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46200000023

第23章 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甘南(2)

二、加强农牧业基本建设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机遇,以草原“五配套”建设和天然林保护为重点,着力改善农牧区基本条件,逐步恢复草地和森林植被,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三、认真实施生态建设项目

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发展抓项目”的重大决策,以项目为支撑,加大了生态项目的论证争取和建设力度,先后组织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易地搬迁牧民新村建设、牧草种子繁殖基地建设、牛羊育肥基地建设以及天然草原退牧还草、禁牧休牧等项目,使生态环境恶化的态势有所遏制,可持续发展基础有所改善。

四、加强林地管理

“十五”期间各级林业部门加大了林地管理工作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毁林开垦、开矿、采石挖沙、工程建设征占用林地的违法行为。特别是2004年,在全州范围内开展征占用林地清理整顿大检査工作,通过清理整顿大检査,在全州共査处违法占用林地案件17起,有效地遏制了乱占滥用林地的行为。从2004—2006年,共督办、办理水电、公路、开矿等工程建设20起,上报审批了10起水利水电工程永久占用林地495.02亩。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规范了征占用林地的管理,促进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依法行政、提升保护森林资源管理的执法力度。同时,建立了征占用林地的电子档案、文书档案和占用林地勘测图表数据库,使全州征占用林地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

五、加大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

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草原、森林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制定或修订完善了草原管理、天然林保护、矿产资源开发、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下发了一系列关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不断规范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同时加强了尕海——则岔、冶力关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黄河玛曲段高原冷水鱼类、多儿一阿夏大熊猫、卓尼郭杞沟柴果云杉等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组建了森林公安、自然保护区管理、水政监察、环境监理和草原监理等机构,严厉打击乱挖滥垦、乱采滥伐、毁坏森林和草原设施、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天然林保护工程稳步推进

1998年10月1日省人民政府做出了停止全省天然林采伐、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的决定。2000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甘南州正式启动实施。工程实施以来,全州每年落实森林管护面积509.71万亩,占计划的100%;到2007年完成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25.48万亩。到2002年底,完成国家林场富余职工分流及下岗待安置1986人,其中下岗待安置840人,一次性安置150人,森林管护847人,公检法149人。由于受甘南州内经济、社会等条件限制,840名待安置人员无法从其他渠道进行再就业,全部由国有林场自行安排在了公益林建设、种苗、森林经营等内部岗位,实现了再上岗。

工程实施多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州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止,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牧场的功能开始逐步加强,生态效益更趋于明显,发挥了维系国土生态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

为了切实加强甘南州天然林资源保护,主要落实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州、县(市)、乡(镇)各级政府的行政责任制;州、县(市)林业局、林场、管护站的行业责任制;森林公安局及派出所和木材检查站的执法责任制。各林场按照“定管护面积、定责任人、定管护费用、定承包时间”和责任区“无乱砍滥伐、无毁林开垦、无乱占林地、无森林火灾、无森林病虫害、无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四定六无”要求层层签订管护合同,做到“面积、责任人、承包管护时间”三落实,按管护合同兑现报酬。二是建立健全了天保工程建设的4项制度。天保工程各实施单位普遍建立健全了天保工程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绘制了森林管护责任区分布图,并做到制度上墙,按章办事,有力促进了天保工程的建设。三是强化森林公安队伍建设,加大依法治林力度。自2001年甘南州森林公安相继组建以来,州、县不断强化森林公安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查处了一批盗伐盗运林木案件,震慑了犯罪分子,维护了林区秩序的稳定。四是加大了对林区形势动态监控,特别是对毁林热点和重点区的监控,密切关注林区形势,对一些盗伐、盗运林木的“热点”区明察暗访,掌握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适时开展护林刹风专项斗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五是强化了林地管理。突出了提前介入和跟踪管理服务,狠抓了各项制度、措施落实,积极开展了对开矿、修路、勘察、兴修电站征占用林地和林业单位内部使用林地清理工作。六是进一步加强了木材检查站的管理和队伍建设。七是狠抓了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三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州、县(市)政府和林业部门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落实了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认识、责任、工作三落实。甘南州、县防火办坚持24小时值班制,各“天保”实施单位采取进山登记、巡山查林,强化火源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扑救。由于措施得力,全州县属林区没有发生森林火灾,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重点加强了森林病虫害监测、检疫和防治工作,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危害。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2000年根据省上的统一安排部署,甘南州开展了退耕还林试点工作,2002年工程正式启动。工程实施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林业厅、省计委、省财政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州、县(市)认真执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和国务院《退耕还林条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1)较好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截至2007年,全州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44.15万亩,其中完成退耕地还林16.1万亩,完成荒山荒地造林24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均占计划任务的100%。在省级年度核査验收中,面积核实率、保存率和造林成活率均达到合格以上标准2004年省级通报工程综合质量在全省十六个建设单位中名列第六,总体成效良好。六年多来,全州工程建设范围共涉及舟曲、卓尼、夏河、合作、迭部、临潭、碌曲等六县一市81个乡(镇、场)491个行政村1361个村民小组,有43038户205951人农牧民群众从退耕还林的政策兑现中受益,占全州农业总人口的36.2%。此外实施退耕还林的农牧民不仅有了国家补助粮食供给,还可以腾出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增加收入。(2)全民生态意识增强。通过广泛宣传和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识了国家以粮换生态的重要性和各项政策,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意识在全社会已经形成,广大群众逐步成为退耕还林的实施主体。(3)取得了良好的公益效益。自2000年开始,通过综合治理,全州水土流失面积逐步减少,2004年全州水土流失面积比1998年减少30万亩左右;灾害气候发生次数和持续天数有所下降,一些多年绝迹的野生动物再度出现,多种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加。林地植被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生态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强。

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州、县(市)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以全面提高退耕还林工程质量为核心,严把“六关”。一把设计关。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由具有资质的单位承担,没有资质的单位实行工程师负责制,实行作业设计检査、县级审核、州级审批制度,确保把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户,确保设计质量。二把整地关。根据作业设计的整地技术要求和整地方式方法严格整地,少数县(市)做到春整秋栽,秋整春栽和不整不造林。三把苗木关。各县(市)在确定了主栽树种后,除了引进部分名优品种外,坚持自己育苗、就地供苗、州内调苗,并严格实行“两证一签”制度;禁止跨省区、跨气候带调运苗木。同时不断加强苗木调运管理,做到边起苗、边检疫、边分级、边运输、边栽植,确保了苗木质量。四把栽植关。在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下,按作业设计和“三埋两踏一提苗”的要求操作,同时积极推广截干造林、地膜覆穴等技术。五把管护关。针对甘南州林牧矛盾比较突出,退耕还林管护难度大的实际,各县(市)结合实际建立了铁丝围栏、篱笆围栏、专人管护等多种管护形式,部分县(市)在工程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自筹资金修建管护房,指定专人加强管护,并与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合同,管护成效与报酬挂钩,做到措施、报酬、责任、人员四到位。六把检査验收关。根据《甘肃省退耕还林(草)工程检査验收办法》的规定的要求,认真开展县(市)级全面自査和州级复查工作,检查验收入员实行“谁检査、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办法,根据检查验收结果,对面积核实率、核实面积合格率低的县(市)、乡(镇)进行通报批评,责令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补救;对“两率”较高的县(市)、乡(镇)给予表扬,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有力地推动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甘南州自然保护区建设

1998年以来,国家大搞生态建设工程,甘南州利用自身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申报建立自然保护区。截至2006年底,甘南州内已经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6个,保护区总面积达129万公顷,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33.3%,远高于全国的11.4%和全省的23%。

1998年8月建立了尕海一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1月建立了首曲省级保护区,新建的保护区有:

一、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2003年6月建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由1983年9月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而成的。位于甘肃南部的康乐、临潭、卓尼等县接壤地区,地理坐标为为东经103°44、103°48,北纬34°56′~34°58′之间,保护区总面积12551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水源涵养林和风景林以及林内各种珍贵野生动物。区内植物种类约有75科191属500余种。区内动物资源丰富,兽类有60余种,鸟类150余种,爬行动物10余种,两栖类4种,鱼类4种,昆虫类250余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豹、猞猁、林麝、豺、水獭、斑尾榛鸡、暗腹雪鸡、血雉、红腹锦鸡、蓝马鸡、鸢等,昆虫有双尾褐凤蝶等。该区也是洮河的水源补给区之一。

二、甘肃洮河自然保护区

2005年2月建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卓尼、临潭、夏河、合作市境内,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470017公顷,其中核心区148774公顷;缓冲区94943公顷;实验区226300公顷。活立木总蓄量169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4.74%,保护区野生动物25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林麝、梅花鹿、雪豹、云豹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马鹿、岩羊、蓝马鸡等9种。有高等植物122科443属130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独叶草、紫斑牡丹等28种。该保护区是洮河的主要水源涵养地和补给区,对引洮工程效益的长久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阿夏、多儿两个保护区

2004年12月建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迭部县境内,是为更好地保护大熊猫而在大熊猫活动区域设立的两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阿夏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35536公顷,其中核心区为51037公顷;多儿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55275公顷,核心区为25011公顷。两个保护区位于白龙江林区的中心地带,丰富的森林资源不仅在维护大熊猫等野生动植物多样性方面有着重要生态作用,而且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

舟曲县的插岗梁自然保护区和博峪自然保护区正在申报中。在《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中,新增了230566公顷的阿尼玛卿山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小区和47303公顷的大夏河源头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小区两个生态功能保护区。涵盖玛曲、碌曲、夏河、临潭、卓尼5县和合作市,总面积达305万公顷的甘南国家级生态保护区已经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评审。

甘南州自然保护区建设体系的不断完善,有效地保护了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一些典型的生态系统得以保存和发展,森林、湿地和草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不断增强,野生动物的种类和种群数量有所增加。为维护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实现国家的生态文明作出了积极贡献。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昔日被誉为“中华水塔”和“黄河蓄水池”的玛曲湿地补水量大幅度下降。甘南州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现状,引起了省上领导和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5年6月,省委书记苏荣、省长陆浩先后对甘肃省甘南州黄河重要水源供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作出指示。8月12日,湿地国际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兼首席代表陈克林、德国歌莱斯大学教授汉斯·约斯腾、全球环境中心技术官员李志良等来玛曲调研,进行了实地勘査。8月13日至16日,全国人大常委、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带领有关学者、专家一行15人对甘南州自然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科学考察。9月13日至15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温克刚一行4人专程来甘南考察黄河水源补给区生态环境。随后许宏智等12名院士联名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写信,反映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区内草地、森林、湿地的涵养水源生态功能逐渐丧失,已成为黄河、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和黄河出现断流的重要原因。呈送了《关于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环境,、剧恶化亟待国家支持保护与治理的建议》信;全国政协以《政协信息专报》向国务院提出治理建议,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对建议十分重视,作了重要批示。

2006年3月,出席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甘南州委书记陈建华,向大会建议,国家把这一项目列入“十一五”规划,使“黄河之肾”能够充满活力,滋润万物。

在国务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西开办的大力支持下,“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项目列入了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3月15日,国务院西部大开发办公室在北京国宏宾馆召开《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评审会,国务院有关部委、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十二位院士及有关专家参加了评审会,甘南州委书记陈建华、州长沙拜次力详细介绍了项目情况,该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级评审。

2007年12月4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农经[2007]3300号文件,正式批复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批复内容主要如下:

首先,为改善甘南州生态环境,提高黄河水源涵养能力,促进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同意《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规划》实施期为2006-2020年,其中近期五年(2006—2010年),远期10年(2011—2020年)。

其次,《规划》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1.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退牧还草83.79万公顷,草原鼠害综合防治104.85万公顷,沙化草原综合治理18万公顷,草原防火23.61万公顷;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13.84万公顷;天然林保护15.74万公顷,重点公益林管护18.56万公顷,封山育林2.21公顷,森林防火4.77公顷;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5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2处;小流域治理829.75公顷。

2.农牧民生活生产设施。定居游牧民14524户,73708人;生态移民405户,2430人;建设沼气池3.5万口;饮水安全31.17万人;养殖暖棚19317座;奶牛养殖小区8处,牛羊育肥小区16处,青稞基地1.67万公顷。

3.生态保护支撑体系。生态监测体系建设,推广与应用草原生物围栏营造等9项适用技术,农牧民适用技术培训。

第三,《规划》估算总投资44.51亿元。按建设内容分,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投资19.78亿元,占总投资的44.44%;农牧民生活设施投资22.44亿元,占总投资的50.42%;生态保护支撑体系建设投资1.63亿元,占总投资的3.66%;项目前期费0.66亿元,占总投资的1.48%。

第四,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

25号)精神,将《规划》中退耕还林建设任务调整为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相关建设内容。

第五,按照总体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近期先行重点实施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重点公益林管护、森林防火、退牧还草、草原防火、沼气池建设、生态移民、饮水安全等已有投资渠道的项目,适时启动游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其他项目所需投资视中央和地方投资可能,加强整合,采取多渠道筹措的办法解决。农牧民生活生产设施投资中,游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建设投资13.1亿元,其中中央投资4.21亿元,包括整合现有渠道公共基础设施投资0.51亿元,新安排中央投资3.7亿元。

户均投资9万元,每户中央补助3万元,其余资金由农牧民出售牛羊和牧民小额信贷解决。中央资金投资具体规模年度资金情况,在项目年度实施方案中核定和落实。

第六,要将大面积封育与小区域治理相结合,引导农牧民转变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顺应自然规律,主要利用自然力恢复和重建已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其循环再生机制。

第七,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提高投资效益。《规划》中各类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建设程序审批并组织实施。同时,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各方面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2007年12月20日,甘肃甘南州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启动仪式在合作举行。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和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双双莅临甘南州参加启动仪式。

省委书记陆浩宣布项目正式启动。省长徐守盛热情洋溢的讲话迎来了在场群众的阵阵掌声,他在讲话中说,甘南州拥有大面积的草原、森林和湿地,以占黄河全流域4%的面积,补给了黄河总径流量11.4%的水量,成为黄河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黄河、长江上游的河源区、“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切实实现项目管理一流、施工一流、质量一流、效益一流的总体目标,向党中央、国务院,向甘南各族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巻。

甘南州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的正式启动,凝聚了全州各级领导干部的心血,尤其是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不畏辛劳,几经周折,多次向省上和国家发改委积极申报争取,经过艰苦的努力,历时近三年的甘南州最大争取项目顺利通过批复。这是一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利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更是一项关系民族生存、造福子孙后代的重要项目。

第三节 坚持以人为本,全力解决关系民生的实际问题

进入新世纪,甘南州委、州政府的牢固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针对甘南州整体经济薄弱,农牧民和部分城镇居民收入低,贫困面太,生活条件严酷,自然灾害频繁的实际,在经济社会建设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支持,全力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不断改善和提高全州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惠及全体人民。州委、州政府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利益问题,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保证落实。2007年延伸和创新省委、省政府解决民生问题“12件实事”,提出了解决甘南民生问题“7件实事”,2008年工作计划中又提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10件实事”,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使群众最基本的住房、就医、就业、上学、养老等问题得到有效保证。

救灾救济为群众生活建起“安全网”

甘南州每年频繁发生的旱、洪、雹、雪、地震等灾害,给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损失,也是一些地方长期不能脱贫的主要原因。全州建立起灾害预警和救助机制,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御灾害能力的同时,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及时救助受灾群众,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十五”期间解决了79.53万人(次)

灾民的生活困难和4.8万人的住房困难。

2003年11月13日临潭、卓尼的地震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损失惨重,对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灾害发生后,引起了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甘肃省省长陆浩、副省长贠小苏、罗笑虎,省民政厅长黄续祖及州上领导陈建华、沙拜次力等先后多次深入临潭、卓尼地震灾区,安排部署抗灾救灾工作。省上当年下拨685万元,州级列支救灾款20万元。2004年省民政厅下拨甘南州救灾款3070万元,其中卓尼县和临潭县“11·13”地震后重建房屋补助资金1000万元、灾民建房补助资金600万元、春荒口粮款190万元、“9.7”卓尼、临潭地震补助资金830万元、冬令救灾款400万元。州上共下拨8县(市)口粮补助款及灾后重建补助资金2727万元。同时,接收天津捐赠衣物21.5万件,州内捐衣物3604件、捐款15.38万,州外捐款25万元,捐面粉93.6吨,全部发给灾区困难群众,使灾民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全州未发生人口外流乞讨等非正常现象。甘南州政府还在临潭、卓尼两县召开地震灾后重建房屋工程启动现场会,两县按照《地震灾后重建房屋实施方案》和《灾民重建房屋暂行办法》的规定要求,按要求、标准、方法、步骤确立建房对象,精心组织施工,建成灾民房屋3433户1.55万间。

制定了《甘南州农牧村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甘南州救灾款物管理使用办法》。2005年向省上争取下拨救灾救济资金1846万元,使全州15万灾民生活得到安置。4月成立了甘南州慈善协会,召开了全州慈善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接受天津市捐赠衣物21万件,救灾救助款10万元,全州接受社会捐赠款52.17万元,衣物29.8万件,受益群众17万人(次)。2004年至2006年累计争取及配套发放救灾救济金7085万元,确保了70多万人(次),灾民和农牧民群众有饭吃、有衣穿,实施灾民建房和灾后重建工程,解决了农牧村9159户群众的住房困难。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给城乡贫困群众带来福音

1998年,根据《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通知》,州县先后成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合作市和七县抽调人员开展了前期的调查摸底、测算、制订方案等项工作,全州初步确定城镇“低保”对象3362人。1999年按标准合作市117元/月,各县104元/月,将低保资金发放到城镇“低保”对象手中,共下拨资金175万元,实发城镇对象2631人。2001年,根据省政府工作会议精神,开展了城乡低保扩面摸底调査工作,按属地管理原则,将白龙江林管局所属洮河、迭部、舟曲三个林业局纳入全州低保范围,建立了动态管理机制,当年约有2万人被列人低保范围。2002年,先后3次对全州城乡贫困人口进行摸底排査,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职工纳人低保范围,“应保尽保”工作目标基本实现。2003年,将6个月以上未领到工资、生活费、退休金的困难职工纳人低保。当年全州低保人数达到1.08万户2.45万人,实际发放1.03万户2.28万人,累计发放27.45万人,发放补助金1288万元。同年,开展了农牧村贫困家庭及农牧村重大疾病致贫家庭的摸底排查,并将排查结果报告了省政府,全州农牧村贫困家庭2.69万户11.4万人,重大疾病致贫人员2.38万人,为开展农牧村特困户救助及医疗救助工作创造了条件,摸清了底数。2004年起草制定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操作规程》,按照《规程》实施分类施保,保证重点,避免平均发放。进行了农牧村特困户救助发证工作,全州有17万农牧村特困群众、五保户、灾民得到吃、穿、住、医等各种类型的救助。

2006年10月1日起,甘南州全面建立并实施了农牧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定保障对象为农牧村人均收入600元以下困难群众,人数达到6.7万人。通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标扩面,摸清应享受低保人员底数,从2007年7月1日起,将全州年人均收入685元以下困难人员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人数达到11.81万人。到2007年度,省补资金1484万元(上半年人均10元/月,下年半人均15元/月)已全部下拨到各县市,州级补助160.81万元(人均2元/月)也按年初预算全部下拨到各县市。

全面提高了农牧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在2006年9月按新的标准开展“五保户”供养的基础上,2007年实现农牧村“五保户”工作应保尽保、按标施保、按月发放的目标,全年集中供养标准达到1400元,分散供养标准达到1000元平均供养标准达到1200元,全州五保对象达到3733人。2007年,省级补助(人均600元/年)208万、州级列支(人均100元/年)37.33万元已全部到位,社会捐助(人均100元/年)的资金任务正在落实,各县市自己承担的(人均400元/年)资金任务,夏河、合作、临潭、迭部、碌曲已落实。合作市已将供养标准提高到年人均1600元,其中市级承担任务相应提高到800元。这些措施的有力实施,使甘南州农牧村“五保户”贫有所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取得了良好成效。

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

1999年9月,甘南州政府召开全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对全州医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同时下发了《甘南州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总体规划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并成立了相应的医改领导小组。

2000年8月,甘南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经省政府批准后,各县(市)按照全州方案要求,结合本地财政承受能力,摸底调查,出台了县(市)方案,并经甘南州医改领导小组多次讨论审査,于11月由甘南州人民政府批准下发实施。至此,甘南藏族自治州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正式启动。根据全州医疗改革方案要求,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化管理,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人单位按工资6%缴纳,职工按本人工资收入的2%缴纳。甘南州按照省上及国家规定的基本医疗标准审核医药费,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制度。推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制度,贯彻《药品管理法》加强药品流通环节的管理和价格管理,合理控制医药费用,以较少的经费投入,使职工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

到2003年,全州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3.18万人,收缴医疗保险费1890万元,其中统筹金收入944万元、个人账户收入946万元。统筹金支出595万元、个人账户支出999万元。全州累计结余医疗保险基金1866万元,其中统筹金结余1272万元,个人账户基金结余594万元。

2005年在全州范围内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完成了从公费、劳保医疗等福利性医疗制度到社会医疗保险的转变,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全州7县1市初步建立了医疗保险配套政策,所有统筹单位都已组织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在逐年扩大,筹资比例在逐渐提高,州级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已经运行,多层次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在逐步建立。在认真执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各项政策制度的同时,拟定出台了《甘南州州级国家公务员医疗保险补助办法》、《甘南州州级大病医疗补助办法》,深化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加强了医疗服务管理工作,按照“三二一”管理要求,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品主要抓了管理和监督,扩大了“两定”范围。全州取得定点资格的医疗机构82家,零售药店32家,全部实行协议管理、动态管理。

从2007年7月1日起,甘南州全面实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甘南州财政已按每人每年州财政负担15元,县级财政15元的筹资比例预拨各县市补助资金47.9万元,各县市财政按照工作开展进度也相应列支了资金,确保配套资金足额落实到位。甘南州民政局根据全州城乡医疗救助状况,积极与社保、卫生、财政等部门协调合作,将全州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与城市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紧密结合,通过代交部分参合资金,对困难家庭和重特大疾病人员进行救助,累计支出城乡医疗救助金143万元,救助群众6.45万人,并且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救助低保边缘人员、特困学生、不是城乡低保对象的重特大疾病人员580多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20多万元,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他们的心中。

截至2007年底,全州城镇居民参保人数达57009人,覆盖率55%,其中有29176名城市“低保”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达到100%。这项工作甘南起步早、动作快,城镇居民参保率超额完成了省上50%的要求。根据省政府的统一安排,2008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纳入政府考核的范围,参保人数达到80%以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惠及千家万户

甘南州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从2005年开始启动。2005年合作市被列为全省首批试点县,2006年夏河、玛曲、临潭三县被列为第二批试点县,2007年卓尼、舟曲、迭部、碌曲四县全部列人试点县。至此,甘南7县1市都全面开展了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全州8县市,共有99个乡镇(包括76个乡、4个民族乡、1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664个村委会,农牧业人口511646人。截至2007年7月底,全州实际参合人数达47.13万人,占农牧业总人口的87.6%,其中合作市参合人数为29715人,参合率为90.6%;夏河县参合人数为6.02万人,参合率为95.94%;碌曲县参合人数为23979人,参合率为90.12%;玛曲县参合人数为36331人,参合率为99.3%;临潭县参合人数为11.29万人,参合率为85.56%;卓尼县参合人数为7.23万人,参合率达82.18%;迭部县参合人数为37731人,参合率为97.35%;舟曲县参合人数为98089人,参合率为81.22%。

2007年以来,参合人数人均筹资标准为50元,其中中央、省级财政对参加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的农牧民每人每年分别按20元、15元补助,州、县(市)财政分别按每人每年2元、3元补助,参合农牧民缴存合作医疗基金10元。其中玛曲县县级财政对参合农牧民每人每年补助20元,人均筹资67元;碌曲县县级财政补助10元,人增筹资57元。截至7月底,全州七县一市共筹集参合基金724.87万元,其中农牧户个人缴纳447.76万元,共补偿参合农牧民85927人、补偿医药费317.14万元,人均住院补偿622.06元。

各县市结合当地实际,将生产生活中无明确责任主体的意外伤害纳人补偿范围。减免特困户、五保户、残疾人等特殊弱势群体的起付线,做好了与民政、残联、扶贫、计生等部门的衔接工作,加强了弱势人群的参保工作。同时鼓励同级医疗机构间开展竞争,取消相邻县域同级医疗机构转诊审批手续,实行农牧民自主择医。参合农牧民外出务工期间的住院费用,按同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核报,确保农民工的权益不受侵害。

基层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供给。甘南州现有100所乡镇卫生院,2007年根据省、州有关要求,印发了《甘南州关于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强化管理的意见》,确定乡镇卫生院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经争取,省上落实了320万元卫生院人员工资补助,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全部实现财政全额供给,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全州农牧村卫生工作的发展。

就业、再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和稳定。“十五”后期以来,甘南州就业压力逐年加大,形势日趋严重,就业问题已成为困扰全州各级党政组织的一项难题。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逐年增多,积压的人数增大,甘南就业的出路狭窄,安置就业的难度很大。甘南州委、州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将扩大就业摆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2004年至2006年全州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37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96人,“4050”(女40岁、男50岁)人员再就业484人,累计争取再就业资金2614万元。采取鼓励本科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优先照顾特困家庭大专毕业生就业、组织开展跨地区就业和公开招考事业单位缺编人员等多种形式,累计安置1834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2007年,甘南州把做好全州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使全州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在州直各单位安置国民教育系列本科毕业生48名;二是根据省人事厅和省编委办的有关要求,从2003—2004年度高校特困及长线专业毕业生中组织报名,共有18名高校服务生被录用为乡镇机关公务员;三是对尚未就业的144名原高校、中专特困及长线专业毕业生全部予以安置;四是组织选拔招募259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和“进村(社区)”服务工作;五是根据省教育厅、省人事局的安排,州人事局、教育局联合组织在全州范围内招考270名乡村教师;六是为了充实农牧区教师人才队伍,玛曲县招考了60名中小学教师,舟曲招考了50名中小学教师;七是为了缓解州直学校部分专业教师人才紧缺情况,通过省人才市场引进安置14名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八是根据全省公务员招考计划,全州公安系统招考录用33名公安干警;九是根据事业单位招考计划,临潭、卓尼、舟曲、夏河、碌曲五县及州直单位共招考420名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十是先后在江苏昆山、广东东莞两地挂牌成立了跨地区就业“金桥工程”人才输出服务基地,共输送141名大中专毕业生实现跨地区就业。通过以上途径,2007年全州累计安置1397名各类大中专毕业生,全面完成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是近年来甘南州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最好的一年。

“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众就业问题是当前就业工作的突出问题,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的问题。甘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截至2007年底,全州已经安置1406名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确保了新产生的城镇零就业家庭在三个月内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为实时监控,做好工作,州上制定了即时援助预案,对新产生的城镇零就业家庭实施有效的就业援助,确保出现一户,援助一户,稳定一户。

第四节 “十五”期间教育事业的发展

“十五”以来,甘南州委、州政府全面推进“科教兴州”战略,全州广大教育工作者“抓机遇促普九、抓管理上质量、抓项目谋发展”,巩固教育成果,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使全州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持续协调快速健康的发展,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3年“普初”任务全面完成;2005年临潭、合作两县市实现“两基”目标;全州实现“两基”的人口覆盖率达到30.4%;全州共有696所中小学校,在校生达11.75万名,比“九五”末增长25.38%;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78%、初中入学率为74.37%,分别比“九五”末提高2.68个百分点和29.34个百分点;全州有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17所,高中在校学生7421名,比“九五”末增长了146.63%;全州有职业高中5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所、师范学校1所,在校学生比“九五”末分别增加了17.49%和28.91%,平均每年培训各类技术人员达2000多人。“十五”期间,高校录取人数5246名,自学考试年报考7200余人(次)、年毕业学生300余人;全州扫除青壮年文盲近9万人,文盲率比“九五”末降低16.2个百分点;全州有民办教育机构16个,培训学校2所,年培训1000人。

甘南州各种形式的教育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和广大考生,正在通过多种渠道,实现着自己的求学之梦。如果说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全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那么,作为教育事业基石的基础教育,则对提高全民素质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一、藏族教育蓬勃发展

自全州实施“普初”目标以来,甘南州委、州政府确立了甘南州民族教育的重点是藏族教育,藏族教育的难点是牧区教育的工作思路,并先后制定下发了有关管理规程、办学标准等指导性文件,要求实施“双语”教学,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人士的作用,稳步推动了藏族教育的发展。全州“双语”教学的中小学268所(小学240所、中学28所),在校学生55490名;适龄藏族儿童入学率达到96.2%。专任藏文教师705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1%。寄宿制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学校增加到147所,在校学生达37215名。全州共聘请名誉校长110名,调动了他们参教、议教、帮教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动员适龄儿童入学、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学校工作、倡议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等方面的特殊作用。藏族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二、“两基”攻坚进展顺利

甘南州委、州政府于2004年召开了全州教育工作会议,在下发各种决定、办法的基础上,甘南州长与县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及时成立了甘南州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两基”攻坚领导小组,聘请了20甘南名州政府专兼职督学,成为“两基”攻坚的骨干力量;甘南州委九届八次常委扩大会议上决定“两基”攻坚实行“一票否决制”;不断强化和完善年检制度,对巩固不力、指标下滑的进行“黄牌”警告。合作、临潭两县市采取多种措施,聚集各方力量,实施“两基”攻坚。临潭县财政拨付“两基”专项经费20万元,全县职工捐出全年总工资的1%,近400万元,用于“两基”工作,全力保障“两基”攻坚;两县市多渠道筹资,实施“四新一亮(课桌新、板凳新、讲台新、教室新,电灯亮)”和校园“四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八配套”和“一人一床”等工程。从2005年起合作市政府每年安排50多万元资金,用于寄宿生生活补助、扫盲、救助贫困少年儿童。临潭县筹措资金54万元,首次为全县各学校解决生均公用经费20元,还贷款50万元,新征学校用地82亩;两县市为所有乡镇配齐了“两基”专干,县级、科级和一般干部包片联系乡、村和学校,资助困难学生上学。合作市在扫盲工作中形成了政府统筹,教育、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互相协调、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临潭县在扫盲工作中,做到了经费、学员、场地、教材、扫盲点挂牌的“五落实”,在“控辍劝返”工作中,临潭县已劝复学519名学生,合作市劝返复学400余名。两县市经过艰苦努力,于2005年9月底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标志着我州“两基”工作实现了零的突破。

2006年至2010年实现其余6个县的“两基”目标。舟曲县筹资410万元还清历年拖欠教育专项资金,全县实施“186”教育工程(即县级干部捐1000元、科级干部捐800元、一般干部捐出600元),共捐资金300多万元,政府给各乡安排1.5万元至2万元用于“两基”攻坚工作,财政首次拿出近50万元解决生均公用经费20元;迭部县从变卖水电站款中落实240万元,各界捐资49万元,全县职工捐献一个月工资计250多万元,共计500余万元,确保“两基”攻坚经费;玛曲县成立“教热”扶贫济困基金会,募捐资金高达630余万元;卓尼县拓宽教育投入渠道,捐钱捐物折合人民币近20万元;舟曲、夏河、迭部、卓尼县提前介人,分步实施,“两基”攻坚势头良好;碌曲、玛曲两县全面加大依法治教力度,实行义务教育阶段《一包九年合同》制,各方签订了《一包九年合同》,玛曲县还成立了流动法庭,依法落实《一包九年合同》。

三、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全州教育系统按照“抓项目,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使学校办学条件稳步改善。“十五”期间,主要实施二期“义务教育工程”、转移支付和国债“危房改造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援藏资金”、“两免一补”、“邵逸夫”赠款、台湾商人王永庆赠款,以及“欧盟援华”、“世人贷款澳国政府赠款”、“福特基金”等外援项目,项目建设态势良好,累计投资达2.5亿元,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其中,投资新建、改扩建学校250余所,改扩建校舍24.77万平方米,占到“九五”末校舍面积的半成,排除危房近10万平方米,年均达2万平方米,实现了班班有教室。配备图书19.8万册,购置教学仪器设备930套,配备课桌発25056套,基本实现了生生有桌椅。经过多方努力,2005年又争取到中英基础教育项目在甘南的扩散,通过项目实施,教师培训渠道将进一步扩展。

四、职业教育形式多样

州、县教育部门以整合和配置好现有职业办学机构的资源为出发点,实行了乡中心学校与农牧村文化技术学校为一体,在一些村校采取了文化室、扫盲点为一体的“三合一”办学形式,学校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让农民学文化、学技术,促使“三教”同步发展;县党校、培训中心、职业中学合为一体,实行一套人马,多块牌子,实施专业技术知识培训;组织职中教师送技术下乡、下村,给群众进行果树修剪、科学种田等示范,定期在乡村开办短期适用技术培训班,有力地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将各部门的各类培训納入到职中,坚持面向农村,树立为农牧村服务的思想,以“短、平、快”适用技术为主,分散设点(班)的办法培训农牧民适用技术人才。

五、师资力量不断加强

州、县市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大力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培训,抢抓教育工程项目资助机会,开展学历提高教育,组织实施新课程教师培训,近3500名教师得到省、州培训,培训面达50%以上,还有近500名教师参加了本科学历教育。依照《教师法》等法规,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使全州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高。截至2006年,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04%、93.36%和57.75%。

六、“两免一补”深入人心

在深入摸清全州农牧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的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为规范管理贫困家庭学生评定、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发放杂费、生活费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贫困学生“进得来、读得起、留得住、学得好”。2005年,春季共发放“两免一补”资金264.4万元,其中州级财政解决杂费补助44.7万元,全部享受“两免一补”的贫困学生达38922名;秋季下达“两免一补”资金306.7万元,其中州级财政解决杂费补助65.5万元,全州46077名贫困家庭学生享受“两免一补”。经多方争取,对春季未列入“两免一补”实施范围的非国扶县的迭部、玛曲、碌曲三县解决秋季免杂费和寄宿生生活补助费42.4万元。全年发放“两免一补”资金达600余万元,8.5万人(次)的农牧村贫困学生直接受益,资助贫困学生面达到学生总数的44.2%。各县、市财政还克服困难解决寄宿生生活费205.7万元。“两免一补”政策的全面实施,有力地保障了农牧村贫困少年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为全州巩固“普初”成果,推进“两基”攻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七、信息技术教育加快发展

“十五”期间,先后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二期义教信息技术教育项目”和“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为658所学校配备了80套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和教学光盘,总价值达500多万元。全州中小学信息技术设备配备率和“三种模式”覆盖率已达到80%以上,开设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校达124所。2005年,经过多方努力争取,甘南州7县1市又列入全国、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连片实施范围,投资1000万元在全州188所学校实施,全州现代化教育水平正在提高。”

第五节 “十五”期间卫生工作成就

大力发展卫生事业,以农牧村卫生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努力提高全州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这是甘南州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甘南州卫生事业发展确定的基本方向和远景目标。“十五”时期,州委、州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牧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确定了以农牧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为甘南州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证。全州卫生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心,紧紧围绕甘南州委、州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以农牧村卫生工作为重点,以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两大体系建设为龙头,以卫生项目建设为依托,大力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任务。

一、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一是卫生机构及队伍建设方面。全州共有乡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46个,村级卫生机构362个,病床627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2.39张,比2002年增加了214张,增长率为15%。全州共有各类卫技人员233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3.43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32人,副高以上职称比2002年增加45%;中级职称527人,比2002年增加58%;助理和员级1597人,比2002年递减10.8%,卫生队伍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二是在卫生项目建设方面。以州人民医院为龙头,县级医院为枢纽,乡镇卫生院为依托的全州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初具规模。2003年,州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建设工程相继启动,国债投资772万元、省列专项资金200万元,州、县自筹41.2万元,总投资1017.2万元的州、县9个疾控中心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为5县、市4个疾控中心配备了9辆医务用车,价值205.9万元。经过建设,州县两级疾控体系已能承担起各种传染病、慢性病:结核病、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并能较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承担自然灾害后的疾病防控任务。2004年底,投资582万元,建成了总建筑面积3760.15平方米的州、县8所传染病区(房)。国家共投入资金193万元,完成了9所保健院(站)的建设和部分医疗设备的购置,甘南州、县市妇幼保健机构工作条件得到了改善,妇幼保健工作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通过国债、灾后重建、以工代赈等资金渠道,三年来共投入资金661万元,完成了7所乡镇中心卫生院、9所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的修建、改建、维修任务,为“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大农牧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健全乡镇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投入1299万元用于中藏医院基础建设,与三年前相比,极大地改善了全部中藏医院的基础设施条件。其中包括对口支援工作中兰州市投资550万元援助建设的州藏研院附属藏医院综合业务楼和药浴中心楼建设,援藏资金投资560万元完成的夏河县藏医院整体搬迁任务,投资115万元建成的玛曲县藏医院制剂室,投资20万元改建的卓尼县藏医院门诊部。国债投资123万元、建筑面积1012.9平方米的州中心血站建成运营,使甘南州社会无偿献血工作同时启动,全州动员社会无偿献血1785人,临床供血2033单位406600毫升,全部来源于社会无偿献血。

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2004年,根据州委、州政府的决定,合作市积极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共投入启动经费44.86万元,已完成了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三个服务站点的建设。目前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点以健康教育为主,积极开展预防保健、送医送药等工作,建立了3.2万重点人群的家庭、个人档案。

三、千名医师支农工作良好

州卫生局每年在全州选拔84名政治素质好、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过硬的医务人员,与省内其他地区28名支农医师一起赴全州5个县的4个县级医院、29个乡镇卫生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卫生支农工作。2005年,五支医疗队共诊疗病人10228人次,救治危重病人340多人次,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9项,巡回医疗28次,完成了医疗支农任务,11名医疗队员得到了省卫生厅的表彰。

四、乡村医生的技术培训和考试注册工作得到重视

自2004年以来,已选送33名乡镇卫生业务骨干参加了省卫生厅和爱德基金会举办的骨干医生培训班,同时州上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累计组织全州604名乡村医生考试,并为452名成绩合格者颁发了《执业证书》。

五、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取得成效

全州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建设进展良好,通过国债资金投入,各级卫生监督机构逐步改善了办公条件,8县市都成立了县级卫生监督所,设置了100多名卫生监督员,承担起乡级卫生监督的职责。为州、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争取配备了8台执法车辆,使全州各项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取得成效。

六、预防保健工作成绩可佳

全州建立和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成效。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得到了加强,实现了预期目标,“四苗”覆盖率和儿童入保率均保持在95%以上,乙肝疫苗接种逐年提高,全州保持无脊灰工作成效显著,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逐年降低。加强了传染病管理,加大了非典、肺炭疽、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力度。妇幼保健工作以实施“一法两纲”为重点,认真落实“降消”项目,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地方病防治工作富有成效,改水除氟工程累计投入国债资金240万元,受益人口1.83万余人;对全州40.29万人口饮水安全调査方案进行了审査评估及水质检验工作,保证了农牧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碘缺乏病防治,主要指标均保持国家规定标准以上。

同类推荐
  • 重庆抗战文学新论

    重庆抗战文学新论

    重庆,长江上游美丽的山城,她那宽阔的胸怀,吸纳了抗战的精英和个性凸显的文人。1937年10月30日,国民政府通过迁都重庆的决定。很快,重庆肩负起了战时首都的重任,历史的选择让重庆从长年位居的边缘迈向了时代的中心,以中华民族抗战首府的地位瞩目于世。
  • 世界历史博览1

    世界历史博览1

    当人类生活在洞穴,隐藏于悬崖的时候;当人类唯一的工具是石头的时候;当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食物而进行打猎的时候;当人类的衣服是以动物的皮做成的时候。那时没有城市,没有大型的建筑,没有现代生活中的安逸,从史前史到现代世界的跨时空旅程,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而神奇的,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历史,我们编著了这套《世界历史博览》。
  • 夫诸列传

    夫诸列传

    暗潮涌动、危机四伏、步步悬发。一幅悲歌封建政治残酷的画卷、一曲悯怀大义贤主的长歌。封建官场,阴暗权谋,体验只手遮天的权力,畅饮一剑封喉的烈血。
  • 一口气读懂明朝24悬案

    一口气读懂明朝24悬案

    本书所选悬案尽量涵盖明朝整个历史阶段,其中主要以明朝高层政治斗争为主要内容,涉及皇帝、后宫、重臣、宠臣、直臣各色人等,谈论了24件影响深远的悬案。
  • 崛起1840

    崛起1840

    19世纪的世界,有大明王朝,有大清朝,还有一个华人建立的世界强国美利坚,二流列强西方列国只是美利坚的小弟一群21世纪的穿越者,无意中穿越到这么一个世界,他们能干嘛,是安逸的过完此生,还是等待被收编或是开创属于自己的世界。
热门推荐
  • 巅峰争斗

    巅峰争斗

    在这个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世界,没有一个人是庸手。各个身怀绝技不容小觑,即使是一个无名小卒他也能瞬间血洗一个门派。在这个高手如云、尔虞我诈的世界,没可能置身事外。所有人都必须参与斗争,不仅仅是武技无限对决更是智谋的巅峰决斗。这里的人物到底厉害到何种程度?神兽的力量运用于自身,那是何等的强大整个世界将为之颤动!
  • 屹立娱乐之巅

    屹立娱乐之巅

    娱乐圈是个巨大的名利场,这里的竞争残酷而激烈,充满了各种利益冲突,因此真朋友少,假兄弟和伪闺蜜多,人心浮躁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而争,勾心斗角,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宫心计”。既然注定要下场参与争斗,顾翘翘下定决心,在这个各色人精互撕的地方,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撕至巅峰,挡在她前面的,不论是神佛,还是妖魔鬼怪,一律都要撕得粉碎,走出自己的传奇!简介无能,现实中娱乐圈的故事和虚构的人物结合在一起,半现实像。
  • 爆笑女相:皇上老臣惶恐啊

    爆笑女相:皇上老臣惶恐啊

    梦:上帝不公啊!为毛别的女主女扮男装都是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小爷就是个年老色衰的老头呢!年:你不还是个丞相吗?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啊!梦:没有实权,哪来的万人之上啊!年:不是让你管国库吗?那么多票子,本大爷各种都羡慕嫉妒恨啊!梦:那都是皇上的!而且丢掉的都要用我本来就不多的俸禄补上!我,我容易吗我!墨:那也不是我的,是国家的,我除去这些,也是很穷的。梦:X!你在外面的那些势力挣得钱还少吗?!还敢说自己穷!墨:……年:好吧,本大爷就赏你桃花运无数,爱慕者无数,气丹妙药无数吧。梦:纳尼!咋没有金银财宝无数呢?年:哼!竟还不知足!信不信把你写死!梦:老臣不敢啊!!!
  • 梦除非

    梦除非

    本身为上神,只因误会与最爱反目,她转身跳下诛仙台。不料,这竟只是她对亲族最爱的赎罪,亦或是对情感的逃避。然而,那个独居十三重天的清雅男子却毅然追随,只为换得她与自己的一世情缘。机缘巧合,她忆及前世所有,这一次,她选择再次逃避,亦或是直面内心?
  • 你的温暖我会好好收藏

    你的温暖我会好好收藏

    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 羽之爱恋:你是我的爱天使

    羽之爱恋:你是我的爱天使

    这个世界叫做羽之大陆。这里的人类,每一个人六岁时都拥有一只翅膀。翅膀会赋予人们一种特殊的能力,或治愈、或魔法、或辅助、或攻击、或防御、或精神。因为大致分为这六种特殊的能力,所以就分别成为了羽之大陆的六大系。每个人都有千万分之一的几率找到可以与自己的翅膀相互结合的人类,但这种可能非常低。因为大陆的祖先是爱天使,所以如果拥有最真挚的爱情的人,将会受到爱天使的祝福,如果他们的翅膀可以相互结合,那就能成为突破人类生死界限的——神!但是,真正能成为神的人很少很少,所以神,成了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梦。欢迎加入古为&羽之小说交流群,群号码:141721246
  • 符侠

    符侠

    圣魔导禁咒很牛叉?一个失魔符让你放不出魔法!剑圣的斗气威力强大?散气符让你放不出斗气!比蒙防御很强悍?破甲符让你脆弱的跟毛毛虫一样!你有魔兽当宠物?我的变身符能变泰坦、比蒙,连巨龙都能变!阶级划分:符徒,符者,符师,符侠,符尊,符圣,符仙,苍天,日月,乾坤
  • 九转神魔

    九转神魔

    先天脉弱无法承受元力淬炼,然而林天却是身怀通天慧眼,可以看破诸天万法,自创《先天之气灌顶大法》温养脉络得以修行,天资超越,底蕴深厚,他的修炼速度飞快无比。然而就在此时,黑曜城大慎王野心勃勃意欲覆灭林家,在危难关头,林天因为修炼的一部秘法,而立地成魔。
  • 妖孽错红尘

    妖孽错红尘

    他是尊贵的王子,却为了她,抛弃身份,抛弃颜面,甚至到最后抛弃了生命。“我的王妃,一生只有阿歆!”他是暗黑阁的阁主,冷漠无情。“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唯有以身相许。”他温柔善解人意,但因这可恨的血亲,使他终要远离她。“歆儿,你可曾怨过我?”他妖孽俊美,是8大美男之首,他们是兄妹。“我是你哥哥……所以我要保护你,但下辈子,能不能换个身份保护你?”他跟她自小就定了娃娃亲,他一直很好奇这个未来的妻子。“我的未婚妻,你的脸似乎红了……”他是一个精致可爱的正太。“姐姐,我还在,别怕,即使要死,我也会保护着你”
  • 徒弟都是债

    徒弟都是债

    桃花坞里有位画中仙,一直被徒弟们拿药喂养着,喂得他容颜不老,结果,蜀山来认领,说此货是他们蜀山失踪十五年的掌门。这好比你千辛万苦收养了个儿子,正养得喜大普奔,一个恶霸蹦出来说这儿子是他生的。你是先灭了恶霸,还是先灭了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