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13900000134

第134章

次明品数多少之义。依如毗昙见道位中唯十五心。通须陀果有十六心。八忍八智是十六也。观欲界苦初忍后智。有其二心。观上界苦初忍后智。亦有二心。余谛例尔。若依成实见道位中有无量心。故彼文言。以无量心断诸烦恼。非八非九。言非八者说见道中有无量心相续断惑。破阿毗昙定说八忍。言非九者说修道中有无量心。破阿毗昙于一一地定九无碍。何故毗昙定说八忍。彼宗观有。有相局别。见易明故。何故成实说无量心彼宗观空。空无分限见难了故(此二门竟)。

次就无碍解脱分别。依如毗昙见道位中具以无碍解脱二道而断见惑。八忍无碍。七智解脱。应有八智。后一判为须陀洹果。故但说七。若依成实无相位中单有无碍而无解脱。何故而然。彼宗所说无碍解脱同是空观。于中增进说为无碍。顺旧之智判为解脱。顺旧解脱判属须陀。故无中纯有无碍(此三门竟)。

次第四门约修分别。于中有二。一约境界明修多少。二约行心明修多少。言约境者如毗昙说。于彼见道十五心中现观一谛。未来还于一谛增明。现观一行未来傍于一谛之下四行增明。随所观察皆明了故。以一谛下四行义亲故悉增明。问曰。于前四现忍中现观一谛未来傍于四谛增明。现观一行未来傍于十六增明。至第十六道比智时义亦如是。今此见道十五心中何故不尔。未来唯于一谛增明。唯于同谛四行增明。释言。四现及后道比是开豫道。心志宽容故修宽多。此十五心是速疾道。心志峻狭故修狭少。约境如是。次约行心明修多少。修有二种。一者行修。缘中现起。二者得修。于所修习得令属己。若据行修苦法忍时唯得修习苦法忍心。乃至最后道比忍时唯得修习道比忍心。若据得修同时相得。或后得前。非前得后。后非得前故。初苦法忍十五得得。乃至最后道比智心唯一得得。相状如何。苦法忍心现起之时。有一非色非心得法。与忍俱起得于现在苦法忍心。并得种类在未来者令来属己成就一失。问曰。彼忍由得得之在己不失。彼得由何在己不失。释言。彼得复由小得得故不失。小得由何。还由大得得故不失。其犹二生互相生矣。虽有二得今总合故说为一得。余亦如是。问曰。向说以后得前非前得后。今云何言通得种类在未来者。释言。前说不得后者。苦忍时得不得后时苦法智等。非谓不得现起法家未来种类。未来之类望今未起犹名已起。已起类故苦法智时二得俱生。一得苦智。一得向前苦法忍心。如是渐增。乃至最后道比忍时。有十五得与之俱生。一得道比。余十四得得前十四。问曰。后得唯得向前所得法体。亦得前得。义释不定。一义释之。唯得前法。前得随法亦成不失。一义释之。通得前得。若尔展转有无穷过。论自释言。无穷何失。修义如是(此四门竟)。

次定是非。问曰。见中用何为道。义别四阶。其一义者慧为道体。余者悉非。离慧不能忍智法故。第二义者慧及一切心心数法并及道戒通为正道。八正用此而为体故。诸得四相道中随义不名正道。第三义者心法与戒并及四相同时俱起是共有因。相扶义亲通说为道。诸得望彼起戒异时非共有因。相扶义疏不说为道。第四义者心法与戒诸得四相皆有彼此相成之义。通说为道。问曰。若依前之三义诸得非道亦应非果。又复果者是得证义。诸得顺果。故名为果。见道在向。何故论中说得为果。释言。论中说得为果。同后一义。得不顺向故不名道。得前世间第一法得亦同此释不名第一。问曰。若依末后一义得名道者。论中宣说。得彼世间第一法得不名第一。今云何言得道之得亦名为道。释言。论说得第一得非第一者。同前三种非道之义。又世第一位分短促止在一念。得彼之得前后多念于彼不顺。为是彼得不名第一。见道宽长得复多念。于彼相顺故得名道。是非如是(此五门竟)。

次就转根而为分别。问曰。见中心道峻速。得转根不有。言。不得。于一一行无多缘故。问曰。若言定不得者。依如毗昙信法二人同在见道。论中宣说。信行是其法行之因。云何不转。又复释言。劣望于胜理有因义。其实不转。若依成实同一空观实难转根。若依毗昙差别观谛容有转义。是义云何。凡转根者于境多观亦能转根。于境力励明净心观亦能转根。其四谛法初则易知后转难了。行者于前四现忍中学观谛时有五种别。有一种人于四真谛未能观察。非苦力励。是人入见但为信行。其第二人四现忍中于前三谛未熟观察。用道为难力励观察。是人入见于前三谛见不极明。名为信行。于后道谛照见明了转为法行。其第三人四现忍中于前二谛未能观察。于灭于道用之为难力励观察。是人入见于苦于集见不极明。名为信行。于灭于道照见明了转为于法行。其第四人四现忍中于初苦谛未能观察。于后三谛用之为难力励观察。是人入见于初苦谛见不极明。判为信行。于后三谛照见明了转为法行。其第五人四现忍中于四真谛并皆力励。是人入见于四真谛并极明了入见谛道。唯名法行。五种人中初后二人不名转根。中三名转。须陀洹向释之粗尔。次别解释须陀洹果。斯陀含向通亦是其须陀洹摄一处合论。于中曲有六门分别。一定其体。二明得舍。三明须陀断结多少。四明须陀受身多少。五明家家。六分利钝。言定体者须陀洹果圣德为体。圣德不同泛论有三。一是果体。依如毗昙行修分别唯第十六道比智心是其果体。得修分别通摄见谛十六圣心悉为果体。若依成实说无相后顺旧空观而为果体。二学等见。须陀果后游观无漏重缘谛理而不增进。三胜果道。须陀果后更起胜解进断欲结。或一二品乃至六品。此缘于何谛进断烦恼。于四谛中趣缘一谛。问曰。何故前断见惑四谛俱缘。此断修惑唯缘一谛。释言。前断迷谛烦恼。凡于四谛通皆迷惑。故须通观。此断缘事贪嗔痴等非舍通迷。故于四谛趣缘一种能断果后。问曰。此行既缘谛理。云何能断缘事烦恼。若依毗昙观细舍粗。是故能断。若依成实一切烦恼皆取性起。观空破性。为是能断。问曰。此行所观谛理为深于前能断修惑。为与前同能断修惑。若便更深深有何相。若当不深安能异断。一释。此行观理更深故能异断。但此深相阶别难分。唯圣自觉叵以言别。其犹地地九品烦恼难可言别。亦如地地生得善根九品难分。虽不可别非无阶降。此亦如是。又释。此行观理同前亦能异断。何故如是。理虽同前数观心地。数观心明。故能异断。如似一药少服减病。多能尽病。非多尽病便有异药。亦如一食少敢减饥。多食尽饥。非多尽饥令食不一。此亦如是。须陀圣德虽复无量要唯此三。辨体如此(此一门竟)。

次约前后论得论舍。先论舍义。问曰。须陀得果之时为舍前向为当不舍。若依毗昙证果之时定舍前向。舍有二种。一约行修。不行名舍。道比智时前十五心不现行故。二约得修。得断名舍。因得断已果得生故。若依成实亦。以实细分因心谢已果心现前。名之为舍。相续论之因满为果。非舍前得。名为不舍。问曰。须陀修增进道。向斯陀时舍前果不。释言。不舍。何故如是。证果心深所以不舍。又复须陀虽起胜行唯依前果而自息止。为是不舍。次论得义。问曰。须陀证初果时。为得前向合为后果。为当不得。此如前释。依如毗昙修有二种。一是行修。二是得修。若据行修果中唯有道比智心无前十五。若据得修得于前向合为后果。是义云何。证初果时舍前向中十五别得。一总得生得道比智。并得向中十五无漏合为须陀。问曰。为当直得向中所得功德合为后果。亦得向中能得之得为后果乎。义解不定。一义释之。唯得所得无漏功德合为后果。不得能得。何故如是。所得法体体有彼此通成之义。故复得之。能得之得非正法体。彼此局别。无有彼此通成之义。为是不得。又复所得心法为主。心法宽通一起之者必有种类成在未来。未来有其可起义故。后复得之合以为果。得非心法。无有宽通在未来义。故后不得合成其果。以有此别。是故论中说。舍前得更起果得。得于前法合为果矣。又更解释。正得前法兼得前得。合为后果理亦无伤。故论中问曰。若得有得有无穷过。论自释言。无穷何苦。问曰。若使果得起时通得前得。何名为断何名为舍。虽复得之非彼种类。故得名舍。毗昙如是。若依成实唯立行修无得修修义。是故不说得于前向合为后果。问曰。须陀起于胜行向斯陀时。有得前果成后向不。释言。不得起后向时前果不舍。故无异得。得舍如是(此二门竟)。

次论须陀断结多少。经说。须陀唯断三结。所谓身见戒取及疑。问曰。经说。须陀洹人所断烦恼犹如纵广四十里池。其余在者如一渧。云何复言唯断三结。释言。须陀所断实多。以四义故偏说此三。一以此三是诸惑本举此摄余。故偏说三。云何惑本。迷谛十使须陀悉断。就十使中五见及疑唯障见谛。须陀断尽偏与断名。贪嗔痴慢通障见修。障见谛者须陀断尽。障修道者须陀未除。由断未尽不与断名。就彼所断六使之中三本三随。身见是本。边见随。戒取是本。见取随。疑心是本邪见随。经中就本说除三使未亦随故但说三。二以此三重故偏说。如涅槃释。譬如世间王来王去。虽多臣流以王重故世人偏说。此三如是重故偏说。此云何重。彼经释言。一切众生常所起故。又难觉故。如病常发为重病。又难识知名为重病。此三尔。众生恒起不觉为过故曰重矣。三以此三能为一切戒定慧等三学大怨所以偏说。云何为怨。随相粗对取障戒。名为戒怨。疑盖障定。名为定怨。身见障慧。名为慧怨。依毗婆娑则不如是。彼说。身见能为戒怨。计神是常苦乐不返不畏业果。纵情作罪。妨修净戒故为戒怨。戒取定怨。取戒为道妨修胜静故为定怨。疑为慧怨。于境犹预不能决了。坊于正智故为慧怨。四随化说三。如涅槃释。或有众生闻说须陀断无量结退心不求。故但说三。所断如是(此三门竟)。

同类推荐
  • 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

    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顷堂书目

    千顷堂书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立斋遗文

    立斋遗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Secret Sharer

    The Secret Shar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埋忧集

    埋忧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文章主要以亚洲现代文学精品和非洲现代文学精品来讲述。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
  • 机甲进化传说

    机甲进化传说

    少年无意之中进入基里亚斯世界,成为了魔灵机神的机师,和朋友们一起战斗,成长,之后偶然遇到外星人,与先进的外星文明接触,又陷入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的星际战争中,最后又戏剧化地与数量惊人的太空怪兽战斗……然而,主宰战争的力量就是——机甲!
  • 安静的夜卍独影随殇

    安静的夜卍独影随殇

    夜晚的星空,有星星有月亮,双子座!双重性格来袭!
  • Twelve Stories and a Dream

    Twelve Stories and a Drea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傲天后,改造完美神君

    凰傲天后,改造完美神君

    新文火爆连载中:《落跑囚妃,暴君我要离婚!》http://novel.hongxiu.com/a/1245457/,欢迎入坑~===========她被当做人质送到九重天宫,第一次见面就把天族的太子调戏了。她是尊贵却没有地位的魔族尊神,他是高冷的天族少主,他们简直是天底下最不可能的一对。但是,狂傲随性的野丫头,遇上了神界里最完美的木头,从此相互纠缠,相互折磨,相互不放过。~(八卦版:)魔族犯下滔天大罪,导致冥界崩坏,从此三界变成了二界。万众敬仰的新任天君重整了天界和地界混乱的秩序之后,却又传出了与魔尊的绯闻。一时之间,天界神祇、四海龙神、八荒妖魔、九州人族,全都又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大家都在纷纷议论,但到底是魔神弃恶从善,还是天君助纣为孽,看来这一切只能由天定了。而最近,九重天宫盛传天君正在专心研读《二十四孝训夫手册》,以博得未来天后的欢心,此举更是让二界的大好男儿们人人自危。其中,光是四项基本原则,就足以证明天君已经彻底的归顺了魔尊。二界的芸芸众生都唯恐再次引起一场浩劫。四项基本原则如下:第一项、夫人想去的地方,东南西北都是顺路。第二项、夫人想吃的东西,酸甜苦辣都是美味。第三项、夫人想见我,我随时随地都有空。第四项、夫人想揍人,小心手会疼。总之,夫人想怎么样都行。
  • 从太平间开始一路向西

    从太平间开始一路向西

    渣男周小军,千辛万苦去追白美富,却遭到白美富男友的痛打,一心想要逆袭的周小军,在太平间里遇到了草鬼婆婆的帮助,开始修《欢喜经》、培育欢喜蛊。历经磨难的周小军,终于逆袭成功,却不料,欢喜蛊反噬,身中毒蛊,周小军这才意识到自己掉入了草鬼婆婆的圈套之中。为了解除毒蛊,周小军一路向西,遇到了老王师徒的帮助,寻找破灭之蛊,一路上遇到种种危险,就连老王也见利忘义,起对周小军起了杀心,周小军命悬一线。多亏老王的美女徒弟搭救,周小军才捡回一条命,他们继续一路向西,上鬼蛊山、潜恶灵渊、闯魏王墓……危险一次比一次大,谜团越来越深,在这险象环生的路途中,携美而行的周小军能否全身而退呢?
  • 浮生如梦亦如烟

    浮生如梦亦如烟

    苏浮烟,本是出生于宰相府的小姐,为何却不受父亲喜爱,远送他地?多年后归家,本以为能和心爱之人携手,却卷入了一场复杂的爱恨纠葛、政权阴谋的惊涛骇浪中。意外失忆,醒来却成了江城孟萦,苏澈的妻子,苏澈口口声声称她“娘子”却又为何在得知她怀有身孕时勃然大怒。她腹中孩子究竟是何人的?到底这其中隐藏了什么?奉诏进宫,却不甚听见了皇室秘闻,招来杀身之祸。孑然一身的她如何在这样奸诈诡谲的世间存活?
  • 恋:樱花泪

    恋:樱花泪

    她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力,却冷若冰霜;她拥有着同样的地位,却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她?十七年前的偷龙换凤,隐之千年的秘密,结局改何去何从?她的冰冷,她的双面,由他们的步入,命运该进行着怎样华丽的转变呢?
  • 钱仙

    钱仙

    钱家独女钱男男,在某个不知名儿的道观里,随意投了一元钱,却不想惹来了一个麻烦神仙。神仙驾到,扰乱了钱男男的正常生活!你想要钱,我给你,你想要色,我也给你,你还有什么愿望要说的?我想穿越到一个重女轻男的架空世界里,做一个称霸天下的女帝王,可好?这个,有些难度?
  •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管理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管理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追求卓越,渴望成功,是古今中外有识之士的不懈追求,更是21世纪人们的热门话题。如何捕获成功?通向成功之路的起点在哪里?本书告诉你!本书将向你传授如何才能走向成功之路?其内容浅显易懂,突出实践指导性。你不妨对照这些因素,看看自己是否具备这些成功的资本?在当今社会,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相信,你一定会从中受益,熟悉成大事的规律,掌握成大事的策略,从而取得无往不利的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