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18700000048

第48章

论。若感眼处至应知亦尔。明感四处。谓眼.身.触.法。婆沙十九复次有业唯受一处异熟谓得命根.众同分业。彼业唯受法处异熟。有业唯受二处异熟。谓得意处业。彼业唯受意处.法处异熟。得触处业受三处异熟。谓身处.触处.法处。得色.香.味处业亦尔。各受自处.触处.法处异熟。得眼处业受四处异熟。谓眼处.身处.触处.法处。得耳.鼻.舌处业亦尔。谓各受自处.身处.触处.法处.异熟。有余师说。一切大种皆生色.声。欲界诸色不离香.味。彼作是说。得眼处业受七处异熟。谓眼处.身处。及色.香.味.触.法处异熟。得耳.鼻.舌处业亦尔。谓各受自处.身处。及色.香.味.触.法处异熟。得身处业受六处异熟。谓身处。及色.香.味.触.法处异熟。得色处业受五处异熟。谓色.香.味.触.法处异熟。得香.味.触处业亦尔。谓各受自处.色.香.味.触.法处异熟。如是所说是定得者。不定得者其数不定。然有业能受八处异熟。有业能受九处异熟。有业能受十处异熟。有业能受十一处异熟。皆除声处 正理论云。有业唯感一处异熟。谓感法处。即命根等。若感意处定感二处。谓意与法。若感触处应知亦尔。谓触与法。若感色处定感三处。谓色.触.法。若感香.味应知亦三。谓各为一。并触与法。若感身处定感四处。谓身.色处.触处.法处。若感眼处定感五处。谓眼.身.色.及触.法处。感耳.鼻.舌应知亦五。谓各为一。身.色.触.法 今详。诸论说不同者取意各别。诸法相依有亲有疏一四相.本法。及相应法等。此皆处互为因。是最亲也 二有四大望造色亦是次亲。虽非相望处互为因。五因生造色故。亦定相依。异熟类者此二未曾有相离故 三次有四根依身根。虽无五因生于眼等然若有四根定有身根。自有身根非定有四根 四次有五根依扶根境。谓有五根处若在色界定有色.触。若在欲界定有四境 五次有八微不相离义。此论.及婆沙初师依前三义说。正理依前四义说。然说色界以决定故。婆沙后师通五义说。然说欲界非上界也。然所录婆沙初说感触与此论不同。应更详捡

论。有果能感至或十一处。明容有业决定感五.六.七.至十一也

论。业或少果至诺瞿陀等。明因少果多也 此中或少果者。非谓因多果也。欲显少余多果因也。如谷.麦等。一粒之因可得百千之果名种果少。如莲.石榴等。一粒之因一年之果。已得百千多年之果不可称计

论。有一世业至果减因故。就大三世明也。 如一世造业可三世受。无三世造业同一世受。据引说也。勿设劬劳果少因故

论。有一念业至如上应知。明小三世据满说也。此中所以如上应知 问若尔菩萨百劫修其相报业因。何唯一生受耶 答修多加行助一业故然正感者果多于因

论。能异熟果至力所引故。此明熟果必因多时。转变方得熟故

论。又异熟因至方能辨故。此明感异类难。必经多时

论。如是六因至故应重辨。自下重明因世异也

论曰至理如前说。释遍行.同类唯世二世。未来世无。如前已述。无前后故

论。相应俱有至皆悉遍有。明三因也。二因同时故。异熟性异故

论。颂既不说至通三世非世。明能作因由体宽故通三世非世也

论。已说六因至对彼成因。自下大文第二明六因对五果也

论。曰至及与择灭。此引本论出果体也。一切有为皆得是果。无为法中唯取择灭。定非择灭非是果也

论。若尔至此为果故。此难无为合有因也。凡立果名对于因称。无为是果。应合有因

论。又此无为至此为因故。此难无为合有果也。凡立因名对其果称。无为是因应名有果

论。唯有为法至非诸无为。此总答也。有为之法是因是果。亦有因有果。无为之法是因是果。非有因有果

论所以者何。征所以无为不同有为有因果也

论。无六因故无五果故。答也。六因.五果外说证得因等非无因也。有不取.与之果。非无果也。以无六因因故言无因。以无五果果故言无果

论。何缘不许至为能作因。难也。既无间道力得离系果。何缘不许无为有能作因耶

论。于生不障至道何所作。答也。六因中能作因于生不障名能作因。无为不生故无能作因也

论。若尔谁果果义如何。此中二问。一既无有因是谁之果名为果耶。二夫言果者是对因义。既无有因。果义云何

论。谓是道果道力得故。答也

论。若尔至非于择灭故。难也。得因道生。可是道果。择灭先有。岂是果耶

论不尔至有差别故。答也。道于证灭得。及于择灭功能别也

论。云何于得道有功能。问也

论谓能生故。答也

论。云何于灭道有功能。问也

论。能证故。答也

论。由此理故至择灭为道果。结释也。由道不能令灭生故无六因因也。由灭因道证故。是五果中道之果也

论。既诸无为至能作因。问也。夫增上果者对能作因立。无为既许无增上果。如何可得是能作因

论。以诸无为至与果用故。答也。于他生位不为障故名能作因。无为不障他生名能作因。名有果者据取.与义。法至现立方名取果。无为离世无取.与用不名有果 故无为法无增上果。已上述有部宗

论。经部师说至唯有为故。论主述经部宗。经部不许无为是因。以经说故

论。何处经说。有部问也

论。如有经说至识亦如是。经部出经说也

论若尔至作所缘缘。有部难也。经说无常因缘所生诸色。汝即谓因唯是有为。经中既说无常因缘生于识者。无为亦应非所缘缘

论。唯说能生故至故不成难。答也。经说无常能生色者。乃至能生识者皆无常。不说为识缘者皆无常也。故不成难

论。岂不亦说至为能作因。有部类释。经说能生是无常不废常法。是何缘经说无常为能生。岂废不障为能作

论。有契经中至不障因性。经部破也。无为为所缘缘有经说故。我作此释。不障碍因既无经说。因何得立而妄例我所缘缘也

论。虽无经说至无经说耶。有部救也

论。若尔何法名为离系。经部问也。如经部宗择灭无体不立为因。今汝有部既立为因。有何别法名为离系

论。即本论中所说择灭。有部引论答也

论。岂不先问至开显自性。经部责也。前界品中问云何择灭。谓是离系。今此中问云何离系。云是择灭。于此自性竟不能显

论。此法自性至亦名离系。有部释也。择灭无为言不可诠。但可方便说 是善。简虚空.非择灭 是常。简异余有为法。显其自性名为择灭亦名离系

论。经部师说至此所无故。论主述经部宗。三种无为并无有物。物无立故

论。若尔何故名虚空等。有部问也。法既无体。依何立名。既名虚空及择灭。故知有体

论。唯无所触至此是虚空。答。空无体假立名也

论。已起随眠至说名择灭。释假名择灭也

论。离简择力至中夭者余蕴。释假名非择灭

论。余部师说至名非择灭。论主叙上座部计也 彼计由慧简择功能。随眠不生名为择灭。随眠阙缘不生。及苦果不生名非择灭

论。离简择力至即择灭摄。论主破也。随眠.及苦不生皆由择力故。此不生亦择灭摄

论。有说诸法至名非择灭。论主述大众部计也。此计诸有为法生已后自然无名非择灭

论。如是所执至未灭无故。论主破也既是无为岂得先无后有

论。岂不择灭至应亦无常。大众部反难论主。经部择灭亦择故后有不生也

论。非择为先至亦是无常。论主答也。择灭本有。非择为先方有择灭。如何择灭亦是无常

论。所以者何。此大众部征也。既已起随眠生种。灭位名为择灭。故知未灭无也。所以得说非择为先方有择灭

论。非先有择至方有不生。论主答也。随眠不生非由择有先来自有非新有不生

论。何者不生本来自有。大众部等征也。何者不生先来自有

论。若无简择至非造不生。论主为经部释。随眠种子不生义本来自有。若为生障不生义显。非造不生。道但为生障。非造不生也

论。若唯不生至岂不相违。有部难经部也。若无别实物唯法不生是涅槃者。即唯是未来有不生法。如何经说能令过去.未来.现在众苦永断。此永断体即是涅槃。故知于三世随眠等断证得无为是涅槃也

论。虽有此文至名众苦断。经部通也。此经意说。缘过去等烦恼。断故名众苦断。非谓断过去.现在烦恼名众苦断

论。如世尊说至义亦应然。引例释也。如烦恼非色缘色等故。名为色等。烦恼非过去等缘过去等故名过去等

论。设有余经至义亦无违。准此通余经也

论。或此经中至应知亦尔者。更别释也。谓断过.现所薰种故名断过.现。如十八爱行过去世起者。依过去生说。未来.现在应知亦尔

论。如是二世至说名业尽。举法释也。由过去.现在生烦恼熏成种子。由道力故彼种子断。此过.现所薰种子断时。名过.现生烦恼断也。此即果断说因断也。如异熟尽时说名业尽

论。未来众苦至说名为断。此释未来断也

论。若异此者至为令其灭。经部更难有部。过去已灭。现在正灭。何用修道令其灭也 论。若无为法至立为第一。有部难也。凡称第一皆说有法。法既非有。如何得说为第一耶。如石女之儿。岂得说为此儿第一

论。我亦不说至此为第一。经部释也。如说此声有先非有等。即此非有不是有。故有义得成。非是有体。一切有.非有中此最可称叹。故经叹说此为第一

论。若无为法至名灭圣谛。有部转难。凡言称谛是其实义。既称灭谛如何非有

论。且言圣谛至义有何违。经部释也 言圣谛实者。见无颠倒名之为实。谓有见其有。无见其无。圣见有.无不颠倒故名为圣谛。非是有别体性名为实也

论。如何非有至第三圣谛。有部转难。凡论数物须有体性。灭既非有何成第三

论。第二无间至故成第三。经部答也。圣人见第二谛后见此灭故。说第二谛后说此灭故名为第三。非要有体方名第三

论。若无为法至应缘无境。有部转难。若无为法唯是无者。如缘虚空.及涅槃识应缘无境。境既是无如何生识。无所扶故

论。此缘无境至当广思择。指后述也

论。若许无为至当有何失。有部问也

论。复有何德。经部师反问也

论。许便拥护至是名为德。有部答也

论。若有可护至是名为失。经部弹有部德。及出有部失也

论。所以者何。有部征也。所以实有朋虚妄计

论。此非有体至如眼.耳等。经部出无现.比二量过也。一无二量失。二违彼事灭失 违二量者。谓无如色.受等现量可知。如眼.耳等以有用故比量可知

论。又若别有至名为灭故。经部更以违第六转声彼事灭破 如说色灭唯遮色有非别有物 言烦恼灭。故知唯烦恼灭无别实物。如立择灭无为与其烦恼。非是因果不定相属。如何得称烦恼之灭。故知言烦恼灭。但遮烦恼有名言为灭

论。灭虽别有至属于彼事。有部释也。由烦恼系缚不证择灭。烦恼断时方得此灭。由此可言此灭属于此事

论。云何因此灭定属此得。经部问也 何因此烦恼灭属于得也

论。如契经言至可言获得。有部答也。既经言获得。故知属得体非无也。若体是无如何非有可名获得

论。由得对治至名得涅槃。经部通也。即得所依永违烦恼身故。名为获得涅槃

论。复有圣教至名为涅槃。经部引经证也 所有众苦至极美妙。是本经文 谓舍已下经部释也 谓舍诸依。即上所有众苦皆无余断 及一切爱尽离染灭。释上各别舍弃.离染灭.静息.永没.余苦不续.不取.不生。此总释上苦.集永断更不生义 此极寂静此极美妙。是总叹上灭功德也。即是释经中涅槃之义。此之不生即是苦.集不生无别实物

论。云何不许至故言不生。有部释经。经说不生。云何得不知是即同别有实体择灭名为不生

论。我等见此至依此无生。经部破也。经言众苦不生。此之不生属于众苦。即是苦之不生。属主之声有其功力。经言众苦不生。汝言不是众苦不生。是别实体择灭不生。此经证汝择灭不生第七转声都无功力。经说不生何意。知是说灭不生非苦不生

论若依此言至涅槃常故。经部征也。若已有择灭故名为不生。即应一切众生苦本不生。以择灭涅槃是常法故

论。若依此言至依道之得。若己得故名为不生。即应依道之得。名为不生。非择灭也

论。故唯依道至汝应信受。经部结归二义。令有部师信受此义。由此彼苦之灭名众苦灭

论。由此善释至更无所有。引经证也 故经说喻言如灯焰涅槃心解脱亦尔。此经意说。如灯涅槃。唯灯焰谢无别有物。如经说佛此夜灭度

论。阿毗达磨至谓无体性。更引对法释也

论。毗婆沙师不许此释。叙婆沙释事与经部不同

论。若尔彼释事义云何。征也

论。彼言事者至无因无果。此述婆沙属当无为。名无事者以无因故 若欲成立有部之宗。前经部难中。一一应捡正理对经部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心比尸毒

    心比尸毒

    一个混迹在皇城脚下,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黄炎,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生化危机,一种未知的病毒把人类变成散发着阵阵腐臭,四处掠食活人的嗜血恶魔,人性的无知、冷漠与自私,让一场灾难覆水难收。为了生存,黄炎和其他幸存者从起初的消极逃亡,到后来的积极应对,在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他们逐渐发现,这一切并不是意外,人心往往比丧尸更可怕……
  • 海洋中取之不尽的宝藏(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中取之不尽的宝藏(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面对浩瀚的海洋,人类不得不重新思索生存的空间地球表面上大部分是海洋,陆地的面积还不到地球面积的1/3。此外,陆地上还有1/3的地方是沙漠,那里人类无法生存。60多亿的人口栖息在这不到地球1/5的面积上,人类感到太拥挤。于是,面对浩瀚的海洋,人类不得不重新思索他们的生存空间。
  • 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精品文学书系)

    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精品文学书系)

    对中学生来说,选择好读书种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今中外的图书浩如烟海,如何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如何选择那些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增加自己思想的深度,是每个处于这一阶段的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李超主编的《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正是帮助您解决这一难题,为您指明了一条简捷的途径
  • 花红满地,爱逝无期

    花红满地,爱逝无期

    或许有一天我是月,你是海。或许有一天我在此,你在彼。或许有一天我是夕,你是朝。或许有一天我在阴,你在阳。如果说等待是一场寂寞,那我便是尘埃里开出的花朵。如果等待是幸福的,那我愿付出这一切,纵使是无涯的守望,我也要做那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如若君不弃,伊必不离,生死相依。
  • 仙凰帝尊

    仙凰帝尊

    誓要逆转自己的命运,从而走向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的叶墨,独自去面对接踵而至的危机。是甘愿成为被命运玩弄的木偶,还是敢于同命运抗争的帝尊?
  • 多情王爷缠王妃

    多情王爷缠王妃

    时而精明,又时而迷糊的她,身边总是围绕着他们。哥哥?可以!兄弟?没问题!恋人?不行!相公?不可以!每每只要想与她更近一步,最后换来的都是她的远离。周围的人换了又换。咦?原来还有一人始终在她身边。永远对她露出那开心纯真的笑容。她可以与他永远这样无负担的相处下去吧?
  • 工作的本质

    工作的本质

    迷茫的时候看一看!失望、抱怨的时候看一看。工作不如意的时候,也来看一看。这是我从一名推销员做起到企业顾问再到自己拥有一家公司,对这些年路来的总结。以一名职场员工的角度来替你们剖析工作中的心酸、并提升自己的心境和境界。不管你现在是在找工作、还是有了一份工作。我用我的经历和感悟与你们分享。这不是小说、也不是理论那些白话。我只用我最真实的感悟与你们分享!
  • 时尚社区的追情卡拉

    时尚社区的追情卡拉

    都市的爱情让人沉醉,我想写本中国西部汉子进城打工的种种遭遇。
  • 无法改变的过去

    无法改变的过去

    人之初,性本善。她却是在经历的压迫下病态状了。绝望后重生,可以掌控一切?沈默桐,也这样以为。再次获得生命之后,回到四年前,已经完全是不一样的天空。认识了不同的人,却都是生活悲伤的角色,是否悲伤的人周围都围绕着是悲伤?在悲惨中,她固执地想改变一切,即使会伤痕累累,在看到一些希望,光明之后,沈默桐忘了,她忘了神秘人的忠告,和原本不在她生命中的人有过多交集,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噩耗。她有了生命中认为重要的人,想要守护的人,周围的人却离奇地遭受各种恐怖的事件。那个孤独,无奈的少年,却在这一刻挺身而出,带她去改变不堪的命运。前途莫勘,命运多舛,会有奇迹发生吗?在无法改变的过去,他们应该何去何从……
  • 毒心太子妃

    毒心太子妃

    她是最尊贵的女人,一出生便注定是未来的皇后,却一心向往着心中所谓的自由与心爱之人一生一世一双人。她有妩媚摄魂的外表,却有一颗阴毒残忍的心!她为得到心爱之人不择手段,陷害他人,极尽残忍之能事。开始她爱着他,追求着他的爱。最后她忘了他,他却发现自己爱她已深。“你注定是我的。”他信誓旦旦的对她说。“可是你是好多人的”她无辜着眨眨眼道。他拽着她的手承诺道:“许你一世安宁,只求你与我白头相守。”