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53100000017

第17章

以是义故行者常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于邪网当勤正念不取不着则能远离是诸业障 第二对治中。言智慧观察者。依自随分所有觉慧。观诸魔事察而治之。若不观察则堕邪道。故云勿令堕于邪网。此是三种验中第三智慧观察也。言当勤正念不取不著者。总显三中前之二法。以此大乘止门唯修理定更无别趣故。初定研。并依本修。更无别法。所以合说。但依本止门。不取不著者。邪不干正自然退散。若取著者则背正入邪。若不取着则因邪显正。是故邪正之分要在着与不着。不著者无障不离。故云远离是诸业障。如智度论云。除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偈云若分别忆想。即是魔罗网。不动不分别。是即为法印。此之谓也○第四简伪异真中有二。初举外内二定以别邪正。二若诸凡夫下对理事二定以明真伪。前中先明邪定

应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离见爱我慢之心贪着世间名利恭敬故 谓我见我爱我慢之使常相应也。言贪着等者。内着邪定。外贪名利。又但一切禅定不能减损烦恼者皆不可据也○次明正定

真如三昧者不住见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无懈慢所有烦恼渐渐微薄 谓在定时而不味着。以亡心故不住见。以亡境故不住得。出定亦无恃定之慢。贪嗔痴渐薄。即是正定之相。故云真如乃至渐薄也○第二理事中先明理定

若诸凡夫不习此三昧法得入如来种性无有是处 谓修大乘菩萨行者。要依此真如三昧。方入种性不退位中。除此更无能入之路。故云若诸凡夫乃至无有是处也。此中种性者。约位在十住已去不退位中辨也○次以修世间下明事定

以修世间诸禅三昧多起味着依于我见系属二界与外道共若离善知识所护则起外道见故 谓四禅四空等世间诸定及不净安般等但取境相定。皆名世间定也。以味着定境故。不离于我故。云与外道共。共者同得此事定故。以其共故。若得善友护助之力。或可得入佛法。若离善友。则入邪道。也○第五示利益者。后世利益无量无边。现世利益略陈十种。于中二。先总标。后别解

复次精勤专心修学此三昧者现世当得十种利益云何为十一者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 别解中。初一善友摄护益。以修此真如三昧故。诸佛菩萨法应护念令得勇猛胜进不退也○次四离障益。于中初二离外恶缘障

二者不为诸魔恶鬼所能恐怖三者不为九十五种外道鬼神之所惑乱 谓初离天魔现形。后离外道邪惑○次二离内惑业障

四者远离诽谤甚深之法重罪业障渐渐微薄五者灭一切疑诸恶觉观 谓先离恶业。后灭惑障。业中离诽谤等不起新业也。重罪渐薄者。重业轻也○次五行成坚固

六者于诸如来境界信得增长七者远离忧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舍于憍慢不为他人所恼九者虽未得定于一切时一切境界处则能减损烦恼不乐世间十者若得三昧不为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 一于理信增。二处染不怯。三不为缘坏。四无世滋味。五得深禅定。别修止门竟○第二修观中有三。初明修观意。次辨观相。后唯除下结观分齐

复次若人唯修于止则心沉没或起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修观 前中言不乐众善。失自利也。远离大悲。失利他也○第二辨观相中有四。初法相观。即治前失自利过。二如是当念下明大悲观。即治前失利他过。三作是思惟下明大愿观。即成前大悲行。四以起如是下明精进观。即成前自利行。就初中明四非常观

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于云欻尔而起 初无常观。二一切心行下明苦观。三应观下明无我观。于中过去无体难追。现在刹那不住。当来本无积聚。但缘集欻有。不从十方来故也

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 四应观世间下明不净观。此四除于常等四倒。配释可知

如是当念一切众生从无始时来皆因无明所熏习故令心生灭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现在即有无量逼迫未来所苦亦无分齐难舍难离而不觉知众生如是甚为可愍 悲观中。先观众生三世重苦。次难舍下无心厌背故使苦无限也。后众生如是下深发悲心也

作是思惟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 大愿观中因悲立愿。初即愿体。二遍于下明长时心。三以无量下明广大心。四令得下明第一心也

以起如是愿故于一切时一切处所有众善随已堪能不舍修学心无懈怠唯除坐时专念于止 精进可见

若余一切悉当观察应作不应作 上结中。顺理应作。违理不应作故也。上来别修止观竟○自下第三明双运者。上来始习未淳。故动静别修。今定慧修成。故能双运。于中有三。初总标。次别辨。后总结

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 别中有二。初约法明俱。后对障明俱前中二。初即止之观。后即观之止

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前中言自性无生者。约非有义以明止也。业果不失者。约非无义以明观也。此二不二故云即也。此顺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良以非有即是非无故。能不舍止而修观。次言虽念因缘即性不可得者。明即观之止。此顺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以非无即是非有故。能不舍观而修止。此说时有前后。然在行心镕融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实性。理味在此。宜可思之

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着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 第二对障中。初修止者治于二过。谓正治凡夫人法二执贪乐世间。兼治二乘执五阴法见苦止怖。以止门无生除此等执也

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 次修观者亦治二过。谓正治二乘狭劣之心。令普观众生起于大悲。兼治凡夫懈怠之心。令观无常策修善行

以是义故是止观二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 第三结中言助成等者。如凡夫人。非不乐世间。无以勤修善行。约二乘人。非不怖生死无以起于大悲。是故二行不相离也。言若止观不具不能入菩提道者。止观相须。如鸟两翼车之二轮。二轮不具则无运载之功。一翼若阙则无凌虚之势。故云不具则不能入○自下第三明防退方法。于中有二。先明可退之人。后当知如来下明防退之法前中二。初标行劣。二以住于此下举处释成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 以其内心既劣。外阙胜缘。信行难成故将退也○防退法中有二。初通举圣意。后别引经证。前中二。初标圣善巧。二谓以专意下释显巧相

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 引经证中二。先引经。后常见佛下释经文

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言若观法身得毕竟往生等者。但往生之人约有三位。一如莲华未开时信行未满。未各不退。但以处无退缘故称不退。二信位满足已去。华开见佛。入十住位。得少分见法身。住正定位也。三者三贤位满。入初地已去。证遍满法身。生无边佛土。如佛记龙树菩萨等。住初地生净土等也。此中毕竟等。是后二位也○第五劝修利益中有三。初总结前说

已说修行信心分次说劝修利益分如是摩诃衍诸佛秘藏我已总说 二若有众生下举信谤损益。三当知过去下结劝修学。就信谤中二。初信受福胜。后其有众生下明谤毁罪重。前中先约三慧总举其益

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远离诽谤入大乘道当持此论思量修习究竟能至无上之道 后若人闻下。别显三慧益相。于中初闻时益

若人闻是法已不生怯弱当知此人定绍佛种必为诸佛之所授记 次假使有人下明思时益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食顷正思此法过前功德不可为喻 后复次若人下明修行时益。于中三句。一时少德多。二假令下校量多相。三何以故下释多所以

复次若人受持此论观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得说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叹其功德亦不能尽何以故谓法性功德无有尽故此人功德亦复如是无有边际 第二谤毁罪重中四句

其有众生于此论中毁谤不信所获罪报经无量劫受大苦恼 一谤成罪重

是故众生但应仰信不应毁谤 二是故下诫劝止谤

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断绝一切三宝之种 三以深自害下释罪重意

以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萨因之修行入佛智故 四以一切如来下转释断三宝之义。此中二句。初约果人依之得涅槃。后约因人依之得菩提。菩提涅槃即是法宝。佛僧可知。由毁谤乖此。故断三实也

当知过去菩萨已依此法得成净信现在菩萨今依此法得成净信未来菩萨当依此法得成净信。是故众生应勤修学 结劝中。三世菩萨同行此法。更无异路。故应勤修学也。正宗竟

诸佛甚深广大义我今随顺总持说回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众生界 偈颂流通中。初二句。结上所说。于中上句结义。下句结文。后二句回向利益。上句明德广。下辨遐沾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私营公司赚钱绝招

    私营公司赚钱绝招

    科信源图书专营店是位于全国最大的图书批发市场北京西南物流图书批发中心的线下实体批发店铺,因图书品种繁多,数据庞大,大部分图书内容信息并没有得到完善的编辑,恳请请您谅解,我们现在正以十二分的速度及努力编辑完善着我店每一本图书的内容信息。如果读者对某本信息不完善的图书感兴趣,可以放心大胆购买,我店承诺7天无理由退换货,来回运费我们承担!线下实体批发店铺科信源图书专营店值得您信赖!
  • 宣生六记

    宣生六记

    他送她一坛忘忧,她笑着说,“你就是我所有忧愁的来源,既忘不了你,又如何能够忘忧!”续集已出,敬请吐槽┐(‘~`;)┌
  • 寄刘录事

    寄刘录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圣印至尊

    圣印至尊

    圣古,太古,荒古,远古,上古……这片大陆在历经了五个时代之后,终于迎来了第六时代,乱世!乱世时代,人才辈出,强者层出不穷,炼药师,铸器师,制符师,各样人物,尽现于此——一切,都因那圣印传说,将浮现于这乱世!一代少年,因一次奇遇,于灵气贫乏的大陆东部崛起,与各方人物争锋,渐渐卷入了这场乱世的风暴之中!
  • 知识与智慧(漫漫求知路)

    知识与智慧(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国外“三农”面面观

    国外“三农”面面观

    在外国,不少国家也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的方针政策。其中,有不少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例如,日本的“一村一品”,韩国的“一社一村”,荷兰和德国的合作社组织,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的农民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科技兴农,荷兰和巴西的环保措施,等等,各有千秋,别具一格。若遵循“洋为中用”的方针予以借鉴和参考,对我们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将是很有意义的。
  • 兽界主宰

    兽界主宰

    主宰万物,世间唯一!洛风唤醒了兽之祖脉,博得了认可获得了主宰传承,这不仅是一种力量的象征,也是一种使命的赋予,背负上主宰之名,他就要去捍卫属于他的荣耀夺回属于他的一切一切!
  • 轮回破梦

    轮回破梦

    一梦几千秋,一晃若千载。破立虚空者,转瞬为帝。烟花冷,人世分;转世帝,恩怨消;续前缘,坠轮回;怎奈何,几度缘起又缘灭;生死桎梏,奈何为人?淡青烟,人两双;断桥边,意难留;彼岸花,艳混沌;奈何,奈何,今生无缘又来渡;生死相随,怎有往昔?殇者雪花随风去,千载轮回有是秋。看破轮回者,百世永存。怎奈何,想要永存又岂是那般容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PS:本文简介部分节选自中国古代诗词,但是作者忘记名字了23333
  • 娱乐之全职房东

    娱乐之全职房东

    来到了二次元世界,罗伊居然不可思议的拥有了数家房产!所以,他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混吃等死的快乐小房东!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的发生,却推动着他朝着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前进!他的身份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老师、厨师,广告策划,快递小哥,经纪人,保洁员,娱乐公司老总......美女也一个又一个的纷沓而来!女老师,女学生,女教导主任,母女房客,大明星......罗伊: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人生就是一出戏,哥演的就是一部都市版的《鹿鼎记》!
  • 一手爱情一手床

    一手爱情一手床

    躺在床上,凌江随意地翻看电视节目,浴室里哗哗的水声让人心猿意马,想入非非。等了半天,水声终于停止,少顷,浴室的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