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58700000003

第3章

余觀唐奘師。幼具宿根。為法涉流沙。不憚狼狽。遇化身曼殊。授以法印。及其歸逝不可得也不可得。說本色話。瀟洒坐去。豈非生平一著。作一翻譯。俱以大法示人乎。故細讀數什。不但古朴高雅。實能以頂門眼。八面齊照。故能收萬法於八識。轉八識于四智。使識性朗然。如洞火如列眉。引眾生八識田中。證金剛大定。其法乳不甚深乎。余故以淺說說之。不拘拘以訓字循行。同於諸家鋪敘。惟令人於筆舌外。可悟其旨趣。是以識悟識者之又一方便也。若存我覺我。則字字瘡尤。反為性相。立町畦矣。非奘師意。亦非予意矣。識以八識。余謂總即一識也。但識之體則一。識之用則別。如天之月祇一。而映之水不同則異矣。故今之悟識者。欲其即用而悟體。則元是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更無別物也。用何以異。且如眼識與身識。畢竟不同。則五識截然自分。至於具足五十一心所。而明了分別者。定屬六識。然不能執持也。至於堅執不移者定屬七識。然不能持種也。至于含藏多劫者。定屬八識。此識性之自分不容混者也。體何以同。且如眼識之分別者雖屬眼。而了然分別者。已通于第六分別之意識。其分別而確據也。已通第七識之執持。其分別而不忘也。已通第八識之含藏。此識性之自合不容隔者也。學人但認用。則名相多端。苟悟體則圓覺自性。自性非有。所以奘師。於每一識處。必先敘其心所之顛倒。而隨即著其悟后之無漏。迷則無此悟。悟則無此迷。而識識為我妙用矣。

有以八識無為體。單以第六意識為心王。譬如此為磨盤心。前五後二為心王之輔也。蓋以前五識。應根照境。同一現量。亦無善惡。至於七識。楞伽云。七識不流轉。非生死因。若夫八識。其體空寂。無善無惡。亦總屬無記性。其惟六識。通前五識。引後二識。正為八識之見分。故一迷而現三量。則徧行別境。橫恣胸中。一悟而空三性。則有漏因果。當時寂靜。所以道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旨哉言乎。但因以該果。則就第六識。一悟深入。便躋覺地。然昔人圓明了知。不假竟根。又豈必滯此六識。作觀門乎。所以信六不信八。墮在二乘之偏執也。

有以第八識為生死主。蓋以識性無根。根生則枝葉俱蕃。餘識盡屬。當處出生。當處隨滅。非能受熏持種也。故諸識皆粗。而有微細流注者是八識。諸識皆後。而有最初妄見者是八識。要知八識。直是無量劫前最初一念不覺。於是攬識以成根。攬根以納塵。遂被根身器界。滋長無明。無論迷此識而為下凡者。妄執五蘊假我。即聰明外道亦迷此識。而卜度執神我。以取分段生死之苦。且進之二乘。未破藏識。再進之七地以前之菩薩。猶未離俱生我執。以取變易生死之微苦。是皆於八識之最微細者。不能大悟一番也。故悟門中。直要悟至一念不生。則前後際斷。不墮來先去後出房入房矣。

八識各無實性。皆互為因緣。由眾生之妄見而成。故前五通于後之七八。七八又通于前五。如常山之蛇首尾互應。盤中之珠左右俱轉。如無前五識。畢竟無所見。倩誰明了。如無意根明了。倩誰執持。如無執持。倩誰含藏。是前通于後也。由有含藏者。最初以不淨作種子。則七六五之動念發識。定歸生滅邊際。故不出三境。三量三性。業識無邊。是後通于前也。要之人惟一悟。則前後識性。寸寸皆金。反成相生之妙矣。

境有三境。量有三量。性有三性。三境者。性境。帶質境。獨影境。三量者。現量。比量。非量。三性者。善性。惡性。無記性。現量必定著性境。比量必定著帶質境。非量必定著獨影境。境以性者。三界唯心所現之境也。質以帶者。幻身假合妄加之境也。影以獨者。如鏡華水月之境也。言三境。而一切凡聖虗實之境盡。言三量。而一切見思塵沙之惑盡。言三性。而一切因果苦樂之受盡。境量性。通于根塵識。所以通九地七趣一切時也。良以最初迷本有智光。則以一念妄見者潛結。而為持煖識之種子。于是識依于息。息相吹而動者為風。息相吹而潤者為水。息相吹而噓者為火。息相吹而凝者為地。故肉為身。氣為命。摶取四大。以成內身。蓋假借四大以為身。實無明凝固所致之身也。所以說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至于命根熟。則透脫難。以命成識。以識成命。似麵入油油入麵。展轉被無間識籠定。彼識未去此識即生。縱暫時清淨。却又如急流水。流急不見。非真不起也。識既執以為我。自然入門容易出門難。若非老病死。至業報盡。豈能脫去也。縱一時脫去識性之顛倒。仍在為中陰身。而怖畏之苦楚倍甚。為異類身。而無知之封固愈重。即為斷見之外道。劫盡而識還生。雖為無想之天人。報盡而識復萌。蓋以識性有三量三性。則自生出五徧行。五別境。六煩惱。四不定。如是種種識性之迷亂。出得識之粗業。出不得識之細業也。故欲明唯識性。必須大悟一番。方欺君不得。不然。不著性境。定著帶質境。不著此境。定著獨影境。出不得無境三量三性。亦然出不得無量無性也。況境量性。元是打做一圍。尤令人超脫不得也。且如眼見青黃之色境。此見不假安排。非現量乎。而轉一念。確認青是青黃是黃。非比量乎。再轉一念。反疑青未必青黃未必黃。比度不著。非非量乎。現量屬無記。比非二量。屬善惡二性所攝。眼見青黃不假安排。是性境。以境與眼相忘也。轉一念而確認青黃。是帶質境。以境與眼相合也。轉一念而反疑未必青黃。是獨影境。以境與眼不真也。初見青黃。是無記性。迨緣青黃。而起貪著。是善惡二性矣。三性三量三境。所以既通一切法。則知前五識不作解時。得境自相。是為性境。緣心心所。乃帶質境。緣無體法。是獨影境。即第六明了意識。與前五識所緣五塵。率爾心中是性境。若緣自身現行心心所時。是帶質境。若併緣他人心心所時。是獨影境。推而言之。不但境具三境。根亦具三境。識亦具三境。故性生于量。量生于境。若悟境空。則視三界如空華。見聞如夢幻。由此識性清淨。成法眼淨。無奈境本無。生因心有。心本無。生因境有。但心生則境生。境生則心生。心境互為相依。互為顛倒。故外四大世界。為我八識之疎相分。內四大自身。為我八識之親相分。同一八識所造。而為我同業所居之報土。唯一人發真歸元。十方世界方得消殞。方可以入界以瓦礫場為蓮華舟。可入根以血布囊為金剛窟。可入識以胡思洞為香積國矣。

大意迷悟同源。縛脫無二。識性一悟。無明實性即佛性也。故勿云差別智難明。只是涅槃心難曉。如前五識一悟。便是成所作智。六識一悟。便是妙觀察智。七識一悟。便是平等性智。八識一悟。便是大圓鏡智。智之差別易。祇是悟難耳。蓋不悟定是業識茫茫。無本可據。所以不是遏捺。捺得不是覺照。照得不是禪定。定得不是見解。解得不是修證。證得悟之無人。千難萬難。唯於奘師數韻。悟其言外旨趣。庶幾近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恋三生

    恋三生

    经过三生三世的爱恋,是否能够重圆!再轮回,你是否会回首?浅唱,低吟,话来生!
  • 无间冥府空间

    无间冥府空间

    作为一个卧底我一直有一句话想说,我就是一个反派,你来打我呀!
  • 离歌行

    离歌行

    雨夜从高楼一跃而下,本只为解脱现实的一切,却不料落入一个一无所知的世界,一身嫁衣的她睁开眼却看到一个面目狰狞,全身萎缩的残废男人,········一个昏沉的夜里,她被人吃干抹净,却根本不知道那个男人是谁··········这一切到底隐藏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 傲战仙途

    傲战仙途

    天元界失落位面的天绝门少主,少年修武。由于修真者介入了自己的势力,身负血海深仇。此生踏仙途!撒热血!得上古十大古仙圣宝,麒麟传承!纵横八荒,杀入仙界。搅他个天翻地覆!笑问古来多少人杰,傲战仙途我为巅峰!傲战仙途读者交流群QQ:188748143欢迎各路喜欢这本书的书友入驻
  • 独家盛宠:爱情未满18岁

    独家盛宠:爱情未满18岁

    爸爸是A城大老板,却在认识她母亲前和初恋情人生下孩子,她却被骗11年。11年后,回国寻父,父母离婚,跟初恋情人结婚,她的生母抑郁自杀,看似善良的继母充满歹毒之心,跟随继母多年终成大小姐的姐姐抢走唯一对她好的男人。被爸爸送出国,7年后再次回国,却被逼结婚,一气之下嫁给一个她以为邋遢的帅气男人。却不知,他是A城首富。萌萝莉变成高冷女神,一场华丽的逆袭即将展开,最终会是怎样的结局?
  • 孕育健康宝宝一本通

    孕育健康宝宝一本通

    本书分十四章,从孕前准备开始,就如何应对早孕反应、孕期营养补充、孕期健康检查、孕期防病、孕期性生活、胎教与优生、新生儿护理与早期教育等内容作了详细介绍。
  • 末日之王者时代

    末日之王者时代

    死亡边缘是什么,那个“拯救世界”只是一个谎言,又或者是.......这是命运的故意捉弄,还是上帝的嘉奖,一切都由你主宰!
  • 蕅益大师文选

    蕅益大师文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暗云

    暗云

    我沉沦于黑夜的星光,我等你十年只见你半件霓裳。我知道害怕雨夜的你,你不知我一直爱的都是你。当我决定走进这黑夜的时候,我知道这辈子如果不能让你明白就注定孤独的死去,和流星一起消失于天际。
  • 惊魂之无人小镇

    惊魂之无人小镇

    这场游戏,是由策划者精心挑选人去参加的,而,那8个初中生就非常“好运”的被挑选到了,这八个初中生来自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年级,却是不同的班级,有两个班级的学生被选到了,这次他们的挑战将是穿越到一个无人小镇冒险,他们能否生存下来?能否应付一个又一个的惊悚考验?被命运选中的八个初中生来自不同的班级,一个机缘巧合让他们聚集在一起!参加一个前所未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恐怖游戏,策划者究竟会是谁?无人知晓!八个初中生,一场精心策划的恐怖游戏!一个个刺激的挑战!一大堆恶心的丧尸!向你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