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7200000061

第61章 内讧纷起(3)

第二天陈果夫就赶到了上海。工夫不负有心人,陈布雷果然出山,除答应向蒋介石施加影响外,还愿意为中国文化建设协会题词和书写宣言。

一周后的一天。

法租界爱表虞限路中华学艺社大礼堂,彩旗飘飘,热闹非凡。主席台上端坐着陈立夫、程天放、周佛海、张道藩等CC系领军人物。中国文化建设协会在此成立。会员9734人。会址在四象桥。大会通过宣言,刊登在当天的晚报上。后又出版了小册子,封面上的题词为陈布雷手书。

中国文化建设协会的隆重成立,大大超出了黄埔系的预想,粉碎了他们抢先占领的阴谋,在文化圈子内也为“二陈”挽回了些许面子。

接着不久,黄埔派发生不测:航空署长徐培根贪污汽油巨款,纵火南京机场,销赃灭证。邓文仪查究不力,引起蒋介石的暴怒。

话说在这个节骨眼上,陈布雷紧给老蒋上眼药,对蒋说:“在军言军,在政言政,委员长分工清楚,邓文仪搞文化协会纯是不务正业。”

正在气头上的蒋介石,终于下定决心,舍卒保车,处分了邓文仪,勒令解散了中国文化协会。

此事有人高兴有人忧。CC派在抗衡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中统”与“军统”之争

“中统”与“军统”之争实际上也是CC派系与黄埔派系争名夺利的继续。

说起根由,这两个特务机构原都是陈立夫的下属。当时陈任军委会调查统计局局长,一处为“中统”人马,处长徐恩曾;二处为后来“军统”人马,处长为戴笠。陈立夫身为局长,抬一处打压二处,从此二人积怨较深。

后来“中统”与“军统”分开,自立门户后矛盾更加激化。应该说这是精明老蒋的杰作。

且说军统利用分工之机,在监视好中统的基础上,扩展机构,调兵遣将,拓宽业务,增加收入,走私贩毒、利用战争买卖军火、印刷伪钞,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所有这些,都得到了蒋介石的暗中支持,戴笠更是头脑发热,无所顾忌,根本不把“中统”看在眼里。

再说蒋介石之所以倾向军统,也与军事力量在政治角逐中的至上位置有关。蒋介石屡仆屡起,重要的经验在于抓住了军队的龙头,从而使得国民党内的反蒋运动常常是轰轰烈烈开头,凄凄惨惨收场。蒋介石看重掌军的诸多好处,无形中也使得黄埔派们一个个目空一切、牛气冲天,稍不注意便要惹是生非。

“中统”也不甘人后。在陈立夫间接的领导下,对内对外的工作都有专门的分工。尤其是反共工作是他们的重中之重,但也不能不竭力限制军统发展的强劲势头。

打铁先要自身硬。为了对付共产党,陈立夫也要特务们学习马克思著作,有时还要讨论共产党的内部建设,钻研“联共党史”。陈立夫认为,做一名高级特务,非有这一套本领不可。因此在“中统”内部有不少以“精通”马列主义自命之人。如当时的叶青、吴若萍等。为了获得情报,打入共产党内部,他们不得不搞“伪装革命、伪装是中间”的演习。

所谓演习,内部也叫“业务”学习,即是由吴若萍之流装扮成共产党分子,就某一具体问题,用所谓“站在共产党的立场,用马列主义观点,以唯物辩证法”,作一番分析、判断,有时还要来一套所谓的“鼓动宣传”,然后由其他参加“演习”的特务,作其要点评述,进而一再重演,直到达到能以假乱真的程度才结束。用陈立夫的话讲,这套把戏,训练目的在于使特务们以理论武装,以便打入共党内部而受信任。这也叫中统的软功。

为了斗争的需要,他们有时打入共产党内部,有时也打入军统的内部。打入共产党内部是为了向主子蒋介石邀功请赏;打入军统内部是为了摸清军统的情报。据说,中统曾派优秀特工队员张舞良秘密打入军统内部,破获过他们的制毒贩毒机构,一下子捅到了蒋介石那里,让军统大出洋相。“娘希屁!”这是老蒋当着戴笠的面第一次骂娘。

据刘不同回忆说:南京曾发生一件人命案子,说的是军统把持的复兴社南京领导人任觉五把政治学校的三名特工学生绑架,并秘密杀害。事后对外宣称,被害人系复兴社极端分子,因犯错误被处死,以示天下。陈果夫不相信这套歪理邪说,一口咬定学生是CC的人,被军统把持的复兴社无辜所杀。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相持不下,对簿公堂。最后老蒋见死了人发话了,把任觉五法办了,以平衡双方的关系。

军统和中统的明争暗斗,由来已久。

据李海生、张敏撰文道:黄埔(派的军统)则在渗透的层次上,有过大胆的挺进,其间派女特务混到“二陈”身边,企图以色相将“二陈”拖到石榴裙下,就是不寻常的计谋。

其文说:

女特务叫向影心,曾是某党部官员的内眷,天性风骚,有勾动男人心肠的本事。有一次,在社交场合中与戴笠对上了眼,男的动心,女的有意,稍稍走动,两人便勾搭成奸。戴笠欢悦之际,时时不忘组织发展工作,他觉得向女士是块当特务的料,应该在亲密的感情色彩上,再加一道同志关系。当时,戴笠正为调查殷汝耕的汉奸勾当焦虑,准备物色一只“枕头”,放在殷汝耕的床上,他觉得向影心很适合这件工作,一番交谈下来,向答应得爽快,很让戴笠高兴。于是帮衬着把向的婚姻关系了断,以“未婚”之身,投入了殷汝耕的怀抱。

向影心果有手段,三两招下来,就把殷汝耕摆弄得骨酥筋麻,直把“心肝宝贝”喊在嘴上,挂在心里,宠爱得没够,戴笠自然也将殷汝耕的动态摸了个门清。后来,殷汝耕准备着手建立伪政府,戴笠为阻挠其事,便命向影心干掉殷汝耕。

向接到密令后,选择了下毒的方法。因为殷汝耕有个习惯,每晚入睡前,总要吃一碗北方面条。这一天,向影心特别殷勤,亲手下面并施毒,由于毒药无色无味,端到殷汝耕面前,他丝毫没有察觉,正待举筷捞面时,传报有要人来访。殷汝耕搁下碗筷去会客,不知何事,一谈就是个把小时,面条放冷了,毒药的颜色显现出来,等到殷汝耕重新捧起面碗时,发现色泽不对,送去化验,证明有毒,回过神来一想,向影心首先脱不了干系,于是下令把她绑起来审讯。

向影心知道事情的利害,死不认账,问得急了,索性大发嗲劲,哭哭啼啼,如怨如诉,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弄得殷汝耕肠子发软,不由地动了怜香惜玉的“善心”,最后只是把她关入禁闭室,临走时还吩咐关押人员“好生看待”。后来,戴笠趁伪政权粉墨登场,殷汝耕忙得抽不开身子之际,花钱买通看守人员,把向影心救回了大本营。

冒险归来,戴笠温存有加,屡屡抚慰受惊的向影心,耳鬓厮磨之际,又布置了一个更重要的“卧底”任务,那就是打入CC的中枢,争取到“二陈”的恩宠。接着,戴笠巧妙地安排了许多社交机会,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向影心去接近“二陈”。戴笠远远地看着向影心巧施媚态的伎俩,心里暗暗得意。偏偏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个曾与向影心有染的中统特务,悄悄把向影心暗害殷汝耕的事密报了上去,“二陈”听后大吃一惊,立即拗断了与向影心的来往。

“运钞案”始末

中统与军统的矛盾由来已久。

且说军统戴笠是杀人不见血的杀人魔王。

在他当政时期,一系列的杀人案都与他有关:先是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秘书长杨杏佛被暗杀案;后是申报馆总经理史量才的被暗杀案;接着是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枪杀案;还有上海伪市长傅筱庵的刺杀案和汪精卫在河内的刺杀未遂案等等,都是他一手策划的。有人说蒋介石身边有两把刀,一把是中统的徐恩曾,一把就是军统戴笠。戴笠更令蒋介石佩服的是杀人不见血,戴笠屡屡让蒋介石称快。而中统的徐恩曾屡屡受到主子的批评。后来,国民党中央党部后院山墙上出了反动标语:“总裁独裁,中正不正。”蒋介石十分生气,交给中统徐恩曾查办此事,结果徐恩曾毫无进展,蒋介石对中统徐恩曾的印象糟糕到了极点。

一天,蒋介石在“两统”(军统和中统)组织的年会上,跳脚大骂徐恩曾,让他站起来,当面厉声责问:“共产党造我的谣言,说我同护士同居,破坏我的威信,你为何不对我报告?还有《新华日报》天天登文反对我、反对党国的言行,你为什么不负责任,听之任之?还有张学良、杨虎城早有倾共思想,你们情报部门都到哪吃饭去了?!”

徐恩曾被问得支支吾吾,答不出话来。

杀鸡给猴看。殊不知蒋介石也是对着“二陈”来的。“二陈”都带有旧知识分子的气味,既有谄媚事上的一面,亦有宁可丢官而不屈的一面,不像戴笠那么死心塌地为蒋卖命。戴笠看中了这一点,更是有恃无恐。用告御状的办法,打击中统的领导层,挤压对方,扩大自己的地盘。1941年,特检处由中统划归军统,军统分子刘幡上任,执行戴笠批示,翻过身来死整中统人员,一个个地过“关”,闹得人心惶惶。

同类推荐
  •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对世界历代一百余位各类名人,包括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君王、领导人。影视歌舞明星……隐秘、经典、曲折、具有代表性的情感历程与影响进行了真实、准确、生动、细致的披露、展示和解读。《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重在揭秘,对这些世界历史上的名人,对于他们在情感等方面的精彩故事,有许多最新的、最近的发现、看法或消息,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认识更真实的他们,他们的期待与追逐,他们的欲望与挣扎……
  •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约翰·D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起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开始投身慈善事业,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树立了慈善运作管理的典范,开启了慈善新时代。
  • 卡夫卡

    卡夫卡

    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然而今天的布拉格已经成了欧洲独立国家捷克的首都,当地居民也已不再使用卡夫卡写作时用的语言了。卡夫卡出时当时的布拉格是奥匈帝国的重要城市之一,而奥匈帝国则处于哈普斯堡皇室两元君主执政时期,官方语是德语。卡夫卡是犹太人但在当时布拉格的犹太人几乎被全盘德国化了。这样的背景对任何作家来说都已经够复杂了而相对卡夫卡来说这更成为了他那复杂的作品和痛苦的个人生活源泉。
  • 张大千 徐悲鸿(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张大千 徐悲鸿(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本书介绍了张大千、徐悲鸿两位书画大师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剖析了他们通过不懈努力走向成功的历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有启示意义。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冷血杀手四公主

    冷血杀手四公主

    她们为了复仇创建了‘邪魔组织’,一个让黑白两道都闻风丧胆的杀手聚集地。四MM的性格各异,却是生死之交。神秘冷血如她,妩媚嗜血如她,活泼喋血如她,可爱冷酷如她。她们为了复仇,在四年间创造了奇迹。全球第一大神秘的组织,全球排名第一的公司,世界上最强大的财团,全世界无人不知的冷血杀手,三个世界强国的皇室公主……!四年后,她们回来了,却是为了复仇。她们曾发誓:要那些曾经伤害过她们的人痛不欲生!
  • 有剑名魂
  • 洪荒大鳌传

    洪荒大鳌传

    一条洪荒大鳌,历经万世,转世重生到了西游之后五百年。故事便从这里开始。这是一本很不同的书。
  • 重返十六岁:公主很忙

    重返十六岁:公主很忙

    被汉服男忽悠一块石头能让她重回十六岁,结果咒语念错了,穿越到楚朝去当公主!【天知道他是不是故意的】被同父异母亲妹妹虐待,嘤嘤嘤男神快来救!情敌+妹妹倒打一耙,连夜逃出皇宫,结果差点被骗到青楼里……遇到一个逗比师傅,武功还没学多少,就被发现打包送回皇宫……亲妹妹高高在上狂翻白眼,穿越公主的复仇大计即将开始!
  • 精帝

    精帝

    男主赵炎是一个整天幻想自己是惩恶扬善的人民警察的颓废青年,倒霉的他因为一本小说穿越到了艾雅大陆,初到异世就遇上了火婴被封印到了自己的身体里,却被大陆的地精们误认为是消灭火婴的英雄,糊里糊涂的他,在异世拜师学艺,修炼神秘奥义,锋芒尽显的他遭到了大陆各方势力的警惕,挑战、困境、战争接踵而来,他凭借自己的鲜血和坚持,最终成就了大陆上最强的精帝。
  • 里昂的婚礼

    里昂的婚礼

    面对强硬的政策,维护民族文化瑰宝成了每个公民的责任,法国人民面对这一情况是如果决定的呢?
  • 大海的眼泪

    大海的眼泪

    【以下纯属本人认为的,不要以事实为鉴。】鲛人,是一个最别扭的物种。他们代表着幸福但也代表哀伤。他们的故乡里的鲛人都是一样的性子——一旦认定便死心塌地。他们信仰着他们的王,他们有无坚不摧的忠诚。他们有可能傲慢,但是也是无意。岁月如歌:它把艰辛唱给你,同时也可能把幸福遗落。不过不要紧,它会有记起的一天,不是吗?
  • 超级女团

    超级女团

    什么,这里是另一个时空的2004年,这里是社会发展先进十数年,文化娱乐却落后十年的另一个2004年?什么,要我组建一个世界最强的超级女团,还不得少于九人?什么,第一次人员选择,差点选中春哥!!!有春哥在,这坑爹的能算是女团?还好,运气没那么差,我的超级女团,第一位美少女竟然是她......
  • 爱上隔壁家的小姨

    爱上隔壁家的小姨

    什么?觉得冤?为什么?因为他是大龄处男,还是初恋!她谈过七八个男朋友,淑女和熟女只隔了一个字?被她的清纯外表给欺骗了?喜欢他的主动投怀送抱,他喜欢的已经名花有主,好不容易暗示,尼玛的还让他从此不要再联络!以干哥哥的身份在身边卧底了三年,终于等到她单身,回头回头看过来,喂喂喂!哥一直都在!What?女方要求他做上门女婿!好歹也是有房有车,不是富二代好歹也是富二代他爹!!!有木有!好吧,为了真爱,他决定以身相许!
  • 问鼎记

    问鼎记

    大夏年间,山村少年夏祥进京赶考时,无意中得罪了权倾朝野的三王爷,科举时被有意除名。夏祥虽出身平民,却不畏权贵,愤而以黑榜事件昭示天下考子,最终高中进士,礼部尚书因科场舞弊被免。然皇上被奸人陷害,重病在身,无力主持朝政,三王爷和宰相联手把持朝纲,无数忠良之臣被罢官或是贬谪,民间怨声载道。夏祥考中进士之后,被派到真定担任知县,真定是龙潭虎穴之地,他如何是以一人之力周旋在四位王爷和四大世家之间,面对三王爷联合两大世家自下而上的一场逼宫,而皇上膝下无子只能传位于几位王爷之一的困境,夏祥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问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