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76000000006

第6章 中风(1)

中风一症,有卒仆,有暴喑,有不遂,有歪僻,有四肢不举,有神昏冒寐,有痰涎壅盛,有语言蹇涩,有外风袭入者,有本气自病者。及乎外有六经形证,内见二便闭塞,其病各异,其名不同,而为治之法亦非一也。

〔灵枢经〕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系内居营卫。营卫稍衰,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其邪气浅者脉偏痛。又云: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志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仲景〔金匮〕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又云: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虚寒相搏,邪在皮肤……僻不遂。是则〔内经〕、〔金匮〕所论中风,皆主虚邪立说。而后代刘河间则主火为训,李东垣则主气为训,朱丹溪则主湿为训。然则三子者各出心裁,亦指证中之所有而言之也。至近代诸家,则分真中、类中,强引中气、中暑、中湿、诸卒仆暴死之证,浑同立论。而中风一证,共欲明之,而实晦之矣。盖中风之邪,其有无夹杂风火气湿之来,岂可划然分耶?但当以何有何无,孰浅孰深,以求确然之治,斯为当矣。

夫八风之邪,皆名虚邪,人身营卫经络素盛者,无从入之。入之者,因其虚而袭之耳。

〔内经〕以为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是则中风之来,无不本之阳虚者矣。喻嘉言氏论中风曰:阳虚邪害空窍为本,而风从外入者,必挟身中所有之邪,或气或痰或火而为之标。以风邪之中人,未有不因阳气不固而入之者也;中风之为疾,未有不因火因气因痰而勾引深入者也。因虚卒仆,不挟外邪者则有之。若但云客邪而本不虚者,则未之有也。

中风之邪,从外而来,以渐深入。〔金匮〕云:邪在于络,肌肤不仁。中络邪气入卫,犹在络脉之外,故但肌肤不仁。其曰:邪在于经,即重不胜。中经则于营脉之中,内而骨,外而肉,皆失其所养,则躯壳为之重着,然犹在躯壳之间。至入腑入脏,则离躯壳而入内,邪中深矣。中腑,即不识人。然中腑必归于胃,以胃为六腑之总司也。风入胃中,胃热必盛,蒸其津液,结为痰涎,壅塞隧道。胃之支脉络心者才有壅塞,即堵神气出入之窍,故不识人也。中脏,舌即难言。诸脏受邪至盛,必逆入于心而乱神明。神明无主,则舌难言。其脏气素虚而阳气不治者,卒然倒仆矣此论外中邪以渐深入。东垣亦分中腑、中脏、中血脉之治。中腑者,其病在表,多着四肢。中脏者,其病在里,多滞九窍。中血脉者,外无六经之证,内无二便之闭,但口眼 斜,半身不遂。中腑外见六经形证,用续命东加减治之(小续命汤治中风不省人事,渐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战掉,语言謇涩,肢体麻痹,精神昏乱,头目眩昏,痰火并多,筋脉拘急,不能屈伸,骨节烦痛,不得转侧,诸风服之皆验。

防风 桂心 黄芩 杏仁(去皮尖炒) 芍药 甘草 川芎 麻黄(去节) 人参(各一钱半) 防己(二钱) 大附子(炮,七分) 上药作二帖,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服。

中脏内见二便闭塞,则用三化汤通利之三化汤治中风外有六经之形证,先以加减续命汤主之,内有便溺之阻隔,此方主之。大黄 枳实 羌活各等分 每服一两,水煎服。然解表攻里之法,必体壮证实者设也。夫风为阳邪,善走空窍。若误攻其表,重开洞门,出而复入,其变愈大。

而攻里尤甚。以中脏之候,多因平素积虚,其邪易入,脏真不守,若误下之,立致危亡,不可不慎也。惟在胃腑一证,内实便闭者,间有可下。然不过解其烦热,实非大下也。然中脏有缓急二候。中腑日久,热势深极,传入脏者,此属可下。必使风与热俱去,填其空窍,则风不再生。若开其瘀壅,必反增风热,何以下为哉?其卒虚身中急证,下药入口,其人即不苏矣。可不辨欤!风中五脏,其来有自。脏气先伤,后乃中之。火、热、气、湿、痰、虚,六贼勾引深入,一旦猝倒无知,偏身牵引,四末不用,但得不死,亦成瘫痪。察其形证,何脏先伤,调之使平。肺中于风,多汗,恶风,时咳,昼瘥暮甚,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肝中于风,多汗,恶风,善悲,色苍,嗌干,善怒,头目 而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心中于风,当分二候。若翕翕发热,不能食,心中饥,食即呕吐,此外因也。其曰心伤者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内因也。脾中于风,多汗,恶风,身休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而短气。肾中于风,多汗,恶风,面庞然加肿,脊痛不能正立,隐曲不利,其色 。此五脏之见证也。审其何脏之证多见,按其脉,察其色,毋草草也。

中风外证,错见不一。风火相煽,多上高巅。风湿相搏,多流四末,手足麻木。但属气虚,关节肿痹,湿痰流滞。

喻嘉言云:中风之脉,各有所兼。兼则益造其偏。然必显呈于脉。盖新风挟旧邪,或外感,或内伤,其脉随之忽变。兼寒则脉浮紧,兼风则脉浮缓,兼热则脉浮数,兼痰则脉浮滑,兼气则脉沉涩,兼火则脉盛大,兼阳虚则脉微,亦大而空,兼阴虚则脉数,亦细如丝,阴阳两虚,则微数或微细。虚滑为头中痛,迟缓为营卫衰。大抵阳浮而数,阴濡而弱。浮滑、沉滑、微虚、散数,皆为中风。然虚浮迟缓,正气不足,尚可补救;急大数疾,邪不受制,必死无疑。若大数未死,急疾犹得不死,经言风气之病,似七诊而非,故有不死。可见大数为风气必有之脉,亦未可定为死脉耳。

天叙云:按中风一证,医书冠之篇首,其证大矣。历观古今名家所论不一,遂令中风一证茫无着落,以至后代诸君分为真伪两途,其意中风必因外中于风,方名真中;其猝仆偏枯,非因外风,虽至种种诸证,皆为类中。及予考之〔内经〕、〔金匮〕诸篇,其论偏枯、猝仆诸证,未尝专主于风立说。及予每验中风之人,于未中之先,必有先征,或十指麻痹,或肌肉蠕动,或语言謇涩,或肢体不遂,或平频率滑大不和,弦紧无根,诸多隐微见于一二年前,人多不觉,直至一时触发,忽焉倒仆。其若果为外中风邪,何以预为若是也?且每见中风之人,必中年以后,或肥盛之躯。岂外风之来,必中年肥盛者方感之耶?若此,则中风之证非特外风所中也明矣。经曰: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又曰:三阴三阳发为偏枯痿易。又曰:虚邪偏于身中,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云云。其曰膏粱之疾,其曰三阴三阳,其曰虚邪,其曰真气去,邪气独留,明指是证非独外中于风。是以仲景先师中风论云: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虚寒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其若果为外中于风,何其反云浮者血虚?络脉空虚,正气引邪, 僻不遂等语,则其明指此风为虚风之候,其不专主于外风立论也。东垣、河间、丹溪,三君所论似殊,及细详之,而东垣先生则引经曰: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原夫人身中之气,以天地间之风喻之,盖天地间之风,其平治之时未见其形,变现之时迷塞宇宙。而人身中之气亦然,其变其害皆由阳气不治,气即为邪。经云: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闭塞,地气冒明。虚风内发之证一如天地间之疾风豪雨,迅不及掩。故以风之一字命名,意可见也。所以病中风者,每于未中之先,必有先征。河间主火,东垣主气,丹溪论痰,皆各有卓见。其所论皆中风门中所必有之事,其中气、中暑、中寒、中恶、食厥、痰厥,其暴病暴死,有相类乎中风,然皆自是别证,与三子所论之证有何干涉耶?不得强引中风合论,亦不得以类中名之。嘉言氏曰:河间主火为训,是火召风入,火为本,风为标矣。丹溪主痰为训,是痰召风入,痰为本,风为标矣。然人之一身每多兼三者而有之,曷不曰阳虚邪害空窍为本,而风从外入者,必挟身中所有之邪,或火或气或痰而为之标耶?当于风火痰气之间审其何有何无,虚实轻重之际孰缓孰急,辨其分寸可也,而为之施治,斯为上策矣。若但于风之一字起见立说,其不败者几希!生生子曰:人之一身,经络贯串为之脉。脉者,血之隧道也。血随气行,周流不停。筋者,周布四肢百节,联络而束缚之。此属肝木,得血以养之,则和柔而不拘急。脉皆起于手足指端,故十二经皆以手足而名,筋则无处无之。皮毛者属肺,主外,而易于感冒。人身之血内行于脉络,外充于皮毛,渗透肌肉,滋养筋骨,故百体和平,运动无碍。若气滞则血滞,气逆则血逆,得热则血瘀浊,得寒则血凝泣,衰耗则顺行不周,渗透不遍,而外邪易侵矣。津液者,血之余,行乎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浊气滞,则凝聚而为痰。痰乃津液之变,遍身上下无处不到。津液生于脾胃,水谷所成,浊则为痰,故痰生于脾土也。是以古人论中风、偏枯、麻木等证,以血虚、瘀血、痰饮为言,是论其致病之源。至其得病,则必有所感触。或因风,或因寒,或因湿,或因酒,或因七情,或劳役、房劳汗出,因感风寒湿气,遂成此病。此血病痰病为本,而外邪为标,其邪中于皮毛肌肉,则不知痛痒,麻木不仁,如有物一重贴于其上,或如虫游行,或洒洒寒栗,遇热则或痒,遇阴雨则沉重酸痛。

其邪入于血脉经络,则手足指掌肩背腰膝重硬不遂,难于屈伸举动,或走注疼痛。此上诸证皆外自皮毛,以至筋骨之病。凡脉所经所络筋所会所,血气津液所行之处,皆邪气郁滞,正气不得流通而致。然治者当以养血除风顺气化痰为主,不必强度某病属某经某脏而杂治之也。

卒仆,谓卒然僵仆而不省人事也。〔内经〕名之 。凡中气、中暑、食厥、痰厥,皆致猝然僵仆。然与中风之候,自是相殊。而中风卒倒,喉多痰声,脉多沉伏,或脉随气奔,指下洪盛者。中风之证,有少须自苏者,有中而不苏即死者,有苏而终变不治者,无不本之阳虚。若阳气未至十分脱绝者,尚可救援。若真阳离绝,虽有良法无益也。若因而挟外邪,或痰或火冲犯清阳,闭塞窍道,亦致倒仆。但得真气渐复,亦可自苏。仓卒之际,先辨其阳中、阴中。中于阴者,面色或青或白或黑,痰喘昏乱,眩冒多汗,甚者手足厥冷。中于阳者,面赤唇红,牙关紧咬,上视强直,掉眩烦渴。大率阴中重而阳中轻。又必先辨其闭证、脱证。若牙关紧咬,两手握固,即是闭证,法宜开关通窍,急宜用通关散,牙皂、细辛、生半夏,为细末搐鼻,有嚏可治,无嚏难治。口噤不开,宜抉,或以破根散南星(五分) 冰片(少许)以中指点末,擦牙根一法急用白矾(半两) 盐花(一分)细研,揩牙根,更以半钱绵裹安牙尽头,或用乌梅肉擦牙,随用姜汁、竹沥、麻油化苏合香丸,或用三生饮生南星(一两) 川附子(五钱) 生川乌(五钱) 木香(二钱五分) 加姜(十片) 煎好灌下。

挟虚者加人参两许。如热阻关窍,痰盛昏迷者,用牛黄清心丸,煎涤痰汤南星(姜汁炒)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异大陆奸商

    异大陆奸商

    很意外的成为穿越人选!那么他将经历些什么那!异大陆奇异的生活,变态的魔兽和人类!
  •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入骨相思知不知

    入骨相思知不知

    再遇见她,贺维庭一把掐住她的脖子,眼中满是狠戾,“我问你回来干什么?!”乔叶轻轻闭上眼,就像熄灭了整个星河里所有的灯。聘用一个曾经狠狠背叛自己的女人作私人医生,他大概是疯了。五年前遇见乔叶,对贺维庭来说,似一场绵延入骨,不死不休的顽疾,可其实我们都明白,生命何其短暂,相逢何其稀罕,过去那段情分明是一段谎话,却谁都不肯先放下。
  • 一晚情深:男神老公太危险

    一晚情深:男神老公太危险

    一夜危情之后,安暮晚知道,在新婚之夜和自己缠绵一夜的男人,竟然是未婚夫的小叔?更是她姑姑安晓倩的未婚夫?一纸契约,将安暮晚变成宋靳墨的地下情人。男人给了安暮晚极尽的宠爱,在女人身心沦陷的时候,却给了她致命的打击。真相像是淬毒的利剑,毫不留情的刺穿安暮晚的心脏。安暮晚抱住肚子,痛苦的看着睥睨在自己面前的男人。“为什么?”“因为这是你欠她的,亲爱的晚晚。”男人低下头,缱绻的呼吸,如同每个午夜梦回一般,缠绕在安暮晚的身体四周。可是,此刻,却像是毒蔓一般,缠住安暮晚的身体,甚至灵魂。原来,在这场爱情中,她不过就是一个笑话罢了。她千疮百孔,不过一场笑话。
  • 你了解疫苗吗?

    你了解疫苗吗?

    说起疫苗,大家都不陌生。婴儿一出生就会接种疫苗,一些特殊的职业也需要接种疫苗。疫苗可以帮助我们抵抗疾病,使我们远离某些疾病的困扰。但是,疫苗有时又使我们担心。看多了与疫苗相关的负面报道,在接种疫苗前,心里总会有些忐忑。那么,是不是疫苗都一样呢?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接种疫苗呢?这里,我们将讲述各种不同的疫苗及预防接种的基础知识。
  • 最强机师

    最强机师

    一段自称王牌教官的智能数据,一块找不到目的地的神秘星图,成就王坤最强机师之路。
  • 狐狸的悲哀

    狐狸的悲哀

    从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万物生林在这个世界生存。狐狸,这是一种极通灵性的动物,修炼,幻人形,却被冠上了骂名~
  • 开阔眼界的地理故事

    开阔眼界的地理故事

    《开阔眼界的地理故事》丝绸之路的格局.尽管变化万端,但在塔克拉玛干南北的天山南麓的两道却变化不大,尽管如此,却至今无人能准确地说出它们的途径。现代地图无一例外标注的都是”示意图”,给人们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
  •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22个爱情故事,22种跌宕人生。他们一个个都爱得小心而慌张,一路情事,既有身体的坚守,也有内心的一片狼藉。原来,一次恋爱,一个手势,一句诺言,都是他们爱之人生的一种隐喻,不在此时,也在彼地,皆成未了之愿未尽之缘。他们,将拧巴、卑微、纠结和悲凉,一一呈现,又将你温暖打动。不为争执。不为解释。只求默默还原和追溯。
  • 凤女重生 缘来是你

    凤女重生 缘来是你

    公孙煜凌厉的掌风袭来,慕容千帆顺势将苏云裳丢了出去,苏云裳柔弱的身子生生的接下那一记掌风,整个身子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栽到悬崖边上,嘴角的鲜血如喷涌的泉水洒落一地,依稀可见血红一片。看着慕容千帆邪恶的嘴里叼着一根草,肆意中说不出的悠闲自在。苏云裳绝望的泪水落下,酸涩感让心脏跟着抽痛,这就是自己一直深爱的慕容千帆?苏云裳强撑着站起身,脸上尽是凄楚的笑意,“慕容云帆,他日,我若活着,定要将你碎尸万段。”一个转身,万劫不复!慕容千帆忽然觉得自己的心有些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