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8800000020

第20章 知人(1)

知,明白。知人就是在对人的了解上不糊涂。知人属于智的范围,既是一种德行也是一种能力。学生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答:“知人。”(《论语·颜渊》)不仅儒家,道家也这么看。《淮南子》说:“所谓知(智)者,知人也。”(《淮南子·泰族训》)

知人分两个方面,一个是知彼,一个是知己。

(一)知彼

要义

知彼就是知道与之打交道的对象。从治政角度看,这个对象可以分出三个部分,即民众、官员群体、个人。

这里谈后两个部分。

1.群体

要义

官员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与所有群体一样,官员群体也有自己的规则,认识这些规则对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

故事

和谐与公心

晋国君主晋悼公在绵上(今山西省翼城镇西)这个地方打猎并检阅军队。

晋君命令范匄(gài)担任中军主帅。范匄辞谢了,说:“荀偃比我强。我很早就了解荀偃,曾经给他当过助手,知道不如他贤良,所以请命令荀偃担任这个职务。”于是悼公命令荀偃担任中军主帅,范匄担任副帅。

接着悼公又命令韩起担任上军主帅,韩起辞谢了,推举赵武。悼公命令栾黡(yǎn)担任这个职务。栾黡说:“我不如韩起。韩起举荐赵武,请国君您还是听从韩起的吧!”于是悼公任命赵武为上军主帅,韩起为副帅;栾黡为下军主帅,魏绛为副帅。

晋国的民众因此非常团结,晋国是天下盟主,晋国安定了,各国的诸侯也就和睦了。

君子说:“谦让,是礼的主旨。”范匄谦让,随后各位大夫也都谦让。栾黡虽然骄纵,但由于大家的表现放在那里,他也不敢违背礼。由此晋国才能享有安宁,一连几代都仰赖这个成果。(《左传·襄公十三年》)

退兵

春秋时期,晋国攻打楚国,向前推进了90里地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楚国大夫们怒火中烧,向国君楚庄王要求道:“请下令反击!”

庄王摇摇头,说:“先国君在位的时候,晋国没有进攻我们楚国,轮到我做国君,晋国却攻打我们楚国,这是我的罪过呀。怎么能让你们来为我承担羞辱呢?”大夫们见国君这样讲,也说:“先国君在位的时候,晋国没有进攻我们楚国,轮到我们这一辈管事,晋国却攻打我们楚国,这是我们这些臣子的罪过呀。请大王下令反击!”庄王难过得垂下了头,眼泪沾湿了衣襟,起身向大夫们行跪拜礼,以表内疚。

晋国人知道了这件事,说:“楚国君臣争着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楚庄王还降低身份向群臣表示自责。楚国如今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咱们不能再打下去了。”于是连夜撤兵回国。

孔子听到后说:“楚庄王称霸天下,有他的道理啊!以一句自责的话而退敌,保障了国家安全,称霸天下不是理所当然的吗?《诗经》中唱道:‘安远亲近求和谐,长治久安赖我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啊!”(《孔子集语·主德》)

孔子的判断

楚国有个叫子西的公子,担任楚国令尹(相),为国家立过大功,就是功名心太重。

孔子对学生们说:“谁能去劝说子西,使他不要热衷于沽名钓誉。”

子贡自告奋勇,说:“我能够。”

子贡的劝说很成功,子西终于想通了,放下了思想包袱。

孔子说:“心地要宽广啊!不要被名利所淤塞。心地要洁净啊!人的个性一经形成便很难改变。就像是一棵树,一旦长歪了就会向歪的方向长,如果长得直就会向直的方向长。”

最后孔子的话又回到子西身上,说:“我看子西不能彻底改变自己。”

正如孔子所料,后来楚国发生了内乱,白公胜杀死了子西,颠覆了楚国政权。而这位白公胜正是子西从国外召回来的。(《孔子南文子的忧虑

智伯瑶打算攻打卫国,给卫国君主送去4匹良马和1块白玉璧。

卫君非常高兴,大臣们都向他祝贺,唯有南文子忧虑满面。

卫君问他:“全国上下一片欢腾,只有你愁眉苦脸,这是为什么呢?”

南文子说:“没有功劳而受到赏赐,没有付出而得到礼物,不可以不慎重对待。况且,4匹马和1块白玉璧,是小国奉献给大国的礼物,而现在却颠倒了过来,大国将它们送给我们小国,国君您还是多考虑一些为好。”晋国是实力雄厚的大国,卫国是弱小国家,所以南文子认为智伯瑶的做法不正常。

卫君觉得南文子的忧虑有道理,就把他的话告诉了守卫边境的人员,命令他们加强戒备。没过几天,智伯瑶果然派兵偷袭卫国。到边境一看,卫国已经有所准备,就退了回去。智伯瑶说:“卫国有能人,预先知道了我的计谋。”

智伯瑶不死心,又生一计。让他的世子假装出走,逃奔卫国。

南文子说:“智氏的世子是个君子,很受智伯瑶的宠爱,他又没有犯什么大罪,现在却突然出逃,其中必有阴谋。”

于是,南文子派人到边境迎候世子,并叮嘱使者说:“如果跟随世子的兵车超过5辆,就不要放他入境。”智伯瑶得到了这个消息,只好作罢,并放弃了偷袭卫国的念头。《战国策·宋卫》

列子拒礼

道家学者列子居住的地方属于郑国的一个附庸小国,它的君主是子阳。

有人对子阳说:“列子,是天下著名的得道之士。他住在您的国家里,生活很是穷困,您在礼贤下士上面恐怕做得很不够吧?”

子阳听了这话,就派人给列子送去几百石粮食。列子走出家门会见使者,拜了两拜,谢绝了。使者只好带着粮食返回。

列子走进家里,他的妻子很不理解,捶胸顿足地说:“我听说有道之士的妻子儿女都能过上舒服日子。而你的妻子儿女呢?个个面现饥饿之色。现在君主派人看望你,还送来粮食,你却不肯接受。难道我们一家命中注定要忍饥挨饿吗?”

列子笑了,说:“你呀,不是懂得我的人啊。你想过没有?君主是因为听了别人的话才给我送来粮食的,同样也会因为听别人的话而加罪于我。这正是我不接受他的馈赠的原因。”

后来,郑国的民众发难,杀死了子阳。

如果接受别人的供养,却不肯为别人去死,这是不义;但如果为别人去死,然而这个别人的所作所为却违背道义,这种死就不合情理。列子谢绝了子阳的粮食,不欠他什么,不存在是否为他去死的问题,这就避免了不义,同时也避免了不合情理,这难道不是远见卓识吗?在他遭受饥寒之患的时候,仍然能够坚持不接受馈赠,是因为他有先见之明的缘故。能够事先体察世事的变化而提早做好准备,就达到通晓人生真谛的境界了。(《吕氏春秋·观世》)

三位齐将

将军田忌离开齐国投奔楚国,受到了楚王隆重接待。

楚王向他请教:“楚国和齐国都是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两国经常发生冲突,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齐国军队呢?”

田忌说:“这好办。齐国如果派申孺领军,楚国以5万军队迎战,派一位上将军统领,一战即可斩杀申孺而归。齐国如果派田居领军,楚国就要发兵20万迎战,派一位上将军统领,双方可以打个平手,各自罢兵。齐国如果派盼子领军,楚国必须起全国之兵,大王您亲自出征,田忌我随同前往,分别由国相、上将军统领左右两翼,如此布置,也只能勉强保住大王的性命而已。”

这时,刚好齐国派申孺率领军队进犯楚国,楚王根据田忌的意见,派一位上将军以5万军队迎战,果然马到成功,一战就斩杀了申孺。齐王大怒,派盼子为将,率军前来。楚国调动全国之兵,楚王亲自挂帅,田忌跟随,国相、上将军担任左右司马,结果只保住了楚王全身而退。

回来后,楚王让田忌站在上位,自己恭恭敬敬地面朝北站,问田忌:“先生为什么预料得这样准确呢?”

田忌说:“申孺的为人,欺辱有才能的人而蔑视没有才能的人,大家都不为他所用,所以必定灭亡。田居的为人,尊重有才能的人而蔑视没有才能的人,贤才为他所用,不才被他抛弃,所以胜算占一半。盼子的为人,尊重有才能的人而爱惜没有才能的人,贤才和不才都能为他所用,所以必胜无疑。”(《说苑卷八·尊贤》)

隐退

西汉初,宗室刘交喜爱书籍,与申公、穆生、白生一起学习。他当上楚王后,任命这三人为中大夫。穆生不能喝酒,刘交每次设宴,都特意为穆生准备甜酒。等到楚元王的儿子以及孙子为王时,也为他特备甜酒,但慢慢地就淡忘了。穆生退出宴会,说:“应该离开了!不特设甜酒,说明楚王对我已经怠慢,再不走,楚王将会给我戴上刑具在街市上示众。”穆生声称有病,卧床不起。申公、白生极力劝他继续为楚王效力,穆生道:“《易经》说:‘知道契机的神妙吗,契机,是动机的微妙变化,是显示吉凶的先兆。君子看到契机采取行动,而不是消极等待。’(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先王礼待我们三个人,是他恪守道义;如今楚王怠慢我们,是忘记了道义。无视道义的人,怎么可以长期相处,难道我只是计较区区的礼节吗!”穆公离开了楚国。后来楚王卷入“七王之乱”,兵败自杀。(《资治通鉴》卷16)

腐木不可以为柱

西汉时,成帝微服出行,到阳阿公主家,看中了歌舞女赵飞燕,把她召入宫中。成帝对飞燕宠爱有加,打算立为皇后。谏大夫刘辅上书说:“如今陛下出于感情,在欲望的驱使下,倾心于一个出身卑贱的女人,想让她以国母的身份君临天下,既不畏惧天,也不愧对人,迷惑没有比这更大的了!俗语说:‘腐朽的木头不可以用来做梁柱,主人的婢女不可以反过来做主人。’(腐木不可以为柱,人婢不可以为主。)做天和人都不赞成的事情,必定有祸而无福,这是市井小民和过路行人都知道的,朝廷却没有人肯站出来说一句话,我私下里很痛心,不敢不冒死劝谏。”成帝不听。(《资治通鉴》卷31)

大树将军

王莽新朝被推翻后,刘秀开始了统一天下的行动,他把手下官兵分配给众将领,大家都表示愿意跟随“大树将军”。大树将军是指偏将军冯异,他为人谦和退让,不夸耀自己,他约束部下官兵,只要不是与敌人交战或者遭到敌人攻击,平常的时候一定要跟在其他部队的后面。每到一个地方停留,将领们聚在一处谈论功劳,冯异却常常独自躲到树下。所以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资治通鉴》卷39)

出身

东汉章帝去世,窦太后临朝摄政。窦宪以侍中身份入宫主持机要,出宫宣布太后命令。他的几个弟弟也都手握重权,窦笃为虎贲中郎将,窦景、窦同为中常侍。门客崔骃(yīn)上书窦宪,道:“《传》说:‘生来就富有的人骄横,生来就尊贵的人倨傲。’生于富有而能够做到不骄横,生于尊贵而能够做到不倨傲,还从来不曾有过。”(《传》曰:“生而富者骄,生而贵者。”生富贵而能不骄者,未之有也。)(《资治通鉴》卷47)

东汉末年,曹操去世,曹丕接任魏王。曹丕认为弟弟曹植有野心,把他贬为安乡侯,将其党羽处死。

三国时期学者鱼豢(huàn)评论道:“谚语说:‘贫穷的人不用学,自然俭朴;卑下的人不用学,自然谦恭。’这并不是说人在本性上有什么差别,而是所处的形势造成的。(‘贫不学俭,卑不学恭。’非人性分殊也,势使然耳。)如果曹操能够及早约束、管教曹植等人,用心良苦,那么曹植等人怎么会有非分之念!”(《资治通鉴》卷69)

将相之门

西汉安帝时,边境形势吃紧,大将军邓骘打算放弃西部的凉州。郎中虞诩找到太尉张禹,认为邓骘的决定是错误的,列举了三条理由。谈到第三条时,他说:“人云:‘函谷关以西出将,函谷关以东出相。(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刚烈之士和武将,大多出在凉州。当地民风雄壮勇猛,人人学习兵战之事。如今羌人、胡人之所以不敢入侵内地危害中原,就是因为凉州在其身后。”故而凉州绝不能放弃。(《资治通鉴》卷49)

十六国时,前秦苻氏政权衰败,前将军、丞相王猛的孙子王镇恶投奔东晋,朝廷任命他为临澧令。王镇恶骑术不佳,拉不动强弓,但却有谋略,性格果断,喜欢议论军国大事。有人把王镇恶推荐给太尉刘裕,刘裕跟他交谈,很是喜欢他,便留他在家里住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刘裕对参佐们道:“我听说将军之家出将军(将门有将),如今在王镇恶身上验证了。”随即任命他为中军参军。(《资治通鉴》卷115)

隋炀帝时,仆射杨素恃功自傲,遭到炀帝的忌恨。杨素死后,炀帝把恨意转移到他的儿子、礼部尚书杨玄感身上。杨玄感见朝政日益混乱,而炀帝又对自己不满,便和几个弟弟谋划造反。炀帝准备亲自征讨高丽,杨玄感趁机迎合,请求道:“我家世代蒙受国恩,愿意充任讨伐高丽的将领。”炀帝高兴地说:“将军之家必出将军,宰相之家必出宰相,此言不虚。”(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固不虚也。)于是转变了对杨玄感的态度,宠信日重。(《资治通鉴》卷182)

预见带来灾难

东汉末年,袁绍决定征讨曹操,田丰竭力劝阻,说这么打是打不赢的,应该采取相持的对策。袁绍认为他这是在扰乱军心,给他戴上刑具,关押起来。袁绍大败,消息传到冀州后方,有人对田丰说:您一定会得到重用。田丰答:“袁绍外貌宽厚而内心猜忌,不能明白我的一片忠心,多次因为我的直言相劝而震怒。要是他打赢了,或许高兴而赦免我,现在打输了,会由于愤怒而更加忌恨我,我不指望能保住性命。”

同类推荐
  • 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廉政箴言

    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廉政箴言

    本书从十个方面,例举前人的一些名言名句和一些相应的历史故事,收录了古往今来从名家先哲到平凡大众的至理名言、廉政体会和人生感悟,奉献给大家共勉。相信这些独具特色、富有启迪性的廉政名言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清白为官、坦荡做人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我们相信,廉政之道绝不是小问题、细节问题,而是领导干部掌权、用权的灵魂。它直接关系着我党的形象,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 政务工作全书(下)

    政务工作全书(下)

    全面披露中国近五年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真实反映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若干动作,具体描述中国特色政治管理体制改革全过程
  • 中国内部控制改革与发展

    中国内部控制改革与发展

    本书总结了我国内部控制的过去和现在,展望了内部控制的未来发展;展现了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并剖析揭示了发展进程中的深层次问题;摘要回顾了会计控制和工商企业内部控制。
  • 遏制与绥靖:大国制衡行为分析

    遏制与绥靖:大国制衡行为分析

    本书共七章,首先交待了理论分析框架、提出理论假设和交待研究方法,继而讨论表明,世界各大国的经济上的关系以及由此而涉及政治上的关系。
  • 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本书围绕民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解读中央出台的政策举措,聚焦地方政府的创新解决之道。书中内容包括:风清气正得民心、安全健康顺民意、衣食住行惠民生、改革新政与民享、社会和谐遂民愿等。
热门推荐
  • 男女情话短信

    男女情话短信

    手机作为现代极具魅力的通讯工具,它的作用不可或缺。它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家庭。手机就像我们的一个朋友、一个亲人、一个爱人。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里,您随时可以向朋友发送短信表达您的喜怒哀乐,传递您的心情,转达您的祝福!本书提供更多更丰富精彩的短信内容,满足用户快速查找和获得所需短信的需求;与TOM网站密切合作,实现了短信点播下载的功能,免除烦锁的文字输入。该书最基本的功能和特点是:提供更多更丰富精彩的短信内容,满足用户快速查找和下载所需短信的需求;与著名网站密切合作,实现了短信点播下载的功能,免除烦锁的文字输入;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移动、联通用户均可点播下载。
  • 重游17岁

    重游17岁

    终于知道,原来老天开了i一个玩笑,让我们误会下去了。。。。。。
  • 中世纪生活变成这样居然没错

    中世纪生活变成这样居然没错

    这是一本关于身处中世纪的青年守护心中之人的书。为了她,他层层布算,但也难免伤痕累累。此间恋爱奋斗,阴谋诡计,斗智斗勇,攻城围城,幕幕上演。··················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影响一生的心灵鸡汤

    影响一生的心灵鸡汤

    《影响一生的心灵鸡汤》精选关于心灵体验的文章多篇。这些文章出自励志大师、成国人士、文化名人等名家之手,凝结着人生的智慧、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对读者拓宽人生的视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大有帮助。
  • 古武战帝

    古武战帝

    杨沐枫,一个被逐出宗门的落魄子弟,阴差阳错来到异世古武世界,身负华夏古老传承太极拳的他,如何在异世潜龙出渊,执掌乾坤,伴美而行,最终踏上武学巅峰之路。
  • 做不抱怨的女人

    做不抱怨的女人

    笨女人总是抱怨命运不公,聪明的女人却懂得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命运。她们知道没有遇到好男人是因为自己还有待完善,她们知道灰姑娘碰上白马王子的几率只有1%,所以从不挑剔眼前的男人是否足够完美,她们会在丈夫面前撒娇,而不是整天像个机关枪一样扫个不停。在好心态的女人眼中,一切都是美丽的玫瑰色,她们爱惜自己,能管住自己的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她们也耍小性子,有泪也会流,这是她们的真性情而不是假小资,她们会为自己腾出一个假期去旅行,以清除内心的垃圾更好的面对生活,她从不被别人的看法影响自己的情绪。
  • 天籁妙音:爱的主题曲

    天籁妙音:爱的主题曲

    明亮的阶梯课室,后面的黑板一尘不染,他轻轻敲了一下课室大门。“你们的宣传委员呢?”课室的同学都齐刷刷的向课室角落看去。他随着大家的目光望去,腿搭桌椅上,手里拿着漫画书,一个看似放荡不羁的她。她抬头向门口看去。目光炽热交集。一场扣人心弦的爱恋,拉开序幕。
  • 鸿蒙道尊

    鸿蒙道尊

    高中生陆长生向女神表白,却遭高富帅嫉妒,惨死车轮之下。天见由怜,一块棺材玉坠让他死而复生,并得无上神能,从此踏上逆天修行路;是龙是虫,在此一搏。陆长生说:如果改变不了自己,就改变这个世界吧。
  • 本宫不是那种人

    本宫不是那种人

    多年以后,顾青姿搂某名朝廷重臣在怀,心中颇多的感慨只汇成了一句话——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什么?你说你貌美?啧啧,没演技那也是白搭!PS:对不住各位亲,这本书要暂时停更。(咳咳,本故事架得很空,国家背景及官职什么的都是虚构,经不起任何考究及推敲。)
  • 暗夜堕落的天使之一

    暗夜堕落的天使之一

    在姐夫“偶然”的把她编到与寒炎一起的一个任务中,她与他争吵不停,恨死他了!他是男的!就不能让一下女的吗?月城!一夜被丧尸侵袭全城,她一进城,那个死寒炎就害她受伤!可恨!她醒来后,他与林灵儿在她面前恩恩爱爱!她的心无疑痛了!然而,变成丧尸的林灵儿,却是丧尸王,为了那些幸存者、为了寒炎,她选择牺牲自己去换来他们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