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73500000034

第34章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菩提就在滚滚红尘中,法雨禅风就在大自然中,只能自己感受,自己参悟。

内涵与外在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才是我们应该努力达到的气质,或者说是境界。大禅师们都是这样的人物,一见之下,令人肃然起敬。修禅如此,为人如此,为文也如此。

有学者把禅宗分为三个时代,“纯禅时代”、“禅机时代”和“狂禅时代”。似乎不大妥当。禅宗初期,菩提达摩至六祖,“禅”初到中国,还未与本土的儒道融汇,成为完全属于中国的“禅宗”,创业维艰,以佛理为依据,自然而淳朴。至于后来,依佛说禅、禅机话头、狂禅野狐禅,各个时期都有,很难一刀切,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只不过这样的划分,倒也有利于我们了解禅宗,所以不妨以假名戏论借用一下。

禅宗从初祖菩提达摩到六祖慧能,约190年左右。在禅宗史上,被称作“纯禅时代”。

这个时期的宗师们,对弟子每有所问,都能耐心的正面回答。即使启发式的回答,也必然围绕所问,予以诱导。如达摩答梁武帝“廓然无圣”、“并无功德”,回答二祖慧可(神光)“将心来,吾与汝安”等。都有佛典依据,决不会“语不该典”,没有出处,更不会答非所问。梁武帝痴迷不悟,怪不得达摩。慧可一听便悟出“觅心了不可得”。

五祖弘忍传法六祖前,给慧能详细讲解《金刚经》,令慧能当下彻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才正式传授衣钵。

六祖慧能在大庾岭上对惠明说:“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十五年后在法性寺对争论“风动幡动”的僧人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但有所说,全都直指人心。后来给弟子们说法,也都如此。

千说万说,只在心地佛理。可用唐初梵志的一首诗偈概括。

照面不用镜,布施不用财。

端坐念真相,此便是如来。

心照、法施、法相、如来,虽不说破,但总不离心佛说法。所说皆有出处。

六祖以后,他的弟子们各自住山弘法。这一代弟子都熟读佛典,直到得高师指点而顿悟,才明心见性。再传弟子,也大都如此。

大约正因一得高师点拨,便能顿悟般若。或是顿悟后,发现过去读那么多的经典,实在多余,是走了弯路。

所以后来的弟子们便有了误解,认为佛典读多了,纠缠于佛说法说无济于事,于顿悟无益。“直指人心”、“即心即佛”听多了,便从执着于“佛说”、“法说”,转而执着于“直指人心”“即心即佛”。在教学上不再由系统读经起步,而是直奔“顿悟”了。

而那些大德高僧,又因弟子们整天执着于“佛说”“法说”,陷入字面概念里,从而忘了或不可能在“明心见性”上真参实修,所以就采取了另一极端的方法,“呵佛骂祖”,否定经典。

如此一来,禅宗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佛学。至少,是不那么紧密了。

读了许许多多的经典,只在概念里转圈子,一旦彻悟自性,自然而然会觉得,过去“依法”“依佛”简直是“梦幻佛事一场。”这种心理上的转变,不难理解。但若无前期的“梦幻佛事一场”,又岂能有后来的恍然大悟?

就像一个文学大家,回首小时候所学所写,会觉得太浅显太幼稚。可认真想想,若无从前的浅显幼稚,又何来日后的高深成熟?沙滩上不能建高楼大厦,这本应该是谁都懂得的道理。

尽管悟前是“梦幻佛事一场”,但那场“梦幻佛事”却是绕不过去的场次。

北宋后,禅门再无宗师出现,与不读经典是分不开的。

南岳怀让是慧能大弟子,马祖道一是怀让弟子,丹霞天然又是马祖的弟子。他们三个人的教学传承,很清晰地反映了这一变化过程,也很典型。

怀让初参慧能,慧能问:“何处来?”

怀让答:“嵩山。”

慧能又问:“恁么物?恁么来?”是什么?什么来了?怀让回答不出。慧能不再问。

怀让在慧能身边八年后,有一天对慧能说:“某甲有个会处。”对你那年问的问题,我可以回答了。慧能就让他说。怀让说:“说似一物即不中。”说它是什么都不准确。

慧能问:“还可修正否?”这东西可以修正吗?

怀让答:“修正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可以修正的不是它,如果污染,就失去了。

慧能说:“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诸佛所保持的,也就是不被污染的心。你是这样,我也是这样。

慧能直接问心,也就是佛性。怀让悟后回答的是心。心不可描述,所以慧能当初不再问也不再说。怀让悟后也无法说。所以讲,说似一物即不中。对怀让的悟出,慧能予以肯定,并说自己和怀让一样,就是诸佛也是如此。心无法修,绝对不能污染。

慧能和怀让的这番问答,直来直去,一点也不拐弯抹角。当初慧能不说,不是不说,而是本该如此。这里所说的“心”,不是“心脏”之心。问答都出自佛典。不说破,本是禅宗法门。菩提达摩当年对梁武帝,也只是点到輒止。

怀让后住南岳,山上来了个马祖道一。马祖道一对佛经烂熟于心,并不去参拜怀让,而是自己搭了个草庵,每天在庵前岩石上坐禅。日子久了,从不懈怠。怀让看出这是个法器,便有心开示。

他去问马祖:“大德坐禅图甚么?”

马祖答:“图作佛。”再不多说。

怀让就找来一块砖头,每天在马祖身边的石头上磨。马祖开始还不理他,可那磨砖声实在刺耳,终于使他难以忍受了。就问怀让:“磨作甚么?”

怀让答:“磨作镜。”

马祖说:“磨砖岂得成镜耶?”这一问,正好落入怀让“圈套”。禅宗谓之“设机”,以便借机说禅。

怀让当即反问:“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作佛?”这才转入正题。

马祖知道遇上高僧了,就问:“如何即是?”怎样做才对?

怀让问:“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转了这么大的一个弯,总算绕到了要害处。以牛喻心,以车喻身。明心见性,不是见身。怀让又对马祖说,佛无定相,禅非坐卧。这样傻坐,既成不了佛,也不可能禅悟。

马祖一听,如饮醍醐,豁然开朗,这才拜问:“如何用心,才能入无相三昧?”怎样用心,才能到达真理的境界?

怀让告诉马祖,人人皆有佛性,好比种子。我为你说法,好比雨水滋润。机缘和合,种子自然萌发。

马祖经怀让教诲,心意超然,拜在怀让门下,修习九年,明心见性,直入佛地,后成一代宗师。禅宗“一叶五花”,五宗里有两宗出自马祖门庭。

南岳怀让对马祖的开示过程,禅风已不那么直截了当了。

丹霞天然,原是石头希迁弟子。本是儒生,在赶考途中,受人启发,转投佛门,找到马祖道一处。马祖说他的因缘在石头希迁那里,让他去找石头希迁。在石头希迁处彻悟后,又来投马祖道一。他到后不去参见马祖,却到大殿爬上佛像,骑在佛像脖子上。僧人们大惊,忙去报告马祖。马祖来了一看说:“我子天然。”居然夸奖他自性真心,天然无染。丹霞立即从佛像上跳下拜谢说:“谢师赐法号。”从此便以天然为号。

这个丹霞天然的“天真自然”愈演愈烈,后来到慧林寺,下雪天冷,他干脆把佛殿的木佛像拖下来,劈了烤火取暖。

丹霞天然这些举止,无非是要说明自己已“明心见性”,与佛无二。不住于佛,也不住于法。已达最高境界,直入不二法门罢了。但看他的行径,怎么看都是“自卖风高”,刻意“作秀”,与当今的“自我炒作”异曲同工。难怪当时就有禅师说他“工于心计”。

马祖对他的肯定,是因为马祖从丹霞天然的“行为艺术”里,看到了禅机。一切不住,正是明心见性。是真是假,马祖倒是真的天然纯真,未加区别。

由南岳怀让和马祖,禅宗渐渐过渡到了“禅机时代”。而丹霞天然的行径,已有了“狂禅时代”的影子。

就审美而言,“禅机时代”或就称禅机,是禅宗最生动活泼,最潇洒风流,生机勃勃,文采飞扬的时代或现象。禅门问答,多用机锋转语。意在言外,音在弦外,拐弯抹角,如“绕路葛藤”。涵盖截流,含蓄空灵。丢下个非理性非逻辑的“话头”,让学僧上天入地地参悟。大开大合,大机大用。要说禅宗影响乃至改变了中国诗书画走向的,正是“禅机时代”。禅机与诗书画的融合,由唐而宋,而元明清,直到如今,余波未息。

宋代佛果圆悟禅师的禅诗,或许能使我们对禅机作为的风流倜傥,窥见一斑。

金鸭香销锦绣帏,

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

只许佳人独自知。

还有同是宋代志南和尚的诗,一并拈出来。

古木阴中系短蓬,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当禅诗读,也都是诗中上品。但他们绝对是在说禅,却连一点禅的影子都没有。菩提就在滚滚红尘中,法雨禅风就在大自然中,只能自己感受自己参悟。彻悟的禅悦,无一字可对人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尽得禅之风流。这不着一字处,便是禅境。宋代禅僧的诗,大都如此意境。诗中意境,便是氤氲不去,铺天盖地的“禅机”。

有得则有失,“禅机时代”的禅师,大多不叫学僧读经,只求顿悟。甚至呵佛骂祖,把佛经贬为擦疣纸、干屎橛,斥十二部经全是魔说。这些说法,虽然起初的用意在于破除“法执”,打破一切条条框框,以无法为法。用于文艺创作,就是无技巧为最高技巧。但对许许多多本来就没读过什么佛典的新学来说,无疑适得其反。毁了佛学,也就毁了禅宗自身。也正如毫无创作实践,连起码的创作知识都没有的初学者一样,是谈不得无技巧即最高技巧的。尽管禅宗是“教外别传”,毕竟还是佛教的一支。佛教是皮,禅宗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佛学基础,还顿悟个什么?

毁佛说禅的结果,使禅宗进入了“狂禅时代”。

沂州有一和尚,手持木棍,见有新学的禅僧来参学,就以木棍打地。那意思大概是要参学者“见色明心”,“观音入理”。可新学的僧人既不读佛,又怎么知道“明心”“入理”?别说参学的人不懂,其实他自己也未必真懂。只不过对“禅门棒喝”略知一二,便以为只要提一条木棍就是禅法了。人们称他为“打地和尚”。

五台山秘魔岩有个和尚,手持木叉,一有学僧来礼拜,就一叉叉住对方脖子说:“哪个魔魅教汝出家?哪个魔魅教汝行脚?速道!速道!”道个什么?

禅门“棒喝”,作用是“断妄”。截断分别妄想,直入真如实相。可到了狂禅时代,已全失去了意义。

老师朝徒弟打一棒,徒弟夺过棍棒,反手也给老师一棒。老师对徒弟大喝一声,徒弟也对老师大喝一声。打来打去,喝来喝去,整个一场全武行,没有了一点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佛理,“方圆”是禅悟。没有了佛理,禅悟也就荡然无存了。

这种毁佛说禅的现象,六祖去后不久就已存在,引起大德高僧们的担忧。六祖慧能旁出法嗣,中唐圭峰宗密禅师说:“三经如绳墨,楷定邪正者。绳墨非巧,工巧者必以绳墨为凭。经论非禅,传禅者必以经论为准。”墨斗绳尺不是木器,但木匠没有了墨斗绳尺,就无法做好木器。佛门的经、律、论三藏虽不是禅悟本身,但禅师必须依据经论,才能传授禅法。

圭峰宗密禅师的批评,显然是十分中肯,十分到位的。

“狂禅时代”的许多僧侣,都是不学无术之辈,无禅诗可供读者品鉴。

禅宗的“纯禅时代”、“禅机时代”、“狂禅时代”大致如此。需要重复的是,所谓三个“时代”,并无明确的阶段划分,只是三种现象同时存在而已。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过于质朴而言谈木讷,了无文采,就像个乡下人。古人称乡下人为野人。比如乡下的老人称“野老”,并无贬义。过于文采飞扬,而一点都不质朴,就轻薄肤浅了。这里的“文采”,意思是徒有仪表谈吐。

既质朴又有文采,就是文质彬彬。不是酸文假醋的“斯文”,那叫“措大”,并非“君子”。

简而言之,可以理解为内涵与外在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才是我们应该努力达到的气质,或者说是境界。大禅师们都是这样的人物,一见之下,令人肃然起敬。修禅如此,为人如此,为文也如此。“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同类推荐
  • 吃茶去

    吃茶去

    本书内容包括茶史、茶叶、茶道、茶艺、茶馆、茶具、茶叶的多用途、高山茶与平地茶等。
  • 服饰的进化

    服饰的进化

    服饰,诞生在文明的源头。它的出现,标志着文明的开始。可以说,服饰,就是文明的一个LOGO。各个文明的碰撞、冲突、融合,推动了服饰的进化,促进了衣冠的聚会、色彩的狂欢。服饰史是一种存在,它又不仅仅只是一种存在。它又是一部变化史,一部流动的传承史。各种变异,各种改革,在它的腹心深处喧响。那里,交错着不同的空间与时间,上演着不同类型的“战争与和平”、不同形式的悲愁与喜悦。从远古到清末,服饰曲折地表达着人类;它以一种外在的形式,表达着民族的内在精神,表达着文化的内在层次。
  • 美不胜收:九寨沟

    美不胜收:九寨沟

    九寨沟神奇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九寨沟独特的地域人文历史。随着九寨沟名气一天天增加,世世代代隐藏于这里的藏民族和羌民族的人文历史,也逐步向世人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人的蛮狂是执著坚忍,同时也是僭越否定。这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性格结构。靠着怀疑、否定和浪漫的少年品质。楚人为中国贡献了一个“道可道非常道”的哲学世界、一个天马行空的艺术世界、一种标新立异的价值传统。
  •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该书分为十一章,内容包括老人的标准、敬老和养老的礼仪、历代王朝对老人的优待、封建王朝敬老的特殊庆典、老年官员的致仕等。
热门推荐
  • 血色倾城:倾国绝恋血蝴蝶

    血色倾城:倾国绝恋血蝴蝶

    脸上招人厌恶的血印印记,一串神奇的紫水晶蝴蝶手链,一缕自千年之后的魂魄能否化解自己前世的遗憾。他是南宫公子,长得比妖孽还要动人心魄,为什么她会对自己的容颜没有一丝的眷恋,当他因为好奇慢慢接近时,心却再也收不回来了。他是发誓只守护她的近身侍卫,当他发觉她失忆后,看着她惊慌失措的小脸他竟然有一种释然。他是翼朝皇子,同时也是位如水般温柔的男子,当他和她相遇,他自己就变得不再重要。他是皇朝最尊贵的男人,犹如那地狱中的修罗善恶不分,只要是他看上的东西从来没有得不到的,自然她宇文筱蝶也不例外。
  • 上古纪元之吞噬苍穹

    上古纪元之吞噬苍穹

    两千年前,世界中心随着诸神之战开始转移,最后来到了如今的东大陆与西大陆。两千年后,世界中心随着所有生灵的野心、欲望再次放在了曾经辉煌至极的原大陆上。***********不想当神的人都是孬种,我是要成为第十一尊神的男人!————亚历克斯·杨(重写了一下开头,醉了~~~~)
  • 助人为乐的阳光魔法剑仙之旅

    助人为乐的阳光魔法剑仙之旅

    一个废柴魔法师成为天才剑仙后助人为乐的故事。紧张、刺激的升级历程轻松、惬意的娱乐时光认真、不懈的修炼道路就是我想写的人,我想写的仙
  •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市井奇话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市井奇话

    精选于《三言二拍》中的爱情题材作品17篇,其内容大都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已有定评、已为广大读者喜欢的、脍炙人口的故事,像《刘小官雌雄兄弟》《吴保安弃家赎友》等。
  • 偶然相交的平行线

    偶然相交的平行线

    两个完全不应该有交集的人,因为过年回家,而坐上了同一列火车……一次简单的旅途,男孩儿的心完成了从平静到悸动再到平静的流浪……
  • 无上星神

    无上星神

    一块生命之石,改变平凡命运,四象本命星魂,铸就疯狂人生!王辰仰天而喝:身为七尺热血好男儿,自当掌权醉卧美人膝。纵使诸天妖邪尽相欺,亦要仗剑杀的三尺地!Ps:星修等级:星体、凝魂、化术、蜕凡、融灵、星铠、星使、星将、封号星君。新书求包养!已签约,不太监!(看人家都建了个群,无悔也建了一个,群号276680591,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
  • 财务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财务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本丛书分为五个分册,分别为《人力资源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市场营销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行政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财务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生产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为读者提供了在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制度范例和工作流程通过最新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将每一个工作流程以清晰、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得到最实用的工具制度规范从现实工作中的细节入手,对每一项工作细节都作了全面、科学的论述,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得到科学的考评依据和培训蓝本。
  • 异世蓝眸
  • 兵魂创世

    兵魂创世

    加群397951774世界末日来临,创世英雄觉醒。
  • 各自安生

    各自安生

    与黑衣组织对决终于结束,生活依然要走下去。有些人仍囿于剧情的影响走不出困局,有些人却决定放手远离。男主角不是只有热血的侦探少年,女主角也不应千篇一律是温柔的天使少女,感情更不只有青梅竹马的模板公式。我想写的是四年时光所带来的改变,以及那些从未改变的初衷与坚定。脑补有,OOC有,CP不定,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