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5500000007

第7章 近代日本中国哲学思想领域的《论语》研究(2)

服部宇之吉所言之“道与德的分立”,源于他对中国古代礼文化的体认。服部宇之吉举《周礼》以为据。《周礼》中的儒是与师相对立的存在,道与德则是国民教育的科目,包括“六德、六行、六艺”,它们又被分为两类,六德、六行谓之“德行”,六艺则别为“道艺”一类。《周礼》把道艺、德行分而为二,长于德行的为贤者、亦为师,长于道艺的为能者、亦为儒。即道、德与师、儒皆分而为二。但是,“孔子却不以此种意义上的儒自居,孔子视道、德为一体,集师、儒于一身,此乃孔子加诸原始儒教的一种改革。故对孔子之教不可用儒教之名,而应称之为孔子教”。[17]可以说服部宇之吉在这里发现了孔子之教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将道德合二为一,视为人间社会最基本的伦理纲常。

其次,服部宇之吉指出,孔子对古来的丧葬之礼也添加了全新的解释,作出了伦理性的说明,“此亦孔子立教之大旨所在”。他举《礼记·檀弓上》的一段仲宪和曾子关于陪葬品的对话以为例,来说明孔子对丧葬礼制也添加了伦理性解读。仲宪说,夏人使用明器陪葬,是告诉人们人死后是没有知觉的。殷人用祭器是告诉人们人死后是有知觉的,周人兼用明器和祭器,则是表示人们对于死后是否有知觉存疑。曾子不同意仲宪的说法,“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何以见得古人就会认定亲人死去就毫无知觉了呢?)服部宇之吉认为,孔子的解释则更加明确:“明器、祭器并用,乃仁智之至”。概言之,即孔子以“孝”释礼:

以孝子之情观之,亲虽逝,然气息尚存,手足能动、眼目能见。亲体虽陈于眼前,但无论如何不会弃己而去,仍会安眠于此。故还可以使其苏醒、复言,而绝不会认为就此彻底逝去了,此乃孝子之仁。若以之为死则实属不仁。但若以之为生,然气息已绝、身体渐冷,以理智观之则不能言生,仍以之为生则实为不智。[18]

也就是说,从孝子之情来看,不以为亲已亡故,但是从理性的角度去看,则实不可言生。因为感情深笃,希望能长生而永不下葬,这是厚仁欠智的表现;反之,以为死者是无知觉的,于是就草草下葬,此虽明智但却空乏仁心。因此,明器、祭器二者并用,恰可以满足仁智也即情理兼尽的双重要求。作为人子的情感需要,与人类的理性要求,仁至义尽,二者得兼,这便是孔子对于丧葬原则作出的伦理性阐释。

第三,服部宇之吉进而把对“孔子教”的推重,定着在对于孔子的礼乐教化、人格养成的尊崇上,他多次重申“人格的完善是孔子教的中心”。[19]这其中又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对孔子教主张的君子人格之养成,予以充分认定,服部宇之吉甚至强调指出,“孔子教的政治思想德治主义,所谓人君之德也即以人格作为政治之原动力”。[20]另一方面自然还包括对孔子人格本身的极大敬仰,他毫不讳言自己的尊孔,虽然因为“专业是中国哲学,然而即便离开专业的关系,亦信奉孔子大可为人尊敬的伟大人格,特别是可以作为我们的理想的高大人格。”[21]作为孔子的追随者,服部宇之吉坚定地以推崇孔子的人格、推行孔子的德教为己任,他说:“以孔子教而求得一己之修身,进而引领天下之人,此乃我孔夫子之徒属者义不容辞之责任。”[22]以孔子作为伦理楷模,不仅是服部宇之吉孔子教的出发点,更加成为其精神指向上的终极诉求。在近代日本中国学家中,以宣扬“孔子教”而著称的莫过于服部宇之吉了,也正因如此,他甚而至于被称为日本“当代的孔夫子”。[23]

服部宇之吉提倡“孔子教”,既与他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学术研究的个人经历有关,更与当时的时代话语紧密相连,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催生的“新学”主张。在新旧时代转型、新旧思想对决的挑战面前,服部宇之吉选择以“孔子教”解释儒教,以伦理主义的孔教观为近代日本社会开出一份他所认为的济世药方。其实这绝非专属服部宇之吉的抉择,而是代表了一批人、一种流派对于近代社会的思考,前述“斯文会”的出现便是极好的注脚。当然,面对同样的社会现状,认识与判断会是极其多样的,甚至是大相径庭的。就在“斯文会”设立的大致相同的时段,在日本京都也诞生了一个学术社团,这就是以京都大学为核心的“支那学社”[24]。这些与服部宇之吉处于同一时代的日本近代学人,接受近代文化的洗礼寻求以新的态度来研究中国文化,对中国的将来,表现出强烈的期待与关注。与“支那学社”的主张相对照,服部宇之吉对儒教的理解与诠释,无疑显露出浓厚的护教色彩与保守的政治意识形态倾向,同时也直接决定了其儒教伦理主义“孔子像”的底色。斯人斯论,在近代日本的《论语》传播史上留下了特殊的印痕。

第二节 武内义雄与《论语之研究》

武内义雄(1886—1966)字谊卿,号述庵,出生于日本三重县。武内义雄的学术生涯可以说始自其就读于京都帝国大学之时。1910年,武内义雄从京都帝国大学文科大学哲学科毕业。此后十年间,和当时的许多大学生一样,武内义雄的职场生涯颇为不顺,他作过“怀德堂”[25]讲师,在大阪府立图书馆兼职。但也正是在这期间,武内义雄完成了他最初的学术积累,不仅为其日后开展的有关《老子》《论语》的研究,积累了大量日本古写本资料,也就经典的形成过程问题,投入了作为一个哲学史家的考量,此即其所谓“原典批评”的学术思考之肇始。

1919年至1921年武内义雄留学中国。归国后不久于1923年赴仙台就任东北帝国大学法文学部教授之职,担当“支那学第一(中国哲学)讲座”。翌年任该校图书馆馆长、学部长。二战期间,曾任“东宫职御用掛”,为日本天皇讲授中国哲学史,并于1942年至1944年期间主编《东洋思想丛书》第三十八种《顾炎武》。1948年退官获名誉教授称号。1959年任名古屋大学中国哲学讲师。1960年作为“文化功劳者”受到表彰。1966年80岁时辞世。

作为近代日本中国学领域著名的中国哲学研究家,武内义雄长期从事有关儒学以及先秦诸子思想的研究,他力主排除传统汉学的义理空疏之弊,实证地追求确立思想的历史确定性,成为日本中国学实证主义学派的中坚学者[26]。武内义雄的思想史式的中国哲学思想研究理念与“原典批判”的文化主张,在其对于《论语》的研究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与彰显。

一、关于《论语》文本的厘定——对《论语》文本的究明

20世纪初,近代日本中国学的形成已显露端倪,表现在学科建设上,在当时著名的两所帝国大学——东京帝国大学和京都帝国大学中,都开始设立了近代意义的中国学研究学科。[27]1906年,作为近代日本中国学开拓者之一,也是京都帝国大学文科大学哲学科创设委员之一的狩野直喜,担纲主讲中国哲学史。武内义雄就是在1907年从第三高等学校考入了刚刚开设不久的京都帝国大学文科大学,成为狩野直喜门下最初的学生。同年,即武内义雄入学当年的1907年,京都帝国大学又开设了史学科,由刚刚从新闻界转入大学执掌教鞭的内藤湖南负责讲授中国古代史;1908年文学科开讲,狩野直喜又担任了中国文学史讲座课程。在此后的学术研究中,武内义雄继承并发展了其前辈学者狩野直喜、内藤湖南等人的学风和近代学术理念。

武内义雄一直恪守着立足于文献、求实求真的学术风格。他坚持认为:“所有的古典研究都必须从两种基础研究做起——第一,通过校勘学获得正确的文本;第二,弄清书籍的来历,进行严密的原典批评。”基于此,武内义雄的《论语》研究便开始于关于《论语》本文的确定。

首先,武内义雄从四五百种现存《论语》文献中[28],选取了在中国的《论语》研究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本子——何晏的《论语集解》和朱熹的《论语集注》加以校勘。成书于魏的《论语集解》,首创中国古籍注释史上集解之体,其中收录的东汉以来的八种注本,集中保存了《论语》的汉魏古注。而朱熹的《论语集注》则为南宋最具代表性的注本。据朱熹本人所言,其注释原则乃不废古注并多集宋人之说,且兼下己意,注重义理分析(《朱子语类》)。武内义雄对此二注本的基本判断当属准确,他指出二者的差异即在于作为古注的何晏《论语集解》基本上是以训诂学的方式对《论语》作出解释,而作为新注的朱熹《论语集注》则重在从义理上推究儒教的精神。[29]只是对《论语集解》,武内义雄似着力更深,这一方面是缘于其文献实证的治学志向,另一方面,当与《论语集解》在日本的文本流传事实有直接关系。

而就日本方面的《论语》古注而言,武内义雄则着力推重江户时代伊藤仁斋的《论语古义》和荻生徂徕弟子山井鼎的《七经孟子考文》。

伊藤仁斋是江户时代的著名学者,也是日本汉学时代“古义学派”的创始人,素有“江户第一大儒”之称。年轻时的伊藤仁斋曾以程朱理学作为治学之本,年届中年之时,伊藤仁斋开始对宋儒的理气心性之说产生怀疑,于是便以一家之言著书立说,从而开创了古义学派[30]。伊藤仁斋尊《论语》为“宇宙第一书”,他说:“盖天下所尊者二,曰道,曰教。道者何?仁义是也;教者何?学问是也。《论语》专言教,而道在其中矣。”[31]因此为探究孔子之深义,伊藤仁斋执笔撰写了《论语古义》一书。

伊藤仁斋以尊重《论语》的古来原义为本,尝试剔除朱子之学加之于《论语》的主观阐释。伊藤仁斋以一种学术直觉分别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对《朱子集注》的缺陷加以辨明。《论语古义》中记录了伊藤仁斋的许多独特体认与独到的见识,其中一个特别值得称道的创见是,伊藤仁斋将论语二十篇以“乡党篇”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称之为“上论”和“下论”,认为只有“上论”才是“古论”,而“下论”则是作为补遗由后人续辑而成的。伊藤仁斋阐述了如此划分的理由。第一,乡党篇理应作为“古论”的终章而放在最后,故应放在“上论”的终了处以分隔上论下论;第二,在内容和文体上,“上论”“下论”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32]。伊藤仁斋为首的古义学派对《论语》所作的上论、下论的划分,指出了《论语》中窜入了既非孔子也非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言论,这在对于《论语》的研究上,无论于日本学术界还是中国学术界,都发挥了开启研究视野的作用。

荻生徂徕是晚于伊藤仁斋四十年的江户时代又一著名学者、江户汉学古文辞学派的创始人。荻生徂徕为学之初先治朱子学,后对朱子学产生疑问而追随伊藤仁斋古义学,至晚年又进而反对伊藤仁斋的古义学,自倡古文辞学而成一家之说,其《论语徵》一书就是针对伊藤仁斋的《论语古义》而作的。[33]所谓“论语徵”,在该书的“序言”中说得很明白:

余学古文辞十年,稍稍知有古言。古言明而古义定,先王之道可得而言矣。……有故有义,有所指摘,皆徵之古言,故合而命之曰论语徵。[34]

这种“徵诸古言”的做法,在《论语徵》中随处可见[35],这表明荻生徂徕对宋儒的流于空疏所予以的责难,是建立在涉猎先秦古籍、归纳其用例的基础上的, 这一研究中国古典的“语言学”方法,正是古文辞学派的精髓[36]。

荻生徂徕注意到历来古书多有误谬,并意识到那些以奈良、平安时代遣唐使带回的古写本为源头的日本古钞本,多可正中国古籍版本之误,于是便命弟子山井昆仑对足利学校秘藏的古钞本及旧版本进行校勘。山井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对易、书、诗、礼、春秋、孝经、论语等七经和《孟子》加以校勘,于享保十一年(清世宗雍正四年,1726年)著成《七经孟子考文》,献之幕府,引起了极大反响[37]。

武内义雄服膺于伊藤仁斋和荻生徂徕的学说,他认为,伊藤仁斋学术上最杰出之处在于“推行经典的批判,以批判的态度作为学问的基础”;荻生徂徕的出色之处则在于立足训诂学的立场,以阐明古典本义。二者的方法虽有所不同,但其学术诉求却是高度一致的,此即“摆脱朱子学的羁绊,自由地把握儒教的精神”[38]。在武内义雄的《论语》研究中,特别表现在对《论语》文本的厘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其深受此二人学术影响的痕迹。

概括说来,武内义雄在考察了《论语》的各种版本异同之后,按照《论语》各篇成书的先后顺序,分别就所谓“河间七篇本”“齐人七篇本”“齐鲁二篇本”等篇章次第加以分析整理,对应今本《论语》篇章作了下述归纳编序:

齐鲁二篇本——学而第一、乡党第二。

河间七篇本——雍也第三、公冶长第四、为政第五、

八佾第六、里仁第七、述而第八、泰伯第九。

(“子罕第十”为后人附加在河间七篇本上的内容)。

下论——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问第二十一。

同类推荐
  •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是一部大智慧的书,博大精深,学问渊薮,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集中体现。德国大哲学家、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就是受到了《易经》的启示,破译了二进位制的奥秘,研制成功了手摇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的前身。世界上有许多大企业家,如丰田、三星的创始人,都是凭借《易经》的引发与感悟,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本书既依据传统的历史文化又结合现代科学理论,揭示出《易经》八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创建原理,阐明了伏羲氏结绳记事(实际上是结绳记数,事是无法用绳子记的)的理性思维过程。这种理性思维就孕育了二进位制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又通过符号语言的更替与演化,便产生了人类智慧结晶的八卦。
  • 特别清凉

    特别清凉

    本书从作者雪漠的作品中精选一些具有励志作用的名言警句分类编排,并配以书法和绘画小品,内容包括认识生命、认识自心、了解生命人生的真相,保持心灵的纯洁,不执着于个人得失,超越个人的局限等方面。
  •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本书作者秉持其“创化论”观点,描述了在“生命冲力”推动之下的宇宙的产生、生物的出现、物种的分化直至道德与宗教最终产生的过程。
  •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该书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视为智慧的源泉。它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对很多文化名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主要通过《论语》中言语片段的引用、阐述、诠释、点评来论说孔子的智慧,将孔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领略,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最终,相信“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智慧之师——孔子,定会让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智慧起来。
  • 素书全鉴

    素书全鉴

    关于《素书》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曾刺杀秦始皇的张良,逃亡到下邳时遇到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故意把鞋子丢到桥下,让张良捡起并替他穿上,认定“孺子可教”后传他一卷书,告之“读书则为王者师”。这位老人即黄石公,这卷书即《素书》。《素书》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六章,共一百三十二句。虽只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在精准地认识世道、把握人性的基础上,对人生谋略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点。本书对《素书》全书按原典进行了解译,并结合现实予以进一步的解读。
热门推荐
  • 战神联盟之公主日记

    战神联盟之公主日记

    宇宙公主伊诺希亚与战神联盟发生的种种事情,敬请期待!
  • 磨刀霍霍向新郎

    磨刀霍霍向新郎

    女承父业做一名合格的镖师是苏灵琳的梦想,不料她执掌镖局接到的第一单生意,却是要去劫别家的新娘,而给这桩生意下单之人,不是别人,正是那即将成为丞相儿媳的新嫁娘上官云。苏灵琳愁云惨雾被迫上路,却发生了一桩天地不容的疏忽:她,把新娘劫成了新郎!不明人士挟持丞相公子上路,通缉的敕令遍布江湖。苏灵琳企图向沈瑄表示善意以求原谅,谁料沈瑄眼睛翻起,得意洋洋道:“有本事你劫持我一辈子,否则我有朝一日回到京城,一定令你全家抄斩。”这种时候,粗线条的苏灵琳才惊觉自己骑虎难下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金发正太的伪娘侦探

    金发正太的伪娘侦探

    死者为了守护活人的名誉而伤害生者,为了安慰生者而伤害死者。侦探就是这样一个职业,一个从墓场里挖掘秘密的职业,一个捍卫死者尊严的职业。但见过除了柯南以外的小学侦探嘛?你见过穿着一套哥特萝莉装的伪娘侦探嘛?这篇是个短篇,仅仅是以女主角的记述来转达这件事的。希望大家能喜欢,因为第一次写这侦探类的,我也知道这类的难写,我的细节部分处理的不好,但希望海涵,有批评的地方请在评论处写下,我会改的!同时,要是喜欢的话也请说一下,我以后会用男主角的口吻来写这篇形式的文章的。对了,请支持一下我另一篇文章,虽然现在估计是更不了了,但以后会更的!谢谢!
  • 浮生一梦许清欢

    浮生一梦许清欢

    在同一个人身上输了两次之后,她发誓再也不赌了。她在弥留之际,还是勇敢的问了他:“我知你爱的是那骄阳,可我还是想问问,秦七,你到底有没有爱过我?”越发的抱紧了怀中的小女人,良久,他淡淡的说道:”小沐,你笨,你不知。”后来,楚沐化作了一滴雨,落在这南荒无穷无尽的轮回。他却以一朵云的模样陪在她的身边。就是这样的爱,这样的情,默默的,你不知道也好。朝秦暮楚,恋的始终只是你一个。︿( ̄︶ ̄)︿非虐文,有点狗血。人生何处不狗血,除非你是土星人是不?初次下笔,觉得垃圾的尽管吐槽,来者不拒。
  • 魔帝毒宠惹火妃

    魔帝毒宠惹火妃

    21世纪阴阳世家阎家传人阎九邪,斗妖魔,收恶鬼,却死在自己最爱的男人手里,不得瞑目。再睁眼,竟变成一七岁的小娃娃!这还不算什么,把我丢在这抬头不见天的原始森里又是闹哪样!不知道姐路痴么!
  • 毒医世子妃

    毒医世子妃

    一朝穿越,成了将军府不受宠的谪女。李霁月表示什么坏事来什么,什么人贱就蹦达地欢,但有时还能探个秘,挖个宝神马的,还是挺有意思的,当这些接踵而来的时候,霁月还能淡定吗?但是,“月儿,看了本世子的身子还不想负责,真真是负心”李霁月泪流满面,究竟是谁把这货放出来的?
  • 你和我的青春

    你和我的青春

    初中,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这句话是没错的,我认为我的人生会很平凡,但是现实告诉我,是你太天真。一夜之间,我的亲生父母变成养父母,和他们的亲生儿子一起上了天堂;我从一个打工家庭的孩子变成了大富豪的孙女,并且有一位风骚的养哥,和一位大富豪的老战友的遗孙。看我的人生如何被我重新演绎。看我是如何用一生的时间去后悔我曾经做过的决定。那是属于我和他的青春。
  • 培养孩子博学多才的历史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博学多才的历史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 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 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 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 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生命需要鼓舞,心灵需要滋润。《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图书的故事极具启蒙意义,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开发孩子的潜能 ,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为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愿孩子们 拥有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
  • 邪王的双面帅妃

    邪王的双面帅妃

    丑女配瘸子,绝配?大小姐和凌王爷扼腕,叹息世人不长眼。两人联手教训了人渣姨娘,收拾了无良三皇兄,摇身一变,一个成了温雅莫公子,一个成了冷情凤楼主,在凤岐城玩翻了天!世人恍悟:王爷王妃并肩而立,如同龙点睛虎添翼,权倾天下,绝代风华!某玄衣男卧榻:“楼下的女花痴,隔壁的七殿下,楼顶的掠风神偷,莫园主,你很有魅力嘛。”某白衣女摇扇:“温柔的七皇妹,体贴的太傅千金,妖娆的邻国公主,凤楼主,你也不差!”“既然如此,还不动手?”“做什么?”某男一挑眉:“灭桃花!”
  •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