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13900000110

第110章

十种慰喻出中阿含舍利弗教化病经。彼有长者。名须达多。身遇重病。遂便遣使问讯世尊。并请舍利弗。愿垂一顾。舍利遂往。须达遥见。即欲下床。舍利止之。别坐一床。慰喻之曰。长者莫怖莫怖。所以者何。愚痴凡夫成就不信。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长者今日无有不信。唯有上信。因上信故。或灭苦痛。生极快乐。或得斯陀。或得那含。长者先得须陀洹果。为是不说。此初慰喻。具足善戒以为第二。多闻第三。惠施第四。善慧第五。正见第六。正志第七。正解第八。正脱第九。正智第十。一一之中。慰喻之法与初相似。十中前五。是世间善。后五出世。就出世中正见正志是无碍道。慧名正见。正思惟者名为正志。正解正脱是解脱道。慧名正解。余心心法名为正脱。学等见者名为正智。学人重观四谛之理。名学等见。十种慰喻。释之粗尔。

十愿义五门分别(一释名义 二据修分别 三就行分别 四行位分别 五因果分别)

第一释名十愿之义出十地经。随求义名之为愿。愿别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供养佛愿。亦名摄功德愿。二护正法愿。亦名摄智慧愿。三摄法上首愿。四增长众生心行愿。五知众生愿。亦名化众生愿。六知世界愿。七净佛土愿。八同心同行愿。九三业不空愿。十成菩提愿。第一愿以一切乐具供养一切佛。名供养愿。以此功德摄胜功德。是故亦名摄功德愿。问曰。五度皆是功德。何故是中偏愿供养。以摄功德。释言。初地檀度为宗。供养是其檀度所收。故偏论之。理实齐具。又问。诸处多供养三实。今此何故偏愿供佛。释言。道理愿供三宝。就初就胜略言供佛。又佛是其所求之果。示所趣求偏言供佛。第二愿于诸佛教法行法证法摄持不失。名护法愿。以此护法增长智慧。是故亦名摄智慧愿。第三愿于一切诸佛八相成时尽往供养。摄法为首。名摄法上首愿。第四愿以一切菩萨所修诸行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长。名增长众生心行愿。第五愿知一切所化众生差别。名知众生愿。随其所知化。令生信入三乘道。是故亦名化众生愿。第六愿知众生所居一切世界净秽差别。名知世界愿。第七愿求诸佛净土摄取众生。名净佛土愿。第八愿与一切菩萨同心同行。名同心同行愿。言同心者智慧心同。言同行者功德行同。第九常愿身口意中益物不空。名三业不空愿。第十愿成无上菩提。以菩提道利益众生。名成菩提愿。名义如此(此一门竟)。

次据修义分别十愿。修不顿成。必藉以渐。初七修始。次二修熟。后一修成究竟得果(此二门竟)。

次就行论。行谓自利利他之道。十中初二是自行。始自行无出功德智慧。次五是其外化行愿。约化中初一为物求法。第二依法化增善心。第三知其所化众生。第四知其所化住处。第五自求清净佛土。摄取众生。后之三愿自他不定。随相别分。第八一愿自利行成。第九一愿利他行成。第十自利利他得。果菩提自体是自利果。菩提作业是利他果。通论后三皆是自利。并是利他故。地论释言。此后三种显示自身并利他。故地论释言。此后三种得如实教。若复通论十俱自利。十俱利他。故地论中解释大愿有二种胜。一常勤行无量行。故即是自利。二与一切众生同行。言同行者十尽示现。即是利他(此三门竟)。

次就行位分别十愿。十中前七就行分别。行如上辨。后之三种就位分别。位在何处。如地论说。第八愿者得地校量胜。第九愿者得菩萨地尽校量胜。第十愿者得一切地尽校量胜。始从初地乃至九地。行修渐增。名地校量胜。十地学穷名为地尽校量。佛地穷满名为一切地尽校量。此等皆就所愿言耳(此四门竟)。

次就因果分别所愿。前九求因。后一愿果。亦可前七以为一分。初六为因。后一为果。后三一分前二为因。后一为果。前果依报。后是正果。十愿如是。

十种供养义两门分别(一明供养 二明供心)

十种供养出地持论。十名是何。一身供养。二支提供养。三现前供养。四不现前供养。五自作供养。六他作供养。七财物供养。八胜供养。九无染供养。十至处道供养。十中初二所供差别。于佛色身而设供养。名身供养。供佛灵庙。名支提供养。依僧祇律有舍利者名为塔婆。无舍利者说为支提。地持论中通名支提。次二约就时处分别。门别虽二。随事分三。一现前供养。面对佛身及与支提而设供养。二不现前供养。于不现前佛及支提广设供养。三共现前不现前供养现前供养佛及支提。并供不现佛及支提。现前供养得大大功德。不现供养得大大功德。境界宽广故。共现前不现前者得最大大功德。次二就其供人分别。门别虽二随事分三。一自作供养。自身供养佛及支提。二他作供养。有小财物不依懈怠教化施作。三自他供养。彼此同为。自作供养得大功德。教化供养得大大功德。自他供养得最大大功德。次二一对心事分别。以己财事而为供养。名财物供养。财有三种。一资具供养。谓衣食等。二敬具供养。谓香华等。三严具供养。谓余一切宝庄严等。以殊胜心为前供养。名胜供养。胜心有三。一专精解心。善解施设种种供养。二纯净信心。信佛德重理合供养。三回向心。求佛心中而设供养。后二一对就行分别。供行离过名无染供养。无染有二。如地持说。一心无染。离一切过。二财物无染。离非法过。供行顺果名至处道供养。佛果是其所至之处。供养之行能至彼处。名至处道。此至处道供养。维摩经中名法供养。地论之中名行供养。于中有三。一财物供养。为至处道。二随喜供养。为至处道。三修行供养。为至处道。于佛供养既有此十。于法类亦同然。供养法十者。一供养法。供佛所说理教行法。二供养经卷。余八如上。供僧十者。一供养僧。谓供一切三乘圣众。二支提供养。供三乘众形像塔庙。又供圣僧及凡夫僧。亦得分二。余八同前(此一门竟)。

次明供心。供心有六。如地持说。一福田无上心。生福中胜。二恩德无上心。一切善乐依三宝出。三生一切众生最胜心。四如优昙钵华难遇心。五三千世界独一心。六一切世间出世间具足依义心。此明如来具足世间出世间法。能与众生为依止处。名具依义。以此六心少物供养。能获无量无边功德。何况。供养之义略辨如是。

十无尽藏义

十藏之义出华严经无尽藏品。德广难穷。名为无尽。无尽之德苞含曰藏。藏别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信二戒三渐四愧五多闻六惠施七慧八念九闻持十辨。于法决定名之为信。信何等法。如彼经说。信一切法空无相愿。及闻种种差别法门。闻不可思议。皆能生信。防禁曰戒。戒有十种。一饶益戒。饶益众生。二不受戒。不受一切外道邪法。三无著戒。不著三有。四安住戒。安住净法。五不诤戒。常令他喜。不与物诤。六不恼害戒。不学咒术诸药草等恼害众生。七不杂戒。不杂异见。八离邪命戒。菩萨不作持净戒相。欲使他知亦非无实。诈现德相。专为正法心无异求。九离轻慢戒。不自慢高轻贱他人。十清净戒。舍离十恶。具斯十种。名为戒藏。于过自羞。名之为渐。过有多种。广如经说。作过羞他。称之为愧。亦有多种。备如经说。于一切法具足闻知。名多闻藏。。惠舍名施。施有十种。一者施法。菩萨施仪所畜诸物。悉为众生不自为己。二最后难施法。菩萨有物自用则乐施他。即死宁自身死施与众生。名最后难施。三内施法。菩萨所受上妙之身他求施与四外施法。有求王位及外财物菩萨施与。五内外施法。身及外财并皆施与。六一切施法。若他所求国城妻子头目支节一切诸物悉皆尽施。七过去施法。闻过去法心无取著。但为化生随顺说法。八未来施法。闻未来法心无取著。九现在施法闻现在法心无取著。十究竟施法。见有众生来求身分。则自观察当必摩灭。毕竟无有一念贪惜。而施与彼。名究竟施。具斯十种名为施藏。于一切法悉如实知。名为慧藏。于过去世一切诸法悉能念知。名为念藏。于佛所说一切教法悉能忆持不失一句。名闻持藏。得深广智说一切法。无碍自在不违一切诸佛所说。名为辨藏。十无尽义。释之略尔。

信等十行义九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三对治 四因起次第 五修行分别 六所成分别 七约对六度共相收摄 八离合废立 九浅深分齐)

第一释名。信等十行如地经说。名字是何。一信二悲三慈四舍五不疲倦六知经书。亦名知经论。七知世智八惭愧九坚固力。亦名不动力。亦名勇猛力。亦名勇健力。十供养诸佛。如说修行决定名信。恻怆称悲。爱怜曰慈。惠施名舍。策修不惰。名不疲倦。善达五明。名知经书。亦名知经论。善解时宜。名知世智。于过羞耻。称曰惭愧。所修善根不为缘坏。名坚固力。不随缘变。称曰不动。于缘不退。名勇猛力。心不怯弱。名勇健力。行修上顺。名供养佛。顺教奉修。名如说行。此等十种造缘。集起故通名行(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依如地经。信有二种。一者信因。二者信果。地持论中说信有八。一者信佛。二者信法。三者信僧。四信诸佛菩萨神通之力。五信真实义。六信种种因果。七信得义。义谓菩提。八信得方便。谓信菩萨所修学道。悲有三种。一众生缘悲。缘苦众生欲为济拔。依如地经。观诸众生十二因缘生死流转。而起悲心。依地持论。缘诸众生百一十苦。而修悲心。二法缘悲。观诸众生俱是五阴因缘法数无我无人。而起悲心。观无我人云何起悲。释有两义。一念众生妄为我人之所系缚。受生死苦。深可哀愍故起悲心。二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则真实拔众生苦。故名为悲。三无缘悲。观诸众生五阴法数毕竟空寂。而起悲心。观法空寂。云何起悲。还有两义。一念众生妄为有法之所缠缚。受生死苦。故起悲心。二念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则真实拔众生苦。故名为悲。慈亦有三。一众生缘慈。缘诸众生欲与其乐。二法缘慈。缘诸众生但是五阴因缘法数无我无人。而起慈心。三无缘慈。观一切法毕竟空寂。而起慈心。法缘无缘云何起慈。释与悲同。舍有二种。一者内施。谓舍一切头目支节手足耳鼻。二者外施。施余资生。不倦有二。一世间行中精勤不倦。二出世行中精勤不倦。广则无量。智论有四。如地持说。一于五明处成就闻慧。二成思慧。三成修慧。四成证行。知世智中有其二种。如地持说。一如世间知。二如世间转。如世间知是其解也。如世间转是其行也。知世知中有其二种。一知世间事。谓知众生及器世间。二知世间义及第一义。谓于世间八行观察。何者八行。广如上说。谓观世间苦世间集世间灭世间道世间味世间过世间出世间第一义。此八行中前七观察世间之义。后一观察世第一义。如世转中亦有二种。一随自所宜。二随他所宜。量宜摄他。惭愧有四。如地持说。一所不应作而故为之。心生惭愧。二所应作不随建立。心生惭愧。三所不应作作已覆藏。而生惭愧。四所应作作已反悔。而生惭愧。勇猛力中有其二种。一不退力自分不失。二不转力胜进能入。供养有二。如地论说。一利养供养。财物奉施。二行供养。行修上顺亦得分三。如地经说。一利养供养。谓衣食等。二敬供养。谓香华等。三行供养。所谓修行信戒施等。或说十种。如地持论(此二门竟)。

次明对治。如地持说。放逸懈怠不受菩萨戒。违佛菩提。以信对治。问曰。信心应治不信。何缘乃治放逸懈怠不受戒等乎。释言。以其内心不信故为放逸。不受禁戒。举此为彰内心不信。于诸众生有杀害想。违于大悲。大悲以对治。于诸众生有嗔恚心。违于大慈。以慈对治。顾身命财。违于惠施。以舍对治。于诸众生多求众具。违于不倦。不倦对治。问曰。不倦应治懈怠。何缘对治多求众具。释言。以求世间事故。妨修出道故。以不倦对治求众具。无方便智违于知论。以知论对治。不善随顺违随顺他。以随顺对治。于修善法放逸懈怠违于惭愧。以惭愧对治。于生死苦其心怯弱违于勇猛。勇猛对治。于佛疑惑违于供养。以供养对治。对治如是(此三门竟)。

次明因起次第之义。如地持说。闻菩萨藏。信有菩提。故先明信。信菩提故。念诸众生在生死苦。不得彼法。故起悲心。悲众生故。欲度脱之。故起慈心。以悲慈故修行慧施。故次明舍。为法施故。修行正义。心无厌惰。故次不倦。以不倦故能知圣教。故次知论。知经论故善解时宜。故知世间。知世间故久在世间。喜生深过。故起惭愧。以惭愧故不随烦恼。得勇健力。勇健力故能修善法。多获财利供养如来。次第如是(此四门竟)。

同类推荐
  • 审应览

    审应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Brotherhood of Consolation

    The Brotherhood of Consola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First Principles

    First Princip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乾坤大略

    乾坤大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丹台玉案

    丹台玉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苍穹下的裂变

    苍穹下的裂变

    苍穹之下,末世异体。当喜马拉雅山沉睡千年的异体复活,用无与伦比的史前科技杀戮人类时,世界爆发毁灭危机,问谁能抵挡!古老的玛雅预言并不是没有实现,只是我们忘记了危险……神秘的瓦纳霍斯谜语,记忆中的实验室。青春、年华、岁月……当一切都被异体杀戮笼罩时,人类谁能拔剑问天,拯救世界末世?只是,一曲高歌下,谁能吹响胜利的号角,挽救爱人的生命?从多瑙河一路前行,战火再次洗礼大地。少年、青年、壮年……当一切只为了生存下去,我们还能期许什么……杀戮、阴谋、爱情、亲情、悲情……当这一切凝聚成一段末世密码——苍穹之下时,我们的路在何方……
  • 重生—末日神器

    重生—末日神器

    她。顾墨,她顾晓,她,顾魇她们三人是从小到大的好姐妹,偶的神器,得知末日快来之事,开始收集物资,看她们三人如何在末日中生存
  • 那时候之后

    那时候之后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成长的故事,我们都有过年少的时候,经历过高中的青涩时光,他们的高中是什么样的?是否看到了高中时的记忆?
  • 斯文扫地

    斯文扫地

    一本书读完学士、硕士、博士、猛士、壮士、烈士、圣斗士!粉碎你心目中一切文化偶像!本书无一名知识分子愿意推荐!西京吴家坟的土狗“柏拉图”北漂到京都,因缘际会被辛可大师收留,进入京都大学。柏拉图通过结交京都大学不同级别领导、教授的宠物狗,全方位了解到京都大学名声煊赫、大师辈出之外的另一面,深层次认识了世俗社会的本质,并在此认识基础上付诸实践,成功获得京都户口以及京都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爬上京都大学狗协会长的位子。同时,它的主人辛可大师也和京都大学各院系的教授、大师协会的各路大师们,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好戏。
  • 新编胎教一本通

    新编胎教一本通

    从怀孕到宝宝出生,是胎宝宝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对胎儿实施定期定时的各种有益刺激,可以使胎儿各方面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为出生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优生的目的。
  • 鬼夜录

    鬼夜录

    此小说是鬼故事大全。各种鬼故事集合。一个故事为一章。
  • 生活妙招大全

    生活妙招大全

    衣食住行繁杂琐碎,日常生活的细节更是千头万绪,要想妥帖、周到地处理好这些事,就要花费人很大的精力.甚至让人感觉到有一种力不从心的苦闷。这本家庭生活必备知识读本将从美容、服饰、饮食、医疗、保健、家居、文化用品等各个方面为你科学、详细地介绍现代生活中需要的各种小常识、小经验、小技巧,帮你出妙招轻松化解生活中繁琐的事,让你生活得更舒适、更快乐!
  • 满满萌点:奈何竹马属腹黑

    满满萌点:奈何竹马属腹黑

    颜笑.作为一枚呆萌的吃货.从小就本着宁可挨揍不可浪费的原则在呆萌汉子方向撒开脚丫子就往反方向跑去.从此越跑越远.楚澈.表面温润如玉人畜无害.(颜笑:我抗议!)年长某笑五岁.智商却是某笑的五万倍!青梅竹马.你回头我就在.你开口我便放你走.虽然我爱你从不说出口.
  • 屌丝经济学

    屌丝经济学

    作者通过历史事实与理论推导证明了贫富分化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以产能过剩、投资过剩、货币过剩与金融过剩四个角度揭示了经济危机的形成与演化机制,指出了现行宏观经济学所回避的贫富分化对消费、投资、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以及财政与货币政策分别在短期与长期如何影响产出,同时,对中国高投资、高贸易顺差、高房价、高货币供应的畸形发展模式的成因、与来发展趋势进行论证分析,建立了一套穷人们可行的理财逻辑与方式。
  • 花霁

    花霁

    千年以后,人类的地球资源枯竭,环境惨遭破坏,植物和动物濒临灭亡,仅存的人类也苟延残喘,做着最后的垂死挣扎。一次天外的坠落,让大海中散发出紫色的光芒,从此那些光芒的结晶体,紫海晶石所储存散发的纯洁力量彻底改变了世界,他重新构建了这个世界,让所有的植物生长的更加茂盛,更加强大,让动物变得更加智慧,河流重新变得清澈,森林从新变的神秘,土地从新变的肥沃,他让很多人类未知的生灵和部落显身在这个大地上,唯独没变的就是人类,它们在失去所有科技、文明的最后变成了这个神秘世界的弱者,它们不分种族肤色从新紧紧的聚在一起,一起战斗、抗争、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