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7400000038

第38章 广州掌财(1)

深得总统赏识的宋子文

正当宋子文与盛谨如小姐热恋的时候,孙中山离开上海来到了广州。

孙中山这次南下是粤军将桂系军阀驱逐出广东后,粤军将领许崇智等邀请他回广州主持政局。

正当孙中山在桂林准备北伐的时候,宋子文与盛小姐的恋爱,在盛父的干涉下,处在危机之中。恰在这时,庆龄接了大弟的来信。信是从广州捎来的。信中谈了他的处境和苦衷,恳切地要求到姐夫身边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同时庆龄也看到血气方刚的宋子文,早已关注着这场正义的决战。

孙中山视察地形回来,庆龄把信拿给中山先生看。

中山看后道:“现在是用人之秋,革命队伍越大越好,他愿来我双手欢迎啊!再说他到底是喝过洋墨水的人,懂经济会管理,等北伐胜利了,大有用武之地。子良、子安的情况如何?”

庆龄回答:“爸爸从美国回来说,两位弟弟的决心都大,不拿个经济学博士不回来。”

中山赞叹道:“宋家要出三个博士了!三个博士我都有用!”

庆龄受到莫大的鼓舞,说:“只是我这个姐姐落伍了。”

说到这里,副官马湘走了过来。庆龄对中山道:“那我就给子文回信了?”

“好吧,顺便代我问好。”

处在苦闷之中的宋子文,接到二姐的来信,着实激动了一阵子:革命在向他召唤,他似乎看到了光明。一个月后宋子文西装革履地到达了广州。

这天刚下完一场小雨。

孙中山开完一个会回到家里见到宋子文。

“怎么来得这么晚?”孙中山直言相问。

“接到你们的信,公司的事情拖了我一阵子,在上海又停留半个月,家里又有一些事,妈咪身体不好,我又不能急行。”子文道。

“妈咪身体怎么啦?”庆龄插言问。

“老毛病了,心脏不好,我来前基本稳定了。”

“听说你在汉冶萍公司做财务工作?”中山又问。

“是的。”子文点点头。

“我这大本营正缺一位能干的英文秘书,那你就先实习吧,等工作和环境熟悉了,再搞你的本行。”中山把目光投向宋子文。

“是,总统先生!”宋子文双脚一并,敬了个军礼。

孙中山哈哈笑了:“在家里不必这样。明天我就让他们下令。不过要干好啊!”

宋子文上任的第二天,正赶上共产国际代表与孙中山接头,子文正好做了翻译。

从此,宋子文的政治生涯揭开了新的一页。

当时的广东革命政权经费奇缺,着实令孙中山头痛。这事宋子文看得比较清楚,力谏孙中山道:“经费紧张的事我已经看到了,有些事不知该说不该说?”

“你是学西方经济的,有什么好的建议只管讲。”孙中山道。

“当前的财政已经到了不整不足以维护政权的地步,我想应采取一些严厉的措施,也叫紧急刹车。这些紧急措施主要有三项:一是设立对橡胶、甲醇和制造化肥用的硫酸铵征收特别进口税,仅此一项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宋子文说到这里用巴掌翻了翻,“大概每年可征收500万吧。”

“讲得很好!”孙中山高兴地说。

宋子文胸有成竹地一口气说出了以下的措施:“二是由革命政府发文,要求广州的每个商人都必须借给政府5至500元,渡过难关。这少说也有30万元。三是规定向在饭馆就餐者征收10%的附加税,征收清凉饮料税,对专卖药品、化妆品、婚礼、葬仪、宗教仪式、人力车都要实行征税。”

“好!你写一份书面文字,我马上让仲恺办理。”孙中山一下子从凳子上弹跳起来,大为赞赏道:

“到底是喝过洋墨水的人有办法!”

随着这些措施的陆续实施,终于使革命政府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宋子文的才干也在孙中山眼中得到了证实。就在廖仲恺牺牲后,孙中山正式任命宋子文为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同时兼任中央银行首任行长和广州银行行长。

宋子文智斗“地头蛇”

那是一个月高风啸的寒冬。

面对着财政的拮据,有些地方的税收一时上不来,尤其是“两广”统一后的广西,是个大省又是个穷省,僧多粥少,加上地方长官李宗仁拥兵自重,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不要说他们给中央交税,每年还伸手向中央财政要钱,无疑给中央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屡屡交涉,使宋子文伤透脑筋。

宋子文在办公室里踱着步子。窗外呼啸着呜呜作响的北风。如坐针毡的宋子文已经抽掉了第八支雪茄,当他再燃起第九支雪茄的时候,电话铃声响了。宋子文走过去拿下听筒,里面传出了李宗仁的声音:

“财神爷,我已到广州。”

“什么时候到的?”

“刚刚下车。”

“有急事吗?”

“我广西的弟兄揭不开锅了,找你要碗饭吃。”

“那请你过来谈,不过,我虽是财神爷,却没开财神店,你要有思想准备啊。”宋子文也针锋相对。

交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如说交谈,不如说是舌战。谈判当然少不了火药味,少不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宋子文开门见山:“大有大的难处。你们广西,作为中央财政,已经补贴不少。再说你们的税收上不来,小河无水大河干,这是最明白不过的道理!”

李宗仁摊开双手:“我不管你中央财政收支情况,那是你们的事。我作为一地之主,既属君管,叫中央统管也好,叫什么名字也行。军队是你们的军队,我这个乌纱也是你们封的。我有难处,中央不能不管!”

“中央的财政从哪儿来,说破了还不是地方的支持。广西的税收全部归你还不行吗?”

“广西是个穷省,穷省岂能与富省相比!既是中央统管,还应有个调节问题。希望财神爷在调节上给我们做点文章。”

“我这里收支难以相抵。中央已经对你们补贴不少了,再调节政府正常开支就无法维持。”

“不管怎样,请你行长开绿灯。”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宋子文不敢贸然答应下来:“作为政府,也有难处啊,目前,不怕你笑话,我已从家严的私产中拿上了部分钱。广东的财政也是竭泽而渔。为了替政府和军队筹措经费,已经到了横征暴敛、山穷水尽的地步。”

李宗仁听到此,“扑哧”一声笑了:“我的银行行长,也把君逼良为娼了。”

“哎,不这样办,都来要钱,我也无法啊!”宋子文动起了感情:“谁叫我当这个行长呢!”

李宗仁沉思片刻:“是啊,我也能体会到。亏你用了这狠心的办法,否则这个摊子,改一改人,就收拾不了。为革命而行苛政,其功过是非,只是无法定论了。”

“我已经把脑袋准备好了。”宋子文说完摊开了双手。

当李宗仁离开宋子文这里后,再也没为军费支出找过宋子文,也开始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自救做法。

宋子文送走李宗仁后,接着又筹划着广东金融界的元老会,目的无非是两个字“要钱”。借也好,送也好,不兑现不散会。不过,他的口气很婉转,很动听,不愧有外交之才。

随着北伐军的节节胜利,宋庆龄称赞丈夫,而丈夫却不以为然,他幽默诙谐地说:“要说我有功,不如说你推荐的财神爷有功!到底是喝过洋墨水的人有办法,不保守有创造。”

庆龄听后嫣然一笑。对于弟弟,她是看着长大的。在学生时代,他没有发现弟弟有什么特殊的天才,只是爱做一些吓人的恶作剧,令她们姐妹开心;他重姐弟义气,尊重各自的感情,有时又不免带些孩子气;他学习刻苦,不懂善问,有时又显得书生味十足;他爱交际,但从不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他对人诚恳,遇事爱打抱不平,但从没为父母惹出乱子;父母交给他的钱,他从不乱花一分,要花也花个明白;他数学成绩极好,日常算账,脱口而出……在姐姐的眼中,他永远是个没有长大的弟弟。如今,面对着子文在财政界崭露头角,和人们日益增长的赞誉声,倒令宋庆龄刮目相看。

庆龄正在感慨中,子文进了门。

“姐夫让我为北伐军筹措500万,已按时筹足。”宋子文疲劳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哪儿筹的?”

“南洋的一位爸爸的朋友。我们刚刚谈妥,明天就进账号。”

“大弟学精明了,连爸爸的关系都用上了。”庆龄道。

“我还不是为姐姐面子。大总统有令,我还敢不执行。”

同类推荐
  • 乒坛皇后邓亚萍

    乒坛皇后邓亚萍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记录了邓亚萍富有传奇色彩的三十年人生。其中包括邓亚萍如何从一名被省队淘汰的乒乓球手,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世界排名第一的乒乓国手。如何将小学文化刷新为剑桥博士。如何从运动员成功转型为擅长体育经营管理的政府官员。
  •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她是乱世中的奇女子,她有男子的霸气果决,亦有女子的妩媚坚韧。她生于京剧世家,自幼学艺,少年走红,名遍京津,成为有史以来女须生第一人,有京剧“冬皇”之誉。她叫孟小冬,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一个敢爱敢恨且情深的女子。她遇见的那两个男人,一个是梅兰芳,一个是杜月笙。本书详实描写了孟小冬诞生直至辞世70年间的传奇人生,尤其对孟小冬的两段感情,进行了整理和还原。因为她的一生,不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更是一部民国风云史,一幅京剧发展路线图。
  • 开创盛世:康熙

    开创盛世:康熙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创盛世:康熙》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康熙的生平事迹。
  • 乱世尊丐:朱元璋传

    乱世尊丐:朱元璋传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帝中比较卓越的人物。其功劳在于统一全国,结束了元末二十多年战乱的局面;在立国之后,能够吸取历史教训,对农民作了一些让步,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允许农民尽力开垦荒地,大大增加了自耕农数量;解放了奴隶,改变了元王朝官僚大量拥有奴隶的落后局面,增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等措施。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社会前进,为明朝前期的繁荣安定局面打了基础,值得肯定的。 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活泼的文笔,将朱元璋从农民起义的领袖到封建帝王的一生做了全面阐述。作者试图通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使读者领悟一个历史人物的升降沉浮,并了解有明一代初期的历史。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 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 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 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 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 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深宫帝女情

    深宫帝女情

    他为了家族娶郡主为妻,却不知被他抛弃青梅竹马的姑娘,竟是当今皇帝最宠爱的公主。大婚当日,她割袍断义与他斩断青丝。凤凰台上一舞倾城,他抗旨拒婚,只为她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她远赴大漠,只愿两国无战火,当他把她禁锢在身边:一次次的放手,为的就是此刻的拥有。世界虽大,你也逃不出天。
  • 屋檐下

    屋檐下

    秋兰和文芳是关系友好的妯娌,欺软怕硬重男轻女的满江嫂(婶)只敢对付大儿媳妇秋兰却不敢惹二儿媳妇文芳,这时附近又搬来了秋兰的“老熟人”徐丽霞,而徐丽霞却有着悲惨的遭遇。上世纪八十年代,福建漳州传统的燕尾厝屋檐下的人们为感情、为生活、为养育子女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 改变历史的科学发明·实验·预言

    改变历史的科学发明·实验·预言

    本书所记录的是自人类诞生至今,人类进步与文明发展的历程,记载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事件、重要发明人物以及他们的突出成就。在这里有:工业生产大力神——蒸汽机的发明故事、还原洁白无瑕的天使——漂白剂的发明故事、高楼大厦的交通车——电梯的发明故事、可游动的炸弹——鱼雷的发明故事、掌握冷暖的魔棒——温度计的发明故事。一部近代科学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部实验科学史。实验科学最早始于培根。他通过实验方法,扩大了科学王国的领域,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先河。
  • 妆红

    妆红

    难道她生了一副美貌无比的脸就应该受尽别人的欺辱吗?就因为她这张脸害的父亲生生被人打死,母亲殉情,连她也抗拒不了上天的安排非要去给那个恶人当小妾吗?不!她不甘心,就算入青楼为妓,她也不会让那个恶人得逞!等着吧,总有一天,总有一天她会报仇的,她会让那恶人跪在她脚下,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 冰公主之爱永恒

    冰公主之爱永恒

    她,十二岁离家,十七岁归来,五年的蜕变成就了一副冰霜般的容颜,归来,入校,遇他,痴恋......
  • 艾泽拉斯游记

    艾泽拉斯游记

    瞧瞧外面这鬼天气,还是酒馆里暖和,还不快找个凳子坐下来。今天开始我要坐在狮王之傲的一楼讲故事,我们点起炉火,等它开始噼里啪啦的时候,故事就开始啦!你瞧,那一年我的故事,也是从这一堆炉火中开始的……
  • 罪孽家族

    罪孽家族

    香港女孩叶小漠跟随着被全球通辑的父亲叶树林逃到云南汤彪和汤勇两兄弟的农场避难。汤彪和汤勇他们都是残疾人哑叔抚养的孤儿。当汤彪领着叶树林和哑叔见面时,哑叔惊愕至极,他一句话没说,只是用力地指了一下叶树林,就倒地身亡了。这让汤彪似乎看到了什么,他没由分说,当即杀死了叶树林。至此,引出了一段久远的令人伤楚的往事……
  • 学校教学与科研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教学与科研的规范化管理

    任何管理都必须依赖于人去实施,学校规范管理也必须依靠学校的干部、教师去做。因此要强化学校规范管理,就要重视学校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我们的干部、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优秀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帮助,并且通过这两支队伍贯彻执行规范管理的各项规定、制度。学校的各种活动是老师、学生展示自我的最好舞台,也是师生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活动是常规管理的一个部分,是规范办学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为学生创设舞台,张扬个性,陶冶情操。
  • 阿弥陀经义述

    阿弥陀经义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原来慈禧

    原来慈禧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从受宠贵人到独揽大权的皇太后,可谓至尊红颜。她的一生充满痛苦,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历经人生低谷。慈禧,一个没落王朝的主政者,她的形象被谎言,传说所遮盖,历史渐渐模糊。何为真?何为假?真实的慈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本书作者张研教授对慈禧的身世谜团、宫中遭遇,政治生涯以及个人生活起居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披露了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并提出言之有据的独到观点;同治死于天花、梅毒并发症;戊戌变法中慈禧并非完全反对变法;修建颐和园动用的海军资金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多等等。作者还以一种文学化的细腻笔触勾勒了慈禧感性的一面。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多面化的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