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童子
大清童子。戴公烈。徽州休邑人。流寓塘棲鎮水北界。生自儒門。週齡失母。為兒戲時。不踰禮法。年十二始習舉子業。英英露頴。十三益聰敏。動止類成人。然賦質清弱。因醫[病-丙+班]疹。致傷胃氣。乃就醫吳門寓所。有蓮池大師竹牕隨筆數種。每取其書。反覆細閱。若有會心。七月初六日午刻。忽端坐。謂其祖曰。助我念佛。遂朗稱佛號。其祖和之。始則聲高。漸至聲低。終乃無聲。尚見唇動。頃之唇亦不動。兀然而化。時 康熙癸丑歲也。此童殆宿具善根。臨終顯現。正念惺然。得未曾有。四十八願有云。十方世界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十聲念我名號。而不生者。我不作佛。彌陀經云。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極樂國土。信斯言也。此童其流亞歟。故特錄之。以垂不朽。
予自六十初度。方始發願虔修。室人卓濟永步趨予功。纔五年餘。臨終便爾洒然。復託夢生天業。已附載卷終。用勸眾信矣。茲 康熙八年。歲次己酉元旦。予佛前燈燭。四支俱結。異常巨華。其三華宛如蓮臺。冣後一華忽現佛像一尊。依山趺坐。面目儼然。衣褶分明。適有親族。來賀歲者。悉令瞻禮。皆嘆希有。此固佛祖顯靈。以堅予信。予自是益加精進。謹告諸方善信。切宜懋勉。慎毋忽諸。寶蓮道人特記。
尼眾往生類
尼大明
隋尼大明。【解】每入室禮念。先著淨衣。口含沉香。文帝后甚重之。將終之日。眾忽聞沉香滿室。俄而光明如雲。隱隱向西沒焉。
尼淨真
唐尼淨真。居長安積善寺。衲衣乞食。誦金剛經十萬徧。篤志念佛。語弟子曰。五月內十度見佛。兩度見寶蓮華上童子游戲。吾已得上品生。言訖跏趺而化。祥光滿菴。
尼悟性
唐尼悟性。居廬山念佛。虔願往生。忽聞空中音樂。謂左右曰。我已得中品生。見同志念佛精進者。皆有蓮華待之。汝等好自努力。言訖而逝。
尼能奉
宋尼能奉。錢塘人。專修淨業。甞夢佛光照身。及聞空中善言開慰。告其徒曰。吾往生時至。少頃聞奉念佛聲甚厲。奔往視之。則合掌面西坐逝矣。異香滿室。樂音西邁。
尼法藏
宋尼法藏。居金陵。勤志念佛。夜見佛菩薩來。光明照寺。奄然而化。
尼無為
明蕭山來氏女。幼誓不嫁。蔬食念佛。年二十薙髮結茆。專修淨業。三十游方參學。凡所歷處。有病苦者。隨物取與煎湯。服之即愈。嘉靖間。宮中時疫。風聞于朝。召赴有騐。賜無為心禪師之號。送歸故廬。將終日。有神僧投宿。無為却之再三。神僧勸誡而進。權宿禪牀。睡醒不見。知是神僧。便起坐偈云。六十四年活計。今朝撒手歸西。得個菩提三昧。依然明月清風。即逝茶毗。一團舍利。塔于冠山。
尼月朗
大清尼月朗。松江世族。吳氏女。父母欲為擇配。力阻弗擇。年十七遇杭州尼千江化緣齋僧。懇求出家。次年春。隨祖母諸眷屬。天竺進香。乘便。竟至千江庵。住足。示無歸意。眷屬咸往勸之歸。決志不允。眾知不可。
婦女往生類
文帝后
【解】隋文帝后。獨孤氏。雖處王宮。深厭女質。常念阿彌陀佛。以八月甲子命終。【解】時永安宮北。種種音樂。自然震響。異香滿室。從空而至。帝問闍提斯那。是何祥瑞。對曰。淨土有佛。號阿彌陀。皇后業高。超登彼國。故現此瑞耳。
姚婆
唐姚婆。上黨人。因范行婆勸。念阿彌陀佛。臨終見佛菩薩來迎。告佛言。未與范行婆相別。請佛暫住。少時佛住空中。候范婆至。姚婆立化。
溫靜文妻
唐溫靜文妻。并州人。久患在牀。靜文勸以念佛。一年不絕。遂見淨土。乃告靜文言。我已見佛。後月定去。又以食獻父母云。今得隨佛往生。願父母及夫。專心念佛。來西方相見。言訖而終。前三日見蓮華大如車輪。
荊王夫人
宋元祐間。荊王夫人。王氏。與婢妾精修淨業。唯一妾懈怠。夫人斥之。妾悔悟。精進久之。謂他妾云。吾今夜當生西方。是夜異香滿室。無疾而終。明日他妾告夫人。昨夢化去者。託致起居云。蒙夫人訓誨。已獲往生。感德無量。夫人云。使我亦夢。乃可信耳。其夜夫人夢見。亡妾敘謝如前。夫人云。西方可到否。妾云。可到。但從妾行。夫人隨之。見池塘廣大。紅白蓮華大小相間。或榮或悴。種種不同。夫人問云。何以如此。妾云。此皆世間發念修西方人也。纔發一念。池內便生蓮華一朵。若願心精進。則華日日敷榮。以至大如車輪。若願心退轉。則華日日萎悴。以至殞滅。次見一人坐蓮華上。天衣飃揚。寶冠瓔珞莊嚴其身。夫人問云。何人也。妾云。楊傑也。又見一人朝服坐于華上。妾云。此馬玗也。夫人云。我當生何處。妾引行數里。遙望見一金壇金碧照耀。妾云。此夫人化生處。乃上品上生也。夫人既覺。訪問楊馬所在。則傑已亡。而玗無恙。是知精進不退者。雖身在娑婆之內。其神識已在淨土矣。後夫人于生日。秉爐焚香。望觀音閣而立。子孫方具獻壽之儀。已立化矣。
馮氏夫人
宋廣平郡夫人。馮氏。名法信。贈少師許珣之女。適承宣使陳思恭。少多疾。【解】往見慈受深禪師。教以持齋念佛。精修淨業。夫人盡去葷血。衣埽塔服。專以西方為念。行亦西方也。坐亦西方也。起居食息亦西方也。語默動靜亦西方也。酌水獻華亦西方也。誦經行道亦西方也。剎那之念。秋毫之善。一以為西方之津梁。十年間無惰容。心安體健。一日忽書偈云。隨緣任業許多年。枉作老牛為耕田。打疊身心早歸去。免教鼻孔受人穿。族黨怪之。夫人云。支那緣盡。行即西歸。何怪之有。乃臥疾。忽矍然而起云。吾神游淨土。面禮阿彌陀佛。觀音左顧。勢至右盻。百千萬億清淨佛子稽首。慶我來生其國。若宮殿林沼。光明神麗。與華嚴十六觀經所說同。明日安然化去。家人聞妙香芬馥。三日茶毗。舉屍如生。
觀音縣君
宋吳氏縣君。其夫都官員外郎呂宏。亦悟佛理。夫婦各齋戒清修。吳氏有二侍女。亦絕葷血。勤力助為勝業。其一頗好禪理。既病猶怡然。笑語而逝。如委蛻。然其一奉戒克苦。或終月不食。但日飲吳氏所呪觀音淨水一盞而已。忽見金蓮捧足者三。又數日見其膝。又數日見其身。又數日見其面目。其中乃阿彌陀佛。左右則觀音勢至也。又悉見其堂殿國界。皎如指掌。曉然知其為淨土。問其詳。則云。彼皆清淨男子。經行遊樂。無女人也。又問彼佛如何說法。云我得天眼。未得天耳。故但見問答指顧。而不能聞所說也。如是者三年。未甞一日不在目前。忽感疾。自言。往生乃終。吳氏事觀音有靈感。每于淨室。列置瓶缶數十。以水注滿手。持楊柳誦呪。必見觀音放光。入瓶缶中。病苦者飲水輙愈。所呪水積歲不壞。大寒不凍。世號觀音縣君。
陸氏宜人
宋宜人陸氏。錢塘人。朝請王璵妻也。甞誦法華。篤意淨土禮懺。一會念佛萬聲。凡三十年。因微疾。忽聞天鼓自鳴。人方驚異。即面西端坐。雙手結印而逝。
胡長婆
宋胡長婆。李氏。上虞人。夫喪後。日夜高聲念佛。及誦彌陀經。凡十餘年。一日見有僧。覆以緋葢曰。汝十五日子時往生。問師何人。曰是汝所念者。婆遂會別諸親。至期。有異香光明。端坐而逝。七日焚化。齒如白玉。舌如紅蓮。睛如葡萄。皆精堅不壞。舍利不可數計。次日焚處生一華。如白[璺-玉+(卸-ㄗ)]粟云。
龔氏
宋錢塘龔氏。晝夜念佛。誦彌陀經。後有疾。請亨律師指示。陳說未終。端坐而化。老妾于氏。亦念佛不輟。一夕夢龔氏告云。我已生淨土。汝七日當生。至期亦逝。
鄭氏
宋鄭氏。錢塘人。日課觀音經。念佛不輟。後病中索浴。浴畢。西向坐。問家人云。聞磬聲乎。淨土諸聖且至。已而合掌喜躍曰。佛菩薩來。觀音手執金臺。如來接我登座。遂奄然而化。
黃氏
宋黃氏。四明人。早喪夫。因歸父舍。精修淨業。臨終見佛來迎。結印徐行。儼然立化。家人篩灰于地。以驗生處。見蓮華一朵生灰中。
朱氏
宋霅川朱氏。念佛三十年。忽斷食四十日。唯飲水念佛。夢三僧各執蓮華。謂曰。吾先為汝種此華。今當往生。既寤。請僧助念。端坐而逝。
項氏
宋項氏。名妙智。鄞縣人。寡居二女。悉令為尼。精勤念佛。一日忽曰。我欲坐脫。錯與作棺。女曰。佛用金棺。無嫌也。母喜。俄而異香滿室。西向結印。微笑而逝。
裴氏女
宋汾陽裴氏女。專志念佛。報盡日。索火焚香言。佛以蓮臺迎我。我當往生。已而天華飛墜。安坐而化。
沈氏
宋沈氏。慈谿人。自幼蔬食念佛。歸章氏。一心不變。施米貸被。以濟饑凍。後微疾。念佛尤力。忽見佛菩薩諸天聖眾。普現目前。燈光千點。纍纍然。狀若虹橋。即日吉祥而逝。
樓氏
宋樓氏。慧靜。適寺簿周元卿。甞披玩傳燈。發明見地。尤以淨業為真修。念佛不輟。晚年被疾。忽見蓮臺紫色化佛無數。異香滿室。語家人亟令念佛。頃刻而化。
周氏
宋周氏。妙聰。周元卿之女也。因感其母華臺往生之瑞。篤志念佛。期生安養。病中請僧行懺。自見其身。着新淨衣。在樓閣上。作禮念佛。謂家人曰。勤修淨業。西方相待。右脅西向而逝。
秦氏
宋秦氏淨堅。家松江。厭惡女身。與夫各處。精持齋戒。閱華嚴法華光明般若經。無虗日。晨昏修彌陀懺。禮佛千拜。久之有光明。入室面西。安坐而終。
鍾婆
宋嘉禾鍾婆。誦彌陀經。念佛二十年。為常課。一日語子曰。見大白蓮華無數眾聖在此端坐。聳身而化。
孫氏
宋錢塘孫氏女。常念佛持呪。因病請清照律師。至。謂曰。久病厭世。願求往生。師為談淨土因緣。大喜。至夜夢。師持藥一盞。服之。流汗身心。輕安三日。後語侍人曰。迦葉尊者來此。好金蓮華座。即瞑目結印而化。
梁氏
宋梁氏女。居汾陽。兩目俱盲。遇沙門。勸令念佛。越三年。雙目開明。後忽見佛菩薩幡葢來迎。即日命終。
黃婆
宋潮山黃婆。持金剛法華。專心念佛。忽患痢疾。但飲水不食。鄰菴僧善修。夢婆來。謂曰。將往西方。越二日。婆西向念佛。端坐而化。遠近皆見紅霞覆婆之屋。
崔婆
宋東平梁氏。乳媼崔婆。淄州人。平生茹素。極愚。不能與同輩爭長短。主母晁夫人。留意禪學。崔朝夕在旁。但誦阿彌陀佛。虔誠不少輟。不持素珠。莫知其幾千萬徧。年七十二得疾。不下床。然持念愈篤。忽若無事。時倡偈曰。西方一路好修行。上無條嶺下無坑。去時不用着鞋襪。脚踏蓮華步步生。諷咏不絕口。人問何人語。曰我所作。曰婆婆。何時可行。曰申時去。果以其時去。用僧法焚之。舌獨不化。如蓮華然。
鄭氏
元鄭氏淨安。錢塘人。念佛日無虗度。得疾。聞空中聲曰。汝行有期。母得自怠。又見佛身金色。即奮起面西端坐。召其出家子義修。諷彌陀經。倐然而化。其女夢母報曰。吾已得生淨土。可聞之諸修師云。
周婆
元鄞縣寶幢市周婆。精修淨土。遇歲首。持不語。晝夜常坐。盡月而止。遇暑月則施茶湯。歷久不廢。一夕夢大荷葉。徧覆一市。覺自身持數珠。行道葉上。既而微疾。鄰人夜見。幢幡寶葢。來入其家。黎明婆已合掌念佛逝矣。
薛氏
明薛氏。武塘世族女也。生時母夢。長庚入懷。後歸周生子。五人而寡。秉節。目誓供觀音大士香煙。結蓮華。人異之。專心淨業。好施不倦。念佛十五年。如一日。萬曆丁亥五月。得疾。醫進乳粥。確乎不許。逐絕粒屏藥石。至九月六日。延僧禮懺。且曰。四日足吾事畢矣。乃西向對彌陀像。晝夜繫念。囑諸子翊贊。禁諸婦女母入。是日索水灌手。誦甘露真言。着淨衣。戴誌公帽。長跪佛前。念然香讚佛偈。唱三皈依。禮三拜。輪珠念佛一百八徧。逮午趺坐。結印而化。神氣熈然。較生存倍。更開朗一。時在側者。俱聞蓮華香滿室中。諸子奉命入龕。觀者數千人。歡喜頂禮云。
于媼
明于媼。北京昌平州邵村民。于貴之母。久積念佛。一日浣衣甚潔。謂其子曰。予將生淨土。子未信。至期。取几置庭心。坐几上。脫去。異香天樂。鄉人皆聞。
張母
明張母。陶氏。為長水守。約居士繼室。居士奉佛。母化之日。課誦無間居士出禮普陀。母謂二子曰。吾平日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今始悟。初四日吾行矣。及期。端坐而逝。次日居士歸成殮。俄而棺上出青蓮華五朵。居士大駭異。自愧恒常與俱。不知其道行如此。遠近見聞。靡不嘆慕。
孫氏母
明中官孫名之母。一生齋戒念佛。年老微恙。自知時至。告其子。欲坐脫。子哀泣止之。不得。乃為作龕。至期入龕。安坐化去。
徐氏
明陸母徐氏。嘉定人。孀居。刻志淨業。夫昔有千金。出貸。焚劵。不取奩飾。罄以施人。恒于佛所。禮誦不輟。如是者十載。一夕忽呼侍人曰。看東方光發否。我往生時至矣。汝輩可助我。遂高聲念佛。合掌而逝。
朱氏
明陳母朱氏。吳郡嘉定人。濬川居士室也。孝慈天植。素向三寶。年八十一。其子參雲棲歸導。以念佛往生。遂篤志淨業。越二載。示疾卒之前三日。堂前大呼母名者三。母云。有二青衣。在此時。病久孱困。忽躍起。竪脊端坐。諸子勸其寢息。乃吉祥而逝。迎尸中堂。仰臥之尸。自轉西向。一時駭異。以為精誠所感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