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23500000001

第1章

寒窗苦读不记年,蟾宫折桂祭圣泉。有意报国志难酬,无力回天心可鉴。贡院遗恨泣鬼神,御碑喋血荐轩辕。上苍犹锁宫禁事,月照荒冢风诉冤。状元阁高凌空峙,为铭康侯登科时。名噪京华星拱月,声蜚朝野云遮日。岁若昙花和血绽,身似劲松冲天立。人去楼空针阳在,冰清玉洁有谁知?

一一这两首定悼王俊民多的七律,是笔者观瞻中国金都——山东招远的魁星楼,为悼念宋代状元王俊民(康侯)而写的挽诗。

常言道,古往今来,人生最大的两件幸事,莫过于“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但察古观今,遍看人世间,得享前事之幸者,大凡常人,皆有艳福;而得享后事之幸者,即使非常之人,也寥若晨星。

“金榜题名”说,源出古代之科举制,历来为世人所梦寐以求。据不完全统计,自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年)始创科举取士制起,自唐朝武德年间(公元622年)壬午科首选状元以来,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甲辰科后废除科举制止,在其间一千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总共产生过进士约十一万人,其中文科状元约八百人,而有姓名可考者仅为六百五十五人。

由此可见,“金榜题名”之荣,的确好梦难求;而“状元及第”者,更是凤毛麟角。而在这科选状元的剧烈竞争中,又发生过多少惊天动地的奇观与事变,令世人没齿不忘,屈指谈笑和评点。

然而,天有变数,事无定论。人世间,居然也有幸事不幸、殊荣殊冤者,有遴选新科状元而致前科状元之死的逸闻。

大宋王朝第四十五位状元王俊民,便是一个有幸中状元、大不幸冤死之人。其短暂、凄惨与悲悯的人生,在中国科举史上堪称人间悲剧。

王状元之死,虽被尘封宫闱,掩埋千载,但寒光杀气射牛斗以冲霄汉,血腥冤魂撼山岳而动人心,说来令千秋惋叹,万代遗憾。

未中状元先有声

东路莱州府掖县罗峰镇,王俊民,字康侯,宋代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出生于京东即今山东省招远市罗峰街道办事处城里村,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得中状元。其弱冠登科,昆耀汉庭,时年仅二十五岁,可谓风华正茂,平步青云。

据发招远县志劳等历史典籍记载:当年王俊民进京赶考,“未御试时,京师已喧传王俊民为状元,不知言之所起,亦不知俊民为何人。…… 及发封,果俊民也。”

多少年来,人们对这一历史的记载,扑朔迷离,百思不得其解,虽议论纷纷,然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其实,此并非空穴来风。个中原因,说来话长。

据嘿莱州府志。齐东野语多等史料记载:王俊民,乃王弁之子。王弁,社上上世代为田舍翁,即农民世家,后来大宋科考年,“颂诗登科”。当时,王弁诵研定诗经分,学识超群,因成绩显赫而进士及第,遂官任郓州(今东平)司理。十五岁的王俊民与弟王觉民、王定民三人,曾随父迁徙斯地,就读于郓州。

寒窗一夜雪,纷纷来朔风。之子动归兴,轻袂飘如篷。问子何所之?家在济水东。问子何所学?上庠教化宫。行将携老母,寓居学其中。

这首赠初虞世芳的五言诗,是王俊民生前在病中,为前来探视他的郓州同窗好友、医师初虞世而特写的,是少年的王俊民举家西迁、郓州冬读生涯的自我写真,也是他留诸于后世的、极为罕见的遗作之一。

两年之后,其父王弁,升任开封府巡判肓。王俊民兄弟三人,再次随父迁移,就读于开封府的太学中。

又三年,性格耿直、为官清廉的王弁,因秉公执法,在任期间无形中得罪了权贵,遂遭人罗织罪名,恶意連陷,衔冤负屈,被无端处罚,贬滴至苏州以东的昆山阴,待罪二年。此时的王俊民三兄弟,不得不暂时移居至汶上县上学,先与初虞世同窗共读,继而再度随父南迁就读。

不久,王弁又被贬到谭州(今长沙),职任一个小小的地方税吏。其时,颠沛流离的王弁,因储念家中老父稣居,孤独无助,便打发年长的王俊民返回故里,一边读书,一边服侍高堂! 自己身边只昭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就读。

苍天不负有心人。两年之后,天资聪颖,居家侍亲,复行苦读的王俊民,在省试中一举夺魁,得中解元,荣耀乡里。

时值青春年华的王俊民,血气方刚,办事执著。他崇尚正义,惟真理是求,决意挺身而出,为遭受证陷的父亲鸣屈申冤,一洗清白。

于是,他不惧路途遥远,无视环境险恶,千里跋涉,出府人衙,数度奔赴开封府,几番往返父亲的任职地,或寄居于同窗好友家里,或风餐露宿在野营内,或投宿于驿馆中,前后历时近两年,总计访查了上百人,终于查明了父亲被还蒙冤的事实真相,并搜集到相关的确凿证据。然后,他秉笔直书,据理陈言,具状申诉。

苍天有眼。几经輾转周折,这份凝聚着王俊民心血与希望的申诉书,终于递送到时任宰相、魏公韩琦的手中。

出身榜眼、德高望重的宰相韩琦,开启封函,阅读诉状,但见事实清楚,法理明晰,证据凿凿有声,文华增熠生辉,而且字迹劲秀无比,不仅拍案叫绝:“绝笔之状,写得太好了!人才难得啊!”

韩琦是个主持公道、酷爱人才的一代名相。他当机立断,立即派人把王俊民召来,与之当面交谈,切磋王弁的冤案。他从中发现,王俊民乃一表人才,儒雅大方,满腹经纶,又得知其在乡试中拔得头魁,得中解元,心中甚是欣喜,分外赏识。

韩琦答应,对王俊民父亲王弁的冤案,一定要进行调查复核,公正处理。同时,又鼓励他大比之年,一定要进京赶考,出士入仕,将来成为栋梁之材,好为国家效力。

之后,韩琦不止一次地对人说:“山东王俊民,颇具状元之才。下科开考,得中状元者,想必一定是此人。”

谁知这话竟不翼而飞。科考尚未举行,新科状元已名花有主,王俊民先声夺人了。

不久,王弁有幸重见青天,冤案终于被平反昭雪,并复得重用,职任漳州、太湖令。他与王俊民一起,亲赴韩府,衷心感谢韩琦的鳌戴之恩。

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春三月,科考在京举行,王俊民如期而至,前来参加应试。

才华横溢、成竹在胸的他,以广博的学识,机敏的才思,高超的治国方略,神采飞扬,挥洒笔端,顿成华章,文惊四座。

他那出类拔萃的文卷,冠盖群儒的俊才,超凡脱俗的真知灼见,挪地有声的语言文字,被第四名进士出身的主考官、知制诰、荆公王安石,一眼赏中。

据定招远县志涉记载:“及御试,王荆公与杨乐道共为详定官。荆公以初履所定第一人皆未允,当于行间别取一人为首。乐道以为不可,议不决。既而,二人各以己见进東,诏从荆公议。”皇榜一张,独占鳌头者,果然是王俊民也。

据嘿齐东野语分记载:王安石之所以这样做,绝非任意而为,乃事出有因。因为,按照当时科考的规定,首先由初考官初定次第,并将所定的名次,密封后交给复考官;复考官重新阅读试卷,再定一遍名次,然后再交给详定宫市核;详定官打开翺,将初考官与复考官所定的名次,一一加以核对,如果两者相同就予以认可,若不同就由详定官视文章重新确定。而在这次的科考中,初考官与复考官所确定的人选,名次并不一致,人选各不相同。王安石根据规定和文章,认为取之皆不允当,故主张另选他人。其时,会试录取工作已经结束,进士名单已呈送给皇上,只待择日殿试,钦点状元、榜眼和探花了。

王安石,这位学识广博、力主改革、唯贤是举的主考官,独具慧眼,遍览试卷,从中选定了王俊民为进士魁首。

王安石的这一意见,与另一位详定官、天章阁待制杨乐道,发生了分歧。二人议来议去,未作定论。其时,弥封官、太常寺少卿朱从道听了之后,劝二公不必作决定,说:“我日前早就听人说,王俊民是今科状元了。究竟谁可以当状元,恐怕要由上意(天意或皇上)作出决定。”他建议二人不必争议,应将两种意见都奏票给皇上,由钦命决定。结果,二人都同意按此建议进棄,后呈经殿试,仁宗皇帝亲自“制科策间”,遂布诏宣示,按王安石选荐的意见办,钦点王俊民为状元。

尽管王俊民才学无与伦比,得中状元名正言顺,但事后还是引起了一些非议。

据嘿招远县志多记载:“他若制科第三等,进士第一人,…… 千佛名经犹放出二头地。王罗峰(即王俊民)起濂、洛、眉山后,地,脱去了布衣,載上了官帽,与濂、洛、眉山等渚君子同朝为伍,但却留下了“首冠蓬莱山”,而非冠盖天下的钒飒,待日后充任考官,竟招来了科考放榜、大臣去世的厄运,不幸载于史册。

这种非议与讯讯的出现,决非偶然,也不是空穴来风,而与时局密切相关,是事出有因的。

据史志记载:“王安石时为知制诰(掌起草诏令),尚未拜相,但其改革的政治主张,为仁宗所赞同,而为保守派所反对。对于科举考试,王安石主张改革,这在他所写的定详定试卷二首分的诗中可以佐证。诗云:‘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杨雄;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论才将相中。’正说明他改革重诗赋经义取士的旧习,力主选拔具有真才实学人才的主张。详定落初、复审第一名,而选拔王俊民为状元,保守派未必能心服,木含恨,而当时保守派在朝野的势力实颇强大。王俊民的被请‘首冠蓬山’,是否也与此事有关?待考。”

然而,从当时的政局现实、后来时局的发展和历史进程的结局来看,这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倘若王俊民非英年早逝,他必定会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得力臂膀,或成为仁宗皇帝的肱骨之臣,将在大宋历至上昭下非同一般的历史轨迹。这大概就是王安石和仁宗帝共问选中王俊民为状元的原因所在。正因为如此,当时持不同政见者对王安石所看好并举荐的人有非议,便是很自然的事了。

无论如何,王俊民的状元及第,无可厚非,夙荣华光耀于当时,流言蜚语难掩其辉。

据史料记载:王俊民登科时,其父母尚都健在,二老身体无恙。魏公韩琦知悉后,欣喜万分,特地赠诗祝贺:

青云一第人恒在,白发双亲世每堆。

显然,诗中流露出他内心的万种风情,无限感慨。(也有的记载,该诗为:“青云一第人皆有,白发双亲世所无。”)

同时,当朝德高望重的国公陈林,也欣然赋诗相贺:

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蟾宫折桂的王俊民,自然春风得意。衣锦还乡之后,特地到少年时代读书的学堂,焚香谒拜,赋诗感戴。诗曰《祭圣水泉》:

一天复一天,苦学不记卒。神山借读时,得益圣水泉。贡院佐思巧,感恩鳌头岩。今日折桂来,焚香谢魁仙。

时为嘉佑六年秋月,其诗流露出对故乡和母校的感戴与热爱。

诗中所说的神山,说法不一。一说是古掖之罗峰镇,即今招远市城西的莠云山。此山离王俊民的出生地城里村,仅约十华里,山中有天然的圣水泉与龟岩,并建有圣水庵,庵内设有学堂,曾经盛极一时,学子学业闻名遐迩,传王俊民少年时曾在此就读。后来,其同村的明代兄弟进士杨觐光、杨观光等,也曾在这里上过学,金榜题名后皆前来虔诚地谒拜,并捐款出资,重修学堂庙宇。故雾云山与圣水庵,因此而千古流芳。

另一说是莱州城东的大基山。该山曾经被鸾史记多称作“天下第五山”,其位于古掖城、即今莱州市城东,约二十华里。该山灵圣无比,瑰玮秀丽,天下青睐,道家佛家鼎盛,长春道人丘处机曾在此修炼,并从此出发西行,谒见成吉思汗,谏言止杀,軟封国师。山中修有圣水祠,建有学堂,并有鳌头岩,传王俊民曾借读于此,莱州的诸多贤达,也都在这里读书登科。

王俊民借读的神山,究竟是哪一座,后人已难以分辨,说不太清楚。因为招远、莱州二市相毗邻,宋代同属古之掖县,两城相距一百五十华里,两山相距一百二十华里,雾云山离王俊民的出生地最近,大基山离当时的县城最近,两山又有太多的相同与相似之处,故王俊民在其中的哪一座学堂读过书,实难定论。拟或曾在这两个学堂里都读过书,也许是最具可能性的。

王俊民的这首诗,曾被时人镌刻于石碑。这幢诗碑,有的说曾竖立于招远市的雾云山中,有的说曾立于莱州市的大基山上。而今原始的诗碑已不复存在,后人难以考证其所在。但今莱州市已捷足先登,率先在大基山古迹的开发复建中,重立新碑于该山中,以作纪念。

而在王俊民的出生地——古掖县罗峰镇的城里村,即今招远市罗峰街道办事处城里村。一座汉白玉的状元坊,一座砖木结构的魁星楼,则拔地而起,巍然矗立,世代流芳。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座千年牌坊,还有几度坍塌、几经重建的魁星楼,后来却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的战乱中,毁于一旦。而盛世今朝,招远市在王俊民的出生地——金都城里村东北方的魁星路东、金泉河畔的玲珑园内,又重新加以修建,将昔日的辉煌再现于当代。如今新落成的魁星楼,拔地凌空,雕梁画栋,内塑王俊民的雕像,书有状元公的生平简介,前来观瞻景仰者络绎不绝。

生死扑朔两迷离

关于王俊民的生平事迹,历史典籍的记载十分稀缺,朝野的传闻大相径庭。尤其对他的生与死,众说纷纭,扑朔迷离。

王俊民,生于何方?籍贯何地?

按说,这不应当是一个问题,至少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其实不然,因为史籍的记载与当代的说法,各有异同,颇有争议。特别是在讲究“名人效应”的今天,显得尤甚。

同类推荐
  • 帝国权柄

    帝国权柄

    十世纪的欧陆风起云涌,海峡对岸的英格兰上盎格鲁撒克逊王者们终于成功的灭亡了维京人的约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大厦将倾;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基督徒们在科尔多瓦哈里发国的威逼下只能在圣詹姆斯墓前瑟瑟发抖;保加利亚的西蒙四次兵临拜占庭最后却只能望着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含恨而终;阿巴斯的苏丹们在巴格达的王宫里肆意寻欢,没有察觉到王座阴影下波斯廷臣们的窃窃私语;卡罗兰带着一千年的记忆来到了这个时代,骑士,领主,主教,卡罗兰内心归于何处
  • 大秦特种兵

    大秦特种兵

    特种兵秦啸,无意跨越千年历史,原想改变世界,却忽然发现历史不是史书写的童话。商鞅为何车裂而亡,张仪为何客死他乡,一代名将白起为何不得善终。这是帝王们出于权术的考虑,还是无法驾驭臣子的悲哀。帝王将相,争相上演一出出一幕幕炫丽的舞台。在他们身后是白骨累累的盛世。战国是诸侯们博弈的舞台,可他们博弈的背后却是无数百姓的枯骨,创造文明的同时,却把生命当做草芥。既来之,则安之,本就是胡国安民之人,时光荏茬,岁月变迁。心依然永恒,既然不得安宁,那就打出个朗朗乾坤。
  • 三国之蜀汉儒将

    三国之蜀汉儒将

    主角设定:穿越前为矿大篮球队皇牌球员,自幼练习太极拳,剑,枪。后经过锻炼,基本与与魏延,张辽同级,略逊于巅峰关羽,张飞,赵云;高于马岱,文聘。大局观比较擅长,但不至于算无遗策,更多是有神来之笔,奇思妙想。文采:身为穿越者,语文不太差。女人:会有几个,但不至于精尽人亡。本文适度YY,不太过火。自己争霸雄心万丈太累,当诸葛亮劳心劳力也太累。与其如此,还不如当个儒将,没事就喝喝酒,写写诗,和自己的女人一起潇洒。打仗?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阴,迟早叫你喝我的洗脚水。曹操:“原来如此!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关羽:“有你在,我岂敢称武圣!”张飞:“好酒量!”刘备:“我一生识人无数,却看不透你,幸好我们不是敌人。”孙权:“没想到我江东是败在你的手里。”大乔&小乔:“将军救我!”
  • 萌三国

    萌三国

    羽扇纶巾笑谈间,千军万马我无懈。天下英雄谁敌手?NOBODY!剑指苍天,如今我以剑指天涯!萌三国,我写的三国!(请大家多多支持!寒冢在这里谢谢广大书友!谢谢!)
  • 龙黄

    龙黄

    雄心吞噬天地,傲气逐鹿中原。麾下群雄齐聚,后宫粉黛三千。人类社会由黑暗蛮荒时代而来,发展到这个狼烟烽火的三国时代,有过许多的英雄传奇,美人故事......虽然吕布、貂蝉已经在逝去的岁月中消散,虽然关羽的千里单骑在历史的车道上消失了声息,美丽的大乔、小乔也仅仅留下了许多让人羡慕的才色容颜,可是,现代的人们并不更多了解他们。
热门推荐
  • By Shore and Sedge

    By Shore and Sed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腐尸

    腐尸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真正的腐尸,并且它就在我的身边。从那以后我遇到了我的师傅,从此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 帝坤

    帝坤

    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财?侣?权?不!在我看来,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 散仙云游录

    散仙云游录

    少年第五长江,受尽折磨,偶得神示,得卷书,习艺习医,终为散仙。虽不入神仙,却也脱了凡骨,悠悠岁月,看尽这世间形形色色!
  • 帝国与权杖

    帝国与权杖

    三无少女的军队战争史。穿越到这样一个世界,阿明就只能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并且势必要让自己在这个充满硝烟的战场,生存下去!
  • 离别不曾说再见

    离别不曾说再见

    转瞬即逝、几年已去、回首、往事往人依旧在此、这是巧合还是故意、谁都无法预知、以后的路在哪...
  • 放羊的公主

    放羊的公主

    放羊,即自由活动、散漫、解散、无目的各自行动。21世纪中期的某一天,两个女婴降生在同一家医院,莫格拉星球的“神明”降临地球,两个女婴就此成为两个外太空超级生命的容器。体内潜藏高贵生灵的女孩们没有受到奉若神明的待遇,放羊式散落在天涯。命运终有交错的一天,当她们相遇,一张隐匿许久的大网从天而降,被时光隐藏多年的秘密渐次揭开,算计了她们人生的人竟是……(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沉沙中的失乐园:追踪上古印度

    沉沙中的失乐园:追踪上古印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印度河的前夜;“死亡之丘”的复活;沉沙下的失乐园;散落天边的余晖;传颂诸神与英雄的时代。
  • 幽羽雅心

    幽羽雅心

    誰曾为,红颜醉六月时光似芳菲爱恨之间,谁又是为了谁?你已不在伴陪我需要你的安慰只是说希望你不要悔......
  • 异界刀皇

    异界刀皇

    仙魔两界两大高手对决,导致空间黑洞的出现主角自称一代刀皇刚刚渡劫成功。高兴之时被空间黑洞所吸到了异界,“蓬莱仙岛”到底是怎么一个存在,为什么各大隐秘势力都要进入,异界那不寻常的背景,看主角如何凭借强横的实力找出自己所要明白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