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忆昨元和初,忝备谏官位。是时兵革苦,生民正憔悴。
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遂作《秦中吟》,一吟悲一事。
贵人皆怪怒,闲人亦非訾。天高未及闻,荆棘生满地。
白居易从中进士后,积极入世,积极做诗,身为谏官后,朝廷政事有所不当,谏官有责任进言规谏。加之元和十年六月,宰相武元衡被刺,诗人上书请查究刺客,便得罪了朝中幕后的文武官员,终被贬为江州司马。从此,诗人在苦闷矛盾之中,道家的清净虚无、佛家的悲观出世逐渐使白居易不再写讽谕诗章。这是后事。
然而《秦中吟十首》同《新乐府》一样,旨在“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意激而言质,是讽谕诗中的名篇。题目亦作《无名税》。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
悲端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缯帛如山积,丝絮如云屯。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全诗可分五个段落。开篇六句,诗人首先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最紧要的是“济生民”,让农民能活下去,丰衣足食;而“身外”即一身生活需要之外所馀部分,作赋税上缴,“以奉君亲”(“君亲”,指皇帝)供统治阶级享用。“厚地”,犹言高天、后土(见《后汉书·仲长统传》),不是说“肥沃土壤”。理,即治,避李治名讳改。白居易身为封建官吏,处于经过战乱的中唐贞元、元和之际,这种认识和主张是无可非议的,也是具有客观积极意义和作用的。
“岁暮天地闭”八句,表达诗人对农民悲惨遭际的深切同情。是白居易长期深入体察民情的真切描述。《礼记·月令》有“孟冬八月……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是古人对气候变化的一种想像和臆测。早在《易·坤卦》中就有“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的说法。“霰”(xiàn),即米雪,是雨点在空中遇冷气而凝结为小颗粒落下。“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的惨状,在当时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意义。“悲端”,《梁书·明山宾传》“追忆谈绪,皆为悲端。”本指足以使人悲伤的事情。
窃见外使入奏,不问贤愚,皆欲仰希圣恩,傍结权贵。上须进奉,下须人事,莫不削减军府,割剥疲人。每一入朝,甚于两税。又闻于、裴均等,数有进奉,若又许来,荆襄之人,必重困于剥削矣。
又在《论王锷欲除官事宜状》中力谏王锷在淮南“五年诛求,百计侵削,钱物既足,部领入朝,号为羡馀,亲自进奉。凡有耳者,无不知之。今若授同平章事,臣恐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宰相也。”对于、王锷“欲入朝事宜”提出“三不可”,而且反复申明“深为不可”、“深不可也”的理由。同时还有《论于所进歌舞人事宜状》、《论裴均进奉银器状》,都是在短时间之内“前件所进”基础上,“既有所闻,不敢不奏”的。仍然是针对于、裴均、王锷之流“性本贪残,动多邪巧,每假进奉,广有诛求”而发。
“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甚至“陛下言动之际,诏令之间,小有遗阙,稍关损益,臣必密陈所见,潜献所闻”(元和三年进《初授拾遗献书》)。是身为谏官的初衷,授任拾遗的职责,对朝政得失直言极谏,在诗文中自然也是“为时”、“为事”而作。《新乐府》、《秦中吟》无不是他“稽政”、“为君为臣为民”而直歌其事的表现。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同第一、二句前后呼应,互为补充,突出其骄与奢,但又角度不同,用笔各异。前十四句俨然一幅内臣淫乐图。在对内臣淋漓尽致地描绘之后,诚如霍松林先生所谓“又‘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笔锋骤然一转”,用“人食人”的惨象,一乐一悲,在判若天渊的冷峻比?之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