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50000000023

第23章 君子(11)

八、君子式官员:以维护秩序为己任

在古典哲学时代,其实也就二百年前,哲学家们总是在提出了一套伦理学和法学理论之后,才讨论政治学。事情很简单:没有伦理学,政治学就没有意义。因为,没有伦理,也即没有“好”、“善”这样的价值准则,就没有真正的政治。不志于善的政治最多不过是伪装的政治,它是赤裸裸的暴力或者利益的统治而已。这样的统治不可能造福于被统治者,他们将丧失人的尊严。这样的统治也必然败坏统治者的心灵,让他们同样没有人的尊严。当代中国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政治伦理的普遍匮乏,官员们不知道自己的合宜的角色是什么。要走出目前的物质主义陷阱,就需要通过儒家教育养成官员之君子意识。

官员之物质主义迷信(68)

2010年9月10日,宜黄县政府为新客运站建设进行强拆动员工作,两名被拆迁当事人自焚,致三人烧伤,其中一人死亡。在高层压力下,该县机关八名党政机关干部受到处理。10月10日,县委书记邱建国、县长苏建国双双被免职。

自焚事件和官员处理,均引发舆论强烈反响。就在此风口浪尖上,宜黄县政府一位官员化名投书财新网,透视此一强拆自焚事件,从各个方面对强拆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当然是站在政府官员的立场所进行的透视。

面对强制拆迁、面对扭曲的增长,人们常会对官员们产生一种道德义愤。实际上,除了利益考量之外,官员们的行动是由一种特定的价值和行为逻辑支持的。这位官员的文章即呈现了基层政府和官员关于增长、关于治理的基本理念。正是这种治理理念支撑着地方政府的所有行为,包括十分蛮横的强制拆迁。剖析这套价值、逻辑,有助于人们找到解决当下中国问题的方案。

这篇文章十分自豪地列举了宜黄县近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作者列举了GDP、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四项指标来说明,宜黄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赶超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个成功样本。

作者的这种描述表明,发展经济确实是官员们的共同信仰。当这位官员作者列举本地成就的时候,选用的全部是经济增长指标。放眼全球,这样的政绩观是相当奇怪的,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各级官员会把经济增长当做最重要的政绩来炫耀,当然也没有哪个国家的官员会拿出主要精力来追求经济增长。

有选择就有所遗漏。作者的遗漏是引人注目的:作者没有提及民众的生活、就业,没有提及本地公共服务供应与分配情况,没有提及当地的社会治安状况、官员的廉洁状况。所有这些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指标,作者都忽略了。有这样的遗漏也就可以推测,这些东西在官员心目中根本不重要。

非常有趣的是,作者把这一经济增长成就归于近几任县领导的“殚精竭虑”,尤其是县委书记的精明强干。虽然承认一些领导急功近利争政绩,但作者又强调,这种做法客观上促进了宜黄的大踏步发展。

当然,现实中不是“一些领导”争政绩,而是所有官员都在争政绩,这就是经济学界所说的“政府间竞争”。经济学家以此来解释过去十几年来的经济增长——其实,这种在上级面前围绕着政绩指标进行的竞争,不是十几年来的新鲜事:五十年代的“浮夸风”,就是政府间竞争的产物。

此一为了政绩的竞争,确实可以推动地方官员滥用权力,以广泛而严重地侵害民众权利和利益的方式,追求最短时间内的政绩最大化。官员们为此不惜对民众使用强制措施。如果哪位官员运气不好,可能遭到处理。宜黄县官员就属于运气不好的。作者痛心地说,宜黄事件之后,县领导的主要精力用于处理善后和“灭火”工作,无法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宜黄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公共管理危机,作者所关心的仍然是经济增长。由此可以看出,增长主义已经变成了官员群体的一种迷信,而且这种迷信根深蒂固。

增长主义迷信必然导致权力迷信。

作者已把当地经济增长归功于地方官员的“殚精竭虑”。在文章最后一部分,作者还从理论高度上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国是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又要实现民族复兴、赶上西方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积极政府”是当代中国现实和必然的选择。而且事实已经证明,一以贯之地贯彻积极政府的理念,中国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比如就出现了宜黄的“大发展”。

这是在重复一个历史神话。几乎所有历史学家都把作者所说的“积极政府”当成现代中国历史演进的必然——但其实,历史哪有什么必然性。事实上,在中国的政府最为“积极”的五十到七十年代,经济增长表现是东亚各经济体中最差的。正因为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已经濒临崩溃,才有了八十年代以后的改革。而改革的基本取向就是“放权让利”,也即,政府不再那么“积极”,私人企业家获得更大发挥空间。这才是中国“奇迹”的基本动力。包括作者这样的官员、包括无数经济学家,甚至不能正确地解释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

基于上面的历史神话和意识形态,作者说,印度落后于中国就是因为印度政府不能像中国这样最大限度地调控经济和社会资源,包括征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增长主义迷信背后的物质主义国家哲学:人就是物质性存在,评价一个国家好坏的唯一尺度就是其经济增长成就,其他价值,比如社会自治、人的自由和基本权利得到保障、国民享有平等的民主参与权等,一点都不重要。

基于这样的价值观,作者得出了一个结论:印度政府的权力受到约束,固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个人权益,事实上却损害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最终个人的长远利益也受到损害。

这是人们十分熟悉的奇异的辩证法,是牺牲个人利益以实现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粗俗说法的翻版。在这一论说中,个人权益毫无道德和法律上的独立意义,而只是实现所谓“集体利益”的工具。至关重要的是,有些人虽然开口闭口集体利益,但何谓集体利益,却不由集体全体成员民主地共同决定,而由集体之上、甚至集体之外的极少数人决定。

于是,集体所有成员都被列入潜在的牺牲者的名单之中,而根据官员的需要,在适当的时机,被逐一牺牲。这样的集体利益也就成为他者的利益。今日中国各级“积极政府”透过牺牲个人利益,比如广泛的强制拆迁,即便真的在正常的企业家精神驱动的增长之外,实现了某种超常规增长成就,也是他者的增长。它不仅无助于民众利益,反而就是以牺牲民众利益为前提而获得的。

这位作者还在中国语境中论述了“积极政府”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广泛使用强制性权力的必要性。作者说,经济增长是有成本的:要增长,就需要“搞城市建设”;而这就需要进行拆迁;拆迁补偿标准太高,政府肯定吃不消。因此,政府就要使用暴力,进行强制拆迁,以控制补偿标准。

这就是增长主义的魔鬼之脚趾。我敢断言,这篇文章中的一句话,一定会成为年度经典话语: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强拆就没有我国的城市化,没有城市化就没有一个“崭新的中国”,是不是因此可以说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作者在文章最后坚定地断言,只要地方要发展、只要城市化没有停止,强拆工作就依然要进行下去。

在作者看来,广泛地使用暴力可以控制经济增长的成本,从而保证经济的高速增长。在这里,官员们娴熟地进行着宏观层面的成本—收益计算。在经济学家提出的政府间竞争模型中,地方官员扮演着企业家的角色。不过,他们绝对是世界上最奇怪的企业家,因为他们掌握着不受控制的暴力。宜黄县委书记、县长一定可以算进行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官员的典型,而他们竞争的手段就是对民众使用暴力。

当然,按照官员们和经济学家的逻辑,几个农民自焚的“成本”,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地方经济的高速增长,可以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足以弥补极少数人自焚所带来的成本。甚至死者本人,也会因为经济增长,他的“长远利益”得到实现而在地下高兴。

作者还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强拆现象出现的原因,作者认为,面对政府征地、拆迁,农民是贪婪的,他们做梦都想依靠政府征地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因此,与农民平等地谈判根本不可能,政府只能强制。作者因此感叹,“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这位作者没有反思:自己所在的政府为什么这么傻,要让农民一夜暴富?作者关于控制经济增长成本的论说表明了,政府本身就在通过强制拆迁赚钱。那么,为什么本属农民的土地,政府可以拿去赚钱,而农民就不能自己赚钱?究竟是谁应当接受教育?

作者还说,官员们精心为公民打造设计的现代救济方式——法律武器,老百姓弃之如敝屣,仍习惯选择上访尤其是越级上访。

作者完全可以去问一下愤而自焚的钟家人或者当地法院,他们事前事后到本地法院起诉,法院是否受理?或者钟家人到本县有关部门上访,会是什么结果?

由上面两个论述,我们看到官员心灵中有一种强烈的自恋症,看到了官民在社会基本现实问题上认知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恐怕是官民陷入对立状态的根源。而这种认知差异也是当代中国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的表征,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有权、无权,因为贫富分化而造成的社会结构的断裂:官与民、富人与穷人,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具体地说,官员们生活在自己的强大统治逻辑中,关注的是增长、发展等宏大目标。他们根本无意于理解、感受普通民众的生活与其尊严、权利和利益。事实上,普通民众就是官员实现自己和所谓集体目标的工具,是一种生产要素而已。这些官员也可能出身平民,但他们绝不可能以平等态度对待普通民众。在官员看来,征地、拆迁的时候,没有什么公平交易可言。政府给什么,民众就该服服帖帖地接受。如果拒绝,他们就把自己变成了政府的敌人,官员立刻可以动用暴力机器对付之。宜黄县委书记、县长就把钟家人当成敌人,这位作者也论证说,这些人贪婪而短视,他们妨碍官员们从事其伟大事业,当然只配得到暴力。

面对目前对宜黄官员的处理,这位作者显然觉得十分委屈。这种委屈感,来自多个方面。

首先是面对上级的委屈。作者指出,强拆是经济增长战略所必需的,上级领导也是靠着基层政府强拆而获得好看政绩的。强拆是功劳,为什么反而要遭到处理?强拆在全国普遍存在,为什么偏偏处理我们宜黄?

其次是面对法律的委屈。作者说,一切机械照搬法律会犯“本本主义”的错误。作者坦率指出“法律并非一用就灵”的一大原因:公共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律化,立法者脱离实际、脱离民众,等等。这样的法律根本无法执行,怎么能用这样的法律要求基层官员?

第三是面对媒体的委屈和怨恨。在作者看来,宜黄强拆、自焚之所以变成事件,完全是因为媒体小题大做,无中生有。在作者看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合乎国家利益,某些民众权益遭受侵害是合理的代价,为什么要抱着苛刻的眼光来监督?

第四是面对网民的委屈。作者承认,收入差距、官民冲突让很多人或多或少对社会、对政府存在一些不满。网民们的这种情绪无处宣泄,只好宣泄到宜黄政府官员身上。

这些委屈感揭示了现有体制的巨大缺陷。基层官员之所以成为媒体、网民抨击的靶子,是因为目前的体制迫使他们不得不挖空心思追求政绩,而他们的权力恰恰又不受监督,可以对民众随意滥用。由此,忽视和侵害民众权益就成为一种政治习惯,并且也没有什么机制来防微杜渐、及时制止。他们习惯于我行我素。一旦高层施加巨大压力,他们遭遇惩罚,难免心中不服。

作者的委屈表明,基层官员隐约地认识到,他们自己也是制度的牺牲品。但这种委屈也表明,基层官员普遍缺乏基本政治伦理和政治反思能力。升迁的愿望太强烈了,增长迷信太根深蒂固了,敌我意识太强烈了,以至于他们把滥用权力、侵害民众权益等犯罪行为,当成追求国家富强的捷径。

这份文本揭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只有进行深刻的政治体制变革,这份文本所揭示的官员的思维模式行动模式,才有可能被改变,政府与民众、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才有可能恢复平衡,政府官员才有可能具备最基本的政治伦理。

同类推荐
  • 社交口才

    社交口才

    社交口才是培养社交能力的重要一环,是最为神奇的公关密码。拥有它,你可以使自己说话更具有风度,增强自己说话的魅力,使自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社交口才》一书精心构筑、旁征博引,将引领你快速进入口才艺术的大门。
  • 人生博弈的智慧

    人生博弈的智慧

    本书让平凡者奔向成功,让成功者迈向卓越!博弈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处世之道,一种生存理论,《人生博弈的智慧》旨在为你讲述高明的处世之道,解读精妙的博弈策略,助你缔造非凡的人生!
  • 改变你一生的小故事(增订版)

    改变你一生的小故事(增订版)

    想一想在平日的生活中,你是否因为找不到明确的人生目标而感到彷徨无依?你是否因为周遭环境的困扰而倍感焦虑,怨天尤人?又是否因为信仰的缺失而时刻感到处在人生的边缘?如此种种心灵困惑和迷惘究竟应当怎样解决呢?本书为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和出口。本书精选了上百个通俗易懂、发人深省的寓言及哲理故事,并在每个故事的结尾处加入笔者的体悟,力求用平实生动、明白浅近的语言阐发深刻的人生哲理,使人读后如闻金石之声,豁然开朗。
  • 秘密Ⅳ:你就是一座宝藏

    秘密Ⅳ:你就是一座宝藏

    《秘密Ⅳ:你就是一座宝藏》是罗伯特·柯里尔《秘密》系列丛书中的第四部,关一书的意义,他本人如此说道:斯芬克斯问道:“什么生物早晨四足行走,中乖两足行走,晚上三足行走?”过路者们都要面对这个奥妙费解的谜语,凡猜中者即可活命,凡猜不中者一律被吃掉。这就是古老的斯芬克斯谜语。现代的斯芬克斯谜语变得更加困难:“我怎样可以赚更多的钱?怎样才能让我和我的家庭衣食无忧,富足快乐?”这个问题摆在你的面前,每天在你的心头萦绕,直到你解决它。这就是现代的斯芬克斯谜语,任何解答不了者下场和古代没有多大区别。
  • 趣味人生预测:透过现在看未来

    趣味人生预测:透过现在看未来

    人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们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就会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人生又怎么能有意义,生活又怎么能美好呢?如果我们能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迹。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尽相同,但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窗外有土也有星,就看我们能不能磨砺一颗坚强的心、一双智慧的眼,透过岁月的风尘寻觅到辉煌灿烂的星星。不要一味地审视生活怎样对待自己,而应该静下心来,看一看自己是如何对待生活的。
热门推荐
  • 说话的智慧与禁忌

    说话的智慧与禁忌

    《说话的智慧与禁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寓理于简单明了的故事之中,通过正反对比的方式,告诉每一位读者,成功的说话方式要遵循哪些原则,失败的说话方式在措词和形式上存在哪些错误。
  • 倾城修罗王:狂妄五小姐

    倾城修罗王:狂妄五小姐

    她,是21世纪黑道顶尖的王者,从小就经受各种变态训练的杀手,身怀绝顶医术,却遭受情人和好友的背叛,消失在这个世界里;她从小就不能修炼,总是被其他人欺负,被小人害得失去生命。然而,她再一次睁眼,她复活,她消失,她要带着她的那一份好好活下去。说什么废物,说什么渣渣,这就让你们好好看看谁才是废物,谁才是渣渣。看我把所有职业都收入囊中,亮瞎你们的眼!
  • 神厨萌嫁

    神厨萌嫁

    小姐,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某丫鬟一脸坏笑。“靠这身厨艺赢遍天下!”某神厨倒一脸正经。“不对不对!”丫鬟笑得诡异。“那你说是什么?”小姐问得心虚。“当然是找个如意郎君!”“……”她哪儿来的理直气壮?“像逍遥王那样的如意郎君!”“……”某神厨只觉脸上好热好热。“难道不好吗?”“他过于英俊位高权重受人追捧又喜怒多变,我实在看不出哪里比较靠得住!”“靠不住?那我今天不该来咯?”身后忽然传来男声。她吃惊地回头,却见他笑意暖暖,已手捧大红吉服向自己走来……
  • 王爷请靠边之本妃不侍寝

    王爷请靠边之本妃不侍寝

    别人穿越不是侯门千金就是宰相府嫡女,为什么她穿过去就是青楼里一舞女?还是挂牌脱光灌药的?哦MYGOD,要命啊!就算她上辈子为了活命做过领舞DJ,熟悉蛇舞钢管舞,你也不能让我在这破时代跳脱衣舞吧?没说的,肚子上切一刀,疼痛换回理智,赶紧逃吧……等等,这贱人是谁?怎么长的像那负心贼?不过,好老!啊啊!是这辈子的爹?!夭寿哦!老天,这老婆子说什么?要她嫁人?还是王爷?楚楚撇嘴,谁家的王爷会娶一个妓女?啊哈,原来是抬进王府做替身!替身就替身咯。但是,老娘替你老婆当刀子品毒药都是小事,这个侍寝就不用了吧?
  • 金枝雀

    金枝雀

    “皇帝真以为他的话谁都得听吗?本姑娘偏不买他的帐!”李落婷哼声道。“小姐,你答应他又怎么样,咱们也不用去那么远的地方受罪,去当个屁大点七品小知县呀!”丫鬟青鸾一脸的不情愿。“放屁,要去你去!”李落婷抽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小姐,你又不淑女了!”青鸾嘟囔道。“小姐这才是真性情!”酒鬼刘喝了口烈酒,咧嘴笑道。“放屁,小姐都是让你这么奉承的!青鸾骂道。“……你又不淑女了!”酒鬼刘笑了起来。
  • 羽嫣传

    羽嫣传

    她,魔界尊主,为了数十年后的三界之战,不惜重生于人界,千里寻人。他,人界与天界的孽子,朱雀王国的人人敬重的天才皇子......
  • 流云水袖

    流云水袖

    她以为自己死定了,谁知再次醒来,却是在她自己的房间里。慕容绾的房间不同于其他女子,干净利落的除了必须家用,其他家用都没有。而且慕容绾还记得师傅为了让她静心修炼,特地制作的宁神香,此刻宁神香的味道静静的在室中弥散,在鼻息之间回转。是谁救了她?慕容绾有些摸不着头脑。想着起身看看。【宿主已有能力接受资料,传输资料中……】
  • 生活一种

    生活一种

    尹利华编辑,青年作家,图书策划人。现供职于北京新课程报社,《语思》杂志社编辑。本文是一本微型小说集。文章或层层铺垫,大肆渲染,制造悬念,而后跌入出人意外的欧亨利式的结局;或故弄玄虚,有意误导,最后随着误解的消除而使悬念得以揭示;或借助戏剧性的巧合使小说充满戏剧性的奇巧情趣;或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有意制造与结局形成强烈反差的语境,在对比中展现某一主题。
  • 十里红妆

    十里红妆

    她,曾被人喻为一顾倾城。二顾倾国,三顾倾天下的红颜祸水。他,扼住她的脖颈的双手不住的颤抖,一字一顿,仿佛用尽毕生精力,“本王可曾在你心底停留过一刻?”他,温文尔雅的身姿,将她包围在怀中,熟悉的清香味道,可她的双手却是猩红的一片。这一生,她为了什么?一切韶华退却后,徒留自己一身空壳,遗留人世间。开了新浪微博,求拍砖关照指点http://weibo.com/5118920070/profile?topnav=1&wvr=5
  • 憨夫娶妻:娘子别跑

    憨夫娶妻:娘子别跑

    “我要嫁他!”此话一出,周围顿时鸦雀无声,众人转过头呆呆地望向被人群围在中间的那位男子,一身粗布麻衣,平凡的相貌,此时正以非常狼狈的姿势坐在一堆散落的白菜旁边。“蕊儿,你真的决定好了?”另一旁,中年男子抹了抹额头流出的冷汗,直后悔当初给的承诺,现在光天化日,人群挤挤,想反悔都不成。“是,爹,女儿决定了,就要嫁他!”青衣罗衫,墨黑的长发如瀑布般顺滑,微仰的脸秀丽清冷,眸中闪着异常的坚定。就在众人感叹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时候,被围在中间的男子默默地起了身,拿起一旁的菜筐,将散落的白菜捡于框内,随后默默地挑着筐走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