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97100000028

第28章 传说开江(2)

那些日子,会首们就像一匹匹烈马,奔驰在拔庙的山山水水,奔驰在他乡的沟沟壑壑;他们又如一个个怨妇,在喋喋不休中,向他人倾诉着心中的梦想。他们的脚板,因为奔跑,结起了血痂;他们的嘴唇,因为唠叨,打起了燎泡,但他们依旧不停地奔跑,依旧不停地诉说。

在他们的殚精竭虑中,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拱桥开始变得有模有样。然而,造桥毕竟是一项纷繁浩大的工程,所需资金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尽管他们精打细算,尽管他们四处筹钱,尽管两岸百姓倾力相助,工程还是碰上了资金短缺的麻烦。眼看大桥竣工在即,他们只好回家变卖年猪,或找亲朋筹措,或举债以帮。

在殷殷期盼中,拱桥终于横空而立。那一刻,拱桥两岸的百姓,鞭炮齐鸣,欢声雷动;那一刻,修桥的会首,眉开眼笑,喜极而泣。

然而,鞭炮的轰鸣还没有结束,人们的欢呼还在雷动,会首的热泪还在擦拭,地面上忽然卷起阵阵狂风,它来势汹汹,它疯狂地撕扯着那些树木、野草、田野的庄稼。先前灿烂的晴空,因了这狂风,刹那间变得暗气沉沉,仿佛突然间罩了一口漆黑的大锅。跟着,烈烈闪电,划破长空,惊天巨雷就此炸响。顷刻间,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落下来。庆贺的人们惊叫着,奔跑着,四散开来,如一群受惊的麻雀。

那雨下得真大,似瓢泼,如桶倾。河里的江水迅猛上涨,浊浪滚滚中几乎与河岸持平。有心细的老人眼见形势不妙,往雨中一钻,晃动着身子直往拱桥上走。拱桥上的情形让他大吃一惊,远处,汹涌的洪峰正卷起一个个浊黄的巨浪。巨浪中,一个体形粗壮,身长数丈,头上长着触须的庞然大物,正随了洪峰,蜿蜒而来。那怪物时而高高立起身子,时而从高处重重落下,一双眼睛放射着绿莹莹的凶光,一张长嘴不断喷吐着浑浊的江水。老人恍然记起,这不正是人们常说的蛟龙吗?恍惚间,他只觉得那蛟龙已凶猛地向拱桥扑来,甚至连桥身的颤抖都已听见。他来不及细想,放开喉咙大声呼喊:“蛟龙来了,蛟龙来了!”

正在拱桥附近屋子里避雨的会首们,本就为刚竣工的拱桥担忧,而今听到喊声,心里一紧。他们顾不得大雨,立刻冲出屋子,向拱桥跑去。天啊,蛟龙已晃动着长长的身躯向拱桥气势汹汹地涌来,拱桥已经开始微微晃动。想起两岸的百姓,想起建桥的艰辛,他们忧心如焚。情急之中,一个会首转身向屋子跑去,其余的立刻登上拱桥。

当红红的大蜡烛被点燃,暴雨突然停歇了。八个会首面对红亮的烛光,深深一拜,跪下了,他们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祈祷一结束,他们迅疾站起身,手挽手,肩并肩,将身子直挺挺地杵在桥面上,犹如八根树桩。

蛟龙也许从会首们凛然的气势中,明白了他们与大拱桥同存亡的决心,它迟疑着,犹豫着,停止了游动。它昂着头,闭上嘴,只把绿莹莹的光射过来。会首们咬着牙,瞪着眼,也怒目相向。就在此时,一道明晃晃的闪电划过,天空訇然一声惊雷,蛟龙倏地一转身,洪峰陡然腾起数丈高,八个会首瞬间被卷进了江中。跟着,洪峰迅猛向后倒涌,一条新的更开阔的河道出现了。天长地久中,老河变成了干河,只留下一座孤零零的拱桥。

后来,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八位会首舍身救桥的义举,在新河道的北岸修了一座寺庙,将八位会首的塑像供奉其间,并取名为“八庙”,干拱桥则命名为“八命桥”。再后来,人们以“八”与“拔”、“庙”与“妙”谐音,拔妙由此而得名。

而今,岁月的流逝,那庙早已不复存在。依稀尚存的拱桥,三拱也只剩下两拱,而两拱也早成了在此安营扎寨人家店铺的天然挑梁。然而,说到拔庙,说到干拱桥,有谁不会想起那八个会首,有谁不会为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感动。他们已化为不朽,化作永恒。

长岭杠的传说

开江的地名,总是充满机趣。因了文化的滋润与濡养,它们或多或少沾了些文化的因子。因而,凭空便多了几分诗意与浪漫,多了几分传奇与唯美。譬如,讲治偏叫浆池坝,任市乃曰任市铺,甘棠美称添子店,长岭芳名长岭杠……单是这一串串美名,就会引发你无穷的想象;单是这一串串美名,你就会感觉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正带着土气息与泥滋味,水汽淋漓地向你走来。

长岭杠的传说,无疑是众多鲜活故事中的一个。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和尚,人称石和尚。石和尚长得人高马大,却非常邪恶。他云游四方,却肆意践踏佛教的清规戒律。什么不可杀生、不可盗窃、不可邪淫、不可饮酒、不可妄语等,他根本不放在眼中,并经常做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邪恶事来。也许作恶太多,他患上了一种怪病:周身奇痒无比,须经常在水中浸泡,尤其是大热天。

这天,他云游至开江,刚刚来到峨城山,突然乌云密布,呼啸的狂风,把满山满坡的翠竹,刮得呼啦啦直响,跟着下起了瓢泼大雨。他站在高高的山巅,四下眺望,但见滔滔江水,聚集着,翻滚着,正沿着七里峡(开江回龙镇与宣汉县交界处,前厢片的水由此注入宣汉)与连珠峡(开江靖安乡与达县交界处,后厢片的水由此注入达县)奔涌而去,犹如两条晃动的巨大蟒蛇。石和尚看着看着,心里大喜。开江这方台地,实在太绝妙了,四周隆起的一座座山峰,紧紧相连,多么像围屏,如果把七里峡与连珠峡阻断,这川东小平原,不就成了两个天然的大湖泊?到时,别说泡澡,即使在里面撒野,又有何妨?只是,这一堵,洪水将四处漫延,淹没黎民百姓的庄稼,冲毁他们的房屋。他想起百姓如蚂蚁般四处惊惶逃命的狼狈样,就忍不住打起了哈哈。

为了尽快将自己的邪恶变成实现,石和尚也不待雨住,立刻冒雨梭下了峨城山。他找来一根又长又粗的扁担,一担硕大无朋的箩筐,自己又亲手编了一双草鞋。

石和尚知道自己所为,乃伤天害理,哪敢明目张胆地在光天化日下作为。他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觉,遂将时间选在了五更天。

这是一个曙色朦胧的清晨,大地一片静寂,四下里暗气沉沉。石和尚担着硕大两筐泥土,艰难地迈动着步子。那两筐泥土实在太多太多,多得足以把两个峡谷顷刻阻断;那两筐泥土实在太沉太沉,直压得他龇牙咧嘴。他走得双腿打颤,他走得大汗淋漓。然而,一想起即将看到的人类惨状,他又淫笑着咬牙往前走。

石和尚诡异的举动,还是被早起巡游的观音发现了。观音想起肥沃富饶的川东平原,就要变成一片汪洋,无数的黎民百姓将流离失所,这个以慈悲为怀的菩萨,哪里还能沉默。她一声大喝,举起手中的柳枝,就追了过去。

石和尚本就做贼心虚,而今,听得背后的吆喝与呼呼的风声,以为阴谋败露,他的步子迈得更快,肩上的两个箩筐晃得更凶。他清楚,必须抢在天亮前,让自己的邪恶变成现实。恰在此时,四周公鸡齐鸣,天下即将大白。石和尚越发心惊胆寒,失魂落魄中,他脚下一滑,一屁股摔在地上,肩上的两筐泥土立刻飞了出去,一筐泥土,落在了甘棠与任市交界的地方,形成了后来的鸡子山;一筐泥土,落在了甘棠与长岭交界的地方,形成了后来的五面山。那又粗又长的扁担,犹似一道彩虹,在天空中翻飞着,翻飞着,划着弧线,最后飘落到长岭,化成了横贯东南的长岭岗,长岭岗便由此而得名。而脚下的草鞋,落到长岭的一座桥上,形成了自生桥。

石和尚自知罪孽深重,观音不会放过自己,他顾不得疼痛,稍一犹豫,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扭头就往长岭方向快速奔逃。观音哪肯放过这个作恶多端的邪和尚,她咬紧牙关在后面紧紧追赶。但她清楚,经过这么多年的修炼,石和尚很有一些功力,凭她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将他制服,遂上报天庭。玉帝闻之大怒,他派出雷公火速前来助阵。

石和尚的功夫,的确了得,虎虎生风中,他脚底就像抹了油,快得就像离弦的箭。观音追得气喘吁吁,距离却越拉越远。就在石和尚狞笑着,逃到拔庙乡宝成电站前面的一个悬崖边,一脸得意地回头对着观音打着哈哈之际,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石和尚的头颅,顷刻间被卷上了天空,只有他的身子立在那里,摇晃着,摇晃着,最后又稳稳地立住了。鲜血却像喷泉,直往天上喷。观音见状,迅速跑过去,搬来一块巨石,压在石和尚的颈上,堵住了鲜血的喷涌。日久天长,那石和尚真正化成了一个 “石和尚”。

如今,在拔庙乡宝成电站旁边,还真有一个石和寨村。就在村子边缘的悬崖边,立着一个两三丈高的人形巨石,巨石上面有一个断口,断口上是一块硕大的片石。远远望去就一个被吹去头颅的巨人,在那儿立着。当地百姓说,那就是作恶多端的石和尚。

普安的传说

距县城西五里的普安镇,现今虽不怎么起眼,曾经却红极一时。早在清道光年间,它已是商贾云集、人烟阜盛的繁华之地。据清道光十五年《新宁县志》称其:“五方杂处,商贾辐辏,宗邑巨镇也”,足见当时市场之繁荣,规模之宏大。与之相应的还有一俗语,“好个新宁县,多了个普安场”,从另一侧面见证了先前普安地位的重要。普安并没有就此裹足不前,它借助一马平川的宝塔坝出产的珠圆玉润的大米,轻而柔、软而细的蚕丝,连同周边山区出产的黄亮亮的桐油等农副产品,以及由此带动起来的相关产业和商业,继续向前、向前。到20世纪30年代,它一跃而成为川东北名镇,与巴中恩阳,渠县三汇,宣汉南坝,并称为绥定(达州)府 “四大名镇”。

其实,早年间,并没有普安这一称谓,当时的新宁人都将普安叫做“蒲安”。

农耕时代的蒲安,因为有肥沃富饶的宝塔坝、杨家坝、塘坊坝等出产的大米、油菜、小麦的滋润,初具集市雏形的蒲安,虽小巧玲珑却功能齐全。粜米的有米行,贩骡的有骡市,商人们按质论价,童叟无欺。不仅如此,在靠近集市边缘的山坡上,还建起了被称作“普光寺”的寺庙,供商人们祈福祷告。

这天,来自屏山(今牛山寺)脚下的村民蒲安,在集市上卖完时鲜蔬菜后,走进了普光寺。蒲安憨厚朴实,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以前常乘了农忙的空隙,去金山寺烧香祈福。

蒲安走进寺庙,一眼发现了寺庙里供奉的“普庵祖师”佛像,心里一动。这个自幼读过私塾,对佛学知识有一定了解的佛教徒,深知从宋代起即被人供奉的普庵祖师,在世之际,不仅佛学功底深厚,而且善神术,常常为民禳灾去病,救旱抗洪。他一骨碌跪在佛像前,以头叩地,长久不起。

屏山离集镇不远,此后,蒲安常利用劳作的空隙,去庙里烧香叩拜。蒲安的作为,深深地感动着寺庙里的长老。那是一个秋日的黄昏,蒲安跪拜完毕站起身,寺庙外已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蒲安站在寺庙门边正不知如何是好,长老叫住了他。蒲安随着长老懵懵懂懂地走进禅房,长老掏出亲手临摹的一帖“普庵咒”送给他,并嘱咐他回家后坚持每天默诵,就能与佛心灵相通,佛就能保全家平安,做事不但顺利而且有成。蒲安大为感动,他接过“普庵咒”,连连向长老施礼。

蒲安踩着泥泞,一路兴致勃勃地走回家。此后,他按照长老的要求,坚持每天晨起即诵读“普庵咒”。二十年来,风雨无阻;二十年来,从不间断。即使因家里出现意外耽误了时间,他也总是挤时间补上诵读。与此同时,他带领一家人,早出晚归,精耕细作。在统筹安排、精打细算中,他家的农事总是走在周边人的前列。

正如长老所言,自诵帖以来,蒲安每做一件事都出其不意地顺利,而且多有所为。二十年后,他已成了当地有名的富户,拥有数百亩田产,成群的牛羊。不仅如此,他还办起了大米、大豆、榨油、屠宰等小作坊。后来,他将这些作坊迁入集市,逐渐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经商门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坊规模愈来愈庞大,分工愈来愈细化,前来交易的南来北往的客人愈来愈多。日久天长,外地的来客,本地的乡邻,就将蒲家这些作坊及门铺称作“蒲安场”。

普光寺成就了蒲安,却没能逃过那场劫难。明末的兵燹,就像一张天罗地网,即使偏远的新宁,也难逃它的魔掌。张献忠的屠刀,更是飞溅着淋淋的鲜血。他们在洗劫完金山寺后,又神气活现地钻进了普光寺。这次,他们来得更彻底,一番抢劫后,干脆放一把火烧了,普光寺成了一片废墟。

许多年后,淡忘了的蒲安场居民,总觉得生活中欠缺了些什么,恍然中,他们想起了那座寺庙。于是,一些热心者准备在普光寺原址,重新修建一座“关帝庙”,以供人们祈福。

热心者们说动就动。然而,就在施工者挥舞着锄头、铁锹、钢钎等,丁零当啷忘情地向地下挖掘时,人们听到了铁器撞击木头发出的梆梆梆声。他们停止了挖掘,开始小心翼翼地钻下土坑用手刨挖。一番紧张劳作后,五六个人惊喜地掏出了一尊实木菩萨塑像和一块碑刻。那菩萨栩栩如生,那碑刻上硕大的“普安”二字,在阳光下发出熠熠夺目的光辉。

蒲安场的人得知挖出了菩萨、碑刻,都蜂拥着跑向施工现场,一些耄耋老者更是颠着一双小脚,颤颤巍巍地赶过来。他们一见“普安”二字,想起了富丽堂皇的普光寺,想起了几十年前那场大火,想起了那场血肉粉飞的屠戮。他们实在担心普光寺的悲剧重演,新修的关帝庙再遭焚毁。于是,关帝庙竣工之日,在众多耄耋老者的倡议下,人们将“蒲安场”改为“普安场”,希冀蒲安乃至天下,普遍太平安然。普安的名字由此而沿用至今。

普安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在几百年间的沉淀中,它不仅太平安然,而且逐渐成为川东北名镇,成为富甲一方之地,它更孕育了开江历史上众多杰出人物。曾统率绥定府,占据近20个县市的反袁斗士靖国军师长颜德基;曾任新宁知事后创办众多商号堪称开江首富的黄惠生;曾创办女子小学堂(今县实验小学)、开创女子教育先例的孙鉴光;还有古典文学造诣深厚擅长书法的新宁文化界知名人士三王之一的王月秋……他们就像一颗颗耀眼的星辰,闪烁在历史的苍穹;又像一棵棵参天大树,让后人时时仰慕。普安因他们而显得厚重,普安因他们而重现着历史的辉煌。

任市的传说

任市镇地处两省市七县的交通枢纽线,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加上境内一望无垠的平阳大坝上的丰富物产,使得这个省级试点小城镇,迅速越过日渐衰落的昔日赫赫有名的川东四大名镇之一的普安,一跃而成为川东新的名镇。

任市镇发展到今天,数百年间,名称一改再改,从乾隆年间的任市铺,到光绪年间的任市乡,再到民国时的任市镇,后几经拆并直至今天的任市镇。世易时移,沧海桑田,尽管名称多变,但“任市”二字一直未曾改变,个中缘由何在?

同类推荐
  •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册)(选题报告1)

    散文能带给读者美的图画、美的情景、美的享受、美的追求、美的憧憬;散文能陶冶情操,能启人哲思,发人深省;散文能抚慰受伤的心灵,给人欢乐、温暖和爱。本书所选作品有的精练优美,有的朴素自然,有的音节铿锵,有的情感浓郁,有的长于抒情,也有的侧重于叙事。读者在品位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本来生活多趣味

    本来生活多趣味

    这是一本很贴近生活的书,与每个人的生活趣味相关,笔者娓娓道来,就像自己正在经历他的一切快乐的感受。让你不知不觉中走得更深,直到读完全书。才惊觉:自己被这个中年胖子忽悠了——其实他的生活也不过如此的波澜不惊,但也自由自在,任我行!
  • 世说锋语:子辑

    世说锋语:子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 《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文艺学导论(第四版)

    文艺学导论(第四版)

    文艺学是人文科学中的一门学科,这个学科的名称,是上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传入的。因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的文学活动,有人提议将它改称为文学学,但这三个字中却有两个相重,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也有人沿袭古代文论用语,称之为诗学,但在现代人的心目中,诗学已不是文学理论的同义词,而是指专门研究诗歌的学问,容易引起误解,所以人们仍称它为文艺学。何况,文学和艺术原是相通的,它们有许多共同的规律,所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冶,即此之谓也,因此,研究文学现象的文艺学,同时也必然包含许多艺术学原理。
热门推荐
  • 铁血少年狂

    铁血少年狂

    教室里面的灯,突然间便漆黑了下来。张谦本来是想摸黑前行的,没想到竟然是触摸到了一个肉乎乎的东西了。“乖乖!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呀?不会撕咬小爷的手指吧?”惊慌失措的张谦,连忙想要收回自己的手掌。不料想,一切的一切,竟然是全都演变成了悲剧,只见有人竟然是抓住了他的手掌高叫道:“谁?你究竟是谁?为什么非要触摸人家的小屁屁?”
  • 冥司大人太混账

    冥司大人太混账

    好奇害死猫,她深觉该把这句话奉为至理名言时,却发现自己已经掉进一个名叫无地葬身的阎罗陷阱。学艺不精蓝小玉,撩鬼不成反被欺。
  • 奈何红衣

    奈何红衣

    红衣:也许自花开之时便已一见钟情,而后生种种不过是为那一眼付出代价,但到最后究竟是我拥有了你还是你爱上了我?可都不重要了,因为你永远不会记起我而我也永远无法对你说出那三个字。本人第一次写文,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
  • 女人淡定幸福一生

    女人淡定幸福一生

    人生需要持有一颗淡定之心,只有这样才能时常欢乐,时常满足。本书是一本淡定的“幸福圣经”。它可以帮你了解自己,摒弃无谓的烦恼和杂念,它将告诉你淡定的智慧,带你回归真实的内心。阅读本书,你能够时时刻刻地感悟生活、修炼自身,让自己距离淡定越来越近。
  • 美女房客鬼房东

    美女房客鬼房东

    千年英灵方圆,不知因为何因,误入21世纪之繁华都市。买了一栋豪华别墅,做了专职房东。美丽校花,火爆警花,妖艳明星,古怪神偷,多情小妖,漂亮女鬼等等纷纷入驻,他从此生活一团乱麻,冰火九重天。但,很刺激,真的很刺激,他如此说道。
  • 驱魔小妞:紫瞳妖男霸上瘾

    驱魔小妞:紫瞳妖男霸上瘾

    她从小最特别的地方是能看到飘忽加超自然研究社做做兼职赚点外快原来世界上不禁有飘忽,还有妖怪,妖精……她居然和一个紫瞳妖男定了契约……“我是你老公!”某男霸上。“别胡说八道。”某女觉得同名同姓人很多。他觉得全世界叫这名的就一个:“是你点名道姓要我的,你要对我负责!”
  • 无桥天路

    无桥天路

    人死魂消?灵魂何往?什么力量在掌控命运?又是什么力量在支配自然?欧阳天打小是个听话的孩子,他坚信人性本善,天道昭彰;然而满腹珠玑,才华横溢的欧阳天走上社会以后,却屡遭命运捉弄,才能不敌熏天的权势,成功只是别人的嫁衣,还几次险险葬送了一条小命!若是一般人,或是忍气吞声,由天认命,或是流血五步,徒逞匹夫之勇;然而欧阳天不但拥有创意无尽的智慧,更有幸获得了太平天国时期一名异士的传授,开发出自身的潜能,拥有了与命运抗争的资本!在与贪官恶人的斗争中,恩怨情仇交织出一曲悲壮的命运之歌。从循规蹈矩顺天道,走向弑神夺命换天道,最终揭开命运之手的惊天之谜!
  • 极境霸皇

    极境霸皇

    宅男李棋一觉醒来,竟然发现自己穿越到了武道繁荣的天武界,这是一个以武为尊的残酷世界,种族万千,宗门林立,竞争极其激烈!妖帝一怒,血屠万里!兽神一出,天崩地裂!人皇一啸,气吞山河!他一个修炼废材,如何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当中生存下去?还好,李棋身边有一个认他为主极品小萝莉,一双慧眼能够识别灵气,找出对手的破绽,而且脑海中还自带各种强力功法,简直就是异界版的王语嫣!更主要的是,这个极品小萝莉还会进行变身,化身为一个极品暴力御姐,风华绝代,战斗力爆表,抬手镇压诸雄!一部偶然获得的《天王霸气诀》,让李棋学会了霸气的使用,他历经千难万险,突破极境,铸就无上霸体,拳扫宇内,脚踏八方,誓将霸道进行到底!
  • 腹黑娇女

    腹黑娇女

    因缘际会,林蓁蓁穿越到了古代,成了与她长相一模一样的薄家小姐的替身。一段快乐的日子之后,薄家变故,姐妹迫害,接二连三失去身边重要的人,这一切原本应该薄家小姐承受的坎坷际遇,林蓁蓁是代入爆发还是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纠葛纷繁,到底世事从来都不能一言妄断,复仇与不复仇,竟也成了艰难抉择,道理明白的越多,越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是成全大局?还是顾全小家?一个是惊艳时光众人撮合的心中挚爱,一个是人生低谷温柔岁月的灵魂挚友,到底哪一个才是林蓁蓁的最后归宿?
  • 完美人生

    完美人生

    一个人长得太帅,又什么都会,还特别会装逼,说实话这么完美的人生其实也是一种烦恼啊;掐灭手里的烟蒂,听着耳畔传来的:“小哥哥来玩啊!”张杨二话不说,丢出钱财,坐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