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长秋宫
这是符皇后的居住之所,符皇后很年轻的时候就嫁给周帝,也素有贤良淑德之名,周帝登基后封其为后,足见其地位举足轻重,在治理后宫方面,保持了后宫祥和,妃嫔相睦。
“皇后娘娘,听说你这几天一直睡不好?”问话的人是皇后的兄长,周帝的宠臣蕲国公符长昭,是周帝最信任且极为聪明的人。
皇后有些无从说起,只是低声说了一句“贤儿”就没有后话了。
符长昭不但耳聪目明,而且心明如镜,一听皇后此语,已有答案,“娘娘,此事您不用过于在意,陛下自有定夺,过多参与此事,恐怕只会弄巧成拙。”
“哥哥,这个我知道,本也没想怎样,但是……”说着面陋难色,没有再说下去。
符长昭比谁都了解周帝,皇后所生的皇长子晋王柴贤柔弱,难担大事,比起这位柔弱的皇长子,周帝更喜欢韦贵妃所生的皇三子荆王柴祜,这就是周帝至今未立储君的真正原因。
“娘娘,不必担心,陛下既立您为后,就确立晋王殿下嫡长子的身份,娘娘就请放心吧。”符长昭的这剂定心针打得恰到好处,一语让皇后的心定了下去。
皇后缓缓点头,“哥哥一席话,今夜我怕是能睡安稳啦!”
“好啦,娘娘,陛下还要与臣商量南征吴国的大事,微臣告退”说着行礼退出大殿。
皇宫武英殿
周帝自登基以来,心中一直所想的事情就是统一中原,而现在唯一没有被周朝征服的也就只有偏安江南的吴国。
今日周帝召集了几位中枢重臣到武英殿。
周帝高坐于上,几位重臣都已到齐,周帝发话了,“你们说说,我们大周现在最重要的大事是什么?”周帝只是引出一个话头,这些近臣跟随周帝多年,怎会不知自己主子所想。
中书令蒲国公张绶首先答道,“自我大周三年前平定割据陇右的岐国,基本上统一北方,现在摆在我大周面前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江南未平,北夷未定也。”
周帝看看诸臣,张绶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中书令一语中的,说得好,那朕又要问啦,到底是先南还是先北?”众臣不语,周帝又道:“有啥说啥,各抒己见嘛,啊!哈哈哈…”
“攘外必先安内,臣觉得先平江南吴国。”神武大将军湘国公范纲话音未落,左翊卫大将军宋国公晁岳就抢着说到,“陛下,湘国公此言差矣,我大周国威远扬,自显德七年,汉中道行军大总管王翚夺得川蜀,吴国不是已经上表臣服了嘛,现在我们最大的敌人是北方的突勒呀!”
即便晁岳的反对,但是在周帝心中早就定下了先征南吴,再平突勒的大计,周帝和符长昭早就通过气了,面对争执不下的形势,周帝拿出了必杀技,“长昭,你怎么看?”
“回陛下,臣以为定北必先平南!”
由于国力还不足,但是恐怕平定江南都还要等上几年,最终还是订立了先定江南的方针,过了不久周朝就在长江以北增加了一定的兵力。
远在寿州的越王柴慎,隐约听到了朝廷的风向,自己身在淮南,一旦开战,寿州首当其冲,难道自己的父亲就如此狠心,想到这,柴慎眼一发光,提笔一挥,瞬间写成一信,“士达,遣人把此信送到楚州,务必交到楚州刺史王伍勋手中。”
赵士达一脸疑问,问道:“殿下,您与王伍勋相识?”
柴慎打了一个哈欠,似有似无的轻轻说了一句“算是吧”
虽说此时的寿州是与吴国的首冲之地,但是地属淮南,不失有一方江南水乡的韵味,城边徐徐流过的歙水为寿州的繁盛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就是在歙水之畔,周军的大营却显得格外的刺眼,自从朝廷制定‘先南后北’的方针后,周朝不断往长江北岸增兵,寿州也调来了山东齐地的八千兵马,均受寿州都督府截止,这么算来,直接隶属与柴慎麾下的军队增加到了两万人。
就在这次朝廷大调兵之际,柴慎给父亲周帝上了一份奏章,保举呼延楷与赵士达为寿州大营的左右中军,周帝同意了他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