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18700000151

第151章

论。根本地摄至下地法灭。述无色根本缘境通局也。无色根本无遍缘智。极寂静故。不缘下地有漏及灭。亦能缘下无漏类品。自.上皆缘。正理论云。以下地法不寂静故。本善无色极寂静故。由此理故。经于无色皆言超越一切下地。于诸静虑不如是说。以本无色不缘下系。是故于下说超越言。诸静虑中有遍缘智。故于下地不言超越。既说超越色想等言。故知但依超所缘说。若此超越为显离系。应说超一切。非唯色想等。又静虑中应言超越 婆沙第十云。四无色地亦有此无我行相。而不能缘一切法。谓空无边处非我行相。缘四无色彼因。彼灭。一切类智品道。及四无色非择灭。一切类智品道非择灭。并一切虚空无为。或欲令是一物。或欲令是多物。此行相尽能缘。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处非我行相缘非想非非想处彼因。彼灭。一切类智品道。及非想非非想处非择灭。一切类智品道非择灭。并一切虚空无为。或欲令是一物。或欲令是多物。此行相尽能缘 此是婆沙评家正义(已上论文)

论。无色近分亦缘下地。彼无间道必缘下故 言亦缘下。者。显近分中亦缘上也

论。味净无漏三等至中。已下半行颂。第十明三等至断惑不同

论曰至以胜已故。述无漏断惑味不断也

论若净近分至亦不能断。述未至断次下地。中间不能断也论。近分有几何受相应。已下半行颂。第十一明近分多少等

论曰至未离下怖故。述近分通八地。及唯舍相应所以也

论。此八近分至故作是说。述初近分亦通无漏。余七唯净皆无味定 有结生心。明有生染 正理论云。上七近分无无漏者。于自地法不厌背故。唯初近分通无漏者。于自地法能厌背故。此地极邻近多灾患界故。以诸欲贪由寻.伺起。此地犹有寻.伺随故(已上论文)

论。有说未至定至具有三种。述异说也

论中间静虑至中定不能。述中间定与未至定有别义也

论。复有别义。已下半行颂。第十二明中定与下.上别

论曰至无如此故。述唯初上二下有中间定。自余诸定无升.降故。无中间也

论。此定具有至苦通行摄。述中间定具三异近分。舍受同近分也

论。此定能超至为大梵故。述中定果。正理七十八云。唯初近分名未至者。为欲简别余近分故。非此近分乘先定起。又非住此已起爱味。依如是义立未至名。非上定边亦名未至。皆乘先定势力引生。及住彼时。已起味故。毗婆沙者作如是说。未至本地立未至名。是本地德未现前义。此中间定具味等三。以别系属一生处故。谓极修习中间定者。未来当在大梵处生。故亦具三。如根本定。非根本地起爱贪。彼如所味有别。能味亦别故。此有胜德可爱味故。无漏定生。亦渐减故。此亦一向舍受相应。无三识身故无乐受。无喜受者已不共初。然于初贪未能离故。又由自勉功用转故非忧.苦者。已出欲故。由此一向舍受相应(已上论文)论。已说等至。结上也 云何等持。引下也 自此已下。大文第四明等持也 文中有四。一明寻.伺等三。二明单空等三。三明重空等三。四明四修等持 等至.等持.等引别者。等至通有心.无心。唯定不通散 等持唯有心。通定.散 等引唯是定。唯有心。婆沙六十二云。问等持.等至有何差别。有说应作四句。有等至非等持。谓二无心定。有等持非等至。谓不定心相应等持。有等至亦等持。谓一切有心定。有非等至非等持谓除前相。又婆沙一百四十一。问何故名等持。答平等持心令专一境。有所成辨故名等持。云云多释。广如彼论

论。经说等持总有三种。自下半行颂。第一明有寻.伺等三文复有三

论曰至及未至摄。述第一也

论。无寻唯伺至中间地摄。述第二也

论。无寻无伺至非非想摄。述第三也

论。契经复说三种等持。已下一行半颂。第二明单空三等持也

论曰至相应等持。明空等持也。正理论云。故说。空等持近治有身见。身见亦有二行相故。谓空行相近治我所见。非我行相近治我见。观法非我名非我行相。观此中无我名空行相。由此治别。问知此非我。此中无我。二种行相竟有何别。答非无差别。言此中无我。不能显我毕竟无体故。谓此但显彼此互无。不能显成毕竟无我。以有体法亦互无故。若言此法非我。便显我毕竟无。以一切法法相等故。由此若修非我行相。便治我见。修空行相。治我所见。如何无别(已上论文)

论。无相三摩地至三有为相。述第二也。正理论云。或复相者。是因异名。涅槃无因故名无相。或相。谓世蕴上.中.下。涅槃。异彼故名无相

论。无愿三摩地至得无愿名。第三述无愿也 言余谛十种行相。非常.苦是苦下二行。因等是集下四行。可厌患故缘之无愿。无愿即是厌之异名。道如船筏必应舍故。亦不愿也

论。皆为超过现所对故。释无愿义。于苦.集.道现所对境。皆欲超过至涅槃故。故名无愿。正理七十九云。如是空等三三摩地。三摩地相虽无差别。而依对治.意乐.所缘。如其次第。建立三种。由意乐故不愿三有。理且可然。有过违故。宁由意乐不愿圣道。以诸圣道依属有故。若尔何用修习圣道。以是涅槃能趣因故。非离圣道有得涅槃。为求涅槃故修圣道。道如船筏必应舍故。亦由意乐不愿圣道。故缘道行相亦得无愿名。以本期心厌有为故 述曰。此与婆沙大意同也。对治我.我所是空意乐。证涅槃是无相意乐。舍有为是无愿意乐

论。空非我相至相相似故。由此二行相。虽缘可厌法。不取可厌相。不得无愿名 涅槃相似者。涅槃无男.女等相。此非我空无男.女相等。似涅槃也

论。此三各二种至等持别故。述通漏.无漏也。漏是世间。无漏是出世间

论。世间摄者至唯通九地。述地别也

论。于中无漏至为入门故。述名异也

论。契经复说三重等持。已下一行半颂。第三明重空三摩地也

论曰至立空空等名。总释三名也。缘前空取空相名空空。缘前无相取无相相。故名无相无相。缘前无愿取无愿相。名无愿无愿也

论。空空等持至胜非我故。述第一也。正理云。谓彼先起无学等持。于五取蕴思惟空相。从此后起殊胜善根相应等持。缘前无学空三摩地思惟空相。于空取空故名空空。如烧死尸以杖回转。尸既尽已杖亦应烧。如是由空烧烦恼已。复起空定厌舍前空。重空等持空行相后起。即复还与空行相相应。唯此最能顺厌舍故。非我行相即不如是。见无我者。于诸有为法起厌背心。不如见空故。诸有已见诸法非我。而于诸有犹生乐着。以于诸行中。不审见空故。由此空定虽二行相俱。而但名空不说为非我。空于厌舍极随顺故 述曰。空行对除我所。现见世间。知物非我所有不贪求故

论。无愿无愿至为厌舍故。述第二也。正理论云。重无愿等持。非常行相后起。即复还与非常行相相应。唯此可能缘厌道故。非苦行相能缘圣道。圣道非苦。趣苦灭故。苦法不能趣苦寂灭。亦非因等四。能缘圣道。以圣道不能令苦续故。非道等四者此厌舍道故。非欣行相能为厌舍。岂不如无愿不愿圣道。而作道等四。此亦应然。此例不然。无愿正厌有。兼于圣道起不愿心故。谓前无愿正厌于有。圣道依有故兼不愿。虽望意乐说不愿道。而于圣道非正憎厌故。亦能作道等四种。无愿无愿正憎厌道。故以非常观道过失。道等行相无容厌道。是故于此不作彼四。(已上论文)

论。无相无相至非离系果故。述第三也 不取灭者。既缘道.灭。若缘灭相滥生灭也。非择灭是无记故非妙相。非离系果故非离相

论。此三等持至无漏不然。漏.无漏分别也。无漏观道皆为欣行。此为厌故非无漏也 问二缘圣道取空.非常。理可名为厌舍圣道。无相无相但缘无为作静行相。何名厌道 答此欣无学无相等持不转之因故名厌道。谓彼定起义作是言。无相等持不生为善。此既欣赞圣道不生。如何不名厌舍圣道 问前无相定非此所缘。如何此名无相无相。或应许此定不缘非择灭。但缘无学无相不生 答此亦不然。准前释故。谓缘无相之非择灭。此非择灭亦离诸相。缘无相无相故。得无相无相名。缘无相境作静行相。是故此定从境立名

论。唯三洲人至八本中间。明依身及人依地分别也。正理云。唯不时解脱。以时解脱爱圣道故。依十一地除上七边。以上七边无胜德故。若在欲界。从未至摄圣道后起。若在有顶无所有摄圣道后生。余皆自地圣道后起。就总类说。此从法.类.苦.灭四智无间而生。若就别说。欲界摄者非类后生。上界摄者非法后起。前二非灭后起。第三非苦后生。余行相后起此定故。应得此者。皆尽智时由离染得。后由加行方起现前。唯我世尊。不由加行顺趣解脱起此现前。于道尚厌岂欣诸有。此后亦起圣道现前。然厌道故非无间起。欲界摄者。是思所成。余修所成。依定起故。(已上论文)

论。契经复说四修等持。已下两行颂。第四明四修。四修名字如文可解

论曰至理实通余。述第一修也。先引经说现法乐住。后释经也 善言通摄净及无漏定修诸善静虑者。谓四无漏.及四净。举初显后。故经但说初静虑也

论。不言为住至便不住故。释通难也。既修此定。现在先受离生喜乐。后生梵众。受乐同此。何不言住后法乐也 以后法乐非定住故。或退即不受。或生无色等亦不受。或入涅槃亦不受。非如现法乐住决定受也。正理论云。详此。唯说现法乐者。为令弃舍乐现欲乐。说现定乐。令其欣乐。或现乐住是后乐依。但说所依能依已显(已上论文)

论。若依诸定至殊胜知见。第二修也

论。若修三界至得分别慧。第三修也

论。若修金刚喻定至依自说故。第四修也。修无漏及净定总有四意。一为现法乐住。二为殊胜知见。三为分别慧。四为诸漏永尽。即就四果立四修也

同类推荐
  • 形意拳十法

    形意拳十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麻疹阐注

    麻疹阐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续夷坚志

    续夷坚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住毗婆沙论

    十住毗婆沙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神偷:摘水七月

    神偷:摘水七月

    一代神偷诞生,背后有着什么神秘组织?有着什么目的?她们又将怎么不完成任务而又瞒天过海。
  • 腹黑天使的绝宠公主

    腹黑天使的绝宠公主

    大灰狼与小红帽的绝恋,小三与腹黑男的一世厮守,我笑你傻,我笑你呆,我恨你为我一生孤单,只为我那一句话“你又没有白子画那么帅,我不要你”你说“我是没有白子画那么帅,但我不会那么绝情,而且最重要的是,你没有情敌啊,““我喜欢吴邪和小哥”“没事,一会我就你带去做变形手术,然后我们在去法国结婚,然后在去长白山…”“变态”‘我变态,有楼下那对BL变态吗,天天晚上摇床,害的我老是失眠’‘我也是’‘不如,我们两个今天晚上也,,’‘死鬼’‘你干嘛笑的那么猥琐啊,老婆’‘我有吗’她瞪他‘没有,是我啦’
  • 天魂至帝

    天魂至帝

    远古战魂转世重生天数之下尽是蝼蚁苟活“混沌因我而生,这天应我而破!”“我让这芸芸众生受我庇佑!”——天魂大帝
  • 尤美四少之霸道恶魔

    尤美四少之霸道恶魔

    一个特别的地方让他与她相识,她是一个苦命的女大学生身世扑所迷离而他却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一场拍卖会上一次特别的邂逅,那个静谧的夜晚让他思念成疾。而她雪艺却有心爱之人~他对她低吼道:”总有一天你会爱上我的一切。“而她却也是无所畏惧的讲道:”我的心里只有鑫鑫哥哥我爬上你的床都只为了你的钱。“....
  • 人生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人生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人生,是一次充满诱惑之旅,每迈一步,诱惑如影随形。生活在五彩斑斓的社会里,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那就必须战胜诱惑,而战胜诱惑,注定要忍受寂寞。在寂寞中,保持一颗平常心,独自享受自在和轻松,心不被物欲所役,身不为世俗所驱,让人格升华,让情感净化,让心田润泽,你就会获得人生的成功。
  • 天谕记

    天谕记

    昔日有剑仙,怜世人悲凉,一剑惊天地。西漠有神僧,悯众生疾苦,佛光度世间。普通少年,崛起于市井之中,杀伐于苍穹之巅,一切只因奉天而为。
  • 阿鼻地狱之心灵之旅

    阿鼻地狱之心灵之旅

    内容简介午夜,醉汉醉醺醺的回到了家;可怜的母亲正在焦急的等待着儿子的归来,她知道,她的儿子回来时,肯定会喝个烂醉,她没有办法,她只能苦口婆心的劝说她儿子;儿子对她的话总是充耳不闻的,即使她怎么浪费口舌。老太婆跟她的儿子开了门,扶着他坐在了沙发上,开始苦口婆心的劝说。结果,两人吵了起来,最后,儿子得意的上楼睡觉去了,孤苦伶仃的她只能坐在地板上哭泣。凌晨三点,一辆从天而降的警车停在了他的家门口,警察抓走了他,带着他离开了人间。他被带到了地狱,在746783号法院,他被判到了阿鼻地狱。谁知,他竟然阴错阳差的拿到了启石!他开始在地狱里与恶势力斗争,结果,在一层层的答案后面还有更令人绞尽脑汁想不到的秘密!他开始逃出阿鼻地狱,来揭示纠缠他的真相!随之而来的还有爱情与亲情的欺骗,一切,在周旋里,也将原形毕露!
  • 元芳你怎么看:狄仁杰通天案

    元芳你怎么看:狄仁杰通天案

    边关战事愈演愈烈,默啜联合西突厥敕铎可汗从东西两路对大周发起进攻。独立无缘的李元芳面临内忧外患,决定孤注一掷,联合突厥王子梅迎春在大漠深处和庭州城分别展开决战。但是沙狱得而复失,战友们被屠杀殆尽,李元芳与女巫被庭州刺史关押,皇帝所派的钦差赶到,事态更加混乱。狄仁杰一路西来,在伊州遇上山火,当地官员被火烧死,所有证据毁于一旦,狄仁杰如何堪破庭、伊二州的驻军疑团...
  • 万元修身

    万元修身

    一次意外的穿越,让地球上天道门的修炼天才柳天赐,莫名其妙地来到了天衍大陆。一部无人问津的武学经典,为何会在来到异世后大放异彩?而那一颗造成主角时空穿行的师门重宝,无名的宝珠,又会在陌生的世界中,为刘天赐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变故。神奇的魔兽,奥妙的武学,绚丽的魔法,精彩绝伦的神奇际遇,即将会在天衍大陆上掀起怎样的滔天巨浪?
  • 强国公民

    强国公民

    张爱国穿越到了十九世纪末期,他本来只是一个胸无大志的科技爱好者,只是想着过上闭家锁和居里夫人的生活。他不想当什么皇帝、伟人,他只是希望能够在一个强国的庇护之下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可是他却发现这个时代的中国无法让他过上这种“好日子”,他发现无数外国人都用有色的眼睛看着他。在强大的屈辱之下,终于忍无可忍了,他发展工业组建军队,去和别人打仗。跟荷兰人打,跟西班牙人打,跟日本人打,跟俄国人打,跟法国人打,最后和整个协约国打。“世界终于清净了,我也可以实现我当一个强国公民的想法了。”张爱国想道。而这个时候,有侍女拿着一个小塑料片对张爱国说:“陛下,请您收下这个我国第一张身份证,您今后也就是中国第一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