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13900000057

第57章

次就界趣分别其相。界谓三界。趣谓六趣。先就三界分别其业。于三界中。一一皆得具起四业。总相如是。若随人地以别论之。则有无量。人谓凡圣。地谓九地。始从欲界乃至非想。凡夫于彼九地之中。随身何处。但令自地烦恼未尽。于自地中。具起四业。若结尽者。在欲界中。退种姓人。于自地中。具起四业。以彼可退还生自地故有生业。余三可知。若不退者。于自地中。但造三业。除生报义。起余三种。以不退者次身必定生上地故。在上八地。自地结尽。莫退性及不退性。于自地中。皆造三业。除生报业。自地结尽。次身必定生上地故。一切上界。皆无退故。不简退者。自地如是。于上地中。结未尽处。具起三业。除现报业。身在下故。身在欲界。于上地中。结已尽处。退种姓人。亦起三业。除现报业。身在下故。退种姓人。容可退上生彼地故。得有生业。后及不定义在可知。若不退者。但造二业。除现生业。有余二种。身在下故。除现报业。以不退者彼地结尽。次身必定生上地。故除生报业。若身在于初禅已上。至无所有。于上地中烦恼尽处。莫问退者及不退者。于上地中。皆起二业。所谓后报及不定报。身在下故。不造现业。天无退故。次身随逐有结处生。故结尽处。不造生业。身在上地。于下地中。一切不起。下结断故。毗昙如是。若依成实。凡夫身在一切地中。于其自地。结尽不尽。皆起四业。于上地中。所得禅处具起三业。除现报业。起余三种。于下地中。亦起三种。除现报业。以彼宗中三界之业得寄起故。凡夫如是。次论圣人。若论圣人。身在欲界二禅三禅及第四禅。但令自地烦恼未尽。皆于自地具起四业。以此四地多生处故。身在初禅。于自地中。烦恼未尽。唯造三业。除其后报。何故如是。初禅之中天。虽有三处但有二。梵身一处。梵辅大梵。同在一处。圣人一处不重生故。无后报业。毗昙如是。若依花严大智论等。初禅有其四天三处。是则圣人在初禅中亦起四业。一切圣人身在四空。于自地中烦恼未尽。皆起二业。所谓现报不定报业。现报之业。随身受之。故有现业。不定之业。现在得受。故有不定。无多处故。无其生报及后报业。一切学人。随所在处。自地结尽。于自地中。但造二业。所谓现报不定报业。于自地中。不重生故。不造生业及后报业。问曰。凡夫退种姓者。于自地中。烦恼虽尽。犹起四业。圣人亦有退种姓者。何为不得具起四业。释言。圣人虽有退者。终不经生。是故不得具起四业。自地如是。一切圣人。随在何地。于上地中。所得之处。结未尽者。具起三种。除现报业。身在欲界。于上地中。结已尽处。退种姓人。亦起三种。除现报业。退种姓人。容可退上生彼地。故不退之者。于彼上地。结已尽处。但造一种。不定报业。身不在彼故无现业。更不生彼故无生报及后报业。一切圣人。身在初禅至无所有。于上地中结尽之处。但造一种不定报业。以生天者无退转故。何故圣人生天无退。以色界上无退缘故。于下地中一向不造。学人如是。无学云何。释言。无学得造现报及不定业二种善业。虽无文证。准彼那含。造业可知。毗昙如是。成实法中人释不同。有人说言。圣人一向不造新业用之受生。设令造者。但起现报不定报业。不作余二。论文似尔。故彼成实三报品云。无学圣人。不集诸业。学人亦然。虽有此言。其义难解。云何难解。有人先在见道已前修得初禅。依此初禅入见谛道。乃至那含后更修得二禅三禅乃至非想。用之上生。则是圣人造业受生。云何不造。以此难故。今更释之。无学圣人。一向不造。学人不定。结尽之处。一向不造。与罗汉同。结未尽处。得有造义。问曰。圣人作业生者。何故论言一切圣人散坏诸业不集不积灭不然等。答曰。圣人结尽之处。不集不造。非有结处亦不造义。故彼成实三报品中问曰。若人离此地欲还能集起此地业不。论自释言。有我心者。还复起之。无我心者。不复更起。无我心者。是其圣人。圣人于彼离欲之处。方始不起。明知。未离得有起义。问曰。圣人得造业者造何等业。于中略以三门分别。一辨惑相。二约惑辨业。三就地分别。言惑相者。一切圣人修道烦恼伏断不同。乃有四种。一未伏未断。未得上禅伏下烦恼名为未伏。未有圣慧断下烦恼名为未断。二已伏未断。已得上禅伏下烦恼名为已伏。未有慧除名为未断。三已伏少断。已伏同前。言少断者。如斯陀含。欲界修惑已断六品。三微犹在名为少断。一切地中同有此义。四已伏已断。已伏同前。言已断者。已有圣慧断之毕竟。此之四义遍通诸地。惑相如是。次约诸惑有无之义。明其起业多少不同。当知。圣人于彼未伏未断之处。具起四业。就所起中善具起四。不善唯二。谓现不定。圣虽造恶。但起意业不发身口。又意业中轻而不重。是故唯造现及不定。余二全无。于彼已伏未断之处及少断处。但造善中现与不定。余悉不起。于彼已伏已断之处。一切不造。设令起之。是习非正。不能牵报。次就地论。依如彼宗。圣人身在欲界二禅三禅四禅。烦恼未尽得起四业。若已尽者。一向不造。若在初禅烦恼未尽。得造三业。除其后报。若已尽者。一向不造。于上地中。结未尽处。得造三业。除现报业。结已尽处。一向不造。于下地中。一向不为。成实如是。大乘法中。分段之业。种姓已上一向不为。若别分之。不善四业。种姓已上。一向不作。人天善业。初地已上。一向不为。地前菩萨。纵令受身。但以悲愿受于本业。初地已上。得法性身。设有人天微细习身。乃是本业非是新作。种姓已上。不造业故。不须约就界地论之。种姓已前。位分未成相同凡说。以实论之。十信已上。亦能不起分段之业。圣人造业差别如是。问曰。颇有自地烦恼犹未穷尽而得造作上地业不。释言。得有。谓欲界中烦恼未尽。修习成就未来禅定。此则是也。未来禅定与彼初禅。同招梵果。故名上业。问曰。此业四种业中得具几业。此义不定。依如毗昙。凡夫修得则具三义。除现报业。圣人修得。则具二业。所谓生报不定报业。相状云何。或有凡夫。欲爱未尽。修得未来。得未来竟更断残结。得初禅定。是人命终。用此未来及初禅定。而生梵处。此则名为生报之业。复有凡夫欲爱未尽。修得未来。则于欲界经生已后。复断残结。用此未来及初禅定。生于梵处。此则是其名为后为后报之业。不定。凡夫如是。圣人何故但造二业。圣人之中。初二果人。欲爱未尽。得未来禅。是人后时断欲爱。尽用此未来及初禅定。而生梵处。此则是其生报之业。不定可知。以何义故非后报业。圣人欲界。经生之者。终不上生。不同凡夫经生而往。故非后业。又未来禅中下品。设生梵处。唯得初天一身果报。不至二身。故非后报。若依阿育王传。欲界地中经生圣人。亦得上生。依如彼说。圣人亦用未来禅定为三报业。与凡夫同。界别如是。次就趣论。依如毗昙。不善四业。五趣具起。善中四业。人天鬼畜四趣。具起。地狱之中。但有三种。除现报业。地狱之中。无善报故。虽有三种。成而不行。此义难解。如仙誉王杀婆罗门生地狱中。发生信心生甘露国。如慈童女在地狱中发生慈心舍地狱身。如涅槃说。魔王教彼地狱众生。专念如来。于施随喜。此等皆于地狱之中发生善心。云何不行。释言。论说善不行者。当应就彼方便为言。以地狱中无闻思修。名善不行。生得善根。非令不行。向前所举。当应悉是生得善矣。若依成实。善恶四业五趣皆起。彼说三涂有善报故(此三门竟)。

次辨因缘。现报业中。若当一作而获报者。但可名缘不得名因。斯乃现缘助于过去不定报业。得今果故。若当数作而得果者。得名为因。用其多作。方名因故。论中宣说。利而不重。是现报业。现业得果。是甚难故。多作之者。方得为因。若论生后不定报业。一作多作皆得为因。亦得为缘。经生业熟。得果易故。于中亲生。说之为因。疏助他者。说之为缘(此四门竟)。

次明得果多少迟速问曰。几业得一身报。杂心释言。生后不定得一身果。现报业者。但得别报苦乐等受。不得一身。多少如是。言迟速者。问曰。颇有前念作业后念之中则得报不。论言。不得。业未熟故。要经多时方乃得报。三时报业。略辨如是。

曲秽浊业义

曲秽浊业。如毗昙说。彼论宣说。曲者从谄起。秽从嗔恚生。欲生谓为浊。世尊之所说。谄心不端。难出生死。难入涅槃。犹如曲木难出稠林故名为曲。从斯曲法所起三业。皆名为曲。以其因果相似法故。嗔恚之心。能秽自他。故名为秽。秽法所起身口意业。名之为秽。果似因故。贪心浊乱。犹如浊水。故名为浊。浊法所起身口意业。名之为浊。问曰。余结亦能起业。何故不说。释言。今据一门为论。余结起业。皆入是中。所以不说。曲秽浊业。略之粗尔。

黑白四业义两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第一释名四业之义。众经通说。名字是何。一黑黑业。二白白业。三黑白业。四不黑不白业。言黑黑者。是不善业。不善鄙秽。名之为黑。因果俱黑。名黑黑业。言白白者。是其善业。善法鲜净。名之为白。因果俱白。名白白业。言黑白者。是其杂业。善恶交参。名黑白业。所言不黑不白业者。是无漏业。如涅槃云。无漏寂静离黑白相。是故名为不黑不白。问曰。无漏白中最胜。以何义故名为不白。成实释言。一切世人重有漏善。故名彼善以之为白。无漏舍彼。故名不白。又得涅槃寂静之果。离于白相。从其所得故云不白。又无漏业。白中最胜。过于余白。故云不白。如转轮王。体实是人。以殊胜故。世间咸言转轮圣王清净过人。无漏亦尔。故云不白。龙树释云。是无漏业。与空无相无作相应。离分别相。是故名为不黑不白。又有漏业。黑白相待。无漏离待。故名不黑不白业也。名字如是(此一门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一开口就赢谈判:12天掌握商务洽谈的96个口才技巧

    一开口就赢谈判:12天掌握商务洽谈的96个口才技巧

    会谈判才能在商务竞争中为己方争取利益和发展空间,而谈判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口才技巧。本书是专门针对商务谈判而编写的一部谈判口才书,书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各种谈判所需的口才技巧。如果你经常出席商业谈判场合,如果你正为自己的谈判口才苦恼,如果你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谈判口才,那么仔细阅读本书,用心学好每一种技巧,相信你的谈判能力将会有显著的提高。
  • 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棻的文学生涯

    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棻的文学生涯

    沈祖棻(1909—1977),诗人、作家、学者。1931 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课堂上的一阕《浣溪沙》,为23岁的她赢得了民国词坛上“沈斜阳”的美誉;其后因与丈夫程千帆的诗旅婚姻而被誉为“古之赵李今程沈”;其于战乱流离之际写的《涉江词》,曾随烽火流传,并被谱曲传唱;在珞珈山下,她虽饱经苦难,但仍教书育人数十载,桃李满天下……
  • 逆剑凌尊

    逆剑凌尊

    前一世,一剑破苍穹,只手挡万神,却不料在渡天劫时被小人所害。可苍天不负有心人,他重生在小城败落家族叶家之中,成了废柴少爷叶云。一世剑神,注定崛起,前世破苍穹挡万神,叱咤风云。这一世斩妖魔诛邪神,笑看沧海!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老板就做老板的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9个关键

    老板就做老板的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9个关键

    为了争取客户,也许你忙到凌晨才睡下,可一大早又被公司的电话吵醒了。虽然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但你还是得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公司。会议室里,中层干部们早就已经在等候你了。满室的烟云,显露出他们等你做决策时的焦虑情绪。工厂发生了严重的事故,生产线已经停了。事故的善后赔付、生产线怎样重启、耽搁的订单怎样才能如期完工……突如其来的种种麻烦刺激着你尚未完全苏醒的神经。而你心里明白,这些都只是近忧,你还将面对更令人困扰的远虑。
  • 暮色寻你

    暮色寻你

    她是皇室中的精灵鬼才,为摆脱皇室命运一生曲折;他在她身边默默付出,却从未开口对她说喜欢她;他是她最讨厌的表哥,但他为了她的幸福愿意放弃她;她是他偶然碰到的,日日相处之下,他已习惯有她的生活......
  • 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

    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公欠调教:乖乖等我来宠幸

    老公欠调教:乖乖等我来宠幸

    “怎么,想吃我做的饭菜了?”“老婆,我错了。”“怎么,想让我陪你去宴会?”“老婆,我错了。”“怎么,想爬我的床?”“老婆,我错了。”乖乖洗白白等我来宠幸。围观学生时代万人敬仰的男神,苏市有名的青年才俊,被调教成妥妥的妻奴。“白先生,请问您有什么想对您太太说的吗?”“我老婆是全世界最好的女人。”
  • 绝对亢奋

    绝对亢奋

    邓刚的作品,一向以特殊的幽默语言、特殊的生活层面和特殊的观察眼光,引起评论家的称道和广大读者的喜爱。这部《绝对亢奋》,同样是让人充分享受到阅读的快感和思考的快乐。作品跨越六十、七十、八十年代,描写了包括工人、苦力、煤黑子、木匠、知青、盲流、海碰子等众多奇特的人物形象,通过从都市底层的蛮野世界求生挣扎爬出来的陈立世、刘剑飞、母老虎、邵凡、姐夫和林晓洁等人的命运,展开了读者似乎熟悉又陌生的广大生存面,写出了他们在为起码生存的艰辛拼搏中,灵与肉、同情与嫉妒、仁慈与冷酷、真诚与狡诈、爱悦与情欲的交战扭殴,揭示了今天社会中的某一部分人的来源以及他们 戾变和成熟的历史,写出了社会普通人的善良美好的内心。
  • 法学思与辩

    法学思与辩

    法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特殊的科学,研究“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法学肯定法律对于社会的制约和调整。从而,法学成为教育全体人民遵纪守法,具有特殊的价值。现代的法学,是指研究法律的科学。但是关于法学与科学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这主要涉及价值论的研究是不是科学的问题。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法学思辨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