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42600000004

第4章

三宝尊菩萨造

大域龙菩萨造本论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复次此中显示世尊所说正理。如彼颂言

如理言净性  亦然不可得

性无性违等  种种性定见

此云如理言等者。谓随染分别。以智对治诸有散乱。是故如理之言。世尊于般若波罗蜜多中正说。颂言净性者。谓即如理自性。清净光明。而能对治彼不清净诸有散乱。颂言亦然者。即聚集义。此一性等性所有聚集量不可得。如理之言即如量义。体即无二之智。彼能对治此为决定。问此复何等量不可得。答此说比量不可得故。所有自受非他相所增。如乐等自受。若言论安立。即如实智自性所得相违。他相有增自受不成对治量故。此中非彼所知青等相。一多性异有分别故。是故决定观察。自受成就所行悲愍。即非外门所照现性。不为他相有增动乱。何以故。所有青等诸相胜义谛中无实性故。此唯有智如实了知。此无过失。若于外事如其自受。以如是义有所安立。即不如义。此有过失。而非决定见边成就。何以故。以乐等受于外诸处无有性故。亦非异处有所伺察。此中乐等受。即乐等自性受。非乐等相受。此等所说即离能取所取二相之智。此非别异所有。问若今无彼能取所取识者。云何于后有彼识性。答此中但离能取所取相。彼后识相虽有而非语言表示。彼有之性真实表示。如理和合。是故此说彼一切识。若比量智而非此中和合所成。何以故以彼无二之相。非有二相领受所行。若有二相彼量不成。以彼二相而为对碍。如执兔角岂非过失。何以故非能取声中说有智相。以彼决定无有性故。然以彼识于外青等诸相而有对碍。彼一多伺察有堪任性。非真实意而亦非识离胜义谛有所取故。彼无性等乐取决定所有智相体性。此为能取。此为所取。此说无彼能取之相。以体及业互相乐取决定性故非智相。自受中说能取声。亦无智相。互相乐取决定自理。如是如所生性故。彼如是智相自受中而正安立。如其所说离能取所取之性。此说为无二即智相。自受现量成就。非一切真实显示和合。若复执彼决定无分位性。即无二智相中有所动乱。种子随生不随智相。无二对现所生。若执决定无二之相。此中还成执着分别。非此智相。同法之中而得成就。是故所有一切义中而成毁谤。当知世俗及胜义性。决定如是无所有义。此中显明义者。如佛所说智即是明。世俗即无明。若明若无明智。如实知别异种类。亦无所生。是故彼等如实不颠倒相。即智明相而为对治。当知决定。若彼胜义谛中决定无自性者。如虚空云彼非对治。以彼所有如理对治。真实所行得相应故。如热自性冷物对治。此不实义。表示无明亦然。以如实义说者。此无二智自性因中有其多种。若此中决定彼世俗相。计有性者。此不可说。于所行中即有二相。智实无二。问若如前言智即是明世俗即无明者。如是所说岂非此中自语相违邪。以明自性异世俗有性故。答明之无二相即是胜义性。此如是说正理成就。若世俗所欲领受。古师仙人于此语中亦有异义。如余处说此不复引。此中如后正理。颂言。性无性违等所言等者。即摄集义。非唯如前所说。正理离分别智。对治散乱。此有性无性相违。当知彼亦决定对治。谓如所有种种性等。无性自性离分别智。即是对治。当知此中若性若相。由智力能显示正义。彼复云何。胜义谛中。无有诸色。一性等生。若复无所有即种种性定见。所言定者。是决定义。即一性决定。以明力故作如是说。云何此中作如是说。所以颂言

说此色唯名  真实无自性

彼自性分别  容受即当止

此言唯名等者。谓即此般若波罗蜜多中。世尊所说此色唯名。唯名者。此即唯想。是故真实胜义谛中有所安立。然色蕴相无自性空。谓由如是因故。即自性分别。于此容受。所分别者。谓坚强性等境果自性。是故有此分别增相。乃起如是自性分别。如是所有自性分别容受多种故。此皆止止谓止遣。如是等说皆止自性分别散乱。此般若波罗蜜多本母中。复为前义遣除过失。故说颂言

色及色自性  空如先所说

彼自性俱相  分别此止遣

此言如先说等者。说谓言说。谓即如先所有。彼说何所说邪。故上颂言。色及色自性。此中空故。彼如是说遣彼自性俱相分别。上言色者。即是色之自共二相。此自共相及色自性是等皆空。于大种等俱相之中。起分别增相。彼自性俱相分别对治。问此与前第三止遣俱相分别行相云何。答若前所说俱相分别散乱者彼中色及色自性二俱有故。此中止遣俱相者。但为止其自共相故。行相云何。所谓此中坚强性等相差别而有。是谓此中俱相故此止遣。此亦非唯止遣。如是分别。余诸分别散乱亦复止遣。复次颂言

不生不灭等  所有诸法观

佛言若散异  彼差别分别

此言不生等者。谓即如是世尊于般若波罗蜜多中。作如是说。观于诸法不生不灭。是故如是言。若有散异安处。此即差别分别。若见色等差别生灭之相。即此如是色之自性差别分别。此中当离。是即止遣差别分别散乱。此如是说。亦复止遣后诸散乱。所以颂言

虚假名言等  彼法若分别

声义二非合  彼非自性意

此言虚假等者。即般若波罗蜜多本母教中。和合表示。谓虚假名即想分别说。如后般若波罗蜜多本母教中。和会别别。如是法此分别之声。所有语言法句义等。彼分别俱相。是故声义二种非自性和合。而非世尊最胜意乐。亦非他意乐。若于分别工巧造作。彼复外义取着。即诸愚者安立动乱。如是所行而非此中有少义可得。以外义执着非语义安立。开诸愚者动乱之门。此中止遣是相所行随转。即于声义无少可得。以彼如是如名分别不实有故。若于所说事相如名分别。即非意乐。由彼因故。此中一切如名如想分别和合不实。有彼所说事相故。非世尊最胜意乐。何以故。若如名于义分别。即于名义有所增广。于外事中无实能说所说性故。如是止遣如名于义分别散乱。问何等分别邪。答谓名分别。彼名亦复无有说者。是故颂言

般若波罗蜜  佛菩萨亦然

此所说唯名  离实义分别

此言般若波罗蜜等者。谓名离于义。如是名之实义。自性分别。世尊说言故此止遣。何所说邪。是故颂言。般若波罗蜜佛菩萨亦然。此既唯名般若波罗蜜多中。何处容说有实自性。谓由如来如是言故。说名之声亦无自性。此中所有各别表示佛菩萨名。当知于无二智中。非此止遣。此复何因。是故颂言

所有声义止  此非事止遣

如是余亦知  语中义决定

此言所有等者。谓即所有声义二种。此说止遣。颂言此非事止遣者。谓无二智不止此中事相作用。然彼无言之性不可说故。问今所说义是为正理。余处云何。颂自答言。如是余亦知如是者。谓即如是从初所说是义决定。余谓所余种类语中亦然。了知所谓了知此义决定。此中意者。谓于般若波罗蜜多中。如实宣说不颠倒义成就。真实了知一切名性。正不可得。以此语义施设表示。复次颂言

此无所得正  一切名实知

如义性如是  不止遣彼声

此言此无所得等者。谓如义之性。彼无所有不可得故。此说为正。此何所说邪。颂自指言。一切名。问何人能实知。答即一切智实者。不颠倒义。知谓了知。即真实知故。颂言不止遣彼声者。谓若声义二种。彼实义性说不可得。以是因故。不止彼声。谓以闻智所取之声不可止故。如是当知决定最胜意乐悲愍所行悉无障碍。如是止遣如义于名分别散乱。如是等义真实意乐说已如顺。有论颂言

所有所有一切名  彼彼诸法有所说

而彼所说非实有  即一切法同法性

所有彼名名性空  能名之名无所有

而一切法本无名  立以强名而表示

一切唯名此当知  一切想中假安立

彼所聚名差别性  当知彼名无所有

如尊者须菩提所问般若波罗蜜多中。决定止遣声义二邪。故颂释言

须菩提二离  声声义如是

菩萨无有名  我见此有说

此言须菩提等者。谓须菩提了知声义二种。离其安立。此中意者。声谓说者之声。声义谓所说之义。云何菩萨无有名。以菩萨名无所有不可见故。须菩提于般若波罗蜜多中。乃有所说。此中意者。决定二种分别性最胜意乐中。远离虚假声别异之性此中决定语言向义表示是故颂言

般若波罗蜜  语无决定生

伺察唯智者  此义微妙慧

此言般若波罗蜜等者。无谓无所有。即般若波罗蜜多中。彼和合语决定无所有。无所说无戏论。如是应知。一切语言中所说决定向义。云何是向义。谓即如前如所说义。彼解释门颂言伺察唯智者。此义微妙慧者。伺察者。谓细伺审察此义者。即三十二品诸有声中。总说决定。颂言智者。即智者之智。能知语义微妙慧者。即毕竟微妙清净之智。行相云何。谓即此智于一切境界中无著无坏。而般若波罗蜜多于响声中有所闻故。为表示此义。所以颂言

若别义分别  相续义除遣

般若波罗蜜  彼言说如响

此言相续义者。谓若往若现相续造作之义。除遣者。弃舍义。谓于如是义弃舍执着。何以故。以般若波罗蜜多若见若闻。彼有所说皆如响声又如金光对现色相。以是义故。若往若现相续造作。有所分别有所执着。皆应弃舍。由此般若波罗蜜多中。一切所说皆如响声。是义总略。复次为欲显明斯义。如有颂云

所有诸教勿厌舍  亦复不应生毁谤

见如实已住真实  以彼真实而表说

今此义中总略所成表示。颂言

总略如是义  般若等依止

如是义循环  复别义依止

此言总略如是等者。所有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总略一切如是等义。皆依止此般若波罗蜜多。相续三十二品总略摄故。如是当知。后无增广。颂言如是义循环者。谓于如是义一向重复循环研核。问研核何等义邪。颂自答言。别义依止。此中所说别义之言。即问难别义。问谓分别差别。问难有所依据。谓菩提分法佛功德蕴。于此法中。如是重复循环研核。若如是总略所说所成别义。有依据故。即三十二品各别自性收摄循环。今此所释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文义普尽所释。所生福聚毕竟广大。悉用回向。故颂说言

般若波罗蜜  正摄八千颂

彼所得福蕴  皆从般若生

此言般若波罗蜜正摄八千颂者。谓此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中所说自性。八千者。此之数量普摄。如是数量中义总聚已释。颂言正者。不颠倒义。彼正教中何所生邪。颂自答言。彼所得福蕴。得者获义。如是清净所成福聚。皆从般若波罗蜜多出生。以般若波罗蜜多出生故。所得福聚甚深广大。以是所得深广福聚。普用回向一切世间。悉令获得般若波罗蜜多毕竟胜妙清净之智。于是无虚妄胜第一义诸正句中。如理伺察。我此所造解释之文。所生福聚今此说意者。普令一切世间悉得清净。颂曰

释迦师子诸苾刍  所有如是福高胜

此所说意利世间  由胜福故住真实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相府嫡小姐:美人将军霸天下

    相府嫡小姐:美人将军霸天下

    一袭红衣傲天下,先是被皇帝亲笔御封“天下第一状元”后又上战场杀敌,成为手握几十万兵马的大将军,却不知‘他’却是‘她’,江湖中人人得而诛之的妖女是也。他是少庄主,他是武林盟主,他是南朝王爷,他是强大的东帝王!是谁造就了她未老华发白,最终会是谁牵住了她的手,为她挽起那根根发白的发。那个本该冷酷无情,无情无欲的帝王,第一次违背了自己的心,相遇后终究不过是转身离开,第二次再见时,入眼的是她满头的银丝,灼伤了他的眼,也融化了他冰冷的心,为了她,他终是改变了自己,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费尽心机好不容易将她压于榻上,却欠抽的说:“娘子,你可否在上面。”某女暴走“想在下面?老娘成全你…嘭…”
  • 齐仙之福

    齐仙之福

    即便痴傻有如何,她相信自己一样可以踏入五行,轮回转世,问鼎大道!且看女主的成仙之旅!
  • 丑女同桌快闪开(慢慢长大系列)

    丑女同桌快闪开(慢慢长大系列)

    这是一本幽默诙谐的成长轻喜剧。一肚子鬼点子的哥哥李多乐、贪吃又捣蛋的弟弟李多米、漂亮姐姐顾小西,再加上麻辣妈咪刘芳和一肚子故事的作家爸爸李天明,从家庭到学校,这麻辣一家人的爆笑事儿、荒唐事儿、感人事儿层出不穷。李多乐遭遇了怎样的不白之冤?李多米要用怎样的馊主意摆脱他的丑女同桌?学校的广播体操改为校园舞又涌出了怎样的男生女生的绯闻事件?妈妈的生日会上他们又送出了怎样的惊喜大礼?小狗狗乖乖的到来又带给一家人怎样的欢乐和感动?这本书将为你开怀上演、倾情讲述。
  • 最强修真女

    最强修真女

    刚大学毕业的女主------潇苒因看了一本小说而穿越到了女二号的世界中,她发誓她一定要改变自己被杀的命运,她不求荣华富贵,那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只求平平淡淡,找个爱自己的人过完这一生,孰不知这一切都在慢慢改变。看她如何飞到成仙,问斩红尘......但是请问一下我身旁这一个腹黑的男人是谁,他不是应该在女主旁吗?怎么在我这了,苍天啊......
  • 心态决定命运

    心态决定命运

    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你的人生。本书高屋建瓴,通过若干鲜活的事例,具体地分析了心态的特征以及影响,是一本参透人生哲理、把握心态脉络的智慧之书,希望能帮助你揭开心态的神秘面纱,洞悉人性的弱点,调整自我,改善自我,走出心态的误区,真正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从而踏上成功之路。
  • 萌妻二嫁:霸道首席赖上门

    萌妻二嫁:霸道首席赖上门

    富丽堂皇的别墅里,苏斓背靠墙壁,脑子一片空白。壁咚床咚都玩一遍了,事后还不让她走了?“苏斓,我是谁?”“一只浑身上下冒着暴发户气息的大金龟……”“错。”随着男人低沉声音落下的还有他霸道强势的吻。“再答。”“那……你是强抢民女的街头小混混?”“又错。”霸道的吻铺天盖地的落了下来。苏斓连连摇头,“你是我青梅竹马的老公,这下行了吧!”
  • TFBOYS灿烂向日葵

    TFBOYS灿烂向日葵

    世界千金,歌坛新星,两者似乎扯不上什么关系。但老天爷却转动了命运齿轮,一场逆恋就此展开。
  • 一击修士

    一击修士

    父亲神秘失踪,穿越者赵博独自撑起家庭。然而,他却惨遭退婚。“赵博,今日起,我林依与你的婚约,就此废除。我是高高在上的百花宗继承者,而你,不过是个九等天赋的废物。”不过,剧本的展开有点奇怪。“林林小姐.......”“出了什么事?怎么这么慌慌张张。”“不好了,林小姐,百花宗,刚才被人一拳打爆灭门了。”赵博微微一笑,在自己的拳头上吹了口气。总之,这是个兴趣使然的修士无敌而寂寞的装逼故事。
  • 双生之烟花

    双生之烟花

    夏桐一下子跳上舞台,一把抢过承业手里的精致黑色领结。笑说道:“这个成人礼,我收了。”吴慈恩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还未有下一步动作便被承业挡在了身后,“铜子儿,这个领结,不太适合你。跟我回家,给你看看我为你备好的成人礼。”夏桐笑笑,对台下一脸担忧的楚默抬了抬下巴,说道:“我叫金元,是楚大少的贴身仆人。吴少总,你认错人了。这个领结...”夏桐拿在手里看了看,然后随意的丢在了身后,说道:“确实和我下人的身份不相符。”说完便又一跃而下,和楚默一起走出了大堂。吴慈恩、冯家轩、吴夏桐、吴承业、楚默...三朝两代人的恩怨情仇。烟花,易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