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01900000009

第9章 诗歌鉴赏(3)

在大陆当代诗歌发展的同时,港台也涌现出了一批有成就的诗人。台湾著名的诗人有纪弦、覃子豪、余光中、痖弦、舒兰、白荻、洛夫、郑愁予、商禽、涂静怡、席慕容等。纪弦主要作品有诗集《槟榔树》《纪弦诗集》《晚景》等。覃子豪对台湾诗坛贡献最大的是于20 世纪50年代主持了“中华文艺函授学校”的新诗讲习班,为台湾培养了大批诗人,成为台湾诗坛青年诗人们共同拥戴的领袖,代表作有《追求》《金色的面具》《黑水仙》等。余光中出版了《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等十多部诗集。他的诗歌具有浓重的中国意识和深厚的历史感,多写游子思乡心态,构思精巧,文字朴实,意象新丽,情意浓烈,《乡愁》《春天,遂想起》是他的代表诗作。痖弦的代表作有《痖弦诗抄》《深渊》《盐》等。白荻的代表作有诗集《蛾之死》《风的蔷薇》《天空象征》《香颂》《诗广场》等。洛夫是台湾现代诗坛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代表作有《石室之死亡》《洛夫诗歌全集》《魔歌》《汽车后视镜所见》《时间之伤》等,以及2001年出版的3 000行长诗《漂木》,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震惊世界华语诗坛。郑愁予有诗集《梦土上》《窗外的女奴》等。商禽的代表作有《长颈鹿》以及诗集《梦或者黎明》《用脚思想》。女性诗人席慕容出版了《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等诗集,在大陆影响很广。

第二节 诗歌的审美与鉴赏

诗歌是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为“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里写道:“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早期,诗是和乐而唱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诗已经不再唱了,但人们仍习惯地称之为“诗歌”。

关于诗的特点,古代典籍中有很多论述。《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就是说,诗是要传达人的情志的,而且要讲究声律。《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强调诗要抒发人的情志。

唐代的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认为诗以情为根,以言为苗,以声为花,以义为果,强调了诗歌是集中概括地表现诗人情志和思想、语言凝练、富有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作品。

现代诗人何其芳在《关于写诗和读诗》中,这样概括:“诗是一种最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在凝练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则有别于散文的语言。”指出了诗歌的特点,也指出诗与散文的一些区别。

大体说来,诗歌的特点表现在诗歌内外两重形式中。

诗的外在形式是指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可直接感知的组合形式,能够给读者某种特殊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在视觉上,诗要求采用简洁凝练、多姿多彩的语言,一般要分节或者分行排列,句式或整齐划一,或长短变化,错落有致。在听觉上,则要求合辙押韵,节奏分明,抑扬顿挫。

诗歌内在的形式是与诗歌外在形式相融合的。具体来说,如诗歌意象的雕琢、意境的营造、情绪的铺陈与宣泄、主旨的提炼与探幽等。诗之所以为诗,在于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人生的深切体验,由此产生饱满丰富的情感和心灵的感悟。诗人将这些抽象的情绪诉诸具体的事物,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通过强烈的暗示、象征、隐喻等,达到内心与外物交融、情感与景致相生的境界。

在诸多文学样式中,诗歌的地位一直是最显尊的,历来被当作言志抒怀的高雅活动。欣赏诗歌,概括起来,就要把握诗歌的基本特征,注重诗歌内外两重形式之美,即深广的内涵、多变的意境、优美的形式、和谐的音韵。体味这些基本的特征,是诗歌鉴赏的应有内容,也是鉴赏诗歌的必然途径。

一、把握诗歌高度概括生活的特征

文学是对社会生活本质和现象的形象、集中、概括的反映。比之于文学的其他样式,诗歌通过高度凝练的语言,对生活的概括性更为突出。清代文论家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有一个精彩的比拟,“意喻之米,饭与酒所同出;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文饭诗酒”这一通俗而精妙的比喻,形象准确地把握了诗歌与散文的特质,道破了诗与散文的不同。同样是表现生活、传达感情,诗与散文的差异,就如酒与饭的区别。酒比之于饭,更为浓缩;诗比之于散文,更为凝练。而浓缩与凝练,正是诗概括生活的基本特征。

(一)诗歌的容量大,感情张力足

诗歌可以在极为短小的篇幅里概括尽可能多的生活内容与思想感情,使之既是非常丰富的,又是高度浓缩的。

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歌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景象,与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农夫形成对比。诗句很短,寥寥数字,既是那个时代农民生活的白描,也是几千年来在剥削阶级统治下农民生活的概括写照,因而世代传诵,成为千古绝唱。

再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歌写于1127年前后,金兵入侵中原,赵宋王朝仓皇南逃。诗中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收复故土的思想感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力,表现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全诗仅20个字,连用典故,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二)诗歌的选材精,角度准

诗歌选材,往往选取丰富生活之“一点”或“几点”精雕细刻,绘景抒情,以细节为中心组织全篇,往往显得凝练、集中、韵味无穷。如唐代元稹有首小诗《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首句指明地点,是一座冷清寂寥的古行宫;次句暗示环境和时间,宫中红花盛开,正当春天时节;三句交代人物,几个白头宫女;与末句联系起来推想,可知是玄宗天宝末年进宫而幸存下来的。整首诗歌就是一副简单的画面,却能引人无限的遐想:这些宫女年轻时都是花容月貌,被禁闭在深宫中煎熬着岁月,整日寂寞为伴,花开花落,年复一年,青春消逝,红颜憔悴。她们与世隔绝,只能回想天宝年间的记忆来打发岁月。诗反映出这些宫女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以及作者对大唐盛衰的感慨,巧妙而形象地抒发了凭今吊古之情。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这首诗“情少意足,有无穷之味”。《唐诗别裁》说:“只四语已抵一篇长恨歌矣。”

(三)诗歌的意蕴挖掘深

诗人于平凡中巧妙地挖掘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慧眼独具地发掘出深刻的主题来。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先写登楼远望,天幕苍茫,落日西沉,放眼一望无际,远处群山起伏,令人起深沉苍茫之感。次句写黄河奔腾咆哮而来又滚滚而去东归大海,表露无限赞美慨叹之情。后两句写了登楼的感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高瞻远瞩的胸襟,揭示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主题,蕴含着要开辟新境界,看到新天地,就需要不断努力,勇于攀登的哲理,耐人寻味。

朱熹《观书有感》中,以半亩清澈的池塘为喻,词浅意丰,表达自己的感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或者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思想活跃。这两句诗已浓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四)诗歌的开掘空间广

唐代王昌龄的名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和精神风貌。前两句在写景的同时也渗透着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都融合在这悲壮、辽阔的景象里。第三、四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概括力极强,表现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敌军之强悍,战斗之激烈,环境之恶劣,都包容其间。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报国的壮志并未消磨,而是“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最后一句既是戍边将士铁骨铮铮的誓言,也是对战斗必胜的信念。一首短诗,却包含了如此的时间、空间跨度和丰富的情感内容。

二、感悟诗歌丰富饱满的情感

抒情性是诗歌的主要审美特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重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充沛的生命情感是创作诗歌的先决条件。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者,吟咏情性也。”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诗人面对生活接触外物并受到刺激的时候,往往会情感发生变化,情动于衷,自然就要寻求表达抒写的方式,借物载情,以诗明志,表达了自己,也感染了他人。

抒情性是诗歌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都是诗人在生活中强烈感情积聚的宣泄与流露。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诗篇无不饱含着浓郁而真挚的情感,诗人所写的不论是爱,是恨,是悲哀,是欢乐,还是愤怒,都是心灵情感的颤动、爆发。

例如,艾青《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交织着忧郁悲怆之情的诗句,是诗人敏感的心灵对家国苦难的回应。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着疮痍满目的大地、民族苦难的现实和人民的悲苦生活,诗人不能压抑的极度热切和痛苦的情感,便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悠长而深沉的感情,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来展现其神采风貌。情感表达深沉、炽热、透彻。

诗歌情感表达的手法,一种称之为直接抒情或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又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另一种是间接抒情,即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间接抒情主要体现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上。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如牛汉《半棵树》,借树喻人:“春天来到的时候/半棵树仍然直直的挺立着/长满了青青的枝叶/半棵树/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还是一整棵树那样伟岸”。明是写树,实则写人,把对人的崇敬渗透到对半棵树的描写中。

间接抒情往往借助一些技巧,如郭沫若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烧的“炉中煤”,把五四以后新生的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炉中煤“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表达自己真挚、热烈的爱国情怀。臧克家借《春鸟》的形象表达对自由光明的向往,对压制自由的不满。“春鸟”“炉中煤”都是诗人火热情感宣泄的一个载体。

三、揣摩诗歌精美的语言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更是语言的艺术。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较,诗歌语言要求做更多的艺术加工,是最高级的文学语言。诗歌之所以能在小小的篇幅内容得下历史社会、山峦河汉、花鸟虫鱼,是因为其高度浓缩、精准的语言。优秀的诗歌语言,甚至于达到不能再增减或替换一个字的地步。著名的典故“推敲”,就是古人锤炼语言的范例。杜甫写过“晚岁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句子,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等,都说明了诗歌的语言需要极高的“精准度”,是诗人反复推敲、锤炼的结果。

同类推荐
  • 真情实感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真情实感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王子与贫儿(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王子与贫儿(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雾都孤儿(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雾都孤儿(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课外科技活动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课外科技活动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有趣的课外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指南》中的科技小实验都有一定的趣味性,且极易实施,通过这些实验能让同学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并且这里介绍的科技小实验所使用的用具和材料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弃用物品,也能让你为环保出分力!作者谢芾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与课外从事的各项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涉猎物理、化学、地理、数学等学科,用一个个有益的小实验,小发明创造加深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以提升所学知识的印象。
  • 白貔记

    白貔记

    白貔记题材广泛,内容涉及人生、社会、城乡、校园、亲情等方面。收录的小小说立意新颖、构思精巧,其中的很多作品被转载多次,有些还被设计成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
热门推荐
  • 灵武诛神

    灵武诛神

    废材少爷因一块神秘黑石的力量而修炼,一路斩妖兽,吞兽魂,灭宗派,带着心爱的女人问鼎武者之巅,辱我者,阻我者、欲杀我者,皆杀!
  • 上帝保镖

    上帝保镖

    西方上帝逃亡东方,恰巧遇到同在逃亡的秦始皇大儿子扶苏,两人达成了同盟……从上帝那里得知,他是被“神”改良基因的一种人,并且他知道一个秘密……一个上帝和一个皇子的西方之游……
  • 快乐老人不生病

    快乐老人不生病

    和患病的人比,你健康,便是幸福;和失明的人比,你有眼睛,便是幸福;和跛足的人比,你有双脚,便是幸福;和饥寒的人比,你拥有衣食,便是幸福;和烦恼的人比,你拥有安详,便是幸福:和所有比你不幸的人比,你比他们幸运。如果感到自己幸福,那么,把你的幸福与别人分享吧!
  • 受伤的芦苇不开花

    受伤的芦苇不开花

    那个芦苇坡,融进了我的爱,我的愁,我无尽的哀思。我叫林涛。出生在一个叫云泉的村子。云泉的村尾有座鸡公山,山顶乱石突兀,山脊有个大坡,路边的崖壁,山脊的大坡长满了芦苇,大片大片,有的独立地旁逸斜出,在风中飘摇。有的静静地生长在大坡上,一种恬静的内敛之美,在夏日的艳阳下闪耀着银色的光芒,很柔和,飘然自在的风姿。这个长满芦苇的大坡我们云泉人称之为芦苇坡。芦苇坡下有个芦苇地,芦苇地里有一条小路,穿过芦苇坡,直通龙溪镇。那个芦苇坡融进了我的爱,我的愁,我无尽的哀思。。。。。那条芦苇小路,载着我童年的梦奔向外面神秘的世界……
  • 强者最后

    强者最后

    掉下悬崖,落到不明之地,奇怪列车,无数白蛋,古怪巨兽,这是何地。他将到往何处,又如何立足?且看强者最后。
  • 桃运通天

    桃运通天

    天生命犯桃花,有着意想不到的神秘身世。众多绝色丽人被他逐一征服,横扫大小帮会,掌控秘宝和绝技,扬威黑白两道,携美逍遥!(都市爽文,奇能异术纷呈,暧昧不断,不喜慎入。)
  • 学院风暴:美男不好惹

    学院风暴:美男不好惹

    被同时神化和魔化了的零点学院,有强大到似乎无所不能的会长大人;传言无所不知的绅士天才;人人惧怕的吸血鬼王子殿下;长得比女人还漂亮但是却讨厌女人的超级洁癖少爷;外表呆萌能让无数女生母性泛滥的一维学长;金钱至上的FBI负责人;在本市鼎鼎有名的多名优秀教师;还有,从来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神秘校长。入读零点学院的不外乎两种学生,第一是因为害怕而不敢不来,第二是因为迷恋而不舍得不来。四月的到来是两种情况外的意外,于是,入学第一天就受到了特别的欢迎仪式。从此以后,本就不平静的高校更是再无安宁。
  • 秘密追缉

    秘密追缉

    从特种部队退役后的石磊,因不明原因被分配到了偏远山区的一个小小警署。平静的山中小村,却因为修路而频频发生离奇事故。莫名出现的血迹,无故失踪的工地人员,陡峭山崖上的神秘洞穴,夜半惊悚的怪叫声,村前六个柏树桩以及仅剩的一株老柏树。石磊带着种种疑问,在杨氏青年的协助下,一步步探索着真相。而两人身上的谜团,又会怎样揭开在世人面前?
  • 魔君师父上神徒弟

    魔君师父上神徒弟

    神界的凤凰蛋,凤凰族的新一代上神出乎意料,陨落到了魔界。被魔族的子民拾到,上供给了魔界的老大——魔君段宸。于是,魔君段宸就开始了每天都被气死的日子!
  • 拽拽妈:调教黑帮酷少

    拽拽妈:调教黑帮酷少

    本以为只是交易一场,她做了一次代孕妈妈替他生了孩子,换了弟弟的自由,两年后,出乎意料的再次相逢,她才发现他竟是叱咤风云的黑帮大少!自从跟他沾上关系,她就霉运重重,机枪乱扫,断手断脚那都是小事,小命不保才是大事!为了保命,还是赶紧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