜欢苗族物质文明分不开。倒是学界在这方面显得滞后,有一种主流不说,学界就不敢说的意思,没有看到苗族人的创造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果。本文以为,经过改革开放,多元文化的概念在现在的中国已扎下基础,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夷夏之辨的儒家怪论,中华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必然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

第二节 景观遗产与旅游应用 (1)

景观遗产与旅游应用

--国酒茅台的区域案例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黄萍

同类推荐
  • 普洱溯源

    普洱溯源

    近年来,普洱茶经历了一个非常时期,其实,对于普洱茶来说,业界业外人士也是莫衷一是各有见地,有褒扬者,有贬抑者,这很正常。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思想框在框子里去统一,但不管怎么说,商业炒作也好,市场规律也罢,毕竟在短短的一两年之内,在全国乃至全球掀起了一股普洱茶风。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普洱茶,使普洱茶达到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为还普洱茶之真正面目。
  • 祠庙陵墓对联(下)

    祠庙陵墓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人的一生,充满了种种变数,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我们可能很努力,但收获寥寥;我们可能很执著,但前途茫茫;我们可能很用情,但总被情伤;我们可能很真诚,但总被雨打风吹去。世界很精彩,世界很无奈。有人因此颓唐,有人因此慌张。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心态问题。改变内心的纠结,关键在于改变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因此,本书汇集了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季羡林、南怀瑾、林语堂等数十位国学大师的慧心妙语,用他们的人生经验为我们当下的人提鉴对生命的认识、对自我的肯定、对欲望的清洗、对幸福的珍惜。将人生感悟、生活经历、智慧心得与读者共同分享,在喧嚣的社会中,为自己找寻一个人生的方向。
  • 中国神秘文化

    中国神秘文化

    本书是在大量参考前人著述和当代许多学者著作基础上完成的,它仅是对“中国神秘文化”进行介绍和探讨的一个初步的尝试。读者在翻阅本书的过程中,若能细心体察,精心鉴别,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就可采撷中国几千年沉积下来的生存智慧,陶冶博大的文化胸襟,充实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获取事业的巨大成功。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热门推荐
  • 九天奥秘

    九天奥秘

    九天之上,神灵俯视苍穹大地,世间万物不过是一场时间的游戏,生老病死,一切不过是过往云烟,只有超脱世界的规则,才能站在九天之巅。
  • 影之灵龛

    影之灵龛

    每个人都有一个影之灵龛!伴随这你的成长,记录着你的哀乐!一段段经历的过往,一次次刻骨的碎片!当这些碎片凝结成一个整体的时候,这就是你的人生。灵龛晶核集结成灵龛晶体的时候,你就会完成一次转世。只因到了转世的时候,才以菜鸟的姿态写下这些文字,不为缅怀,只为祭奠!《影之灵龛》QQ群:3278458327
  • 第一农女夫人

    第一农女夫人

    山林初遇,他对她说“我冷,能抱着你吗?”,她说“抱了,你就是我的人了!”;二年后京城偶遇,她对他说“白流年,我要抱抱!”,他说“柳如画,你不知廉耻!”;洞房花烛夜,他说“娘子快到我怀里来!”;她说“你到我怀里才是洞房正确姿势!”
  • 冷血新娘之妖孽盛宠

    冷血新娘之妖孽盛宠

    前世,她是人见人怕,鬼见鬼躲如嗜血魔鬼般的杀手。任花开花落,任潮起潮落,都唤不起她眉宇间的愁思。一次意外进入古墓,无端穿越。她是相府不被看重的废材庶女,猪见猪跑,人见人逃的丑女。被嫡女设计,含冤而死。当她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她不再是为自己活着,更是为那一缕冤魂活着。他,残废的五皇子。相传他娶了十个新娘,却都见不到明天的太阳。相传他懦弱无能,是其他皇子的嘲笑对象。当这样的他遇上那样的她,会擦出什么样炽热迷人的花火?月下,对酒当歌,他们是否能够携手天下,共渡花前月下的人生?
  • 重生之挽颜笑

    重生之挽颜笑

    穿越女不明惨死后宫?!这绝壁是奇耻大辱!!!一心想回现代却被迫重生!真的是为了让她复仇这么简单⊙▽⊙?重生来过,命运轨迹丝毫没有好转简直不能更痛……为什么她没有女主光环!没有金手指!!!恨过帝王,闹过狐狸;还是在后宫逗逗妃嫔、惹惹皇嗣最简单~~~都是为了阴谋在接近她?!还有人还能让她挽颜而笑吗?谁是棋子?谁才是棋手?揭开谜底,都不过是命运的棋子而已。欢迎点击收藏,安然在这里鞠躬啦!(*^__^*)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婚入穷途

    婚入穷途

    丈夫假借帮助同事的名义堂而皇之的把情人接进了家里。我本是名校毕业,婚后我为他放弃了事业、甘愿成为一名全职太太,却在亲眼目睹丈夫和别人车震后心被粉碎,这么多年的默默付出换来的只有一张净身出户条约。我无措,迷茫,甚至绝望,最终还是走上了离婚反击战这条路,踹渣男,灭渣女。陆北宸,他是江城第一钻石单身汉,身份矜贵,怎么会看上一个已婚妇女?他一次次逼近,我一次次推开。他说,已婚妇女是块宝,身材丰满经验好。他说,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头墙角挖不倒。
  • 召唤傀儡

    召唤傀儡

    全新的灵师修炼体系。圣元大陆,灵师主宰的世界。神灵师是否就是至高的存在?一座黑塔的突然降临,一部玄奇的功法,星空下数不清的傀儡。一个现代大学生的穿越,带你走进更为广阔的天地。新人新作,希望大家支持。不会在以后的章节出现拉票的状况,如果大家觉得这本书不是太难看,就投两票,谢谢!
  • 经商百诫

    经商百诫

    商人所置身的社会和周遭环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商人必须不断地充实和改进自己,才能适应这种变化。商人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正在日益强化,这不仅仅是因为商人的行列中新的冒险者的不断涌现,而且也得益于财富的大量积累。后者是当今社会庞大的企业规模和庞大的市场的必然产物,它为商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商人成为对社会有着独特贡献的人。面对金钱的诱惑,一些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下海“捞”一把,他们只看到了利益,没有意识到商场中的危险。
  • 王的专宠冷妃

    王的专宠冷妃

    穿越到即将灭亡的北宋,她成了亡国公主,为了联合小部落抵抗金国的侵占,她牺牲自己嫁给部落的王子联姻。她凭借所有的能力构筑能够抵御他的城墙,试图有尊严的活下去。她不择手段,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然而,背叛、出卖使她最终沦为他的奴隶……当她逃出皇宫,消失在他面前时……他才明白自己的感情……他强迫她做了自己的皇后,却遭到她的鄙视和冷漠。直到他深陷敌营,命在旦夕时,她才明白,爱原来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