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顺帝死后,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它们不时侵扰明朝的边境地区。朱元璋一方面和它们通好,开放边境贸易,一方面采取积极防御措施,从嘉峪关到鸭绿江一线建立了九个军镇,派重兵把守。明成祖时继续推行这一政策,并利用蒙古贵族内部的矛盾,扶弱抑强,让他们相互牵制。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鞑靼可汗本雅失里杀死明朝使臣郭骥,挑起事端。明成祖派邱福领兵10万讨伐。
邱福轻敌冒进,全军覆没。第二年,成祖统率50万大军亲征。斡难河(今鄂嫩河)一役本雅失里大败,遂带领七骑突出重围,投奔瓦剌。此后,鞑靼部归降明朝,纳贡称臣。明政府也优厚抚慰,部属阿鲁台还接受了明朝的封爵。
鞑靼归降后,瓦剌部又强大起来。他们杀了本雅失里,妄图侵犯明朝边境。永乐十二年,成祖再次亲征,在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大败瓦剌,使他们向明朝贡马谢罪。就在这时,鞑靼凭着优势的骑兵,继续和明朝作对。永乐二十年,明成祖第三次亲征,首领阿鲁台战败溃逃。在此后的两年间,明成祖又两次亲征。第五次亲征途中,明成祖病逝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多)。
明成祖五次远征漠北,有力地打击了蒙元贵族复辟势力,保障了北部边境的安全。
成祖死后,仁宗只当了十个月皇帝,其子朱瞻基承位,改元宣德,他就是明宣宗。仁、宣两朝,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明王朝的鼎盛时期。史家誉为“仁宣之治”,与西汉时的“文景之治”相提并论。
仁宗朱高炽宽厚仁爱,体贴臣民,关心百姓疾苦。永乐年间,他曾受命到北京公干,途经邹县,了解到当地灾情严重,百姓啼饥号寒,便下令发放官粟赈济。地方官员打算人放三斗。他对布政使说:“天寒地冻,三斗粟能吃几天?还是加倍发放吧!”
他在位的十个月中,重用勤谨廉明、才能出众的“蹇夏”和“三杨”等深孚众望的大臣。
“蹇夏”,指的是蹇义和夏元吉。他们都是从洪武朝时就开始居官的资深老臣,成祖即位后,分别担任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蹇义为人厚重,作风严谨,熟谙朝廷典制。成祖出征或出巡,他辅佐皇太子朱高炽监国,深受信任。夏元吉勤于政事,精明强干。他们很会理财。永乐一朝频年用兵,加上大兴土木,营建新都,还有郑和下西洋,财政支出庞大。夏元吉精心筹划,严格治理,没有出现大量的财政亏空。
他们历事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一个当了34年的吏部首脑,一个当了29年的户部领班,政绩斐然,声望日隆,时人并称“蹇夏”。
“三杨”指的是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他们都是建文朝的旧臣。朱棣篡位后,杨士奇、杨荣同时进入内阁。至英宗正统年间为止,在阁的时间分别为42年和38年。杨溥在宣宗时进入内阁,一干也是21年。他们都是元老重臣,加上久居内阁,所以时人将他们称为“三杨”。
杨士奇直言敢谏,不避权贵,永乐时,曾辅佐太子监国;杨荣多谋善断,熟谙军事,曾多次随成祖北征;杨溥处事恭谨,老成持重,才能略在杨士奇、杨荣之下。
仁宗在这些元老重臣的辅佐下,监国期间就卓有政绩。即位以后,常告诫臣民,要敢于直言进谏。他说:
“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不是人臣的本分。应该像杨士奇那样,敢于指陈时弊。这不仅对国家有利,也是万民的福祉。”
朱高炽当了皇帝后,鉴于永乐一朝经济虽然比较繁荣,但长年征战,农民不堪重负,他便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严禁奢侈浪费。还下令地方官员,停止为宫中采办珠宝奇珍等奢侈用品;又将以往在京畿、山东两地征收的枣木减去一半。受灾地区免征田赋,并派专使赈灾放粮,不使农民颠沛流离,沦为流民。他还派遣御史到各地巡行,奖励清廉,严惩贪官。
宣宗登位时,面临着一件棘手的事情,那就是他的叔父、汉王朱高煦的叛乱。
朱高煦是成祖的次子,生性残暴,骁勇善战。“靖难之役”中,南征北战,屡建奇功。朱棣见他很会打仗,答应事成之后册立他为皇太子。可长子高炽早在洪武年间就有了世子的封号,永年二年(公元1404年)议立太子时,高炽入主东宫,既是人心所向,也是顺理成章。
朱棣不敢违背祖制和大臣的意见,只好册立高炽为太子,同时晋封高煦为汉主,藩土远在云南。朱高煦不肯就国,长期滞留京师。
成祖多次亲征蒙古,将太子高炽留在南京监国。每次回銮,朱高煦就在父亲面前说高炽坏话。朱棣本来就有更立太子之心,对谗言自然少加辨伪,便又犹豫起来。无奈东宫的官属和杨士奇等人说高炽仁孝宽厚,日后定然是个守成之君。明成祖只好暂作罢论。
朱棣并不喜欢高炽。高炽身体肥胖,患有足疾,不能骑射,走路都要宦官搀扶。他之所以最终未被撤换,要说还得归功于他有一个逗人喜欢的儿子朱瞻基,即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聪明活泼,口齿伶俐,英俊威武,深得祖父钟爱。永乐九年被立为皇太孙,常侍朱棣左右,学习管理国家大事。明成祖曾不止一次赞赏他是未来的“太平天子”。因为有了这层关系,朱高炽的太子地位才得以巩固下来。
朱高煦谋取皇位的野心仍然不死,他常以秦王李世民自况,说:“江山是我一手打下来的,岂能让别人坐享其成!”
永乐十三年和十五年,朱棣先后两次给他改换封地。
开始他不肯就藩。第二次是在父亲的严词斥责下,才勉强到了乐安(今山东广饶)。下车伊始,他便私自招募几千名精壮军士,严加训练,组建了一支以护卫为名的私人武装,准备伺机发动叛乱。
仁宗即位时,他就派人进京窥测动静。仁宗一死,看到皇长孙朱瞻基当了皇帝,便再也按捺不住,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八月起兵反叛。朱高煦重施他父亲的故伎,诬指夏元吉等人为误国奸臣,扯起了“靖难”的大旗。
叛乱发生后,宣宗准备派人征讨。内阁大学士杨荣谏道:“请陛下别忘了李景隆惨败的历史教训。”宣宗于是决定御驾亲征。
官军很快包围了乐安城。朱高煦兵少粮缺,将士多不愿为他效命,又得不到舆论的支持,士气低落,刚一开战,就被打败。不得已,朱高煦只好出城投降。父子被押到北京,囚禁在西华门内的“逍遥城”。
宣德四年的一天,宣宗以侄子的身份去探望他。朱高煦趁他不备,猛扫一脚,将宣宗勾了个五体投地。宣宗大怒,立即命人将他罩在一只300斤重的大铜缸内。谁知他臂力过人,稍稍一顶,铜缸便被掀开。宣宗又命人在铜缸四周堆起木炭燃烧,大火熊熊。随着一声声的惨叫,横行一世的朱高煦死在缸内。
宣宗趁热打铁,先后削除了楚、蜀等藩王建立的私人武装,并令各藩王府今后不得以任何借口重新组建护卫部队。封藩的制度虽未废除,但在军事上已经没有多大能量了。
宣宗在位时,“蹇夏”、“三杨”等老臣依然受到重用,继续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他勤于政事,提倡节俭,严禁官员非法聚敛。凡是打着御用旗号到民间采办珍奇异宝的,一经举报,严加惩处,绝不姑宽。还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抄没了他们的家产;裁减了一批冗员,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国库的收入。
宣宗还注意任用贤能。当时,地方上出现了许多清官,况钟就是其中之一。他担任苏州知府时,惩治了营私舞弊的奸吏,减免了人民的负担。平时兴利除害,灾年发粮济贫,做了许多有利于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好事,深受百姓爱戴。据说他奉调离任时,百姓扶老携幼,俯伏在大路上,不让他离开。况钟只好请求将他留下来,最后老死在那里。苏州人民为他建立祠堂,四时享祀。
仁、宣两朝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带来了一个比较清明和宽松的政治环境。这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都是有利的。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英宗统治时期,情况就大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