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52500000006

第6章 入阁辅政 智勇双全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极力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他废掉宰相,集诸种大权于皇帝一身。洪武二十八年他便敕谕群臣:“以后嗣君,其毋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在极刑。”这种办法确实是大大稳定了他的皇帝宝座,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严重问题,各省奏章如同雪片一样地到了他的龙案上,等待他一人批示。据通政司记载:光内外奏折,八天就有一千多份,共三千多件事情要他处理,那么朱元璋就是长了三头六臂,日夜工作也无法批完。朱元璋怕弄错,除下令不要“细故入奏”外,还从翰林院选出了一些文官来协助批示。但是这些人官品都很低,没有实权。“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明史》卷一百九《表第十》)。因此,这些人不过是皇帝的临时秘书而已。然而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人员经常变动,难以熟悉工作。于是明成祖一即位,便从翰林院中选出了一批老成持重,忠于他的文官入值文渊阁。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八月壬子,侍读解缙,编修黄淮入直文渊阁,寻命侍读胡广、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胡俨同入值,并预机务。”(《明史·成祖一》)这些人很受皇帝信任,成了他的机要秘书,象解缙、黄淮等经常侍于御榻前以备顾问,“或至夜分,上就寝,犹赐坐榻前,语以机密事务。内阁预机务自此始”。(《明通监》卷十三纪十三《惠帝建文四年》)由于这些人在文渊阁办公,所以就称之为“内阁”,阁臣的称号也就是这么来的。杨士奇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走进了内阁,开始了他四十一年的当政生活。此时,他已经三十九岁了。

成祖时,阁臣的权力并不重,入值内阁者都是些五品官,而且内阁没有下属机关,对诸司没有约束力,它不过是皇帝的参谋班子。直到仁宗时,杨士奇为兵部尚书,杨荣为工部尚书,宣宗时召杨溥入阁迁礼部尚书,阁臣的权势才渐渐地大起来。“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论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明史》卷一百九《表第十》)士奇入阁不久,就由翰林院编修升为侍讲,永乐二年又晋为左中允,五年升为春坊左谕德,仍兼侍讲。

永乐三年(一四0五年)成祖册立长子高炽为太子。永乐六年,升北平为京,同时成祖准备明年去巡视北京。他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北边的防务。因为从他继位以后,也采取了削藩的政策,尽释诸王兵权。这样北边开始吃紧。蒙古骑兵在那里悠来悠去,明朝重心又在南京,边备已显空虚。为了加强战备,成祖才做出了巡守北京的决定。另外,成祖此时已有了迁都北京的打算。于是,他命令杨士奇起草一份诏书,以告天下。士奇接令后一挥而就,成祖看了颇为欣赏,又拿给各部尚书观看。兵部尚书刘儶看后,提了个意见:“是否请把‘有’字改为‘自’字更为妥切?”众大臣听了很不以为然,认为“有”和“自”在文内字义相近,无需更改,况且皇上已经看过也没有提什么。但是士奇却欣然接受了这个意见,启奏道:“此事有关国家大体,应当采纳刘儶的意见”。成祖很赞赏士奇这种谦虚慎重的态度。以后对士奇更加信任了,命令士奇主编《太祖实录》。

永乐七年,成祖巡守北京。临走前把一个重大而艰危的工作交给了士奇等人:他留下皇太子(即后来仁宗)在南京监国,而命令士奇、蹇义、黄淮等辅导太子。当然,这是一种异乎寻常的信任,可是不少事情往往又事关大局,不得不极其谨慎。士奇此时便有了展示他政治抱负的机会,他凭着自己的才干和忠诚,赢得了太子的信任,从而奠定了他和太子的那种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蹇义是个多疑少断的人,常常打着熟虑的旗号而拿不定主意,士奇却非常果断,敢于据理而行。他说:“事岂得不思,但多思则惑,惟当据理而行”。“皇太子知公诚笃,惟公言是从,或初若有疑,而终必见用,由是少有阙失,而上下安。”(《东里集》王直作《杨士奇传》)。

但是辅佐太子并非是一件安全的差事。随着地位的提高,士奇虽然越来越走进统治集团的中心,同时也越来越卷进政治斗争的漩涡。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有着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封建法统,但是争夺皇位的斗争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种斗争或者导致全国之乱,百姓涂炭,或者是弑父杀兄,血染宫廷。雄傲多谋的朱棣,便是在“靖难”的烽火中赶跑了侄子,登上的皇位,而辅佐惠帝的方孝儒、黄子澄之辈都成了这场斗争的殉葬品。他深深地体会到藩王造反的厉害,于是上台后尽行削藩,一个个罢去他兄弟们的兵权。但是戏剧性的是又出了个仿效他老子,自比为秦王李世民的二儿子高煦。高煦在帮助父亲争夺皇位的斗争中颇为卖力。“初帝起兵时,汉王数力战有功,帝许以事成立为太子”(《明史·杨士奇传》)成祖也以他象自己而颇喜爱之。他曾经暗示过高煦“世子多疾”。但是他入继大统后,由于解缙等人的坚持,册立了世子朱高炽为太子,而把高煦封为汉王,封国云南,三子高燧为赵王。高炽虽被立为太子,但是这个接班人的位子很久没有稳定下来,成祖不喜欢他的文弱性格,对他很不放心。而高煦更是不会善罢甘休。“既而不得立,怨望。”(同上)他接到封号后立时勃然大怒,说:“我有什么罪,要把我赶到千里之外去!”。不走!就是不去!他恨死了解缙等一帮力主册立高炽的人,于是暗中积极活动,勾结了赵王高燧,寻找一切机会在父皇面前攻击太子,构陷他的罪状。谎话重复一千遍就会疑为事实。二儿子的谗言使英武的成祖也迷惑了,他变得对太子很不信任,不断地侦察、挑剔太子的差错。太子一有差池,辅臣便成了替死鬼,方孝儒的悲剧时刻在等待着他们。赞善梁潜、司练周晃都因为辅导太子有阙,先后被判罪在狱中,连解缙都因此遭到攻击,也被贬职处分,最后死于非命。这时,谁要是在成祖天平上高煦一端多加一个砝码,太子就会被打进冷宫,甚至导致一场新的宫廷变故。

永乐九年,成祖回到南京,把杨士奇找来,让他汇报太子情况。“士奇以孝敬对,且曰:‘殿下天资高,即有过必知,知必改。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明史·杨士奇传》)成祖听后非常高兴。然而由于高煦的搅动。这个漩涡没有平静。永乐十二年三月,成祖北征瓦剌,八月回到北京,按规矩,太子要派大使去迎接圣驾。可是仍旧带着挑剔目光的成祖,却指责他们接晚了,而且嫌欢迎辞也写得不那么顺耳,不禁龙颜大怒,说这是辅导者的责任,要治老师的罪。高煦又认为机会已到,对太子展开了新的攻势。蹇义、黄淮、杨士奇、杨溥等人陆续被关了起来。不过成祖对平日甚谨的杨士奇还是挺有好感的,说:“姑且先饶了杨士奇吧!”士奇被放出来后,又立即被召去汇报太子情况。士奇依然坚定地替太子辩护,他没有替自己开脱,而是勇敢地承担了罪责。他说:“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迟,皆臣等罪。”(《明史·杨士奇传》)士奇这样回答,可以说是既大胆又巧妙的。他短短数语,既掩护了太子,又给成祖留下了勇担罪责的好印象。由于当时有人指出杨士奇也不能宽大,于是永乐帝只是象征性地把士奇关了几天,就放出来官复原职。

高煦在谗言失败后,成祖又一次把他封到青洲,他还是不去,依然赖在南京。他在南京无法无天,胡作非为,趁着成祖北征,他便私选壮士,募兵三千,练起兵来。高煦准备有一天学他爸爸的榜样,弑兄夺位。他纵使下属劫掠,杀人越货。南京的兵马指挥徐野驴捕治其下属,高煦大怒,执铁瓜打死了野驴。高煦成了万人痛恨的混世魔王。可是由于“靖难之役”的情景在人们心中仍是记忆犹新,大家都是敢怒而不敢言。谁敢肯定他不是未来的天子呢?十四年,成祖回到南京,他已渐渐听到一些汉王妄图夺嫡谋反的不轨之事,便命令高煦立刻离开南京,前往青州,但高煦公然抗旨,在南京城里依然故我。这时成祖向蹇义了解汉王事情,蹇义摸不透皇帝心思,非常害怕,什么也没说。于是成祖又把士奇找来询问,士奇回答得非常巧妙得体,他说:“我和蹇义一起辅导东宫,因此外人不敢对我们议论汉王之事。然而,您两次命汉王就藩,他皆不肯行,现在知道陛下要迁都了,他又要求留守南京,这目的不是非常明了吗?唯望陛下早一些安置汉王,使他有一个定所,这样既全父子之恩,又贻永世之利。”可见士奇不像蹇义那样顾虑重重、明哲保身,他的回答是肯定而得体的。这里他没有汇报什么新的情况以留下诽谤之嫌,只是举出了成祖知晓而且很关键的几个实例,向他敲响了警钟。成祖当时没有明确表态,却私下里派人侦察,彻底掌握了高煦的隐恶,于是把他找来狠狠训斥了一番,然后剥掉其冠服,囚系于西华门示众,接着又削掉了封给他的两个护卫(一个护卫一般有三千人),把他安置到乐安州。处理完毕,成祖放心地说:“这回他离南京不远了,就是作乱,我们也可以朝发而夕擒之了。”可以说永乐帝的这一处理,正是在杨士奇的提醒和敦促下进行的。在这场斗争中,有的官员别有用心,支持汉王;有的官员首鼠两端,一言不发以保全身家。他们都没有看到:高煦完全不是成祖那样的雄武人物。究其所为,高煦不过是一个恃强凌弱非常狂妄的无赖之徒,这种人既难以成事,又无德才治理国家,对于这样一个分裂势力的代表人物,作为一心要巩固一统江山的枭雄成祖怎么会把大权交给他呢?杨士奇从维护封建法统的目的出发,冷静分析了大势,态度鲜明地支持太子、提醒成祖,打击了藩王的分裂势力,维护了当时安定统一的政治局面,防止了可能发生的第二个“靖难之役”。我们认为:在封建社会中,要想维护一个安定和平的政治局面,统治阶级内部的安定是一个重要因素。要做到这一点,在统治阶级内部要有一个合法、坚定的核心。这个核心的代表人物就是皇帝。在中国的封建王朝中,皇帝的合法地位,应该是通过嫡长子继承而被臣民承认的,这便是中国式的封建传统观念。嫡长子继承制的实行与否,往往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政治局面。杨士奇在朱棣篡位问题上,虽然迫于形势,拥立新主,违背了封建传统,但是在成祖传位的关键问题上,始终坚持了嫡长子继承的原则,坚决站在太子一边,并通过种种方式的斗争,使太子获得了胜利。太子地位的巩固,不仅影响着当时的局面,而且也对明朝中后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们应该看到,倘若此次太子失败,高煦成功,那么,父亲篡位于前,儿子效仿于后,此种风气一开,那么子孙后代群起而仿之,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所以说,这场斗争的意义主要还在于是一场捍卫封建法统的斗争,太子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当时和后来的分裂势力野心家。在这场斗争中,成祖的决定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他的明智决策,完全扭转了太子与汉王之间的力量对比,稳定了太子的地位,也决定了以后高煦覆灭的必然命运。太子非常感激士奇的功量,在他临终前回忆这一段往事时说:“朕监国二十年为谗慝所构,心之艰危,吾三人(指士奇、蹇义)共之。赖皇考仁明,以有今日。”(《明通监》卷十八)这也就解释了杨士奇后来何以受到非同一般的信任了。

可以说,在对待皇位继承问题上,士奇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在不同的形势下,采取了不同策略,却都达到了避免内乱的结果。

永乐十五年士奇被提升为翰林学士,十九年改左春坊大学士,二十年由于辅导太子有缺,下锦衣卫,但旬日而释,这是士奇的第二次下狱。士奇一生下过两次狱,但均“旬日而释”,并官复原职。成祖在位期间,士奇的主要政治活动就是辅佐东宫和主编《太祖实录》。

成祖即位后,大部份时间都是在北京。由于蒙古的瓦剌、鞑靼两部不断侵扰,所以成祖从永乐七年(一四0九年)——永乐二十二年(一四二四年)五次亲征,最后一次死于北征途中。朱高炽于 1424年继承大统,是为仁宗,但他是个没有福份的短命皇帝,他监国有二十年之久,即位不到一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宣宗即位,年号宣德。这对于野心不死的高煦来说,历史该是何等相似呀!一场新的叔夺侄位的“靖难之役”就要由他导演了。急剧膨胀的个人野心,促使他不顾大势,孤注一掷。宣德元年,他终于迫不及待地竖起了反叛的大旗。然而他却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他不知道如今的中央政权,已非昔日建文朝廷,而是兵精将猛,谋士如林,局势也更加稳定,人民也更加反对这种不义的分裂战争。在杨荣的建议下宣宗御驾亲征,叛军一触即溃,叛乱迅速被镇压下去,高煦也落得个阶下囚的可耻下场。回师时,侍郎陈山进言邀功:“赵王高燧实在是和汉王一伙的,咱们现在乘势攻打彰德,连赵王也一块干掉吧!这样就可使朝廷永远没有忧患。”赵王过去确实是汉王的积极支持者,干了不少分裂的坏事。然而在成祖惩罚了他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过什么蠢动,因此这时出兵攻打赵王,势必会扩大打击面,促使赵王反叛,无端地劳师伤财,且会造成人心不稳。对于这样一个不合时宜的建议,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杨荣居然竭力赞同,宣宗疑虑不决,蹇义、夏原吉二人“依违其间”。杨荣于是传旨,令华盖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士奇起草讨伐赵王的命令。眼看一场新的战争又要开始。这时杨士奇没有附和,而是坚决地站出来反对,说:“凡事应当讲究事实,天地鬼神难道也可以欺蒙吗?现在我们有什么样的理由去讨伐赵王?”因为这场反叛,赵王并没有参与。可是杨荣朝士奇扣起了大帽子,他厉声说:“现在连逆党都供认他们其实是同谋,怎能说没有证据呢?”士奇说:“这样的话就能服人心吗?”宣宗初即位,对杨士奇不了解,也谈不上信任。于是他去找蹇义和夏原吉,反复陈述不可兴兵讨伐赵王的原由。蹇义、夏原吉二人说:“既然如你所说,哪怎么办呢?”士奇说:“朝廷一贯看重亲情,对宗亲都很仁厚。如有可疑,我们就加以防范,这样就必然没有忧虑,而于国体正。”二人说:“皇上现在非常相信杨荣的话,不知我们说话是否有作用。”于是士奇又面见杨荣,说:“太宗皇帝只有三个儿子,现在皇上只有两个叔父,对有罪的我们自然不能赦免,但那无罪的则应宽厚对待,这样的话就可宽慰皇祖在天之灵。”杨荣仍旧固执己见,只有杨溥与士奇意见一致。杨溥说:“我们一起入见圣上,明其大义。”杨荣先入,士奇与杨溥跟在后面,但守门者不让进。一会儿皇上召见蹇义和夏原吉,他们入见后,把杨士奇的意见告之。至此皇上突然醒悟,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全部人马返还京师,再不议攻打彰德事,最终取消了发兵讨赵计划。士奇后来又对宣宗说:“赵王是您最亲近的亲人,陛下应当保全他,不要听从别人的。”赵王得信后,感动得流着泪说:“我这回有生的希望了。”他一边立即上表谢恩,一边自动献出了封给他的护卫。在这场争论中,士奇用仁爱之情打动了宣宗,战胜了主战派。可见,士奇根据分裂势力情节轻重,施以不同的策略,而在客观上减少了战争对人民的残害,同样收到了削藩的结果。

成祖曾经说过:“兵易动难安,一或轻举,伤人必多。且人有不善,以理告谕,未必不从,如其不从,加后未晚”。(《明通监》卷十四)事实证明:士奇的做法是符合成祖“在天之意”的。

同类推荐
  • 长征领导人5

    长征领导人5

    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故事,在这漫长的艰辛征途中红军所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记载了他们为祖国的解放所作出的种种牺牲,献身于革命的伟大精神,以及打过的一个个漂亮胜战的精彩片段,记叙了他们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二)

    本套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的中出类拔萃者。
  • 谋略始祖:姜尚

    谋略始祖:姜尚

    姜子牙,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 白衣卿相:柳永

    白衣卿相:柳永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 孙传芳传

    孙传芳传

    孙传芳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他的身前身后又留下了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本书细致地描述了孙传芳波澜起伏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杂官稗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味无穷。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那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
热门推荐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1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1

    阿瑟·柯南道尔作品经典的探案小说《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其中包括《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冒险史》、《回忆录》、《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 祠庙陵墓对联(上)

    祠庙陵墓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极道霸主

    极道霸主

    段飞羽身为大理段氏嫡系传人丹田却无法凝聚真气,郁郁而终后竟来到了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他发现自己竟然可以修炼了,欣喜之余段飞羽努力修炼,想要弥补前一世的缺憾。他一步一步的修炼,暮然回首却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 怎样打赢官司

    怎样打赢官司

    本书选择了农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或事例,按照所涉及的不同法律知识进行分类,通过深入的分析,总结出每个案例运用到的相关法律知识,让读者朋友在读懂案例和分析的同时,学会将法律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 连环画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连环画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全能系统之百变系统

    全能系统之百变系统

    “我有钱”一富豪说道,“我有神豪系统”张羽说道。“我成绩好”一学霸说道,“我有学霸系统”张羽说道。自从得到百变系统之后张羽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极品刁妃

    极品刁妃

    三年前,她当众拒婚让贵为王爷的他沦为全天下的笑柄。三年后,在官奴的拍卖市场,他买下她,从此日夜相伴的只有无尽的折磨。“贱人,沈家的女人果然都是‘精品’,还未出阁便做出这般肮脏之事。”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眸中全是鄙夷!忍着凌辱,她坚强求生,只为有朝一日,逃离牢笼!
  • 三生姬

    三生姬

    我们本是共生体,因为种种原因,而附合在一起,又因种种原因,而不得不分离我是嗜血的阿修罗也是狡诈的恶魔也是善良的天使当刑罚降临。。血色将蔓延整个天空这世界将会永无宁日、她一直都知道,她内心里一直住着三个小人一个老好人、一个小腹黑、一个太嗜血。
  • 经理人必备经济合同与法律知识

    经理人必备经济合同与法律知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系列丛书将为广大经理人搭建出走向成功的知识阶梯。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分必备法律知识和合同写作范本与合同管理两篇,主要介绍了法律基本知识、合同法、金融法律知识、会计法、税法基本知识、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知识产权法、交易秩序法、价格法律制度、企业破产法、刑事法律知识、诉讼法、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法律、常用经济合同的概念与写作范本、合同管理等二十章内容。
  • 僵尸天师

    僵尸天师

    僵尸,集天地怨气秽气而生,不老、不死、不灭,被天地人三界摒弃在众生六道之外,浪荡无依、流离失所,在人世间以怨为力、以血为食,用众生鲜血宣泄无尽的孤寂。但是物性相克,既有僵尸遗祸,亦有正义之士守正辟邪。一代僵尸天师,方天,奉承师傅之命,下山驱魔除妖,斩地僵,灭天僵,最后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