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28900000034

第34章 当死神渐渐走近——死亡与悲痛(4)

古代女子的自杀,除了为了受困于现实的爱情而殉情,就是为了保护贞洁名声。在某种程度上,女性凄美的自杀和男性刚烈的自杀成为一组鲜明的对比。在爱情故事中,自杀殉情也成为千百年来感人至深的浪漫行为,如梁祝、孔雀东南飞、霸王别姬……西方社会对于自杀的看法除了来自哲学上的观点,就是受到宗教的影响。天主教并不认可自杀的行为,而且,自杀的天主教徒是不能拥有墓地的。中世纪时期,自杀被认为是一种犯罪行为。时至今日,虽然西方社会也经常出现自杀者,但绝对没有发展到如尼采所说的那般:自杀是一种保持个人尊严的行为。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人除了有生本能之外,还有死本能。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一种想死的冲动和想继续活下去的冲动。一个人在终其一生的时间里,就是生与死这两种本能互相制衡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生本能占据优势,使得个体能够在社会上求学、结婚、繁衍后代,死本能则成为被压抑的潜意识。当生本能面临困境时,死本能就占据上风,逼迫脆弱时期的人走向死亡之路。

同样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日本文化却将自杀,尤其是切腹自杀发展为一种凄美的仪式。在七百多年的时间里,日本武士的最高荣誉就是切腹自尽,完成生命中最华丽、最荣耀的死亡仪式。

尽管如今的日本进入了现代社会,切腹自杀的文化传统却一直保存下来。日本的自杀者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切腹自杀的作家三岛由纪夫。从三岛由纪夫的生平和所着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非常着迷,甚至到了崇拜的地步。在他生平唯一一次出演的电影中,他表演的内容就是切腹自杀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也最终完成了这一自杀仪式,成为死本能的殉道者。

现代日本依旧是自杀率颇高的国家,过大的生活压力和日本人内向、拘谨的性格是一部分原因,但是也不排除日本人在文化上对死亡的迷恋。在过去的30多年里,每年秋天,日本的警察、志愿者和媒体都会进入富士山西南方向的青木源地带,在山林间搜寻自杀者的尸体。从1970年开始,每一年搜寻到的尸体数目都在增加,2002年,已经达到了78具。世界诸多地区的学者都曾专门研究过日本人的自杀行为,发现日本人之所以选择自杀,往往不是因为具体的生活事件,而是对生命本身怀有幻灭感。

对比之下,中国人的自杀则多是现实意义的自我毁灭,很少牵涉到人生哲学,甚至是美学的领域。在偏远的乡镇、农村地区,每年都会有用投河、服毒、上吊等方式自杀的人。自杀的原因可能是和老伴怄气,觉得人格尊严受到了侮辱,也可能是年老力衰,因为生计的窘迫。旁观者听闻自杀的消息,除了一声叹息之外,多是见惯不怪的漠然。

在丧葬文化中,自杀者往往不被亲人重视,一切吊唁、葬礼的仪式都会尽量低调从简,办理丧礼的亲人仿佛带着莫名的负罪感一般,生怕自杀者的生平事迹再被提起,或者惹上导致亲人自杀的嫌疑。在中国文化中,自杀者可以有墓地,但是不能和祖上的先人葬在一起,这一点,也是充满世俗气息的——为了生者的考虑。

入殓师——死亡的仪式与哀思

如果你还未曾经历死亡,请先听我讲述一则关于死亡的故事。故事本身很轻,生命却是如此沉重。

作为大提琴演奏家的小林大悟从小喜欢音乐。用演奏音乐的方式获得存活的资本,一直以来都是他的梦想。可惜,天不遂人愿,他刚刚花重金买下了一把名贵的大提琴,就收到了乐团经济不振,即将解散的消息。乐团的解散完全打碎了他的梦想,走投无路的小林不得不带着妻子返回家乡,开始另外一种生活。

找工作屡屡碰壁之后,小林在一家事务所的门前看到了“年龄不限,保证高薪”的招聘广告,迫切需要工作的小林欣然前往。事务所陈旧灰暗,并不宽敞的房间里摆着偌大的一副棺材,小林说明了来历,递上了简历,脑海中同时浮现出若干个问号。

事务所的社长佐佐木并没有看小林的履历表,而是凭借自己多年的“识人”经验,看到他“那张脸”之后就决定了录取他。当小林向佐佐木问询工作内容时,才发现招聘广告上所谓的“旅行的家务助理”、“NK代理商”实质上是“安乐出发的家务助理”,也就是入殓师(NK是日语发音的缩写)。小林犹豫着,在窘迫的生活和高薪的收入之间摇摆不定,回到家面对妻子时,他不得不撒谎,说自己在一家婚庆公司应聘到了职位。

就这样误打误撞地,作为新手入殓师的小林开始进入工作状态。小林跟随社长佐佐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死亡:身体已经腐烂的独居老奶奶;本身是男儿身而外表看起来是美女的年轻人;意外死亡的小女孩;寿终正寝的老爷爷……

入殓师工作时,往往需要带着一种强烈的仪式感和死者肌肤相亲。按压眼周、合拢唇瓣,抚平下颚,擦拭身体,更换丧衣,整理妆容,这一系列的步骤下来,冰冷的躯体就会重新焕发生机,痛苦狰狞的表情也会被安静、平和所取代。年轻的女子获得了永恒的美丽,迟暮的老人也变得温柔而安详。在入殓师朴实的手法中,表达的是人们对死亡的尊重,守护的是死者最后的尊严。

一次一次为死者打扮、着装的过程,小林渐渐理解了入殓师这一职业,也开始明白死亡对于生者和死者的意义。可惜,妻子美香并不能理解他的感受。美香得知丈夫并非在婚庆公司工作,而是每天和死人打交道时,丢下了一句“肮脏”便跑回娘家了。如果说,工作上的不如意上小林尚且可以在家庭的温暖中得到慰藉,美香的离开却给了他很大的打击。

小林年幼时,父亲便带着咖啡店的女服务员私奔,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多年来,小林和母亲相依为命地过活,直到遇到美香,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才再次体会到家庭的温暖。母亲过世后,美香成了他在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可是,面对妻子的误解,小林除了在一天天过去的日子中默默地守候,等待妻子的谅解之外,别无他法。

当然,美香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任何一个国度对丧葬事宜都是讳莫如深的,普通人对从事丧葬行业的人都是避之唯恐不及,任谁都不愿意每天和殡葬师打交道。此外,社会对入殓师的普遍认知便是不干净、晦气,职业本身也无法给从业者带来多少光彩。而且,日本社会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传统——部落民。

部落民的祖上大多从事屠宰、皮革和殡葬工作,他们的社会地位非常低,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受到歧视。其他人认为,和尸体打交道的人会变脏,身体的肮脏随后会污染灵魂,因此,部落民被看做是“非人”,属于低贱的社会阶层。而且,部落民的身份还会随着血缘传承下去,部落民的子孙世世代代都难以摆脱这种身份。

即使日本在二战之后公布了新宪法,规定不得歧视不同种族、身份的国民,然而,传统的日本家庭里依然留有当地部落民的名单,一旦儿女将部落民的后代作为结婚对象,都会遭到家长的强烈反对。这样看来,妻子美香在并不了解入殓师的前提下,无法接受丈夫的职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面对朋友的劝说、妻子的威逼,小林都没有想过放弃这份工作。阴差阳错之下选择的工作,竟然成了他坚持的价值观念。或许,当他看到放生后却死亡的章鱼时,瞬间领悟了生活的无常——任何人的命运都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

就像每年都要逆流而上,回到出生地产卵的鲑鱼一样,即使大量的鱼死在回巢的途中,甚至死在抵达出生地的前一秒,鲑鱼依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着这种令人惊异的迁徙。“它们大概就是那样的吧”,澡堂大叔的说法看似平淡,不也是生命的真相吗?死亡是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必须经历的,尽管死亡的原因不同。

澡堂家的老婆婆去世之后,妻子美香理解了丈夫,并且成为小林工作上的支持者。或许她在某一刹那忽然明白了小林的话:你会死,我会死,大家都会死,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那么,入殓师也没有什么丢脸的。

送走了一个又一个陌生人之后,小林面对了父亲的死亡。多年前出走之后,小林以为父亲必是生活快乐,在某一个地方享受着幸福的晚年。没想到,多年后的第一次见面,小林看到的竟然是客死异乡的父亲,独自躺在旅馆里寒酸又可怜的样子。

为父亲入殓的过程成为小林内心情感的救赎过程,他在父亲手中的石头上看到了他对儿子的愧疚和爱。多年来积压的怨恨在父亲死亡的那一刻画上了句号,在庄重严谨的入殓仪式中得到了开解和释放。当小林将父亲的石头放在妻子的腹部时,仿佛意味着生命不息,也意味着爱和原谅的延续。

实际上,入殓师的工作并没有明确的细则,小林也没有按照特定的、严密的程序进行入殓仪式。死者的亲人对入殓师的要求,或者说,入殓师对他本人的要求,不过是带着基于情感的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对生命的敬重和爱惜。入殓,表面上看是为了死者能够美丽地、体面地离开,实质上是赋予死者灵魂和尊严的仪式,如同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说的:“死不是生的对立面,它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同类推荐
  • 害怕你就输了:不自信是一种恐惧症

    害怕你就输了:不自信是一种恐惧症

    不自信是造成失败人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你深受恐惧、不自信等消极心理之害,不甘心就这样被它毁掉,想要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为自己赢回自信,就必须超越自己、克服害怕。本书为你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案,让你从认知上全面了解不自信和恐惧产生的深层原因,抓住错误思维的要害,一举攻克恐惧的壁垒,本书还为你提出了很多克服害怕、自卑等情结的有效建议,使你突破心理学的重重迷雾,在探求人类精神障碍本源的同时,能依靠积极有利的行动建立起强大的自尊和自信,让自我心灵由怯懦变得更为强大。
  • 图说心理学:心理学中的知识和方法(活学版)

    图说心理学:心理学中的知识和方法(活学版)

    每个人都能够学会的心理学知识读本,心理学是一门人人都需要了解的学科,,在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有它的影子,如果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我们的生活将会冈此而变得与众不同。
  • 18岁后闯社会,你必须懂点心理学

    18岁后闯社会,你必须懂点心理学

    本书主要内容为:闯社会先定位,你的青春不迷茫——18岁后认清自我必知的心理学常识,战胜世界的你,先从内心强大起来——18岁后要审视你的心理问题等。
  • 和抑郁的自己聊聊吧:33条负面情绪转化法则

    和抑郁的自己聊聊吧:33条负面情绪转化法则

    心情会影响人的思维和言谈,反过来,语言也能作用于情绪。说话方式变了,心情就会改变,想法也变得积极乐观起来。别再自责、自我批判,用积极乐观的语言表扬自己一下吧!宣泄情绪,放松心灵,弱化内在信息,你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例如,无论你是复印完了一份材料,还是成功地签下3份合同,都可以充满热情地对自己说:“搞定!”让成就感为你的一天画上完美的句号。
  •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是一部心理小说,主人公为年轻的实习心理医生——托马斯·霍顿。作者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与病人及同事的交往经验,用诙谐幽默的文笔,超现实主义的想象以及东方哲学的暗示,生动刻画了一名实习心理医生的心理活动,表露出精神病治疗实践中的荒谬和唯心主义。在治疗新病人——一个无名氏“约翰·杜伊”的偏执行为时,霍顿终于精神枯竭,身心受创,陷入自己是否正在失去对现实的掌控这一人生思考中。
热门推荐
  • 攀登成功的阶梯(教育篇)

    攀登成功的阶梯(教育篇)

    要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别辜负父母苦心,做人必须要有志气,立志要以德为本;不要在年轻时享福,不要父母的溺爱,学会接受自己本来的面貌,凡事从小做起,期待未来,立足今天!
  • 第一帝女

    第一帝女

    她曾嫁给自以为心仪的男子,不曾想他竟然把自己当成棋子她以为离开王府就万事大吉,不曾想却是踏入是非后宅、朝堂、江湖,一切都随心所欲吗
  • 我在纸扎店工作

    我在纸扎店工作

    我有叫陆非凡人称“鬼娃”,拥有特殊眼睛让我看到了很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而一切都在一家纸扎店里工作后发生了变化。
  • 神探狄仁杰之我是狄光平

    神探狄仁杰之我是狄光平

    一代杀手独狼在任务中失败身亡,灵魂却穿越到神探狄仁杰的世界。附身在狄仁杰自小便流落在外的儿子狄光平身上,这时的狄光平已经跟随自己的师傅练就了一身武艺。
  • 女人,你能行:成功从这里起步

    女人,你能行:成功从这里起步

    本书介绍了在这个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女人如何能获得成功。女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容貌,但可以改变自己的魅力。女人不能选择自己的性别,但可以决定自己的事业。女人不能控制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超越自己生命的高度。在这个女人最能实现自我价值的21世纪,本书告诉女性朋友们:怎样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女人要怎样自强不息;要怎样善用自身的交际魅力和沟通天赋……在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活出自己最大的可能!
  • 博济方

    博济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强娶绝宠:废妾有毒

    强娶绝宠:废妾有毒

    他纳她这个民女为妾,原不过是想要她的处子之血,给他心爱的王妃做药引……此后,她每七天奉上一碗自己的鲜血,为他柔弱美丽的王妃治病。只因她是至寒体质,世间少见。“我不会临幸你。王府会给你一切你想要的荣华富贵,只要你守好自己的本分。”可第二年,他却临幸了她一夜。原因只是……
  • 弃妇

    弃妇

    离异、丧父、破产,流落街头,当真相浮出水面,幕后推手竟是她最深爱的人!以身体为代价,她与另一男子订下终身契约,再次相见,她笑着问:简季珞,欠你的,我用家破人亡来还。而欠我的,你又如何来偿?
  • 电影剧本售原创勇者妖精

    电影剧本售原创勇者妖精

    剧本精彩语录集锦:对一个女人动手,不是男人的作为,即便她是个贼。金色妖精给予的只是异样期待,魔王又怎么可能死而复生?不,付出总会有冰融雪化。真诚相待,必有回报之礼,反之,则是徒添憎恶。向哥哥胡闹是妹妹的权利,帮哥哥忘记烦恼,是妹妹的义务。虚构是因心中抱有期待,可是现实与其刚好相反。你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人的身上如果勇者无法成为别人的英雄,那就成为自己的吧。我接触过无数的男人,用过无数的花招,将他们甩掉,因为我恨男人,可是,你儿子是个例外。金色妖精的前世是一株蔷薇花,她象征着爱情。当爱情遇见勇者的时候,勇者,成为了英雄,可以承受一切的英雄。可是,对于英雄来说,最为致命的承担,莫过于孤独
  • 放下的力量

    放下的力量

    积极地思考和行动,勇于直面今天的困难与挑战,就能得到肯定和理想的结果。这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道理,但真正拥有这种人生态度的仍是极少数。因为我们总是受困于忧虑、空想、抱怨、自卑等诸多负面情绪,为自己制造了太多的包袱,让生活充满了障碍,并养成了消极避世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