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溪河从湘南佛教圣地阳明山的山顶倾泻而下,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瀑布。阳明山位于双牌县内,人们传说阳明山顶北是一条“黄龙”,顶南是一条“青龙”。二龙盘踞山脊,阳光照射不进南北两山。地仙郑一郎、郑二郎兄弟俩见此情景,大为叹惜。他俩升越天宫请求玉帝将太阳光照跃南北两山。玉帝准奏,派太阳神将一盏天灯挂在这一片土地的上空。并把这山命名为阳明山。从此,这儿山高林密,百花盛开。七祖佛爷在这儿坐化后,真钢肉身天天显灵,引得九府八县的人都来万寿寺顶礼膜拜。“名山千古仰,活佛万家朝”。蒋介石曾蹬过阳明山,他不断赞叹这儿山好、水清,风景独美。蒋介石逃离大陆后,他还念念不忘阳明山,特地将台湾的草山改名为阳明山。而这条黄溪河则从阳明山的山顶流出。它,越山岭,穿峡谷,像一个粗野鲁莽的汉子,在这山山岭岭,峡谷平原盲目地乱撞乱碰。当它快流到潇湘市时,在一座20多米高的山岭分了流。大部分的水从左边由高往低流入潇水,极少部分的水从十多米高的山上直泻而下,又形成一条瀑布,将黄龙岭的黄龙洞遮盖得严严实实。两股水流从两处流进潇水。它跟潇水汇合后,像一个娇儿在母亲怀中撒欢耍娇。
潇湘市依山傍水而建。近几年来,市里一座座高楼平地拔起,一条条宽阔平坦的街道不断伸展,将原来只有3万多人口的小镇发展到有30万人口的小城市。这些楼房均是红砖水泥钢材构建而成。奇怪的是,而沿河修建的新街道却是杉树木板结构的“吊脚楼”。“吊脚楼”均为四层。这座座“吊脚楼”虽建在城市,但建筑的形式仍然采用阳明山的古老建筑格局。“吊脚楼”的底层用十来根脸盆大的杉树做柱和梁,上下四层均是用杉木板做墙。楼面是六七分厚的木板。楼顶不再是用杉树皮做瓦,而是采用红色的琉璃瓦片。“吊脚楼”四角又用各种颜色的霓虹灯环绕。每到夜晚,彩灯齐放,五彩缤纷。山寨的“吊脚楼”一层是用楠竹片做墙,是山里人放农具、关猪、关牛的栏舍和厕所的场地。而建在潇湘市沿河一条街的“吊脚楼”的底层却是门面铺子;二层楼为客厅与厨房,一家人吃饭、招待客人均在这儿;三、四层是房主人睡觉的地方。与山寨“吊脚楼”相比,这儿的“吊脚楼”一二三四层都有厕所,安装着自来水管、电灯、电话。厨房里烧饭做菜不再是烧枯竹木柴。条件好的人家用的是电灶、电锅、液化气瓶,条件差的人家则烧藕煤炉子。这“吊脚楼”房在沿河形成了一条街,它建在城市与农村的交界地。潇湘市像一个美丽的贵妇人,上下身穿着漂亮的丝绸装,而“农民街”就像这个贵妇人的双脚穿着一双粗布袜子。它展现在人们面前是不伦不类,真是大煞风景。这条“吊脚楼”街,街上的主人自豪地称呼它:“我们自己的街”。而潇湘市的市民则称这条街为“农民街”。
“农民街”为什么能在潇湘市安家落户?我们的故事得从公元1988年春节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