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79900000016

第16章

《元和圣德诗》云“以红帕首”注者引《实录》曰:“禹会涂山之夕,大风雷震,有甲步卒千馀人,其不被甲者,以红绡帕抹其额,自此遂为军容之服。”又退之《送幽州李端公序》:“红帕首”,“帕”一作“抹”。《送郑权尚书序》,“帕首靴裤”,盖屡用之。陆氏《笔记》举《孙策传》:张津尝著绛帕头,帕头者,巾帻之类,犹今言幞头也。韩文公云:“以红帕首,已为失之。”东坡云“绛帕蒙头读道书”,增一“蒙”字尤误,务观固不引涂山事,注韩文者亦不援孙策语,然《李》、《郑》二序,皆连“帕首靴裤”,取义为幞头正合。范史云:“向栩者,性卓绝不伦,读老子,状如学道,好被发著绛绡头。”李贤注:“《说文》:绡,生丝也。案此字当作幧,其字从巾。古诗云:‘少年见罗敷,脱巾著幧头。’”已上史注红绡头或即红绡帕。子谓孙伯符所称南阳张津为交州刺史,著绛帕头,鼓琴烧香,读邪俗道书,或由东都之李,习妖妄者,辄以为首饰,栩其类也。韩诗“帕”为虚字,坡诗“帕”为实字,因文著字为蒙,所用本别,俱不免陆氏之疑。唐娄师德使吐蕃,谕国威信,虏为畏悦,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戴红抹头来应诏,此近涂山军容之遗制,虽不敢以释帕首,其云“戴红抹额”,抑亦帕首巾帻之物尔。

徐铉随后主归朝,见士大夫寒日多披毛衫,大笑之,语人曰:“中朝自兵乱之后,其风未改,荷毡被毳,实繁有徒,深可骇也。”一日入朝,遥见其子婿吴淑亦被毛裘,归,召而责之曰:“吴郎士流,安得效此?”淑对曰:“晨兴霜重,苦寒,然朝中服之者甚众。”铉曰:“士君子之有操执者,亦未尝服。”盖自谓也。新平之行,幽土寒冽,门人郑文宝适掌转运,迎铉于途,解所被褐裘以献,铉终却之,遂为寒气所伤,下痢卒。杨文公记其事,铉之志可悲矣。然铉仕中朝,而中朝之士咸服之矣。张文潜云:“铉之为此言,是不甘为亡国之俘,为丑言以薄中朝士大夫耳。不然,岂不读《毛诗》也?幽诗曰:‘无衣无褐。’郑玄注:‘褐,毛布也。’非今段子乎?则其来自三代也。古人衣裘,并皮衣之为裘,取毛织之为褐,理何夹乎?”文潜如此言之,想同时中州人士不平於铉尤甚矣。近惟程泰之尚书断之曰:“古固以狐羔囗为裘,圣人服之矣。若谓古人不以织毛之衣袭朝服者,则令貂蝉亦古乎?若谓古人坚毅、死且不易,如是人多矣。”即其论厚于文潜,而铉之志可悲已夫。

韩持国不服凉衫,不变於今。邵尧夫不服深衣,不变于古。江邻幾《杂志》:“秘书丞宋飞卿云:士大夫着毛衫,已为徐常侍所讥。近年内臣或班行,制褐为凉衫,渐及士大夫,俄而两府亦服之,令正郎署中免靴者服之尤众。持国辈非之,不肯服。”又云:“凉衫以褐为之,以代毳袍。韩持国云:‘始於内臣班行,渐及士人,今两府亦然’,独不肯服,《仪礼》:‘妇人衣上之服制,如明衣谓之景,景,明也,所以御尘垢而为光明也。”则凉衫亦所以护朝服,虽出近俗,不可谓之无稽。”又《桐阴旧话》:“京师朝例,公服乘马,因中官及班行制褐紬为衫者,施于公服之上,号凉衫。既而虽二府亦服之,然士大夫至有幞首凉衫,而下不衣公服者,宫师见之,独不肯服,以初无此制,及指挥所讶也。今则遍于天下,间用为吊服,绍兴末暂罢紫衫,至以凉衫谒见,尤无谓尔。”李氏《杂记》又谓:“乾道李献之学士言:会聚之际,颜色可憎,今上奉两宫,宜服紫衫为便。阜陵之丧,赵忠定公始令群臣服白凉衫,纯素,已异汴都褐紬之制。”颜色故为可憎,况沈氏《笔谈》已谓:“近岁京师士人,朝服乘马,以黪衣蒙之,谓之凉衫,古之之遗法,《仪礼》:‘朝服加景’是也,但不知古人制度章色如何耳。”按此云“黪衣”,非今凉衫明矣。

淳熙二年冬,程尚书大昌以大蓬西掖假大宗伯,押伴北使赤岸御筵服重金,周益公有诗云:“五日尹京非细事,四时仕宦固多般。”自注:“泰之,今春服绿,夏间阶绯,今借金紫,真傅游艺也。”按:游艺在唐,迎合武后,期年历衣青绿朱紫,时人谓之四时仕宦,以此方拟,出於雅谑,故不以为嫌也。

有黄生名充者,初冬无衣,陈无巳赠背子,坚不受,于是以朱氏所赆二疋寄之,有诗云:“割白鹭股何足难,食鸬鹚肉未为失。”

宋建隆初,王师下湖南,澧鄂之民素不识骆驼,村落妇人诧观,称为山王。拜求福囗者,拾其遗粪,穿系颈上,用禳兵疫。

齐王肃归魏,初不食羊肉酪浆,常食鲫鱼羹,渴饮茗汁。高帝曰:“羊肉何如鱼羹?茗汁何如酪浆?”肃曰:“羊,陆产之最,鱼,水族之长。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酪为奴。”彭城王勰曰:“卿不重齐鲁大邦,而爱邾莒小国,明日为设邾莒之会,亦有酪茗。”因呼茗为酪奴。

《河南闻见录》:“富郑公与康节食笋,康节曰:‘食笋甚美。’公曰:‘未有如堂中骨头之美也。’康节曰:‘野人林下食笋,三十年未尝为人所夺,公今日可食堂中骨头乎?’公笑而止。”

“曾归堂”,乔益盒公之扁也。

魏华父枢密题扁榜,必系某堂某斋字,《答袁广微》云:“‘静寿’,更当增一‘堂’字,方为穗实,盖去‘堂’字,特数十年间事尔。”《答黄子才》云:“古人庵观堂室之名,必有一实字。”《答彭运干》云:“‘敬亨’,当有‘亭’字。”“审思榜之书室,亦当有斋、轩、馆、室之类一字。”先是周益公亦云:“凡亭堂台榭牌额,单用所立之名,而不书‘亭’、‘堂’之类,始於湖上僧舍,中官流入禁中,往往仿之,今无问贤愚,例从之矣。设若一字名,如‘怡亭’、‘快阁’之类,又当如何?”予观教僧寮室直题二字,或始此欤。

陆务观云:《楚词》所谓‘桂’,数见於唐人诗句及图画间,今不复见矣。属山僧野人试求之,赋绝句云:‘丹葩绿叶郁团团,消得姮娥种广寒。行尽天涯年八十,至今未得一枝看。”又别记其说云:桂花已春芳,其色丹,亦或紫。”《南部新书》云:钱塘灵隐山多有之,香紫可爱。白乐天谓之“紫杨华”。今不复见,虽问灵隐山僧,亦莫知矣,往往妄指木犀为之,草木显晦,亦有时如此,可付一叹。诸老品题芳卉多矣,少问及此,或指木犀之红者为桂而已。李卫公《平泉草木》记中列桂之品三:其一红桂树,云“此树白花红心,因以为号”;其一月桂,云“出蒋山,浅黄色”;其一山桂,云“此花紫色,英蕊繁缛”。三者未详孰是。《尔雅》:“梫,木桂。”郭景纯曰:“白华。”不言丹紫也。如《选诗》“秋风生桂枝”,亦鲜言春也。孙少媿《东皋杂录》:“自邵州至全州,道傍多岩桂,冬初花发,芬馥特异,俗谓之九里香,又谓之木犀,以其文理黑而润,殊类犀角也。”此谓冬初花发,固由土气有异,以桂与木犀一种相传久矣,陆氏之说孤而不章,草木之显晦,感慨所托,何已哉?余不足以知之,以俟博识。

《扪虱新话》云:“北人不识梅,南人不识雪,盖梅至北方则变而成杏。今江湖二浙四五月之间,梅欲黄落而雨,谓之梅雨。转淮而北,则杏亦雨,地气然也。语曰:‘南人不识雪,向道似杨花。’然南方杨实无花,以此知北人不但不识梅,而且无梅雨;南人不但不识雪,则亦不识杨花矣。”予谓荆公诗:“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堪对“南人不识雪”之语,按钱昭度诗:“南人如问雪,向道是杨花。”恐《新语》所引,即是洪氏《四笔》记辽僧云:“南人不信北人有千人之帐,北人不信南人有万斛之舟,盖土俗然也。《法苑珠林》云:‘吴人身在江南,不信有千人毡帐,及来河北,不信有二万斛船。’辽僧之谈合此。”今观《法苑珠林》语,见於《颜氏家训》,皆同。吁!世以耳目臆度天下事,有遗论矣。

《事林广记》考论寓钱之始云:今楮镪也:《唐书 王囗传》曰:玄宗时,“囗为祠祭使,专以祠解中帝意,有所禳祓,大抵类巫觋。汉以来葬丧皆有瘗钱,后世里俗稍以纸寓钱为鬼事,至是囗乃用之。”则是丧祭之焚纸钱起于汉世之瘗钱也,其祷神而用寓钱,则自王囗始耳。《法苑珠林》云:“纸钱起於殷长史也。”按:此则里俗以纸寓钱,囗始用之,非创于囗矣。朱文公云:“纸钱起玄宗时王囗,盖古人以玉币,后来易以钱。玄宗惑於王囗之术,而鬼神事繁,无许多钱来埋得,囗作纸钱易之,文字便是难理会,且如唐礼书中范传正言:唯颜鲁公、张司业家祭不用纸钱,案:《说郛》此下复出“易之,文字便是难理会,且如唐”十二字,据《语录》删。故衣冠效之。而国初言礼者错看,遂作纸衣冠,而不用纸钱,不知衣冠、纸钱有何间别?”近世戴氏《鼠璞》云:“《法苑珠林》载纸钱起于殷长史,唐《王囗传》载汉末皆有瘗钱,后里俗稍易以纸钱,王囗乃用於祭祠,今儒家以为释氏法,於丧祭皆屏去。予谓不然,之死而致死之不仁,之生而致生之不知,谓之明器,神明之也。汉之瘗钱,近於之死而致生,以纸寓钱,亦明器也,与途车刍灵何以异?俗谓果资於冥途则可笑。”是说虽异,亦有文公纸衣冠何别之意。吕南公有《钱邓公不烧楮镪颂》,有云:“古用币以礼神祇,后之罪士为多,则假之以请穰祷祈,假之不已,则翻楮代焉而弗支,是故罪者满世,而莫救其非大抵深恶夫寓钱以徼福者也。予观洪庆善《杜诗辨》证载《文宗备问》云:‘南齐废帝东昏侯好鬼神之术,剪纸为钱以代东帛,至唐盛行其事,云有益幽冥。’又牛僧孺云:‘楮钱,唐初剪纸为之。’”此足以补《事林广记》之未及。

同类推荐
  • 论势

    论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灵宝净明天尊说御强经

    太上灵宝净明天尊说御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地员

    地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耳書

    耳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dieu

    Adieu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春秋传奇故亊

    春秋传奇故亊

    有一个朝代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无论是文化还是道德,无论是治国还是军事-----这就是春秋。本文将以戏谑的笔法将你带回到那段众说风云,乱世而有趣的上古年代。春秋离我们久远,然而,它留给我们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所蕴藏的不可抹去的基因,后世的汉文明永远有着春秋时的影子,而这种抹不去的基因在我们今天的文化中,无时不在彰显。
  •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拿破仑·希尔成功致富之道全集

    拿破仑·希尔成功致富之道全集

    本书从拿破仑·希尔的成功致富法则中提炼出高度有效的理论原则,这些原则曾指导许多一贫如洗的人走上了成为百万富翁和社会名流的道路。此外,本书还以中国的具体国情为背景,详细阐释了由希尔创建的成功致富学理论在中国当下社会环境中的应用方法,并以丰富的成功者的事例加以佐证。
  • Youth

    You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冰妃冷绝情

    绝世冰妃冷绝情

    人若无心,便什么都不放在心上,周围的一切都入不了她的眼;一切声音都入不了她的耳;即使哪里死了几百人几万人,也都入不了她的心底。常欢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短暂的一生是如此悲哀,即使死了也要被人利用。
  • 炎黄社

    炎黄社

    天佑中华,守护炎黄。这是一群神秘的力量存在,它时刻为国家的安全和主权战斗。他们加入组织的誓言:忠于国家,忠于组织,以身报国,虽死犹荣。他们加入组织的目标:天佑中华,守护炎黄。铁血报国,反抗侵略,要论英雄,炎黄子孙。一切尽在炎黄社。
  • 三国争锋

    三国争锋

    刘琦莫名其妙地穿越了,成了与他同名的三国刘表的儿子,既已占据了那个位子上他能眼睁睁的看着荆州基业被瓜分一空吗?不能!于是勾心斗角、访贤求能,无所不用其极!于是他离开襄阳图谋霸业,但这是永远的告别还是蛟龙入海腾云而归?天地变换,轩辕剑出,时空逆转,风云动荡,千秋帝业,他能否一朝功成?
  • 嫡女风华,千岁坏坏爱

    嫡女风华,千岁坏坏爱

    “九千岁,我不嫁,一听就是个宦官!”这话是穿越之后沫诗缈说的,那年她十一岁,特狂妄的的宣布这一重大决定。只是,那个宦官不是宦官,是皇上的第九个皇子,知道后的她差点没从床上摔下来。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却偏偏又俊美如斯将她命脉拿捏的死死的。“你救了我一命,本督自然是要偿还的。”可是,欠债肉偿?这妖孽的偿债方式也太特殊了些吧?“缈缈,若非如此,九千岁何以为九千岁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君临天下妖妃太毒辣

    君临天下妖妃太毒辣

    21世纪,007最后说了一句话;7号再见了无人得知007口中的7号是谁东羽国右丞相无子,膝下仅三位女儿。大小姐林采欣京城四美之一,国色天香。二小姐林贝欣且也是碧月羞花而嫡三小姐林妖妩名气却比丞相府的小姐任何一个都大。原因便是这三小姐聪明伶俐,古灵精怪,虽说才学不咱地,但就是能圣宠不衰啊!林妖妩与东羽公主轩辕萝姐妹相称林妖妩与东羽大子轩辕澈青梅竹马,且有定亲之说,但是半个月前轩辕澈随林妖妩称游山她没能保护好太子,致使轩辕太子坠崖—摔残了双腿于是轩辕皇帝盛怒之下欲将林妖妩问斩,却不想北越国来话了,要求东羽国将右丞相府嫡小姐以质子之名送与北越六年却无人知道人那娇小的身体下早已换了一个灵魂
  • 千古绝墓

    千古绝墓

    一个突然出现的诡异十字符号,一段几百年前的历史,真实?梦境?是绝境逢生,还是天命难违。当主角塔入古墓的那一刻起,注定无法回头,爱恨交错,他又将如何抉择?是盗墓?是解谜?还是逆流修行?我的梦,我的心,我的一切将从这一年的七月半鬼节开始。死亡之路前所未有的算计,死亡之城不一样的生命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