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5900000043

第43章 祖孙轶事(3)

我俩当即约好,这有惊无险的事,切切对姥姥保密,带子认为:她知道担惊受怕,还无效分神,可能又给咱上“老一课”。还认为,自己经历了可怕的事,如果说了,又吓唬别人一次,特别是亲人,这不够人性。最后她半开玩笑地说:

“狼害怕人,才走小路,人害怕累,也走小路,狭路相逢,险不险!狼走大路不安全,人走大路安全。”

其实,带子是在批评我。带子的批评与区政府秘书的劝告,不约而同。

返校那天,赶上鹅毛大雪,带子一直站在大门外等路过的车。搭上车,她嘱咐我,下雪天就别回来,回来也要“走大路”,兜里带几张纸和火柴盒。她真像个久经沙场有防身经验的老兵。车行在大路上,可我的心还纠结走小路的危险和教训:

那天本想走大路,想必大路平坦好走;但走到小路前,见雪后小路也被踏得很平实,信步拐上去,何必舍近求远呢。人啊,习惯走捷径时,大脑变得简单,根本没有想到雪后小路上不安全,同样夏天庄稼起身,青纱帐中的小路也不安全。说到底贪捷径是因为怠惰,该受惩罚。

5

少年所有的梦,都渴望变成现实,并在做梦与现实中成长。

那些年,我们吃麻雀蛋的梦想,年年都能成真。一到春季,便享受麻雀的赐予。即便是挨了吓唬、训斥,还有“上课”之苦,我们仍不思悔改,年年重操旧业。我们认为,这没危险,也不妨碍别人,饱了口福,更主要是好玩,获得了无比的快乐。直到小学三年级,我离开故乡,才自然收场了。

那时的农村,家家都是土坯砌的草苫房,姥家也是,而且多年没有翻新,这种房子的屋檐是麻雀最喜欢筑窝的避风港。

房脊大柁的两端是山墙,山墙顶端的屋檐,墙脊檩头两侧的犄角旮旯,是麻雀筑巢最安全的地方。我们小孩子,就是爬梯子,也够不着。

房脊大柁托着的很多条椽子头,与苫房草构成的前后屋檐,也是麻雀筑窝的风水宝地。姥家南北两侧屋檐下就有八九个鸟窝,正是我们获取猎物的方便地方。

对东西山墙上的鸟窝,我们垂涎欲滴。带子借院墙与山墙相接处,爬到房顶的最高处,去掏那最安全的窝,手就是够不着,她摸大柁头的木头很朽,只好罢手。

掏南北屋檐下的鸟巢时,带子当梯子,我站在她肩上,举手之劳,随心所欲地入巢取蛋,但万不能在太阳下山后。每隔三五天我们扫荡一次,窝窝不落,最多一次能收获十多个蛋。

有一年换老朽的苫房草,在朝阳面屋檐下的椽子上加一条木板,托着苫房草,也利于雨天沥水。抹墙时,对墙和房盖相接处的棱角,都格外用泥塞实,严丝合缝。姥姥不时地叮嘱工匠,一定要抹严实,麻雀盗窝,屋里就透风。可聪明顽强的麻雀,照样光临。它把土墙啄个洞,拐进木板和苫房草之间,这种巢更安全,至少我们掏蛋时得加长胳膊了,即加高“梯子”。

这回把喂猪的槽子扣到平地上,带子蹲在上面,我站在带子肩上,总算够着了。可屋檐下的地面并不都很平,槽子扣得不稳时,我们人仰马翻地摔下来多次,不过带子多是抱着我倒在地上,挨摔时从不喊叫,擦破皮,也不在乎,姥姥从不知道我们挨摔的事。

六七岁时,我们就开始掏鸟蛋,当然是从大孩子那儿知道的。最初,我们掏到了,当作美事,拿着蛋跟姥姥显摆,以为她能夸奖我们。相反,她却警告加吓唬:

“鸟窝里常有蛇,蛇去找蛋和鸟充饥。你们掏蛋时正赶上蛇在,人掏蛋时仰头张着嘴,蛇就会钻到你嗓子里。”她这故事真挺吓人,但我们并没住手,只是我掏蛋时,带子不时地提醒我:“别仰脸,闭上嘴!”

我们从未见过蛇,也没看过蛇的图形,只知它叫“长虫”,所以她说的“故事”,我们半信半疑,再长大几岁,就全忘了,只陶醉在捣蛋的快乐中。

如果今天有人问:

“你吃过最香的蛋是什么?”

“麻雀蛋。”我毫不犹豫地说。

“你吃过多少?”今人还追问。

“无数。”我还是痛痛快快地说。

想想算算,从六七岁就开始掏蛋,直到小学三年级,我是九岁才有机会上学。每年春天要掏很多次,次次不空手,怎么能算过来呀。

手摸到鸟蛋瞬间的感觉,我至今回味,还是心花怒放,忘乎所以地大喊大叫。与现在小孩子单调的生活相比,我们在小溪中,弄得浑身是泥水,终于摸到了小泥鳅和小蝌蚪;在草甸子追逐蝴蝶,终于悄悄地在野花上扑到了;在草丛里爬来爬去,终于用手扣住一个蟋蟀。那快乐的童年,才是无忧无虑纯粹的童年,是今天孩子享受不到的童年。小孩子有生之母,但还应有个伟大的自然之母,陶冶孩童的心灵。

掏麻雀蛋的季节,家中的火盆就不再蓄火了。只好把蛋放到灶膛余火中烧,从没煮过。烧之前,带子把蛋放到耳边晃几下,里面有声,就认为是“坏蛋,扔了”。蛋埋在余火中没一会就熟了,蛋壳烧焦了的味道就是报警的信号。

麻雀蛋长两厘米左右,底色米白,上面布满了紫褐色、灰色斑纹,这只有小手指肚大小的蛋,很金贵,比鹌鹑蛋小多了。放到嘴里含着,舍不得吞下。带子每次都说“细嚼,才有滋味”,“就是比鸡蛋好吃”,然后又遗憾地说“可惜太小了!”并且自我安慰:

“也许因为小,才好吃!”“鹅蛋大,很腥。”

每次烧蛋,带子顶多吃两个,她总是借口“还是有一丁点腥味”,“这些都是你的了”。她的手像不怕烫似的,趁热很麻利地把蛋壳扒掉,说“趁热吃,腥味小”。我从没闻出腥味,总是吃得津津有味。带子还推论:

“飞禽的蛋比家禽的蛋好吃,飞禽的肉也比家禽的肉香。”因为我们吃过北下坎长庚舅舅送的雉鸡。其实雉鸡飞不太高,它只是野生的。

也不知从哪年开始,我们又别出心裁地想孵小麻雀。就把蛋放到正孵蛋的老母鸡窝里,认为老母鸡能替鸭鹅孵蛋,怎么能不替麻雀孵蛋呢!可老抱子用爪子翻蛋时,麻雀蛋被大蛋压碎了,放了几次,都如此。最后用棉絮包上,放在有温度的墙窝里,每天摸两次,可被小猫发现,给吃了。我们无奈地说:“还是老麻雀自己孵吧!”这样我们掏蛋时,留下几个窝不掏,过了一些天,我们终于听到雏鸟叽叽声。

如果今天有人问:

“你童年最好的玩具是什么?”

“麻雀崽。雏鸟吧,文雅点。”我仍然毫不迟疑地答。

很小的时候缠布娃娃,六七岁时,缠腻了。狗崽、猫崽、雏鹅、雏鸭、雏鸡,都引起我们的兴趣。甚至很多虫子,还有耗子崽,全身粉粉的,不会走只会爬,我们都曾放在手心玩,但那袖珍的麻雀雏鸟,是我们最爱。一寸长的小毛球,会叫会走会吃,让我们感到很神奇。雏鸟同它母亲的颜色一样,头是栗褐色,身上是淡褐色,缀有黑灰条纹,肚子是淡灰色。只是看上去像在雾里,朦朦胧胧,颜色和花纹都不清晰,翅膀和尾部还没有羽毛。这使我们玩起来更放心,它不会飞走。

把雏鸟放在盒里,底下垫上棉花。怕猫吃它,我们时刻拿在手里。抓虫时也拿着,随抓随给它吃,有时就是用手捧着,让它叨树叶上的小线虫,就是今天孩子们说的“吊死鬼”。喂饱了,就送回鸟窝里。因为小猫眼尖爪快,稍不留神,就成了它的美餐。

后来我们把飞不太高的雏鸟,养在笼子里,那笼子是长庚舅给编的。可它不停地撞笼子,不知疲倦,最后累死了。姥姥告诉我们:

“麻雀同别的鸟不一样,气性很大,宁可撞死在笼子里,也不会安静地生活在笼子里。”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不自由,毋宁死”,这小麻雀还是不屈的鸟。此后我们连笼子都扔了,再也不养麻雀了。

我们还有食杨剌罐的癖好。每到春天,杨剌罐附着在杨柳榆树干表皮上,外层有很硬的蜡质壳,很牢固地粘在树皮上,只有手指尖大小,圆形,灰白色,同树皮色相近似。壳里包着的是蛹,还没有过渡到成虫的胚胎。觅到的杨剌罐放在火里烧,香味扑鼻,扒去外壳,就可吃了,味道鲜香,口感松脆,真是大饱口福。

春天,我们总要借机到有树的地方,去寻杨剌罐。姥姥不准我们吃,说这就是夏天树上的毛毛虫,贴树皮虫,成虫蜇人还有毒。可我们抗不住那香味的诱惑,年年吃,小伙伴们也吃,没出过意外。我们从小就以身试“毒”了。现在才知道,它与蚕蛹同属高蛋白。据说世界上有上千种虫子都能吃,五百多种上了餐桌,也不知是否包括杨剌罐!它有没有个学名!它小得不起眼,却浓香诱人。

6

麻雀有个不雅的绰号,叫“老家贼”,又叫“大家贼”,可说名副其实。春夏它多吃草籽和虫子,而秋天靠食谷物,那是它的黄金岁月。它们成群结队,有时是铺天盖地,像蝗虫一样,扫荡着谷类的果实,尤其是要收割的谷子,是它们的美食。所以农民常用稻草人在空中挥舞,吓唬它们。打谷场上,也留有专人轰它们,至于晒米谷时,人就是活的稻草人,手中还要拿着大扫帚,来来回回地轰赶。它们那种集团军似的进攻,带来大扫荡般的灾难,这怎么能不被称为“家贼”!

好景不长,雪天,连续的雪天,它们觅食很困难,恰恰是我们小孩子的快乐时光。

堆雪人,打雪仗,不是我们最盼望的,扣麻雀才是我们的美差。

在院中央,选很平坦地方,把雪扫走,撒上米粒或谷子,谷子是有皮的小米,这是吸引麻雀的高级诱饵。

一个很大的柳条笸箩,不是“百草园”中说的竹筛子,那容量太小。笸箩扣在撒米的地方,把二三十米长的绳子一端拴根三四寸长的木棍,用它支起笸箩的边沿,这是引鸟入围的大通道,被支起的这边,一定要朝向房屋的窗户。绳子的另一端拉入窗台,通过窗户上的小孔,拉入室内,这小孔是有意捅破窗户纸形成的。

一切准备好,我就坐在窗前,盯着大笸箩下的“通道”,观察麻雀进去觅食,一旦有只麻雀发现这“新大陆”,它们用自己的独特语言,千呼万唤迅速传递消息,笸箩下一五、一十、十五或几十,耐心地等还会来更多,但也会走很多,可推断它们知饥饱,并不贪婪。我随时向带子报告“军情”,她照样干自己手中的活,她总是说“米足够,再等一会”,可我报告有跳出来飞走的,她认为这时该拉绳子。

拉绳是个技巧活。手要稳,迅雷不及掩耳般快,这活总是带子干。

拉下笸箩边的支棍,笸箩严严实实扣在平地上。鸟真到了为食亡的时辰了。它们在笸箩里扑啦扑啦挣扎,发出啾啾啾的叫声。

带子在笸箩边与地面相接处,抠个小孔,使麻雀的小脑袋能钻出来,飞蛾都扑火,黑暗中鸟也奔亮,这样揪出麻雀,往笸箩底上一摔,就一命呜呼了,收入口袋,回到屋开始烧雀“野餐”。

烧雀同时,还要处理好琐事。

留出八九只麻雀,其余的放入口袋,吊在仓房顶棚冻上。猫是保卫仓房的“警察”,但它却是获取麻雀的“盗贼”。即便你挂在房梁上,它也能飞檐走壁地得到。所以,冻实后要收到箱子里盖严。

为了拉绳子,不站在外面挨冻,有意把窗户纸弄个洞,这洞必须立刻糊好。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厨房的水缸是有冰碴的,可见是零度上下,而白天窗户外是零下三十多度,你把纸抹上糨糊,一到洞前,糨糊上冻了,根本贴不上。

我们煞费心机,想提高窗户上洞口的温度,也提升我们抹好糨糊纸的温度。就把厚厚的手闷子用火烤热,捂在窗户洞口上,把冰冷的窗纸焐热。带子拿着打补丁用的窗纸,抹好糨糊,也放在烤热的手捂上,跑到窗外,迅速地按在我刚才焐热的洞上,我再跑到屋里,从里往外摁洞边的窗纸,肯定是粘上了。注意纸必须贴在外侧,否则,里面化霜时,就会掉下来的。然后我递给她火盆中烧热的烙铁,她换下了已凉透的手闷子,用热烙铁熨窗纸,坚持几分钟,糨糊不仅粘实,而且干了。以前我们糊不上洞,用棉花塞,风一吹洞更大。这是姥姥不让我们扣麻雀的重要原因。她说,你们弄一个大洞,屋里要进多少冷风。她说得的确在理,我们也深受其苦。

可不能因冷废食。小孩子乐此不疲想干的事情,大人是难于理解的,无法用成人的钥匙去开我们精神世界的锁,而我们却能用自己的钥匙去挣脱成人的锁。

我们在忙着收藏和糊窗户的同时,埋在火盆和灶膛里的麻雀烧出的香味已散到屋里,小猫喵喵叫个不停。但真正的馋猫是我们。我特别着急,上蹿下跳,总是说“烧煳了”,“快扒出来吧”,带子沉着老道地说:

“那是鸟毛煳味,不是肉煳了的味。”还给我解释说,鸟毛中有更多胶质,有如烧胶鞋底味,肉皮里有胶质又有油,烧焦的是油香。

我才不听带子的解释,闻着香味,唾液剧增,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就如说吃酸枣时,口中立即流酸水一样。

“扒出来吧!”带子终于发话了,还补充说,“找火最旺地方先扒啦,放在盆边热灰上!”指示完便过来,看是否真烧熟了。

鸟被烧熟,身上的毛烧焦,形成一层胶质的东西,轻轻一碰就掉了,露出整个鸟的身体,鸟皮焦黄,鼓鼓的,像刚出锅的饺子,皮里有气,皮外亮得冒油,还发出吱啦啦的冒油声,这才叫皮酥肉嫩,鲜香四溢。

带子拿在指尖上,边吹边摘鸟身上翅根腿根里的甬毛毛,然后揪下小脑袋,用两个拇指一掰,毫不费力地取出比绿豆粒小得多的脑子,乳白色,递给我,还颇内行地说:

“吃脑子,补脑子。”

然后她掰下两条腿和两个翅膀给我,就像母亲呵护孩子似的叨咕:

“尽量把小骨头嚼着吃了,吃骨头长个。”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带子边说边把五脏扒出来,一定要找到心肝给我,还重弹吃啥补啥的老调。

同类推荐
  • 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宋词精品鉴赏》收录了《临江仙》、《阳关引》、《竹马子》、《采桑子》、《水调歌头》、《蝶恋花》、《沁园春》、《清平乐》、《西江月》等作品,白话译解,力求以直译者方式准确传达原词意蕴,并对词进行解析和鉴赏,品析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为宋词爱好者领会、品鉴宋词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 原来三国演义可以这样读

    原来三国演义可以这样读

    本书采用七言诗的形式,把《三国演义》全部重新改编,用简洁、轻快、整齐、优美的七言押韵组诗,把《三国演义》重新呈现出来,是一种全新的创作。
  •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收录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代表作《葡萄牙女子赠十四行诗集》和罗伯特·勃朗宁关于爱情主题的戏剧抒情诗歌18首以及两人情书选段。勃朗宁夫人写的是抒发爱情的诗,而勃朗宁写的是思考爱情的诗。一位堪称浪漫主义美丽的回声,另一位是浪漫主义的名副其实的终结者。《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堪称天真与成熟的对话,古典与现代的对话。
  • 柔石作品集(一)

    柔石作品集(一)

    在烟一块似的衰柳底下,有一位三十岁的男子,颓然地坐着;似醉了,痴了一般。他正在回忆,回忆他几年来为爱神所搬弄得失败了的过去。他的额上流着血,有几条一寸多长的破裂了的皮,在眉的上面,斜向的划着,这时已一半凝结着黑痕,几滴血还从眼边流到两颊。这显然是被人用器物打坏的。可是他并不怎样注意他自己的受伤,好似孩子被母亲打了一顿一样,转眼就没有这一回事了。夜色冷酷的紧密的包围着他,使他全身发起颤抖来,好象要充军他到极荒鄙的边疆上去,这时,公文罪状上,都盖上了远配的印章。他朦胧的两眼望着湖上,湖水是没有一丝漪涟的笑波,只是套上一副黑色而可怕的假面,威吓他逼他就道。
  • 再见,好时光

    再见,好时光

    苏善生编著的《再见好时光》以散文、随笔的形式书写了一本关于人生感悟的图书。爱,原来是需要爱来当参照物的,年少时的我们,少不更事,常常看不到父辈们那份深沉的爱,是因为那时我们自己根本就不会爱。长大后,我们懂了,那个这样爱了我们一生的人,却是渐行渐远。花开当珍惜,爱也要趁早。
热门推荐
  •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

    总有那么一个人,在跋山涉水,马不停蹄,不顾风雨艰程,不顾天塌地陷,哪怕路遥马亡,也要千里迢迢来到你的身边。
  • 暗夜苍狼

    暗夜苍狼

    狼,是一种可怕的动物,是危险的掠食者,拥有团队的精神,明确自己在团体的身份。它们感官灵敏,机警,生性多疑,适合多种地形,在恶略的环境下,它们依然能够生存。苍狼……,一个可怕的组织,开始组建历经坎坷,他们人数不多,却有着让人为之胆寒的战斗力。历经岁月磨练,他们配合之默契,已达天衣无缝。它们深入敌后,如同刺刀狠狠的刺入敌人的心脏。他们血腥的手段,让敌人闻风丧胆。让敌人永远记住,苍狼便是他们恶梦中的恶梦!
  • 排除不良情绪50招

    排除不良情绪50招

    本书是一本专门介绍怎样自我排除不良情绪的大众科普读物,作者针对当今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及各种消极有害情绪,总结归纳了50种自我化解的妙招。
  •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bigger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bigger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是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每天真实而又尴尬的写照,没有阅读的时间,面对日益快速更新的阅读内容,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2017学习清单”全新推出《你的地铁阅读清单》系列,主题性分享梁文道先生的精彩书评,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重拾你的碎片时间,深度你的主题阅读!
  • 箫声忆

    箫声忆

    唇角微勾,话说当年。一只玉箫十几人将一个国家扰得天翻地覆却又对他们无可奈何。“你是选择被我灭了,还是自愿归降?”萧云歌挑眉,对眼前的白狐说道。白狐似有灵性,晃了晃脑袋,眼中露出惧怕的神色。“那好,你便跟了我。”京城硝烟四起,当今圣上昏庸至极,整天念叨着长生不老,偏偏摄政王毫无造反之意,只是那么轻飘飘的一句。“管理一个国家太累了,我选择跟你走。”十四人与一只白狐的传奇就此展开帷幕。。。
  • 武战魂

    武战魂

    他命运波澜起伏,他历经无尽苦难,为了自己的目标,永不回头。为了她,可逆天成魔;为了她,可战六道轮回。左脚踏龙,右脚踏凤;头顶朱雀,身后玄武。他百战不死,战魂永生;他笑傲三界六道,和武祖堪比武学。佛祖与盖世妖猴的逆天大战,最后竟然化身成魔,万佛恸哭,妖猴对天发誓,自己永为妖,不成佛。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是他的命运,无法改变的命运。星空的彼岸,两个世界的战斗,一个与主角一模一样的宇宙至尊,一段不为人知的惊天大秘,绝世大战,只为生存。
  • 步步生情

    步步生情

    深爱的男人布下层层以爱为名的局,原来只为了最后予以她最沉重的一击;深爱的女人被自己一手逼到绝境,他却自觉身受的痛楚未曾减少半分;到最后惊觉自己一错再错,造成的伤害不知是否还来得及弥补……一场情事,是否美好收场?
  • 斗宋

    斗宋

    全国枪术和箭术双料冠军,对水浒故事烂熟于心的山东小伙子晁阳,重生为曾头市中箭之后的托塔天王晁盖,面对咄咄逼人的宋江,他会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在晁盖的字典里,一切都没有命中注定——不一样的水浒,不一样的梁山好汉故事,敬请关注!。欢迎各位朋友前来交流。据科学考证,关注本书者,心情舒畅,身体倍棒!!!
  • 依晴

    依晴

    男主易烊千玺是万人瞩目的大明星,可他一直希望自己能是个普通人。过着自己平凡的生活。在外人眼里他是慢热的,高冷的。可只有他自己知道,在那个内心世界,是疯狂和搞笑的。女主依晴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女生,可能就像作者一样:有一点小脾气和小任性。但是在别人眼里是很懦弱,很胆小。她也是很倔强,会一直在背后默默努力。依晴,易烊千玺。希望你们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已改)
  • 万里诗书路·文化卷

    万里诗书路·文化卷

    随笔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的记录。生活如浩瀚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随手拈来,不拘形式,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随笔精品,这也造就了文笔奇妙的随笔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