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13900000028

第28章

第五明其依持之义。于中有二。一真妄相对以说依持。二就真妄共相识中。本末相对以说依持。前中有三。一真妄相对以辨依持。二唯就妄。三唯就真。真妄相对依持如何。前七妄识情有体无。起必詑真。名之为依。故胜鬘云。生死二法。依如来藏。地持经亦云。十二因缘。皆依一心。第八真心。相隐性实。能为妄本。住持于妄。故说为持。故胜鬘云。若无藏识。七法不住。不得种苦乐求涅槃。此是真妄依持义也。妄之依真。如波依水。真之持妄。如水持波。故楞伽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海常住。境界风所转。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无明大海。虽为风飘水性不移。性不移故。名为常住。性虽常住。而彼水相。随风波转。喻彼真识虽为妄想境界风动。真性不变。性虽不变。而彼真相随妄境界。起于七识。如海波浪。楞伽经中。境界为风。起信论中。无明为风。何故如是。此等皆有飘动义故。若复论。无明妄心及与妄境。皆得为风。故起信论宣说。无明妄心妄境。皆为熏习。熏动真心。即是风义。但彼论中。就其根本说无明风。楞伽据末说境界风。皆得无伤。有人一向说彼海水。喻第七识不喻真识。此言大偏。如彼经中说。如来识以为藏识。第七妄心。名业相识。经自说言。藏识如巨海。业相犹波浪。云何乃言水喻七识。彼文复云。如来之藏。为彼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波浪。云何海水不喻真识。良以世人迷覆真心。妄取空义以为真识。故为此论。真妄相对依持如是。问曰。真妄一故相依。异故相依。是义不定。若全一体。则无依持。若全别体。亦无依持。不一不异故说依持。故楞伽云。非异非不异。心俱和合生。此说妄识与彼真心和合生矣。次就妄中以辨依持。第七妄识。诸虚伪本。说为能持。前六事识。依妄而起。说为能依。能持如水。能依如波。水在波生。水尽波灭。所况如是。故楞伽云。如水大流尽波浪则不生。如是意识灭。种种识不生。彼名妄识。以为意识。六种事识为种种识。良以妄识为六本故。妄想意灭。令彼种种六识不生。妄中本末依持如是。次唯就真以辨依持。真有体用。本净真心。说之为体。随缘隐显。说以为用。用必依体。名之为依。体能持用。说以为持。能持如水。能依如波。绳蛇等喻类亦同尔。真妄相对依持如是(此一门竟)。

次就真妄共相识中。本末相对以辨依持。真与痴合共为本识。依本共起阿陀那识。依本共起六种生识。于此分中。本识为本。余二为末。末生依本。名之为依。本能持末。流注不断。说之为持。能持如水。能依如波。问曰。末中阿陀那识共起六识。得有相依持义不。释言。不得。于此分中。六识亲从本识而起。本识变为。体是本识故。望本识说依说持。非阿陀那变为六识。六识体非阿陀那识。故望陀那不说依持。如人梦中见闻觉知从睡心生。不从梦中执我心起。若就缘由。说依说持。亦得无伤。是义云何。由阿陀那执我心故。熏于本识。不见法如。不证涅槃。变起六识及六根尘。离之则无。故经说云。以著我故。世间受身。离我则无行。从是义得说依持。依持如是(此二门竟)。

次第六门。明熏习义。于中有二。一就真妄别相识中以辨熏习。二就真妄共相识中以论熏习。前中为三。一定熏习法体。二总释熏义。三广显熏相。熏习法者。起信论中。说有四种。一净法熏习。所谓真如。二染因熏习。所谓无明。三妄心熏习。所谓业识。第七识中。始从业识乃至相续。通名业识。四妄境熏习。所谓妄想心所起伪境。此四犹是地持论中。如是如实凡愚不知起八妄想。生二种事。真如熏习。犹彼如实。无明犹彼凡愚不知。妄心犹彼起八妄想。妄境犹彼生三事中初虚伪事。问曰。事识及事根尘。以何义故不说熏习。以此条未熏习所起故不说之(此一门竟)。

次第二门。总显熏习。如论中说。熏习义者。如衣无香熏之令有。心亦如是。真中无染。妄熏令有。妄中无净。真熏使有。故彼妄中。得有方便对治行起。论释如是(此二门竟)。

次广辨释熏习之相。先明起染。后明起净。就起染中。义别有二。一就前四法明其熏习相生次第。二别明熏习所起不同。相生义者。如论中说。以依第一真如法故。便起第二无明染因。以有无明染法因故。熏习真如便起妄心。如人昏睡覆报心故便起梦心。以有妄心熏习无明。不了真如寂灭平等。不觉念起。便生妄境。如人梦心动发昏睡起梦境界。以有妄境。熏动妄心。便起念著。造种种业。受种种苦。念犹爱也。著犹见也。此事识中见爱烦恼造业受苦。皆依妄生。相生如是。次明熏习所起不同。如论中说。从末寻本。次第辨之。妄境熏习所起有二。一增长念。念犹爱也。二增长取。取犹见也。妄心熏习所起亦二。一者熏习起变易果。谓受声闻缘觉变易菩萨细苦。二起分段果。谓受凡夫分段粗苦。由妄识中相续之力住持诸业。得彼果故。无明熏习所起亦二。一以无明迷覆真心。受妄熏习。成妄种子。于妄识。二以无明迷覆真心。受善恶熏。成事种子。生于事识。真如熏习所起亦二。一起无明。二起妄心。以彼真如无分别故。能起无明。觉知性故。为惑所覆。便生妄心。如人执心是知性故。昏睡所覆。便生梦知。起染如是。次明起净。起净有二。一明真熏妄。二妄熏真。真熏妄中。初明能熏。后明所熏。能熏有二。一真体熏习。二真用熏习。体熏习者。如论中说。从无始来。具无漏法及不思议作业之性。熏习妄心。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法身本体。名无漏法。报佛本。名作业性。是二亦如佛性义中具广分别。由此二故。能熏妄矣。问曰。若使真能熏妄起善行者。一切众生。悉有真如。何不等熏齐使发心起修所行。趣入涅槃。而诸众生。有信不信优劣前后无量差别。论自释言。真如本一。而诸众生烦恼厚薄。差别不同。是故前后优劣不等。又佛法中有因有缘。是二具足。乃得成办。如似木中虽有火性。人攒方出。若无人攒。不能自烧。众生如是。虽有如性以无正因。若无善友诸佛菩萨起行之缘。真法不能自除烦恼自成涅槃。用熏习者。论自释言。即是众生外缘之力。谓佛菩萨。证如起用。摄化众生。令修善法。于中有二。一差别缘。二平等缘。差别缘者。论自释言。修行之者。依佛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成佛。于其中间。若见若闻。诸佛菩萨。或为眷属。或为师长。或为知友。或为给使。或为怨家。诸佛菩萨。于此众生。慈悲方便。四摄摄取。令增善行。使入正道。名差别缘。此差别中。有近有远。近者速疾。远者久远。此犹是其应身化也。平等缘者。论自释言。诸佛菩萨。久发大愿。誓度一切。以此善根熏习力故。自然常随一切众生。随应见闻。而为示现。谓示如来平等法身。令诸众生依三昧力平等见佛。此犹是其真身益也。能熏如是。言所熏者。如论中说。所熏有二。一未相应。谓熏凡夫声闻缘觉及菩萨中初发心者。令于六识七识心中信顺修行。未能舍妄与实相应。二已相应。谓熏习出世法身菩萨。令舍妄心。除灭无明。契证真如。与佛如来法身相应。无有分别。唯依法力。自然修行。趣佛智海。上来一门。明真熏妄集起净法。下次明其妄心熏真发生净法。于中有二。一是能熏。二是所熏。能熏之中。有总有别。总熏习者。论自释言。以有妄心。厌离生死。求涅槃故。熏习真心。自信己性。唯是真如。如外无法。但是妄心颠倒所见。以知外境无所有故。种种方便。修习离染趣真之行。虽有所修。不取不念。久修力故。无明则灭。无明灭故。妄心不生。妄心不生故。妄境随已。心相俱尽。名得涅槃。得涅槃故。自然成就不思议业用充法界总相如是。别熏习者。论释有二。一事识熏。谓凡夫二乘人等。厌生死苦。趣向涅槃。此六识中。方便修行。熏发真也。二意熏习。谓诸菩萨。见虚妄法。无可贪取。知真如法寂静安稳发心勇猛。趣大涅槃。此七识中。方便修行。熏发真也。良以妄识能生事识。生事识所依故名意。非事识中意根界也。能熏如是。所熏有二。一者熏生。熏生报佛方便功德。二者熏显。熏显法佛性净功德。真妄别识熏习如是。问曰。真妄前后相熏。为在一时。释言。相熏必在同时。是义云何。染净诸法。真妄共起。单真不生。唯妄不成。何故如是。唯真无妄。真性常湛。无为不变故无起作。唯妄无真妄体不立故亦无作。故胜鬘云。若无藏识。七法不住。不得种苦。不得厌苦乐求涅槃。真妄相依。方能造作一切诸法。以共作故。摄法从情皆是妄为。摄法从本。皆真心作。如人梦中所为诸事。摄事从末。昏睡所为。摄事从本。报心所作。亦如世人见绳为蛇。摄蛇从情妄情所为。摄蛇从本皆是绳作。诸法像此。真虽能作。作必随情。如绳作蛇。蛇由闇情。妄虽能作。作必托真。如情作蛇。蛇必依绳。真由情。名妄熏真。妄作由真。名真熏妄。如此相熏义无先后。故说一时。真妄相熏。旨要在斯。无宜不记。

次就真妄共相识中。以辨熏习。共相识者。佛性真心与无明地。合为本识。名阿梨耶。依本变起阿陀那识执我之心。依本变起眼等六识及六根尘。义如上辨。今就此三明相熏习。如摄论说。于中曲有三门分别。一辨熏相。二明能熏所熏差别。三明受熏不受熏异。熏相如何。今此先明阿陀那识共阿梨耶相熏习义。彼阿陀那执我之心。熏于本识成我种子。本识受彼陀那熏已还能引彼心中我性。生阿陀那。如是相熏。往来无穷。是则陀那望于本识。互为因果。问曰。此我何由可尽。由六识中闻无我教修无我解。熏于本识成无我种。本中真心。受彼熏已。熏于本中无明令薄。无明薄故。令无明中我种转薄。我种薄故。转生陀那。执我亦薄。如是展转乃至穷尽。次将六识对于本识。明相熏发。彼六识中。起染起净。所起染过。熏于本识。彼本识中所有闇性。受性染熏。成染种子。种子成已。无明厚故。引生六识。于六识中。染过转增。如是展转积习无穷。于六识中所修善行。熏于本识。于本识中。佛性真心。名为解性。解性受彼净法成净种子。净种成已。熏于无明。无明转薄。无明薄故。变起六识。于六识中。起善转胜。如是展转乃至究竟。是则六识。望于本识。互为因果。论说如是(此一门竟)。

次明能熏所熏差别。论说能熏略有三种。一言说熏。论亦名为名字熏矣。名有二种。一者声名。曰名言分别。二心语名。曰觉观分别。以诸凡夫随逐一切阴界入等诸法名字。分别取著。熏于本识。成阴界等诸法种子。二我见熏习。以阿陀那及六识中我见之心。熏于本识。成我种子。三有分熏习。善恶之业。是三有因。名为有分。以善恶业。熏于本识。成善恶种。名有分熏。能熏如是。言所熏者。是其所起。论名事用。粗分为四。细分十一。粗分四者。一名引生。本识为彼善恶等熏。成种子已。引彼种子生未来果。二者果报。本识为彼善恶等熏。变为一切苦乐等报。三者缘相。本识为彼我见熏故。起我我所自他之别。四者相貌。本识为彼言说熏故。起阴界入有为无为若内若外一切种事。又更分四。一似我识。于阿陀那及六识中。所取之我。非有似有。故曰似我。如梦中身。本识变为体。是本识名似我识。二似根识。眼等六根。非有似有。名为似根。本识变为体是本识名似根识。三似尘识。色等六尘。非有似有。名为似尘。本识变为体。是本识名似尘识。四似识识。彼阿陀那及六识心。非有似有。谓似凡夫所计之有。名为似识。本识变为体。是本识名似识识。粗分如是。细分十一。如论中说。一者身识。谓五根身。本识变为体。是本识。二身者识谓阿陀那执我之心。本识变为体。是本识。三受者识。论言。谓意。是意根界。遍司诸尘。领纳称受。本识变为体。是本识。四应受识。谓六尘境应为心受。故曰应受。本识变为体。是本识。五正受识。谓六识心。正纳六尘。领纳名受。本识变为体。是本识。六者世识。谓三世时。本识变为体。是本识。七者数识。谓百千等。识义如前。八者处识。谓国土处。识义如上。九言说识。一切言说。识如前解。此九是前言说熏起。十自他识。自他身别。本识变为体。是本识。名自他识。此一是前我见熏起。十一名为善道恶道生死之识。六道生死。本识变为体。是本识。此一是前有分熏起。细分无量。差别如是(此二门竟)。

同类推荐
  • 智证传

    智证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曹源道生禅师语录

    曹源道生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乘净土赞

    大乘净土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新译大乘入楞伽经

    新译大乘入楞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紫荆花回忆录

    紫荆花回忆录

    在这个没有魔法,没有斗气的世界里,龙是主宰着大陆的生物。可飘扬着的紫荆花旗帜,是人类对龙类最大的挑战。紫荆花下,是一首由血与肉谱写的伟大挽歌。书友群:286981586
  • 私营企业决胜要懂的200条锦囊

    私营企业决胜要懂的200条锦囊

    企业家只要做两件事,第一增加收入,第二控制成本。每砍掉一分钱,企业就增加一分利;每消除一个成本浪费,企业就增加一分利润。本书就是那些菜鸟老板的智多星,要成事,怎么能少得了军师呢!
  • 龙宫

    龙宫

    误打误撞,来到了龙宫,这里住着历代风云人物,又在不知不觉中练成了绝世神功,一个不知名的小伙子,大战历代顶尖高手,该如何面对?又是否能够战胜群雄而活着回到原来的生活?
  • 职业疾病须警惕

    职业疾病须警惕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
  • 爱的天平

    爱的天平

    自幼多病的上官雨晴在一次例行检查之中邂逅了司徒孟轩,彼此有了第一次心动的感觉,并渐渐情根深种。但情敌,病魔,门第成了他们在一起的一道道鸿沟,他们能否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走到一起?
  • On the Track

    On the Trac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畴老人常言

    西畴老人常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樊海燕小说两种·非常妩媚

    樊海燕小说两种·非常妩媚

    从《守身如玉》到《喜欢做情人》再到《非常妩媚》:《守身如玉》是原先定的书名,拟写在浮躁、混浊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特别是意识操守的坚持。尚未动笔就感觉有些复杂,意识这种东西不明朗,难把握;转念又改成了《喜欢做情人》,和女友、妹妹多次讨论,写些什么内容?向哪个方向进行?那段时间,母亲回北方过七十岁生日并做“金婚纪念”,我们几个小辈都有些“鬼鬼祟祟”的,生怕被母亲听到,她们那个年龄,特别是她们那种传统意识的女人,是不能接受“情人”这个提法的。
  • 命案记事本

    命案记事本

    一个不足百万人的二级市,各种奇特的尸体,各种奇怪的现场,各种怪异的手法……故事从一个寺庙开始,寺门口黑森森的两个大松树看不到顶,黄色的庙门的已经半开,右边的门边隐约看见几滴鲜红的血……
  • 杂纂之纂得确

    杂纂之纂得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