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13900000050

第50章

次明诸使缚义不同。缚有二种。一者缘缚。二相应缚。两义分别。一对非使。以辨二缚。十使烦恼。缘外六尘。缘而系缚名为缘缚。同时之中。缚想受等诸心数法。名相应缚。二诸使相望。以辨二缚。于中略以四句分别。一者缘缚而非相应缚。二者相应缚而非缘缚。三者缘缚亦相应缚。四非缘缚亦非相应缚。初言缘缚非相应者。就彼有漏缘使之中。除其自品相应无明。自余一切。更互相望。得相缘故。名为缘缚。不同时故。非相应缚。有漏缘使。望无漏缘亦是缘缚。得缘彼故。非相应缚。不同时故。言相应缚非缘缚者。无漏缘中邪见及疑。望其自品相应无明。是相应缚。以同时故。非是缘缚。以无漏缘不缘使故。所言缘缚。亦相应者。就彼有漏缘使之中。除不共无明。自余一切。望其自品相应无明。亦是缘缚。亦相应缚。如彼身见。前起已灭。后起之者。缘前身见相应无明。名为缘缚。后起身见相应无明。缘前身见亦是缘缚。问曰。后起相应无明不别缘法。云何能得缘前身见。与后身见相应缘故。身见无明同时起者。名相应缚。诸使齐尔。不共无明。望相应无明。无相应义。是故除之无二无明一时并。故又不共无明望于余使。亦无相应义。是故除之。无漏缘使。不缘有漏。是以不说。言非缘缚非相应者。无漏缘中不共无明。望相应无明及望余使。非是缘缚。缘无漏故。非相应缚。不同时故。无漏缘中邪见及疑。除相应无明。望于余使。亦非缘缚。缘无漏故。非相应缚。不同时故(此二门竟)。

次就诸使缚境差别。于中有三。一明诸使缚境总别。二约三世明缚不同。三随六识明缚有异。言总别者。依如毗昙。贪嗔及慢。是自相使。余之七种。是共相使。云何自相。论自释言。贪嗔及慢。别缘事生。不能总缘一切法起故名自相。如彼贪心。要于所见所闻境界。而起贪心。不能于彼不见不闻不思惟处而起贪心。贪心既尔。嗔慢亦然。云何共相。见疑无明。总缘一切境界法起故云共相。依如成实杂问品中。应非此义。彼说十使皆有总缘别缘之义。总皆名共。别皆名自。不得偏说。如以贪使或时总缘四天下起。云何定别。又彼论中。引长瓜经证贪嗔等。是总烦恼。如我见人。闻一切有。皆生忍心。忍即是贪。闻一切无心皆不忍。不忍是嗔。执我自高则名为慢。又邪见人。闻一切无。心则贪喜。闻一切有心则嗔恼。恃此自高。即是其慢。云何名别。见疑无明当知。亦有别缘之义。云何定总。是故十使皆有总别。成实如是。理实十使皆有总别毗昙所说。从多言耳。次约三世明缚不同。如毗昙说。贪嗔慢使。若过去者。于彼三世有漏法中。唯缚彼使所缘境界所不缘者。则无缚义。所缘定故。若现在者。亦于三世有漏法中。唯缚彼使所缘境界所不缘者。使则不缚。所缘定故。在未来者。有生不生。若不生者。缘缚三世一切有漏。以未起故。三世有漏。一切皆有可缚之义。若论生者。随缘别缚。譬如有人遥射体多人。若未放箭多人皆有可射之义。若已放竟随所著者则名被射。余不著者不名被射。贪等亦然。未起之者。通缚一切。当起之者。随缘别缚。自余七使。随在过去现在未来。皆缚三世一切有漏。以彼见等共缚使故。此总相言。非是别相。差别之相。如后门说。若依成实。三世十使。一一皆缚三世有漏。次随六识相缚有异。如论中说。五识之中贪嗔烦恼。若过去者。唯缚过去五尘境界。若现在者。唯缚现在。若未来者。则有二种。一者生法。二不生法。若生法者。随缘别缚。若不生者。通缚三世色等五尘。若在意地。十使烦恼。于三世中。随何世起。皆缚三世有漏诸法。若无漏法缘而不缚。总相如是。于中分别。贪嗔及慢。于三世法。别缘别缚。见疑无明。总缘总缚。若依成实。十使烦恼。唯在意地。一一皆能总缚三世。亦得别。缚不同。辨之粗尔。

第八明其成义差别。依婆蹉部。有三种成。一者人成。彼宗之中。说有人故。二者结成。烦恼定故。三者事成。境界定故。若依毗昙。有二种成。一者结成。烦恼定故。二者事成。境界定故。毗昙法中。不说有人故无人成。譬喻者。说唯有结成。人事不成。彼宗之中。不说有人故无人成。境界不定故无事成。如一境界。或时生贪。或时生嗔。或时生痴。或复生慢。或复生善。是故不定。以不定故。名为不成。依如毗昙。当分生时。即名事成。成义如是。

第九明其发业润生差别之相。先明发业。后辨润生。发业之中。宗别不同。依如毗昙。修道烦恼。亲能发起身口二业。缘事起故。见谛烦恼。不能亲发身口二业。迷理惑故。故杂心云。修道烦恼。刹那等起。起身口业。见道烦恼。作因等起。起身口业。修道烦恼。云何名为刹那等起。前念是其修道烦恼。后念即起身口二业。名刹那起。见谛烦恼。但能远生。名因等起。不能亲生。故非刹那。问曰。若使缘事烦恼动身口者。见谛所断。贪嗔慢等。缘四谛下诸见而生。亦是缘事。何故不能亲动身口。释言。有以。彼四谛下贪嗔慢等。唯缘诸见。不缘色声香味触等。是故不即起身口业。但能远起身口如是。意业云何。彼宗之中思为意业。思是通数。皆与一切烦恼相应。二轮烦恼。皆能起之。若依成实。见谛烦恼。具能发起善恶二业。修道烦恼。一向不能起不善业。何故如是。在凡夫时。修道烦恼。但可成就。而不现行。是故不发。得圣之时。修道烦恼。虽复现行。以轻微故。不发恶业。善业云何。释者不同。有人释言。三果圣人。但润凡时有漏善业。人天受生。不造新业以之受生。此义不然。如成实说。三果圣人。一切地中所有烦恼。随所断处。则不造业。以此准验。定知修惑未断之处。得发善业。又复现见诸学人等。得圣道已。修起八禅。用之上生。云何不造。以彼圣人造善生故。修道烦恼。得发善业(此一门竟)。

次辨十使润生差别。若依毗昙。于三界中。一切十使皆能润生。若依成实。唯爱能润故。成实论杂问品云。唯爱能令诸有相续。邪见等中。无如是事。地经论中。亦同此说。故彼文言。爱水为润。若言受生。痴见亦能起。彼文言。无明覆弊。我心溉灌。

第十明其相生次第。于中两门。一直就十使明相因起。二约地以论十使之中因起如何。无明为本。依无明故。便起疑使。依彼疑后或生邪见。或起我见。依于我见。便起断常。说为边见。由常见故。为我未来更求胜处。受持禁戒。故起戒取。于彼戒取所取法中。计为第一。便起见取。由见取故。顺则生贪。违则生嗔。持此自高。便生慢使。一义如是。又更分别。无明为本。因之起疑。疑后决定便入二中。一入有中。便起身见。以身见故。说身死后或时如去或不如去。若说如去。则是常见。说不如去。即是断见。若见常者。为神修善。持戒苦行。便起戒取。若见断者。以无后世。贪现五欲。便生贪心。以贪心故。他侵生恼。便起嗔心。二入无中。起于邪见。以邪见故。取邪为正。便生见取。以见取故。恃己所见。欺陵他人。便起慢心。因起如是。一切且然。未必皆尔(此一门竟)。

次就地别以论因起。地谓欲界乃至非想。依如毗昙。同地之中。十使相望。皆得相生。若望他地。上得生下。下不生上。上地命终。得起下结。故言生下。要断下结。得上禅定。得禅定已。方起上结。故不生上。十使之义。略云如是。

十缠义门分别(释名辨相一 对使垢料简同异二 缠依差别三 见修分别四 六识分别五 就界分别六 就位分别七)

第一门中。先释其名。后辨其相。所言缠者。烦恼缠心。名为缠。又缚行人。亦名为缠。以实通论。一切烦恼。无非是缠。今据一门。且论十种。十名是何。如杂心说。无惭与无愧睡悔悭嫉掉眠忿及与覆是。上烦恼缠。内无羞耻故。名无惭。外无赧惧说为无愧。眠之与睡。论释不同。若依成实。心重欲眠。名之为睡。摄心离觉。说以为眠。若依毗昙。一切烦恼。睡著境界。不能堪忍。说之为睡。身心昏昧。略缘境界。目之为眠。五识名身。意识名心。是二昏昧。名为眠也。于作善事。追变名悔。于己身财。坚著名悭。于他胜事。妒忌名嫉。躁动名掉。愤恼曰忿。隐过名覆。名义如是。就此十中。无惭无愧。是不善地。悭嫉忿覆是小烦恼地。睡眠掉悔是别心数以此十种。有急缚义。故说为缠(此一门竟)。

次对使垢料简同异。此之一义。广释如前六垢章中(此二门竟)。

次对十使明依不同。如毗昙说。无愧睡与眠。此三无明依掉。悭及无惭。是从贪欲生。覆缠二使。依悔。即因犹豫。忿嫉嗔恚。依明智之。所说论文如是。以痴覆心。不知羞耻。作恶无愧。又以痴故。烦恼起时。不自开晓。睡著境界。不能堪忍。说之为睡。复以痴故。昏障覆心无所觉知。说以为眠。是故此三同依无明。以有贪故。追求五欲。不能止息。说之为掉。以有贪故。悭惜己物。不能舍离。说以为悭。以有贪欲。于追求中。无有羞耻。说为无惭。是故此三同依贪欲。以有愚痴贪欲心故。作恶覆藏不知发露。说之为覆。故说覆缠二使依也。所谓依于贪欲无明。以有疑故。作善追变。说之为悔。故说悔心因于犹豫。以有嗔故。于他忿恼。说之为忿。忌他胜己。说之为嫉。故说忿嫉依于嗔恚。若依成实。覆悭二缠。是其贪使。忿嫉二缠。是其嗔使。余悉非使(此三门竟)。

次就见修分别十缠。十缠之中。无惭无愧睡之与掉。此之四种。通障见修。余之六种。唯障修道。若依成实。十缠烦恼通障见修(此四门竟)。

次就六识分别诸缠。若依毗昙。无惭无愧睡掉及悔。通于六识。余五在意。若依成实。一切在意。五识中无从想生(此五门竟)。

次就三界辨其通局。依如毗昙。睡掉二缠。遍通三界。彼说。烦恼睡著境界。名为睡。故上界有之。自余八缠。唯在欲界。成实论中。虽无文说。准义以求。上界但无睡眠及悭。得有余七。彼宗上界。有不善故有无惭愧。彼有疑故亦得有悔。有嗔使故得有忿嫉。有贪使故得有覆缠。不善乱心。故得有掉(此六门竟)。

次就位辨。依如毗昙。凡夫乃至斯陀之人。具足十缠。那含之人。但有睡掉。无余八种。罗汉全无。若依成实。斯陀已前。相同毗昙。那含之人。断欲结故。无悭睡眠。有余七种。罗汉全无。问曰。罗汉若无眠者。何故经中说罗汉眠。龙树释言。眠有二种。一有梦眠。神应浑浊种种异见。二无梦眠。静息而已。彼阿罗汉已舍梦眠。有无梦眠。何故有此。论自释言。四大之身。法须饮食眠息将养。是故有之。不为安稳著乐故眠。论复释言。罗汉有二。一慧解脱。二俱解脱。俱解脱者。具得八禅。以得禅故。得色界地微妙四大来在身中。身则安乐。是故无眠。慧解脱者。不得上禅。不得禅故。不得上界胜妙四大来入身中。是故有眠。罗汉如是。佛复云何。龙树释言。佛永无眠。为化众生。示现有之。十缠之义。略辨如是。

十障义四门分别(释名第一 立障所依第二 辨相第三 治断处所第四)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冰灵王座

    冰灵王座

    韩宇,一个山野小子,却身具无双血脉。一次异变,他从山林中走出。一段天渺大陆的传奇就此开始。
  • 娱乐有圈:配角进化论

    娱乐有圈:配角进化论

    人人都说阮姝棠是个传奇。十八岁一腔孤勇,单枪匹马闯荡娱乐圈,她是不起眼的小群演。二十八岁一朝封后,金冠加身名扬全国,她是风头正盛,斩获小金人的影后。十年,如白驹过隙,也如珠流璧转,所有爱恨在十年间转瞬即逝,被误解,被谩骂,被背叛,她依然站着笑着,一步步走向巅峰。人人都说谈岱川是个出手大方的金主。千金一掷只为美人笑,阅过千人眉眼皆如那一位。小妖精一样的阮姝棠闯进他古井无波的内心,他抗拒却又无法抗拒。当一切分崩离析之后,爱的阔土已成荒原。“阮阮,我们分开好不好。”“好。”他抽出手臂,她转过身子,镂心刻骨的不如年少时的春光。时光是流萤,刹那的光火和永不流转的遗憾。
  • 妖魔灭仙

    妖魔灭仙

    妖魔苍穹天,乾坤混沌颤。以妖魔之神,练就仙命之路。遥望众仙府,杀出仙魔路。吾欲妖魔,弑神杀仙。血染鸿蒙天道,力荡苍穹仙路
  • 爱已成殇逆袭三儿哪里逃

    爱已成殇逆袭三儿哪里逃

    她有着能直逼人心的温婉歌喉,却因为双亲早逝,正值妙龄花季的她,只得在歌厅内做驻唱为生。可是,辛苦挣钱有错吗?!忍辱负重有错吗?!在一次又一次的被无理纠缠刁难后,她终于握紧手心中的一点温暖,在风雨中逆袭重生!爱若来时,再也不躲!风哥,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 商帮传奇(第三部):潮商风云

    商帮传奇(第三部):潮商风云

    本书首先对潮商形成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从明清亦正亦邪的潮商先祖到今天富可敌国、爱济天下的商界精英,全景展现了潮商的“前世今生”。从潮商的地域性格和文化气质、营商之道等侧面,试图勾勒出新老两代潮商的集体群像,凸显这个最富族群卓尔不群的勇气和智慧。通过介绍其中代表性人物的奋斗故事,呈现潮商五百年不断代的成功之道和这些大商忘我的人生境界和家国情怀,最后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海内外潮商如何扬长避短,弘扬红头船精神,应对挑战和危机。
  • 下一个老板就是你

    下一个老板就是你

    在当今社会,能否进入老板的行列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能够成为一名老板,既不是某些人提到的运气和机遇,也不是另一些人谈及的关系和背景。归根结底,在于你是不是拥有领导的能力!本书正是从一名普通人如何成为老板的命题出发,提出成为老板的八大要素:求上进,勤自省,态度好,树优势,能执行,理关系,知进退,明禁区。通过本书的梳理和分析,每一位职场中人读过后都会受益匪浅。相信你的领导能力必将因此而得到显著提高!
  • 人谱类记

    人谱类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美神王后

    绝美神王后

    缘份从一开始就注定的它们,天注定的结局,会改变吗?当命运开始轮回,它们又会如何?前世的因,铸就今世的果,或许都是因果,报应。(ps:介绍可能会与后面的情节不符,但请各位亲们放心点进来)看书的亲们请点一下加入书架!!!
  • 惊世逆袭:妖娆狂妃

    惊世逆袭:妖娆狂妃

    前生她是二十一世纪雇佣兵之首魅,铁血手腕,杀伐决断。异世重生,却成了众人欺凌的废物。为了手刃毒害兄长之人,脱胎换骨。戏皇子,平天下。一啸妖兽齐出,一怒九洲动荡。且看废物逆袭,狂霸天下。
  • 用欺诈让一切保持原状有错吗

    用欺诈让一切保持原状有错吗

    “世界上充满了欺诈,他们用欺诈去伤害别人,而我是用欺诈去帮助别人有错吗?”这是发生在一群讴歌青春的少年少女中的不同的一个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