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13900000084

第84章

次辨其相。现量可知。比量有三。一同类相比。相似之法以此比余。如百论中。义别有三。一者如残。如人海中取一滴水尝之知醎则知余者一切皆醎。亦如有人于一法中见苦无常空无我等知余皆尔。如是一切。二者如本。如人先曾见火有烟后见余烟必知有火。亦如有人曾见诸法无常故苦后见法苦必知无常。如是一切。三共相比知。如似人见从东至西人有行动类天上日从东至西当知亦动。亦如有人见色生灭色性无常后见其余想受行等有生灭故性亦无常。如是一切。此三合为同类比也。二以劣比胜。如国无金用鍮比之。亦如经中以世虚空不生不灭比况佛性。如是一切。三以胜比劣。如国无鍮将金比之。亦如经中以大涅槃非有非无譬王杀罪。如是一切。此后两门通释。亦是共相比也。少分同故。比量如是。次辨教量。义别有三。一异时法。藉教以知。如过未法不现见故因说方知。二异处法。藉教以知。如他方事不现见故因说乃知。三者同时同处之法。藉教以知。如说身中如来性等。教量如是。此教量中所知不定。或深胜法藉教方知如彼佛性涅槃道等。或中间法藉教方知如苦集等。或粗浅法藉教方知如世间中难识事等(此二门竟)。

次就位别位。谓习种性种解行十地佛地。于此位中辨义有三。一开始合终。习种为一。性种为二。解行已上合为第三。同观如故。于此门中或以三位共望一法以辨三量。所谓望于解行已上所观之法。习种望彼是其教量。在彼玄绝。藉教知故。性种望彼是其比量。位分相邻可比知故。解行已上望自所得是其现量。现证知故。或以一位别望三法以辨三量。习种还望自所证法是其现量。现证知故。望性种地所证之法是其比量。位分相邻可比知故。望解行上所证之法是其教量。法玄绝故。向前门中教浅现深。于此门中现浅教深。或以三位别望三法。向前三位自望所得皆是现量。是则现量是通深浅。二开中间以合初后。如地持说。习种性种合之为一。种子同故。解行为二。初地已上合为第三。同证如故。于此门中亦得三位共望一法。望初地上所证之法。种性位中是其教量。解行比量地上现量。亦得一位别望三法。亦得三位别望三法。类上可知。三合始开终。种性解行合之为一。信地同故。十地为二。佛地为三。于此门中亦得三位共望一法。望佛所证地前名教。相去玄绝。信教知故。地上名比。以自所得上比佛故。佛地名现。现证性故亦得一位别望三法。地前还望地前之法是其现量。望地上法是其比量。望佛所得是其教量。以玄绝故亦得三位。别望三法皆是现量。同现见故。三量如是。

同相三道义两门分别(释名一 辨体二)

第一释名。同相三道出地经论。名字是何。一是证道。二是助道。三不住道。言证道者。证是知得契会之义。心冥实性亡于分别契会平等。名之为证。言助道者。助是扶佐资顺之义。诸度等行迭相扶佐资顺菩提。故名助。言不住者。是离著之义。巧慧双游行无偏在。故曰不住。此三通论皆依法成。俱应名证。同能资果。并应名助。超凡异圣。齐名不住。为别三门。隐显异名等别三门。随显受目。证据心体。心净照明得法义显。故偏名证。所证如中无果可资。故不名助。染净相泯不住义隐。故不名不住。助是行修资顺义强。故偏名助。见果可求证如义隐。故不名证。背有求出不。不住义微。故不名不住。不住巧慧离著义显。故偏名不住。染净俱游证如义隐。故不名证。染净双随不偏求出。非专向果。故不名助。此之三种诸地通有。名之为同。同行体状目之为相。盖是体相非标相也。同行虚通目之为通。问曰。此三名为同相。见修无功名为别相。此证助等有别相不。见修等中有同相不。释言。亦有。何者是乎。如地经中三地已还名为世间。未能证法。所修诸行远资出世判为助道。第四地中初入出世。内证法明判为证道。五地已上得出世间后能随世名不住道。故地经中五地已上方始宣说不住道胜。此即是其证等别相。菩萨见解无地不有。行修亦然。无功用义亦该始终。故地论言。从初地来随分所行舍功用故不名染行。此即是其见等同相。若尔俱齐。何故证等偏名同相。见修无功偏名别相。释曰。此言隐显故尔。等是隐显何故证等偏名同相。此据成德。通有义显。故偏名同。何故见等偏名别者。此据修相。从解起修修熟舍功。阶别相显。故偏名别。何故证等偏据成德。何故见等偏是修相。释言。同相三道之中证行为首。助与不住依证而说。故是成德。别相三中见道为首。从见起修。修过前见。修心久纯方成无功。无功过修。渐次相起故说为修。修相阶渐。故名别相。成德同时。故名同相。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体相。通说皆用真心为体。于中别分非无差异。异相如何。证道体者是真识心。是心体中具足一切恒沙佛法。所谓法界常乐我净智慧三昧解脱等法。将心摄法无出一心。随法分心心有法界微尘等别。心于彼法同体照明净无闇障。性虽常净而为妄染相似不净。后修对治息除染累。本隐净心显成德。始显净德如甘心性内照法界。故说为证。盖乃自然无分别照非缘照也。助道体者。所谓有作六波罗蜜。是义云何。向修对治显证之时备修法界一切诸行。行熏真心故令心中真德集起说为助道。不住体者。略有三种。一就观解以明不住。二据行修。三就果德。言观解者。菩萨观法非有非无。见非有故不著有边。见非无故不著无边。于有于无不偏住著。故名不住。言行修者。义别有三。一证相对助以明不住证行寂灭。助行起作。助而常证不偏住作。证而常助不偏住寂。寂作俱游不偏住著故名不住。二偏就证以明不住。证实平等无法可住。故名不住。故地论中名如行道为不住道。三偏就助以明不住。于中有三。一自利利他二行分别。菩萨善修自利行故不住凡夫。修利他故不住二乘。故名不住。二就自行福智以明。福随有生。智依无成。以修福故不住于无。以修智故不著于有。故名不住。三应就诸行以明不住。如一施中不见施者受者财物及与果报不著于有。常依三事而行布施不住于无。故名不住。如施既然。诸行齐尔。此后三门合为助中不住之义。前就证助以明不住。次偏就证后偏就助。合为第二行修不住。第三门中言就果德明不住者。谓佛如来得大涅槃不舍世间。得涅槃故不住生死有为法中。不舍世故不住寂灭无为法中。故名不住。同相三道辨之粗尔。

别相三道义三门分别(释名一 定位二 辨相三)

别相三道出地经论。亦得名为位别三道。名字是何。一见。二修。三无功用。初言见者。慧心推求明白名见。进习名修。修心久纯任运上升息于缘务名无功用。此之三种诸地不同。名之为别。别行体状目之为相。即此三行虚通名道。此三分异。是故亦名位别三道。名字如是(此一门竟)。

次定位分。据实通论。一切位中皆具此三。随相别分局在出世。出世有二。一初地已上名为出世。二随地相四地已上方名出世。就初门中大位开分初地见道。故地论言。诸见缚者于初地中见道时断。二地已上乃至七地是其修道。八地已上名无功用。以实细分见有二种。一者缘见。在解行终心。故地持言。诸见缚者解行时断。二者证见。在初地始心。修道亦二。一者习修。在初地满心。故地持中宣说初地以为净心及初修慧行也。二者正修。在二地已上。无功用中亦有二种。一习无功用在七地中。故地经中宣说。七地修无功用。二成无功用。八地已上与无生忍。其义相似。始习无生在七地中。成就无生在八地上。初门如是。第二门中大位开分。第四地中初入出世名为见道。故仁王中名第四地为须陀洹。又地经云。身见为首。我人众生阴界诸入我慢所起出没等事第四地中皆悉远离。五地已上判为修道。八地已上名无功用。以实细分见有二种。一者习见在三地终心。观一切法不生不灭因缘而有。二者成见在四地中。正见诸法不生不灭。修亦有二。一者习修在四地终心。方便行中发勤精进。二者正修在五地上。无功用中二种如上。然经论中地位开合进退非一。或开前合后。或开后合前。或开中间以合前后。今据一门且分此三。位别如是(此二门竟)。

次辨其相。见有二种。一者习见。谓解行中学观如理。二者成见。谓初地中真观现前。成中有二。一者自分。始入初地于自所证无我法中证照分明。二者胜进。谓初地中于二地上行修得失善观分明如初地中发趣果等。修道亦二。一者习修。谓初地中发诸大愿修行戒等。二者正修。谓二地上修行戒等。正中有二。一渐次修。二者顿修。言渐修者。谓二地上乃至六地五行胜进。言五行者。如地持说。二地修戒。三地习定。四五六地修习智慧。慧有三种。一道品相应慧。四地所修。二二谛相应慧。五地所习。三缘起相应慧。六地所学。以此通前合为五行。此五渐生名渐次修。言顿修者。谓第七地于念念中顿起一切菩提分法。无功用中亦有二种。一习无功用。在七地中。故论说言。七地修习无功用也。二者成熟。在八地上。成中亦二。一者自分。谓八地中报行成熟。二者胜进。谓八地上法流水中诸佛劝发自然趣向无上菩提。是胜进中诸行备起。今随地相略分三种。一八地中净土化生成就身业。二九地中辨才益物成就口业。三十地中得深智行成就意业。别相三道辨之粗尔。

三种住义两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三种住义出持地论。大智论中亦具分别。依处名住。住义不同。一门说三。三名是何。一是圣住。二是梵住。三是天住。言圣住者。会正之解名之为圣。圣为人依。故名圣住。亦可圣者是其圣人。圣所依处名为圣住。言梵住者。净行名梵。梵为人依。名为梵住。圣人离欲名梵。梵所居处名为梵住。言天住者。八禅天法。故名为天。天为人依。名为天住。亦可圣人是其净天。天所居处名为天住。问曰。何故不说人住鬼畜住等。释言。通说理亦无伤。以非胜故是中不论。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开合不定。总之为一。谓七无上中一住无上。或分为二。一是世间。二是出世。梵住天住是其世间。圣住一种是其出世。或分为三。三名如向。于中辨释略有三义。一就果分别。如大智论说。欲界六天名为天住。色无色天名为梵住。以离欲故。涅槃圣法名为圣住。二就因分别。亦如大智论说。布施持戒礼拜等善名为天住。能得欲界六天果故。四禅四空四无量等名为梵住。能得上界梵世界故。此色无色通名为梵。三三昧等名为圣住。三就行分别。如地持说。八禅地定名为天住。其所依故。四无量心名为梵住。以此四行于一切生离过净故。彼三三昧灭尽正受名为圣住。唯是圣人所依止故。此后三住涅槃名为三行窟宅。犹是住处义也。或分为四。如大智论说。于前三上加一住合为四也。如彼论说。首楞严等无量三昧。及佛十力四无所畏不共法等。一切佛法通名佛住。或分十六。彼天住中有八禅定。即以为八。梵中有其四无量心。通前十二。圣住有四。谓三三昧灭尽正受。通前十六。如地持说。此十六中四无上住如来多住天住之中住第四禅。以下三禅慧多定少。上之四空定多慧少。定慧不均。用不称心故不多住。唯第四禅定慧均等作用称心。是以多住。是故如来最初成道及般涅槃。皆依四禅梵住之中多住。大悲如来常念有苦众生。大悲能拔。是故多住。圣中多住空三昧门及灭尽正受。以空三昧离相中胜灭尽正受寂止极。是故多住。随义广分住乃无量。今据一门且论三种。三住如是。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成事在人:企业人才学八经

    成事在人:企业人才学八经

    《成事在人——企业人才学八经》里给你提供的智慧——它像一盏航行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无论你是大企业家,还是家族式公司的老板。该书都能在您阅读后,告诉你一个如何管理人才,如何与下属交流、沟通,提供立竿见影的平台。
  • 八荒蛮帝

    八荒蛮帝

    前世她是被人操纵无法反抗的木偶,这世她是身无斗气遭人唾弃的废物。但是这一世她一定不会再成为任人操纵的木偶,也不会再成为世人唾弃的废物,她一定会造就属于她的神话。废物?你见过毫无斗气却一脚踹飞斗者的废物吗?你见过把丹药当糖豆吃的废物吗?你见过招一招手就有千军万马的魔兽军团的废物吗?身负上古血脉,她是定数中最大的变数。“天道不公,焚天如何?人道不平,杀尽如何?”铁血长枪,征战蛮荒,累累白骨方能造就帝王路。
  • 我是杀手之狼神

    我是杀手之狼神

    顶级杀手狼神重生异世一富二代身上过腻杀戮生活的他原本只想作为一个富二代安安稳稳的度过一生奈何不但便宜老爸破产,麻烦也接踵而来……“既然做不了富二代,那我只好重操旧业!”
  • 英雄养成记

    英雄养成记

    屌丝注定是屌丝,即使真金在手,可是心态难修。看生死间如何看淡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品人世间雷锋精神照万年.生活诚可贵,人性价更高,好人有好报,做事要记牢。我们曾来不是谁的大英雄,既非高手也非富帅,但是举手之劳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看一个当代社会的屌丝如何在物欲横流,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下不忘初心不舍初衷,最终成为敢做敢为的英雄,真性情。
  • 你中毒了

    你中毒了

    身怀禁术毒技,只身闯荡异世被莫名毒死的宅男开始为生存拼搏!淡然一笑,道一句,“你中毒了。”大陆将为之颤抖。淡然一笑,道一句,“我来接你回家。”山川将为之哭泣。_(:з」∠)_欢迎阅读,你中毒了!
  • 墓经

    墓经

    《神途仙路》一次意外,无名山上的孤儿伊飞发现了修真界传说中的秘籍《天门九葬》。八大神器重出江湖,十二圣兽全部降临人间!一时间风起云涌,无数修真者为之疯狂,这场争夺覆盖了天地人三界,传说中的仙神和远古的妖魔纷纷卷入其中……(本书中所有的神、仙、魔都是根据佛经极道义中的介绍而写!)欢迎新来朋友的指点!!!
  • 猪脚动漫无限旅行

    猪脚动漫无限旅行

    猪脚在各个卫面旅行.....................主角每到一个世界就要重新开始。
  • 我家有个穿越门

    我家有个穿越门

    时空之门?!卧室里无意间发现的时空之门,把岳俊奇带到一个个奇异世界!他在远古社会货物往来,赚得金银无数;在科技星球获得先进武器;在蛮荒星球垦荒屯兵,建立千秋霸业……
  • 打死也不取悦男人

    打死也不取悦男人

    为男人伤心一阵儿可以,牺牲所有快乐不值得。你们男人为什么比我们女人活得快乐潇洒?不就是因为处理问题快刀斩乱麻,果断冷酷,心狠手辣么?我打算向男人学习,多点理智,少点感情!
  • 天途记

    天途记

    大千世界,何处寻天。天之极,长途漫漫,权之巅,云雾盘盘。平凡的少年,一夜间竟成皇族,当他踏上这条寻天的路,就注定无法回头。天路人,红颜相伴,最难相惜。人已去兮,莫长叹。谁人道,高处不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