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59400000040

第40章 感谢读者(2)

杭州乡情

每年都回杭州探亲。杭州是娘家,是故乡,是亲情,是永久的牵挂。

杭州好像是同我事业无关的一个地方,所以从来没有在杭州签名售书。

九月初,突然接到来自杭州的邀请。为了纪念全国第二个公关日和杭州大厦重新装修三周年,杭州大厦将邀请苏童、余华和我,举办一次为读者签名售书活动。大厦除了备有我当前热销的长篇《情爱画廊》,还有我的散文集《牡丹的拒绝》。

商业和文化的联姻,已是当下的时尚。彼此促进、互相渗透。书籍是文化也是商品,读者是精神消费者,作者也是商品消费者,二者本可相互兼容转换,无须自命清高。

何况,娘家的请求没有理由拒绝,还可以顺便回家看望父母。

为这次活动,苏童、余华和我三人各自题写一句话。我说:商品终是身外之物,好书可为心内之物。是我的肺腑之言。

九月十五日上午,杭州大厦门前广场。

初秋的杭州,依然热得像夏天一样。那一日阳光灿烂,未走出商场的大门,已感到外面热浪袭人。

临时为签名售书而建的遮阳棚,仅仅只能容纳三位作者,而买书的读者,就只能在空地上顶着太阳排队了。

眼见队伍已排得好长,心里很不过意。刚一落座,就听见从队伍里、四周的人群中,发出许多此起彼伏的喊声,都在喊着我的名字。是我熟悉的杭州乡音,听了让人心头轰地一热。那种随意又带有些放肆的打招呼方式,同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同,确实很有一种独属杭州的气氛。我惶惶四顾,看见一些似曾相识的面孔,有人在一边悠悠笑着,笃笃定定地望着我,就看我能不能把人认准。还有人在我身后大声地问:你爸爸妈妈身体好不好呢?我回答说蛮好的。他便放心地离去。

我想我该开始干活了。这一次,我可不是到杭州来探亲。

第一位读者已等了三个小时,早上七点钟就来了。小说和散文各买了一种。我说抱歉,他说你其实抱歉不过来,因为我实际上已经等了好几年了,你怎么好像把杭州忘了一样。阳光把他的脸晒得红红的,我的脸在阴影下,也倏地红了,于是更抱歉地说,我在书上写句话吧,算是补偿。就写了“乡情难忘”几个字,然后埋头一连串地往下签。

后面一个就说,我是你在黑龙江农场时候的战友呢,不是一个分场的,你不认识我,但我晓得你,你也写句话吧。我就写了“黑土之谊”。又有人说,你原是杭一中的吧,我是老校长崔东伯的儿子崔盐生。我抬头看他,看出当年那位德高望重的尊师的面影,心中不免感叹。若是崔校长还健在,我理该奉上自己的作品,也算是交上一份答卷。很想再多问他几句,望见后头焦急不安的人群,已在阳光下晒得油汗四溢,只得打住。下一个,迎来一位老者,正觉眼熟,他已开口说,你还认识我么?我是你妈妈的同事,你小的时候,常在我办公室的桌子上做作业……记忆电光火石一般掠过,我喊出一声邹伯伯,他便嘿嘿笑,额上的皱纹一条条舒展开去。有人抱了我一堆作品来签,说是以前买在那里,想我早晚总会到杭州来的。又有一位面相善意的中年男子看着眼熟,正在心里琢磨着,他笑笑说我是你儿子以前的老师啊,你还给我寄过书呢。我大喜,随即脱口叫出他的名字。儿子已经长大,当年老师曾给予许多温暖和关怀,却无以为谢。他告诉我,这些年中,他已收集了不少我的作品,能有这样的机会见一面,真是很开心的事情……

从遮阳棚的栏杆外头,又传来了喊我名字的声音。只见一位穿连衣裙的中年女子,探着身子向我招手,并旁若无人地大声问:嗳,还认不认识我啦?三十多年过去了,可她那张胖胖的圆脸和翘翘的鼻子,几乎还同小学时一模一样。只那么一瞬,我便喊出一声“宋炳凤”,还问她要不要我说出她的外号。她惊讶地嬉笑着,急急摆手说不要不要。我无法再同她攀谈下去,匆匆说一声你等等啊,就把她扔在一边继续工作。可惜等到一个多小时后我签名售书结束,她却已踪影全无,弄得我后来好几天心里不安。她既然曾经是我小学最要好的女同学,想必不该怪我的罢。我总不至于让排队的读者统统等着,单同她两个人躲到一边去叙旧吧。

还有许多希望我能在书上寄语的女孩们,都因时间关系而无法一一满足她们。

惟有一双眼睛,远远地站在角落里,默默注视着我。我知道那是——妈妈。

乡情难却也难偿。那一日被我疏忽了怠慢了的老乡们,请原谅我。

十一点半钟,杭州大厦为这次活动准备的我的几百册书籍,已基本告罄。大多数读者,都是长篇和散文集配套购买的。

后来那几日,杭州城里《情爱画廊》几次脱销,签名活动甚至一直被延续到我父母家中,直到我离开杭州。

是因为杭州的读者终于恍然——《情爱画廊》中描摹的苏州风情,实际上借自杭州么?我曾在杭州经济台兰心小姐主持的“蓝色星空”节目中“透露”:书中的江南意境和吴越文化内涵,其实大多来自我十九岁前在杭州的生活体验,以及多年来“探亲”的感受和积累。

言犹未尽。意犹未尽。只能借着自己的笔,再谢杭州。

我这个远离了江南的“北佬”,无论走到哪里,其实都无法摆脱故乡的影子。无论我写什么,笔下将永远流淌着钱塘江赋予我的灵感。

我只愿自己不要让故乡爱我的读者失望。

常州花絮

八年前曾去过常州。记得那条主要的大街正在扩建,尘土飞扬,街灯暗淡。浑黑的河道里,停泊着一条条破旧的水泥船。

如今的常州城,令人眼目一新。一座座繁华商厦林立,城市顿时变得高大了;夜的街道两边,烁亮的广告灯牌像一只只睁大的眼睛,一路去洁白晶莹,一路回绿如翡翠。

八年后再来常州,是为市新华书店九月举办的“龙城书市”。由于《情爱画廊》一半笔墨写了江南,我当然希望太湖沿岸苏锡常地区的读者,能对该书有所了解。

常州这个地方是不可小视的。悠悠几千年,常州出过多少文化名人。

故人已去,文化遗风尚存。小小的常州城,真正是藏龙卧虎的所在。

行程匆匆,我抵达龙城的第二天,九月二十二日下午,就在市店为读者签名售书。

走过那么多城市,在签名售书现场,常州读者的文化素质明显略高一筹。

不到三点,已有不少读者排队。依次签下来,其中有好几位读者告诉我,他(她)是常州市十大藏书家庭成员,专为收藏作家的签名本而来。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却家存上万册图书。在文化积淀醇厚的江南一带,虽然历史上就有诗书传家的家训和传统,但而今商品大潮汹涌,常州人仍能不以时尚家具、现代化家用电器为荣,却以藏书为乐——我作为一个写书人,怎能不心生感佩。

买书人多为青年。忽有一位老者,精神矍烁,鹤发童颜,拿着一本《情爱画廊》,挤在人群中,并递给我一张纸条,上有一行工整遒劲的钢笔字,写着人名和地址。我心里一乐,问他此书可是买给自己?他摇摇头,说是儿子因上班没有空,特地托他来买,书上一定要写上他儿子的名字。我便问他多大年纪,他说已有八十多岁。我肃然起敬,再问那纸条上的字是何人所写?他诧异地反问我:还能是谁?当然是我自己所写。我说老先生八十多岁高龄写字,看上去字迹竟然一点不抖,真是了不起。他说为什么要抖呢,写字是很惬意的事情嘛。我说我的字写得没有你好,惭愧了。他说你最好再给我儿子写一句话,他再三关照我的。我觉得老先生的请求难以拒绝,可不能拂了他对儿子的一片真情。想想,就借用了“布老虎丛书”的一段题记,在扉页上写了几个字:“真诚与理性”。未料我的字刚刚写毕,他已在我对面的位置上,把那五个字大声地念了出来。我更诧异,说老先生您还会倒着看啊?他满意地将书收起,回答说,字看得多了,倒看顺看还不是一样么!

周围人给他让路,他小心挤出人群,一边走一边开始翻看那本书。然后我听他大声朗读着“真诚与理性”那几个字。又从书店大厅里传来他洪亮而健朗的声音:这句话有道理,是做人的根本,你们年轻人都要好好记牢!

书店大厅里,好一会鸦雀无声。

后来有一个女孩,捧着一本包上书皮的《情爱画廊》,怯怯地递过来,低垂着眼,小声说: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我说当然可以。她说,我早几个月就买了这本书,我已经看过好几遍了。我好喜欢这本书的,就是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你书里写的那幅画,就是七个红嘴唇的那一幅,我想知道,这七个红嘴唇,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呢,还是以前你看到过这样一幅画?我笑了。我说,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没有见过这样一幅画,但在我的想象中,真诚的爱情,是可以创造出这样的画面来的。她也笑了,笑得很甜,合上书说了声谢谢,一甩头发,羞涩地消失在人群中。

我想,那个女孩是用她的心在读书。

队伍慢慢地挪移。眼前不断掠过一张张青春焕发、充满自信的脸。

忽然就在很多的书本中,出现了一双手,递给我一只褐色的信封。信是封了口的,上面端正地写着:面交张抗抗女士。落款是:常州字痴李延良托。

我抬头,看见一位瘦小的男子,已近花甲之年。他拿了我的几本书让我签名,一边自我介绍说,他就是李延良,专门给出版物“改错”,所以人称“字痴”。我的这几本书,他都已经校改过了,错处都在信上写着,可以回去再看。但看完以后,希望我给他一个回音。说完他转身而去。

那天的签名售书结束后,晚上我回到宾馆便认真读他的信。一本《牡丹的拒绝》,一本《情爱画廊》,他都已将其中的错字一一挑出,列在纸上。我逐一核对,果然几乎凡错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虽然如今的出版物已有“无错不成书”一说,那太多的瑕疵仍然令我汗颜。尽管有很多属于排字的错误,但也有许多,是我原本的疏漏或是无知。我虽已写了几百万字作品,但许多汉字的正确用法,我尚未掌握。

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还有敬佩和惭愧。

信封里还有几份复印件,是报刊对他几年来为净化文字语言所作贡献的报道。方知李先生为了祖国文字的纯洁和健康,一九九一年就辞职办起了“常州文字标准化咨询服务部”。几年来,已相继检查了王蒙、萧乾、汪曾祺、邵燕祥、蒋子龙等一百多位作家的著作。其中还有余秋雨先生称他为“一字师”的复信拷贝。

那天读完信已经太晚。不敢惊扰了他的休息。等到第二天上午打电话到他家里,家人说他因在上海“读者查错有奖活动”中获二等奖,已赴上海领奖去了。

遗憾着未能当面向他表示诚挚的谢意,只能在这里向李延良先生公开致谢了。离开常州很久,还记着李延良先生的嘱托:“如果你们一百位作家能配上我这个查错的专业户,让我给你们再增加一双特别的眼睛,我深信定将为你们扫除忧患,保证大家出一本十全十美的书。”

常州人读书,读到令出版社和作者寝食不安,真可谓是常州人的骄傲。

苏州情结

九月下旬,苏州市新华书店举办一九九六年图书节。

《情爱画廊》写了交叉于苏州和北京两地的爱情故事。苏州自然是一定要去的。苏州于我,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种意念,一种文化的象征。

我相信太湖流域的女子,因得源远流长的吴越文化真传,在纤弱灵秀、缠绵如水的美丽与多情之外,尚有一份山的坚韧和刚烈。如西施与李香君。

在我心里,抑或是有一个苏州情结的,从童年时杭州通往苏州的运河开始。

所以这次特意提前几天到达苏州,只想去寻访苏州的老城,再一次温习和感受苏州。

车刚入城,便有些莫名的激动和不安。长街深巷庭园,梧桐桂树人家。小桥安在,石阶何处?偶尔瞥见河边一条木船,亦是欣喜万分,脚步也随着荡漾,漫天的太湖水都往心中涌来。

定是缘分所至,竟赶巧在苏州过中秋。同陆文夫老师一家在“老苏州”吃过正宗苏菜,皎洁的月色下沿河岸漫步,头顶一轮地道的苏州月亮,丝绸般润泽柔滑。

但苏州城真已变得太多。狭窄破旧的河边老屋已被一幢幢新楼替代,规模庞大的苏州新区已在外城拔地而起,宏伟的工业园和游乐场,将把苏州老城团团围困。桥下已不再是那条河,河边也不再是那条路。即便是城内煞费苦心保存下来的几道浅河细流,也是黑沉沉静止不动,颜色乌蒙的水面,入夜散发出阵阵异味……

那一个隽永古老的苏州城,已是文人墨客笔下风光不再的梦。

却意外地在郊外的一处园林,遇到我久违十余年的白兰花。

一束束纤巧新鲜的白兰花,衬垫着洁白的湿毛巾,被搁在一只金黄色的竹篮里,上面盖一层浅淡的蓝印花布。卖花女亦戴着蓝花布的头巾和围兜,是姑苏乡下女子的传统服饰,娉婷窈窕,清爽利索。树下吹过来飘过去的凉风,一阵阵清香四溢,眼睛顿时就湿润鲜亮起来。买一朵白兰花捧在手心里,只觉抬头低头清香缭绕,如云似雾。人在花气中眩晕迷醉,不识归去的路。

这怕是最后的苏州了呐。我自问。就把苏州欢喜地挂在胸前,满城闲逛。

那几日,凡是问路购物,总有亲切的吴浓软语Ⅱ向在耳边,问我从哪里来。那朵白兰花伴我,一望可知是外地人。终于发现苏州女人已不戴白兰花了,白兰花属于眷恋苏州的外地访客,是天涯寻梦者的标记。

九月三十日上午,在观前街市新华书店签名售书。早茶的酒楼又见一提篮老妇卖白兰花。花骨朵上刚掸过清水,欲开还闭着,雪白娇嫩。忍不住又买,将那朵黄旧了的换下。于是那天书店的窗口,秋日艳阳下,为苏州读者一本本翻着书页,却不知是书香,还是九月白兰花的清香,自始至终袅袅萦绕。那是真正苏州的气息,很生活又很书卷,丰裕中有几分小家碧玉的悠闲和优雅。

而苏州人,是我到过的城市中,最守规矩最讲礼貌的读者。

看来苏州市店搞签名售书活动已富有经验,除准备了长篇《情爱画廊》以外,还有我的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一共三种作品。那书店的窗口很高,桌子又宽,窗外排队的读者隔着半截窗栏,离得老远地把手和书伸进来。这样的距离,签名的作者就不大会被热心的读者“纠缠”,可以保证签名的速度和效率。队伍安静而有秩序,流水般顺畅地依次而过,连书店想要得到签名本的职工,都自觉地排队等候。

可我心里真想和苏州的读者多说几句话。

果然有人用很快的讲话频率告诉我,他以前读过我的什么什么。

也有苏州的十大藏书家庭成员,闻讯而来,一买就是几种书全要。

有位中年妇女对我说,她已读过《情爱画廊》,苏州的味道蛮足咯噢。

有一位男士告诉我,他的女儿对这本书“不得了”咯喜欢,而他的妻子却是“不得了”咯反对。他只好再来买一本,请朋友作评判。

还有一个女孩对我说,你把苏州写得那么美,我作为一个苏州人,好开心。

好多次,有人要求写上夫妻两个人的名字,是作为结婚纪念的。也有给妻子或丈夫作生日礼物的。因而觉得苏州人生活得很精致也很幸福,是水虹遇到周由之前的那种样子。让我的小说无端地“破坏”了一次,不禁有些不忍起来。

就在上午的签名活动即将结束,窗口马上就要关闭的那个时刻,有位男子满头大汗急匆匆赶来,要求我给《情爱画廊》签名。书店的售货小姐告诉他不再签了,已经过了预定的时间了。他隔着窗户对我大声说:我是个画家,我已经前前后后买过十本《情爱画廊》送人了。今天知道你来,我又买了一本,我想请你签上名字,送给我的一个学生。如果你不签,我真是太失望了……

我伸出手去,把书接过来。那书沉甸甸的,是十一本书的重量。

我曾在书中写到苏州的油画水平不如国画,这位年轻画家的执著与好学却使我深受感动。后来有机会到苏州国画院小坐,认识院长孙君良和另一位油画家余克危先生。余先生专用刮刀“画”玫瑰,人称“江南第一刀”。由此发现苏州的油画作品风格近年有较多变化,柔中有刚很是大气。

那日午餐时,书店的总经理丁宝联先生对我说,你这本书写得很有新意,只是有一个意见供你参考:我们苏州的女孩,大多都循规蹈矩,很少有像你书中写的阿霓那样“疯”的。我沉思良久,点头微笑,却无言。

离开苏州时,把那朵白兰花夹在了书页里。苏州的河水由清变黑,也终有一日能由黑变清。世事变迁,唯有文学作品,会把岁月留下的种种感觉,保存在书里。

无锡书缘

苏锡常三地,按江苏省新华书店总店的安排,无锡是最后一站。

早听说无锡的读者热情。凡在无锡签名售书的作者,极少有受冷落的。到了无锡才知道,必有好的书店,好读者才有地方可去,有好书可买。书店把图书和作者推荐给读者,除了对文化知识的那一份真诚的爱心以外,还得有荐书的眼光和预见。

无锡的新华书店宽敞明亮,市中心一座高楼,是无锡城的“知识库”。

书店的阮总经理是位女士,几年前从部队转业回来。太湖边的纤纤淑女,却在军营雷厉风行过一番。经营起事业来,强项合一,便是刚柔相济了。还有位老三届出身的邵副总,常在书店值夜班,书读得很精通,选书评书,互相配合默契。

阮总那几日正扭了腰在家养息,竟带着伤来看望作者。女人真挚的关切,让同样是女人的作者觉得温暖。还有女人特有的细心和情调,更给人一次次意外的惊喜。走过许多书店,无锡市店朋友们的热情,质朴而真诚。

十月一日上午,预定的签名售书时间。

从下榻的饭店步行到书店,只几步之遥。阮总带领着书店的职工,还有排队买书的读者,在书店门口列队鼓掌相迎。接过那束五彩缤纷的欢迎鲜花,眼里的无锡城也变得流光溢彩。

想起九月二十日在安徽合肥的“黄山书市”,也有那么一只美丽的花篮伴我。想必是因为书店安排接待作者的林兰小姐,同有一份女人柔柔的心意。

那天,在无锡市店我签名售书的位置后面,长长的书架被特地腾空了,一本本《情爱画廊》如新砌的墙砖,清新淡雅,颇有气势。书柜的玻璃橱窗下,可见我的中篇小说集《永不忏悔》,层层叠叠地铺排开去。

无锡并非省会也并非大城市,但购书的读者,却十分踊跃且热情洋溢。甚至比苏州和常州的读者队伍,都更有规模。还有专程从张家港、常熟、江阴赶来买书的人。有人递我早写好的信,对我加以鞭策勉励;有人送我自己的书法作品,留作纪念;还有一位男子,在一边整整等了两个小时,待购书者略略少些,才拿出他自己写的厚厚一摞稿件,希望我帮他看一看,令我心里十分过意不去。

忙碌中猛一抬头,却见一个清秀文静的女孩,正笑吟吟把书递过来。那是我昨天下午到达无锡后,忙中偷闲,独自一人游玩锡惠公园时,刚刚认识的无锡小友。当时她和她的母亲正在锡山的石阶上漫步,母女二人亲热悠闲地交谈,构成一幅温馨暖人的无锡秋景,让我好生羡慕。我曾向她们问路,在园中两度相遇。她母亲温和贤淑、亲切善良的气质,给我一种特别的好感。我们结伴同行直到大门口分手,已经成为朋友。也因在惠山邂逅这母女两人,对无锡人留下极好的印象。想不到她们今天真的特意赶来,更是喜出望外。给文嫣姑娘签名的时候,她母亲就静静站在一边给我们拍照。等我回到北京后不久,收到她们寄来的照片,无锡便越发难忘。

那天的活动,把书店为我签名售书准备的几种图书,基本销售一空。

其间还有无锡市吴新雄副市长到场,据说他并非来检查工作,而是利用节假日到书店买书。相比有的城市书店抱怨说市长从未光临过书店一次,可谓鲜明对比。

由此发现苏锡常一带的读者,中年人居多。小康之家,自有财力和闲暇购书品书。一直忧虑中国的人口数量和读书人的数量不成比例,看来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相应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沿革的文化传统,是当地图书发行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无锡人爱书,应是顺理成章。江苏省成为全国图书销量最大的市场之一,也是当之无愧。

在同书店朋友的闲谈中偶尔得知,在无锡市的文化生活中,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书店大楼门市,夏季竟然没有空调。江南炎夏酷热漫长,可以想见读者和书店职工的辛苦。但书店算一笔账给我,图书销售属于微利,利润去掉种种开支,已所剩无几,维持实已不易,哪里还有财力来更新设备呢?这真是卖书人和读书人共同的难题和憾事。

但愿日后再来无锡,新华书店系统的体制改革,更有一番特别的景象。

海口涌潮

书籍无腿无翅,却可行走飞翔天涯。

十月初,忽接海南省新华书店总店副总经理林琳先生电话,邀我下旬去海口,为一年一度的“琼州书市”签名售书。为了表达书店的诚意,林总还用特快专递,寄来一份打印的邀请书。信上特地说明,《情爱画廊》在海南省已销售一段时间,很受读者的欢迎。为这次活动,书店将再次预备充足的书源以飨读者。

心里有些隐隐的疑惑,印象中那个小小的海口市,能有多少购书的读者呢?

北京已是深秋,到达海口一下飞机,像是时间隧道的逆行,蓦然回到夏季。书店的小姐送上一束南国的鲜花,花瓣犹如炽烈的阳光削成的片片金箔。

海风凉爽宜人,飘扬的椰叶在风中哗响,如一张张掀动的书页。

一九九二年参加海口市文联举办的“椰城笔会”,曾来过海南。四年过去,蓬勃躁动的海口如玉璞磨砺得圆润精致,并多了几分沉着和练达的风度。只是街边海滩闲置着许多幢建了一半的高楼,像一只只无蚌的空壳,在阳光下无精打采地打着哈欠。

潮涨潮落,堆积又冲走了沙滩上浮游的泡沫。大潮退去,留在岸边的仍然是山岩和礁石。四年前相识的商贾和公司老总,竟然都已杳无音信,不知去向;而固执地坚守海口,在这阳光之岛上仍占有一席之地的,是《天涯》、《椰城》杂志,是报纸、电台电视台,还有书店。

个头奇高,在海南人中显得出类拔萃的书店副总林琳先生,说他已读过《情爱画廊》,他认为这本书很有特色,可以提高读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格。我不由对海南书店肃然起敬,因为并非所有的书店老总,都会去阅读自己要卖的书,读后要谈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更非易事。与林总素不相识,只为这一本书,在心里将他视为知音。

抵达海口的第二天,十月二十五日上午,在人民路书店中心门市部,签名售书。

书店为这次活动,专门制作了《情爱画廊》的巨幅封面,醒目地立在门口。

真的没有想到海口会有那么多读者来买书,不由惊讶海南书店在读者中的号召力。不到十点,书店门前长长的队伍已排到街上。书店一层的厅堂容纳不下那么多人,读者只好在灼热的太阳下耐心等候,每个人轮到签名时,都已是热汗涔涔。

海口真是一个大海的出口和陆地的入口。那里的读者来自天南海北,不时有东北西南华北和江南各处的口音,热烈而生动地传来。有公司派驻海南的代表、出差在外的工程技术人员、打工仔和旅游者。凡是在签名过程中,主动与我攀谈者,必是从“大陆”来的外乡人。他们会热情告诉我,曾经读过我的什么什么书。还会告诉我,难得遇上我在海口签名,这本书看过以后,是要寄回老家去的。

如果哪位读者递过书来,低着头一声不吭,一准是海南当地人。据说海南人忠厚温良,不善言谈,又因为讲普通话略有困难,一般金口难开。若是有海南本地的读者让你在书上题句话或是写上他的名字,一音之差难免会写出错字。碰到这种情况,我总是高度紧张,希望对方能说出那字的词组,让我完全听明白再写。

——哪个“MIN”呢?——就是那个“MIN”嘛。——是光明的“明”吗?——不是啦,就是那个“MIN”。——是人民的“民”吧?——不是啦,是人民币的“民”嘛……

我心里一乐,写下了这个人民币的“民”字。在海口这样的物区城市,人民币的概念是比人民更具体更实在些的。毕竟,买书也必得使用人民币。

那一日,书店有我的《情爱画廊》和新出版的散文集《柔弱与柔韧》两种书,海口的读者,大多都是两种书一套一并买下。我意外地发现,原来今日的海口,已形成一个极大而又成熟的图书市场。

每次为读者签完一本书,把书郑重交还给他(她)的同时,我总是习惯抬头对他(她)说一声谢谢。常常的,这一声谢谢,和读者对我说的谢谢,不约而同地重叠在一起。但我谢读者,却有更诚恳更长远的心意。茫茫人海中,若是有一位读者读懂了你;若是有一位读者能分享你的喜乐忧患;若是有一位读者真正能从你的书中得到什么——你才能继续地写下去。那是一个作家最快乐的时刻。

那座远在天涯海角的城市,如今静静地守候着海潮的起落,不急不躁,稳中有序。泡沫已悄悄散去,宽阔平展的沙滩上,可远远望见天边银色的潮峰正汹涌而来——那抑或是读书的潮头,是知识的浪潮,是现代人的时尚。当它席卷并淹没了海口之后,留在这岛上的,不是大海中的珍宝,而是如同食盐般平常却又必需的微量元素——精神和文化的需求。

广州忧喜

去深圳参加十一月八日的第七届全国书市,顺道在广州停留,在这里同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布老虎丛书”的总策划安波舜先生会合,为广州市新华书店的图书城,举行《情爱画廊》的签名售书。

其实一直是想来广州的。毕竟我祖籍是广东新会,广东也是我的故乡。

除了沈阳市气势宏大的北方图书城以外,我所见过的书城,就数广州最气派,设计也最合理了。在寸土寸金的广州书城,竟然在一楼大厅中央,留出了一个极其宽敞的空地,专为读者签名售书和其它读书活动之用。读者可免去在烈日或风雨中排队之苦,进入书城的第一印象,给人一种清风徐来的文化空间感。

由于第二天将前往深圳,时间的安排上难以两全,所以在广州售书的十一月六日,并不是周末和假日,天河体育馆距广州老城和大学又远,还是一个下午。但未到两点,读者已纷纷赶来,连书城的职工都说这很破例。

这天来排队买书的广州读者,几乎清一色的年轻人。这是同其它各个城市明显的区别。忍不住常常抬起头注视他(她)们,好可爱的女孩,好帅气的靓仔。心里暗暗感慨,若是一个漂亮人儿捧着一本好书专心守在窗前,他(她)会给自己这青春的身影,增添多少光彩呵。那个时候,美丽不再是一件衣衫,而是从内往外散发的气质,是穿越人生迷宫用之不竭的智慧。

依然有人拿着翻旧了的《情爱画廊》,让我签名。年轻人总是喜欢请你为他(她)写一句话的。我写“青春绚丽”,写“真情至爱”,写“真爱长久”,写“爱是心内之物”,写“爱神美神艺术之神”,写“书伴人生”,写“天然质朴”,写“同代同心”……

我愿把所有美好的青春祝福,都给予热爱知识、崇仰文化的年轻人。

队伍排得实在太长的时候,因担心后面的读者等得太久,也曾一再谢绝为读者写名字和写话。但望着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总是经不起读者的一再恳求,又重蹈覆辙。常常的,一次签名售书下来,工作量是仅仅签名的一两倍之多。而有些读者由于没有太多的时间排队等候,只好悻悻而去。

曾很多次对书店的朋友们说过,我宁可签得慢些,宁可当日少卖出去些书,也不愿怠慢了读者。我从未在书售出后,断然拒绝读者的请求,或是例行公事一般,冷冰冰地写上自己的名字便完事大吉。因为我认为签名售书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商业行为,而应是一种文化行为。虽然书籍是物、是商品,但更是一种精神产品。它不能吃不能穿,却像空气一样,被人纳入心扉,运行于血管,穿透细胞。甚至,它是一种“缓释胶囊”,在人体中慢慢地被吸收,不知不觉地作用于人。

所以当我签上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常常会觉得是把自己的心,也一同给了读者。图书有价,但那份心意,却无法也无价出售。

如果我的举手之劳能给读者带来些许慰藉,我也同样得到了快乐。那快乐便是他们给予我的报偿。

广州那天下午的欢喜之余,却有意外的忧虑不断袭来。

从签名售书开始的几分钟以后,我已在读者递来的《情爱画廊》中,发现了明显不同于正版书的盗版本。这种书同以前已发现的几种盗版书的区别在于,封面居然也是布纹纸,装帧精良,几乎能以假乱真。破绽在于封面的人物头像颜色略深,而内文的用纸较薄、颜色发黄,正文印刷油墨深浅不均。我把书递给安波舜,他也一眼识别出,此是盗版书无疑。

盗版书已严重侵犯了作者和出版社的版权,作者自然拒绝在盗版书上签名。而读者在无法识别盗版书的情况下,已以同样的价格购下该书,于是盗版书又进而损害了读者的利益。

更让我忧虑的是,那一日读者购买的盗版书,大多数就来自书城四楼上的小书店,非新华书店所属的个体书屋。书量极大,堂而皇之地卖得十分红火。

面对极其失望和沮丧的读者,我却无能为力。

甚至,就连书城的管理人员,也无法制止一楼之隔的假冒伪劣产品。各地商场的假货都屡禁不绝,何况书乎!

告别广州书城时,心里好沉,让书压得透不过气。我在感谢广州读者的同时,还得再对读者大声疾呼:千万警惕盗版书!否则,盗版者也对你们感激不尽。

深圳书战

深圳是中国最明亮、最灿烂也最年轻的大都市。

它一年一年、一轮一轮放大、扩展、加密、升高,奇迹般长成一个巨人。

到了深圳,觉得自己也年轻了;又发现自己确实已不再年轻。

就在深南大道的市中心地段,刚刚落成了一座色彩淡雅、端庄巍峨的大厦。它的外形看起来有点像一只巨型的书橱,若是打开两边深色的玻璃橱窗,满橱是书。

气球、彩旗、横幅、广告牌——深圳第七届全国书市。

川流不息的人潮都涌入书橱里去了。书橱真的变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书城。

兵有兵战,商有商战。而在人气鼎盛的深圳,连书城也有不见硝烟的战事。

十一月九日全天,预定的“布老虎丛书”签名售书时间。我和安波舜在上午九点半提前到达书城时,已见外面的广场上挤满了等候签名售书的读者。由于预告计划中,原定昨日(十一月八日)为《岁月随想》签名售书的赵忠祥先生,因故推迟了一天到达,组委会只能安排我与赵忠祥先生在九号这一天同时与读者见面。

书城台阶下小小的空地上,排队的读者已里三层外三层将书桌围得水泄不通。好容易挤入自己的位置落座,却有消息说,今日因读者太多,为大家的安全考虑,暂不卖书。赵忠祥先生也被拦在楼上,等待有关部门的指令。

这一等便等了整整两个小时。

由于暂不卖书,人便越聚越多,人越多,等待购书-的队伍越是不愿撤离。一个多小时后,失去耐心的读者开始喧哗涌动,维持秩序的警察与人群偶有冲突。我起初在桌前静候,希望很快会有结果,但终于也按捺不住,和安波舜先生到楼上找经理催促,得知有关部门正在物色更为空旷些的场地,设法将我和赵忠祥先生分为两处安排。于是下楼向读者略作解释,人群依旧不散。许多人纷纷向我递过来随身带的笔记本和其它书籍,说既不卖书,你就只签上个名也行。有一位年轻妈妈把孩子抱在桌上,说你就在他的汗衫上签吧,我们等得太久,孩子实在太饿了。

警察、警棍,如临大敌。如此森严壁垒的气氛,同卖书买书应有的文化环境,一时形成了强烈反差。安全固然重要,但排队购书的读者,并非置身球场一时狂躁的足球迷。我至今仍不明白,那些爱书读书的人众,究竟能惹出什么样的乱子来呢?

心里对读者抱着难言的愧疚,却只能在这里,向大家致歉了。

下午两点,《情爱画廊》的签名售书终于在原地开始进行。赵忠祥先生已挪往深圳大剧院门前,想必那里更是热闹非凡。

那天下午排在第一位的读者对我说,他从上午六点钟开始等候,已经等了整整六个小时。后面的几位读者也都是从上午八点多钟开始排队的,到现在未吃午饭。

即使按一个人等候两个小时计算,几百人总共是多少个小时呢?

谁能说,这些读者是来书城盲目“抢购”,唯恐签不上名“吃了亏”呢?

面对如此诚挚热情的深圳读者,作为一个写书人,你怎么能不被深深感动?

我已走过许多城市,每一次签名售书活动,都使我长时间难以平静。在商潮汹涌,精神贬值,唯利唯实的当下,文化人的心态逐渐失衡甚至失去自信。但唯有面对读者的那个时刻,唯有当你把自己的名字郑重地交给读者的那个时刻,你还能切实地感觉到文学的神圣和尊严。你尚能体会到文学作品在人们生活中无可替代的位置和价值,你会咬着牙挺起腰把自己的心血注入笔端,继续写下去。为此,我要再一次真诚地大声呼唤:感谢读者!

深圳的读者更与内地不同,大部分读者似乎只由两种身份的人组成:经理和打工仔。在读者热心的自我介绍中辨得,年轻的经理阶层和公司白领的人数似乎更多一些。普通话虽仍有天南地北的尾音,却都已在深圳拼搏多年,各有业绩。

那天下午,签名售书从两点持续到五点,整整三个小时。当日书城备有的《情爱画廊》近七百册,全部卖完至最后一本(几日后书城又为读者再次进书)。活动结束后,在大厅遇有读者拿出我的书来,方知有的读者并非因作家签名才买书,甚是欣慰。

在深圳读到不少关于《情爱画廊》的书评,真是爱者见情、仇者见恨,强者见亮、弱者见忧。但一本书能引起读者如此激情的关注,也许确有些隐含的话题触动了当代人的思绪。作为九十年代的读者,在多元文化价值体系之中,自然应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对此我唯有欣喜和赞赏。文学作品毕竟不同于辞典和工具书,它只能面对需要它的一部分读者。八十年代初,我的小说《夏》和《北极光》,也曾引起许多非议,时隔数年,当时被认为过于超前的描述,却都已被人们接受和认同。

时间将是最好的评判者。浪漫和理想终究会有它生根的土壤。我坚信。

九日签名售书后,为交涉深圳“沃尔玛”出售六百册《情爱画廊》盗版书一事,不得不继续留在深圳。深圳本是各类“大战”的竞争要地,如今商战与书战也终于联合“作战”,难分彼此。

十一月初在“沃尔玛”购买的《情爱画廊》,很快被辽宁新闻出版局确认为盗版书。在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发现的四种以上《情爱画廊》盗版书中,这是唯一用进口的先进印刷设备“马提尼”胶订线装订的,一天可装出四万册。情况显然十分严重,出版社为此特地聘请了深圳万商律师事务所的干作广律师,代为向“沃尔玛”交涉。

事发当时,我对这家在深圳拥有诸多会员、以现代化方式管理的美国公司,尚抱有相当良好的期待,我希望它至少能在深圳当地的报纸上,刊登一项声明:说明在当前盗版书如此猖獗、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情况下,就连“沃尔玛”这样以货真价实的经营原则享誉深圳的商场,竟然也误进了盗版书。盗版书损害了读者、出版社和作者三方的利益,商场只能向公众公开道歉。并以此作为教训,引以为戒。更希望通过这次失误,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盗版书!抵制盗版书!

我原以为像“沃尔玛”这样的大公司,是应有主动承认错误的气魄和品格的。如果它真的有勇气这样去做,我相信不仅不会损害它的形象,反而能够大大提高它在深圳市民心目中的地位。

但我和出版社的安波舜先生为此在深圳滞留了五天,也未能得到“沃尔玛”任何确有诚意的答复。据悉,“沃尔玛”有关管理人员认为,他们只不过是从“同窗书店”进货,卖了一部分盗版书,而非盗版书的制作厂家,责任不在“沃尔玛”。

事实上,深圳市文化局稽查大队,已在积极追查《情爱画廊》盗版书的制作机构,这同查处销售盗版书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概念。如果唯利是图的商家从批发到零售,出售盗版书都无责任可言,中国大地上侵犯知识产权的恶行,何处论理?何时可止?何法之有?

何况,由于深圳“沃尔玛”一向以保证商品质量、杜绝假货自居,那么这次出售的六百册盗版书,更在深圳图书市场上,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读者会把“沃尔玛”售出的《情爱画廊》盗版书,当成正版书加以确认和传阅。在事实上极大地扰乱了深圳的图书正版书市场。这也正是我和出版社真诚地期待“沃尔玛”能够自己来“拨乱反正”的重要原因。

面对“沃尔玛”的文过饰非,万般无奈之下,春风文艺出版社只能诉诸报界。

我们带着深深的失望离开了深圳。因侵权违法的盗版书而起的“书战”,从此“远”兵难接,僵持千里,未有下文。

但我依然感谢所有阅读过《情爱画廊》的读者。因为书籍只有被人们阅读和参与后,作者的这一次创作实验才真正完成。

我即将投入下一部作品的创作,因为只有更具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的新作,才是对所有关注我的读者的最好答谢。

同类推荐
  • 老上海的那些名女人

    老上海的那些名女人

    这是一本女性文学读物,主要介绍了老上海二三十年代以张爱玲、苏青、阮玲玉为代表的一批为当代人所熟知的文艺界、演艺界等比较知名的女性。该书情感细腻,以动人的笔调介绍了老上海知名女性的成长经历、情感经历等,宛如小桥流水的叙述风格使人们对那个时代的上海的知名女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该书把主人公们刻画进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中,富有一定的时代气息。阅读这本书,读者将从老上海的知名女性的经历中感受到她们的喜怒哀乐,从而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 与你相遇在素锦华年(宋词四公子的词与情)

    与你相遇在素锦华年(宋词四公子的词与情)

    宋朝是个文治辉煌的朝代,诗人词客风流蕴藉,笔下生花;翩翩少年花前侧帽,柳边系马。而那些美丽的宋词,就如同活色生香的女子,在歌扇轻摇间回眸一笑,就使大宋王朝满堂花醉。
  •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本书是纪实文学,本书作者在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后赴灾区支教的小学老师。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下在两个多月的支教经历中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的可歌可颂的人和事,充分展示了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灾区人民坚强不屈,重建家园的精神。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乐土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乐土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上海夜奔

    上海夜奔

    我们不再那么地需要上海上世纪的30年代了,至少在形式上。毕竟7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活在新的上海历史中。
热门推荐
  • 都市武神

    都市武神

    一个悲摧青年,在人生最失意的一天里,突遭雷击,竟意外拥有了神秘力量,开始踏上一条铸就都市王者的传奇之路。他有贵人相助,凭一双拳头打出武神名号;他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他一身正气,伙拼特工杀手;他有情有义,深入龙潭虎穴,展开千里大营救;他加入敢死队,境外执行任务,杀气漫天;他在战斗中成长,一生充满传奇……
  • 个人品牌

    个人品牌

    为什么李咏的身价那么贵,高达四亿人民币?为什么“唱的不是最好”、“长得不是最靓”的刘德华是演艺界的一棵常青树?为什么新新人类的李宇春在年轻人中有那么大的号召力?……那是因为——他们都能成就个人品牌。如何成就个人品牌?答案尽在本书。
  • 小妾涅磐为贵妃

    小妾涅磐为贵妃

    蕙心----单纯善良的名门之女、秀外慧中,是太后内定的皇后人选,却遭人妒忌险被毁容,沦为王爷侧福晋。在她安于命运想与王爷厮守到老之际,老天又开了个大玩笑!皇帝设计将她骗入后宫成为宠妃……几番生死,被陷害、被排挤、被冷落……皇宫之中,没有风平浪静的角落,要么寂寞到死、要么战斗而死!她和她的对手们在厮杀博弈中成为影响大清帝国兴衰的千古奇女!
  • 田园晚色:肥妇三嫁良夫

    田园晚色:肥妇三嫁良夫

    待我长发及腰,遮住一身肥膘,纵然虎背熊腰,也要高冷傲娇。穿越不是件苦事,还是件囧事。跳井,太肥,卡了。上吊,太重,枝断了。成亲数载,太丑,至今完璧,被休了。那就改嫁!一嫁,二嫁上赶着再嫁,可是,谁能告诉她,为嘛三次嫁同一个人?夫君,你身份如此多变真的好吗?“娘子,你长的很安全。”一嫁书呆子云。“婆娘,你长的很安全。”二嫁土匪头云。“夫人,你长的.....”苏晚娘掀桌!三嫁洞房,新郎,换句台词成吗?作为迫嫁的土肥圆下堂妇,上没有娘家撑腰,下没有妖娆美貌,又遇上极品一窝,苏晚娘表示亚历山大!且看她在这动荡不安的三嫁中斗倒极品,左手金子右手权势,开创第一家具盛世。
  • 新单身男人

    新单身男人

    单身男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正在日渐引起广泛的关注。本书描写单身男人的习惯、生活方式和他们的困惑,考察单身男性的生活历程、心理状态、生活态度,以及在对待爱与性等男女关系问题上的苦恼,检视单身男子为追求神圣爱情、寻找心灵伴侣和理想化的永久幸福而经历的诸多痛苦和挫败。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机智的语言,考察了典型单身汉的生存状况,同时考察了在大众文化视野中单身汉文化。
  • 大玄王

    大玄王

    洪荒宇宙,玄黄天地。太古纪元,天地初开,诸天万族皆有七魂十魄,只是因一浩劫,被苍天惩罚掉两魂一魄,大地惩罚掉一魂两魄,后又因七魂十魄不全,又自行隐去一魂,时至今日诸天万族只剩三魂七魄!一个平淡落魄的少年乞丐,因为一个陀螺来到异界,开始他奇遇不断、荡气回肠的修界之路。后又因追求其本心之本想,即随心所欲,最终杀众生、诛万族、灭天地!
  • 山川秀美话桑麻:固原生态农业建设巡礼

    山川秀美话桑麻:固原生态农业建设巡礼

    本书以大量的数据表明固原市的农业化发展整体水平处于发展上升阶段。通过发展有机农业,进一步提升生态破坏区的治理与恢复。
  • 魔鬼悍将

    魔鬼悍将

    他是个穷小子,他是个隐藏的高手,新一代的魔王,是魔王,注定乱世,是魔王,注定翱翔九天之上,俯瞰世人。为兄弟,两肋插刀,为亲人,血溅五步……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空城,喜欢空城的后续表现的话,你们也要努力喔,Q群,415154011
  • 职场路线图

    职场路线图

    《职场路线图:人力资源总监手记》是国内首部资深人力资源总监透视职场的真实之作。书中作者亲身经历的案例随处可见,可读性非常强;通过职场案例评析出的技巧、法则、经验、智慧,非常有说服力和实战性。
  • 像雨像云又像风

    像雨像云又像风

    如果说往事如烟似云般地在我们眼前浮过,那么能使我们眼前一亮还没有被我们在岁月所抹去的回忆,恐怕只有那些曾经真正用心用灵魂所记录的往事,那些和他(她)一起走过的岁月,那些像雨,像云,更像风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