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0200000005

第5章

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是遍行心所摄故。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谓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触依彼生令彼和合。故说为彼。三和合位皆有顺生心所功能说名变异。触似彼起故名分别。根变异力引触起时。胜彼识境。故集论等但说分别根之变异。和合一切心及心所。令同触境是触自性。既似顺起心所功能。故以受等所依为业。起尽经说受想行蕴一切皆以触为缘故。由斯故说识触受等因二三四和合而生。瑜伽但说与受想思为所依者。思于行蕴为主胜故举此摄余。集论等说为受依者以触生受近而胜故。谓触所取可意等相与受所取顺益等相。极相邻近引发胜故。然触自性是实非假。六六法中心所性故。是食摄故。能为缘故。如受等性非即三和。作意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谓此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名作意。虽此亦能引起心所。心是主故但说引心。有说令心回趣异境。或于一境持心令住故名作意。彼俱非理。应非遍行不异定故。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能起合离非二欲故。有作是说。受有二种。一境界受。谓领所缘。二自性受。谓领俱触。唯自性受是受自相。以境界受共余相故。彼说非理。受定不缘俱生触故。若似触生名领触者。似因之果应皆受性。

又既受因应名因受。何名自性。若谓如王食诸国邑。受能领触所生受体名自性受。理亦不然。违自所执不自证故。若不舍自性名自性受。应一切法皆是受自性。故彼所说但诱婴儿。然境界受非共余相。领顺等相定属己者名境界受。不共余故。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思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谓能取境正因等相。驱役自心令造善等。此五既是遍行所摄。故与藏识决定相应。其遍行相后当广释。此触等五与异熟识行相虽异。而时依同所缘事等。故名相应。此识行相极不明了。不能分别违顺境相。微细一类相续而转。是故唯与舍受相应。又此相应受唯是异熟。随先引业转不待现缘。住善恶业势力转故。唯是舍受。苦乐二受是异熟生。非真异熟待现缘故。非此相应。又由此识常无转变。有情恒执为自内我。若与苦乐二受相应。便有转变。宁执为我。故此但与舍受相应。若尔如何此识亦是恶业异熟。既许善业能招舍受此亦应然。舍受不违苦乐品故。如无记法善恶俱招。如何此识非别境等心所相应互相违故。谓欲希望所乐事转。此识任运无所希望。胜解印持决定事转。此识瞢昧无所印持。念唯明记曾习事转。此识昧劣不能明记。定能令心专注一境。此识任运刹那别缘。慧唯简择德等事转。此识微昧不能简择。故此不与别境相应。此识唯是异熟性故。善染污等亦不相应。恶作等四无记性者。有间断故定非异熟。法有四种。谓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阿赖耶识何法摄耶。此识唯是无覆无记异熟性故。异熟若是善染污者。流转还灭应不得成。又此识是善染依故。若善染者互相违故。应不与二俱作所依。又此识是所熏性故。若善染者如极香臭应不受熏。无熏习故染净因果俱不成立。故此唯是无覆无记。覆谓染法。障圣道故。又能蔽心令不净故。此识非染。故名无覆。记谓善恶。有爱非爱果及殊胜自体可记别故。此非善恶。故名无记。

触等亦如是者。谓如阿赖耶识唯是无覆无记性摄触作意受想思亦尔。诸相应法必同性故。又触等五如阿赖耶。亦是异熟所缘行相俱不可知。缘三种境五法相应。无覆无记。故说触等亦如是言。有义触等如阿赖耶。亦是异熟及一切种。广说乃至无覆无记。亦如是言无简别故。彼说非理。所以者何。触等依识不自在故。如贪信等不能受熏。如何同识能持种子。又若触等亦能受熏。应一有情有六种体。若尔果起从何种生。理不应言从六种起。未见多种生一芽故。若说果生唯从一种。则余五种便为无用。亦不可说次第生果。熏习同时势力等故。又不可说六果顿生。勿一有情一刹那顷六眼识等俱时生故。谁言触等亦能受熏持诸种子。不尔如何触等如识名一切种。谓触等五有似种相名一切种。触等与识所缘等故。无色触等有所缘故。亲所缘缘定应有故。此似种相不为因缘生现识等。如触等上似眼根等非识所依。亦如似火无能烧用。彼救非理。触等所缘似种等相后执受处方应与识而相例故。由此前说一切种言定目受熏能持种义。不尔本颂有重言失。

又彼所说亦如是言无简别故。咸相例者定不成证。勿触等五亦能了别触等亦与触等相应。由此故知。亦如是者随所应说非谓一切。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瀑流因果法尔。如瀑流水非断非常相续长时有所漂溺。此识亦尔。从无始来生灭相续非常非断。漂溺有情令不出离。又如瀑流虽风等击起诸波浪而流不断。此识亦尔。虽遇众缘起眼识等而恒相续。又如瀑流漂水下上鱼草等物随流不舍此识亦尔。与内习气外触等法恒相随转。如是法喻意显此识无始因果非断常义。谓此识性无始时来刹那刹那果生因灭。果生故非断。因灭故非常。非断非常是缘起理。故说此识恒转如流。过去未来既非实有。非常可尔。非断如何。断岂得成缘起正理。过去未来若是实有可许非断如何非常。常亦不成缘起正理。岂斥他过己义便成。若不摧邪难以显正。前因灭位后果即生。如秤两头低昂时等。如是因果相续如流。何假去来方成非断。因现有位后果未生。因是谁因。果现有时前因已灭。果是谁果。既无因果谁离断常。若有因时已有后果。果既本有。何待前因。因义既无果义宁有无因无果岂离断常。因果义成依法作用。故所诘难非预我宗。体既本有用亦应然。所待因缘亦本有故。由斯汝义因果定无。应信大乘缘起正理。谓此正理深妙离言因果等言皆假施设。观现在法有引后用。假立当果对说现因。观现在法有酬前相。假立曾因对说现果。假谓现识似彼相现。如是因果理趣显然。远离二边契会中道。诸有智者应顺修学。有余部说虽无去来而有因果恒相续义。谓现在法极迅速者犹有初后生灭二时。生时酬因灭时引果。时虽有二而体是一。前因正灭后果正生。体相虽殊而俱是有。如是因果非假施设。然离断常。又无前难谁有智者舍此信余。彼有虚言都无实义。何容一念而有二时。生灭相违宁同现在。灭若现在生应未来。有故名生既是现在。无故名灭宁非过去。灭若非无生应非有。生既现有灭应现无。又二相违如何体一。非苦乐等见有是事生灭若一时应无二。生灭若异宁说体同。故生灭时俱现在有同依一体理必不成。经部师等因果相续理亦不成。彼不许有阿赖耶识能持种故。由此应信大乘所说因果相续缘起正理。

此识无始恒转如流乃至何位当究竟舍。阿罗汉位方究竟舍。谓诸圣者断烦恼障究竟尽时名阿罗汉。尔时此识烦恼粗重永远离故说之为舍。此中所说阿罗汉者通摄三乘无学果位。皆已永害烦恼贼故。应受世间妙供养故。永不复受分段生故。云何知然。决择分说诸阿罗汉独觉如来皆不成就阿赖耶故。集论复说若诸菩萨得菩提时顿断烦恼及所知障成阿罗汉及如来故。若尔菩萨烦恼种子未永断尽非阿罗汉应皆成就阿赖耶识。何故即彼决择分说不退菩萨亦不成就阿赖耶识。彼说二乘无学果位回心趣向大菩提者。必不退起烦恼障故。趣菩提故。即复转名不退菩萨。彼不成就阿赖耶识。即摄在此阿罗汉中。故彼论文不违此义。又不动地已上菩萨。一切烦恼永不行故。法驶流中任运转故。能诸行中起诸行故。刹那刹那转增进故。此位方名不退菩萨。然此菩萨虽未断尽异熟识中烦恼种子。而缘此识我见爱等不复执藏为自内我。由斯永舍阿赖耶名。故说不成阿赖耶识。此亦说彼名阿罗汉。有义初地已上菩萨。已证二空所显理故。已得二种殊胜智故。已断分别二重障故。能一行中起诸行故。虽为利益起诸烦恼。而彼不作烦恼过失。故此亦名不退菩萨。然此菩萨虽未断尽俱生烦恼。而缘此识所有分别我见爱等不复执藏为自内我。由斯亦舍阿赖耶名。故说不成阿赖耶识。此亦说彼名阿罗汉。故集论中作如是说。十地菩萨虽未永断一切烦恼。然此烦恼犹如咒药所伏诸毒。不起一切烦恼过失。一切地中如阿罗汉已断烦恼。故亦说彼名阿罗汉。彼说非理。七地已前犹有俱生我见爱等。执藏此识为自内我。如何已舍阿赖耶名。若彼分别我见爱等不复执藏说名为舍。则预流等诸有学位。亦应已舍阿赖耶名。许便违害诸论所说。地上菩萨所起烦恼。皆由正知不为过失。非预流等得有斯事。宁可以彼例此菩萨。彼六识中所起烦恼。虽由正知不为过失。而第七识有漏心位任运现行执藏此识。宁不与彼预流等同。由此故知彼说非理。然阿罗汉断此识中烦恼粗重究竟尽故。不复执藏阿赖耶识为自内我。由斯永失阿赖耶名说之为舍。非舍一切第八识体。勿阿罗汉无识持种。尔时便入无余涅槃。然第八识虽诸有情皆悉成就。而随义别立种种名。谓或名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或名阿陀那。执持种子及诸色根令不坏故。或名所知依。能与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或名种子识。能遍任持世出世间诸种子故。此等诸名通一切位。或名阿赖耶。摄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见爱等执藏以为自内我故。此名唯在异生有学。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杂染法执藏义故。或名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此名唯在异生二乘诸菩萨位。非如来地犹有异熟无记法故。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二乘及异生位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得善净第八识故如契经说。

如来无垢识  是净无漏界

解脱一切障  圆镜智相应

阿赖耶名过失重故最初舍故此中偏说。异熟识体菩萨将得菩提时舍。声闻独觉入无余依涅槃时舍。无垢识体无有舍时。利乐有情无尽时故。心等通故随义应说然第八识总有二位。一有漏位。无记性摄。唯与触等五法相应。但缘前说执受处境。二无漏位。唯善性摄。与二十一心所相应。谓遍行别境各五善十一。与一切心恒相应故。常乐证智所观境故。于所观境恒印持故。于曾受境恒明记故。世尊无有不定心故。于一切法常决择故。极净信等常相应故。无染污故。无散动故。此亦唯与舍受相应。任运恒时平等转故。以一切法为所缘境。镜智遍缘一切法故。

云何应知此第八识离眼等识有别自体。圣教正理为定量故。谓有大乘阿毗达磨契经中说。

无始时来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  及涅槃证得

同类推荐
  • 北平录

    北平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阿鸠留经

    佛说阿鸠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

    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萤窗异草

    萤窗异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录异传

    录异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私呵昧经

    私呵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途经一场寂静时光

    途经一场寂静时光

    遥望整个城市,华灯初上时,到底多少具爱情的躯骸正在一点点失去温度。也许会擦肩而过,也许会成仇反目,也许会相忘于江湖。但是当黑暗降临,孤独蚀骨,在大脑沟回的纹路里,剩下最多的记忆,还是温暖。所有的爱恨情仇存在的意义,大概就是当我们年华老去,躺在摇椅里,嘴角的那一抹微笑,但是,从来不曾后悔。失去与拥有,挥霍和珍惜本来就是同一件事情。关于爱情,关于温暖,关于记忆,关于误会,关于秘密,关于背叛,关于迷失,关于逃离,关于那些活在纸上的我们每一个人,编织成那一条最华丽的成长轨迹。
  • 天怮

    天怮

    何为因?何谓果?何为缘?何若悲?十六年,一朝成空。既然,你说我为魔,则我便化身成魔!正魔之分已扭曲,那我便以我染血之手,重划修道秩序!
  • 《江南雨》

    《江南雨》

    蒙蒙烟雨梦杭州,水乡情愁难分别。清末乱世何为爱?只叫故人道伤感。-------------《江南雨》
  • 虞殒

    虞殒

    她误入了他的牡丹田,从此两个少男少女之间微妙的关系逐渐转化成一种羡煞旁人的情,他8岁了,不幸降到了他头上。他是储君,八岁那年皇上驾崩,他要背负起家族为他谱写的命运,最后才发现,任凭江山如画,也不抵她的一滴朱砂泪......当他想把她找回来时,却发现她早已不在......他们等了彼此十年,可是十年后,却成了陌路人
  • 凤挽苍澜:至尊大小姐

    凤挽苍澜:至尊大小姐

    【完结】大小姐很狂。炼丹修灵打怪兽,神兽开路,渣渣滚开;神丹在手,天下我有!男人凤眸微眯:“她嚣张?抱歉,我惯的。”大小姐很傲。披荆斩棘斗神魔,异界重生,凤星临世;纵观三界,唯我称雄!男人勾起薄唇:“她杀人我放火,她抢劫我磨刀,她闯天下,我陪她上刀山下火海,共赴黄泉!”当她终于认清自己的心,已经被修长双手揽入怀中,男人邪魅一笑:“乖……我已经,等你很久了。”【男强女强身心干净宠文1V1,读者群:194628642】【新文《99度深爱:早安,竹马先生》这边戳——】
  • 香巴拉秘境

    香巴拉秘境

    J大学博物馆意外遭窃,考古系研究生胡笳由此被卷入一系列危险之中,先惨遭绑架,又屡遭袭击。从逃亡到奋起反抗的过程中,胡笳渐渐发现,这一切竟然与一个早已消失的西藏古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他身世中暗藏的玄机,也将逐渐浮出水面……
  • 九秋帝殇

    九秋帝殇

    身犯天煞,穿越异界大陆,找寻那逆天改命的生存之道。也许他不够冷血,但他有一颗侠义心肠,虽不在江湖,但这异界大陆,却比江湖复杂。一生祈求逆天改命,到头来,却是老天开的一个玩笑!他说:“我不希望天下为尊,但我希望能陪在我爱的人身边!”可天空只见一道响雷,他对着苍穹,比着中指,骂道:“贼老天!”
  • 重生最强弃少

    重生最强弃少

    “小伙子不要跳啊!”刘正秋跨在护栏上,被一老大爷突然抓住他的衣袖喊道,深怕刘正秋想不开跳崖了,这里可是峨眉山的金顶啊!看着老爷子五十来岁,头发花白,一脸紧张样,刘正秋突然有点小小的感动忙说道:“大爷,我不跳,我只是去一捡我刚掉的一个饮料瓶子而已!”刘正秋是没有跳,可还是不小心掉落山崖,结果没死!还有了美女陪伴,有了钱,有了名,他还要踏上人世界的最巅峰!
  • 玫之魂:粉红色的梦想

    玫之魂:粉红色的梦想

    舒曼加入玫之魂化妆品,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有自信,而且正一步步迈向成功并最终获得爱情。但她不是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斗,而是带领像欧阳胜男一样的女性一起打拚自己的事业,她通知化妆品改善女性的地位,让她们更有女人味,更有经济基础,成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强者。但是任何项事业的成功都会付出代价,坚定的人能一直走下去,软弱的人慢慢地离开了,我们不能埋怨她们没有斗志,也许每个人生存的方式有所不同,人各有志,在我们选择对象时也要有地放矢,只有这样才能助你成功。这本书最大成功之处是让来过玫之魂的女人们都有所改变,这种改变伴随着女人一生,这就是玫之魂的化妆品的成功之处。(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