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8500000017

第17章 哪来哪回(1)

1、 权臣伯颜

伯颜(非前文所说元初的巴邻氏伯颜),蒙古蔑儿乞氏。因为青少年时当过元武宗的侍卫,元武宗即位后,他也做了中央的大官,从此走上仕途。

后来,他与太平王燕帖木儿一起拥护图帖睦尔当皇帝,地位进一步提升,但始终屈居于燕帖木儿之下。

图帖睦尔的侄子顺帝即位后,燕帖木儿因为害怕遭到清算,忧郁发病而死。顺帝让伯颜顶替了燕帖木儿的位子。这下,伯颜认为扬眉吐气的日子到了,他拉帮结派,不久就成了中央最有权势的人。

看到这种情况,燕帖木儿的儿子唐其势非常气愤,他经常对人说:“这天下本来是我家的天下,他伯颜算什么东西,竟敢爬到我的头上拉屎!太可恶啦,总有一天我要叫他好看!”

不久唐其势就发动了政变,准备将伯颜一伙一网打尽。但伯颜早就得到消息,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政变很快就被镇压,伯颜将唐其势及其同伙全部杀掉。

解决了唐其势后,伯颜还觉得不够过瘾,又进宫对顺帝说:“皇后兄弟(元顺帝的皇后是燕帖木儿的女儿)作乱,皇后也应该受到惩罚,我请求皇上让我把她拿下正法!”说完,也不管皇上同不同意,就走到皇后身后,揪住她的头发,拖下座位。可怜的皇后大声哭着说:“皇上救我!皇上救我!”但这时的顺帝也无可奈何,他含着泪说:“你兄弟反叛,我也不能……”话还没有说完,伯颜已经命令卫士将皇后拖出皇宫,关进了一间普通老百姓的屋子里。没过多久,伯颜又派人将她毒死。

燕帖木儿一家都被消灭干净后,伯颜成为了朝中的老大。从此,他呼风唤雨,想干啥就干啥。

有一次,他的一个心腹说科举太浪费国家的钱,建议他废除,然后将为学校提供经费的庄田全部赏给蒙古的卫士。

汉族大臣听说这个消息后,非常气愤。吕思诚就是其中之一,他听说虽然有这个提议,而且圣旨也已经拟好了,但是还没有盖上皇帝的玉玺。于是,他就找到伯颜说:“大人,废除科举和把学校庄田赏给卫士这样的荒唐事万万做不得啊!如果这样的话,那天下的读书人就断了生路了。断了读书人的生路,那就会失去他们的心。一旦失去他们的心,天下将不可挽回了。所以,还请大人三思!”

阿龙记事贴

脱脱大义灭亲

脱脱虽然是伯颜的侄儿,但也是顺帝废黜伯颜的得力助手。这和脱脱信奉儒家忠义有关。铲除伯颜时,脱脱向他的老师名儒吴直方问计。吴直方说:“大义灭亲,即使事情失败被杀,也不失为忠义之士。”脱脱由此下定了决心。

伯颜没好气地说:“不就是些酸文假醋的儒生吗,失去他们有什么大不了的?再说这件事最高层已经有了决议,能随便改吗?我劝你还是识相点儿,不要没事找事!”吕思诚知道事情不可挽回,只好摇摇头走了。

但可气的是,第二天,伯颜竟然请顺帝让吕思诚亲自朗读废除科举的诏书。这让吕思诚非常郁闷,回到家病了好几个月。

后来,伯颜又想了很多榨干老百姓血汗的方法。这一切激怒了百姓,在南方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时,伯颜竟说出了一句“反人类”的话:“皇上,臣查了一下,汉人中,李王刘赵张这几个姓的人最多。他们不是要造反吗,把这几个姓的人杀光了,看他们还怎么造反!”顺帝本来对伯颜的所作所为就不满,听伯颜这么说,连忙道:“爱卿,这万万使不得!如果这么做的话,我们死得更快!”没有同意伯颜的意见。

伯颜见顺帝越来越不听使唤,心里非常恼火,就更加专横,全不把顺帝放在眼里。

有一次,他要杀自己的两个政敌,于是就进宫让顺帝发令逮捕,但顺帝淡淡地对他说:“爱卿,杀人是儿戏吗?得用事实和证据说话啊。”听说要证据和事实,伯颜就捕风捉影胡编了一通,但顺帝就是不同意。伯颜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假传圣旨,对自己的两位政敌进行了处罚。顺帝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气愤,下决心要将伯颜铲除。

最后,在其他的大臣的配合下,顺帝终于将伯颜流放到了广东。连气带病的伯颜,走到江西就死了。

阿龙辞典 元朝修史

元朝编写的宋、金、辽三史,前期由脱脱主持。脱脱组织了一个多民族史家合作的团队:畏兀儿族史学家廉惠山海牙、沙剌班,党项族的余阙,蒙古族的史学家泰不花等。修史中辽、金、宋三朝谁为正统的问题,长期以来被争论不休。最后,脱脱拍板三史分别撰写,各为正统,平等对待,终于是议论平息,修成正果。

【阿龙看热闹】

狂妄者必无知,无知者必狂妄

狂妄和无知是一对姐妹花。狂妄者,谁也不放在眼里,老是抬头挺身看着无边无际的天空,他能理性智慧吗?他能不无知吗?长此以往,他更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从而更加疯狂,恶性循环,无休无止。像伯颜,竟然说出杀尽天下五姓的混账话,可谓狂妄不探底,无知没极限。

2、 刘福通起事

刘福通,安徽颍州(今安徽阜阳)人。他从小就以陈胜、吴广为自己的偶像,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他们一样,驰骋于沙场,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所以他一直在等待时机,等待天下大乱的时机。

元朝末年,权臣横行霸道,官吏贪污腐化,再加上天灾不断,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在不断激化。刘福通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白莲教。

白莲教起源于南宋,是佛教的一个分支,信奉弥勒佛。白莲教虽说是一个民间宗教组织,但它的教众搞的不是和平的宣教活动,而是整天秘密策划怎么推翻官府的残暴统治。他们的口号是“弥勒佛降生”、“明王出世”,“黑暗的日子即将过去,光明的日子马上来到”。当时北方白莲教的教主是韩山童,而刘福通是最早加入的一批会员。

这时,恰逢黄河泛滥,沿岸老百姓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元朝又强征15万民工疏通河道、修筑黄河堤坝,一时间黄河两岸百姓妻离子散、民不聊生。刘福通对韩山童说:“大哥,我看火候差不多了。”韩山童沉默了一会,说:“老百姓和教徒们的情绪是已经到了燃点了,但福通老弟,现在就是缺个导火索啊!”刘福通爽快地说:“这个大哥您不用担心,我已经想好了,点燃民众情绪的着火点,就在这黄河上!”韩山童有点儿摸不着头脑,疑惑地问:“福通兄弟,你什么意思?”刘福通神秘地说:“大哥,隋朝修运河,民工挖到石人的事,你应该知道吧!”被刘福通这么一点,韩山童彻底明白了,连声说道:“好!好!好!”

原来刘福通很鬼,在朝廷开始修黄河之前,就指使人编了一首童谣,在河南、河北乡间广为传唱:“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等到民工给黄河清淤的时候,真的从河底挖上来一个只有一只眼的石人。十几万民工见应了那句民谣,再想想官府监工们平时克扣他们的伙食费,还随意殴打他们,就群情激奋,纷纷拿起干活的工具,造起了反。从此,大河上下、大江南北,人民纷纷拉起队伍干革命。先知先觉的刘福通第一个扯起了造反的大旗。

阿龙记事贴

星星之火

金庸先生的小说《侠客行》中的侠客行功夫,人一练,身上各要穴、大穴就会被激发起来,突突地跳。元末农民起义也是这样,刘福通一挑头,徐州、蕲州、濠州、南阳、襄阳的农民纷纷起来,形成了反元的星星之火。但可惜没连成一片,被元朝一个一个地摁了下去。但剩下的火种,最终把元朝统治推翻。

刘福通和韩山童在自己的家乡召集白莲教的教徒,杀黑牛白马,祭祀天地。刘福通自称是南宋大将刘光世的后人,韩山童则说自己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刘福通找人写了篇讨伐元朝的檄文,慷慨激扬地说道:“同志们,兄弟姐妹们,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受苦的,凭什么那帮狗官天天吃香的喝辣的,而我们却挣扎在死亡线上?再说,那些蒙古贵族们根本就没有把我们当人,杀一个汉人才赔一头驴,这就是所谓的公道吗?为了自己的幸福,为了重振华夏的大好河山,我们前进吧!”说得下面的教徒热血沸腾,喊声震天。

没多久,得到消息的朝廷开始派兵前来镇压刘福通等人。韩山童被捕身死,刘福通率众突出重围,并占领了颍州城。此后,刘福通奉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首领,与元朝军队周旋于河南、安徽一带。

这支队伍以及后来的各地农民起义军,都头扎红巾,被称为“红巾军”,这次起义也被称为“红巾军起义”。

阿龙辞典 白莲教

白莲教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最神秘的民间秘密宗教团体,伪托弥勒教,并混合摩尼教、道教、白莲宗及民间信仰。弥勒教是崇奉弥勒佛的宗教团体,摩尼教崇尚光明,崇奉明王,故又称明教。白莲教元明清三代在民间流行,教派名目繁多,教内等级森严,常成为农民起义的组织工具。明初被禁,到清乾隆时,白莲教又因山东王伦起义而震惊朝野。

【阿龙看热闹】

自毁长城

在中国流传着许多让人不要强出头的老话,如“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这些古老的谚语,虽然有几分消极的含义,但我们不能不说它一点儿道理没有。因为最先站出来干某事的人,肯定会成为焦点人物。干得一般还好,一旦干得有声有色,打击就会随之而来。所以,元末红巾军起义,最先扛起大旗的韩山童最先死,后来者朱元璋却是坐享其成。

虽然我们敬重那些“革命”的先行者,但出头这样的事还是要尽量谨慎。

3、 徐寿辉建天完

徐寿辉,贫农出身,湖北罗田人,举兵造反前,是一名卖布的小商贩。但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南方白莲教的老大之一。徐寿辉因为长相英俊、身材魁梧,为人又正直厚道,所以很受当地老百姓的拥戴。

有一次,徐寿辉正走街串巷卖布,突然感觉肩膀被人抓住,同时一个声音传过来:“徐施主,贫僧要一匹布!”这一冷不防的,把徐寿辉吓了一大跳。他转过身愤怒地说:“你谁啊?买布你不能……”话没说完,他就改了笑脸。因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徐寿辉在佛教界的好友兼同志彭莹玉和尚。

彭莹玉,江西宜春人,打小因为家里穷,被送到庙里当了和尚。但彭和尚并不是一个守规矩的和尚,他身在寺庙心在尘世,成天到晚想着要干成一件大事。后来,他加入了白莲教,并利用自己的一手好医术,到处云游,给贫苦的老百姓看病。他救活了很多人,在老百姓中的威望很高。后来,老百姓还送给了他一个荣誉称号——“活神仙”。

听说北边刘福通行动了,彭莹玉和尚非常兴奋,觉得自己大展身手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就下山来湖北找好友徐寿辉商量。这就是刚开始的那一幕。

彭莹玉对徐寿辉说:“徐施主,我有一桩大的买卖要与你同做,不知你愿不愿意?”徐寿辉说:“兄弟,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嘛,我们谁跟谁啊!”彭莹玉把嘴凑到徐寿辉的耳边轻声说:“这是件生死买卖,我们得借一步说话。”听到这,徐寿辉也明白了一二,就连忙说:“那好,我们找个酒店慢慢说!”于是,两人来到了街边一间僻静的小酒馆。

进去以后,彭莹玉对徐寿辉说:“大哥,北边的事,难道您不知道吗?”徐寿辉说:“你说的是不是刘(福通)大哥的事,我在乡间是听到过一些风声,但还不太确定。”彭莹玉说:“大哥,我告诉你,这次的事情是真的!而且已经占领了本州州城,老韩的儿子还被扶持当了‘龙头老大’呢!其他地方的人也在积极响应。”徐寿辉惊讶地说:“那么快啊!看来这蒙古人也没那么可怕。”彭莹玉说:“是啊,所以我们也得赶快行动。一是趁这个机会多占点儿地方,二来也好策应一下刘大哥。”

徐寿辉心想:“看来元狗真的要完蛋啦,咱们得立即行动,晚了就只能吃人家的剩菜残羹了。”于是徐寿辉坚定地对彭莹玉说:“兄弟,那好,我们也开始行动!”

1351年,徐寿辉和彭莹玉等人在湖北发动起义。当时元朝的大军正在河南、安徽地区一心一意对付刘福通,所以徐寿辉等人的仗打得非常顺利,很快就拿下了蕲州(今湖北浠水),随即又攻占了黄州(今湖北黄冈),此后又陆续攻下了长江中下游的许多地方。

这时,队伍中的参谋就建议徐寿辉说:“头领,我们现在的地盘不小了,我觉得您应该称帝,并建立起一套完备的领导班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号令天下,笼络人心!”徐寿辉一听觉得有道理,就问道:“要建国称帝,总得要个国号吧。先生,您学问高,您看取什么样的国号比较好?”那位参谋说:“蒙古人不是号大元嘛,我看我们就叫天完。天,就是大的头上压着一根棍;完,就是元的头上给它盖个帽,这不都预示着我们要打败元朝,取得天下吗?”徐寿辉一琢磨,觉得文化人就是不简单,这么难做的事被他一下就搞定了,真是奇才。徐寿辉于是跟手下一合计,不久就登极称帝,国号天完。

阿龙记事贴

天完大军

徐寿辉是天完政权的最高领导人,能力一般,但他麾下有四大金刚:太师邹普胜,元帅倪文俊,将军赵普胜、傅友德。其中傅友德是位传奇将领。天完政权属红巾军系列,军人信奉白莲教、佛教,所以军服背后都刺有佛字,以为可以刀枪不入。天完军和刘福通军一南一北,把大元国切成了两段。

阿龙辞典 达鲁花赤

达鲁花赤是元朝地方军队和官衙的最大监治长官。蒙古征服了许多其他民族和国家,直接统治不便,就委付当地统治阶级人物治理,派出达鲁花赤监临,位于当地官员之上,掌握最后裁定的权力,以保障蒙古人的利益。1265年,元朝政府正式规定,各路达鲁花赤由蒙古人担任,在缺少蒙古人时,由色目人贵族充任。

【阿龙看热闹】

人需要才华,更需要风云际会

一个人想干成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不但需要才华,更需要遇上一个好的时代。一般来说,和平时代,根基不深的人,是难以干成大事的。就算能,那也是极少数,而且要付出巨大的艰辛。而像元末那样的乱世,社会重新洗牌,正是没地位、有才华的人大显身手的好时机。所以,布贩子徐寿辉才能过把皇帝瘾,赤贫阶级朱元璋才能君临天下、青史留名。

4、 盐贩子方国珍

方国珍,浙江台州人,他和他的兄弟们世世代代都以贩盐为生。说起来,方国珍只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小生意人,心中没有什么远大抱负,可时势造英雄,方国珍受到了命运的垂青。

元朝末年,统治者的走狗们欺男霸女,横行乡里,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都纷纷爆发了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时刘福通、徐寿辉等人还没有起事。方国珍行动两三年后,刘、徐等人才开始造反。)浙江的童谣唱道:“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可这些跟方国珍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他照样早出晚归去做他的盐生意。但后来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有一年,方国珍家乡的一个姓蔡的乡人,拉着一帮人去了海上,与官府搞起了对抗。后来,朝廷派兵去征讨数次,都没有什么效果。地方上的官员为了敷衍上面的领导,就胡乱逮捕平民百姓去充数。

这时,方国珍的一个仇家就向县官报告说:“大人,方国珍与那个姓蔡的是一伙的!”县官问:“你有什么证据?”那人说:“昨天晚上,我看见他兄弟五人偷偷摸摸出了海,这个非常时期,不是造反是什么?”县官一想,管他呢,反正多抓个叛民,又没有什么坏处,抓吧。于是,就准备捉拿方国珍兄弟五人。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凉州王

    三国之凉州王

    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三国故事,一个平凡的人穿越到马超身上,不会制造玻璃,不会造肥皂,只有超前的眼光。且看一个平凡的人如何在三国的阴谋阳谋中逐渐成长。
  • 《情趣大明》

    《情趣大明》

    草长莺飞白驹过,半部秦淮半红楼。本书讲述一个服装设计系毕业的男生穿越到贾宝玉身上,在明朝末年贩卖情趣内衣的故事。爱情,友情,亲情,情情入骨深似海;雅趣,智趣,奇趣,趣趣走心乐开怀。友情提醒:小纯洁请在粑粑麻麻指导下阅读。
  • 后汉通俗演义

    后汉通俗演义

    本书再现东汉波澜壮阔的历史。作者历史观的局限性和某些错误思想,也不可避免地表露于这部巨着之中。例如对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运动横加诬蔑,对妇女的看法充溢着封建气味,在人事休咎、朝代兴亡问题上未能跳出天命论、因果报应论的泥坑等等,虽然与全书的民主性精华和巨大成就相比只处于次要地位,但毕竟是白璧之钻。我们渴望有一部观念先进、文笔优美、足以充分反映历史真实的新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间世,但在尚无此类新着间世的今天,蔡东落的这部巨着仍然是迫切需要的。只要以分析的、批判的态度阅读它,便会在普及历史知识、提供历史借鉴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三国外传之龙胆赵云

    三国外传之龙胆赵云

    一片赤胆平乱世,手中长枪定江山!一马能将万骑冲,唯有常山赵子龙!不一样的三国一样的赵子龙!面对猪一般队友和猪一般的对手还有那闺中少女、妩媚夫人、冰冷美人、寂寞皇妃……乱世狼烟,谁定江山!(搞笑,杀伐果断)
  • 混在古代当王爷

    混在古代当王爷

    我叫赵信,天生的富贵闲人,生来最大的梦想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可是圣人却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只好爱江山更爱美人。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带着弟弟发家致富

    穿越之:带着弟弟发家致富

    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删文
  • 公务礼仪大全

    公务礼仪大全

    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公务礼仪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礼仪在公务活动中的具体应用。作为现代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务人员代表政府的形象。为此,各级公务人员应“内修素质,外塑形象”,深入学习公务礼仪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做学礼、知礼、懂礼、重礼、明礼、守礼、讲礼的优秀公务人员。《公务礼仪大全》从仪表、日常办公、公务活动、外事、交际、公共场所、网络七大方面讲授公务礼仪,贴近公务活动实际,是公务人员礼仪培训最值得选择的教程。
  • 末日女王:拐个妖尊来打怪

    末日女王:拐个妖尊来打怪

    史玉,一个超级宅女,唯一爱好打游戏的她,在旷了课一周的课将自己埋在寝室后,发现世界都变了......诶!那个小美女,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你的脸只有一半?还有一半去哪儿了?诶!那个小姐姐,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你的胳膊都快翻转到背上当驼峰了你还走得那么快?你特么的,你们怎么突然扑上来了?我勒个大叉!她不就在才在寝室宅了一个星期吗?为什么就突然世界末日了?生化危机这种东西只在电影里看过啊!诶诶诶!这一头绿毛的帅哥你谁啊?啥?你是妖怪?所以……这年头妖怪都来打丧尸了?这世界玄幻了啊……哎呀,小哥哥,你打怪的身姿不要太帅啊,本人单身未婚,一般不坑,不如我们两个在这末日之下好好亲近亲近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沧浪说

    沧浪说

    上“碧落”,下“黄泉”,争斗何时休?沧浪,是否又要重演血流成河的悲剧?……少年许晨附身在了少年徐盛身上,一个是碧落传人,一个是黄泉重生,两少年走出了不一样的碧落黄泉路。
  • 禽经

    禽经

    《禽经》作为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较早的一部文献,虽然不免略嫌简略,仍然不失为一本有价值的动物学奇书,对人们研究和玩赏鸟类都有参考作用,它所提供的早期鸟类信息,更是无可替代。
  • 锁宫墙之如妃当道

    锁宫墙之如妃当道

    钮钴禄氏的女儿,总逃不开那四面红墙,一方蓝天的命运。她,钮钴禄如玥,初遇爱新觉罗永琰,便对他一见倾心,芳心明许,生出与他执手,偕老此生的念头。她鼓足了勇气迈进紫禁皇城,势要成为他身边最得宠的妃子。然而豆蔻年华,至真至纯,终究敌不过瞬息万变的后宫纷争。皇后精心的布局,华妃狠辣的手段,淳嫔昭然若揭的野心……哪一样不冲着她来?三年一次的选秀,尔虞我诈的争斗,她又避得开几回?若非心中有爱,何必苦苦沦陷?紫禁城那嫣红的宫墙,锁住了谁的魂?染红了谁的双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弹琴杂说

    弹琴杂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百花小说:街上的阿强

    百花小说:街上的阿强

    本书包含短篇小说《黑皮信封》、《会说话的香水》、《一个包子》、《白手帕》、《一杯凉白开水》、《人生的梯子》,中篇小说《枪手奇遇》、《谁是失败者》、《心酸的婚礼》、《患难的真情》、《惊魂的捆绑》、《绝不饶恕》,有浪漫的生活,有曲折的情节,令人感动。
  • 奇首八部传奇

    奇首八部传奇

    奇首在世时,创建了八部,就叫奇首八部。其中的悲欢离合,月晴圆缺,无法用言语诉说。
  • 赠元和十三年登第进

    赠元和十三年登第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