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01900000067

第67章 散文鉴赏(4)

有人说:“小品文作家的妙处,便是在乎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地提起他本身。”尽管对于这个“自我”中心说,一直存在着疑义和争论,但是,有一点却是人所共见的事实,那就是:在散文里,作者的人格、个性的表现,不仅要求也像抒情诗那样的浓厚、鲜明———比如有人说散文这一文体,“是将诗歌中的抒情诗,行以散文的东西”,而且还要求比抒情诗更加朴实、自然。作者无论是抒情、叙事、说理,亦不论使用的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二、第三人称,其实质,无不是在抒我之情,表我之意,言我之志,“处处皆有‘我’在”。作者将他的“人格的动静描画在这里面”,“人格的声音歌奏在这里面”,并且还是“深刻地描画着,锐利地歌奏着,浓厚地渲染着”,使读者一读其文,便能够“洞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写散文贵在“处处皆有‘我’在”,但又最忌故意“表现自我”。如前所说,散文中的“我”,就是“我之情”“我之意”“我之志”———“我”之思想感受。如果这一切是亲感而诚的,坦白自然的,那么自能从中见到作者人格、个性的真面目;反之,作者缺乏这种“至诚”和“坦白”,一心只想着“表现自我”,将“我”极力夸张,矫揉造作,装腔作势,那就不仅不能给人以真诚、亲切之感,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同情,反而会使人生厌。所以说,散文中的这个“我”,应该是诚实而又谦虚的。他既有不溢美隐恶的坦诚,又有不伤及他人的自重。他有强烈的爱憎,鲜明的是非观念,发表意见,抒发情感,从来是坦率而尖锐的;然而,他又始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读者,将读者视为知己,向读者交出他那颗火热的心。

所以,读者是经常将散文当作作者的“自叙传”和“内心独白”来读的。从那里,我们可以窥知作者的人格、个性、思想、习惯、嗜好,以及生活经历……的确,许多优秀的散文家,虽然已经故去了,但是,他们的纯真美好的心灵,却永远跳动在他们的作品里。

余光中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一文中说:“在一切文体之中,散文是最亲切、最平实、最透明的言谈,不像诗可以破空而来,绝尘而去,也不像小说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的隐身衣。散文家理当维持与读者对话的形态,所以其人品尽在文中,伪装不得。”

真实是散文的生命,情感的真实就是散文的灵魂。散文作家是直接地将自己情感与思想投入作品中的,读者可以从文章鉴赏过程中轻易地走进作者眼中的世界,走进作者心中的世界,与作者做心与心的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一篇散文,就是结识一位朋友,就是在与朋友进行交谈。所以在散文鉴赏中,我们要透过文字阅读作者,感受作者的情性与意趣、识见与修养、审美崇尚与追求。观文知人,散文阅读是拥抱作品与作者,是心灵与心灵对话,感情与感情的交流。

当然,散文之情的抒发,还要有思想和理性做支撑。散文中的“理”,一般理解为文学作品中的理性内容和美学趣味,使文学作品包涵了道与理的精妙意味。在散文中,情与理往往是相映成趣、相映生辉的。犹如女作家石评梅坦言:“深刻的情感是受过长久的理智的熏陶的,是由深谷底潜流中一滴一滴渗透出来的。”这表达出了情与理透辟的辩证关系。

散文是人类真我的袒露,是人类生命的精神家园,解读散文就是解读品味人类自身。作者把情感思想长久体味、积聚,借助精深的笔力表达出来,闪烁着理性的深邃光辉;读者诵读品评,需要以多元的精神为导引,开放性地接纳、理解,由此而拓展自己的认识空间,从而更好地提高审美品位。

三、由形入神,探究主旨

“形”与“神”是散文的基本元素。论述散文,“形散神不散”是散文重要的特点。所谓“形散”,一般是指散文选取材料的丰富、广阔和行文方式的多种多样、多变灵活。对于散文来说,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大到全球事件,小到蝼蚁之微,一粒沙,一滴水,都可以成为选材的对象。所谓“神不散”,主要是指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意蕴、主题等,好像一个人的精神、气质,集中而统一,但往往需要经过细细琢磨才能感受得到。“神”是散文的主心骨,是灵魂,没有了它,一篇散文就散了架。

古人说“形聚而神生”,“形谢而神灭”,都在突出散文“神”的重要。“形神兼备”,说明“形”和“神”是互相依存的,一篇好的散文必然是丰富的材料与集中的主旨的统一。如《动人的北平》这篇文章,所选取的材料是很丰富的。作者像一位丹青妙手,从不同的侧面具体描绘出北平丰富多彩的“形”:北平好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像一株古木老树,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北平又有多样性,北平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作者从全方位来写北平,材料看似驳杂零散,但为什么不显得杂乱无章呢? 原来作为一座古老的城市,北平是有其精神特质的,那就是“老成”“豪爽”“舒适”“平易”“宽大”和“包容”。这是北平的动人之处,也是这篇文章组织材料的“主心骨”所在。文章正是围绕这样一个主题,表现各色人等的生活,从而展现了北平的整体风貌、整体形象。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篇幅短小,却写到了项脊轩的变迁,追忆三代人的生活,自己日常生活琐事,大家庭的分崩离析等。文章有叙事,有抒情,有动作、语言和景物描写,表现手法多样,行文方式多变灵活却杂而不乱。原来散文有一条明晰的主线,那就是项脊轩的变迁;有一条隐含的暗线,那就是作者自己对亲人的至诚醇厚的深挚感情。明暗两条线,把散乱的生活片段粘连在一起,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唱出了人生的哀歌。

散文的材料虽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鉴赏散文,除了对所选取的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外,还要注意材料的组织方式和行文的线索、文章的结构等,以透过零散的材料来抓到散文的“主心骨”。

一要明了写作的背景来探索主题。主题的表现不可能离开一定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其人的世界观的制约,想办法弄清作者在怎样的心境下写作的,当时的时代背景如何,社会环境怎样等,是我们探索散文主题的重要途径。

二要抓住“文眼”探索主题。文眼,是指那些特别精练警策的词句,是作者精心安置的“慧眼”,也即散文主题的凝聚点。这点睛之笔,正是我们探索散文主题的直接途径。刘熙载在《文概》中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所谓“神光”,即散文的主题;所谓“照映”,即指主题对散文的统摄作用。如苏东坡《留侯论》中的“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季羡林的散文《幽径悲剧》,其中“幽”和“悲”字皆是文眼,都是“神光”闪烁之处,抓住了,细探究,透过它即可以窥探主旨所在。

三要从品析重点段落探索主题。散文的主题,固然得通过作品的每一个段落表现出来,但它绝非平均分布在各段里;每个段落固然也都要为表现主题服务,但它们所担负的具体任务并不完全相同:或是在描写某个具体的部位,或在叙述某个事件的过程,或在结构上承上启下以表明过渡等。可以说,一篇散文的大部分段落与主题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有的甚至完全是出于结构上的考虑,与主题全无关系。一篇散文的主题,常常是通过作品中的某一两个重点段落来表现的,它好像是支撑一篇散文的“力点”,是我们探索主题时千万不能忽视的地方。季羡林的《幽径悲剧》中最后一段,“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就有这样的效果。

四要善于梳理文章的思路归纳主题。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多注意归纳提要。要找寻、读懂文章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总体来说,要很好地分析有关散文选材与主题、“形”与“神”的问题,必须建立一种整体阅读观,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从而读懂作者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

四、以小见大,赏析技法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是郁达夫谈中国现代散文时做的一个比喻性的总结。这话的确道出了现代散文篇幅短小而内涵丰富的实情,有助于我们领悟散文的特性。

在散文中,“以小见大”是散文普遍性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这里说的“小”的含义比较广泛,既可以是某一人、事、物、景,也可以是选取的某个表现角度,也可以是某种象征和比喻手法。“以小见大”是一种艺术处理的独到功夫,它将具体细微与抽象深刻连接,窥一隅而知全貌,撷一叶而知春秋。

第一,“以小见大”是指散文选材虽“小”,但主旨博大、深远。散文的选材是非常广泛的。古人说过:“一叶且合人意,虫声有足引心。”意思是说即使一片树叶也能勾起人无限思绪,即使昆虫的叫声也有可能激发人的创作灵感。用这句话来形容散文选材所能达到的细小精微的程度是很贴切的。季羡林的《幽径悲剧》里选取了一株紫藤萝来描写,借紫藤萝的命运表现出一个特定的时代中,对真善美的戕害与摧残,透视出一个时代的悲剧,人性的悲剧。小事物见出大主题。

散文选材的“小”,也许是这种文体本身所决定的。散文家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以小喻大,能以四两拔千金。在写散文时往往运笔于一事一物的细部,在不惹人注意的地方狠下功夫,却常常能够出奇制胜,发人深省,让人在细微处领会“大义”,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

老作家秦牧在《海滩拾贝》一文中,向我们介绍了一系列令人目迷五色的贝壳,从“看似平静”却“整天在演着生存的竞争”的海滩,领会到事物之间矛盾、复杂、联系、变化的辨证规律;从海滩上“转眼消灭的脚印”,感到“个人的渺小”;从“亿万的沙粒积成的沙滩和亿万的水滴汇成的海洋”,感到“渺小和伟大原又是极其辩证地统一着的”。秦牧的这篇散文,就善于把这些人们习见的微小事物,提升到一个哲理和诗的境界,是一个“由小见大”的极好的例证。

第二,“以小见大”是指散文写作一个常使用的角度———小处着墨,大处着眼。古语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用来解说散文,实际上显示了散文由微见著的呈现方式:以细小、平凡来展示宏大、奇特,从局部、表象来表现整体与实质。例如老舍的散文《想北平》,没有写北平的宫殿园林,而是借助于被一般人所忽视的细微事物,如“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甚至韭菜叶上雨水溅上的“泥点”、柿子上的“白霜”等,写出了这座城市的古老与苍凉。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管中窥豹”吧。让人在细微处领会“大义”,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做到体物入微,微中见大,微中传神,直至微中出味。

第三,“以小见大”作为散文的一种技巧,实质也是“以小喻大”。这里的“喻”,显示了散文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比喻性———作家们总想在平常事物中寄寓点什么。我们在散文中常常看到,沧海一粟、云龙一爪,其实反映了时代风云和社会的变迁;一枝一叶、一草一木,其实对应着茂密的森林和广阔的田野;一句话、一个动作和眼神,其实能见出一个人的风貌和精神世界。那么,所有这些是如何如发生、如何形成的呢? 这里显然有一个发散、放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喻”。就像一滴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多姿多彩的图景。这正是散文“以小见大”的体现。也正是这个“喻”的过程,让散文看似平淡、散漫的“形”,在精巧、严密的“神”的统摄下,焕发出奇异的光彩。

汉语本身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平常的事物,同样也能触发作家的想象及联想。人们借着某一事物,依赖比喻、象征、双关等技巧,往往产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想象和联想,从而得到一种生命的启示或人生的哲理。在《春末闲谈》中,借自然界昆虫现象说理论道,揭穿中国自古至今统治阶级的治人术、毒人术、杀人术,其中深刻的内涵怕不是一个“大”字能概括得了的。

总之,“以小见大”准确地概括了散文的特性。“小”其实是“大”的凝聚,“微”其实是“著”的浓缩,“淡”其实是“浓”的沉淀。这是我们在欣赏散文时要好好领悟的。

五、感悟意境,借鉴写法

写景散文贵在写出意境。“意”是指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的表达,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发,或托物言志,或因事明理。这些可寄托作者情思的景、物、事就是“境”。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意境”应该是外在的景物与作者心境的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的自然融合,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

同类推荐
  • 建筑材料作业集

    建筑材料作业集

    为了便于广大读者能更好地掌握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基础课《建筑材料》的内容, 更好地培养读者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按照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安排, 组织编写了《建筑材料》作业集。
  • 绿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绿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新课改·高一数学备课(高一教师备课素材丛书)

    新课改·高一数学备课(高一教师备课素材丛书)

    高1数学备课素材(全1册)(新课改)》中,我们为您呈现了曲折发展的数学知识创造史、鲜活真实的生活数学案例、历史长河中的数学名题与猜想、步步前行的数学探索者、轻松幽默的数学小故事,为教师的备课、教学、研究、学习提供了完善的知识储备。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永恒的主题。教师要积累专业知识,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历程,力求专业知识专深广博。教师的知识广而深,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敢走新路而且能走好新路。
  • 播音主持专业高考面试题解

    播音主持专业高考面试题解

    《播音主持专业高考面试题解》是为将来有机会投身于广播电视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并希望顺利通过专业考试的高中学生准备的一本书。这本书既是一本指导专业考试的指南书,又是年轻的播音员主持人练习语言基本功的工具书。
  • 鲁滨逊漂流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鲁滨逊漂流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墨乔凌阳

    墨乔凌阳

    Q市第一私立学校是一个重点培养学生全能能力的集团,其核心价值观:梦想,需要去创造学生个个聪明伶俐,人见人爱。比如下面这一段精彩对白!某暴躁老师:‘“喂,小子,谁让你在这混的,有种给我滚过来!!!叛逆少年:“老头,你敢让小爷滚?去你亲戚的吧!goodbye!!!(小宝诽谤:’你这样对老人不尊重好么,真是个问题学生)少年一个喷嚏:‘一个个摊子全让小爷摊上了,谁在背后骂小爷。放心吧,让我心里不舒服的人,我也不会让他好过!!绽放了一个奸诈的笑,大白天的真瘆的慌。
  • 崇陵传信录

    崇陵传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世寻仙路

    异世寻仙路

    扑!!!!!!!
  • 人生不若初相见

    人生不若初相见

    陶红杳这辈子除了自己老爸,最怕的就是她的老板。见到他,陶红杳就如耗子见了猫。然而,这个不苟言笑的老板居然并不是她想象中的那么难以靠近。陶红杳觉得自己好像对他有一点点……太关心?
  • 鼠夫君

    鼠夫君

    她一梦穿越。在异时空,才20岁的她遭遇了一连串的阴谋与爱情。相貌绝美,性情乖戾的龙太子百里冰,爱的究竟是林夕还是前世的另一个灵魂?历经磨难的鼠王子拓跋对她是爱还是利用?迷雾重重,她应该怎么做?
  • 美女宠物军团

    美女宠物军团

    他因救人而入狱。出狱之后,生活已经大变,就算是这样,仇人还不肯放过自己,万里追杀。且看这个少年,凭借手中一杆长枪,带着美女宠物军团,如何在游戏中叱咤风云,收敛巨额资产,降服傲娇千金,脚踩高富帅仇家,一步步踏上巅峰,改变自身的命运……
  • 当青春离我们渐行渐远

    当青春离我们渐行渐远

    秋高气爽的天气,安城回忆起了他的青春,不经感慨万千。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还读者一个纯真的青春xyuan
  • 守护甜心之续集

    守护甜心之续集

    “亚梦,你真的不记得我了吗,我是唯世啊”唯世看着眼前的樱发女生,恨自己,恨自己当初为什么不相信她,他多么希望能回到当初,义无反顾的相信她,这样她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你是谁,我不认识你,”亚梦的眼睛,已不再有当初的活力,当初虽然冷,但是并不像现在这样,现在只有一潭死水,“我只知道我要杀了你。”
  • 爆笑庄园:异能小农女

    爆笑庄园:异能小农女

    一朝穿越,爹娘不在,姨娘不爱,霹雳女警沦为庄园卑微的小农工,丫鬟来欺,主子来踩,上头看她不顺眼,丫的,老虎不发威,真当她是只病猫吗?她有一双能看透人心的眼睛,无论再奸诈狡猾的人在她面前只相当于一张白纸,她利用奸人弱点,小人缺点,步步为营攀上高点,在古代玩的风生水起,让所有瞧不起她的人对她刮目相看,让无数美男为她折腰。
  • 北大心灵课

    北大心灵课

    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人文精神和魅力经过百年积淀历久弥新。而作为社会各界精英的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就是这种人文精神的孕育者和传播者,他们身上特有的精神气质和超群的智慧,是他们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思考而砥砺出来的心灵哲思。本书甄选了众多北大教授和学子的思想精髓、经验之谈,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有趣的案例,详尽地阐述了最适合现代青年的人生哲学,从而让读者从中撷取大师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和机遇、确定人生目标等,进而让自己的心灵力量更加强大,为成功积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