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97100000021

第21章 美景开江(3)

时间凝固在这一刻,那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这天,年仅二十岁的邱树勋做了永兴小学的校长。时光流逝,我们自然无法想象那盛大的任命场面。我想,众目睽睽之下,邱树勋的心里一定是惶惑的,甚至有几分畏惧。面对沉甸甸的担子,面对一双双信任的眼睛,他稚嫩的双肩还有些颤抖;他跳动的心律还有些紊乱。然而,他心里涌动的激情是那样不可遏制,他怦怦跳动的心脏是那样铿锵,他要用知识改变乡村孩子的命运,他要用双手打造一流的校园,他要让教育的奇葩绽放在永兴河畔。

那天黄昏,邱树勋忙完工作穿过校园独自来到永兴河畔。他望着清清的河水,心里漾起阵阵涟漪。迁校、择师,校园生机一片,他欣慰,他自豪,然而,想起光秃秃的校园,他又有些压抑。他徘徊着,思量着,末了将目光投向河对岸的山上。晚风习习,狮子山上的树们草们绿着翠着,曳着飘着,那盎然的绿,就像一把多情的手抚慰着他折折叠叠的心,他的心一时变得通明起来。猛然间,他想起了万柳书斋,想起了那个大理寺评事赵鏊。

邱树勋记起,明朝万历年间,身为大理寺评事的赵鏊,因刚正不阿弹劾权贵,被朝廷罢官。几分仇怨,几分凄苦,几分落魄,栉风沐雨中,赵鏊回到了老家永兴河畔。乡亲们的善良与纯朴,乡亲们的宽容与厚道,感动得他老泪纵横。这个自幼喜欢柳树的读书人,心里涌动着一种情怀,他要报答父老乡亲。岁月骎骎,狮子山下,万柳丛中,万柳书斋若隐若现,若明若暗。赵鏊站在绿云扰扰的书斋前,迎接着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他鼓励孩子要像柳树那样,无论环境怎样恶劣都能生根发芽,无论身居何处都要像柳条一样低调做人,无论处境如何糟糕都要像树干一样坚韧顽强。短短数年间,万柳书斋竟然飞出了无数金凤凰……邱树勋想着想着,脑中灵光一闪,他步履匆匆地回到了学校。

老师们见邱校长一面央人四处求购柳树,一面和花工在校园的旮旮旯旯遍植柳树,有些困惑,有些不解。然而,眼见校园一天天变得葱茏,眼见校园一天天被飘浮的柳枝掩映,那种“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的娇媚;那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的柔美;那种“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的迷离,让他们觉得仿佛就是生活在花园、柳园。他们陶醉,他们敬佩,他们把所有的激情都挥洒在五尺讲台。那些年,永兴小学优异的教学质量,万柳演绎的秀美风光,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四方学子,城关的、普安的……一位位家长满含期盼,一个个孩子怀揣梦想,来了,来了……

那是“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先翠报春归”的仲春时节,县督学王月秋亲临永兴小学,将写有“万柳风光”的金匾神色肃穆地送到邱树勋手中。面对台下攒动的人头,面对台下兴奋的眼睛,面对台下雷动的掌声。邱树勋手捧金匾,一脸凝重,他明白,这金匾既是褒奖更是鞭策,这金匾既是荣誉更是压力,这金匾寄予了太多的期望与梦想。

邱树勋没有辜负这金匾。他孜孜以求,广开言路,广纳贤才。他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动手,用朴素的教育思想浇灌一棵棵幼苗。他更把柳的坚韧顽强注入孩子们的心房,让他们展翅翱翔。万柳风光中,共产党人宋更新来了;万柳风光中,抗日读书会悄然诞生了;万柳风光中,抗日歌曲铿锵嘹亮……

那是一幅怎样动人的画面啊!烈日炎炎的暑假,邱树勋带着数十名男女学员,打着温习功课的幌子,徜徉在永兴河畔。他们避开各种耳目,藏着掖着聚在柳荫下。宋更新侃侃而谈,时局的艰险,民族的危亡,匹夫的责任,直听得一张张年轻的面孔神色冷峻;直听得一颗颗搏动的心脏怦然跳动;直听得一股股鲜活的热血昂然涌动。他们的心明了,他们的眼亮了,他们渴望走出去,他们渴望手持长剑血洒疆场,他们渴望壮士断臂马革裹尸。

于是,一批批热血青年带着梦想,带着希望,带着柳树的坚韧顽强,冲破重重封锁,冒着刀光剑影,直赴延安,延安。

于是,一段段传奇的人生,一串串熟悉的名字,一张张鲜活的脸孔,镌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上。

朱汉雄,鬼子的“陀螺”炸毁了他左手的半截胳膊,却割舍不断他的革命豪情。他挥舞着独臂依旧驰骋疆场;他高昂着头颅依旧冲锋陷阵。是他组建了长江第一支神秘水上禁卫军;是他摆下了长江水上八卦阵;是他保卫毛泽东畅游长江安然无恙;是他成就了毛泽东“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的壮丽诗篇。

魏环图,巾帼何须让须眉,她与丈夫李强一道,探敌穴,入虎口,在魔窟中与敌人周旋,在狼窝里与敌酋争斗,用勇气与豪情谱写青春,用智慧与胆识成就梦想。中共第一座无线电台的横空出世,让他们美名远扬,《永不消失的电波》是他们艰辛岁月的再现。

王恩眷,统率骑兵旅,横穿检阅台,开国大典上的匹匹白马凝固成一段绚烂的历史。

王建鼎,裹挟着“百团大战”的尘埃,穿济南,赴淮海,跨过鸭绿江,英雄长眠于三八线。

还有粟侠辉、熊雄、魏光鉴……

每一个名字都串起一段沉甸甸的历史,每一个名字都抒写着一种别样的辉煌,每一个名字都绽放出一片夺目的绚烂。他们就像一颗颗星辰,闪烁在共和国历史的上空;他们就像一粒粒种子,将万柳风光的美名四处播撒。

其实,他们就是一盏盏明灯,一面面旗帜,引导着后来者一路向上,向上。于是,万柳风光中走来了熊猫专家胡锦矗,走来了亚洲撑杆跳高冠军唐俊美,走来了博士生导师王晓平……虽然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志趣各异,然而,他们如柳树一样坚韧顽强的品格,如柳树一样质朴低调的本色,是何其相似乃耳。

我再次拍打着那一段段黑黢黢的树干,厚重、质实、粗糙。它们沧桑却不萎顿,它们挺拔却不张扬。世易时移,也许,它们早已不是邱树勋先生所栽,然而,只要它们的精魂不倒,万柳风光的神韵就必将长存,万柳风光的美名就必将高高飘扬。

车家湾里赏李花

这是一个难得的晴好周末,我们邀约了几个朋友,迎着春风,踩着春光,嗅着花香,一路往车家湾走。刚刚迈过万柳风光的永兴小学,狭长的乡村公路上已是摩肩接踵,牵着小孩的老人,挎着相机的中年夫妇,勾肩搭背的年轻情侣……他们挤着拥着,追着闹着,如觅食的蚁群,黑压压地直往车家湾涌,往日落寞的公路很快成了闹市。

远远地,我们看见了李花,在炊烟袅袅的房舍背后,在绿树绕绕的枝枝杈杈间,若隐若现中,若明若暗间,白茫茫,一片连着一片。

我们拥到翰林广场,偌大的广场已挤满了形形色色的游客。许是第一次来车家湾,一些游客举着相机,满脸兴奋地跑来跑去,见了广场四周零星的李花,便不停地咔嚓咔嚓;也有三五个吵着闹着,挤在塑像前与车翰林合影;一些带着高档相机的,早把镜头对着那一坡一塆的李花狂轰滥照。

我们静静地立在广场,打量着穿梭的人群,然后把目光投向广场对面那白晃晃耀眼的山坡。那一坡连一坡、一塆连一塆的李花,在艳阳高照下,晶莹如雪,银白似锦。它们从坡下漫到坡上,又从坡上铺展开来,层层叠叠,恣肆汪洋。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天上的白云拉向了山涧沟壑;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厚厚的棉絮铺满了沟沟峁峁;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皑皑的白雪撒遍了旮旮旯旯。那满山遍野旺盛的洁白,那蓬蓬勃勃燃烧的洁白,让你不由自主地想起杨万里的咏李名句“轿中举首聊东望,不见花枝见雪城”;想起李白的“火烧叶林红霞落,李花怒放一树白”;想起韩愈的“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

雪亮亮的李花到底惹人艳羡,广场上的红男绿女忙活了一阵子,便一路吼着叫着,呼着应着,沿弯弯的小路,沿陡峭的石梯,往山坡上的花海里钻,山坡上一时变得喧嚣起来。这个斜坡,那个山塆,这个山峁,那道山梁,只要有李花的地方,似乎都有人影晃动;只要有李花的地方,似乎都听得见咔嚓咔嚓声;只要有李花的地方,似乎都有歌声笑声。偌大的山林,成了花的世界,人的海洋。

茫茫无际的花海,热热闹闹的山林,磁石一样牵扯着我们。我们在广场上胡乱摄了几张照片,便随了人流,兴致勃勃地沿狭窄陡峭的石梯往山坡上爬。

到处是白花花一片,到处是雪亮亮一团,石梯几乎被掩映在李花丛中。我们走在石梯上,宛似踩在云彩上,只感觉石梯两边的李花,带着朝露,带着清香,雪一样向我们涌来,涌来。让人迷离,让人沉醉,令人神往。在狭长的半山腰,我们停下脚步,驻足打量着那数十棵碗口粗的李树。它们一棵连一棵,把黑黢黢的树干深深插进瘠薄的黄土,尔后肆意张扬地把枝枝桠桠蓬松着伸向苍穹,天女散花般铺展开来。纠结缠绕的枝桠,织成一张硕大无朋的洁白的网,一直铺向远方。时值仲春,阳光烈烈,枝枝桠桠上那些饱受了凄风冷雨摧残的李花,好似把积蓄了一生的力量一齐绽放。它们开得热烈,开得绚烂,开得无拘无束,开得大气磅礴。每一朵李花都白得透亮,每一朵李花都亮得晶莹。它们紧紧地包裹着枝桠,堆着叠着,拥着挤着,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一嘟噜一嘟噜缀满枝头,一嘟噜一嘟噜挨挨挤挤,一嘟噜一嘟噜缠缠绵绵,竟然不给叶片半丝缝隙。一根枝桠就是一束蓬蓬勃勃的白花,一根枝桠就是一串晶晶亮亮的雪花……

望着这晶莹剔透的李花,望着这白茫茫的花海,我们只觉得心醉神迷。恍恍惚惚中,那片片李花已变成了一颗颗青里透黄的李子,变成了一叠叠白花花的钞票,变成了果农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们正在沉思,从坡上下来几个俏丽女人。她们嘻嘻哈哈着旁若无人地钻进花丛,靠近一棵燃烧的李树,扭着腰身,摆着头颅,嘴里大呼小叫着,做出各种娇媚的姿势,任一边的男士直咔嚓。此时,有风吹过,树枝发出飒飒的声响,似花儿在抿嘴直笑。真是,人在闹,花在笑;花在笑,人在闹。人闹花笑,花笑人闹,人与花争俏,花为人添彩。

我们离开半山腰,继续在花丛中穿梭,一路走,一路拍,一路说,一路笑,任枝条牵牵扯扯,任花儿招招摇摇,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了翰林广场。此刻,广场上一片纯白,来自县城老年太极协会的数十名老人,正在广场上整齐划一地操练。他们的白衣白裤与坡上白茫茫的李花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恍兮惚兮中,你会觉得老人们就是在李花上练太极,健身体,那份飘逸,那份洒脱,谁不艳羡?

开江第一梨

因为李花节,我又一次来到车家湾。我撇开了正在灼灼绽放招招摇摇的李花,撇开了手持相机闹闹嚷嚷的人群,独自来到这片幽静冷清的梨树林。

莽莽苍苍的梨树林遮天蔽日,它们一棵连一棵,从坡上蔓延到坡下,上百棵形成墨绿的一大片。那些粗大的壮如水桶,几个人才能合围,细小的也有脸盆粗。许是年深日久,许多树干黑咕隆咚,一些树干或因乱刀砍伐,露出森森的茬口;一些树干或因雨水侵蚀,长满了灰白斑点。树干上的枝桠因无人打理,歪着斜着,横着竖着,乱蓬蓬地伸向苍穹。一些枝桠因为干枯,凄苦无助地夹在枝叶间,了无生趣。虽是梨花盛开的时节,然而,枯死的枝桠,折断的树干,蓬乱的枝叶,那花便显得零零落落,那花便失去了蓬蓬勃勃。全没有“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的盛景;全没有“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的气势。至于树下,更是杂草丛生,刺藤横行。倒伏的野草这儿一簇,那儿一团,枯黄中透着破败,破败中彰显着落寞。那些枯死的刺藤虽收敛了枝桠,却依旧凶巴巴地包裹住一棵棵树干……

这就是那片曾被车家湾人视为珍宝,让他们引以为自豪的梨园?这就是那片出产优质梨,让外人艳羡的梨园?打量着这一棵棵落魄忧郁老气横秋的梨树,打量着这一棵棵虽枝繁叶茂却掩饰不住沧桑的梨树,一种别样的伤感油然而生。

曾几何时,车家湾梨因个大、味甜、皮薄,而享誉开江,被誉为开江第一梨。

车家湾梨个头大,那种表皮呈泥色,上面均匀布满灰白斑点的麻梨,最大者达两斤以上,即使普通者也有一斤左右。一到梨子成熟时节,那一个个灰中带黄闪着光泽的麻梨,就像一个个小冬瓜躲藏在枝桠间,煞是惹人爱。车家湾梨味甜,无论是个头小而圆,状如气球的落阳梨,还是色泽金黄的麻梨,轻轻一咬,饱满的汁水四下喷射,宛若孕妇的乳汁,那种香,那种甜,直浸五脏六腑,让人通体舒泰。至于表皮呈绿色的雪梨,个头稍逊麻梨,吃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带酸,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也许是因为浸润了太多营养,车家湾梨全都包着一张薄薄的皮,刀片一削,薄薄的一层透亮如一张纸。许多人干脆带皮一起吃下。梨皮不是具有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滋肾、补阴的功效吗?

如此美味的梨子,在物资匮乏水果稀缺的年代,自然成了绝世精品。“好梨子不上街”、“一斤梨子一斤肉”。在车家湾,这些话一点不假。一家就那么几棵十几棵,梨子还没下树,早就计划好了。家有病人的,家有孩子升学的,家有参军与招工的,哪一样离得了它?梨子俨然成了感情的联络员,关系的润滑剂,孩子成才的助推器。即使略有剩余,他们总是藏着掖着。家里小孩闹翻了,也只挑那些有虫眼有损伤的小个头开刀。家里日渐减少的油盐,家里日益空荡的米缸,正指望着呢。这可帮了外地人的大忙,他们得到梨子下架的消息闻风而动。于是,梨子收获的时节,常见一个个外地汉子,担着谷子、小麦,咯吱咯吱地走在通往车家湾的山路上……

如此贵重的梨子,车家湾人哪里敢怠慢,他们时时处处呵护着梨园,视梨树为珍宝。修枝、打叶、松土、除草,自不必说,单是施肥就很讲究。秋冬时节,树叶飘零,农闲的人们围绕树冠,掏出一个个硕大的深深浅浅的土坑,尔后将久藏的发酵的鸡粪、堆肥,或者直接将茅坑里的人畜粪等农家肥埋于浅坑。一些心细的甚至专门捡拾牛粪、狗粪,将它们埋于树下。无论如何,他们决不用化肥。他们清楚,只有农家肥才能保证梨子的优良品质,只有农家肥才能避免来年的歉收。

采摘梨子更是小心翼翼。为了不损伤梨子,折断枝桠。他们总是挑选那些个儿小巧身手敏捷的成年人。这些精干的摘梨者,灵巧地翻动着脚板,噔噔噔,几步蹿上大树,尔后猴子似的在树上腾挪跌宕,在孩子们的阵阵惊呼中,一个个梨子安全着陆。也有个大色艳出彩的梨子,它们高高地挂在参天大树的顶端,笑傲江湖。摘梨者自有办法,他们将几根粗壮的竹竿连接起来,然后在竿的顶端罩一篮球网状的布袋,再在布袋的接口处扎一锋利的刀片,末了举着竹竿,对准“笑傲者”轻轻一划拉,梨子犹如一个个温顺的婴孩,乖巧地钻进了布袋。

同类推荐
  • 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本书由中国在西人眼中之形象的历史变迁说起,继之以对中国文化在德语文坛所留之濡染印痕的探寻,再及德国文学在中国的部分译介情况,呈示了中德文化大交响中的若干微小篇章。
  • 情书·名人·美文

    情书·名人·美文

    在北京《京报》上,女师大学生为“驱逐校长杨荫榆”而向当时的北洋政府请愿的消息刊登了出来。但“驱杨运动”的初步结果,却是,许广平等6人被校方开除,在开除令里许广平被斥为“害群之马”,从此就得了一个害马的绰号。在学校的布告里面,校方公布了这几个人表现怎么不好,并把表现不好的内容寄给六个家长。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家长误解,认为自己的女儿怎么在学校里面不守规矩,不守纪律,不知出了什么事情。于是鲁迅就和几个老师联合起来写了一个声明。《情书·名人·美文》讲述了名人生平事迹和家庭婚恋。
  •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豆瓣超人气、嘴最贱、毒毒教大当家“毒舌奶奶CC”最辛辣观点。豆瓣上从未发表过的8万字内容首度面世。生活中的女汉子,写书时却是玻璃心,对于爱、背叛、受伤、柴米油盐霸气解读。言犀利却用轻轻的笔触修复你在社会丛林生活中遇到的伤。拒绝神秘主义,拒绝哄你开心,掏心窝地直言隐秘的生活真相,如果不能训练你内心更强大,至少给你安慰。天下万物来和去都有它时间,你若不伤,岁月无恙。如果世界上真有奇迹,那也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只是需要自己慢慢等待。读这本书能静下自己的心,充满正能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内容围绕黄河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合理。
  • 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相传,世界上有一眼神奇的生命泉,它清澈甘甜,能去病强身,让人永葆青春,它从地底涌出,在地表的某处不急不徐地流淌,人闪发现生命泉后,纷纷赶去分享,领受它的恩泽,后来,所在地的权贵在生命泉的周围树起的栅栏,并在门上安了锁,他们严格管那些前去求水的人并索取酬谢,这种做法违背了生命泉的本性,泉水逐渐失去了生命活力并慢慢地枯竭,生命泉开努在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涌流,但是那些占有者并浊有意识到这种变化,他们仍垄断着那个泉源,靠想象中的神奇之水牟利。终于有一些人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开始四处寻找新的泉源。人类的历史不断重复着上述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古镜奇谈

    古镜奇谈

    一样的碧水盈盈,一样的晓风残月,在古镜中掩藏了千年的故事,是否随着岁月流转,重新上演?神、鬼、怪、异,在光怪陆离中隐藏着的悲欢离合,一步步引着人走入历史的旧梦。生、死、爱、恨,前一世未了的情愿,在今生能否上演?世事无常:爱无常,恨无常,悲无常,喜无常,随生而来,莫非也要随死而去?月依旧,人依旧?
  • 清末大学霸

    清末大学霸

    学渣拿到考卷,被扣分了,大骂老师太狠,但是没人理。学霸拿到考卷,被扣分了,找了N久找不出错,又找来几个学霸一起为答案的正确性争得面红耳赤。学神拿到考卷,被扣分了,找到老师,老师马上改正参考答案。大学霸兼学神沈浩,穿越到了1895年的美国,发现这里排华比较严重,少的东西有点多…PS:本书已签约~书友们放心收藏啦~~
  • 救赎神录

    救赎神录

    这是一段发生在远古洪灾之后的历史,却被人为的刻意尘封,从而留下了无数的千古谜团和神话传说。世上曾经有没有过神仙?为何能够长生不老而且神通广大?宇宙空间究竟怎么回事?是否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存在?战争与阴谋,一个个出人意料的连环圈套诡计;堕落与救赎,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凄美爱情故事。曾经在地球上发生过的这场鲜为人知的往事,将慢慢向您揭开神秘面纱。
  • 道破天穹

    道破天穹

    一代国术宗师,一个少年天才。敢于挑战天下英雄的武道宗师,史上最年轻的化劲高手,却被一个小小的练气士轻松击败,此时才如梦初醒,原来武道之外还有仙道之说。武有武道,仙有仙道,来一场真正的铁血战斗,仙道与武道的碰撞,国术与仙法的碰撞。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新书上传,大家多多推荐!收藏!)
  • 轮回天方

    轮回天方

    传说在上古的大墓中挖出了一本奇书,它竟然能够让人起死回生,不堕轮回,一时间惹得江湖血雨腥风,山河变色。
  • 远古悠然生活

    远古悠然生活

    简清云带着空间,来到了远古时期,且看她如何营造幸福的悠然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美手

    美手

    一个残疾人眼里的一段青春往事,通过当下的不断追求,反衬出过往岁月的悲剧是多么荒诞而真切。女知青最正常的爱情,在特定的年代被特殊的历史背景放大,成为一桩罪孽。
  • 闻香:繁华都会日记

    闻香:繁华都会日记

    女朋友傍矮富丑后,心灰意冷的我选择干男技师这一行。在会所里,我见识到了各式各样的女客人,也和她们产生了或重或轻的情感纠葛。年轻貌美的女技师、外表冷艳的美女经理,邻家姐姐般的女刑警……
  • 太极图说述解

    太极图说述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掌柜多娇

    重生之掌柜多娇

    被鬼差大大一脚踹到了阳间的琴仙娘表示很不淡定,不是自己原来的世界就算了,话说为什么一上来就要被毁尸灭迹啊!等等!为什么肚子里还有个包子啊!金手指不好用被玩坏也就算了,话说为什么还会有时效啊!异界一点也不好玩!我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