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50000000003

第3章 美德(1)

美德引论

本书关心的问题是优良社会治理秩序形成与维系之机制。本书将要提出的命题是,优良社会治理秩序之基础乃是美德。未必所有人具有同等的美德,但社会中至少有一群人具有一定的美德,惟此,优良社会治理秩序才有可能。那么,何为美德?美德从何而来?我将援引儒家之经典论述,对此问题略作阐述。

德行与德性,伦理与道德

首先需从概念上区分德行与德性、伦理与道德,因为,当下关于中国文化之性质及诸多现实问题的讨论,都混淆了这两者。

《尚书·舜典》中记载,帝舜命夔担任典乐,但还让他承担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汉儒孔安国解释说:“胄,长也,谓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以歌诗蹈之舞之,教长国子中、和、祇、庸、孝、友。教之正直而温和,宽弘而能庄栗。刚失入虐,简失入傲,教之以防其失。”(1)

这段记载说明,孔子开办私学之前,华夏古典教育的基本形态是乐教,目的是养成君子之德。

《皋陶谟》中,皋陶则说,“亦行有九德”:

宽而栗:性宽弘而能庄栗。

柔而立:和柔而能立事。

愿而恭:悫愿而恭恪。

乱而敬:乱,治也。有治而能谨敬。

扰而毅:扰,顺也。致果为毅。

直而温:行正直而气温和。

简而廉:性简大而有廉隅。

刚而塞:刚断而实塞。

彊而义:无所屈挠,动必合义。(2)

皋陶清清楚楚地说明,这九德是“行之德”,也即行为所具有的属性,当然是优良的属性。换言之,九德是“德行”。这九德显然是从《舜典》所说的四德发展而来,四德同样是德行。

德行不同于德性,汉儒郑玄注《周礼·司徒·师氏》云:“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3)德行就是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特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德、九德的主体都是行使着治理权的君子,他生活于封建秩序中,有自己的臣、自己的君、自己的民。因而,君子之德也就是君子对待臣、对待民、对待自己的君的优良行为模式。

这样的德行也就是君子之位对于君子的内在伦理性要求,君子惟有具有这些德行,才能恰当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当然,与君子相对的人同样也需具备与其身份、也即社会角色相对应的德行。由此,也就形成了一系列“义”,《礼记·礼运篇》提出“人义”说: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义者,宜也,合宜也。“十义”就是对十种社会角色的合宜行为之伦理性要求。这十种社会角色是两两相对的,每一个都生活在与他人的相对关系中,扮演着一种角色,每个角色对承担者之行为模式会有一组特定要求,“十义”就是对最为重要的十种社会角色的要求之抽象,也即十种人应当具有的基础性、根本性德行,也即十种基础性伦理规范。惟有合乎规范,处于特定的相对社会关系中的人的行为才是恰如其分的、合宜的。每一方都让自己的行为合宜,双方就可维持良好的关系。这也正是孔子所说“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含义。

到孔子那里,德的含义发生了微妙而重大的变化:

第一,从主体来说,德开始平民化。

周代君子是等级制意义上的,他自然地就是治理者,所以,德行就是等级制意义上的君子之德。到孔子时代,礼崩乐坏,等级制意义上的君子衰微,孔子要从平民中养成君子。这是孔子关心的核心问题。这些平民得通过“学”养成自己为君子。由这一点也就催生了自觉的伦理学,从而带来了一系列概念的分化。

第二,首先是在德行之外出现了德性,或者说在伦理之外出现了道德。

封建秩序是由一个又一个特殊的相对关系联结而成的,双方之善、恶就见于相互对待的具体关系中,也即,此时唯一重要的就是作为优秀行为模式的德行。君、臣、民始终在与具体的他人的相互关系中追求优良行为模式,因而他们所追求的始终是伦理。

孔子开始讨论“性”的问题,他说过一句流传广远的话:“性相近也,习相远也。”(4)孔子所说的“性”究竟指什么,两千多年来众说纷纭。也许孔子所说人人相近之性,就是“仁”:“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5)“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6)孔子一方面主张“复礼”,另一方面主张“依于仁”。礼关乎古典的伦理、德行,仁则催生出道德、德性。

道德区别于伦理、德性区别于德行之处在于其相对的主体性、自足性。德行、伦理关乎他人,一定见之于与他人的行为中。道德和德性却未必如此。仁内在于我,以我为主体,“为仁由己”,由此,君子回向自己内心,扩充仁心。所以,后世儒家一直强调,心性之学乃是“为己”之学。这样,德就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具体的伦理、政治关系而存在。孔门四科首列“德行”,但此时的德行已具有“德性”的含义,因为,颜渊等人之德并没有机会表现于现实的治理实践中。由此,“人不知而不愠”才成为一种美德。这样的内在之德性有待于外在的机缘,才可以呈现为实践的德行。于是,君子的“出”、“处”问题也就成为后来始终纠缠儒生的问题。

第三,德性与德行之分,催生了私德与公德之分。

三代封建时代,社会治理是混融的,没有政府与社会之分,也就没有公、私之分。尤其对于君子,其职责就是治人以及治于人,所以,只有混融的德行。到孔子时代,初步出现政府、社会之分离,也即出现了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之分立。与此同时出现了德、位之分离:有位之人经常无德,有德之君子却又无位。此刻的君子之德就更多的是内在的德性,即便有所表现,也主要呈现于家庭、友朋、乡党等私人的社会生活领域中,也即为“私德”。惟有当士君子进入政府领域,才涉及公德。

从这个角度看,孔子所讨论的德比古典时代丰富、复杂。比如,孔子经常说的“智、仁、勇”三达德,或者“仁、义、礼、智、信”五常,比起了舜之四德、皋陶之九德,就多了一些内在性,也多了一些私人性。

简而言之,孔子既关注见之于特定人际关系中的伦理,关注实践性德行,也关注人的内在的道德,关注作为一种精神状态的德性。当然,伦理与道德、德行与德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这一丰富性贯穿于历代儒家理念中。如《周易》“乾”卦《文言》曰:“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大学》三纲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贯通无碍的。

当我们谈论儒家之德时,必须高度注意这一点。现代以来一种常见的倾向是简单化看待古代伦理学,误以为儒家只关心道德、德性。诸多对于儒家的批评,均针对这一点。这样的批评是荒唐的。因为,儒家向来并不只关心内在的道德、德性。实际上,儒家所说的德治、礼教,都主要关乎伦理,关乎君子之德行。(7)

同类推荐
  • 魅力女人的116个细节

    魅力女人的116个细节

    这本书将教会你怎样富有魅力,怎样拥有不凡的气质。这种魅力和气质将使你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使你成为一个面目一新的女人,一个具有新的才干、新的能力的女性,你的生活将发生一些奇妙的变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博得人们的尊敬,你的许多想法都能如愿以偿。你能够在你所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中成为一名领袖人物,具有影响和控制他人的极大能力,与人交往不再是一件麻烦事,而是一种享受。书中的内容将成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养分,它一点点地从内心雕琢一个人,塑造一个人,使你更自信,言谈举止变得从容,使你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让你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游刃有余。
  • 低调不低能 平凡不平庸

    低调不低能 平凡不平庸

    “低调”与“低能”,“平凡”与“平庸”,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相去甚远,反映出做人做事的不同态度及结果。本书从七个方面论述了“低调不低能,平凡不平庸”的正确的人生观念,有理有据,论述流畅,对人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改变千万人一生的20部著作

    改变千万人一生的20部著作

    本书集20部经典著作的核心于一体,帮助人们多角度拓宽事业和心灵的空间、启迪智慧、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全书内容包括:《致加西亚的信》、《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自己拯救自己》、《不抱怨的世界》、《思考致富》等。
  • 20几岁要懂点职场策略(MBook随身读)

    20几岁要懂点职场策略(MBook随身读)

    本书从二十几岁年轻人在职场遭遇到的各个问题入手,以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说理阐明职场人在求职面试、职场晋升、跳槽以及人际交往等环节中所需要掌握的策略,给年轻人提供最实用、最具体的指导,让你在职场中少走弯路,能够充分把握住机遇,懂得如何抉择、进退,进而迈向成功。
  • 少先队和共青团干部的自我培养(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少先队和共青团干部的自我培养(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班干部虽小,但仍有许多工作需要有不同的能力才能完成好。如何准备开班会?如何开好班会?好的黑板报的策划与产生需要什么?合格班干部的自我培养是怎么做的?需要哪些能力才能逐渐达到少先队与共青团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简单概括.中小学班干部与少先队、共青团的干部是如何养成的,在本丛书中都有细致入微的介绍。
热门推荐
  • 青春恋曲之风情往事

    青春恋曲之风情往事

    懵懂的青春里,有那么一天你遇上一个让你心动的爱人,于是你的青春从爱上那个人开始,慢慢的成长,慢慢的成熟,你们月下牵手,夕阳里漫步,雪花飘舞时相拥,柳絮纷飞中轻吻,你们踏着歌声,彼此路过了对方的青春,你们的青春里,印下了永远不灭的爱的痕迹……
  •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以唐宋词为审美观照,从中国古典诗、 词、曲中选取大量的名篇佳作,通过比较研究,着重论述了唐宋词人的创作 心态、审美情趣和个性特征,深入探析优秀词作的内容题材、情感基调、艺术境界、语言风格,以及词坛上出现的不同于诗、文领域的奇特现象和词体 的演变过程,是唐宋词研究的一部力作。在研究过程中,作者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探索,揭示了唐宋词独有的艺术特征和美感特质。
  • 情丝缘

    情丝缘

    “征服了整个世界,却征服不了你的心,我要这世界有何用?”“你从来都没有喜欢过我,哪怕一瞬间吗?”“既然如此,我就要摧毁你心中的一切,亲人、爱人、朋友,包括这个你一直维护的世界通通给摧毁了!”
  • 鬼梗传

    鬼梗传

    世人皆不容我,我便颠覆世界。——鬼梗这是一本玄幻女强小说我尽可能的做到让你们入坑不悔
  • 记忆传承:灵瞳

    记忆传承:灵瞳

    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在一次意外的探险中获得一个记忆传承,得到一双灵瞳,从此开始了不平凡的道路。一路走来,遇见无数美女,不论萝莉还是御姐,对他都是另眼相看。看屌丝男如何逆袭,创事业,泡美妞,玩转世间,走上人生巅峰。
  • 绝世重生:凤倾江山

    绝世重生:凤倾江山

    莫名重生,睁眼便是幼儿,她却被人拿去当做了替身。顶着亡国公主的血脉,作为梨国社和公主荣华了八年。国家被灭,家人被杀,她怀揣着一颗伟大的责任心走上复国之路。本想着让自家老哥助自己一臂之力,可是谁知道这竟是个战斗力爆表可记忆力只有五的渣渣!!好吧,凭她一人斩除障碍,灭除余党,也要求得一世繁荣!后来某天某男语出惊人,要她成为他的妻子,某女大喊:“老哥,我是你妹!”某男装傻,“我想不起来!”==================================================本文剧情狗血,感情复杂,非礼勿视呀。
  • 胭脂红

    胭脂红

    当明艳不可方物的少女姬晓娅,邂逅玉树临风的高干子弟秦爽,便产生了爱的化学反应。无疑,青春的风吹漾了粉红的爱情之花,但流年暗换,在珠泪坠落的瞬间,是否觉得自己无怨无悔?一颗晶莹玲珑的少女心,一段曲折幽怨的青春恋,诉说两段九曲回肠的爱情……为什么要回到那么遥远的过去呢?那么遥远的青春,与你我又有何干?但我无疑又爱着那青春,爱着那些人。
  • 网游之修罗传说

    网游之修罗传说

    修罗——杀戮、断义、绝情。这是一个撼动世界的神话,一个修罗的传说。
  • 执掌龙庭

    执掌龙庭

    机缘继承水府龙庭,姜毅跑马四大洋的故事……
  • 错踏星云暮

    错踏星云暮

    她,不过一世花妖。他,不过一世灵猫。她的轮回三世不过是命运的捉弄。他的守护三世不过是心酸的体现。错弄的缘分,只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