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13900000030

第30章

次就真识明修分齐。真识之中。约缘有三。一者染相。与彼烦恼闇惑相应。二杂染相。真心与彼缘治相应。三者净相。离妄始显。若论染相。种性已上。渐次息除。至佛乃穷。若复通论。十信已上。亦有舍义。第二杂相。初地渐舍。至佛乃尽。若复通论。种性已上。亦有舍义。故地持云。种性菩萨。六入殊胜无始法尔。第三净相。八地渐舍。至佛乃穷。故八地中。观法无生无灭无出。知一切法毕竟平等。无有染相亦无净相。若复通论。初地已上。亦舍净相。故大品中宣说。初地得无生忍。证法本如。不见先染后息为净。无取无舍。如如平等。修舍如是。

第十门中。对治邪执。显示正义。先就事识。对治邪执。次就妄识。后就真识。就事识中。邪执有八。一执定一。有人宣说。六识之心。随根虽别。体性是一。往来彼此。如一猿猴六窗俱现非有六猴。心识如是。六根中现。非有六心。对此邪执。说心非一。识无别体。缘知为义。六识之心所依根异所缘亦异。云何定一。若定是一。常了一尘无有转异。又复心法。无往来义。随有知处。即彼处生。不得说言一而往来。又彼所引。猿猴为喻。证心一者。是义不然。凡夫愚人。谓猴定一六窗中现。然实猿猴念念生灭。此窗现者。不至彼窗心识如是。依眼生者。不至余根。如是一切皆尔二执定异有人宣说。六识之心体性定异。对此邪执。说心不别于事分齐。相续一虑。非全别体。如一猿游泆六窗非有六猴。若言六识各别有体。别体之法。不相干预。眼识还应从眼识生。乃至意识。还从意生。不得相起。现见五识从意识生。意识从于五识而生。明非别体。又若六识各别有体。有体之法。不相妨碍。不相妨故。六识之心。常应并有。若常并有。常应并用。不常并故。明非别体三执定常有人闻说三世之中业果不断。谓心定常。生死往来常是一识用虽兴废。心体不变。对治此执。说识无常人中心异天中亦异。六道之心。各各别异。云何是常。又如经说。苦相应异。乐相应异。不苦不乐相应亦异。如是一切。各各别异。云何是常。但诸凡夫。不知心相。妄谓是常。犹如小儿见旋火轮谓不断绝。若心常者。善应常善。恶应恒恶。无有变异。以变异故。定知无常。四执定断。有人闻说心识无常。便谓定断。对治此执。说心不断。现世造业。后必得果。云何定断。譬如乳酪转变虽异。置毒乳中酪则杀人。心亦如是。造恶于中。必受苦报。明非是断。五执定有。如毗昙说。十八界等。各住己性。是有不空。设言空者。但空阴上横计我人。不空法体。法不空故。心识定有。对此邪执。说识是空。空相云何。识者正以别知为义。如一念识。则具四相。初生次住终异后灭。于此四中。何者是知为初相知。为中为后。若初相知。余应不知。余若不知。则不名识。若余相知。初应不知。初若不知。初不名识。若言四相各别是知。便是四念各别知法。何关一念具足四相。若言四相别非是知。和合之中方有知者。非知共合。云何有知。如百盲聚。岂有所见。又复四相都无合理。云何无合理。生相现时。余相未有。与谁共合。乃至第四灭现之时。余相已谢。复与谁合进退推求。都无合义。云何说言和合有知。知义既然。焉有定识。是故经中说。色乃至受想行识一切皆空。六执定无。有人闻说五阴空寂。便谓世谛因缘亦无。对治此执。说识非无。若无心识。云何而得见闻觉知。现见六识。各具作用。明知不无。又若无识。则无善恶。若无善恶。亦无苦乐。则入邪见断善根中。不宜受之经言。空者就真为论。于世谛中。不无心识。七执心识独立无数。如我实说。对治此执。说有同时心心数法。故涅槃云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佛说定无心数。又涅槃说。十大地中心数之定。明非无数。又龙树云。譬如池水珠在则清象入便浊。水喻心王。珠象喻数。于彼喻中。不可说言水珠象一。心法如是。宁无别数。八执心外定有别数。如毗昙说。对治此执。明非定别。故涅槃云。我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佛说定有心数。若使心外定有别数。无预心事。无心之时。何不别起。又若心外定有别数。识从意生诸数亦应别有所依。若别有依。是义不然。云何不然。于彼宗中说。三性心相应各异。如欲界地。善心起时。二十二数相应共生。不善起时二十二数相应共生。无时。有十二数相应共生。从无记心起善之时。十二同数。可有所依。自余别数除意何依。若无依生是则心法无次第缘。经论不许。若无别依。依意生者。与识同依。明非心外道理。云何即彼心体同时。具有受想行等诸义差别。不同成实前后建立。就一心体。随义别分。不同毗昙异体建立。两义兼通。故非诤论(此一门竟)。

次就妄识对治邪执。邪执有六。一执定无。有人闻说但有六识无第七情。便言一向无第七识。对治此执。说有七识。如楞伽中说八识义。胜鬘亦云。七法不住。若无妄识。说何为八。说何为七。又六识外无妄识者。声闻缘觉入涅槃时。事识都灭。即应是佛。无别明妄识心故。入涅槃时。虽灭事识。痴妄犹在。所有痴妄识。何得言无。经中所言无七情者。事识之中。无第七情。非无妄识。二执定有。有人闻说有第七识。便谓七识别有体性。对此邪执。明妄无体。当知如来就心法中。分取虚妄分别之义。为第七识。何得于中别立体性。如似世人见绳为蛇。绳是实事。喻彼真识。蛇是妄情喻彼妄识。蛇依绳有。蛇无别体。妄依真立。云何有体。迷梦等喻。类亦同然。又经中说。若无真识七法不住。若自有体云何不住。又若妄识自有体性。便是实有。何得言妄。三执事识以为妄识。有人闻说真识名心。妄识名意。事名意识。便言。小乘七心界中意根界者。是第七识。对治此执。宣说妄识不同事识。七心界中意根界者。即是六识。生从义边说为意根。更无别法。妄识与彼分齐条异。云何言一。异相如何。如马鸣说。妄识有六。始从无明乃至相续。广如上辨。事识有四。从执取相乃至第四业系苦相。亦如上辨。分齐各异。何得说言意根界者是第七识。又楞伽云。第七妄识。唯佛如来住地菩萨所能觉知。余皆不觉。云何说言意根界者是第七识。又若妄识是七心界。声闻缘觉。入涅槃时。灭七心界。妄识应灭。若灭妄识。即应是佛。入涅槃时。灭七心界。妄识犹在。未得同佛。明知全别。问曰。妄识若非意根。何故楞伽马鸣论说为意乎。释言。彼乃借名显示。非即意根。如楞伽中说第七识以之为心。马鸣论中宣说真识。以之为心。岂可名同便是一物。心名虽同。真妄两别。意名虽一。何妨差别。四执粗为细。有人宣说。眼见色时。不知色空。即是七识迷惑之心。余亦如是。若解色空。即是七识明解之心。余亦如是。对治此执。须显其异。言见色时不知空者。是六识中取性无明非第七识。此之取性。犹是向前事识之中初执取相。问曰。若此是六识中无明心者。与七识中无明何别。此如上辨。以于心外事相法中。执性迷空故非妄识。又于心外事相法中。解知无性。是事识中分别之解。非七识知。五执不灭。有人宣说。七识之心。未见理时。生灭无常。见理即常究竟不灭。对治此执。说妄终灭。七识妄心体。唯痴闇相。唯分别。得圣会如。舍其分别。见实明照。尽其痴闇。更有何在而言不灭。道理如是。须以文证。如楞伽说。灭七种识。名出佛身血。云何不灭。又彼经言。妄想尔涅槃识。此灭我涅槃。明知妄灭。又唯识。诸佛如来所行之处。唯有藏识更无余识。云何不灭。又大智论解释如义。彼云。实相如水性冷。观智如大水随火热。若火灭已。水冷如本。故名为如。如是实相。随观转变。是观灭已。实相如本。故名为如。明知妄解终竟灭尽。若观不灭。水冷之时。火应不灭。有人说言。经中说灭。但灭智中无明闇障。不灭智体。是义不然。宝性论中。自有诚文。不但灭闇。亦灭智解。故彼论中说。有四障不得如来净我乐常。一者缘相。谓无明地障佛真净。断离彼。故得佛真净。二者因相。谓无漏业障佛真我。断除彼。故得佛真我。三者生相。谓意生身障佛真乐。断除彼。故得佛真乐。四者坏相。谓变易死障佛真常。断除彼。故得佛真常。无明等外。别说无漏。以之为障。别说断除。云何而言不灭无漏。人言。智体不灭尽者。不灭之体。即是真心。非第七识。问曰。若使七识灭者。谁得菩提。谁证涅槃。释言。心相虽灭尽。心性犹在。心性在者。即是真识。是故就之说得证。六执定灭。有人闻说妄心终灭。便言定灭无熏习义。何故如是。于真识中。具过恒沙净法满足。更无所少。何用妄熏。对治此执。说妄有熏。如起信论说妄熏真。云何不熏。若言真中净法满足不假熏者。法佛之性本有。法体可言满足。报佛之性。本来但有可生之义。未有法体。如子无树。何得称满。报佛本无。假修方有。何为不熏。熏力在真。故非定灭。问曰。真妄其性各别。云何相熏。此如上辨。一切所修。真妄共起。摄修从妄。悉是妄为。摄修从真。皆是真作。真虽能作。作必随妄。妄虽能为。为必依真。由真妄作。名真熏妄。由妄真作。名妄熏真。妄识之中。对治如是(此二门竟)。

次就真识对治邪执。依如论中。邪执有二。一者凡夫人著我执。二者二乘法著我执。问曰。凡夫亦著诸法。何故偏名人著我执。释言。细分亦著诸法。今对二乘。凡夫著我。及著我所。通名人执。诸法皆是我所摄故。就凡执中。随义具论。略有二种。一者执有。二者执无。执有之中。别有四种。一执实同神。有人闻说藏识是我。谓同外道所取神我。对治此执说。如来藏非我。非众生非命非人。二执真中具足真染。如马鸣言。有人闻说生死二法是如来藏。便谓真中具有生死。对治此执说。如来藏自性清净。从本已来。唯有清净洹沙佛法。无有染污。若言真中实有生死。而使证会永离生死。无有是处。若言有修缘起作用随世法门。非无此义。三执有净相。如马鸣言。有人闻说如来藏中备有一切诸功德法不增不减。即谓真中有色心等。自相差别。对治此执说。如来藏虽具诸法。依真如无彼此相。无自他相。乃至亦无离自他相。翻对染故。说彼真中具一切法。又彼真中恒沙等法。同体缘集。无有差别。不得别取差别之相。四执始终。如马鸣说。有人闻说依如来藏始起生死。又复闻说如来之藏起生死故。虽得涅槃还起生死。起生死故涅槃有终。对治此执说。如来藏无始无终。以无始故。依起生死生死无始。是以论言。若有宣说三界之外更有众生初始起者。是外道说。非正佛法。以无终故。依成涅槃。涅槃无终。有执如是。言执无者。有人宣说。诸法空义以为真识。对治此执。说真不空。于此识中。具过恒沙一切佛法。云何名空。故胜鬘中说。为不空如来藏矣。涅槃亦云。有如来藏。虽不可见。破烦恼已。定必得之。彼文复言。若有人说无我空寂为如来藏。当知。是人久在生死。长受诸苦。不得解脱。而楞伽中。言依无我说如来藏者。于此藏中。无妄所计。故名为空。非无真法。故唯识论言。为破外道著我我所故。说色等一切法空。非离言说如实境空。如实境者。诸佛如来所行之处。唯有藏识。更无余识。对治凡夫邪执如是。次明对治二乘妄执。于中有二。一者执有。二乘之人。未得法空。见有生死涅槃之相。以此见故。深畏生死。趣求涅槃。迷覆真如。对治此执。说如实空离一切相。生死本寂涅槃亦如。二执定无。二乘之人。分见生空。利根之者。小见法空。便取此空。以为究竟。覆障真实。对治此执。说实不空具过恒沙一切佛法。八识如是。

同类推荐
  • 旧唐书

    旧唐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拳变馀闻

    拳变馀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使辽语录

    使辽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受岁经

    佛说受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NEW MAGDALEN

    THE NEW MAGDAL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娇妾

    娇妾

    少年将军席临川有两件事让他死不瞑目:第一,大战方兴,外虏犹在,出师未捷身先死。第二,年少轻狂,妄动凡心,爱的舞姬是卧底。但当上天格外眷顾于他,一切再次回到最初的相遇点时……席临川:喂!说好的美人计呢?!红衣:怎么古人也这么开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美女娱记:撞爱霸道总裁

    美女娱记:撞爱霸道总裁

    他与她见了三次。第一次,天蓝海蓝,风清云淡。她华丽丽的撞了他满怀。第二次,夏日炎炎,骄阳似火。她赤裸裸的闯入了他的人生。第三次,春光乍泄,他将她错认她人,将她压在了身下。接触而来的闪光灯疯狂的将她华丽丽的冠上了横刀夺爱的小三。她出手阻止媒体拍照,却误伤了一线女星。她被扣押在了警察局,然后他又将她捞出警察局,用受害者的诉讼书威胁她做他的假未婚妻。从此,他与她的爱恨纠葛张牙舞爪的开始了。
  • 遗物术秘

    遗物术秘

    四千年前,大禹制九鼎以定国,分派九州,由九人分别看管,后这九人纷纷从九鼎内感悟出区别于地球传统‘道法’的新术法,血脉也被鼎改造成了特殊血脉,籍此发展成了九个庞大的家族。这术法初期不及道法,但依旧凭着诡异与多变,以及九个家族的团结,与道教分庭抗礼,在王朝更迭中保持昌盛不灭,为每一任帝王重用。直到秦朝,“秦家”天才子弟秦时月,将九鼎之一融入了体内,炼成本命战斗遗器,将新术法的威力提升到了超越道法的程度,自称新术法为遗物术。秦时月野心强大,手段毒辣,秦家凭他强大起来,为求独霸天下,秦家在秦时月的率领下,向其他八大家族发难,抢夺八鼎,爆发大战·······
  • 赢家

    赢家

    职业投资经理人萧天乔和互联网创业者王曼,以沟通梦想为起点,因工作接触而渐渐走到了一起。但事业与爱情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两人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梦想与现实的冲突漩涡中。主人公萧天乔穿梭在职场中的各色人物之间,面对错综复杂的职场困境,他沉着应对,怀着永不服输的心态,以过人的胆识和魄力带领自己的团队克服了重重阻碍,最终成为事业上和爱情中的最大赢家,他的人生境界也得到了一次升华……互联网的致富神话其实离我们很近,每一个创业者的梦想也并非遥不可及,只要你坚定方向,勇敢地去实践和追求,相信不久的将来,你将成为下一个赢家……
  • 穿越之我的师父是相公

    穿越之我的师父是相公

    她,孤儿一枚,无辜穿越到古代,跟随师傅救世济人,他,江湖传闻,他无所不能,医术一绝,武功超凡,外表倜傥,可偏偏对她这小徒弟丢了那颗淡漠的心。最终,是否能赢得那一颗迷糊的芳心?
  • 上古世纪前传:神创之路

    上古世纪前传:神创之路

    这是一个剑与魔法的故事,这是一段没有被记载的历史,这是一段永恒不朽的传奇!天才剑士罗林,和伙伴们一起踏上了原大陆的土地,却被尾随而至的敌人包围,最终寡不敌众。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一颗神秘宝石为他打开了生命尽头的另一扇大门,人类、精灵、兽灵、矮人、龙族、悉拉玛……天才剑士回归远古,且看他如何揭开历史的谜团,踏上大陆的巅峰,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
  • 霸明

    霸明

    如果一个特工少校穿越到明朝花都。妻妾成群只是初级梦想,争霸称雄方是男儿的志向。不过首先,他得将土匪、鞑子和贪官污吏铲除干净。在能在这一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大明留下重重的一笔。格格、贤妻、秦淮风月,这是每个男人梦想的开始。
  • 于少保萃忠全传

    于少保萃忠全传

    明代演义小说,又称《大明忠肃于公太保演义传》,《旌功萃忠录》。共10卷,40传。撰者孙高亮,字怀石,钱塘人。此书每卷4传,一传相当于一个回目。这是一部叙述明正统、景泰间的兵部尚书于谦一生事迹的小说。小说写于谦关心人民疾苦、平反冤狱、赈济灾荒的诸多事迹,显示了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 伴君凌天傲

    伴君凌天傲

    我眼我心看世间,我剑我掌傲九天。青衫飒飒笑英雄,寒锋湛湛问苍寰!天地动荡,日月东汇,黒衫仗剑,倾世佳人笑苍寰!谁伴我,凌天傲红尘?
  • 赤炎

    赤炎

    大陆的巅峰,大陆的传说,能人所不能者是为夏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